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之狼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俄罗斯之狼

余杰

  ①许广平在她的回忆录中曾写道:“他(鲁迅)有时,至少或者如他自己所说,像受伤的狼,跑到草地去舔干自己的伤口。”在俄罗斯作家中也有这样一匹孤独的“狼”,他就是《大师和玛加丽塔》的作者布尔加科夫。他于1931年给斯大林写过一封信,信中说:“在苏联俄罗斯文学的广阔原野上,我是唯一的一只文学之狼。有人劝我在狼皮上涂点颜色,这是个愚不可及的劝告。涂上颜色的狼也罢,剪去狼毛的狼也罢,怎么也不像一只狗。”

  ②布尔加科夫面容削瘦、眼睛近视、文质彬彬、气态闲雅,从表面看怎么也不像一匹“狼”。在家庭的熏陶下,他自小就喜爱音乐、戏剧、小说,尤其嗜好阅读果戈理的作品,养成了耿介不阿的性格和敏锐独到的眼力。1923年他开始写作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卫军》,1924年脱稿。然而,一直到42年以后这部作品才在俄罗斯本土出版,这时,作家已经逝世26年之久。从普希金以来,俄罗斯知识分子就有从军的传统,但是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国际、国内战争频繁,军队由荣誉的象征变为血腥的代名词,加入军队,除了屠杀与被屠杀以外没有别的选择。战争无所不在,战争已经内化到参与者和他们亲人的精神生活中。对于这些,布尔加科夫保持了外在于伟大历史之外的个人叙事。所谓正义与邪恶的区分是没有意义的,所有人都是被胁裹者。

  ③1926年,苏联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突然搜查了布尔加科夫的住处,没收了小说《狗心》的手稿和他的日记。从此,他开始受到漫长的批判和封杀,用作家自己的话来说,等待他的是“贫穷、流落街头和死亡”。然而,他挺住了,像一只孤独的狼一样,对着茫茫旷野,发出凄烈的呐喊,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里,写下了19部作品。其中有三部只要他按照当局的意思作修改,就能获得出版或上演,但是他坚决不改变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原则。像猫一样聪明的中国作家们是无法理解的:为何不作一点妥协呢?猫和狼是没有共同的逻辑的。布尔加科夫的不被理解,正如鲁迅的不被理解一样。布尔加科夫的原则是:“如果把文学用于满足自己过上更舒适、更富有的生活的需要,那么这种文学是可耻的。”

  ④1937年,斯大林对文艺界的清洗达到了一个高潮,先是对肖斯塔科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布尔加科夫等第一流的艺术大师进行严厉的批判,然后将中央主管文化的领导人,也就是迫害大师们的打手们送进集中营。当局邀请布尔加科夫参加一次对作协前领导的批判会,布尔加科夫坚决地拒绝了:“我不会去迫害以前的迫害者。”这一立场,是对迫害本身的蔑视和反抗。布尔加科夫看到:“人的本性只有通过怜悯和仁慈才能改变;恐怖、强制和各种各样的暴行,都无济于事。”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加丽塔》则对整个人类历史中的善恶之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具有超越性。他是在绝望中为绝望而写作,在灾难中为灾难而写作,在痛苦中为痛苦而写作。可以说,布尔加科夫是“俄罗斯的鲁迅”。

  ⑤布尔加科夫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也就是1939年,写了一本关于斯大林青年时代的剧本《巴统》。这件事让他颇受诟病,因为与他一生的立身行事大相径庭,所以后人把它当作“一个猜不透的谜”。我想,布尔加科夫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心态是极为复杂的,他既想通过这个剧本获得生存的权利,又想不让它成为纯粹的献媚之作。他在两极挣扎着,却找不到一个自己的立足点。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现实中的魔鬼比他小说中的魔鬼要残暴得多。

  ⑥1940年3月10日,布尔加科夫贫病交加地死去,年仅49岁。一匹离群索居的狼闭上了冷观世界的眼睛。

  ⑦而小猫小狗们依然欢快地蹦跳着。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布尔加科夫无声无息地从世界文坛上消失了近半个世纪,直到他逝世26年之后,他的作品《白卫军》才出版,他终于成为第一流的艺术大师,在俄罗斯获得了崇高的声誉。

B.能够坚守这样的原则,“如果把文学用于满足自己过上更舒适、更富有的生活的需要,那么这种文学是可耻的”。说明布尔加科夫有着正直、坚韧的天性,保持了一种优秀、高贵、有尊严的不被某些中国作家理解的文化人格。

C.布尔加科夫不去迫害以前的迫害者,是对迫害者本身的蔑视,因为他认为只有通过怜悯和仁慈才能改变迫害者,使用强制手段和暴行无济于事。

D.作者认为面对迫害,布尔加科夫没有改变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原则,在生命的最后10年里,写下了

19部作品。作为一个思想者,他没有被历史扭曲和吞噬。

E.本文通过对布尔加科夫一生创作思想和创作原则以及其为人的记述,高度赞扬了一个伟大作家不屈的人格,批判了时下一些中国作家的媚骨及追名逐利的思想。

(2)作为“俄罗斯之狼”的布尔加科夫,他的“狼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在表现布尔加科夫时,写到“鲁迅”和“像猫一样聪明的中国作家们”,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是如何理解布尔加科夫创作《巴统》时的复杂心态的?你是否认同布尔加科夫这一创作选择?联系你熟悉的作家,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AC

(2)①自小喜爱音乐、戏剧、小说,尤其嗜好阅读果戈理的作品,养成了耿介不阿的性格和敏锐独到的眼力。

   ②他受到漫长地批判和封杀,等待他的是“贫穷、流落街头和死亡”。然而,他挺住了,像一只孤独的狼一样,对着茫茫旷野,发出凄烈的呐喊。

   ③遭受严厉的批判时,始终有清醒的头脑,蔑视和反抗独裁者的迫害,在绝望中为绝望而写作,在灾难中为灾难而写作,在痛苦中为痛苦而写作。(意对即可)

(3)①以“猫一样聪明的中国作家”来反衬布尔加科夫坚决不改变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原则的“狼性”。

   ②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出对时下一些中国作家没有坚定立场和创作原则的批判。

   ③作者运用类比手法,指出布尔加科夫和鲁迅的相同的人生境遇,突出表现了布尔加科夫的精神境界。(意对即可)

(4)作者认为,布尔加科夫是在两极中挣扎,一方面要获得生存的权利;另一方面,又不想放弃自己的创作原则,放弃自己的“狼性”,不想写纯粹的献媚之作。在这二者之间他找不到立足点。

  观点一:认同。作家也是普通人,面对困境,也想获得生存的权利,所以,布尔加科夫的选择无可厚非。

  理由:作家当然有作家的使命,但作家也是人,应该享有做人的权利和尊严。鲁迅与封建专制统治者、反动派的斗争是残酷的,鲁迅处在反动派的迫害下,经常在躲避,“躲进小楼成一统”,使反动派无可奈何。在写战斗的杂文时用各种笔名来迷惑敌人,蒙蔽敌人的眼睛。可见,无论是生活还是斗争,作家首先还是要保护自我生存的权利。

  观点二:不认同。作家有独特的历史使命,一个作家应该有所坚守。

  理由:作家要有自己的创作原则,不屈从于政治,也不屈从于暴行和迫害,要有超越性,对人类历史中的善恶之争作深刻的反思。中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就是如此。“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有着自己的爱国情怀和高洁情操,尽管被奸人所害,仍然坚守自己的人生追求。当自己的理想追求无法和现实调和之时,他毅然投身汨罗,以死明志。正是这样的作家,这样的精神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俄罗斯之狼

余杰

  ①许广平在她的回忆录中曾写道:“他(鲁迅)有时,至少或者如他自己所说,像受伤的狼,跑到草地去舔干自己的伤口。”在俄罗斯作家中也有这样一匹孤独的“狼”,他就是《大师和玛加丽塔》的作者布尔加科夫。他于1931年给斯大林写过一封信,信中说:“在苏联俄罗斯文学的广阔原野上,我是唯一的一只文学之狼。有人劝我在狼皮上涂点颜色,这是个愚不可及的劝告。涂上颜色的狼也罢,剪去狼毛的狼也罢,怎么也不像一只狗。”

  ②布尔加科夫面容削瘦、眼睛近视、文质彬彬、气态闲雅,从表面看怎么也不像一匹“狼”。在家庭的熏陶下,他自小就喜爱音乐、戏剧、小说,尤其嗜好阅读果戈理的作品,养成了耿介不阿的性格和敏锐独到的眼力。1923年他开始写作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卫军》,1924年脱稿。然而,一直到42年以后这部作品才在俄罗斯本土出版,这时,作家已经逝世26年之久。从普希金以来,俄罗斯知识分子就有从军的传统,但是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国际、国内战争频繁,军队由荣誉的象征变为血腥的代名词,加入军队,除了屠杀与被屠杀以外没有别的选择。战争无所不在,战争已经内化到参与者和他们亲人的精神生活中。对于这些,布尔加科夫保持了外在于伟大历史之外的个人叙事。所谓正义与邪恶的区分是没有意义的,所有人都是被胁裹者。

  ③1926年,苏联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突然搜查了布尔加科夫的住处,没收了小说《狗心》的手稿和他的日记。从此,他开始受到漫长的批判和封杀,用作家自己的话来说,等待他的是“贫穷、流落街头和死亡”。然而,他挺住了,像一只孤独的狼一样,对着茫茫旷野,发出凄烈的呐喊,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里,写下了19部作品。其中有三部只要他按照当局的意思作修改,就能获得出版或上演,但是他坚决不改变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原则。像猫一样聪明的中国作家们是无法理解的:为何不作一点妥协呢?猫和狼是没有共同的逻辑的。布尔加科夫的不被理解,正如鲁迅的不被理解一样。布尔加科夫的原则是:“如果把文学用于满足自己过上更舒适、更富有的生活的需要,那么这种文学是可耻的。”

  ④1937年,斯大林对文艺界的清洗达到了一个高潮,先是对肖斯塔科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布尔加科夫等第一流的艺术大师进行严厉的批判,然后将中央主管文化的领导人,也就是迫害大师们的打手们送进集中营。当局邀请布尔加科夫参加一次对作协前领导的批判会,布尔加科夫坚决地拒绝了:“我不会去迫害以前的迫害者。”这一立场,是对迫害本身的蔑视和反抗。布尔加科夫看到:“人的本性只有通过怜悯和仁慈才能改变;恐怖、强制和各种各样的暴行,都无济于事。”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加丽塔》则对整个人类历史中的善恶之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具有超越性。他是在绝望中为绝望而写作,在灾难中为灾难而写作,在痛苦中为痛苦而写作。可以说,布尔加科夫是“俄罗斯的鲁迅”。

  ⑤布尔加科夫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也就是1939年,写了一本关于斯大林青年时代的剧本《巴统》。这件事让他颇受诟病,因为与他一生的立身行事大相径庭,所以后人把它当作“一个猜不透的谜”。我想,布尔加科夫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心态是极为复杂的,他既想通过这个剧本获得生存的权利,又想不让它成为纯粹的献媚之作。他在两极挣扎着,却找不到一个自己的立足点。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现实中的魔鬼比他小说中的魔鬼要残暴得多。

  ⑥1940年3月10日,布尔加科夫贫病交加地死去,年仅49岁。一匹离群索居的狼闭上了冷观世界的眼睛。

  ⑦而小猫小狗们依然欢快地蹦跳着。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布尔加科夫无声无息地从世界文坛上消失了近半个世纪,直到他逝世26年之后,他的作品《白卫军》才出版,他终于成为第一流的艺术大师,在俄罗斯获得了崇高的声誉。

B.能够坚守这样的原则,“如果把文学用于满足自己过上更舒适、更富有的生活的需要,那么这种文学是可耻的”。说明布尔加科夫有着正直、坚韧的天性,保持了一种优秀、高贵、有尊严的不被某些中国作家理解的文化人格。

C.布尔加科夫不去迫害以前的迫害者,是对迫害者本身的蔑视,因为他认为只有通过怜悯和仁慈才能改变迫害者,使用强制手段和暴行无济于事。

D.作者认为面对迫害,布尔加科夫没有改变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原则,在生命的最后10年里,写下了

19部作品。作为一个思想者,他没有被历史扭曲和吞噬。

E.本文通过对布尔加科夫一生创作思想和创作原则以及其为人的记述,高度赞扬了一个伟大作家不屈的人格,批判了时下一些中国作家的媚骨及追名逐利的思想。

(2)作为“俄罗斯之狼”的布尔加科夫,他的“狼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在表现布尔加科夫时,写到“鲁迅”和“像猫一样聪明的中国作家们”,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是如何理解布尔加科夫创作《巴统》时的复杂心态的?你是否认同布尔加科夫这一创作选择?联系你熟悉的作家,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AC

(2)①自小喜爱音乐、戏剧、小说,尤其嗜好阅读果戈理的作品,养成了耿介不阿的性格和敏锐独到的眼力。

   ②他受到漫长地批判和封杀,等待他的是“贫穷、流落街头和死亡”。然而,他挺住了,像一只孤独的狼一样,对着茫茫旷野,发出凄烈的呐喊。

   ③遭受严厉的批判时,始终有清醒的头脑,蔑视和反抗独裁者的迫害,在绝望中为绝望而写作,在灾难中为灾难而写作,在痛苦中为痛苦而写作。(意对即可)

(3)①以“猫一样聪明的中国作家”来反衬布尔加科夫坚决不改变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原则的“狼性”。

   ②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出对时下一些中国作家没有坚定立场和创作原则的批判。

   ③作者运用类比手法,指出布尔加科夫和鲁迅的相同的人生境遇,突出表现了布尔加科夫的精神境界。(意对即可)

(4)作者认为,布尔加科夫是在两极中挣扎,一方面要获得生存的权利;另一方面,又不想放弃自己的创作原则,放弃自己的“狼性”,不想写纯粹的献媚之作。在这二者之间他找不到立足点。

  观点一:认同。作家也是普通人,面对困境,也想获得生存的权利,所以,布尔加科夫的选择无可厚非。

  理由:作家当然有作家的使命,但作家也是人,应该享有做人的权利和尊严。鲁迅与封建专制统治者、反动派的斗争是残酷的,鲁迅处在反动派的迫害下,经常在躲避,“躲进小楼成一统”,使反动派无可奈何。在写战斗的杂文时用各种笔名来迷惑敌人,蒙蔽敌人的眼睛。可见,无论是生活还是斗争,作家首先还是要保护自我生存的权利。

  观点二:不认同。作家有独特的历史使命,一个作家应该有所坚守。

  理由:作家要有自己的创作原则,不屈从于政治,也不屈从于暴行和迫害,要有超越性,对人类历史中的善恶之争作深刻的反思。中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就是如此。“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有着自己的爱国情怀和高洁情操,尽管被奸人所害,仍然坚守自己的人生追求。当自己的理想追求无法和现实调和之时,他毅然投身汨罗,以死明志。正是这样的作家,这样的精神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内容

  • 俄罗斯心灯阅读答案
  • 美文赏析 生为诗人,死为诗人 她来到这世上,是为诗而生.为诗而受难的. 诗给了她灵感,南方给了她善良,大海给了她胸怀,皇村给了她梦幻. 普希金给了她诗歌的灵魂:古米廖夫为她的诗歌铺平道路:曼德尔施塔姆在一旁辅佐. 她首先是"白银时代"的女神,是"阿克梅的灵魂" ...

  • 陨石来袭阅读答案
  • 陨石来袭(12分) 日前,俄罗斯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陨石侵袭事件,导致千余人受伤,经济损失高达 10亿卢布.一时间陨石和陨石灾难成为全球热点. [陨石是什么] 在浩瀚广阔的茫茫宇宙中,数以亿计的恒星.行星.小行星及其他太空碎片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着,但仍然有不少星体"不守规矩", ...

  • 月球能源阅读答案
  • 月球能源阅读答案--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活动.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技能,需要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月球能源阅读答案",相信同学们完成之后,阅读能力会很快得到提高! 月球能源 ①近年来,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持续飞涨 ...

  • 登陆火星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题. 俄罗斯太空科学研究所负责人格里戈旦耶夫日前宣布,俄罗斯太空科学家已经克服了星际载人飞行的大部分难关,并且准备在2020年左右派宇航员登陆火星.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的运行轨道在地球的运行轨道之外,火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687个地球日,火星和地球相互接近的时间间隔是两年 ...

  • 柴可夫斯基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柴可夫斯基的<叶甫根尼·奥涅金> 1877年初,柴可夫斯基想着手创作自己的第五部歌剧.当时俄罗斯歌剧已达到了繁荣时期,在所有反映俄罗斯生活题材的歌剧里,主人公都是历史人物或农民,包括柴可夫斯基自己写的歌剧也是如此.现在他想寻求另一类主题,他想用歌剧这种体裁探索 ...

  • 顶着橡树的牛犊阅读附答案
  • 顶着橡树的牛犊 索尔仁尼琴一生跌宕起伏,因对斯大林的不敬而劳改8年,因处女作获赫鲁晓夫批示发表而声名鹊起,又因诺贝尔文学奖流亡国外20年,晚年回国后还因对叶利钦批判和对普京的赞誉而饱受非议.无论被推崇还是被鞭笞,他永远只为"正义"说话,挥舞着"战笔",为国家的 ...

  • 乡村屠格涅夫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15分) 乡村   屠格涅夫 六月的最后一天:漫漫一千俄里之内,都是俄罗斯大地--我的故乡①. ②茫茫长空匀净地碧悠悠:只有一片白云--仿佛是在轻轻飘浮,又似乎是在袅袅融散.微风敛迹,天气暖洋洋的--空气--就像刚刚挤出.还冒着丝丝热气的牛奶一样新鲜! ③云雀在悠扬地 ...

  • 城市里的蟋蟀吴丹红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城市里的蟋蟀  吴丹红 和城市站在一起,也就渐渐远离了自然."唧--唧--唧--",那曾经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天籁似已远去.我已无法解读弥漫着欲望泡沫的城市生活,内心总处于无边的焦虑与渴望之中. 不记得有多久没有数过星星了,抬头望天俯身看地的感觉 ...

  • 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 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二) 阅读下面一篇新闻,回答1--3题(15分)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庆典在俄罗斯举行 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铅云低垂,纳粹兵临城下.数十万苏联红军官兵列队走过红场,接受斯大林检阅,然后在市民泪光注目下直赴战场. 2005年5月9日,莫斯科天空雨后放晴.二战老兵和俄罗斯现代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