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智:家国一体的价值观维系

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众结合的深层次问题上,承继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深刻理解个人—家庭—国家一体的价值认同情怀与境界追求十分重要。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充分把握“公”“忠”“孝”传统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和相互关系。

中华文化是带着原始氏族文化的遗风进入文明社会的,尧舜禹的禅让和为民尽心竭力的传说为后世所颂扬,“公”的价值理念自那时起就已萌芽。及至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价值观在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奠基,“公”成为其核心内容。孔子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韩非言:“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吕氏春秋》言:“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礼记》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儒家将“公”化为道德规范,使之成为个人及社会群体的普遍遵循;法家则通过强力推动,使“公”上升为法律制度,普遍涉及社会管理及民众生活各个领域。在此之后,“公”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观第一要义,其核心是坚持公众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上,并以此成为家国一体的重要纽带。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天下为公”一直是民族价值观的最高实现目标,而这一目标被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从制度层面彻底实现。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核心单位构成的。中国传统道德认为,维系家的核心在于“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对父母、先祖的爱、养、畏、敬,终极关怀在慎终追远,最高价值追求是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中国人以家为本的孝文化有其特殊性的方面,即天然与“忠”的实践紧密相连。《礼记》言:“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这充分体现了“孝”的家庭价值观与“忠”的社会价值观的内在合一性。

“忠”的价值观,是由先贤为公、为民的行为实践演化、提炼而形成的。在先秦,“忠”的行为表现主要有“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临患不忘国,忠也”等。汉代以后,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追求统一、反对分裂的“大一统”意识,形成了家国一体、孝忠合一的国家—家庭—个人价值观体系。东汉马援的《忠经》,提出了天人一体、古今一致的“至理”即忠道,把忠说成是天地间的至理至德,所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覆,莫大乎忠”。在马援看来,“忠”的核心理念是“至公无私”,价值追求是“一其心之谓矣”。后来的宋明理学诸家,更是将忠孝一体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判断作用推向极致。同时还应看到,中国传统“忠”“孝”价值观立足于等级制的社会纲常伦理,其制度基础是中国传统封建专制体制和宗法家族制度,以致出现了诸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等人身等级性、依附性甚至奴性化的特征,这是我们在现时代必须坚决剔除的传统文化糟粕。

需要指出的是,“忠”“孝”价值观共同构筑了中国人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特别是在民族存亡之际,更是表现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的爱国主义传统。更为本质的是,这种为国尽忠的责任奉献与在家尽孝的道德实践在价值实现上是一致的,在全社会民众的价值认定、家族的价值认定以及个人的价值认定上是合一的。当全民族将为国尽忠作为自觉追求及内外合一的价值肯定时,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就成为民族精神的必然追求,成为民族永恒的精神信仰。与此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忠”与“孝”也会出现孰先孰后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要义就在于“公”,即在私利与公利、家庭与国家、个人与群体发生冲突时,能够舍小我而就大我,舍私利而就公义。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公”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以及实现共同富裕。“忠”的核心不再具有任何人身依附及等级属性,而是一种将责任和义务合为一体的伦理、社会、职业的担当感和投入感的要求,其含义包括对国家、民族、人民的忠,这种忠的情感内化及升华就是爱国主义;对职业的忠,表现为尽职尽责完成工作,不懒政渎职,不消极无为,不敷衍塞责,不贪赃枉法;以及对民族精神与个人良知的“忠”。“孝”的核心是一种家风,是一种重要的家庭道德。

今天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尤其注重挖掘“公”“忠”“孝”传统价值观的现代内涵;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家国一体的价值观维系,从个体价值观、家庭价值观和国家价值观等层面入手,实现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贯通。为此,要引导家庭孝道实践,发挥家教、家风、家训的现实作用,将长幼有序、尊敬关爱等作为家庭道德培育的重点,培养人们懂得感恩、相互关爱、乐于奉献。建构“孝”与“忠”价值观联系与递进的价值认同与践行体系,通过责任的内化及实践使之相联系,培育公民的敬畏感,并将之升华为积极追求报恩的意识与情怀,实现“孝”与“忠”合一,进而培育追求奉公守法、勤勉做事、有所作为、有所奉献的人,培育家中之孝子、为国为民尽忠之人。总之,要将“公”“忠”“孝”的价值观熔铸在人们的心理意识层面、文化结构层面和价值信念层面,通过家国一体的价值观维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育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现代公民。(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众结合的深层次问题上,承继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深刻理解个人—家庭—国家一体的价值认同情怀与境界追求十分重要。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充分把握“公”“忠”“孝”传统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和相互关系。

中华文化是带着原始氏族文化的遗风进入文明社会的,尧舜禹的禅让和为民尽心竭力的传说为后世所颂扬,“公”的价值理念自那时起就已萌芽。及至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价值观在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奠基,“公”成为其核心内容。孔子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韩非言:“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吕氏春秋》言:“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礼记》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儒家将“公”化为道德规范,使之成为个人及社会群体的普遍遵循;法家则通过强力推动,使“公”上升为法律制度,普遍涉及社会管理及民众生活各个领域。在此之后,“公”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观第一要义,其核心是坚持公众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上,并以此成为家国一体的重要纽带。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天下为公”一直是民族价值观的最高实现目标,而这一目标被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从制度层面彻底实现。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核心单位构成的。中国传统道德认为,维系家的核心在于“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对父母、先祖的爱、养、畏、敬,终极关怀在慎终追远,最高价值追求是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中国人以家为本的孝文化有其特殊性的方面,即天然与“忠”的实践紧密相连。《礼记》言:“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这充分体现了“孝”的家庭价值观与“忠”的社会价值观的内在合一性。

“忠”的价值观,是由先贤为公、为民的行为实践演化、提炼而形成的。在先秦,“忠”的行为表现主要有“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临患不忘国,忠也”等。汉代以后,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追求统一、反对分裂的“大一统”意识,形成了家国一体、孝忠合一的国家—家庭—个人价值观体系。东汉马援的《忠经》,提出了天人一体、古今一致的“至理”即忠道,把忠说成是天地间的至理至德,所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覆,莫大乎忠”。在马援看来,“忠”的核心理念是“至公无私”,价值追求是“一其心之谓矣”。后来的宋明理学诸家,更是将忠孝一体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判断作用推向极致。同时还应看到,中国传统“忠”“孝”价值观立足于等级制的社会纲常伦理,其制度基础是中国传统封建专制体制和宗法家族制度,以致出现了诸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等人身等级性、依附性甚至奴性化的特征,这是我们在现时代必须坚决剔除的传统文化糟粕。

需要指出的是,“忠”“孝”价值观共同构筑了中国人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特别是在民族存亡之际,更是表现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的爱国主义传统。更为本质的是,这种为国尽忠的责任奉献与在家尽孝的道德实践在价值实现上是一致的,在全社会民众的价值认定、家族的价值认定以及个人的价值认定上是合一的。当全民族将为国尽忠作为自觉追求及内外合一的价值肯定时,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就成为民族精神的必然追求,成为民族永恒的精神信仰。与此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忠”与“孝”也会出现孰先孰后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要义就在于“公”,即在私利与公利、家庭与国家、个人与群体发生冲突时,能够舍小我而就大我,舍私利而就公义。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公”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以及实现共同富裕。“忠”的核心不再具有任何人身依附及等级属性,而是一种将责任和义务合为一体的伦理、社会、职业的担当感和投入感的要求,其含义包括对国家、民族、人民的忠,这种忠的情感内化及升华就是爱国主义;对职业的忠,表现为尽职尽责完成工作,不懒政渎职,不消极无为,不敷衍塞责,不贪赃枉法;以及对民族精神与个人良知的“忠”。“孝”的核心是一种家风,是一种重要的家庭道德。

今天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尤其注重挖掘“公”“忠”“孝”传统价值观的现代内涵;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家国一体的价值观维系,从个体价值观、家庭价值观和国家价值观等层面入手,实现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贯通。为此,要引导家庭孝道实践,发挥家教、家风、家训的现实作用,将长幼有序、尊敬关爱等作为家庭道德培育的重点,培养人们懂得感恩、相互关爱、乐于奉献。建构“孝”与“忠”价值观联系与递进的价值认同与践行体系,通过责任的内化及实践使之相联系,培育公民的敬畏感,并将之升华为积极追求报恩的意识与情怀,实现“孝”与“忠”合一,进而培育追求奉公守法、勤勉做事、有所作为、有所奉献的人,培育家中之孝子、为国为民尽忠之人。总之,要将“公”“忠”“孝”的价值观熔铸在人们的心理意识层面、文化结构层面和价值信念层面,通过家国一体的价值观维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育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现代公民。(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相关内容

  • 法律信仰--内涵.渊源.培育与中国话语 | 品茗
  • 中国民商法律网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转载请联系小编获取授权.本文作者汪伊洋. 编辑:崔耀烨 图片:师文 李欣南 导语:"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缺乏信仰的支撑,将退化为僵死的教条".十八届四中全会围绕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对依法治国基 ...

  • 宗法制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 摘 要:宗法制度虽然在西周末年就已经瓦解,但它的影响却一直延续了3000多年,时至今仍对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有一定影响.本文从宗法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结构特征着手分析宗法制度的利与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进中国文化思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宗法制度: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影响 一. ...

  • 7绿竹第七期
  • 绿竹 心理教师 樊立文 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在宣言中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并在1989年,该组织又在健康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我国也于90年代,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共中央也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 ...

  • 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品牌为何缺乏个性
  • [摘 要] 在生活多姿多彩的当今社会,消费需求越来越趋向个性化,没有一个品牌可以成为"万金油". 缺乏个性.品牌气质雷同的同质化产品显然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论文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了本土品牌缺乏个性的原因,并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服装品牌 品牌洋化 利弊分析 市场 ...

  • 中国文化诸特点产生的原因
  • 中国文化诸特点产生的原因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从地理环境看,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与西方地中海延岸的多民族有很大的不同:从物质生产方式看,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 ...

  • 从诗歌创作看侯方域的家国情怀
  • 摘 要:侯方域是明末清初四公子之一,出生于官宦世家,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在明清鼎革之际,他颠沛流离,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目睹了战争.瘟疫.水灾.旱灾.蝗灾等给黎民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对于明朝的灭亡他痛心疾首,对于南明小朝廷他寄予了深厚的期望,从这一时期他创作的诗歌可以看出来侯方域浓厚的家国情怀. 关键 ...

  • 邹玉峰 李惠军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 引入史料要游刃有余,解读史料要掘井及泉 --以<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为例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邹玉峰 李惠军 [背景分析]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是上海华师大版高一第2册第1单元第4课课题.相关内容在国内现有四个版本中均有涉及,只是表达方式.素材选择各异而已. 先说说&quo ...

  • 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重视经济.政治.社会等的发展,还必须重视加强民族凝聚力的建设,这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重要内在动力.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撑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融 ...

  • 市场经济与法治中国
  • 市场经济与法治中国 ──在"正和岛新年家宴·眺望2014报告会"上的发言 (2013年12月31日,三亚) 今天是2013最后一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辞旧迎新.回顾2013年,我想最重要的事情恐怕就是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公报最让我关注的,则是两个关键词:市场经济和法治中国.请注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