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注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提案

关于关注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778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关注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民政部会同文化部,司法部,财政部办理 提 案 人:文和群

主 题 词:养老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一些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了很多“打工村”,空巢留守老人的数量急剧增加。他们在生存方面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和经济负担较重。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后,承包的土地交由父母耕种,留守的儿童由老人抚养和照料,虽然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收入高于种地收入,但他们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往往很有限,以至于大部分老人甚至高龄老人还要靠劳动来维持生计,这样一来无疑加重了农村空巢留守老人的劳作负担,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们,却不得不终生劳作,苦不堪言。调查发现,有85%的老人还要耕种承包地,特别是那些男性老人,不得不重新承担起繁重的农活和家务,他们参加农业劳动的比例达95%以上;不少老人80岁以上仍在劳作。

2、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非常高,采访的32名对象中,健康状况差的占27.2%,患慢性病的占65.5%,很多人还是多病缠身。更严重的是他们没有退休金和养老保险,部分人未享受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即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有不少人因负担不起补偿起付标准线以下的费用而难以享受。

3、孤独无助,缺乏幸福感。青壮年很多是夫妻双双外出谋生,把小孩留在农村由老人照看,即使有些外出的青壮年把小孩接去一同生活,也是只接小孩,不接老人,加剧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与老人的养老难问题。在受访的18个空巢老人家庭、32名老人中,独居老人11人,经济困难的占56.2%,经常感到孤独的占66%,感到不幸福的占38.5%,有过自杀念头的占8.2%;“蹲墙根、找树荫、聊聊天、看电视”成了很多老人的生活轨迹。在独居的和没有配偶的老人中,感到孤寂的比例更高,大多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他们迫切需要思想交流、语言沟通,更需要亲情的慰藉。

4、隔代教育导致心理负担过重。据统计,柳州6岁至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达到19235人。孙子辈的读书、教育任务全部落到老人们身上。照顾孙子辈的生活,已经加重了老人的生活压力,而对小孩的教育使他们感到心理负担更重。

5、照料服务供求矛盾突出。在我国农村,老人一直是由家庭提供其养老保障的,而子女外出打工的结果是老人需要照料时子女的缺位。当前,空巢老人主要靠配偶照料,占52.3%,国家、集体、社会养老机构上门服务的仅占2.9%,而且保障水平极低,大多数只能做到有饭吃。在留守老人中,无人照料、无配偶照料占了相当高的比重。空巢家庭老人一旦

患病,既没有儿女在身边照料起居,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请保姆来代劳。也没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支持以化解疾病风险和恢复身体健康。当前,孤身老人暴病无助的情况,在各地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贫病交加、悄然离世的悲剧时有发生。

建议:

要解决空巢留守老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1、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是关注空巢留守老人的有力保障和基本措施。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对养老保障资金的投入力度,构筑公平且完善的养老体系;建立并完善社会帮困救助机制,提高社会对空巢留守老人的养老保障能力;加大对农村高龄、病残和无人照顾的困难空巢留守老人的救助力度,提高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及高龄老人的生活补助标准,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保障和照料问题。

2、建立农村老有所养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统筹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敬老院、五保村和福利机构建设,完善养老服务功能,让高龄老人、困难空巢老人集中入院养老,以保证老人生活上有人照料,精神上有人慰藉。鼓励和扶持社会公益性、互助性养老服务组织或机构,着力解决五保户、低保和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等社会化养老问题。

3、建设老年文化娱乐场所。加大公共文体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娱乐设施,在村(居)委会成立形式多样的老年群众组织,互助共济、自娱自乐。在乡镇敬老院和五保村要有配套的活动室,同时,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种菜、养猪等农、副业生产活动,通过劳娱结合,丰富生活,锻炼身体,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4、加大老年人权益维权力度。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尊老、敬老、助老、养老教育活动的同时,要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通过法制手段切实维护和保障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财产保护权、被赡养权以及婚恋权等合法权益;建立老年人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的组织网络,执法机关要依法处理和打击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切实维护好保障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政协网

关于关注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778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关注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民政部会同文化部,司法部,财政部办理 提 案 人:文和群

主 题 词:养老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一些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了很多“打工村”,空巢留守老人的数量急剧增加。他们在生存方面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和经济负担较重。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后,承包的土地交由父母耕种,留守的儿童由老人抚养和照料,虽然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收入高于种地收入,但他们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往往很有限,以至于大部分老人甚至高龄老人还要靠劳动来维持生计,这样一来无疑加重了农村空巢留守老人的劳作负担,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们,却不得不终生劳作,苦不堪言。调查发现,有85%的老人还要耕种承包地,特别是那些男性老人,不得不重新承担起繁重的农活和家务,他们参加农业劳动的比例达95%以上;不少老人80岁以上仍在劳作。

2、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非常高,采访的32名对象中,健康状况差的占27.2%,患慢性病的占65.5%,很多人还是多病缠身。更严重的是他们没有退休金和养老保险,部分人未享受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即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有不少人因负担不起补偿起付标准线以下的费用而难以享受。

3、孤独无助,缺乏幸福感。青壮年很多是夫妻双双外出谋生,把小孩留在农村由老人照看,即使有些外出的青壮年把小孩接去一同生活,也是只接小孩,不接老人,加剧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与老人的养老难问题。在受访的18个空巢老人家庭、32名老人中,独居老人11人,经济困难的占56.2%,经常感到孤独的占66%,感到不幸福的占38.5%,有过自杀念头的占8.2%;“蹲墙根、找树荫、聊聊天、看电视”成了很多老人的生活轨迹。在独居的和没有配偶的老人中,感到孤寂的比例更高,大多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他们迫切需要思想交流、语言沟通,更需要亲情的慰藉。

4、隔代教育导致心理负担过重。据统计,柳州6岁至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达到19235人。孙子辈的读书、教育任务全部落到老人们身上。照顾孙子辈的生活,已经加重了老人的生活压力,而对小孩的教育使他们感到心理负担更重。

5、照料服务供求矛盾突出。在我国农村,老人一直是由家庭提供其养老保障的,而子女外出打工的结果是老人需要照料时子女的缺位。当前,空巢老人主要靠配偶照料,占52.3%,国家、集体、社会养老机构上门服务的仅占2.9%,而且保障水平极低,大多数只能做到有饭吃。在留守老人中,无人照料、无配偶照料占了相当高的比重。空巢家庭老人一旦

患病,既没有儿女在身边照料起居,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请保姆来代劳。也没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支持以化解疾病风险和恢复身体健康。当前,孤身老人暴病无助的情况,在各地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贫病交加、悄然离世的悲剧时有发生。

建议:

要解决空巢留守老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1、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是关注空巢留守老人的有力保障和基本措施。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对养老保障资金的投入力度,构筑公平且完善的养老体系;建立并完善社会帮困救助机制,提高社会对空巢留守老人的养老保障能力;加大对农村高龄、病残和无人照顾的困难空巢留守老人的救助力度,提高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及高龄老人的生活补助标准,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保障和照料问题。

2、建立农村老有所养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统筹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敬老院、五保村和福利机构建设,完善养老服务功能,让高龄老人、困难空巢老人集中入院养老,以保证老人生活上有人照料,精神上有人慰藉。鼓励和扶持社会公益性、互助性养老服务组织或机构,着力解决五保户、低保和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等社会化养老问题。

3、建设老年文化娱乐场所。加大公共文体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娱乐设施,在村(居)委会成立形式多样的老年群众组织,互助共济、自娱自乐。在乡镇敬老院和五保村要有配套的活动室,同时,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种菜、养猪等农、副业生产活动,通过劳娱结合,丰富生活,锻炼身体,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4、加大老年人权益维权力度。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尊老、敬老、助老、养老教育活动的同时,要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通过法制手段切实维护和保障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财产保护权、被赡养权以及婚恋权等合法权益;建立老年人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的组织网络,执法机关要依法处理和打击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切实维护好保障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政协网


相关内容

  • 关心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问题
  • 关心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问题 2011年10月20日18:58腾讯·大渝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一些农村出现了很多的留守老人.据全国老龄办去年公布的调查结果,全国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共3288万户,占农村老年人家庭总户数的48.9%,空巢老人共4742万人,占全国1. ...

  •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一.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是: * A.男B.女 2.您的年龄段是 * A.10-30岁B.31-60岁C.61岁以上 二.社会人士对留守老人了解程度及其原因 1. 您了解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群体的存在吗? * A .很了解B. 比较了解C. 了解一点D. 不了解*此题设置 ...

  •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目的及意义
  •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剖析 --基于对湖北省罗田县的调查研究 调研目的及意义 (一) 活动目的 1. 调研配合"三下乡"活动队伍的其他版块,更有针对性.更为具体化地开展调研 活动,促进此次活动主题的深化,进而更好的完成此次"三下乡"活动的目标和任务. 通过此次对 ...

  •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思考
  •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思考 2009-07-13 20:31:12| 分类: |举报|字号 订阅 作者: 张 勇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地向城市迁移,而农村老年人则由于生活习惯.传统的乡土观念等主.客观原因选择留在了农村.这将使城市的老龄化压力减弱,而使农村老龄化速度 ...

  •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
  •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 大新中心学校八(三)班暑期调查小组 2014.9.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赵佳倩 赵佳乐 郭婉玉 李琦 时间:2014.7-2014.9 地点:大新中心学校教学所辖区域-张楼村 指导老师:张玉玺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以太和县大新镇张楼村的留守老人作为本次 ...

  •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调研(毛概作业)
  • 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 一.调研背景 在现今的中国社会,80后与90后已经逐渐占据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随着年轻思维方式的注入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急剧变革与更新.同时,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现代交通和通讯的日益便捷,传统的"养儿防老&qu ...

  • 崇明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 崇明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崇明是中国第三大岛,由于交通不便等客观原因,崇明的开发相对较晚,经济基础不够发达,越来越多的中青年进入上海市区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老年人则由于生活习惯.传统的乡土观念等主.客观原因选择留在崇明,使崇明老龄化速度加剧.这样,便形成了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的群体.崇明留守老人的养 ...

  • 关于走访农村的社会调研报告
  • 大学生关于走访农村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3年2月5日 调查地点:重庆市万州区李河镇平安村 调查对象: 老人.青年 调查方法:走访.查资料 摘要:本文围绕最根本的"三农"问题开始,农业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民是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却还在承受着最大的辛苦与劳累.为了更加的了解农民的 ...

  •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促其健康成长
  • 摘 要: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他们的身边,缺乏父母的照顾与关爱,有些留守儿童即使有父母其中一方陪伴,但是这些父母常常要忙于生计,而没有较多时间关爱儿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促其成长是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关注 中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很多剩余的农村劳动力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