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为较好地完成学习,采用小组或团队学习的形式,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教学中的各种动态因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效率、接受程度等诸多方面要优于学生个体单独的、封闭式学习。它倡导基于兴趣、学习水平、性别、年龄等因素下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各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作用,通过学生发言、倾听、组织、探索、交流、辩论等不同的互动交流,形成一个讨论、探究、论证的学习氛围。  据了解,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相对容易操作和打破死板的讲授、讨论等的教学方式,因新课程标准所倡导和推广而被广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的探索和尝试中,丰富了课堂学习形式,建立了新型的课堂关系,有助于建立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伙伴关系,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日常养成均有较大帮助。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流于形式,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花拳绣腿式的花招,作为点缀和丰富课堂的一种手段,看似花团锦簇,实则肤浅没有内涵,匆匆开始草草收场;二是分组不合理,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话语权掌握在每组的尖子生手中,其他学生充当听众,成为小组活动的局外人和陪衬;三是组织不到位,学生不会合作,小组内要么鸦雀无声,要么群龙无首,课堂冷热不均,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组织,缺乏驾驭教育教学过程的智慧和策略;四是重成绩轻素质,重灌输轻合作的恶习仍然存在,很多学校素质教育宣传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因而导致教学实践中重结果评价轻过程合作,重应试技巧轻学习策略。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教育教学操作中虽随处可见,但其积极作用仍未得到广泛认可和充分发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  根据笔者教学实践经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是搭配好学生的组合,重点是组织合作学习课题的准备、研讨和交流,关键是充分发挥所有小组组员的积极性,发挥合作探究交流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作用,具体操作可分如下步骤:  1.熟知生情,详细分组。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综合考虑班级学生的学科、兴趣、特长、家庭、性格等因素,每项指标按不同情况分四到五级,总结学生成员的个性与共性。按照不同因素分别组建多种方案的小组领导层框架,尽量发挥学生某一方面的专长与积极性,制订多种的分组模式供选择,既要有学习成绩优良搭配的分组模式,也要有兴趣相近的分组,也要有性格相近的分组等。  2.出示提纲、分配任务。教师提前布置合作学习提纲及需要资料,明确学习任务,按照课题性质选择一种分组模式。由小组长分配任务到每个人,对小组中各成员的角色进行部署,督促小组成员按时完成合作学习所需的材料。  3.合作探究、总结报告。课堂上,小组对课题进行充分交流探究,通过交流合作让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展开多元交流合作,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做、有话说、有所得。课堂交流合作结束时,每个小组形成简短的书面报告材料,总结此次合作交流活动开展情况及经验教训等。  4.重视评价,促进成长。对每个小组的积极性、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通过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评价中互补,在评价中不断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1.明确学习目的。小组合作是一种开放性、自由性较强的学习方式,没有明确的目的将直接导致学习盲目无措,效率低下。  2.合理把握时间。课堂小组合作容易争论不休,分歧较大难以达成统一,这样的小组合作交流既浪费时间,又少有交流合作的积极作用,可以将较大的争论安排在课堂之外,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3.把握学习时机。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是小组合作交流的最中心任务,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直接关系到合作交流学习的成效,要将小组学习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否则就如风起青萍之上一样难以深入,要将小组合作与独立学习巧妙结合,充分发挥个体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的双重作用,避免流于形式难以深入。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互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教学方法,合理巧妙地利用将起到“授人以渔”的效果。当然,要想用好小组合作学习的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改革发展的需求,不断创造更大成绩。  作者单位 陕西省靖边县第八中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为较好地完成学习,采用小组或团队学习的形式,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教学中的各种动态因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效率、接受程度等诸多方面要优于学生个体单独的、封闭式学习。它倡导基于兴趣、学习水平、性别、年龄等因素下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各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作用,通过学生发言、倾听、组织、探索、交流、辩论等不同的互动交流,形成一个讨论、探究、论证的学习氛围。  据了解,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相对容易操作和打破死板的讲授、讨论等的教学方式,因新课程标准所倡导和推广而被广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的探索和尝试中,丰富了课堂学习形式,建立了新型的课堂关系,有助于建立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伙伴关系,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日常养成均有较大帮助。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流于形式,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花拳绣腿式的花招,作为点缀和丰富课堂的一种手段,看似花团锦簇,实则肤浅没有内涵,匆匆开始草草收场;二是分组不合理,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话语权掌握在每组的尖子生手中,其他学生充当听众,成为小组活动的局外人和陪衬;三是组织不到位,学生不会合作,小组内要么鸦雀无声,要么群龙无首,课堂冷热不均,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组织,缺乏驾驭教育教学过程的智慧和策略;四是重成绩轻素质,重灌输轻合作的恶习仍然存在,很多学校素质教育宣传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因而导致教学实践中重结果评价轻过程合作,重应试技巧轻学习策略。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教育教学操作中虽随处可见,但其积极作用仍未得到广泛认可和充分发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  根据笔者教学实践经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是搭配好学生的组合,重点是组织合作学习课题的准备、研讨和交流,关键是充分发挥所有小组组员的积极性,发挥合作探究交流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作用,具体操作可分如下步骤:  1.熟知生情,详细分组。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综合考虑班级学生的学科、兴趣、特长、家庭、性格等因素,每项指标按不同情况分四到五级,总结学生成员的个性与共性。按照不同因素分别组建多种方案的小组领导层框架,尽量发挥学生某一方面的专长与积极性,制订多种的分组模式供选择,既要有学习成绩优良搭配的分组模式,也要有兴趣相近的分组,也要有性格相近的分组等。  2.出示提纲、分配任务。教师提前布置合作学习提纲及需要资料,明确学习任务,按照课题性质选择一种分组模式。由小组长分配任务到每个人,对小组中各成员的角色进行部署,督促小组成员按时完成合作学习所需的材料。  3.合作探究、总结报告。课堂上,小组对课题进行充分交流探究,通过交流合作让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展开多元交流合作,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做、有话说、有所得。课堂交流合作结束时,每个小组形成简短的书面报告材料,总结此次合作交流活动开展情况及经验教训等。  4.重视评价,促进成长。对每个小组的积极性、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通过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评价中互补,在评价中不断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1.明确学习目的。小组合作是一种开放性、自由性较强的学习方式,没有明确的目的将直接导致学习盲目无措,效率低下。  2.合理把握时间。课堂小组合作容易争论不休,分歧较大难以达成统一,这样的小组合作交流既浪费时间,又少有交流合作的积极作用,可以将较大的争论安排在课堂之外,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3.把握学习时机。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是小组合作交流的最中心任务,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直接关系到合作交流学习的成效,要将小组学习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否则就如风起青萍之上一样难以深入,要将小组合作与独立学习巧妙结合,充分发挥个体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的双重作用,避免流于形式难以深入。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互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教学方法,合理巧妙地利用将起到“授人以渔”的效果。当然,要想用好小组合作学习的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改革发展的需求,不断创造更大成绩。  作者单位 陕西省靖边县第八中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相关内容

  • 小组合作自我评价(共6篇)
  • 篇一:小组合作自我评价表 小组合作评价表 班级: 姓名: 组别: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二: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陈沟中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本次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建立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的构建很关键,但对 ...

  •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与评价
  •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与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与评价 内容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我国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 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然而,目前课堂教学 ...

  •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建议
  •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建议 初二物理组 2011年11月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建议 1.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 (1)定量评价要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指标 把个人记分改为小组记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整个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 ...

  •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 浅析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小组划分的随意性,课堂组织的散乱,学生参与面不广等,致使小组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看似"合作"得热热闹闹,实则无"学习"内容. 关键 ...

  • 怎样做好小组合作学习
  • 关于如何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办法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要达成的目标包括两方面:其一,是指过程性目标(合作的目标),即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掌握合作技能:其二,是指结果性目标(学术的目标).就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智慧,以求对问题有高质.高效地解决. 对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 ...

  •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范文5篇
  • 导语:合作促进发展,小编为您推荐小组合作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范文一: 高效课堂教学方式中提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 ...

  •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
  •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76班 为了提高小组合作效能,就必须加强小组建设,其中包括如何将小组进行最优化组合,最优化分工,如何进行小组评价等,为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好小组的合作学习,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草案): 一.小组构建策略 1. 小组划分--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在分组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科学性,每4人为 ...

  • 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及评价
  •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但是,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 ...

  • 小组合作课题
  • "小组多元合作均分制"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拓展小组合作的领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评价学生采用"无分数评价"和"用学习小组的平均分作为每个小组成员的成绩"的方法.评价时注重学生原有的基础,把评价学生的着眼点放在小组团体的进步与提高上 ...

  • 浅谈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 浅谈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王利国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这一要求突出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学习为中心,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自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