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简单的旋转作图
一、学习目标定位
1.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画图等过程,掌握画图技能。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二、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利用基本作图求作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难点:正确运用作图的步骤,正确运用作图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探讨了生活中的旋转,那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呢?
旋转有什么性质呢?
大家来看一面小旗子(出示小旗子,然后一边演示一边叙述) ,把这面小旗子绕旗杆底端旋转90°后,这时小旗子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图案,你能把这时的图案画出来吗? 在原图上找了四个点,即O 点、A 点、B 点、C 点,如图(教师把该生所画的图在投影上放影) 这四个点可以是能表示这面小旗子的关键点. 因为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组成的旋转角彼此相等,所以根据已知:要把这面小旗绕O 点按顺时针旋转90°. 我在方格中找到点A 、B 、C 的对应点A ′、B ′、C ′,然后连接,就得到了所求作的图形
.
同学们在作图过程中,
基本掌握了作图的一个要点:(1)定好旋转中心,认准旋转方向,确定旋转角度。
(2)找图形的关键点。
这面小旗子是结构简单的平面图形,在方格纸上大家能画出它绕点旋转后的图形,那么在没有方格纸或旋转角不是特殊角的情况下,能否也画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简单的旋转作图.
(二)讲授新课
我们通过一例题来说明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作法
例1:如图,△ABC 绕O 点旋转后,顶点A 的对应点为点D ,试确定顶点B 、C 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
.
分析:一般作图题,在分析如何求作时,都要先假设已经把所求作的图形作出来,然后
再根据性质,确定如何操作.
假设顶点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E 、点F ,则∠BOE 、∠COF 、∠AOD 都是旋转角. △DEF 就是△ABC 绕点O 旋转后的三角形。根据旋转的性质知道: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即旋转角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则∠BOE =∠COF =∠AOD ,OE =OB ,OF =OC ,这样即可求作出旋转后的图形。
使用直尺和圆规,把这一旋转后的图形作出来,要注意把痕迹保留下来.
(教师一边叙述,板书作法,一边强调正确使用直尺、圆规,同时作图;学生作图) 解:(1)连接OA 、OD 、OB 、OC .
(2)如下图,分别以OB 、OC 为一边作∠BOE 、∠COF ,使得∠BOE =∠COF =∠AOD .
(3)分别在射线OE 、OF 上截取OE =OB 、OF =OC .
(4)连接EF 、ED 、FD .
△DEF , 就是△ABC 绕O 点旋转后的图形
.
本题还有没有其他作法,可以作出△ABC 绕O 点旋转后的图形△DEF 吗?
(同学们讨论、归纳)
答:1. 可以先作出点B 的对应点E ,连结DE ,然后以点D 、E 为圆心,分别以AC 、BC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 ,连结DF 、EF ,则△DEF 就是△ABC 绕点O 旋转后的图形.
2. 也可以先作出点C 的对应点F ,然后连结DF . 因为△ABC 与△DEF 全等,所以既可以用两边夹角,也可以用两角夹边,找到点B 的对应点E ,即△DEF .
. 接下来,大家来看课本71页想一想:
答:还需要知道绕哪个点旋转,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就是要知道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确定一个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的条件为:
(1)三角形原来的位置;(2)旋转中心 ;(3)旋转方向;(4)旋转角。
(三)课堂练习
课本P83随堂练习.
解:如下图,先确定字母N 的四个端点绕它右下侧的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位置,然后连线
.
四、归纳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作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进一步理解了旋转的性质,并且还知道要确定一个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需要有:此三角形原来的位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等三个条件。
3.4 简单的旋转作图
一、学习目标定位
1.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画图等过程,掌握画图技能。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二、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利用基本作图求作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难点:正确运用作图的步骤,正确运用作图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探讨了生活中的旋转,那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呢?
旋转有什么性质呢?
大家来看一面小旗子(出示小旗子,然后一边演示一边叙述) ,把这面小旗子绕旗杆底端旋转90°后,这时小旗子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图案,你能把这时的图案画出来吗? 在原图上找了四个点,即O 点、A 点、B 点、C 点,如图(教师把该生所画的图在投影上放影) 这四个点可以是能表示这面小旗子的关键点. 因为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组成的旋转角彼此相等,所以根据已知:要把这面小旗绕O 点按顺时针旋转90°. 我在方格中找到点A 、B 、C 的对应点A ′、B ′、C ′,然后连接,就得到了所求作的图形
.
同学们在作图过程中,
基本掌握了作图的一个要点:(1)定好旋转中心,认准旋转方向,确定旋转角度。
(2)找图形的关键点。
这面小旗子是结构简单的平面图形,在方格纸上大家能画出它绕点旋转后的图形,那么在没有方格纸或旋转角不是特殊角的情况下,能否也画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简单的旋转作图.
(二)讲授新课
我们通过一例题来说明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作法
例1:如图,△ABC 绕O 点旋转后,顶点A 的对应点为点D ,试确定顶点B 、C 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
.
分析:一般作图题,在分析如何求作时,都要先假设已经把所求作的图形作出来,然后
再根据性质,确定如何操作.
假设顶点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E 、点F ,则∠BOE 、∠COF 、∠AOD 都是旋转角. △DEF 就是△ABC 绕点O 旋转后的三角形。根据旋转的性质知道: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即旋转角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则∠BOE =∠COF =∠AOD ,OE =OB ,OF =OC ,这样即可求作出旋转后的图形。
使用直尺和圆规,把这一旋转后的图形作出来,要注意把痕迹保留下来.
(教师一边叙述,板书作法,一边强调正确使用直尺、圆规,同时作图;学生作图) 解:(1)连接OA 、OD 、OB 、OC .
(2)如下图,分别以OB 、OC 为一边作∠BOE 、∠COF ,使得∠BOE =∠COF =∠AOD .
(3)分别在射线OE 、OF 上截取OE =OB 、OF =OC .
(4)连接EF 、ED 、FD .
△DEF , 就是△ABC 绕O 点旋转后的图形
.
本题还有没有其他作法,可以作出△ABC 绕O 点旋转后的图形△DEF 吗?
(同学们讨论、归纳)
答:1. 可以先作出点B 的对应点E ,连结DE ,然后以点D 、E 为圆心,分别以AC 、BC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 ,连结DF 、EF ,则△DEF 就是△ABC 绕点O 旋转后的图形.
2. 也可以先作出点C 的对应点F ,然后连结DF . 因为△ABC 与△DEF 全等,所以既可以用两边夹角,也可以用两角夹边,找到点B 的对应点E ,即△DEF .
. 接下来,大家来看课本71页想一想:
答:还需要知道绕哪个点旋转,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就是要知道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确定一个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的条件为:
(1)三角形原来的位置;(2)旋转中心 ;(3)旋转方向;(4)旋转角。
(三)课堂练习
课本P83随堂练习.
解:如下图,先确定字母N 的四个端点绕它右下侧的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位置,然后连线
.
四、归纳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作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进一步理解了旋转的性质,并且还知道要确定一个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需要有:此三角形原来的位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等三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