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零公里

  2010―03―31      北京时间02:30抵达尼泊尔加德满都,当地气候凉爽。非常舒服。   队员钟霖、王静、汪建、陈芳等前一天已经到了。六点多钟就差不多起来了,阳光非常好,队员们忍不住拍照散步,原定今早07:00出发,队员们装备太多,需要再停留一天休整一下。   预计今晚会有雨,队员们上午收拾收拾装备下午在市里逛逛,明天出发进山了。      2010―04―01      早上搭飞机从加德满都飞到卢卡拉小镇。卢卡拉的机场是专门为攀登珠峰的游客建的,还配着建了小镇。修的很勉强,建在山谷斜坡上,坡很窄,考验停机水平。   天气很好,上次攀登玛纳斯鲁感到空气很潮湿,这次很干燥舒服,一路上映山红、桃花、苹果花、樱花争奇斗艳,仿若世外桃源。走的也很顺利,队员们身体状态、心情都很好。   大约北京时间19:30走到海拔2600米左右的休憩营地,开始看萨瓦特尔《哲学的邀请》。   明天将徒步到海拔3700米左右。      2010―04―03      昨晚抵达恐迥(Khumjung),海拔3790米,这是沿路到珠峰大本营比较大的夏尔巴村落了。在这里遇上了比我们早一天出发的登山队,他们就在这个村落等我们。随行记者除了洪海外,还有深圳卫视记者陈壮茁,他曾作为广东首名南极内陆考察队员参加了08年南极科考行动。   今天休整一天,适应海拔。      2010―04―06      昨天休息了一天,驻地村子现在很大,两年前很小,自首位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探险家埃德蒙希拉里组织义工建立学校医疗诊所,当地条件开始显著改善,目前这里三分之一的当地人已经移民国外,境外一些人士建立了一些家庭小旅馆,卫生条件不错,新西兰狮子会建立了一家小卫生所,以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这些让我体会到登山这项运动对当地生活的有益影响。   今天走了大概4个小时左右,走的也是比较顺利,走到海拔大概在3900米左右,这里是风口,风很大。途中遇到一位日本老太太,70岁了,这是第四次登珠峰,上一次只差400米就可以登顶。有点各路朋友相聚的快乐。   驻地可以洗澡,3美金一桶热水洗一次。自进山就没有洗过澡,洗出来就全是泥汤。   明天要走到4400米左右,大约7个小时。会比较辛苦。   目前行走计划就是每天不走超过700米,超过就休整一天。      2010―04―08      今天队员自行安排。W.J、钟霖、W爬了营地旁边大概海拔5000米的小山,进行强度拉练。洪海、大壮进行晚上深圳卫视直播的准备活动。汪建走路的时候腿撞了一下。之前本身腿有旧伤,所以在营地休息。   路上遇到很有意思的两个老外,一个是美国人,职业是酒店大厨,偶然参加过一次登山,从此迷上这项运动,大厨倒成了副业。另外一个是澳大利亚人,差不多每年有两个月都在登山,问他为什么登山,他就说喜欢,没想什么具体原因。W登山呢,也不为什么,登着登着习惯了,就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明天早上一早全体队员出发,前往大本营,抵达后将在那里举行一个仪式,万科零公里行动珠峰大本营启动了!      2010―04―09      今天一路都是碎石坡,天气很好。阳光灿烂。汪老师因为腿伤到营地后就开始休息。   组织这次珠峰活动的是罗塞尔公司。罗塞尔告诉我们,去年冰峰台这边的表面还是平的,因为天气变暖,今年已经是坑坑洼洼了,搭好的帐篷也就高高低低了。罗塞尔公司的活动是以重视环保出名的,要求非常严格。除了各类食品等生活垃圾要严格分类放置,连队员大便也要自己最后携带回加德满都处理,所以,大小便要分开……   明天举行开营仪式。届时会将国旗以及世博会、零公里行动等旗帜悬挂起来……      2010―04―11      今天徒步队员们已经离开了,都很不舍,有的还掉了眼泪。徒步队由12个国家的人组成。职业医生就有7个人,还有企业家、金矿主等等,年龄则是集中在40-60岁,这个年岁在国内就觉得不合适登山了,在国外恰恰才刚开始。   登山队员中这次共有11名,中国就占了7名。年龄最大的是日本的70岁的女性企业家,然后是一名美国登山者65岁。我是60岁,排在第三位。   徒步队的罗马尼亚大学地质教授回国了,临走前留下了联系地址和电话。这两天一直听教授谈大本营附近的地质情况。他研究的都是上万年的地质,很难得出近年地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南坡的研究相较北坡,还是很明显的不够的。   这两天都在大本营和教授学习地质知识,下午就走了一遍营地,面积很大,建有七八个独立营地。   天气晴朗,温度大概在-3到-4度。   明天就开始适应性训练了。      2010―04―14      前天晚上,队员们在营地观看洪海拍的《希夏邦马》视频片,2008年去登的希夏邦马,那时的队员汪建、王静、洪海、陈芳这次也都在。因为片子里专门有华大基因分子生物学的一些镜头,还有陈芳为了博士论文做的高原血液试验的镜头,各国登山队员都非常感兴趣,热烈讨论。其中一位还是德国的生物学教授,兴致勃勃的和汪建、陈芳进行生命科学的交流。   听到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的消息,队员们都非常关心当地的情况。队员中的地震学教授开始谈起地震的成因,也谈了近几年的地震频发现象。如何预防、减少地震灾害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一般来说,地震灾害的防范应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专业规范的预警系统,二是建造抵御地震灾害的建筑,作为万科,当然重点考虑的是建造具有更好抗震性能的房屋,所以万科不仅仅关注绿色,抗震性能也是重点考虑的。   昨天下起大雪,起床一看一片白茫茫,稍事休息,开始适应性训练。因为队员最后加起来有18个之多,所以教练干脆分为两队,今天主要熟悉装备,进行冰爪、安全带、冰镐等等使用训练。      2010―04―16      从住宿营地走五分钟就可以看到冰塔林,试练铝梯。上升下降使用安全索时,高山向导把我用的pass掉了。这个安全索还是2000年攀登启孜峰的时候,西藏向导边巴送的,虽然不舍,考虑安全因素还是忍痛换了一条。   一路走得很顺利,队友们基本都登过8000以上的山峰,目前也都非常适应。大前天播放的希夏邦马的片子,昨晚夏尔巴向导们也一起看了一遍。   按照夏尔巴日历,今天是个吉日,准备在11点举行隈桑仪式,队友们每人交上1000尼泊尔币,按照传统放上各自冰爪等登山设备,祈祷一路平安。      2010―04―18      这两天在大本营特别帐篷里举行了喜马拉雅变迁展览,陈列展出了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老照片,一张张看过来,气候变暖还是很明显可以看出来的。   展览发起人是曾在1996年制作记录片《珠穆朗玛》的制片人,他目前专职做环保摄影师。这次他来珠峰,将全部使用三维影像技术拍摄珠峰。

  也看到冰河在慢慢消失,按照目前人类活动频度,再不进行有计划环境保护,估计在50年内珠峰附近冰川将全部消失。   看完展览感觉还是非常震撼。   接下来两天安排下撤到4500米的过渡营地,攀登附近的6000米左右的小山峰,将安排两次上下,做模拟登山训练。      2010―04―24      昨天休息,今晨04:00起床,开始攻顶海拔6100米的lobiche峰。   驻扎营地地方很小,两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   大约14:00登顶。中国队员基本全上来了,深圳卫视记者大壮由于旧腿伤加上痛风发作,遗憾未能攻顶成功。洪海身体受到些干扰,咳嗽,有点发烧。高山向导提醒他注意休息调整。      2010―04―25      约16:00大部分队员返抵大本营,洪海由于摄影器材问题落在后面。计划在大本营休整三天。然后开始往1号营地前行,开始攻顶。   根据天气情况,目前攻顶期间有两个时间段,一是10号前后,二是20号前后。   在途中出了点小事故,高山向导阿万下撤时候摔了一跤,初步估计骨折,已安排直升飞机送回加德满都救治。   华大基因汪建腿伤,罗马尼亚地质教授腰部受伤,留在大本营一直休息。目前身体状态良好。      2010―04―27      昨晚,另一支曾登顶希夏邦马的队伍放了一部他们自己拍摄的纪录片。也是谈及北大山鹰社的山难及登山精神,其中一个队员李楠就曾是山鹰社山难那年的攀登队员。看了以后,在大本营围绕登山及探险精神进行了激烈讨论。   洪海还播放了阿拉善的纪录片,当场就有三家企业表达了加入意愿。包括中坤投资的黄怒波、今典投资的王秋杨、浙江连连科技的吕钟霖。   今天汪建、W、洪海、钟霖和中坤怒波的登山队员一起午餐,很有意思的是,这次如果队员全部登顶成功就有三个记录诞生,原来国内登顶珠峰最大年纪的记录是W保持的52岁。这次成功就是怒波54岁、汪建56岁及W60岁。   而队员们听说了腾讯、万科举行的零公里行动后,非常感兴趣,也都表示希望参与。或在公司进行垃圾分类或在小区推行。这是个好事情,有更多人关注并参与。   明天上午将开会制定攻顶攀登计划。   经过两天休整。目前队员们身体状态已经好很多,在这种海拔高度也有正常范围内咳嗽、感冒之类。      2010―04―30      这两天是从大本营出发往2号营地前进,中国队员根据身体情况,分成了3拨,王静、陈芳今天留在1号营地,准备往2号营地走;汪建、钟霖和我下午刚抵达2号营地;而洪海已经提前到了2号营地等我们。   本次珠峰登山队共有18名队员,今天一位英国队员因自己女朋友受到意外伤害的理由离开珠峰返回英国了,目前还剩下15名队员。   从大本营到1号营地,沿途很多融化冰川,比较危险。2号营地类似北坡的前进营地,地方大,帐篷密密麻麻。3号营地则地方较小。   明天休息一天,后天往3号营地前进,然后再返回大本营。      2010―05―03      昨天突起了一场暴风雪,原定的前进至3号营地的计划被追延后。   今天下午暴风雪已经停止,目前队员们在营地休息。明早5点起床前往海拔7500米的3号营地。   部分队员开始感到不适,队员陈芳开始吸氧。连同日本老太太、新西兰的一名女队员一起决定不再前往3号营地,将返回大本营。   抵达3号营地后,将一同撤返大本营,根据天气。准备攻顶。      2010―05―08      今晨得知两名加拿大登山队员赶上这两天的好天气。已经成功登顶。   中坤投资公司组织的登山队也表示会加入零公里行动,将本次空的氧气瓶全部运下山。怒波也是北大同学会的副会长,他还决定回去发动校友会一起参加零公里行动。   南坡的垃圾清理工作做得非常彻底,北坡的工作需要更加彻底的分类、更加彻底的清理。   队员们的状态还不错,留在大本营休整。      2010―05―10      天气越来越暖,原来营地边的冰冻河面已经不敢走上去了,一踩就碎了。潺潺小溪也是由于冰川融化的雪水变成了冰河。   不时听到云雀叫声,虽然还是听到峰顶暴风雪的消息,但是感到春天悄悄来临了。   今天听说攀登洛子峰的一名俄罗斯年轻队员不幸遇难,很遗憾。   中国队员们整个上午都在直升机场帮忙,为了确保下山时能顺利搭乘直升飞机飞回lukla。   目前队员们都在等待14号能否出发的消息,如果顺利出发,那19、20号就是攻顶了。      2010―05―12      这两天安排在大本营附近适应性训练。等待天气。   气候变化,冰川融化裸露,今天就漂下来二十多年以来的遇难者遗体,组织者们商量这些遗体如何处理。   今年来登珠峰的人也是很多,需要统一安排登山时间,天气允许,中国登山队会在24号前后登顶。      2010―05―15      中午听说一支中国民间登山队日前在道拉吉里峰遭遇山难,得知深航机长李斌不幸遇难。心里非常难过。   深圳登山运动大概在2000年前后开始蓬勃发展,我从2000年玉珠蜂开始登山,和李斌是在2007年卓奥友峰认识,我们前后脚冲顶,李斌所在队伍由于当天暴风雪未能攻顶成功。2008年我参加的登山队攀登了希夏邦马峰,途径拉萨,巧遇再次冲顶卓奥友的李斌,当时见面都很高兴,互相祝福。下山后得知,李斌顺利登顶卓奥友,当时心里替他高兴。他一直非常顽强、执着,热爱着登山这项运动。   大本营队员们得知消息,也是很不好受,默默祝福其他受伤队员安全下撤。      2010―05―14      由于大本营附近地面冰层部分融化,营地搭建的帐篷高高低低,今天就在收拾帐篷。   根据最新登山计划,准备19日开始冲顶,顺利的话,23日能够登顶。   登顶后,撤到大本营后休整两天,然后搭乘直升飞机返回加德满都。   这两天每天都在登山拉练,汪老师在训练表现突出,状态也是越来越好。   昨天有个摄制组前来拍摄冰川变化,主要记录2007年到2010年之间的珠峰冰川变化。洪海将这组镜头做了摄制记录。      2010―05―16      今天是冲顶前最后一次训练,明天开一次最后登顶前会议,19号开始就正式攻顶。      2010―05―17      今天会议后,决定今晚向1号营地跋涉开始攻顶,预计明天抵达2号营地,后休整一天,19号开始向3号营地行进,20号到3号营地,21号抵达海拔7900米的4号营地。宿营一晚,22号凌晨2-3点开始攻顶,预计22日下午登顶。   队员们状态良好,待命出发。      2010―05―20      今天已到海拔7300米左右的3号营地,晚上住在3号营地。   风非常大,原本有3支队伍已经抵达3号营地,上来一看风实在太大,其中两支决定返回2号营地。   明天一早出发向海拔7900米的4号营地进发。当晚住在4号营地,后天凌晨向峰顶进发。      编者后记      5月22日上午,“零公里行动”南坡登山队6名队员成功登顶珠峰,其中王石以60岁的年龄登顶,再次创下中国登顶珠峰最年长者纪录。

  2010―03―31      北京时间02:30抵达尼泊尔加德满都,当地气候凉爽。非常舒服。   队员钟霖、王静、汪建、陈芳等前一天已经到了。六点多钟就差不多起来了,阳光非常好,队员们忍不住拍照散步,原定今早07:00出发,队员们装备太多,需要再停留一天休整一下。   预计今晚会有雨,队员们上午收拾收拾装备下午在市里逛逛,明天出发进山了。      2010―04―01      早上搭飞机从加德满都飞到卢卡拉小镇。卢卡拉的机场是专门为攀登珠峰的游客建的,还配着建了小镇。修的很勉强,建在山谷斜坡上,坡很窄,考验停机水平。   天气很好,上次攀登玛纳斯鲁感到空气很潮湿,这次很干燥舒服,一路上映山红、桃花、苹果花、樱花争奇斗艳,仿若世外桃源。走的也很顺利,队员们身体状态、心情都很好。   大约北京时间19:30走到海拔2600米左右的休憩营地,开始看萨瓦特尔《哲学的邀请》。   明天将徒步到海拔3700米左右。      2010―04―03      昨晚抵达恐迥(Khumjung),海拔3790米,这是沿路到珠峰大本营比较大的夏尔巴村落了。在这里遇上了比我们早一天出发的登山队,他们就在这个村落等我们。随行记者除了洪海外,还有深圳卫视记者陈壮茁,他曾作为广东首名南极内陆考察队员参加了08年南极科考行动。   今天休整一天,适应海拔。      2010―04―06      昨天休息了一天,驻地村子现在很大,两年前很小,自首位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探险家埃德蒙希拉里组织义工建立学校医疗诊所,当地条件开始显著改善,目前这里三分之一的当地人已经移民国外,境外一些人士建立了一些家庭小旅馆,卫生条件不错,新西兰狮子会建立了一家小卫生所,以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这些让我体会到登山这项运动对当地生活的有益影响。   今天走了大概4个小时左右,走的也是比较顺利,走到海拔大概在3900米左右,这里是风口,风很大。途中遇到一位日本老太太,70岁了,这是第四次登珠峰,上一次只差400米就可以登顶。有点各路朋友相聚的快乐。   驻地可以洗澡,3美金一桶热水洗一次。自进山就没有洗过澡,洗出来就全是泥汤。   明天要走到4400米左右,大约7个小时。会比较辛苦。   目前行走计划就是每天不走超过700米,超过就休整一天。      2010―04―08      今天队员自行安排。W.J、钟霖、W爬了营地旁边大概海拔5000米的小山,进行强度拉练。洪海、大壮进行晚上深圳卫视直播的准备活动。汪建走路的时候腿撞了一下。之前本身腿有旧伤,所以在营地休息。   路上遇到很有意思的两个老外,一个是美国人,职业是酒店大厨,偶然参加过一次登山,从此迷上这项运动,大厨倒成了副业。另外一个是澳大利亚人,差不多每年有两个月都在登山,问他为什么登山,他就说喜欢,没想什么具体原因。W登山呢,也不为什么,登着登着习惯了,就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明天早上一早全体队员出发,前往大本营,抵达后将在那里举行一个仪式,万科零公里行动珠峰大本营启动了!      2010―04―09      今天一路都是碎石坡,天气很好。阳光灿烂。汪老师因为腿伤到营地后就开始休息。   组织这次珠峰活动的是罗塞尔公司。罗塞尔告诉我们,去年冰峰台这边的表面还是平的,因为天气变暖,今年已经是坑坑洼洼了,搭好的帐篷也就高高低低了。罗塞尔公司的活动是以重视环保出名的,要求非常严格。除了各类食品等生活垃圾要严格分类放置,连队员大便也要自己最后携带回加德满都处理,所以,大小便要分开……   明天举行开营仪式。届时会将国旗以及世博会、零公里行动等旗帜悬挂起来……      2010―04―11      今天徒步队员们已经离开了,都很不舍,有的还掉了眼泪。徒步队由12个国家的人组成。职业医生就有7个人,还有企业家、金矿主等等,年龄则是集中在40-60岁,这个年岁在国内就觉得不合适登山了,在国外恰恰才刚开始。   登山队员中这次共有11名,中国就占了7名。年龄最大的是日本的70岁的女性企业家,然后是一名美国登山者65岁。我是60岁,排在第三位。   徒步队的罗马尼亚大学地质教授回国了,临走前留下了联系地址和电话。这两天一直听教授谈大本营附近的地质情况。他研究的都是上万年的地质,很难得出近年地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南坡的研究相较北坡,还是很明显的不够的。   这两天都在大本营和教授学习地质知识,下午就走了一遍营地,面积很大,建有七八个独立营地。   天气晴朗,温度大概在-3到-4度。   明天就开始适应性训练了。      2010―04―14      前天晚上,队员们在营地观看洪海拍的《希夏邦马》视频片,2008年去登的希夏邦马,那时的队员汪建、王静、洪海、陈芳这次也都在。因为片子里专门有华大基因分子生物学的一些镜头,还有陈芳为了博士论文做的高原血液试验的镜头,各国登山队员都非常感兴趣,热烈讨论。其中一位还是德国的生物学教授,兴致勃勃的和汪建、陈芳进行生命科学的交流。   听到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的消息,队员们都非常关心当地的情况。队员中的地震学教授开始谈起地震的成因,也谈了近几年的地震频发现象。如何预防、减少地震灾害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一般来说,地震灾害的防范应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专业规范的预警系统,二是建造抵御地震灾害的建筑,作为万科,当然重点考虑的是建造具有更好抗震性能的房屋,所以万科不仅仅关注绿色,抗震性能也是重点考虑的。   昨天下起大雪,起床一看一片白茫茫,稍事休息,开始适应性训练。因为队员最后加起来有18个之多,所以教练干脆分为两队,今天主要熟悉装备,进行冰爪、安全带、冰镐等等使用训练。      2010―04―16      从住宿营地走五分钟就可以看到冰塔林,试练铝梯。上升下降使用安全索时,高山向导把我用的pass掉了。这个安全索还是2000年攀登启孜峰的时候,西藏向导边巴送的,虽然不舍,考虑安全因素还是忍痛换了一条。   一路走得很顺利,队友们基本都登过8000以上的山峰,目前也都非常适应。大前天播放的希夏邦马的片子,昨晚夏尔巴向导们也一起看了一遍。   按照夏尔巴日历,今天是个吉日,准备在11点举行隈桑仪式,队友们每人交上1000尼泊尔币,按照传统放上各自冰爪等登山设备,祈祷一路平安。      2010―04―18      这两天在大本营特别帐篷里举行了喜马拉雅变迁展览,陈列展出了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老照片,一张张看过来,气候变暖还是很明显可以看出来的。   展览发起人是曾在1996年制作记录片《珠穆朗玛》的制片人,他目前专职做环保摄影师。这次他来珠峰,将全部使用三维影像技术拍摄珠峰。

  也看到冰河在慢慢消失,按照目前人类活动频度,再不进行有计划环境保护,估计在50年内珠峰附近冰川将全部消失。   看完展览感觉还是非常震撼。   接下来两天安排下撤到4500米的过渡营地,攀登附近的6000米左右的小山峰,将安排两次上下,做模拟登山训练。      2010―04―24      昨天休息,今晨04:00起床,开始攻顶海拔6100米的lobiche峰。   驻扎营地地方很小,两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   大约14:00登顶。中国队员基本全上来了,深圳卫视记者大壮由于旧腿伤加上痛风发作,遗憾未能攻顶成功。洪海身体受到些干扰,咳嗽,有点发烧。高山向导提醒他注意休息调整。      2010―04―25      约16:00大部分队员返抵大本营,洪海由于摄影器材问题落在后面。计划在大本营休整三天。然后开始往1号营地前行,开始攻顶。   根据天气情况,目前攻顶期间有两个时间段,一是10号前后,二是20号前后。   在途中出了点小事故,高山向导阿万下撤时候摔了一跤,初步估计骨折,已安排直升飞机送回加德满都救治。   华大基因汪建腿伤,罗马尼亚地质教授腰部受伤,留在大本营一直休息。目前身体状态良好。      2010―04―27      昨晚,另一支曾登顶希夏邦马的队伍放了一部他们自己拍摄的纪录片。也是谈及北大山鹰社的山难及登山精神,其中一个队员李楠就曾是山鹰社山难那年的攀登队员。看了以后,在大本营围绕登山及探险精神进行了激烈讨论。   洪海还播放了阿拉善的纪录片,当场就有三家企业表达了加入意愿。包括中坤投资的黄怒波、今典投资的王秋杨、浙江连连科技的吕钟霖。   今天汪建、W、洪海、钟霖和中坤怒波的登山队员一起午餐,很有意思的是,这次如果队员全部登顶成功就有三个记录诞生,原来国内登顶珠峰最大年纪的记录是W保持的52岁。这次成功就是怒波54岁、汪建56岁及W60岁。   而队员们听说了腾讯、万科举行的零公里行动后,非常感兴趣,也都表示希望参与。或在公司进行垃圾分类或在小区推行。这是个好事情,有更多人关注并参与。   明天上午将开会制定攻顶攀登计划。   经过两天休整。目前队员们身体状态已经好很多,在这种海拔高度也有正常范围内咳嗽、感冒之类。      2010―04―30      这两天是从大本营出发往2号营地前进,中国队员根据身体情况,分成了3拨,王静、陈芳今天留在1号营地,准备往2号营地走;汪建、钟霖和我下午刚抵达2号营地;而洪海已经提前到了2号营地等我们。   本次珠峰登山队共有18名队员,今天一位英国队员因自己女朋友受到意外伤害的理由离开珠峰返回英国了,目前还剩下15名队员。   从大本营到1号营地,沿途很多融化冰川,比较危险。2号营地类似北坡的前进营地,地方大,帐篷密密麻麻。3号营地则地方较小。   明天休息一天,后天往3号营地前进,然后再返回大本营。      2010―05―03      昨天突起了一场暴风雪,原定的前进至3号营地的计划被追延后。   今天下午暴风雪已经停止,目前队员们在营地休息。明早5点起床前往海拔7500米的3号营地。   部分队员开始感到不适,队员陈芳开始吸氧。连同日本老太太、新西兰的一名女队员一起决定不再前往3号营地,将返回大本营。   抵达3号营地后,将一同撤返大本营,根据天气。准备攻顶。      2010―05―08      今晨得知两名加拿大登山队员赶上这两天的好天气。已经成功登顶。   中坤投资公司组织的登山队也表示会加入零公里行动,将本次空的氧气瓶全部运下山。怒波也是北大同学会的副会长,他还决定回去发动校友会一起参加零公里行动。   南坡的垃圾清理工作做得非常彻底,北坡的工作需要更加彻底的分类、更加彻底的清理。   队员们的状态还不错,留在大本营休整。      2010―05―10      天气越来越暖,原来营地边的冰冻河面已经不敢走上去了,一踩就碎了。潺潺小溪也是由于冰川融化的雪水变成了冰河。   不时听到云雀叫声,虽然还是听到峰顶暴风雪的消息,但是感到春天悄悄来临了。   今天听说攀登洛子峰的一名俄罗斯年轻队员不幸遇难,很遗憾。   中国队员们整个上午都在直升机场帮忙,为了确保下山时能顺利搭乘直升飞机飞回lukla。   目前队员们都在等待14号能否出发的消息,如果顺利出发,那19、20号就是攻顶了。      2010―05―12      这两天安排在大本营附近适应性训练。等待天气。   气候变化,冰川融化裸露,今天就漂下来二十多年以来的遇难者遗体,组织者们商量这些遗体如何处理。   今年来登珠峰的人也是很多,需要统一安排登山时间,天气允许,中国登山队会在24号前后登顶。      2010―05―15      中午听说一支中国民间登山队日前在道拉吉里峰遭遇山难,得知深航机长李斌不幸遇难。心里非常难过。   深圳登山运动大概在2000年前后开始蓬勃发展,我从2000年玉珠蜂开始登山,和李斌是在2007年卓奥友峰认识,我们前后脚冲顶,李斌所在队伍由于当天暴风雪未能攻顶成功。2008年我参加的登山队攀登了希夏邦马峰,途径拉萨,巧遇再次冲顶卓奥友的李斌,当时见面都很高兴,互相祝福。下山后得知,李斌顺利登顶卓奥友,当时心里替他高兴。他一直非常顽强、执着,热爱着登山这项运动。   大本营队员们得知消息,也是很不好受,默默祝福其他受伤队员安全下撤。      2010―05―14      由于大本营附近地面冰层部分融化,营地搭建的帐篷高高低低,今天就在收拾帐篷。   根据最新登山计划,准备19日开始冲顶,顺利的话,23日能够登顶。   登顶后,撤到大本营后休整两天,然后搭乘直升飞机返回加德满都。   这两天每天都在登山拉练,汪老师在训练表现突出,状态也是越来越好。   昨天有个摄制组前来拍摄冰川变化,主要记录2007年到2010年之间的珠峰冰川变化。洪海将这组镜头做了摄制记录。      2010―05―16      今天是冲顶前最后一次训练,明天开一次最后登顶前会议,19号开始就正式攻顶。      2010―05―17      今天会议后,决定今晚向1号营地跋涉开始攻顶,预计明天抵达2号营地,后休整一天,19号开始向3号营地行进,20号到3号营地,21号抵达海拔7900米的4号营地。宿营一晚,22号凌晨2-3点开始攻顶,预计22日下午登顶。   队员们状态良好,待命出发。      2010―05―20      今天已到海拔7300米左右的3号营地,晚上住在3号营地。   风非常大,原本有3支队伍已经抵达3号营地,上来一看风实在太大,其中两支决定返回2号营地。   明天一早出发向海拔7900米的4号营地进发。当晚住在4号营地,后天凌晨向峰顶进发。      编者后记      5月22日上午,“零公里行动”南坡登山队6名队员成功登顶珠峰,其中王石以60岁的年龄登顶,再次创下中国登顶珠峰最年长者纪录。


相关内容

  • 2012西藏之旅自驾路书(2)
  • 2014畅游西藏之旅路书 北京-西安-成都-新都桥-理塘--巴塘-芒康-左贡-八宿-鲁朗-八一-拉萨-江孜-日喀则-定日-珠峰大本营-定日-日喀则-纳木错-当雄-那曲-格尔木-青海湖-西宁-兰州-中卫-榆林-包头-呼和浩特-张家口-北京(全部行程约为10000公里左右) D1.(7.10)北京(京开 ...

  • 踏遍青山人未老
  • 踏遍青山人未老---------古稀老人西藏游记 物理系61届校友 叶芃生 出发与到达 2008年2月21日过完70周岁生日后我步入古稀老人行列,但当年我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到西藏旅游,亲密接触雪域高原,以圆儿时的梦想,无悔今生. 1.飞过万水千山 经充分准备(制订详细的自由行线路,选好接待旅行社, ...

  • 梦想点亮人生
  • 梦想人人都可拥有.它和时间样,对天下苍生都是公平的,既不会厚爱任何人,也不会歧视任何人.只要心中有梦,并为之付出努力,实现梦想这过程,都会为你留下人生中最为精彩.靓丽的一抹印迹.世界上的探险家不少,远的如张骞.玄奘,近的如魏格纳.刘雨田等古今中外不胜枚举.在般人眼里,所谓的"探,险&quo ...

  • 美醉 | 清晨 换个视角 带你看这个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移动网西藏电视台矩阵号 珠穆朗玛藏语意为第三女神,珠峰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上,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第一高峰.这里也被誉为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珠峰周围群峰攒聚,波澜壮阔 珠峰周围20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全世界8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中,这里就有5座. ...

  • 她的西藏我的梦--从大连到西藏_自驾游论坛_手机汽车之家
  • 1. 为了方便浏览,大家可以点击帖子右上角"只看楼主".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祝福,恕我不能一一回复,我将继续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旅行. 2. 关于孩子,我家是严格执行国家"晚婚晚育"的计划生育政策.12岁的小姑娘是我老婆姐姐的孩子,另外2个6岁的小家伙,是我们的一 ...

  • 绵阳第一人! 北川帅哥登顶珠穆朗玛峰~
  • 点击加载图片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是无数登山爱好者心中最向往的圣地 打开UC头条 查看更多热点视频 近日,北川人黄勇成功登上了珠峰顶,他也是咱们绵阳登顶珠峰的第一人.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黄勇今年39岁,家住北川安昌,是土生土长的绵阳人. 黄勇虽然个头不高,但看得出来一身的腱子肉,平时 ...

  • 寻找人民币上的风景
  • 寻找人民币上的风景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你想知道都有哪些风景曾被荣幸的印上它们的背面,在担负商品交换媒介职能的同时,也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递着浓缩自然.历史.文化为一体的中国精神吗? 第一套人民币第3版100元背面 颐 ...

  • 格尔木-唐古拉山口线路详解
  • 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61公里,其中青海境内617公里,为国家二级公路干线,路基宽10米,坡度小于7%,最大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青藏公路是世界上首例在高寒冻土区全部铺设黑色等级路面的公路,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担负着80%的进藏物资的运输.全线平均海拔在 ...

  • 地理上25个世界之最
  • 地理上25个世界之最 一.世界上最大的岛群 世界上最大的岛群由印度尼西亚130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称为马来群岛.其中主要的岛屿有印度尼西亚的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摩鹿加.伊里安,菲律宾的吕宋.棉兰老.米鄢群岛.该群岛还包括东马来西亚.文莱.巴布亚新几内亚等.群岛位于太平洋和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