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一、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种不同的哲学形态, 根据其产生和存在的地域不同,可以分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根据其学派的不同,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这三种哲学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以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与中国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外来的文化。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有着多方面的高度契合。因此,合理地阐释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内在环节。

二、中国哲学的深刻性思想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给予了中国传统哲学深刻的改造,使得传统的文化因素、哲学因素都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有机内容。

首先,在中国哲学中,我们所运用的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对于解决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何以是可能的问题,提供了有益资源。中国哲学在建立哲学本体论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是一个直觉与逻辑相统一、知识与境界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掌握了其方法论原则可以适当地防止不可知论、相对主义等的发生。因此,正确地认识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和掌握其相应的方法论原则是中国哲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次,中国哲学中所阐述的人性论思想对当今我们正确认识与把握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指向意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东西方人,在对人性论思想上的理解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基于人性论预设的差异。

最后,表现为中国哲学对本体论观念的理解,对了解古代的本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本体论思想大致有三大传统占主流地位,分别为:理本论,以理作为本体;气本论,以气作为本体;心本论,

以心作为本体。由此可见,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气三位一体的哲学思想。它突显出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的这一特征。这一特质在中国哲学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哲学中常常把本体概念视为 虚位概念;二是将本体理解为是相互包含、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的不同方面的整体实在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通之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循序渐进地融入中国哲学的体系中,成为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武器,拥有了能够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真理。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着相互整合的整合点,有着相融和相通之处。具体表现为:

首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国传统朴素唯物论有相通之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一元论指出,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进一步表明物质的多样性,当然气一元论并不完善,但也为朴素唯物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契合之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等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也同样不间断地传递着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的理论传统。可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再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朴素辩证法的相融之处。辩证法的思想具有整体性、普遍性、客观性,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一直延续至今为我们所用。中国古代

传统文化的思想中,同样也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表现在描述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事物的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矛盾规律的总结、质量互变规律的反映,等等,这些辩证法思想都充分展现中国哲学在古代中所呈现的优秀资源。

基于对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经验总结,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以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积极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资源,以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而有效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一、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种不同的哲学形态, 根据其产生和存在的地域不同,可以分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根据其学派的不同,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这三种哲学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以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与中国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外来的文化。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有着多方面的高度契合。因此,合理地阐释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内在环节。

二、中国哲学的深刻性思想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给予了中国传统哲学深刻的改造,使得传统的文化因素、哲学因素都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有机内容。

首先,在中国哲学中,我们所运用的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对于解决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何以是可能的问题,提供了有益资源。中国哲学在建立哲学本体论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是一个直觉与逻辑相统一、知识与境界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掌握了其方法论原则可以适当地防止不可知论、相对主义等的发生。因此,正确地认识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和掌握其相应的方法论原则是中国哲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次,中国哲学中所阐述的人性论思想对当今我们正确认识与把握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指向意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东西方人,在对人性论思想上的理解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基于人性论预设的差异。

最后,表现为中国哲学对本体论观念的理解,对了解古代的本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本体论思想大致有三大传统占主流地位,分别为:理本论,以理作为本体;气本论,以气作为本体;心本论,

以心作为本体。由此可见,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气三位一体的哲学思想。它突显出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的这一特征。这一特质在中国哲学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哲学中常常把本体概念视为 虚位概念;二是将本体理解为是相互包含、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的不同方面的整体实在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通之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循序渐进地融入中国哲学的体系中,成为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武器,拥有了能够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真理。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着相互整合的整合点,有着相融和相通之处。具体表现为:

首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国传统朴素唯物论有相通之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一元论指出,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进一步表明物质的多样性,当然气一元论并不完善,但也为朴素唯物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契合之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等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也同样不间断地传递着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的理论传统。可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再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朴素辩证法的相融之处。辩证法的思想具有整体性、普遍性、客观性,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一直延续至今为我们所用。中国古代

传统文化的思想中,同样也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表现在描述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事物的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矛盾规律的总结、质量互变规律的反映,等等,这些辩证法思想都充分展现中国哲学在古代中所呈现的优秀资源。

基于对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经验总结,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以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积极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资源,以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而有效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相关内容

  • 赵剑英:社会转型与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
  • 一.社会转型与2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社会背景 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正像一些学者指出的,自进入近代历史以来,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勃勃生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不仅如此,我们认为,当今中国以建构社会主 ...

  • [矛盾论]综述
  • 年份 2017 2016 2015 2014 篇数 9 11 14 18 主题 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与认识论 新解及价值 哲学角度,辩证法.宇宙观 解读<实践论>.<矛盾论>的三种视域 解读视域.马克思经典著作传播的规律性级当代价值 马中化的启示.历史地位 关于其原创性质疑的回 ...

  •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一
  •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1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判断下列说法是与否或对与错) 1.哲学起始于好奇表现为爱智, 早期的哲学与科学不分.(√) 2.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是催生哲学的母体和温床.(√) 3.古希腊后期及至欧洲中世纪早期,哲学被赋予了伦理学或道德学说的特征,中世纪时期,哲学成为 ...

  • 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 高二政治<哲学>第一单元复习总结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考点1.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考点2.什么是哲学? ...

  • 苏联哲学教科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2011年第6期 山东社会科学 No.6 总第190期 SeneralNo.190HANDONGSOCIALSCIENCES G 苏联哲学教科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陈食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湖北武汉 430060) [摘要] "苏联哲学教科书"是苏联哲学家建构的一种马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之我见 黄楠森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在30年代读过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1942年至1948年上大学期间学得最多的是西方哲学史,毕业论文是关于康德的.1948年至1950年作研究生期间,我仍研究西方哲学史,导师是康德专 ...

  • 四个全面具体指
  •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把握四个全面及其关系 四个全面具体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 ...

  •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 一.什么是哲学? (一)哲学的起源.本义.功能.任务. 1.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他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提示]两句话各有侧重. 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 ...

  •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02第二课
  •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行.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各种哲学派别的本质? 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吸收前入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