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卷及答案

黄田农场学校高中历史知识水平考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14-16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1卷(共48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与此思想最为接近的是

A. “天人和谐”

B. “制天命而用之” D. 天与人“不相胜” C. “天人感应”

2.“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A.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C.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B.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运作机制 D.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3.美国独立之初,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谈道:“现代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汉密尔顿所说的。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是指

A.保留奴隶稍,造成南北方日渐对立

B.实行邦联错,缺乏统一的中央政府管理

C.实行联邦制,确立了联邦至上的原则

D.1787年完法有种族歧视的色彩

4.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所有雅典人都享有充分的政治民主

C.城邦政治决策的人民性和广泛性 D.公民大会代表了雅典居民的利益诉求

5.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因为2013财年结束、2014财年预算没有被国会通过而被迫关门,约80万左右的政府工作人员“被罢工”。这种现象主要表明美国

A.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B.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C.联邦主权遭到削弱 D.分权制衡原则有利有弊

6.右边漫画反映了中日围绕某一问题相争的状况,这一问题主要是指

A.台湾地位问题

B.朝鲜地位问题

C.义和团反帝问题

D.钓鱼岛主权问题

7.西安事变爆发后,新闻媒体第二天及时报道,张学良创办的

《西京民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张杨对蒋实行兵谏》的文

章,副标题“揭竿抗日举国欢腾”。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

报》刊登大标题“张学良率部叛变!国府下令褫职严办”。对此

分析正确的是

A.西安事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B.《西京日报》的报道说明张杨兵谏的主要目的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的机关报、是宣传抗战救亡运动的主要阵地

D.两份新闻报道都体现了“不党”、“不私”的新闻方针

8.中国近代一位思想家指出,“于本源处尚无讨论,是治末而忘其本”,“一切行之官法,

有所费则国家承之,得利则归中饱”。由此判断这位思想家

A.坚决反对学习西方

C.犀利批判洋务运动 B.是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 D.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9.右图为一学术讲座的海报。下列各项中与讲座主题内容不相符的是

A.自由主义的兴起

B.英国国有化政策

C.凯恩斯主义失灵

D.“福利国家”制度

10.《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到1999年1月1日,即可开始实施欧洲统一货币“欧元”

最迟要在1998年7月1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这表明欧元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

B.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

C.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

D.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

11.1996年,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说:“如果我是一个波兰企业家,我会很警醒。加入欧盟

六个月后,波兰将被扫地出门,因为在市场、生产等领域里,我们还远没有能力去竞争。”在波兰加入欧盟后,每年的经济增长率超过6%,成为欧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表明

A.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B.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国际联系迅速加强

C.波兰在全球化进程中缺乏清醒的判断

D.欧盟东扩是发达国家新一轮资本扩张

12.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核心,任何一个研究、解释历史的人,都有意无意地遵循着一种历史

观。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一部分。下列不属于历史观的是

A.“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B.“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C.“太极生阴阳,理生气” D.“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 答。第15题~第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真宗“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原产于占城,今越南中南部)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旧称吴郡或苏州府为吴中,约相当于今苏州地区)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渭南文集》卷20《常州奔牛闸记》 材料三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1)据材料一、二,说明宋代国家财赋收入的特点及原因。(4分)

(2)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8分)

14.(20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1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主持建成唐山至胥各庄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1895年后至清末的十几年间,中外官商陆续修建了多务铁路,出现了第一次铁路建设高潮。到1911年全国已有铁路近万公里。

一一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

材料二 甲午战后,兴修卢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成为清政府的国策要政。在财政入不敷出的困难局面下„„借洋债成为卢汉铁路的主要用款来源。„„尽管该合同在路权方面存在着不少弊端,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卢汉铁路的兴建利大于弊。

一—白寿彝:《中国交通史》,p181—184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第一次铁路建设高潮出现的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借洋债”修建卢汉铁路“利”与“弊”(8分)。

(3)过去史学界在对待近代中国铁路的修建方式上,一向批判官办,肯定商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分)

请考生在第15、16、17、1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在所选题目题号后边的方框内打上“√”。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倍

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梭伦

材料二 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 据材料一、二,说明雅典和俄国社会发展面临

的重要阻碍是什么?(2分)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梭伦和亚历山大二世分别采

取了什么措施?(4分)各有何意义?(4分)

16.(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17年,杜亚泉在《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一文中,认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冲突,及与之相应的思想观念。他对我国人民传统的爱和平、讲中庸、尚仁义、重民本及均贫富等思想是很推崇的,这也是他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救西方之弊的因素。当然,他也很明白,不学习西方,不足以救中国的贫弱,所以他一再强调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有“确信”,但又不能“自封自囿”,而要“以彼之长,补我之短”。同年7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一文,明确表示“所谓新者无他,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两者根本相违,绝无折中之余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等鬼话来捣乱”。

——《杜亚泉与陈独秀大论

争》

材料二 陈独秀认为,共和立宪制度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这与纲常阶级制绝不相容,二者“存其一必废其一”。„„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西方各国推倒了君主与贵族专制,“建立了民主的社会”,高扬了“人权说”、“生物进化论”与“社会主义”,强调人类的平等、博爱与自由,因此它是真正区别于古代的“近世文明”;而以印度、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则仍旧停滞于宗法专制的封建社会阶段,其文明“质量举未能脱古代文明之窠臼,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

——《陈独秀之思

想》

(1)据材料分析说明杜亚泉和陈独秀关于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主要观点。(5分)

(2)据材料分析导致杜亚泉和陈独秀观点不同的原因。(5分)

17.(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的民族国家是注定要灭亡的。它可以作为文化上的自治地区苟延残喘,但不能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满足我们,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地将在那里发挥重要的影响。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度必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尼赫鲁

材料二 伊拉克文明是阿拉伯文明中“最优秀”的部分。伊拉克军队不仅是伊拉克国家的军队,而且是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后代, 是阿拉伯民族的军队,它必须对阿拉伯世界面临的危险作出反应。„„统一有不道德想法的阿拉伯民族,是英雄的伊拉克军队必须完成的使命。我们的雄心甚至超出阿拉伯民族广阔的地平线。„„(伊拉克)将用自己的经验和地位影响世界。

——萨达姆

(1)比较材料一、二,归纳尼赫鲁、萨达姆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亚洲局部战争频发的诸多因素,并谈谈你从这些战争中得到的历史启示。(6分)

18.(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941 年6 月,丘吉尔就德国侵略苏联发表声明:“过去25 年里没有人比我更加始终如一的反对共产主义。凡是我谈过的关于共产主义的话,我绝不收回。后来丘吉尔又说了一句名言“我希望德国躺在坟墓里,苏联躺在手术台上。”

英国1945 年大选,工党在下院得到393 席,而丘吉尔的保守党及其追随者一共才得到213 席。面对结果,丘吉尔说了一句:“英国人民成熟了。他们学会了选择,他们不需要一个英雄领导他们重建家园”。随后,有记者采访丘吉尔:“你在二战中战功卓著,却失去了首相宝座,这是否意味着英国人的忘恩负义?”丘吉尔肯定地点了点头,说:“是的。”但他接着说了一句名言,“但是,Ungrateful characteristics is a great nation(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特点)”。

——凤凰网

材料二 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发表《欧洲的悲剧》的演讲中, 广泛阐述了欧洲联合的主题。他认为必须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他充满激情地说: 摧毁了纳粹政权的时候, 我曾自问, 对这个生灵涂炭民穷财尽的欧洲大陆的兄弟公民们, 我能向他们提出什么最好的建议呢? 我的建议可概括成一句话: 联合起来!

——《丘吉尔与戴高乐的“欧洲观”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评价丘吉尔。(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吉尔提倡欧洲联合的背景。(4分)

19.简述出这份试卷的依据。(10分)

答案:

1.A 2.B 3.B 4.A 5.D 6.B 7.B 8.C 9.A 10.B 11.A 12.C

13.(12分)(1)特点:主要依赖江南地区。(1分)原因:江南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2分)吴中地区(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1分)

(2)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答出具体认识的可酌情给分)(4分)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4分)

14.(20分)

(1)清政府认识到铁路建设的重要性,开始大举修建铁路;帝国主义为方便对中国的侵略,抢夺中国路权,修建铁路;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推动了铁路建设高潮的到来。(8分)

(2)利:提供了修路资金,加快了铁路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4分)。弊:造成列强控制了中国路权的状况,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4分)。

(3)官办铁路的承办者则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反动政府,是民主革命的对象,因而予以否定。(2分)商办铁路代表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近代民主革命中也曾经发挥过进步作用。因而予以肯定。(2分)

15. (1)雅典债务奴隶制,俄国农奴制。(2分)

(2)梭伦颁布“解负令”,废除了债务奴隶制。(2分)意义: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了土地与人身自由,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2分) 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2分) 意义:农奴的人身解放,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2分)

16.(1)杜:吸取西洋文明,但反对一切照搬、全盘否定本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东西方文化应该取长补短,融合调和。陈:彻底铲除我国传统文化而以西方文化取代。(5分)

(2)杜:认为西方文明的缺陷导致世界大战,意识到不能再盲目崇拜西洋;重新审视中国固有文化,觉得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足以弥补西方文化之不足者。陈:封建

伦理道德违反自由平等的原则,与民主共和不相容;中国文化在时代性上要远远落后于西方文化,无法融合。(5分)

17.(1)地区霸权主义;大国(或文明)的优越感;称雄世界的野心。(4分)

(2)因素: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争端;领导人的野心(地区霸权主义);大国的干预;迷信武力手段。(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给分)启示:战争不是解决矛盾的最佳手段,它带来的可能是两败俱伤;珍惜和平,睦邻友好,合作交流才是国家发展之道。(2分)

18.(1)坚定的反共产主义者(强烈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反法西斯侵略战争的英雄;豁达大度、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欧洲联合的倡导者。(6分)

(2)二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二战后英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下降;欧洲各国的衰落,欧洲中心地位丧失;美国、苏联强大,对西欧形成制约。(4分)

19.简述出这份试卷的依据。(10分)

答案:我们出这份试卷依据是按课标要求,自治区学科考试内容结合,往年高考文综里面历史考试范围想结合出了这道题。主要内容包括: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必须考试部分政治历史部分占24分,经济历史44分,文化历史12分,选修部分10分,论述题10分。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历史知识结构,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历史材料的能力。

黄田农场学校高中历史知识水平考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14-16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1卷(共48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与此思想最为接近的是

A. “天人和谐”

B. “制天命而用之” D. 天与人“不相胜” C. “天人感应”

2.“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A.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C.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B.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运作机制 D.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3.美国独立之初,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谈道:“现代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汉密尔顿所说的。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是指

A.保留奴隶稍,造成南北方日渐对立

B.实行邦联错,缺乏统一的中央政府管理

C.实行联邦制,确立了联邦至上的原则

D.1787年完法有种族歧视的色彩

4.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所有雅典人都享有充分的政治民主

C.城邦政治决策的人民性和广泛性 D.公民大会代表了雅典居民的利益诉求

5.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因为2013财年结束、2014财年预算没有被国会通过而被迫关门,约80万左右的政府工作人员“被罢工”。这种现象主要表明美国

A.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B.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C.联邦主权遭到削弱 D.分权制衡原则有利有弊

6.右边漫画反映了中日围绕某一问题相争的状况,这一问题主要是指

A.台湾地位问题

B.朝鲜地位问题

C.义和团反帝问题

D.钓鱼岛主权问题

7.西安事变爆发后,新闻媒体第二天及时报道,张学良创办的

《西京民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张杨对蒋实行兵谏》的文

章,副标题“揭竿抗日举国欢腾”。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

报》刊登大标题“张学良率部叛变!国府下令褫职严办”。对此

分析正确的是

A.西安事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B.《西京日报》的报道说明张杨兵谏的主要目的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的机关报、是宣传抗战救亡运动的主要阵地

D.两份新闻报道都体现了“不党”、“不私”的新闻方针

8.中国近代一位思想家指出,“于本源处尚无讨论,是治末而忘其本”,“一切行之官法,

有所费则国家承之,得利则归中饱”。由此判断这位思想家

A.坚决反对学习西方

C.犀利批判洋务运动 B.是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 D.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9.右图为一学术讲座的海报。下列各项中与讲座主题内容不相符的是

A.自由主义的兴起

B.英国国有化政策

C.凯恩斯主义失灵

D.“福利国家”制度

10.《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到1999年1月1日,即可开始实施欧洲统一货币“欧元”

最迟要在1998年7月1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这表明欧元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

B.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

C.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

D.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

11.1996年,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说:“如果我是一个波兰企业家,我会很警醒。加入欧盟

六个月后,波兰将被扫地出门,因为在市场、生产等领域里,我们还远没有能力去竞争。”在波兰加入欧盟后,每年的经济增长率超过6%,成为欧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表明

A.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B.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国际联系迅速加强

C.波兰在全球化进程中缺乏清醒的判断

D.欧盟东扩是发达国家新一轮资本扩张

12.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核心,任何一个研究、解释历史的人,都有意无意地遵循着一种历史

观。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一部分。下列不属于历史观的是

A.“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B.“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C.“太极生阴阳,理生气” D.“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 答。第15题~第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真宗“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原产于占城,今越南中南部)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旧称吴郡或苏州府为吴中,约相当于今苏州地区)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渭南文集》卷20《常州奔牛闸记》 材料三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1)据材料一、二,说明宋代国家财赋收入的特点及原因。(4分)

(2)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8分)

14.(20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1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主持建成唐山至胥各庄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1895年后至清末的十几年间,中外官商陆续修建了多务铁路,出现了第一次铁路建设高潮。到1911年全国已有铁路近万公里。

一一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

材料二 甲午战后,兴修卢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成为清政府的国策要政。在财政入不敷出的困难局面下„„借洋债成为卢汉铁路的主要用款来源。„„尽管该合同在路权方面存在着不少弊端,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卢汉铁路的兴建利大于弊。

一—白寿彝:《中国交通史》,p181—184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第一次铁路建设高潮出现的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借洋债”修建卢汉铁路“利”与“弊”(8分)。

(3)过去史学界在对待近代中国铁路的修建方式上,一向批判官办,肯定商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分)

请考生在第15、16、17、1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在所选题目题号后边的方框内打上“√”。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倍

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梭伦

材料二 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 据材料一、二,说明雅典和俄国社会发展面临

的重要阻碍是什么?(2分)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梭伦和亚历山大二世分别采

取了什么措施?(4分)各有何意义?(4分)

16.(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17年,杜亚泉在《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一文中,认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冲突,及与之相应的思想观念。他对我国人民传统的爱和平、讲中庸、尚仁义、重民本及均贫富等思想是很推崇的,这也是他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救西方之弊的因素。当然,他也很明白,不学习西方,不足以救中国的贫弱,所以他一再强调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有“确信”,但又不能“自封自囿”,而要“以彼之长,补我之短”。同年7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一文,明确表示“所谓新者无他,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两者根本相违,绝无折中之余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等鬼话来捣乱”。

——《杜亚泉与陈独秀大论

争》

材料二 陈独秀认为,共和立宪制度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这与纲常阶级制绝不相容,二者“存其一必废其一”。„„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西方各国推倒了君主与贵族专制,“建立了民主的社会”,高扬了“人权说”、“生物进化论”与“社会主义”,强调人类的平等、博爱与自由,因此它是真正区别于古代的“近世文明”;而以印度、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则仍旧停滞于宗法专制的封建社会阶段,其文明“质量举未能脱古代文明之窠臼,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

——《陈独秀之思

想》

(1)据材料分析说明杜亚泉和陈独秀关于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主要观点。(5分)

(2)据材料分析导致杜亚泉和陈独秀观点不同的原因。(5分)

17.(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的民族国家是注定要灭亡的。它可以作为文化上的自治地区苟延残喘,但不能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满足我们,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地将在那里发挥重要的影响。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度必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尼赫鲁

材料二 伊拉克文明是阿拉伯文明中“最优秀”的部分。伊拉克军队不仅是伊拉克国家的军队,而且是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后代, 是阿拉伯民族的军队,它必须对阿拉伯世界面临的危险作出反应。„„统一有不道德想法的阿拉伯民族,是英雄的伊拉克军队必须完成的使命。我们的雄心甚至超出阿拉伯民族广阔的地平线。„„(伊拉克)将用自己的经验和地位影响世界。

——萨达姆

(1)比较材料一、二,归纳尼赫鲁、萨达姆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亚洲局部战争频发的诸多因素,并谈谈你从这些战争中得到的历史启示。(6分)

18.(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941 年6 月,丘吉尔就德国侵略苏联发表声明:“过去25 年里没有人比我更加始终如一的反对共产主义。凡是我谈过的关于共产主义的话,我绝不收回。后来丘吉尔又说了一句名言“我希望德国躺在坟墓里,苏联躺在手术台上。”

英国1945 年大选,工党在下院得到393 席,而丘吉尔的保守党及其追随者一共才得到213 席。面对结果,丘吉尔说了一句:“英国人民成熟了。他们学会了选择,他们不需要一个英雄领导他们重建家园”。随后,有记者采访丘吉尔:“你在二战中战功卓著,却失去了首相宝座,这是否意味着英国人的忘恩负义?”丘吉尔肯定地点了点头,说:“是的。”但他接着说了一句名言,“但是,Ungrateful characteristics is a great nation(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特点)”。

——凤凰网

材料二 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发表《欧洲的悲剧》的演讲中, 广泛阐述了欧洲联合的主题。他认为必须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他充满激情地说: 摧毁了纳粹政权的时候, 我曾自问, 对这个生灵涂炭民穷财尽的欧洲大陆的兄弟公民们, 我能向他们提出什么最好的建议呢? 我的建议可概括成一句话: 联合起来!

——《丘吉尔与戴高乐的“欧洲观”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评价丘吉尔。(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吉尔提倡欧洲联合的背景。(4分)

19.简述出这份试卷的依据。(10分)

答案:

1.A 2.B 3.B 4.A 5.D 6.B 7.B 8.C 9.A 10.B 11.A 12.C

13.(12分)(1)特点:主要依赖江南地区。(1分)原因:江南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2分)吴中地区(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1分)

(2)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答出具体认识的可酌情给分)(4分)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4分)

14.(20分)

(1)清政府认识到铁路建设的重要性,开始大举修建铁路;帝国主义为方便对中国的侵略,抢夺中国路权,修建铁路;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推动了铁路建设高潮的到来。(8分)

(2)利:提供了修路资金,加快了铁路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4分)。弊:造成列强控制了中国路权的状况,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4分)。

(3)官办铁路的承办者则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反动政府,是民主革命的对象,因而予以否定。(2分)商办铁路代表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近代民主革命中也曾经发挥过进步作用。因而予以肯定。(2分)

15. (1)雅典债务奴隶制,俄国农奴制。(2分)

(2)梭伦颁布“解负令”,废除了债务奴隶制。(2分)意义: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了土地与人身自由,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2分) 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2分) 意义:农奴的人身解放,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2分)

16.(1)杜:吸取西洋文明,但反对一切照搬、全盘否定本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东西方文化应该取长补短,融合调和。陈:彻底铲除我国传统文化而以西方文化取代。(5分)

(2)杜:认为西方文明的缺陷导致世界大战,意识到不能再盲目崇拜西洋;重新审视中国固有文化,觉得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足以弥补西方文化之不足者。陈:封建

伦理道德违反自由平等的原则,与民主共和不相容;中国文化在时代性上要远远落后于西方文化,无法融合。(5分)

17.(1)地区霸权主义;大国(或文明)的优越感;称雄世界的野心。(4分)

(2)因素: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争端;领导人的野心(地区霸权主义);大国的干预;迷信武力手段。(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给分)启示:战争不是解决矛盾的最佳手段,它带来的可能是两败俱伤;珍惜和平,睦邻友好,合作交流才是国家发展之道。(2分)

18.(1)坚定的反共产主义者(强烈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反法西斯侵略战争的英雄;豁达大度、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欧洲联合的倡导者。(6分)

(2)二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二战后英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下降;欧洲各国的衰落,欧洲中心地位丧失;美国、苏联强大,对西欧形成制约。(4分)

19.简述出这份试卷的依据。(10分)

答案:我们出这份试卷依据是按课标要求,自治区学科考试内容结合,往年高考文综里面历史考试范围想结合出了这道题。主要内容包括: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必须考试部分政治历史部分占24分,经济历史44分,文化历史12分,选修部分10分,论述题10分。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历史知识结构,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历史材料的能力。


相关内容

  • 运用技巧获高分 高中历史巧答题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运用技巧获高分 高中历史巧答题 作者:刘丹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2年第23期 摘 要:读史使人明志.学习历史可以让人们了解过去,增加智慧,通过古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或是古人办的事情,来反思现在的生活.历史的学习是非 ...

  • 反思我的三个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的有效性
  • 反思我的三个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的有效性 晓娜老师的教育叙事:反思教学有效性 作者:晓娜 (闻知我的学年论文获得了东莞市二等奖,很是高兴.这里斗胆展示出来,也算是留下一个脚印„„) 内容提要:案例与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两大法宝.本文反思了讲述.提问.教学方式采用的三个低效案例,思考实施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 ...

  • 2016高考备考: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详解
  • 中小学在线1对1www.sanhao.com 咨询电话:4000-176-333 2016高考备考: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详解 距离2016年高考还有301天:高中高考都是不容易的,把同学们自己认为容易的题目百分之百做对:把每个简单的知识点掌握:把学习中的错题知识点弄懂.下面三好网小编整 ...

  • 1高中历史说课稿模板
  • 高中历史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版高中历史必修 第 单元第 课的内容< 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是第一部分说教材.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于教材,我主要分析一下教材地位.教学目标和教 学重难点的设置. 1. 教材地位 2.教学目标: ...

  •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下,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而高中历史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门人文类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尤为重要.而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全面落实这一个改革的目标.这篇文章就围绕着结合现如今的高中历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 ...

  • 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三分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 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三分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的创设 练习与测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63年,宋太祖任命京官周渭到永济任知县.周渭到任时,大将符彦卿亲往城外迎接,但周渭却趾高气昂,仅在马上拱手作揖.见此情景,平日专横跋扈的符彦卿心中极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1)周 ...

  •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
  •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 考试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作为教师,除了要掌握命制试卷的能力,更要能够上好试卷讲评课.上好试卷讲评课意义重大:对学生而言,可以帮助他们查漏补缺,纠正错误.规范解题.开阔思路,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为 ...

  • 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
  • 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 1.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值得肯定的方面 调查显示,第一,教师普遍认可良好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所以一般课堂教学不再是"满堂灌",教师一般都会在上课环节穿插问题环节.第二,教师一般都具备一定的课堂提问技能.例如关于提问的语气,通过统计可以看出,教 ...

  • 高中历史说课稿模板思想解放
  • 高中历史说课稿模板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人民 版高中历史必修 三 第 三 单元的内容< 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是第一部分说教材.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于教材,我主要分析一下教材地位.教学目标和教 学重难点的设置. 1. 教材地位 ...

  •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四课 明清中央集中权制度的强化练习1 北师大版必修1
  •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四课 明清中央集中权制度的强化练习1 北 师大版必修1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曾和它的这首主题歌一样风靡一时.但该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