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八年级历史上册试卷共二大题,由以下两种题型构成。第一题选择题,共计45分,第二题非选择题题,共计55分。本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整个试卷难易适中。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校八年级(2)班参加考试人数38人,在较规范的按照标准答案阅卷的情况下,平均分49.9分。最高分88分,最低分17分。及格人数9人,不及格人数29人。

三、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到位。思路不清、抓不住考题的“灵魂”,导致学生答不到点上,不审题,题目中要求选错误的,可学生一眼看过去只选了一个正确的。

2、错别字较多,对一些常见常用的地名、人名写错,知识系统性差,缺乏必要的梳理; 3、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较差。随着能力考查的不断加强,取自于课外的史料也不断增多,阅读理解史料是解题的关键。但在本次考试的材料分析题中发现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

4、对历史史实联系和分析概括能力还很缺乏。例如材料分析题,很多学生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对热点不够关心。部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与把握存在欠缺导致出现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现象。分析问题、提取信息能力不强,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不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5、学习方法简单滞后,以死记硬背为主,忽略学习过程。

四、对今后工作提出努力方向:

1、强化基础,努力创新,强调对知识的理解性把握,注重在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

2、强化训练,要明确答题的一般步骤,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审题.

3、注重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 4、加强对学生在材料分析题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 5、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向工整、规范答题要分,杜绝卷面脏乱差现象。 6、反复复习、当堂训练、当堂记忆,体现有效教学。 五、教学建议: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

效信息。

4、在以后的讲学稿中,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经过期中考试我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本着提高成绩的目的,从各个角度对学生加强管理、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题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从试题的难易的坡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从易到难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坡度掌握的非常适当。从难度上,试题比较适中。没有怪题、偏题。

二、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总分1230,平均分42.4,及格人数5

,及格率17.2%,优秀率3.4%,第一大题共20个选择题,分值为60分,总体来看学生得分基本在26分左右,错误的主要是4、7、

8、小题。第二大题材料解析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不够明确,不懂得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对自由发挥的问题把握不住要点。总体来看试卷出现的缺点是书写不工整,不规范,说明了学生在思想上重视的程度不够。

1、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

历史作为中考学科已经几年了,但从重视的角度看还不够,从八年级的试卷来看,学生答题的质量普遍不高,书写不整齐,空白的试卷较多,说明了学生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到位。

2、要依据《课标》进行教学 《课标》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何种程度,都一一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

3、固本强基,狠抓基础知识落实

基本知识点的落实: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4、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5、加强对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八年级历史上册试卷共二大题,由以下两种题型构成。第一题选择题,共计45分,第二题非选择题题,共计55分。本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整个试卷难易适中。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校八年级(2)班参加考试人数38人,在较规范的按照标准答案阅卷的情况下,平均分49.9分。最高分88分,最低分17分。及格人数9人,不及格人数29人。

三、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到位。思路不清、抓不住考题的“灵魂”,导致学生答不到点上,不审题,题目中要求选错误的,可学生一眼看过去只选了一个正确的。

2、错别字较多,对一些常见常用的地名、人名写错,知识系统性差,缺乏必要的梳理; 3、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较差。随着能力考查的不断加强,取自于课外的史料也不断增多,阅读理解史料是解题的关键。但在本次考试的材料分析题中发现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

4、对历史史实联系和分析概括能力还很缺乏。例如材料分析题,很多学生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对热点不够关心。部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与把握存在欠缺导致出现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现象。分析问题、提取信息能力不强,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不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5、学习方法简单滞后,以死记硬背为主,忽略学习过程。

四、对今后工作提出努力方向:

1、强化基础,努力创新,强调对知识的理解性把握,注重在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

2、强化训练,要明确答题的一般步骤,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审题.

3、注重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 4、加强对学生在材料分析题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 5、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向工整、规范答题要分,杜绝卷面脏乱差现象。 6、反复复习、当堂训练、当堂记忆,体现有效教学。 五、教学建议: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

效信息。

4、在以后的讲学稿中,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经过期中考试我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本着提高成绩的目的,从各个角度对学生加强管理、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题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从试题的难易的坡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从易到难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坡度掌握的非常适当。从难度上,试题比较适中。没有怪题、偏题。

二、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总分1230,平均分42.4,及格人数5

,及格率17.2%,优秀率3.4%,第一大题共20个选择题,分值为60分,总体来看学生得分基本在26分左右,错误的主要是4、7、

8、小题。第二大题材料解析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不够明确,不懂得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对自由发挥的问题把握不住要点。总体来看试卷出现的缺点是书写不工整,不规范,说明了学生在思想上重视的程度不够。

1、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

历史作为中考学科已经几年了,但从重视的角度看还不够,从八年级的试卷来看,学生答题的质量普遍不高,书写不整齐,空白的试卷较多,说明了学生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到位。

2、要依据《课标》进行教学 《课标》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何种程度,都一一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

3、固本强基,狠抓基础知识落实

基本知识点的落实: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4、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5、加强对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相关内容

  • 2014年上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 2014年上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谭晓毛 一.试卷特点 本卷结构与株洲中考相符,难易适当:紧扣教材,立足基础:点面结合,重视能力:关注生活:强调素养,彰显阅读:稳中求变,题型较活.强调重视国内外名著与传统文化学习,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立足课内.延伸课外. 二.试卷结构与考试情况分析 1 ...

  • 2010年上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今年上期,初三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较重,教学工作压力较大,在备课组的全体老师的相互协调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坚持关注每位学生,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历时三个多月,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从学生走出数学考场所带的笑容来看,复习应该有一个好的结果。现将本期中考复习的情况总结如下:     1. ...

  • 工作量津贴及绩效工资发放实施细则
  • 中层副职:专任教师周平均工五.工作量津贴及绩效工资奖惩细 作量津贴×115% 则 B:工作量津贴同相同年级.学科.岗 1.工作量计算 工作量津贴及绩效工资发放实施细则 (修订稿) 根据校务委员会的研究决定,为提位教职工工作量津贴计算. 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本着"以量计酬.三.业务检查内容及 ...

  •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总复习工作计划
  • 本学期我们的中考任务十分艰巨,刻不容缓。为了使我们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中考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我们目前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搞好学科复习。所以,我们要积极备战中考,研究大纲精神,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我们的课程已经结束,现在准备按以下计划进行复习 一、复习总设想 (1 ...

  • 七上期中考试卷
  • 201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时候到了,你要认真思考,沉着答卷啊!祝你成功!)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四个数中,属于负整数的是( ) A.3 B.2.5 C.0 D.1 2.今年23号台风&q ...

  • 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卷
  • 2009---2010学年张三营镇中学 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卷 姓名一.积累及运用.(共17分) 1.下列加黑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滑稽j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 B.菜畦qí.桑葚shân. 油蛉líng. 斑蝥máo C.低哑yā.叮嘱zhǔ.抽噎yi ...

  •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一、目的要求 1、继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备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和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2、科学开展总复习,帮助学生将以前 ...

  • 2011年上期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

  • 九年级英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 2012年上学期九年级英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清塘铺镇中心学校 阙桂周 期末阅卷工作已经圆满结束,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教师在阅卷当中反馈的信息,对本套试题做如下分析: 一. 试题特点: 本套试题符合中考命题的原则和要求,能够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和课改精神:坚持"正确导向.重视基础.强调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