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注射液

碳酸氢钠注射液

碳酸氢钠注射液(Sodium Bicarbonate Injection)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碳酸氢钠。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本品使血浆内碳酸根浓度升高,中和氢离子,从而纠正酸中毒;

2、碱化尿液:由于尿液中碳酸根浓度增加后pH值升高,使尿酸、磺胺类药物与血红蛋白等不易在尿中形成结晶或聚集;

3、制酸:口服能迅速中和或缓冲胃酸,而不直接影响胃酸分泌。因而胃内pH迅速升高缓解高胃酸引起的症状。

【药代动力学】

本品经静脉滴注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血中碳酸氢钠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尿液排出。部分碳酸氢根离子与尿液中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前者可弥散进入肾小管细胞,与胞内水结合,生成碳酸,解离后的碳酸氢根离子被重吸收进入血循环。血中碳酸氢根离子与血中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进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前者经肺呼出。

【适应症】

1、冶疗化谢性酸中毒。治疗轻至中度化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重度化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 、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等。

2、碱化尿液。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灯药物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

3、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

4、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但本品禁用于吞食强酸中毒时的洗胃,因本品与强酸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急性胃扩张甚至胃破裂。

【用法用量】

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下式计算:补碱量(mmol)=(-2.3-实际测得的BE值)×0.25×体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CP-实际测得的CO2CP(mmol)×0.25×体重(kg)。除非体内丢失碳酸氢盐,一般先给计算剂量的1/3~1/2,4~8小时内滴注完毕。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氢根)。

静脉用药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静脉应用的浓度范围为1.5%(等渗)至8.4%;

2、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中pH值、碳酸氢根浓度变化决定追加剂量;

3、短时间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血症、脑脊液压力下降甚至颅内出血,此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更易发生。故以5%溶液输注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8 mmol钠。但在心肺复苏时因存在致命的酸中毒,应快速静脉输注。

碱化

尿液,成人:口服首次4g,以后每4小时1~2g。静脉滴注,2~5mmol/kg,4~8小时内滴注完毕。小儿:口服,每日按体重1~10mmol/kg。

【不良反应】

1、大量注射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疼痛、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于代谢性碱中毒引起低钾血症所致。

2、剂量偏大或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水肿、精神症状、肌肉疼痛或抽搐、呼吸减慢、口内异味、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代谢性碱中毒所致。

3、长期应用时可引起尿频、尿急、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异常疲倦虚弱等。

【注意事项】

1、对诊断的干扰:对胃酸分泌试验或血、尿pH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

2、下列情况慎用:

(1)少尿或无尿,因能增加钠负荷;

(2)钠潴留并有水肿时,如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3)原发性高血压,因钠负荷增加可能加重病情。

3、下列情况不作静脉内用药:

(1)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

(2)因呕吐或持续胃肠负压吸引导致大量氯丢失,而极有可能发生代谢性碱中毒;

(3)低钙血症时,因本品引起碱中毒可加重低钙血症表现。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长期或大量应用可致代谢性碱中毒,并且钠负荷过高引起水肿等,孕妇应慎用。

2、本品可经乳汁分泌,但对婴儿的影响尚无有关资料。

【儿童用药】

治疗酸中毒,参考成人剂量。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静注按体重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

【药物相互作用】

1、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尤其是具有较强盐皮质激素作用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时,易发生高钠血症和水肿。

2、与苯丙胺、奎尼丁合用,后两者经肾排泄减少,易出现毒性作用。

3、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和M胆碱酯酶药等合用,后者吸收减少。

4、与含钙药物、乳及乳制品合用,可致乳-碱综合征。

5、与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合用,后者的吸收减少。

6、与排钾利尿药合用,增加发生低氯性碱中毒的危险性。

7、本品可使尿液碱化,影响肾对麻黄碱的排泄,故合用时麻黄碱剂量应减小。

8、钠负荷增加使肾脏排泄锂增多,故与锂制剂合用时,锂制剂的用量应酌情调整。

9、碱化尿液能抑制乌洛托品转化成甲醛,从而抑制后者治疗作用,故不主张两药合用。

10、本品碱化尿液可增加肾脏对水杨酸制剂的排泄。

【规格】

1、10ml:0.5g

2、100ml:5g

3、250ml:12.5g

【TSQNZSY】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碳酸氢钠注射液

碳酸氢钠注射液(Sodium Bicarbonate Injection)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碳酸氢钠。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本品使血浆内碳酸根浓度升高,中和氢离子,从而纠正酸中毒;

2、碱化尿液:由于尿液中碳酸根浓度增加后pH值升高,使尿酸、磺胺类药物与血红蛋白等不易在尿中形成结晶或聚集;

3、制酸:口服能迅速中和或缓冲胃酸,而不直接影响胃酸分泌。因而胃内pH迅速升高缓解高胃酸引起的症状。

【药代动力学】

本品经静脉滴注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血中碳酸氢钠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尿液排出。部分碳酸氢根离子与尿液中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前者可弥散进入肾小管细胞,与胞内水结合,生成碳酸,解离后的碳酸氢根离子被重吸收进入血循环。血中碳酸氢根离子与血中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进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前者经肺呼出。

【适应症】

1、冶疗化谢性酸中毒。治疗轻至中度化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重度化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 、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等。

2、碱化尿液。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灯药物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

3、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

4、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但本品禁用于吞食强酸中毒时的洗胃,因本品与强酸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急性胃扩张甚至胃破裂。

【用法用量】

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下式计算:补碱量(mmol)=(-2.3-实际测得的BE值)×0.25×体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CP-实际测得的CO2CP(mmol)×0.25×体重(kg)。除非体内丢失碳酸氢盐,一般先给计算剂量的1/3~1/2,4~8小时内滴注完毕。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氢根)。

静脉用药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静脉应用的浓度范围为1.5%(等渗)至8.4%;

2、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中pH值、碳酸氢根浓度变化决定追加剂量;

3、短时间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血症、脑脊液压力下降甚至颅内出血,此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更易发生。故以5%溶液输注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8 mmol钠。但在心肺复苏时因存在致命的酸中毒,应快速静脉输注。

碱化

尿液,成人:口服首次4g,以后每4小时1~2g。静脉滴注,2~5mmol/kg,4~8小时内滴注完毕。小儿:口服,每日按体重1~10mmol/kg。

【不良反应】

1、大量注射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疼痛、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于代谢性碱中毒引起低钾血症所致。

2、剂量偏大或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水肿、精神症状、肌肉疼痛或抽搐、呼吸减慢、口内异味、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代谢性碱中毒所致。

3、长期应用时可引起尿频、尿急、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异常疲倦虚弱等。

【注意事项】

1、对诊断的干扰:对胃酸分泌试验或血、尿pH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

2、下列情况慎用:

(1)少尿或无尿,因能增加钠负荷;

(2)钠潴留并有水肿时,如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3)原发性高血压,因钠负荷增加可能加重病情。

3、下列情况不作静脉内用药:

(1)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

(2)因呕吐或持续胃肠负压吸引导致大量氯丢失,而极有可能发生代谢性碱中毒;

(3)低钙血症时,因本品引起碱中毒可加重低钙血症表现。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长期或大量应用可致代谢性碱中毒,并且钠负荷过高引起水肿等,孕妇应慎用。

2、本品可经乳汁分泌,但对婴儿的影响尚无有关资料。

【儿童用药】

治疗酸中毒,参考成人剂量。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静注按体重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

【药物相互作用】

1、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尤其是具有较强盐皮质激素作用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时,易发生高钠血症和水肿。

2、与苯丙胺、奎尼丁合用,后两者经肾排泄减少,易出现毒性作用。

3、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和M胆碱酯酶药等合用,后者吸收减少。

4、与含钙药物、乳及乳制品合用,可致乳-碱综合征。

5、与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合用,后者的吸收减少。

6、与排钾利尿药合用,增加发生低氯性碱中毒的危险性。

7、本品可使尿液碱化,影响肾对麻黄碱的排泄,故合用时麻黄碱剂量应减小。

8、钠负荷增加使肾脏排泄锂增多,故与锂制剂合用时,锂制剂的用量应酌情调整。

9、碱化尿液能抑制乌洛托品转化成甲醛,从而抑制后者治疗作用,故不主张两药合用。

10、本品碱化尿液可增加肾脏对水杨酸制剂的排泄。

【规格】

1、10ml:0.5g

2、100ml:5g

3、250ml:12.5g

【TSQNZSY】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相关内容

  • 兽药的配伍与合理使用
  • 兽药的配伍与合理使用 含咖啡因类药物:如安钠咖.安溴注射液,去痛片等不可与盐酸四环素.盐酸土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酸性药物合用,否则,发生沉淀. 樟脑类:如樟脑磺酸钠以及含有樟脑的中成药,可使乳腺退化,抑制乳汁分泌,泌乳动物禁用. 铁制剂:如右旋糖苷铁.升血素注射液等,此类制剂易与四环素类药物形 ...

  • 酸中毒补碱量的简便计算方法
  • 酸中毒补碱量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 在临床工作中,代谢性酸中毒极为常见.计算公式亦有多种,周月庆[1].宫德夫[2]分别介绍了以mEq/L和容积%为单位的简便补碱方法.自从我国规定应用法定计量单位mmol/L以来,我们总结出一种成年人使用的更简便的补碱量计算方法,现介绍如下. 根据公式:所需[HCO3- ...

  • 兽医常用药物配伍禁忌
  • 前言 在畜禽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或便于使用药 物,常将数种药物配合在一个处方中,这就要求兽医临床工作者了解 各种药物的配伍禁忌.配伍禁忌就是某些药物在一起发生的不良反 应,如药效降低甚至失效或变成有毒物质.研究药物配伍使用及产生 配伍变化的原因.原理与防止和克服配伍禁忌的方法,达到提 ...

  • 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的一般药埋学研究
  • [摘要] 目的 观察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对动物的一般药理作用.方法 用抖笼法.爬杆法.游泳耗竭法及麻醉家犬静脉滴注等方法,观察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影响.结果 给小鼠静脉推注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250.500 mg/kg后,小鼠的自发活动明显减少.爬杆试验等级数和 ...

  • 不同水化方案预防造影剂肾病临床研究_唐勇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年8月第27卷第8期 JournalofChinesePracticalDianosisandThera gpy ·783· ·诊疗技术· 不同水化方案预防造影剂肾病临床研究 唐 勇,陈 健,周 卿,解玉泉,陈漫天,孟 舒,沈成兴,张亚臣,李毅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 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 -16- 北方药学2010年第7卷第5期 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徐少民吴双俊(山东方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菏泽 274500) 摘要:目的:研究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以注射液的性状.PH.含量.有关物质为考察指标,通过加速试验,比较各处方的优劣,确定抗氧剂用量.金 ...

  • 碳酸氢钠-GMP
  • 本品含NaHCO3应为99.5%~100.5%(供注射.血液透析用),或不得少于99.0%(供口服用).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在潮湿空气中即缓缓分解:水溶液放置稍久,或振摇,或加热,碱性即增强. 本品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不溶. [鉴别] 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与碳酸氢盐的鉴别反应 ...

  • 水和电解质补充量的计算及电解质紊乱心电图表现
  • HAOYISHENG导 正常人体液的含量.分布和组成都保持相对稳定,它对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十分重要.当人体患病,如呕吐.腹泻.外伤.手术或环境变化时,可引起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使体液的含量.分布和组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掌握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用药量的计算非常必要. ...

  • 十八种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
  • 十八种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 一.哺乳仔猪腹泻 治疗原则:一般的腹泻都是因为感染了某种病毒病,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某些细菌乘虚而入,最终导致仔猪腹泻.所以抗病毒和抗细菌的药都要一起用. 用药: 3克的金品头孢+氟苯尼考1支,每公斤体重0.1ml (抗细菌药):双黄莲或者黄芪多糖每公斤体重0.2ml (抗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