当火车一点点驶离扬州的时候,看着窗外,有一种淡淡的感觉。这两天呼吸着这个城市的空气,看着这个城市的行人,却并不觉得陌生。我喜欢这里古朴的味道,喜欢那路边的垂柳,那让我觉得很开心,由心底生出的莫名其妙的开心。
也许是在合肥待了太久,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窒息感,总觉得换作任何一座城都会很好。而扬州,更是我向往已久的。放假的前两天突然决定的来扬州,没有特别的计划,只是心里想着来。本不想打扰同学,想一个人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游荡,感受那陌生的美丽的气息。可是国庆期间宾馆的价格让人不忍直视,只得打扰同学了。她一直说让我明年再到扬州,那时候可以陪我好好玩,可是我就想有一次旅行,让那美丽的风景消除最近的愁绪。因为关系太好,她也拦不住我,我便是赖上了。由于她4号还要上班,一面又要准备考研,我想不能逗留太久,免得给她带来麻烦。1号晚上五点多到达扬州站,和合肥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是一个小站,我按照同学说的公交线路乘了公交。这里的街道并不多宽,有一点和我想象中很像的就是随处可见的垂柳,这也是我最喜欢的。
来的当天晚上,便和同学一起去了东关街,有很多的丝织品,剪纸,特产等等,当然还有我最喜欢的旗袍,只是我也没能狠下心来买,一方面是价格太高,还有就是没有自己心仪的那一件。街上的人可真多,每一个小铺门前都有黄色的长管灯,还有不少的红灯笼,是我很喜欢的调调。随着拥挤的人群爬上了东关城墙,狭窄的过道挤满了人,我总是被别人用手弄过去,感觉自己站哪里都被嫌弃似的。我们勉强有了一席之地,拍了几张照片便下了城楼,去看一看那早有耳闻的大运河。原来广场舞遍布了全中国,也算是中国特色吧。河边坐了很多的人,还有一个人弹着吉他唱歌。对岸是五颜六色的灯光,让大运河看起来很漂亮。待了一小会我们便往回走了,我说我真喜欢这里的感觉,路边有很多的垂柳,也有很多小亭子,空气也很好。
同学说觉得扬州最值得去的便是瘦西湖和个园,昨天去了瘦西湖。早晨在冶春吃了一个包子便去了。骑着自行车,感受着杨柳风,享受着阳光浴,在心里不由自主的哼着今天天气好晴朗。同学说瘦西湖很大,得逛三个小时,便让我穿了她的运动鞋,幸好是穿了她的鞋子,不然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呢。我们跟着瘦西湖里的导游姐姐欣赏着这瘦西湖的美景,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是长堤春柳的特色,很喜欢那些垂柳,尽管不是烟花三月,同样很美。看了一个个亭子,走过一座座桥,听着很多关于皇帝下江南的故事,真心觉得蹭导游很不错哦。从南门到北门大概逛了三个小时,据说是六公里的路程,我们也来不及拍那美景,还有,我和同学说,这随便一瞥都是美景,不知道该拍哪里了。逛到北门已经快到十二点了,我们吃了点带的东西,便又往回走,走走停停,也不觉得多远了呢,想想这一天的运动量可是够大了呢。昨天晚上同学说个园很小,一个小时就能逛完,说起晚点。早晨我喊她起床时都已经九点半了,我们收拾收拾便骑着车子去了。可能是去的有点晚的缘故,也许是个园太小,人群比昨天在瘦西湖密集多了,算是被挤着前进的。这是一处私家园林,却成了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想着它便有不同寻常的地方。进入园中映入眼帘的是竹子,像是竹子的海洋。据说园中有七十种竹子,导游只是简单介绍了几种。每一个导游都会说这个个园一名的来历,原来是这家园林的主人最爱竹子,而这里的竹子你仔细一看,它们三片叶子便是一个个字,我用手拉住中间的叶子,果然很像呢,园林的主人真是一个风雅之人。被人群挤来挤去,只能大概看一看了,不过那些建筑也很不错,有几个印象比较深的。园林的主人是个盐商,住宅算是那个时期比较豪华的了,明三暗五便是一大特色,还有小姐的绣楼也很漂亮,十三学盘头,
十四上绣楼,十五十六抛绣球,还有那书房,是两层的却看不到楼梯,原来楼梯在房屋后面的假山上,那时候商人的地位很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便是那个时代的认识,所以作为盐商就希望后代能好好读书,让他们知道书山有路勤为径,没有楼梯便也不容易在读书时被打扰。个园的后花园很漂亮,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致。看完了春夏秋冬,我们上了一个阁楼,刚到楼上便闻到很香的味道,我一抬头,谢馥春,同学说这是林黛玉用的化妆品,真的很香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有钱倒也可以试一试,呵呵~~站在走廊上看着这春夏秋冬的风景和熙攘的人群,我想如果人没有这么多,大概会更美吧,在这样的地方,总是会想穿越到某个朝代,坐在雅致的房里,弹着最爱的曲子,欣赏着园中的美景&&看着池塘里的各种颜色的鱼儿,岸上的垂柳刚好触到水面,红枫在阳光的照耀下鲜红如血,老人们走累了坐在走廊休息,小孩子顽皮的爬着假山,漂亮的女孩摆着各种姿势拍照,一切都那样的热闹。我们从旁边的一个小门出了个园,再美的景色也要告别。个园附近有很多的小铺,古朴的建筑风格,想起了个园里建筑风格和瘦西湖里不同,瘦西湖里基本都是徽派建筑,而个园则是扬州本地的建筑风格。在一家小铺找了一条丝巾围着,感觉还不错,同学说还不如到网上买,在风景区买东西太贵了。然后随便看了看,这里的卖小东西的铺子很多,和东关街差不多,好像这里离东关街很近呢。离开个园,同学问我这两天怎么样,我说很好啊,这里很漂亮,而且可以这样骑着自行车,我觉得很开心,我从来没有在市里骑自行车,也好几年没骑过自行车了,这让我很兴奋,而且我最喜欢那条史可法路,因为路的两旁全是垂柳。我们在路边吃了点东西,不一会儿就回到了住的地方,我说怎么这么快,还想多溜达一圈呢。 随便收拾了一下,同学说带我到市中心看一下再走,下了公交,走了几步看到马路中央有一个古代风格的建筑,同学说那就是文昌阁,我有点惊讶,就这样啊!同学说这边市中心肯定没合肥热闹吧,我说是呢,合肥很少有这样低的建筑,这边很少见那种很高的建筑,可是合肥却很常见,但我更喜欢扬州的这种感觉,空气很好。在往公交站牌去的途中,看到了一个石塔立在马路上,这就是石塔寺’同学说,我愕然了。我说幸好没有专程来这些景点呢,这有点像合肥的李鸿章故居,一个名字,却没有更多的内容。虽然国庆期间,但路上并不算堵,也许是和合肥的交通相比之下,倒觉得很好呢。到了火车站还剩一个小时呢,和同学随便聊着天,我站在售票厅的外面看着马路,确实比较小呢。距离开车大概半个小时的时候我进了候车厅,和同学拥抱后告别,笑着说好好看书,我知道她为了考研很忙很忙,每次打电话都让我赶紧准备,而我总是没有那种紧迫感。昨天在瘦西湖,她问我在哪里实习,我说不知道呢,反正不想在合肥,她说回家吧,到时候可以不去医院,好好复习。可是我却也想好好实习,听她的意思是两者只能取其一,我有点难过了。当初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这条路,却发现越来越难走,虽然明知医路艰难,却还要固执的说医路快乐。T292南通开往重庆北的列车,很多人在等这列车,它缓缓的从容的开来,人群还是蜂拥了过去。
当火车一点点驶离扬州的时候,看着窗外,有一种淡淡的感觉。这两天呼吸着这个城市的空气,看着这个城市的行人,却并不觉得陌生。我喜欢这里古朴的味道,喜欢那路边的垂柳,那让我觉得很开心,由心底生出的莫名其妙的开心。
也许是在合肥待了太久,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窒息感,总觉得换作任何一座城都会很好。而扬州,更是我向往已久的。放假的前两天突然决定的来扬州,没有特别的计划,只是心里想着来。本不想打扰同学,想一个人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游荡,感受那陌生的美丽的气息。可是国庆期间宾馆的价格让人不忍直视,只得打扰同学了。她一直说让我明年再到扬州,那时候可以陪我好好玩,可是我就想有一次旅行,让那美丽的风景消除最近的愁绪。因为关系太好,她也拦不住我,我便是赖上了。由于她4号还要上班,一面又要准备考研,我想不能逗留太久,免得给她带来麻烦。1号晚上五点多到达扬州站,和合肥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是一个小站,我按照同学说的公交线路乘了公交。这里的街道并不多宽,有一点和我想象中很像的就是随处可见的垂柳,这也是我最喜欢的。
来的当天晚上,便和同学一起去了东关街,有很多的丝织品,剪纸,特产等等,当然还有我最喜欢的旗袍,只是我也没能狠下心来买,一方面是价格太高,还有就是没有自己心仪的那一件。街上的人可真多,每一个小铺门前都有黄色的长管灯,还有不少的红灯笼,是我很喜欢的调调。随着拥挤的人群爬上了东关城墙,狭窄的过道挤满了人,我总是被别人用手弄过去,感觉自己站哪里都被嫌弃似的。我们勉强有了一席之地,拍了几张照片便下了城楼,去看一看那早有耳闻的大运河。原来广场舞遍布了全中国,也算是中国特色吧。河边坐了很多的人,还有一个人弹着吉他唱歌。对岸是五颜六色的灯光,让大运河看起来很漂亮。待了一小会我们便往回走了,我说我真喜欢这里的感觉,路边有很多的垂柳,也有很多小亭子,空气也很好。
同学说觉得扬州最值得去的便是瘦西湖和个园,昨天去了瘦西湖。早晨在冶春吃了一个包子便去了。骑着自行车,感受着杨柳风,享受着阳光浴,在心里不由自主的哼着今天天气好晴朗。同学说瘦西湖很大,得逛三个小时,便让我穿了她的运动鞋,幸好是穿了她的鞋子,不然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呢。我们跟着瘦西湖里的导游姐姐欣赏着这瘦西湖的美景,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是长堤春柳的特色,很喜欢那些垂柳,尽管不是烟花三月,同样很美。看了一个个亭子,走过一座座桥,听着很多关于皇帝下江南的故事,真心觉得蹭导游很不错哦。从南门到北门大概逛了三个小时,据说是六公里的路程,我们也来不及拍那美景,还有,我和同学说,这随便一瞥都是美景,不知道该拍哪里了。逛到北门已经快到十二点了,我们吃了点带的东西,便又往回走,走走停停,也不觉得多远了呢,想想这一天的运动量可是够大了呢。昨天晚上同学说个园很小,一个小时就能逛完,说起晚点。早晨我喊她起床时都已经九点半了,我们收拾收拾便骑着车子去了。可能是去的有点晚的缘故,也许是个园太小,人群比昨天在瘦西湖密集多了,算是被挤着前进的。这是一处私家园林,却成了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想着它便有不同寻常的地方。进入园中映入眼帘的是竹子,像是竹子的海洋。据说园中有七十种竹子,导游只是简单介绍了几种。每一个导游都会说这个个园一名的来历,原来是这家园林的主人最爱竹子,而这里的竹子你仔细一看,它们三片叶子便是一个个字,我用手拉住中间的叶子,果然很像呢,园林的主人真是一个风雅之人。被人群挤来挤去,只能大概看一看了,不过那些建筑也很不错,有几个印象比较深的。园林的主人是个盐商,住宅算是那个时期比较豪华的了,明三暗五便是一大特色,还有小姐的绣楼也很漂亮,十三学盘头,
十四上绣楼,十五十六抛绣球,还有那书房,是两层的却看不到楼梯,原来楼梯在房屋后面的假山上,那时候商人的地位很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便是那个时代的认识,所以作为盐商就希望后代能好好读书,让他们知道书山有路勤为径,没有楼梯便也不容易在读书时被打扰。个园的后花园很漂亮,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致。看完了春夏秋冬,我们上了一个阁楼,刚到楼上便闻到很香的味道,我一抬头,谢馥春,同学说这是林黛玉用的化妆品,真的很香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有钱倒也可以试一试,呵呵~~站在走廊上看着这春夏秋冬的风景和熙攘的人群,我想如果人没有这么多,大概会更美吧,在这样的地方,总是会想穿越到某个朝代,坐在雅致的房里,弹着最爱的曲子,欣赏着园中的美景&&看着池塘里的各种颜色的鱼儿,岸上的垂柳刚好触到水面,红枫在阳光的照耀下鲜红如血,老人们走累了坐在走廊休息,小孩子顽皮的爬着假山,漂亮的女孩摆着各种姿势拍照,一切都那样的热闹。我们从旁边的一个小门出了个园,再美的景色也要告别。个园附近有很多的小铺,古朴的建筑风格,想起了个园里建筑风格和瘦西湖里不同,瘦西湖里基本都是徽派建筑,而个园则是扬州本地的建筑风格。在一家小铺找了一条丝巾围着,感觉还不错,同学说还不如到网上买,在风景区买东西太贵了。然后随便看了看,这里的卖小东西的铺子很多,和东关街差不多,好像这里离东关街很近呢。离开个园,同学问我这两天怎么样,我说很好啊,这里很漂亮,而且可以这样骑着自行车,我觉得很开心,我从来没有在市里骑自行车,也好几年没骑过自行车了,这让我很兴奋,而且我最喜欢那条史可法路,因为路的两旁全是垂柳。我们在路边吃了点东西,不一会儿就回到了住的地方,我说怎么这么快,还想多溜达一圈呢。 随便收拾了一下,同学说带我到市中心看一下再走,下了公交,走了几步看到马路中央有一个古代风格的建筑,同学说那就是文昌阁,我有点惊讶,就这样啊!同学说这边市中心肯定没合肥热闹吧,我说是呢,合肥很少有这样低的建筑,这边很少见那种很高的建筑,可是合肥却很常见,但我更喜欢扬州的这种感觉,空气很好。在往公交站牌去的途中,看到了一个石塔立在马路上,这就是石塔寺’同学说,我愕然了。我说幸好没有专程来这些景点呢,这有点像合肥的李鸿章故居,一个名字,却没有更多的内容。虽然国庆期间,但路上并不算堵,也许是和合肥的交通相比之下,倒觉得很好呢。到了火车站还剩一个小时呢,和同学随便聊着天,我站在售票厅的外面看着马路,确实比较小呢。距离开车大概半个小时的时候我进了候车厅,和同学拥抱后告别,笑着说好好看书,我知道她为了考研很忙很忙,每次打电话都让我赶紧准备,而我总是没有那种紧迫感。昨天在瘦西湖,她问我在哪里实习,我说不知道呢,反正不想在合肥,她说回家吧,到时候可以不去医院,好好复习。可是我却也想好好实习,听她的意思是两者只能取其一,我有点难过了。当初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这条路,却发现越来越难走,虽然明知医路艰难,却还要固执的说医路快乐。T292南通开往重庆北的列车,很多人在等这列车,它缓缓的从容的开来,人群还是蜂拥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