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跋涉

  摘 要:萧红与萧军、端木蕻良的纠葛将这个天才女作家推向悲剧的巅峰,本文旨在通过这段旧事看萧红的宿命和挣扎。   关键词:萧红;情感;命运   作者简介:许妍,女,生于1981年,讲师,就职于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5-0-02   萧红是现代早期的著名女作家,而在感情上她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她一生都在寻爱的路上艰难跋涉,最后饥饿的女儿寂寞身死于香港浅水湾。有关她人际和感情的传闻众说纷纭,也许是“无风不起浪”,但是这些传闻究竟能否廓清事情的全貌和真相,因为涉及到个人隐私,往往真假莫辨,生活不幸而文字幸,受难的人生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也因此更加具有难言的魅力。   萧红的身世扑朔迷离,她一生对爱的强烈渴望普遍被认为与她的阴郁童年之爱的缺乏大有关联。据说她是母亲和长工的女儿,继父张廷举谋害了她的生父霸占了她的生母。1儿时的她饱受继父的冷遇甚至险遭强暴2,祖父的爱是她童年最大的情感慰藉,这很可能是她终生在男性身上寻觅情感依赖的症结所在。   萧红20岁的时候离家出走,究其原因学界莫衷一是。葛浩文认为是逃婚,继父将她许配给了军阀的儿子汪殿甲。3丁言昭持相同的观点,萧红同当时很多逃避包办婚姻的女子一样选择了离家出走。4除了父亲的歧视、继母的阴毒,因为劝说继父家的叔伯放弃增加佃户地租削减工资,她险些被害命,在婶婶的帮助下她虎口脱险。5还有人认为是因为萧红有了心上人——就读于政法大学的青年李洁吾。6离家出走后的萧红遭遇了某个男人的始乱终弃,她身怀六甲被遗弃于哈尔滨某旅馆,因为长期欠费险些被卖为妓女,陷入绝境的萧红向《国际协报》副刊主编裴馨园寄出呼救信才化险为夷。7关于这个同居男人的身份,目前有三种说法,一说是萧红的表哥陆振舜,一说是未婚夫汪殿甲8,一说是与之相爱的李洁吾9。无论这个人是谁,这段经历带给萧红的是身体和精神上的重创。她从父亲的家里跑了出来,走上寻觅家和爱巢的漂泊之旅,饥饿疾病人情冷暖,苦痛于她才刚刚开始,与萧军、端木蕻良的遇合让她“哥哥救妹妹”的寻爱神话一次又一次的破灭,感情的梦魇笼罩了她短暂的一生。   萧军曾在1936年写了《为了爱底缘故》回忆和萧红的感情,文中叙述他以侠义之心营救了危难中的萧红,并帮助萧红走上了文学道路,萧红萧军的合集《跋涉》风靡文艺界可作为一个证明。萧红在最落魄和狼狈之际与萧军邂逅于哈尔滨某旅馆,根据张毓茂的《萧军传》,那个时候的萧军已婚并有两个女儿,但是因为经济原因被遣送回老家,萧军也曾在《烛心》中坦言当时他的自顾不暇,这样看来也许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萍水相逢让两人走到了一起,他们的结合离恋爱至上和浪漫似乎有很大的距离。在定情之初,萧红写下了《春曲》六首,萧军被萧红的诗才打动了,而且诗中还充斥着露骨的情欲,但是有孕之身和肉体的欢会终究会让人产生疑窦,赤裸的挑逗和色情意味很难让人联想起恋人的灵肉合一,当疾病乃至死亡压倒一切的时候,求生是首要的,爱情无疑是一种奢侈。   在与萧军生活的六年中,萧红在文坛逐渐声名鹊起,而她和萧军之间的感情裂痕却日渐扩大。在1978年萧军再度追忆了这段感情的始末,其中谈到了两人的性格不合,即他“恃强”而萧红过度“自尊”。10而以性格不合来解释感情的破裂尚不能充分的说明问题,萧红的身体状况、萧军的外遇和他对萧红的轻慢都是很重要的原因。   萧红在给萧军的信中发出了“健牛与病驴”11的感叹,萧红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多愁而多病,怀孕期间的挨饿受冻和惊吓给她的身体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吸食鸦片更是雪上加霜,12在丁玲的回忆中萧红还常以烟酒来缓解精神痛苦,身体的孱弱造成了她过早的死亡。相反的是萧军身体强健又感情粗粝,难以体察萧红因为多病而生的敏感和极度需要关爱的心理,身体的不和谐由此生出了感情的难以契合。家庭暴力也严重地伤害了夫妻感情,萧军酒后对萧红动了拳脚的事情在靳以《悼萧红》文中有记录,13萧红本人也曾向聂绀弩抱怨。这一路走来萧红饱尝了肉体的苦痛,从在绝境中分娩到婚后被殴,哥哥们损害她的肉体侮辱她的精神。   萧军的两次外遇和对萧红创作的蔑视,让萧红对这段感情更加的失望。萧军有过两次外遇,这直接导致了萧红出走日本。萧红的诗《苦怀》真实地反映了感情的伤害给她造成的苦闷。14在上海的萧红已经蜚声文坛,有大批读者的热爱和崇拜、鲁迅茅盾的赞赏,她对自己的才华相当自信。有人认为她的创作才华在萧军之上,这可能也是萧军常常在朋友面前贬损萧红作品的心理根源。   殴妻这种肉体暴力或可忍受,贬低她的才华这种精神暴力对于已经成名的萧红而言是不堪接受的。“爱”和“温暖”是萧红永远的憧憬和追求,15在她对萧军彻底失望的时候,端木蕻良对萧红才华的佩服和示爱又一次成为萧红的救命稻草。萧红再一次以飞蛾扑火之势走进端木的生活,但是端木同样不能满足萧红对被爱的渴望,三年后她孤独的客死在异乡。与端木夫妇过从较密的一个朋友曾说:“两人的感情基本并不虚假。端木是文人气质,体质又弱,小时是母亲最小的儿子,养成了“娇”的习性……萧红处处需要支持和爱,这两性格凑在一起,都有所需求,而彼此都在动荡的年代,都得不到对方给予的满足” 。16   萧红既柔弱又坚强、既依赖又自尊、既自信又自虐,“只要有人对她稍稍有爱的表示,她就会盲目的付出比对方多十倍的爱,她要在别人身上追回童年失去的爱,她要得到爱的补偿。但可悲的是,她不知道对方是否具有与她同样的爱的渴求,这就使得她在以后的感情世界里连连受到挫伤,而不能自拔”,17因为这个性格弱点,她在感情中的万劫不复似乎是宿命。萧红的悲剧是社会、命运、性格的三重悲剧,在生活上她曾饱受饥寒的袭击,在思想上她时时矛盾,在精神上她受难,在行为上她病态,在性格上她用长矛和厚盾交锋。   女性的天空为什么是低的?“五四”以来外在制度上对女性的束缚日益除去,但女性的自我解放,除了解决经济的独立,还必须拔除寻求精神保护伞的心理依附,才能赢得思想和情感上的独立,这似乎是“女性那来自内心的集体无意识的黑暗”18。精神独立说来谈何容易,女权先驱波伏瓦在思想上是萨特的追随者,在情感上也一直处于被奴役的地位,那些生活中的特立独行和放荡不羁并不能代表真正的独特自我。   萨福为了等待一桩无望的爱而葬身大海,她期待来接她的年轻水手终究没有来。哥哥救不了妹妹,萧红置身于冰冷残酷的现实洪荒,只有写作的世界才是她的方舟,文学才是她的福地,酸楚的疼痛,不被人呵护的痛苦,一个人无依无着的空白,都成了她的写作资源。萧红在和端木生活的几年中创作达到巅峰状态,其间萧红创作了《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小城三月》、《马伯乐》、《旷野的呼喊》等,端木则创作了《科尔沁旗草原》、《风陵渡》、《江南风景》、《新都花絮》等,萧的《小城三月》由端木插图,马伯乐的名字据说也是端木命名的,柳亚子赋诗认为萧、端的结合是“文坛驰骋联双璧”,在文学创作上夫妇俩比翼双飞,但是像昙花一现那样萧红不久就死了。   茅盾在《呼兰河传》序中以沉重的语气悼念萧红:“对于生活曾经寄以美好的希望但又屡次‘幻灭’是寂寞的;对于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对于自己的工作也有远大的计划,但是生活的苦酒却又使她颇为悒悒不能振作,而又因此感到苦闷焦躁的人,当然会加倍的寂寞;这样精神上寂寞的人一旦发觉了自己的生命之灯快要熄灭,因而一切都无以补救的时候,那他的寂寞的悲哀恐怕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 萧红的悲哀不止是寂寞,她贪恋温暖的泥淖,才走不出寂寞愈发寂寞,她是被自己困住了,就像一条小蛇咬住自己的尾巴,然后一点点地把自己吞掉,萧红自己杀死了自己,她是个不幸的女人,天才的作家。   注释:   [1]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6页。   [2]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7页。   [3]参见葛浩文:《萧红评传》,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2页。   [4]参见丁言昭:《萧红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5页。   [5]参见肖凤:《萧红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8~19页;铁峰:《萧红文学之路》,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第39~47页。   [6]骆宾基:《萧红小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47年,第22~23页。   [7]孟希讲述、何宏整理:《萧红遇难得救》,载《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五辑,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1980年,第206页。   [8]参见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73页。   [9]参见骆宾基:《萧红小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47年,第24页。   [10]参见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48页。   [11]参见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5页。   [12]孙陵:《我熟悉的三十年代作家》,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年,第2~3页。   [13]王观泉编:《怀念萧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5页。   [14]萧红:《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滨人民出版社,第1171~1175页。   [15]萧红:《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滨人民出版社,第1044页。   [16]彦火:《当代中国作家风貌》,香港,昭明出版社,1980年,第82页。   [17]丁言昭:《萧红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6页。   [18]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第117页。   [19]周锦:《论‘呼兰河传’》,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年,第179页。

  摘 要:萧红与萧军、端木蕻良的纠葛将这个天才女作家推向悲剧的巅峰,本文旨在通过这段旧事看萧红的宿命和挣扎。   关键词:萧红;情感;命运   作者简介:许妍,女,生于1981年,讲师,就职于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5-0-02   萧红是现代早期的著名女作家,而在感情上她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她一生都在寻爱的路上艰难跋涉,最后饥饿的女儿寂寞身死于香港浅水湾。有关她人际和感情的传闻众说纷纭,也许是“无风不起浪”,但是这些传闻究竟能否廓清事情的全貌和真相,因为涉及到个人隐私,往往真假莫辨,生活不幸而文字幸,受难的人生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也因此更加具有难言的魅力。   萧红的身世扑朔迷离,她一生对爱的强烈渴望普遍被认为与她的阴郁童年之爱的缺乏大有关联。据说她是母亲和长工的女儿,继父张廷举谋害了她的生父霸占了她的生母。1儿时的她饱受继父的冷遇甚至险遭强暴2,祖父的爱是她童年最大的情感慰藉,这很可能是她终生在男性身上寻觅情感依赖的症结所在。   萧红20岁的时候离家出走,究其原因学界莫衷一是。葛浩文认为是逃婚,继父将她许配给了军阀的儿子汪殿甲。3丁言昭持相同的观点,萧红同当时很多逃避包办婚姻的女子一样选择了离家出走。4除了父亲的歧视、继母的阴毒,因为劝说继父家的叔伯放弃增加佃户地租削减工资,她险些被害命,在婶婶的帮助下她虎口脱险。5还有人认为是因为萧红有了心上人——就读于政法大学的青年李洁吾。6离家出走后的萧红遭遇了某个男人的始乱终弃,她身怀六甲被遗弃于哈尔滨某旅馆,因为长期欠费险些被卖为妓女,陷入绝境的萧红向《国际协报》副刊主编裴馨园寄出呼救信才化险为夷。7关于这个同居男人的身份,目前有三种说法,一说是萧红的表哥陆振舜,一说是未婚夫汪殿甲8,一说是与之相爱的李洁吾9。无论这个人是谁,这段经历带给萧红的是身体和精神上的重创。她从父亲的家里跑了出来,走上寻觅家和爱巢的漂泊之旅,饥饿疾病人情冷暖,苦痛于她才刚刚开始,与萧军、端木蕻良的遇合让她“哥哥救妹妹”的寻爱神话一次又一次的破灭,感情的梦魇笼罩了她短暂的一生。   萧军曾在1936年写了《为了爱底缘故》回忆和萧红的感情,文中叙述他以侠义之心营救了危难中的萧红,并帮助萧红走上了文学道路,萧红萧军的合集《跋涉》风靡文艺界可作为一个证明。萧红在最落魄和狼狈之际与萧军邂逅于哈尔滨某旅馆,根据张毓茂的《萧军传》,那个时候的萧军已婚并有两个女儿,但是因为经济原因被遣送回老家,萧军也曾在《烛心》中坦言当时他的自顾不暇,这样看来也许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萍水相逢让两人走到了一起,他们的结合离恋爱至上和浪漫似乎有很大的距离。在定情之初,萧红写下了《春曲》六首,萧军被萧红的诗才打动了,而且诗中还充斥着露骨的情欲,但是有孕之身和肉体的欢会终究会让人产生疑窦,赤裸的挑逗和色情意味很难让人联想起恋人的灵肉合一,当疾病乃至死亡压倒一切的时候,求生是首要的,爱情无疑是一种奢侈。   在与萧军生活的六年中,萧红在文坛逐渐声名鹊起,而她和萧军之间的感情裂痕却日渐扩大。在1978年萧军再度追忆了这段感情的始末,其中谈到了两人的性格不合,即他“恃强”而萧红过度“自尊”。10而以性格不合来解释感情的破裂尚不能充分的说明问题,萧红的身体状况、萧军的外遇和他对萧红的轻慢都是很重要的原因。   萧红在给萧军的信中发出了“健牛与病驴”11的感叹,萧红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多愁而多病,怀孕期间的挨饿受冻和惊吓给她的身体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吸食鸦片更是雪上加霜,12在丁玲的回忆中萧红还常以烟酒来缓解精神痛苦,身体的孱弱造成了她过早的死亡。相反的是萧军身体强健又感情粗粝,难以体察萧红因为多病而生的敏感和极度需要关爱的心理,身体的不和谐由此生出了感情的难以契合。家庭暴力也严重地伤害了夫妻感情,萧军酒后对萧红动了拳脚的事情在靳以《悼萧红》文中有记录,13萧红本人也曾向聂绀弩抱怨。这一路走来萧红饱尝了肉体的苦痛,从在绝境中分娩到婚后被殴,哥哥们损害她的肉体侮辱她的精神。   萧军的两次外遇和对萧红创作的蔑视,让萧红对这段感情更加的失望。萧军有过两次外遇,这直接导致了萧红出走日本。萧红的诗《苦怀》真实地反映了感情的伤害给她造成的苦闷。14在上海的萧红已经蜚声文坛,有大批读者的热爱和崇拜、鲁迅茅盾的赞赏,她对自己的才华相当自信。有人认为她的创作才华在萧军之上,这可能也是萧军常常在朋友面前贬损萧红作品的心理根源。   殴妻这种肉体暴力或可忍受,贬低她的才华这种精神暴力对于已经成名的萧红而言是不堪接受的。“爱”和“温暖”是萧红永远的憧憬和追求,15在她对萧军彻底失望的时候,端木蕻良对萧红才华的佩服和示爱又一次成为萧红的救命稻草。萧红再一次以飞蛾扑火之势走进端木的生活,但是端木同样不能满足萧红对被爱的渴望,三年后她孤独的客死在异乡。与端木夫妇过从较密的一个朋友曾说:“两人的感情基本并不虚假。端木是文人气质,体质又弱,小时是母亲最小的儿子,养成了“娇”的习性……萧红处处需要支持和爱,这两性格凑在一起,都有所需求,而彼此都在动荡的年代,都得不到对方给予的满足” 。16   萧红既柔弱又坚强、既依赖又自尊、既自信又自虐,“只要有人对她稍稍有爱的表示,她就会盲目的付出比对方多十倍的爱,她要在别人身上追回童年失去的爱,她要得到爱的补偿。但可悲的是,她不知道对方是否具有与她同样的爱的渴求,这就使得她在以后的感情世界里连连受到挫伤,而不能自拔”,17因为这个性格弱点,她在感情中的万劫不复似乎是宿命。萧红的悲剧是社会、命运、性格的三重悲剧,在生活上她曾饱受饥寒的袭击,在思想上她时时矛盾,在精神上她受难,在行为上她病态,在性格上她用长矛和厚盾交锋。   女性的天空为什么是低的?“五四”以来外在制度上对女性的束缚日益除去,但女性的自我解放,除了解决经济的独立,还必须拔除寻求精神保护伞的心理依附,才能赢得思想和情感上的独立,这似乎是“女性那来自内心的集体无意识的黑暗”18。精神独立说来谈何容易,女权先驱波伏瓦在思想上是萨特的追随者,在情感上也一直处于被奴役的地位,那些生活中的特立独行和放荡不羁并不能代表真正的独特自我。   萨福为了等待一桩无望的爱而葬身大海,她期待来接她的年轻水手终究没有来。哥哥救不了妹妹,萧红置身于冰冷残酷的现实洪荒,只有写作的世界才是她的方舟,文学才是她的福地,酸楚的疼痛,不被人呵护的痛苦,一个人无依无着的空白,都成了她的写作资源。萧红在和端木生活的几年中创作达到巅峰状态,其间萧红创作了《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小城三月》、《马伯乐》、《旷野的呼喊》等,端木则创作了《科尔沁旗草原》、《风陵渡》、《江南风景》、《新都花絮》等,萧的《小城三月》由端木插图,马伯乐的名字据说也是端木命名的,柳亚子赋诗认为萧、端的结合是“文坛驰骋联双璧”,在文学创作上夫妇俩比翼双飞,但是像昙花一现那样萧红不久就死了。   茅盾在《呼兰河传》序中以沉重的语气悼念萧红:“对于生活曾经寄以美好的希望但又屡次‘幻灭’是寂寞的;对于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对于自己的工作也有远大的计划,但是生活的苦酒却又使她颇为悒悒不能振作,而又因此感到苦闷焦躁的人,当然会加倍的寂寞;这样精神上寂寞的人一旦发觉了自己的生命之灯快要熄灭,因而一切都无以补救的时候,那他的寂寞的悲哀恐怕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 萧红的悲哀不止是寂寞,她贪恋温暖的泥淖,才走不出寂寞愈发寂寞,她是被自己困住了,就像一条小蛇咬住自己的尾巴,然后一点点地把自己吞掉,萧红自己杀死了自己,她是个不幸的女人,天才的作家。   注释:   [1]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6页。   [2]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7页。   [3]参见葛浩文:《萧红评传》,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2页。   [4]参见丁言昭:《萧红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5页。   [5]参见肖凤:《萧红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8~19页;铁峰:《萧红文学之路》,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第39~47页。   [6]骆宾基:《萧红小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47年,第22~23页。   [7]孟希讲述、何宏整理:《萧红遇难得救》,载《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五辑,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1980年,第206页。   [8]参见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73页。   [9]参见骆宾基:《萧红小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47年,第24页。   [10]参见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48页。   [11]参见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5页。   [12]孙陵:《我熟悉的三十年代作家》,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年,第2~3页。   [13]王观泉编:《怀念萧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5页。   [14]萧红:《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滨人民出版社,第1171~1175页。   [15]萧红:《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滨人民出版社,第1044页。   [16]彦火:《当代中国作家风貌》,香港,昭明出版社,1980年,第82页。   [17]丁言昭:《萧红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6页。   [18]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第117页。   [19]周锦:《论‘呼兰河传’》,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年,第179页。


相关内容

  • 一次登顶般的艰难跋涉
  • 编者按 "永恒的召唤,共同的命题".3月以来,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刊发学习雷锋.在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相关报道,图文并重.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这些报道对新时期怎样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新形势下典型报道如何赢得青年读者及主题报道的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 ...

  • 迟子建散文[泥泞]阅读答案
  • 泥 泞(意志篇) 迟子建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 ...

  • 通信公司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 通信公司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他叫***,199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员。1983年参加工作,从1999年***公司正式成立的6年多来,他一直从事***分公司网络部工程班电源工程主管,在这二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他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岗位职责,对工作认真、踏实、积极、主动。将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 ...

  • 通信公司优秀党员事迹材料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本色认真做好网络村村通工程 他叫xxx,199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员.1983年参加工作,从1999年xxx公司正式成立的6年多来,他一直从事xxx分公司网络部工程班电源工程主管,在这二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他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岗位职责,对工作认真.踏实.积极.主动.将全心全意为用户服

  • 父亲肩头的那片雪
  • 看着眼前这漫天飞舞的大雪,看着这被冰雪覆盖的道路,听着这呼呼的风声,定格在记忆中的那一幕又打湿了我的眼睛,那抹暖阳又柔柔地流淌在我的心头. 15岁那年,我正在读师范.初次出门在外的我,尽管小城离家乡很远,但正是这距离拉长了我对家的思念,坚定了我每月一次回家的信念,等待的心望瘦了挂在宿舍的日历,我和邻 ...

  • 第一次提优训练
  •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提优训练测试题(一)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题目.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 [唐]元稹 [注释]①此诗是元和十年(815年)写的.这年三月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②幢幢:摇曳. 1. 诗歌首句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垂死病中惊坐起&qu ...

  • 15给予的故事
  • 15 给予的故事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一个人在沙漠中迷路后,饥渴已极,几近死亡,面对一壶能救命的水做出的选择:他选择了付出这壶救命水,结果不但自己喝上了甘甜的泉水,还给别人也留下了救命之水.故事赞美了高尚无私.给予奉献的品格.可在讨论阅读中进行合理的想象,设计各种不同的结局,进行想象训练. 教学目 ...

  • 独行与同行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与众人一起前行是美好的,一个人孤独地跋涉更是珍贵的. 有的人从善如流,有的人同流合污,有的人孤独坚守着自我的信念,有的人跻身热闹的场所排遣藏在内心的寂寞„„ 人们走在各自的路上,各有各的风景,各有各的感悟. 根据材料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

  • 走过雪山草地
  • <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说到红军,我们并不陌生,从小便欣赏了许多影片和书籍,但是今天学校组织去看的<走过雪山草地>,却又一次令我的心灵震撼,不得不再一次佩服这种红军精神.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红军长征中翻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历程中. 在这一小队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