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家教用书[庭训格言]

是编以圣人之笔记圣人之言,传述既得精微;又以圣人亲闻于圣人,授受尤为亲切。垂诸万世,固当与典谟训诰共昭法守矣。

——《四库全书提要·庭训格言》

(是编)治内治外,养性养身,射御方药,诸家百氏之论说,莫不随时不训。遇事立言,字字切于身心,语语垂为模范。

——雍正《御制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序》

《庭训格言》,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撰,其子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稹(1678-1735)笔述。玄烨八岁即皇帝位,年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1661-1722),死后,四子胤稹继位,年号雍正。此书乃雍正八年(1730)胤稹追述其父在日常生活中对诸皇子的训诫而成,共二百四十六条,包括读书、修身、为政、待人、敬老、尽孝、驭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细微琐事。因为他是给他的儿子们讲的,所以很具体、生动而真实,没有什么虚饰。

《庭训格言》真实地反映了康熙为人处事之道,及在家庭生活方面的思想。康熙把自己视为常人中的一员,并不像某些专制君主,以为自己是真龙天子,视自己为超人。因此,他虽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更是平易近人的父亲。故而他日常训诫自己儿子的话语,毫无虚饰,好像一般人家常谈话,很人情人理。

康熙为人勤苦好学,多才多艺,他虽出身于满洲皇室,但由于他的父亲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很服膺汉人文化,于四书、五经、《史》、《汉》、《通鉴》、诸子百家无不阅读,他的母亲孝康章皇后佟氏(佟图赖女)系汉军旗人(即早期人满洲的汉人),所以康熙皇帝是在汉人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个儒家化的皇帝。他尊崇孔孟,学宗程朱。他认为做人的首要任务是读书和修养自身。关于读书,他有许多切身的体会,他说人生在今天,要想知道千古以前的事,只有读书,读书可以使人“由一日之近,可以尽千古之远。

【精彩书摘】

是古人所说“只要能心静,就会身自凉”。并且夏天不贪风凉,对于身体也大有益处。大概夏天阴寒埋藏在身内,倘若只贪一时风凉的称心,反而把暑热封闭在皮下,那时不会感到它的危害,以后或许因而成病。往往看到有人秋深多有肠胃不调的,都是由外贪风凉而内闭暑热导致的。

训教说:“凡人养生之道,没有超出圣人所留经籍的。所以我只让你们熟读五经、四书,性情理智之学确实都在其中。凡存心涵养品性、安身立命的道理,没有不具备的。看这些书不胜过去学各种杂学吗?

训教说:《书经》是虞、夏、商、周治理天下的根本大法。《书集传·序》说:“二帝三王之治本源于道,二帝三王之道本源于心,能够了解其心,则道与治就可得而言说了。”大概道德义理之心,乃为人意念之心的主宰,而修心养性的方法,乃为治的本源。精粹纯一、不偏不倚是尧、舜、禹相继传授的心法。建立法度使天下之人,各得其中,是商汤、周武相授的心法。德啊,仁啊,敬与诚啊,说来虽各有不同,可是其理是同样的,都是阐明这心的微妙的,帝王人家必定要讲论研读,所以我训教你们都要诵读学习。虽然《书经》讲的是政事,可是上至天道,下至地理,中兼人事,没有不完备于其中间的,实在是所谓贯通于天、地、人三才,横亘于万古的啊!说讲天象,有《虞书》制定历法、阐明天时的变化可以证验;说到地理,《尚书·禹贡》讲山川田赋可以证验;讲说为君之道,那典、谟、训、诰这些含义精微、深远的言词都说得很详细;说的为臣之道,则君臣之间言语讨论,臣下直言进谏告诫君王陈说的忠诚,清明可见;说到治理方法,那箕子《洪范》的九种大法说得非常明白了;说到修养德行、建立功业,那六府三事、礼乐兵农分明可数。如此,帝王之家一定要讲论研读,就是仕宦人家有志于侍奉君王、治理百姓的人,也一定要研读讲论。

【目录】

一、以诚敬接物待人,不务虚名

二、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

三、养生和治理天下之道皆在圣贤经书之中

四、修德之功莫大于主敬

五、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无不爱

六、我从来不委过于人

七、心虚则学进,盈则学退

八、学贵有决定不移之志、勇猛精进之心

九、孝道不在衣食之奉养,在得父母之欢心为真孝

十、知止者富,知足不辱,可以长久

十一、为人上者欲法令之行,惟身先之

十二、三藩之乱时持心坚定,外示以暇豫

十三、大雨雷霆之际,决毋立于大树下

十四、大凡贵人皆能久坐

十五、一念之微为善为恶,畔然分

是编以圣人之笔记圣人之言,传述既得精微;又以圣人亲闻于圣人,授受尤为亲切。垂诸万世,固当与典谟训诰共昭法守矣。

——《四库全书提要·庭训格言》

(是编)治内治外,养性养身,射御方药,诸家百氏之论说,莫不随时不训。遇事立言,字字切于身心,语语垂为模范。

——雍正《御制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序》

《庭训格言》,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撰,其子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稹(1678-1735)笔述。玄烨八岁即皇帝位,年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1661-1722),死后,四子胤稹继位,年号雍正。此书乃雍正八年(1730)胤稹追述其父在日常生活中对诸皇子的训诫而成,共二百四十六条,包括读书、修身、为政、待人、敬老、尽孝、驭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细微琐事。因为他是给他的儿子们讲的,所以很具体、生动而真实,没有什么虚饰。

《庭训格言》真实地反映了康熙为人处事之道,及在家庭生活方面的思想。康熙把自己视为常人中的一员,并不像某些专制君主,以为自己是真龙天子,视自己为超人。因此,他虽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更是平易近人的父亲。故而他日常训诫自己儿子的话语,毫无虚饰,好像一般人家常谈话,很人情人理。

康熙为人勤苦好学,多才多艺,他虽出身于满洲皇室,但由于他的父亲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很服膺汉人文化,于四书、五经、《史》、《汉》、《通鉴》、诸子百家无不阅读,他的母亲孝康章皇后佟氏(佟图赖女)系汉军旗人(即早期人满洲的汉人),所以康熙皇帝是在汉人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个儒家化的皇帝。他尊崇孔孟,学宗程朱。他认为做人的首要任务是读书和修养自身。关于读书,他有许多切身的体会,他说人生在今天,要想知道千古以前的事,只有读书,读书可以使人“由一日之近,可以尽千古之远。

【精彩书摘】

是古人所说“只要能心静,就会身自凉”。并且夏天不贪风凉,对于身体也大有益处。大概夏天阴寒埋藏在身内,倘若只贪一时风凉的称心,反而把暑热封闭在皮下,那时不会感到它的危害,以后或许因而成病。往往看到有人秋深多有肠胃不调的,都是由外贪风凉而内闭暑热导致的。

训教说:“凡人养生之道,没有超出圣人所留经籍的。所以我只让你们熟读五经、四书,性情理智之学确实都在其中。凡存心涵养品性、安身立命的道理,没有不具备的。看这些书不胜过去学各种杂学吗?

训教说:《书经》是虞、夏、商、周治理天下的根本大法。《书集传·序》说:“二帝三王之治本源于道,二帝三王之道本源于心,能够了解其心,则道与治就可得而言说了。”大概道德义理之心,乃为人意念之心的主宰,而修心养性的方法,乃为治的本源。精粹纯一、不偏不倚是尧、舜、禹相继传授的心法。建立法度使天下之人,各得其中,是商汤、周武相授的心法。德啊,仁啊,敬与诚啊,说来虽各有不同,可是其理是同样的,都是阐明这心的微妙的,帝王人家必定要讲论研读,所以我训教你们都要诵读学习。虽然《书经》讲的是政事,可是上至天道,下至地理,中兼人事,没有不完备于其中间的,实在是所谓贯通于天、地、人三才,横亘于万古的啊!说讲天象,有《虞书》制定历法、阐明天时的变化可以证验;说到地理,《尚书·禹贡》讲山川田赋可以证验;讲说为君之道,那典、谟、训、诰这些含义精微、深远的言词都说得很详细;说的为臣之道,则君臣之间言语讨论,臣下直言进谏告诫君王陈说的忠诚,清明可见;说到治理方法,那箕子《洪范》的九种大法说得非常明白了;说到修养德行、建立功业,那六府三事、礼乐兵农分明可数。如此,帝王之家一定要讲论研读,就是仕宦人家有志于侍奉君王、治理百姓的人,也一定要研读讲论。

【目录】

一、以诚敬接物待人,不务虚名

二、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

三、养生和治理天下之道皆在圣贤经书之中

四、修德之功莫大于主敬

五、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无不爱

六、我从来不委过于人

七、心虚则学进,盈则学退

八、学贵有决定不移之志、勇猛精进之心

九、孝道不在衣食之奉养,在得父母之欢心为真孝

十、知止者富,知足不辱,可以长久

十一、为人上者欲法令之行,惟身先之

十二、三藩之乱时持心坚定,外示以暇豫

十三、大雨雷霆之际,决毋立于大树下

十四、大凡贵人皆能久坐

十五、一念之微为善为恶,畔然分


相关内容

  • 康熙庭训格言
  • 心小胆大 防患未然 居安思危 处变不惊 嘉纳良言 闻过则改 法令之行 率先身之 自任其过 大人为之 见人得失  如己得失 深思熟虑 无憾无悔 谨重持敬 谨终如始 防微杜渐 预其未萌 事无巨细 不可懈慢 教化普遍  怀柔远人 以德服人 心悦诚服 治心之要 守在克己 仁者之心 随感而应 恒劳知逸 自强不 ...

  •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
  • 1. 立定脚跟 战胜私欲 训曰:朱子云:「人作不好的事,心却不安,此是良心.但被私欲锢蔽,虽有端倪,无力争得出.须是着力与他战,不可输与他.知得此事不好,立定脚跟硬地行,从好路去,待得熟时,私欲自住不得.」此一节语乃人立心之最要处.良心能胜私欲,为圣为贤,皆此路也.欲立身心者,当详究斯言. 2.存诸 ...

  • 家风: 一部家训与一个家族的兴盛
  • ▲宣扬和传承优秀家风 (卢易 摄) ?<颜氏家训>书影 ■ 冯祖贻 提要 由无数家训(包括家范.家箴.家规.家法)所规范的一个家庭或家族必须遵循的道德理念.生活方式.文化风范,传承下去必然形成某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家风的践行反过来又丰富了家训,因之家训与家风是一种格式化的条理与具体践行之 ...

  • 朱夫子治家格言
  • 朱柏庐,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名用纯,字致一。昆山玉山人。明诸生。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昼夜恸哭,痛不欲生。时其弟用白、用锦尚幼,从商遗腹未生。他上侍奉老母,下抚育弟妹,播迁流离,备极艰辛。待局势稍定,才返故里。因敬仰晋人王裒攀柏庐墓之义,故自号柏庐。 居乡 ...

  • 中国古代怎样对太子进行培养教育
  • 中国古代怎样对太子进行培养教育 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把对皇子的教育和培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来对待,逐渐积累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皇子教育培养制度. 注重对治国为政理论的学习.作为皇子,主要的学习内容基本分为两个方面:一类是以儒家经典.历史典籍为主的礼法和知识.以明代为例,朱元璋洪武年间,建大本 ...

  • 所以他们成为大科学家
  • 近年的中国,盛产大师,也热衷探讨做大师的捷径.小学分理科班和文科班,就是其中邪门歪道之一.殊不知,没有精通文史的底子,理工也学不成功. 十四位科学大家的成才路 若论中国人发现除四书五经之外,天下还有自然科学一说,并且大规模努力学习,始于庚子赔款公费留学.我不知道当年庚子赔款留学怎么考试,但当时各地私 ...

  • 夫妻相处格言
  • 1.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2.夫妻好比同林鸟,生死相依同到老. 3.夫妻互谅互助互勉,家庭兴仁兴礼兴义. 4.夫妻交市,莫问谁益:兄弟交憎,莫问谁直. 5.夫妻俩过日子要像一双筷子:一是谁也离不开谁:二是什么酸甜苦辣都能在一起尝.--这种筷子只能是经久耐磨的象牙筷,而不是一次性方便筷. 6.夫妻相处 ...

  •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清代帝王之圣祖康熙玄烨(二)
  •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清代帝王之圣祖康熙玄烨(二)圣祖亲题熊学士闲道录    康熙癸丑冬,上特召孝感熊文端公至起居注,同叶方蔼.张英.韩辈试作<太极图说>,公作尤称旨,拔置第一.问平时所著明道之书,公以<闲道录>对,命取进呈.公趋归,取刻本诣弘德殿恭进.次早,入侍 ...

  • 小学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 小学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声律启蒙>(节选一)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