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应依据学生不断冒出来的问题和有教育价值的反馈信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或调整教学内容,改变课时计划,不断积累实践智慧。课堂教学“意外”事件的有效处理是教育智慧的体现,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体现,是教学民主的体现。 关键词:噪声;教师;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243-01 背景: 课堂教育教学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随时有可能发生种种意想不到的事件,这些事件有可能是外界环境的影响干扰,有可能是教师对学生的预见不充分,也有可能是教师与学生间、或学生与学生间暗藏着的矛盾。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引起的意外事件,都需要教师对这些课堂意外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并妥善解决,以保证课堂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的“意外事件”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挑战,充满了灵性,充满了智慧,充满了精彩。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双慧眼,及时将鲜活而又有价值的意外资源,理智的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呢· 案例: 去年,所任教的初二(10) 李某,上课经常不好好听讲,且脾气暴躁。其实,他的坏脾气我早有耳闻,只是从没领略过。出乎意料的事还是在我和他之间发生了。那是我正在教学《令人厌烦的噪声》时,课前我只是按常规提一些问题让大家预习,我看见李某有一些心不在焉,便叫他回答一个问题,他站起来停顿了一会儿,忽然眼一瞪大声说“不知道!”然后又重重地摔了一下桌上的课本,我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只感到血一阵一阵往脸上涌,心里一肚子的怒火硬是憋着没有发出来,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的学生都深深埋下了头,似乎在等待一场暴风雨的来临。突然从他的课桌里传来悠扬的曲声,同学们哄堂大笑,原来是他的手机不识时机地响起来。我看着他,刚刚他脸上不羁的表情有所收敛,估计他也没料到手机会突然响起。同学们都在等待,看我如何“发落”这个李某。我走到李某的桌边,从课桌里将他的"闯祸手机"拿出来,看着手中的手机,我想:和他重申遵守集体纪律的重要意义对他而言已然是没有什么意义了,于是话锋一转,说起今天的物理课我们正在学习《令人厌烦的噪声》,我问李某有没有听到歌声·如果有那是通过什么传入耳朵里·李某深深疑惑地看了我一眼,沉默片刻,两颊通红地点了点头,涨红着脸低低(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里。”“大家说李某回答的对吗·”我将问题抛给了同学们,“对”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此时课堂的气氛有所缓和。此时此刻我也调整了自己急促的呼吸,用平静的语调继续问到“大家能猜出刚刚的歌曲是谁唱的吗·”“周杰伦!”,“那大家是通过声音的哪一个特征判定的·”“音色!”“周杰伦的确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人,老师也非常喜欢他的歌曲,刚刚的音乐属于乐音吗·为什么·如果不属于,那是什么·如果是噪声你用那些方法加以减弱·”李某说道:“周杰伦的歌曲此时属于噪音…”我注意到他的脸颊愈加地红了,“老师,同学们,之前我的举措是不对的,我不应在课堂这个庄严肃穆的环境下打开手机,影响了老师的情绪,上课的进度,也使我的颜面扫地…我不服气地摔了一下课本,也很没有给老师留面子。总之,对不起!”李某的话得到了全班学生热烈的掌声。李某走到我的面前深深的向我鞠了一个躬,令我非常惊讶,当场愣住,只觉眼睛里很湿润。 在学生的掌声中,我感到了几分庆幸和欣慰。我庆幸自己没有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而是抓住课堂教学的有利教育之际,对学生因势利导,深入的挖掘了孩子们心灵深处的积极向上的情感,让这种情感因素迸发出来,作为孩子发展的一种动力。同时,令我欣慰的是该生的话,激励和教育了全体同学。由“手机铃声”到“噪声的控制”的迁移,不仅让课堂气氛由紧张变松弛,没有过多地打破教学秩序,还使课堂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更体现了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升华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中说得好:“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民主的课堂上,教师总能够不断地听到不同的声音,面对所谓“刁钻古怪”的问题,教师要做的不是“忽视”与“搪塞”,也不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而是及时地“回应”与“疏导”,教师应依据学生不断冒出来的问题和有教育价值的反馈信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或调整教学内容,改变课时计划,不断积累实践智慧。课堂教学“意外”事件的有效处理是教育智慧的体现,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体现,是教学民主的体现。
摘要:教师应依据学生不断冒出来的问题和有教育价值的反馈信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或调整教学内容,改变课时计划,不断积累实践智慧。课堂教学“意外”事件的有效处理是教育智慧的体现,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体现,是教学民主的体现。 关键词:噪声;教师;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243-01 背景: 课堂教育教学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随时有可能发生种种意想不到的事件,这些事件有可能是外界环境的影响干扰,有可能是教师对学生的预见不充分,也有可能是教师与学生间、或学生与学生间暗藏着的矛盾。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引起的意外事件,都需要教师对这些课堂意外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并妥善解决,以保证课堂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的“意外事件”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挑战,充满了灵性,充满了智慧,充满了精彩。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双慧眼,及时将鲜活而又有价值的意外资源,理智的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呢· 案例: 去年,所任教的初二(10) 李某,上课经常不好好听讲,且脾气暴躁。其实,他的坏脾气我早有耳闻,只是从没领略过。出乎意料的事还是在我和他之间发生了。那是我正在教学《令人厌烦的噪声》时,课前我只是按常规提一些问题让大家预习,我看见李某有一些心不在焉,便叫他回答一个问题,他站起来停顿了一会儿,忽然眼一瞪大声说“不知道!”然后又重重地摔了一下桌上的课本,我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只感到血一阵一阵往脸上涌,心里一肚子的怒火硬是憋着没有发出来,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的学生都深深埋下了头,似乎在等待一场暴风雨的来临。突然从他的课桌里传来悠扬的曲声,同学们哄堂大笑,原来是他的手机不识时机地响起来。我看着他,刚刚他脸上不羁的表情有所收敛,估计他也没料到手机会突然响起。同学们都在等待,看我如何“发落”这个李某。我走到李某的桌边,从课桌里将他的"闯祸手机"拿出来,看着手中的手机,我想:和他重申遵守集体纪律的重要意义对他而言已然是没有什么意义了,于是话锋一转,说起今天的物理课我们正在学习《令人厌烦的噪声》,我问李某有没有听到歌声·如果有那是通过什么传入耳朵里·李某深深疑惑地看了我一眼,沉默片刻,两颊通红地点了点头,涨红着脸低低(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里。”“大家说李某回答的对吗·”我将问题抛给了同学们,“对”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此时课堂的气氛有所缓和。此时此刻我也调整了自己急促的呼吸,用平静的语调继续问到“大家能猜出刚刚的歌曲是谁唱的吗·”“周杰伦!”,“那大家是通过声音的哪一个特征判定的·”“音色!”“周杰伦的确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人,老师也非常喜欢他的歌曲,刚刚的音乐属于乐音吗·为什么·如果不属于,那是什么·如果是噪声你用那些方法加以减弱·”李某说道:“周杰伦的歌曲此时属于噪音…”我注意到他的脸颊愈加地红了,“老师,同学们,之前我的举措是不对的,我不应在课堂这个庄严肃穆的环境下打开手机,影响了老师的情绪,上课的进度,也使我的颜面扫地…我不服气地摔了一下课本,也很没有给老师留面子。总之,对不起!”李某的话得到了全班学生热烈的掌声。李某走到我的面前深深的向我鞠了一个躬,令我非常惊讶,当场愣住,只觉眼睛里很湿润。 在学生的掌声中,我感到了几分庆幸和欣慰。我庆幸自己没有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而是抓住课堂教学的有利教育之际,对学生因势利导,深入的挖掘了孩子们心灵深处的积极向上的情感,让这种情感因素迸发出来,作为孩子发展的一种动力。同时,令我欣慰的是该生的话,激励和教育了全体同学。由“手机铃声”到“噪声的控制”的迁移,不仅让课堂气氛由紧张变松弛,没有过多地打破教学秩序,还使课堂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更体现了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升华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中说得好:“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民主的课堂上,教师总能够不断地听到不同的声音,面对所谓“刁钻古怪”的问题,教师要做的不是“忽视”与“搪塞”,也不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而是及时地“回应”与“疏导”,教师应依据学生不断冒出来的问题和有教育价值的反馈信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或调整教学内容,改变课时计划,不断积累实践智慧。课堂教学“意外”事件的有效处理是教育智慧的体现,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体现,是教学民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