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C 语言的四种程序结构
1)顺序结构
2)分支结构
3)循环结构
4) 模块化程序结构
(1)顺序结构
这种结构的程序比较简单,就是按照语句的排列顺序依次执行的机制。顺序结构的执行顺序是自上而下,依次执行,因此编写程序也必须遵守这一规定,否则你的程序执行结果就不对。
例如;a = 3,b = 5,现交换a ,b 的值,正确的程序为:
c = a; a = b; b = c;
执行结果是a = 5,b = c = 3如果改变其顺序,写成:
a = b; c = a; b = c;
则执行结果就变成a = b = c = 5,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
顺序结构可以独立使用构成一个简单的完整程序,常见的输入、计算,输出三步曲的程序就是顺序结构,例如计算圆的面积,其程序的语句顺序就是输入圆的半径R ,计算S = 3.14159*R*R,输出圆的面积S 。而大多数情况下顺序结构都是作为程序的一部分,与其它结构一起构成一个复杂的程序,例如分支结构中的块体、循环结构中的循环体等。
(2) 分支结构
分支结构与顺序结构不同,其执行是依据一定的条件选择执行路径,而不是严格按照语句出现的物理顺序。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构造合适的分支条件和分析程序流程,根据不同的程序流程选择适当的分支语句。
分支结构适合于带有逻辑条件判断的计算,设计这类程序时往往都要先绘制其程序流程图,然后根据程序流程写出源程序,这样做把程序设计分析与语言分开,使得问题简单化,易于理解。程序流程图是根据解题分析所绘制的程序执行流程图。
学习分支结构不要被分支嵌套所迷惑,只要弄清基本的分支结构,嵌套结构也就不难了。嵌套只不过是分支块体中又包括分支语句而已,不是新知识,只要你基础知识扎实,分支嵌套也难不住你,下面我们重点讨论几种基本的分支结构的学习方法。
①If(条件)
{
块
}
这种分支结构中的块可以是一条语句,此时“{ }”可以省略,也可以是多条语句。它有两条分支路径可选,一条是条件为真,执行块,另一条是条件不满足,跳过块。
如,计算x 的绝对值,根据绝对值定义,我们知道,当x>=0时,其绝对值不变,而x
if(x
x=-x;
②if(条件)
{块1}
else
{块2}
这是典型的分支结构,如果条件成立,执行块1,否则执行块2,块1和块2都有1条或若干条语句构成。
如:求ax^2+bx+c=0的根
分析:因为当b^2-4ac>=0时, 方程有两个实根,否则(b^2-4ac
d=b*b-4*a*c;
if(d>=0)
{ x1=(-b+sqrt(d))/2a;
x1=(-b-sqrt(d))/2a;
printf(“x1=%8.4f,x2=%8.4f\n”,x1,x2);
}
else
{r=-b/(2*a);
i =sqrt(-d)/(2*a);
printf(“x1=%8.4f+%8.4fi\n”r, i);
printf(“x2=%8.4f-%8.4fi\n”r,i)
}
③多路分支:其语句格式为:
if(条件1) {块1};
else if(条件2) {块2}
else if(条件3) {块3}
„„
else if(条件n ) {块n}
else {块n+1}
④switch语句:
switch
语句也是多分支选择语句,又称为多路开关语句,到底执行哪一块,取决于开关设置,也就是表达式的值与常量表达式相匹配的那一路,它不同if―else 语句,它的所有分支都是并列的,程序执行时,由第一分支开始查找,如果相匹配,执行其后的块,接着执行第2分支,第3分支„„的块,直到遇到break 语句;如果不匹配,查找下一个分支是否匹配。
(3)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可以减少源程序重复书写的工作量,用来描述重复执行某段算法的问题,这是程序设计中最能发挥计算机特长的程序结构,C 语言中提供四种循环,即goto 循环、while 循环、do ...while循环和for 循环。
四种循环可以用来处理同一问题,一般情况下它们可以互相代替换,但一般不提昌用goto 循环,所以下面我们重点讲解另外的三种循环。
常用的三种循环结构学习的重点在于弄清它们相同与不同之处,以便在不同场合下使用,大家好好看一下书中三种循环的格式和执行顺序,如何替换使用,如把while 循环的例题,用for 语句重新编写一个程序,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作用。
注意:在while 和do―while循环体内和for
循环中的第3语句中,应包含趋于结束的语句(如I++,I--),否则就可能成了
一个死循环,这也是初学者的一个常见错误。
下面我们来讨论下这三种循环的异同之处:
用while 和do―while循环时,循环变量的初始化的操作应在循环体之前,而for 循环是在语句1中进行的;while 循环和for 循环都是先判断表达式,后执行循环体,而do―while循环是先执行循环体后判断表达式,也就是说do―while的循环体最少被执行一次,而while 循环和for 就不一定了。这三种循环都可以用break 语句跳出循环,用continue 语句结束本次循环,而goto 语句与if 构成的循环,不能用break 和 continue语句进行控制。
这三种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在循环中可能出现分支、顺序结构,分支中也可能出现循环、顺序结构而把循环、分支看成一个语句,它又是构成顺序结构的一个元素,因此这三种结构相互结合,就能实现各种算法,设计出解题程序,但若是很大的题目,这样编出的程序往往很长,重复结构多,并且可阅读性差,因此我们常将C 程序设计成模块化结构。
(4)模块化程序结构
C 语言的模块化程序结构用函数来实现,即将复杂的C 程序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都编写成一个合法的C 函数,然后用主函数调用函数及函数调用函数实现一大C 程序:C 程序=主函数(main )+若干个函数。
在程序设计中,常将一些常用的功能模块写成函数,也可以将大程序段分割成若干函数,前者目的在于减少重复编写程序段的工作量,后者目的在于缩短模块长度,以便程序阅读方便。
一个源程序文件由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它是一个编译单位,而一个C 程序由一个或多个源程序文件组成。对较大的程序,往往分成多个文件,这样可以分别编写、分别编译,提高高调试效率,一个源程序文件可以被多个C 程序公用。
C 程序的的执行是从main()函数开始,调用其它函数后流程回到main 函数,在main 中结束整个函数运行,main 函数的称是系统规定的,用户可以修改其内容即函数体,但不能修改其名称和参数,一个C 程序必须有一个main 函数,也只能有一个main 函数。
所有函数都是平行的,即在定义函数时是互相独立的一个函数度不从属于另一个函数,即函数不能嵌套定义,但可以互相调用,但不能调用main 函数。
函数分成两类,即标准函数和用户自定义函数,标准函数又称库函数,由系统提供,用户可直接调用,C 语言提供了丰富的库函数,请考生在编写C 程序时查阅教材后的函数说明,这可节省你的编程工作量;用户自定义函数由编程者自己编写.
如何学习C 语言的四种程序结构
1)顺序结构
2)分支结构
3)循环结构
4) 模块化程序结构
(1)顺序结构
这种结构的程序比较简单,就是按照语句的排列顺序依次执行的机制。顺序结构的执行顺序是自上而下,依次执行,因此编写程序也必须遵守这一规定,否则你的程序执行结果就不对。
例如;a = 3,b = 5,现交换a ,b 的值,正确的程序为:
c = a; a = b; b = c;
执行结果是a = 5,b = c = 3如果改变其顺序,写成:
a = b; c = a; b = c;
则执行结果就变成a = b = c = 5,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
顺序结构可以独立使用构成一个简单的完整程序,常见的输入、计算,输出三步曲的程序就是顺序结构,例如计算圆的面积,其程序的语句顺序就是输入圆的半径R ,计算S = 3.14159*R*R,输出圆的面积S 。而大多数情况下顺序结构都是作为程序的一部分,与其它结构一起构成一个复杂的程序,例如分支结构中的块体、循环结构中的循环体等。
(2) 分支结构
分支结构与顺序结构不同,其执行是依据一定的条件选择执行路径,而不是严格按照语句出现的物理顺序。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构造合适的分支条件和分析程序流程,根据不同的程序流程选择适当的分支语句。
分支结构适合于带有逻辑条件判断的计算,设计这类程序时往往都要先绘制其程序流程图,然后根据程序流程写出源程序,这样做把程序设计分析与语言分开,使得问题简单化,易于理解。程序流程图是根据解题分析所绘制的程序执行流程图。
学习分支结构不要被分支嵌套所迷惑,只要弄清基本的分支结构,嵌套结构也就不难了。嵌套只不过是分支块体中又包括分支语句而已,不是新知识,只要你基础知识扎实,分支嵌套也难不住你,下面我们重点讨论几种基本的分支结构的学习方法。
①If(条件)
{
块
}
这种分支结构中的块可以是一条语句,此时“{ }”可以省略,也可以是多条语句。它有两条分支路径可选,一条是条件为真,执行块,另一条是条件不满足,跳过块。
如,计算x 的绝对值,根据绝对值定义,我们知道,当x>=0时,其绝对值不变,而x
if(x
x=-x;
②if(条件)
{块1}
else
{块2}
这是典型的分支结构,如果条件成立,执行块1,否则执行块2,块1和块2都有1条或若干条语句构成。
如:求ax^2+bx+c=0的根
分析:因为当b^2-4ac>=0时, 方程有两个实根,否则(b^2-4ac
d=b*b-4*a*c;
if(d>=0)
{ x1=(-b+sqrt(d))/2a;
x1=(-b-sqrt(d))/2a;
printf(“x1=%8.4f,x2=%8.4f\n”,x1,x2);
}
else
{r=-b/(2*a);
i =sqrt(-d)/(2*a);
printf(“x1=%8.4f+%8.4fi\n”r, i);
printf(“x2=%8.4f-%8.4fi\n”r,i)
}
③多路分支:其语句格式为:
if(条件1) {块1};
else if(条件2) {块2}
else if(条件3) {块3}
„„
else if(条件n ) {块n}
else {块n+1}
④switch语句:
switch
语句也是多分支选择语句,又称为多路开关语句,到底执行哪一块,取决于开关设置,也就是表达式的值与常量表达式相匹配的那一路,它不同if―else 语句,它的所有分支都是并列的,程序执行时,由第一分支开始查找,如果相匹配,执行其后的块,接着执行第2分支,第3分支„„的块,直到遇到break 语句;如果不匹配,查找下一个分支是否匹配。
(3)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可以减少源程序重复书写的工作量,用来描述重复执行某段算法的问题,这是程序设计中最能发挥计算机特长的程序结构,C 语言中提供四种循环,即goto 循环、while 循环、do ...while循环和for 循环。
四种循环可以用来处理同一问题,一般情况下它们可以互相代替换,但一般不提昌用goto 循环,所以下面我们重点讲解另外的三种循环。
常用的三种循环结构学习的重点在于弄清它们相同与不同之处,以便在不同场合下使用,大家好好看一下书中三种循环的格式和执行顺序,如何替换使用,如把while 循环的例题,用for 语句重新编写一个程序,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作用。
注意:在while 和do―while循环体内和for
循环中的第3语句中,应包含趋于结束的语句(如I++,I--),否则就可能成了
一个死循环,这也是初学者的一个常见错误。
下面我们来讨论下这三种循环的异同之处:
用while 和do―while循环时,循环变量的初始化的操作应在循环体之前,而for 循环是在语句1中进行的;while 循环和for 循环都是先判断表达式,后执行循环体,而do―while循环是先执行循环体后判断表达式,也就是说do―while的循环体最少被执行一次,而while 循环和for 就不一定了。这三种循环都可以用break 语句跳出循环,用continue 语句结束本次循环,而goto 语句与if 构成的循环,不能用break 和 continue语句进行控制。
这三种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在循环中可能出现分支、顺序结构,分支中也可能出现循环、顺序结构而把循环、分支看成一个语句,它又是构成顺序结构的一个元素,因此这三种结构相互结合,就能实现各种算法,设计出解题程序,但若是很大的题目,这样编出的程序往往很长,重复结构多,并且可阅读性差,因此我们常将C 程序设计成模块化结构。
(4)模块化程序结构
C 语言的模块化程序结构用函数来实现,即将复杂的C 程序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都编写成一个合法的C 函数,然后用主函数调用函数及函数调用函数实现一大C 程序:C 程序=主函数(main )+若干个函数。
在程序设计中,常将一些常用的功能模块写成函数,也可以将大程序段分割成若干函数,前者目的在于减少重复编写程序段的工作量,后者目的在于缩短模块长度,以便程序阅读方便。
一个源程序文件由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它是一个编译单位,而一个C 程序由一个或多个源程序文件组成。对较大的程序,往往分成多个文件,这样可以分别编写、分别编译,提高高调试效率,一个源程序文件可以被多个C 程序公用。
C 程序的的执行是从main()函数开始,调用其它函数后流程回到main 函数,在main 中结束整个函数运行,main 函数的称是系统规定的,用户可以修改其内容即函数体,但不能修改其名称和参数,一个C 程序必须有一个main 函数,也只能有一个main 函数。
所有函数都是平行的,即在定义函数时是互相独立的一个函数度不从属于另一个函数,即函数不能嵌套定义,但可以互相调用,但不能调用main 函数。
函数分成两类,即标准函数和用户自定义函数,标准函数又称库函数,由系统提供,用户可直接调用,C 语言提供了丰富的库函数,请考生在编写C 程序时查阅教材后的函数说明,这可节省你的编程工作量;用户自定义函数由编程者自己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