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练习题(好)

认识三角形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则它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或直角三角形

2.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4cm、9cm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4cm B。5cm C。9cm D。13cm

3.已知ΔABC的三个内角∠A、∠B、∠C满足关系式∠B+∠C=3∠A,则此三角( )

A.一定有一个内角为45 B.一定有一个内角为60

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5.下列各题中给出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a+1,a+2,a+3(a>0) B.三条线段的比为4∶6∶10

C.3cm,8cm,10cm D.3a,5a,2a+1(a>0)

6.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7,另一边是4,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8 B.15 C.18或15 D.无法确定

A.3 B.4 C.5 D.6

8.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周长为19cm,则该三角形的腰长为( )cm.

A、3 B、8 C、3或8 D、以上答案均不对 19.在下列条件中:①∠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A+∠B=∠C,②∠A∶∠ B∶∠) C=1∶2∶3,③∠A=900-∠B,④∠A=∠B=∠2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cm,4cm,8cm B.5cm,6cm,11cm C.5cm,6cm,10cm D.3cm,8cm,12cm

11.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C边上高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2.若∠A=1200,∠B=2∠C,则∠C=___

13.已知线段3cm,5cm,xcm,x为偶数,以3,5,x为边能组成______个三角形。

14.在等腰△ABC中,如果两边长分别为5cm、10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

16.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10,周长恰好是6的倍数,那么第三边长为________.

17.在△ABC中, ∠A=40°,∠B=∠C,则∠C= .

18.在△ABC中,若∠A∶∠B∶∠C=5∶2∶3,则∠A=______;∠B=______;∠C=______.

19.小华要从长度分别为5cm、6cm、11cm、16cm的四根小木棒中选出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选的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_

20.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3倍,则最小的锐角的度数是________

21.如图,AB∥CD,∠BMN与∠DNM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

(1)完成下面的证明:

∵ MG平分∠BMN( ),∴ ∠GMN=∠BMN( ),

同理∠GNM=∠DNM.∵ AB∥CD( ),

∴ ∠BMN+∠DNM=________( ).∴ ∠GMN+∠GNM=________.

∵ ∠GMN+∠GNM+∠G=________( ),∴ ∠G= ________.

∴ MG与NG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2)把上面的题设和结论,用文字语言概括为一个命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三.作图题

21.如图,在△ABC中:(1)画出∠C的平分线CD;(2)画出BC边上的中线AE;(3)画出△ABC的边AC上的高BF

四.解答题

1122.在△ABC中,已知∠A=∠B=∠C,请你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23

23.三角形中,若最大角等于最小角的2倍,最大角又比另一个角大20°,求此三角形最小角的度数

24.已知,如图D是△ABC中BC边延长线上一点,DF⊥AB交AB于F,交AC于E,∠A=46°,∠D=50°.求∠ACB的度数.

25.已知,如图△ABC中,∠B=65°,∠C=45°,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求∠DAE的度数.

认识三角形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则它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或直角三角形

2.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4cm、9cm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4cm B。5cm C。9cm D。13cm

3.已知ΔABC的三个内角∠A、∠B、∠C满足关系式∠B+∠C=3∠A,则此三角( )

A.一定有一个内角为45 B.一定有一个内角为60

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5.下列各题中给出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a+1,a+2,a+3(a>0) B.三条线段的比为4∶6∶10

C.3cm,8cm,10cm D.3a,5a,2a+1(a>0)

6.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7,另一边是4,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8 B.15 C.18或15 D.无法确定

A.3 B.4 C.5 D.6

8.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周长为19cm,则该三角形的腰长为( )cm.

A、3 B、8 C、3或8 D、以上答案均不对 19.在下列条件中:①∠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A+∠B=∠C,②∠A∶∠ B∶∠) C=1∶2∶3,③∠A=900-∠B,④∠A=∠B=∠2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cm,4cm,8cm B.5cm,6cm,11cm C.5cm,6cm,10cm D.3cm,8cm,12cm

11.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C边上高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2.若∠A=1200,∠B=2∠C,则∠C=___

13.已知线段3cm,5cm,xcm,x为偶数,以3,5,x为边能组成______个三角形。

14.在等腰△ABC中,如果两边长分别为5cm、10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

16.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10,周长恰好是6的倍数,那么第三边长为________.

17.在△ABC中, ∠A=40°,∠B=∠C,则∠C= .

18.在△ABC中,若∠A∶∠B∶∠C=5∶2∶3,则∠A=______;∠B=______;∠C=______.

19.小华要从长度分别为5cm、6cm、11cm、16cm的四根小木棒中选出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选的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_

20.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3倍,则最小的锐角的度数是________

21.如图,AB∥CD,∠BMN与∠DNM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

(1)完成下面的证明:

∵ MG平分∠BMN( ),∴ ∠GMN=∠BMN( ),

同理∠GNM=∠DNM.∵ AB∥CD( ),

∴ ∠BMN+∠DNM=________( ).∴ ∠GMN+∠GNM=________.

∵ ∠GMN+∠GNM+∠G=________( ),∴ ∠G= ________.

∴ MG与NG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2)把上面的题设和结论,用文字语言概括为一个命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三.作图题

21.如图,在△ABC中:(1)画出∠C的平分线CD;(2)画出BC边上的中线AE;(3)画出△ABC的边AC上的高BF

四.解答题

1122.在△ABC中,已知∠A=∠B=∠C,请你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23

23.三角形中,若最大角等于最小角的2倍,最大角又比另一个角大20°,求此三角形最小角的度数

24.已知,如图D是△ABC中BC边延长线上一点,DF⊥AB交AB于F,交AC于E,∠A=46°,∠D=50°.求∠ACB的度数.

25.已知,如图△ABC中,∠B=65°,∠C=45°,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求∠DAE的度数.


相关内容

  •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三角形 教案
  •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备课教案 主备课人: 四.三角形 单元要点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认识三角形. 这部分内容通过观察.折.画等操作活动,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学会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认 ...

  • 第五单元繁忙的工地
  •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⒈经历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角和三角形的过程,认识角和三角形,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的大小关系.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⒉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30°. 45°.60 ...

  • 四年级认识图形.观察物体练习题
  • 认识图形 一.填空. 1.任意一个三角形,有( )个角,( )条边,( )个顶点:它的( )是180°. 2.有( )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一个长方形沿一条对角线可以变成两个完全相同的( )三角形. 4.( )和( )都是平行四边形,它们都有容易( )的特点. 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 ...

  • 介绍几种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 介绍几种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河北省临漳县孙陶学区 任爱国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在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必须运用课本.手册.挂图.幻灯.直观教具等手段,运用讲解. 演示.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地思考,使学生逐步地理解.掌握学习知识的一系列方法 ...

  • 一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 身处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 应该求创新, 加强能力, 居安思危, 无论你发展得多好, 时刻都要做好预备. 钱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一 十几减9 ① 练习一 ② 十几减8.7 ① 机动 ① 二 练习二② 十几减6.5.4.3.2① 练习三 ...

  • 初中数学各版本教材目录比较
  • 华师大版(新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数学世界 第二章 有理数 2.1 有理数 1.正数和负数 2.有理数 2.2 数轴 1.数轴 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2.3 相反数 2.4 绝对值 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6 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2.7 有理 ...

  • 沪教版教材大纲
  • 小学 一年级(一) 一.10以内的数 说一说 分一分 数一数 几个与第几个 比一比 数射线 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分与合 加法 讲讲算算(一) 减法 讲讲算算(二) 加与减 看数射线做加.减法 10的游戏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 11-20的数 十几就是十和几 20以内数 ...

  • 上海小学数学教材目录[1]1
  • 小学 一年级(一) 一.10以内的数 说一说 分一分 数一数 几个与第几个 比一比 数射线 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分与合 加法 讲讲算算(一) 减法 讲讲算算(二) 加与减 看数射线做加.减法 10的游戏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 11-20的数 十几就是十和几 20以内数 ...

  • 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 二年级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2.比直角大的角叫( )角,比直角小的角叫( )角. 3.拿一张长方形纸,先上下对折,再( )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4.角的大小与( )无关,与( )有关. 5.在钟面上,3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 )角:7时整时针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