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下高二语文月考题
出题人:毕成林、许景华刘达 时间:2014..23 一、选择题(2分×10=20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攫住jué 洋溢yì 回溯sù 毋庸赘言zhuì B.廿十èr 给予gěi 静谧mì 迥然不同jiǒng C.贪婪lán 涅槃pán 泠泠líng 商于之地yū D.玉笏hù 嫉妒jì 参差 cān 扑朔迷离sù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书藉 安详 闲暇 神秘莫测 B.蠕动 驰聘 燥动 栩栩如生 C.描摹 迷惘 幡旗 矫柔造作 D.冥想 震撼 轶闻 淅淅沥沥 3.下列各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集体活动中,她出头露面,真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 ....B.这些足球队员,都是十六七岁的小伙子,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C.这次我换房得以成功,多亏有你的鼎力相助啊。 ....D.为了挽救企业,我们必须向先进企业学习,邯郸学步,最终走出一条....新路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村长说:“这里原是一片荒野,走出四、五十里也见不到一个人。” B.这件事是不是他干的?我们调查清楚后再下结论。 C.刘老师说:“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一定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D.面对激烈的商业竞争,应该怎样提高服务的质量,是我们今天要讨论
的问题。
5.下列句子没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雄关赋》一文的学习,使我更加坚定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祖国是信心。
B.的确,我们很难简单地概括出中国文学的传统,但大约不会有人否认,《诗经》、诸子散文、《楚辞》至为绚丽,是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 C.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精神,勤劳勇敢,有着历史悠久的民族。 D.在大量药品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和保健品来提高和增长孩子的智力,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子女教育中的一个误区。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⑴人们会突然觉察到,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的______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的气氛。
⑵过一次三峡,足可催人生出白发来的。怪不得行人要和两岸的猿声同悲了。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_______ ⑶西藏人在_______中听见了宇宙的呼吸声,他们早已接受人类并不伟大这一教义。
⑷原来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许多知识外,也要懂得________许多知识才行的啊!
A.散发 呜咽 冥想 排拒 B.散布 叹息 冥想 排斥 C.散发 呜咽 思考 排拒 D.散布 叹息 思考 排斥 7.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A.老师看到我们很高兴,就把我们拉到他家里去坐坐。 B.爱护人民的政府,永远得到人民的拥护。
C.天很晚了,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D.小红和小华的妈妈到学校来了。
8.下列所使用的修辞判断全对的一项是( )
⑴声音哀婉凄切,或悠悠潜树,或涩涩滞月,或哽咽入江,或郁闷扑怀。 ⑵把海浪掀激起来的,不就是那种使海洋又痛又惊的疾风吗?
⑶让我们走入心灵的最深处,在茂密的森林里寻找各人自己原来该有的面貌。
A.排比 设问和拟人 比喻 B 排比 设问和拟人 夸张 C.排比 反问和拟人 比喻 D.排比 反问和拟人 夸张
9.下列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你的一位朋友送给你一张球票,约你一同去看足球赛,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
A.怎么不早说!今天我有事,你另约他人去吧。
B.很对不起!今天我有事情要办一下,下一次再说吧。
C.听说是中巴友谊赛,罗纳尔多、里瓦尔多也来了,只可惜我有事不能与你共享了,谢谢你!
D.谢谢你的盛情!你知道我是不太喜欢球赛的,你自己去看吧。 10.下列特殊句式判断不对的一项是( ) A.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结构后置句)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定语后置句)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宾语前置句) 二.判断和填空(共10分) (一)判断(1分×5=5分) 1.《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著的,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 ) 2.王安石写了游记《游褒禅山》,唐宋八大家不包括他。( )
3.屈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的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 ) 4.清代著名古文家归有光,对桐城派的影响很大。( ) 5.《写给生命》是台湾著名女画家、散文家与诗人席慕容的作品。( ) (二)填空(1分×5=5分)
1. ,使我不得开心颜。 2. , 。 3. 。 4. 。 5.,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共13分)
阳关古道苍凉美(寅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城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
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事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流沙掩埋,当年筑城用过的石头也已经风化为红尘.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板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此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1.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 )(多选题2分) A.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 B.是古丝绸之路必经关口; C.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 D.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2)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3.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3分) 4.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二)(共8分)
有一首《巴东三峡渔者歌》,收进清代人编辑的《古谣谚》中,读来最为凄哀感人:
巴东三峡巫峡长,袁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袁鸣悲, 袁鸣三声泪沾衣。 这只古民谣不知作于何代。从文体上看,再远也不会远于汉代吧?它反映长江渔夫的辛劳漂泊之苦。猿声悲鸣,令人鼻酸。
南北朝时代的萧绎,有一首写巫峡的诗,和前边提到的巴东渔歌相似: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仔细体味,觉得它和那首渔歌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的痕迹。不知是文
人影响了民谣,或是民谣影响了文人?按正常规律,应该是后者。但还不能说这首民谣对后来之作是最早的影响。最早发现猿在啼的,应该是我国第一位大诗人屈原。他在《九歌》中,已经唱出“雷隆隆啊雨淋淋,猿凄凄啊彻夜鸣”了,屈原笔下的猿声悲凄的声调,已被历代文人唱了两千多年了。
索性把这些诗句摘录一些,排列起来,也颇有意思的: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隋,崔信明 若为叫月夜,长短听猿声。——隋,催仲方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唐,高适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唐,李白
从这些诗意来看,这里有寒猿、啼猿、催泪之猿。泣月之猿、入梦之猿。总之,这猿声是不断的,绵长的,日日夜夜地悲哀在旅人心头的。
它反映了古代旅人的一叶木舟、一只橹、一片帆、一根纤绳是漂泊远行之苦,三峡的寂寞悠长之苦。不是愁如一江春水,而是愁听两岸猿啼。
宋代陆游乘官船从西陵峡口到瞿塘峡口,竟用了二十天时间。其中西陵峡中的黄牛峡,要走三天(而现代轮船只不过一二小时)。李白对此有诗道:“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过一次三峡,足可以崔人生出白发来的。怪不得行人要和两岸猿声同悲了。
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
1.三峡猿歌有什么共同特点?它反映了什么?(4分)
2.为什么作者断定《巴东三峡渔者歌》的创作年代“再远也不会远于汉代“?(2分) 3.“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一句中,“这”指代的是下列哪首诗反应的思想感情?( )
A.巴东三峡巫峡长,袁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袁鸣悲, 袁鸣三声泪沾衣。
B.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C.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D.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三)(共9分)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1. 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下平旷(那) 有泉侧出(从旁边) ..B.火且尽 (将) 盖其又深(遮盖) ..C.常在于险远(危险、僻远) 非常之观(景象) ...
D.不能十一(能够) 则或咎其欲出者(或者) ..
2.加线的词语,有的和现代汉语大体相当,有的则相差甚远,属于后者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余有叹焉.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3.“得”字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悒,大则得城 .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夫夷以近······此余之所得也 .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4.作者认为“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人们想要到达那里,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这三个方面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作文(共40分)
请以“生活处处是考场”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生活中随时都会有检验、考查每一个人的时候,这就是“考场”。上高中以来,你或你身边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或感悟,不妨把它写出来。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除诗歌 ③力求写的深刻,内容充实,标点规范,卷面整洁。④不少于700字。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胖一瘦两位老人一起在海边钓鱼。胖老人在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多次寻找最佳垂钓处,在不长的时间里就钓上了一大堆小鱼;瘦老
人在钓绳上挂了一只硕大无比的钓钩,固守在自己的岸边,虽然总是没有收获,却总是一心想钓大鱼。当胖老人像胜利者一样带着战利品满载而归的时候,瘦老人还在黄昏的海边寂寞地坚守„„
请以“追求与坚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700字。⑥不得抄袭。
2010—2011下高二语文期中题(A)答题卡
作用是:(2分) (二)(共8分)
1.共同点: (2分) 它反映了:
(一)判断(1分×5=5分) 1.( )2.( )3.( )4.( )5.( ) 2.答:
(二)填空(1分×5=5分)
1.如泣如诉_______,不绝如缕。 3. “这”指代的是( )(2分)
2.屈平嫉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 (三)(共9分)
3.取之不禁,_____,
1. 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_____。 2.加线的词语,属于后者的一项是( )(2分)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字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三、阅读理解(30分) 4.这三个方面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3分) (一)(共13分)
四、作文(共40分) 1.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 )(多选题2分)
2.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2分) 答:
(2)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2分) 答:
3.结合原文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3分) 答:①
② ③
4.答:情感是:(2分)
(2分)
(2分)
2013—2014下高二语文月考题
出题人:毕成林、许景华刘达 时间:2014..23 一、选择题(2分×10=20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攫住jué 洋溢yì 回溯sù 毋庸赘言zhuì B.廿十èr 给予gěi 静谧mì 迥然不同jiǒng C.贪婪lán 涅槃pán 泠泠líng 商于之地yū D.玉笏hù 嫉妒jì 参差 cān 扑朔迷离sù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书藉 安详 闲暇 神秘莫测 B.蠕动 驰聘 燥动 栩栩如生 C.描摹 迷惘 幡旗 矫柔造作 D.冥想 震撼 轶闻 淅淅沥沥 3.下列各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集体活动中,她出头露面,真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 ....B.这些足球队员,都是十六七岁的小伙子,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C.这次我换房得以成功,多亏有你的鼎力相助啊。 ....D.为了挽救企业,我们必须向先进企业学习,邯郸学步,最终走出一条....新路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村长说:“这里原是一片荒野,走出四、五十里也见不到一个人。” B.这件事是不是他干的?我们调查清楚后再下结论。 C.刘老师说:“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一定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D.面对激烈的商业竞争,应该怎样提高服务的质量,是我们今天要讨论
的问题。
5.下列句子没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雄关赋》一文的学习,使我更加坚定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祖国是信心。
B.的确,我们很难简单地概括出中国文学的传统,但大约不会有人否认,《诗经》、诸子散文、《楚辞》至为绚丽,是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 C.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精神,勤劳勇敢,有着历史悠久的民族。 D.在大量药品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和保健品来提高和增长孩子的智力,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子女教育中的一个误区。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⑴人们会突然觉察到,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的______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的气氛。
⑵过一次三峡,足可催人生出白发来的。怪不得行人要和两岸的猿声同悲了。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_______ ⑶西藏人在_______中听见了宇宙的呼吸声,他们早已接受人类并不伟大这一教义。
⑷原来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许多知识外,也要懂得________许多知识才行的啊!
A.散发 呜咽 冥想 排拒 B.散布 叹息 冥想 排斥 C.散发 呜咽 思考 排拒 D.散布 叹息 思考 排斥 7.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A.老师看到我们很高兴,就把我们拉到他家里去坐坐。 B.爱护人民的政府,永远得到人民的拥护。
C.天很晚了,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D.小红和小华的妈妈到学校来了。
8.下列所使用的修辞判断全对的一项是( )
⑴声音哀婉凄切,或悠悠潜树,或涩涩滞月,或哽咽入江,或郁闷扑怀。 ⑵把海浪掀激起来的,不就是那种使海洋又痛又惊的疾风吗?
⑶让我们走入心灵的最深处,在茂密的森林里寻找各人自己原来该有的面貌。
A.排比 设问和拟人 比喻 B 排比 设问和拟人 夸张 C.排比 反问和拟人 比喻 D.排比 反问和拟人 夸张
9.下列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你的一位朋友送给你一张球票,约你一同去看足球赛,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
A.怎么不早说!今天我有事,你另约他人去吧。
B.很对不起!今天我有事情要办一下,下一次再说吧。
C.听说是中巴友谊赛,罗纳尔多、里瓦尔多也来了,只可惜我有事不能与你共享了,谢谢你!
D.谢谢你的盛情!你知道我是不太喜欢球赛的,你自己去看吧。 10.下列特殊句式判断不对的一项是( ) A.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结构后置句)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定语后置句)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宾语前置句) 二.判断和填空(共10分) (一)判断(1分×5=5分) 1.《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著的,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 ) 2.王安石写了游记《游褒禅山》,唐宋八大家不包括他。( )
3.屈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的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 ) 4.清代著名古文家归有光,对桐城派的影响很大。( ) 5.《写给生命》是台湾著名女画家、散文家与诗人席慕容的作品。( ) (二)填空(1分×5=5分)
1. ,使我不得开心颜。 2. , 。 3. 。 4. 。 5.,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共13分)
阳关古道苍凉美(寅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城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
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事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流沙掩埋,当年筑城用过的石头也已经风化为红尘.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板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此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1.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 )(多选题2分) A.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 B.是古丝绸之路必经关口; C.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 D.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2)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3.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3分) 4.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二)(共8分)
有一首《巴东三峡渔者歌》,收进清代人编辑的《古谣谚》中,读来最为凄哀感人:
巴东三峡巫峡长,袁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袁鸣悲, 袁鸣三声泪沾衣。 这只古民谣不知作于何代。从文体上看,再远也不会远于汉代吧?它反映长江渔夫的辛劳漂泊之苦。猿声悲鸣,令人鼻酸。
南北朝时代的萧绎,有一首写巫峡的诗,和前边提到的巴东渔歌相似: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仔细体味,觉得它和那首渔歌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的痕迹。不知是文
人影响了民谣,或是民谣影响了文人?按正常规律,应该是后者。但还不能说这首民谣对后来之作是最早的影响。最早发现猿在啼的,应该是我国第一位大诗人屈原。他在《九歌》中,已经唱出“雷隆隆啊雨淋淋,猿凄凄啊彻夜鸣”了,屈原笔下的猿声悲凄的声调,已被历代文人唱了两千多年了。
索性把这些诗句摘录一些,排列起来,也颇有意思的: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隋,崔信明 若为叫月夜,长短听猿声。——隋,催仲方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唐,高适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唐,李白
从这些诗意来看,这里有寒猿、啼猿、催泪之猿。泣月之猿、入梦之猿。总之,这猿声是不断的,绵长的,日日夜夜地悲哀在旅人心头的。
它反映了古代旅人的一叶木舟、一只橹、一片帆、一根纤绳是漂泊远行之苦,三峡的寂寞悠长之苦。不是愁如一江春水,而是愁听两岸猿啼。
宋代陆游乘官船从西陵峡口到瞿塘峡口,竟用了二十天时间。其中西陵峡中的黄牛峡,要走三天(而现代轮船只不过一二小时)。李白对此有诗道:“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过一次三峡,足可以崔人生出白发来的。怪不得行人要和两岸猿声同悲了。
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
1.三峡猿歌有什么共同特点?它反映了什么?(4分)
2.为什么作者断定《巴东三峡渔者歌》的创作年代“再远也不会远于汉代“?(2分) 3.“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一句中,“这”指代的是下列哪首诗反应的思想感情?( )
A.巴东三峡巫峡长,袁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袁鸣悲, 袁鸣三声泪沾衣。
B.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C.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D.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三)(共9分)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1. 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下平旷(那) 有泉侧出(从旁边) ..B.火且尽 (将) 盖其又深(遮盖) ..C.常在于险远(危险、僻远) 非常之观(景象) ...
D.不能十一(能够) 则或咎其欲出者(或者) ..
2.加线的词语,有的和现代汉语大体相当,有的则相差甚远,属于后者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余有叹焉.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3.“得”字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悒,大则得城 .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夫夷以近······此余之所得也 .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4.作者认为“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人们想要到达那里,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这三个方面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作文(共40分)
请以“生活处处是考场”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生活中随时都会有检验、考查每一个人的时候,这就是“考场”。上高中以来,你或你身边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或感悟,不妨把它写出来。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除诗歌 ③力求写的深刻,内容充实,标点规范,卷面整洁。④不少于700字。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胖一瘦两位老人一起在海边钓鱼。胖老人在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多次寻找最佳垂钓处,在不长的时间里就钓上了一大堆小鱼;瘦老
人在钓绳上挂了一只硕大无比的钓钩,固守在自己的岸边,虽然总是没有收获,却总是一心想钓大鱼。当胖老人像胜利者一样带着战利品满载而归的时候,瘦老人还在黄昏的海边寂寞地坚守„„
请以“追求与坚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700字。⑥不得抄袭。
2010—2011下高二语文期中题(A)答题卡
作用是:(2分) (二)(共8分)
1.共同点: (2分) 它反映了:
(一)判断(1分×5=5分) 1.( )2.( )3.( )4.( )5.( ) 2.答:
(二)填空(1分×5=5分)
1.如泣如诉_______,不绝如缕。 3. “这”指代的是( )(2分)
2.屈平嫉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 (三)(共9分)
3.取之不禁,_____,
1. 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_____。 2.加线的词语,属于后者的一项是( )(2分)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字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三、阅读理解(30分) 4.这三个方面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3分) (一)(共13分)
四、作文(共40分) 1.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 )(多选题2分)
2.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2分) 答:
(2)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2分) 答:
3.结合原文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3分) 答:①
② ③
4.答:情感是:(2分)
(2分)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