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南亚的范围,能在地图上找出主要的国家;了解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祥地。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能在图上指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等地形的分布。
(2)通过阅读地形图、气候图、矿产资源分布图等分析得出地形与农业,资源与工业生产的关系。
3.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
印度国家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值得许多发展国家借鉴。
教学重点
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过程
(视频播放)《西游记》电视剧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片断。
(新课导入)同学们熟悉的中国神话主要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经过) 西天在哪里?(现在的南亚地区) 他们取了什么经? 为什么到那里去取经?(佛经, 因为那里是佛教的发源的之地)
板书:一、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
(提问)南亚除了是佛教的发源地外,也是哪个宗教的发祥地?南亚主要还有哪种宗教?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学生读书回答)P .21“民族、宗教与习俗”内容,然后回答。(略) (讲解)该地区宗教复杂。是印度教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孝的圣地在哪里?
(承转)南亚到底指哪里?有哪些国家呢?
(板书)二、南亚的范围
(读图)学生读P .18图7.30“南亚国家和地区图”和P .19图7.31“南
亚地形图”,说出南亚的范围和国家。
(提问)1.南亚大部分在什么纬度之间?(南亚大致位于北纬10到30度之间,绝大部分地区以热带气候为主)
2.南亚大体在什么山脉与什么大洋之间?(位于喜马拉雅山与印度洋之间——“背山面海”
(教师)我们有时将本区称作“南亚次大陆”,它与南亚有何区别与联系?你知道为什么这样称呼吗?(学生回答)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 .18“知识之窗”内容和P .19图7.31“南亚地形图”后回答。(“南亚次大陆”指南亚的大陆部分,包括六个国家,由于世界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在本区的北部,好像将本区从亚洲隔离开了)
(承转)南亚的北部是山脉,其他地区地形如何?引导学生读南亚地形图。 (提问)1、南亚地形可分为哪三个主要部分?
2.南亚的中部有何特点,是由哪两条大河冲积而成的?这两条大河的发源地和河口各在哪里?
(学生读图回答)教师补充讲解地形区的特征)
(板书)三、三大地形区与两大河流
1.三山:北部——高大狭长的喜马拉雅山
中部——广阔的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南部——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
2.两河:恒河、印度河
(承接)不同地形、气候和资源条件下人们生产生活有所不同。
(读图探究)请同学们读P .20图7.36“农产品与降水量分布图”,结合南亚地形图讨论完成P .19“活动”“地形对农业生产影响”读图完成P .20活
动2(1)表格“气候与农业生产”,探讨活动2(2)问题“资源条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承转)南亚的麻纺织工业和棉纺织工业基地的分布受农产品原料分布的影响,南亚的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读图探讨)读P .20图7.35“工业及矿产分布图”,找出印度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在哪里?这些工业区与矿产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讨论并尝试回答。
(教师总结)①东北部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工业区附近有依托煤铁资源建立的钢铁工业,又是重要的黄麻产区,因此主要以钢铁、机械和麻纺织工业为主;②位于西海岸中部的以孟买为中心的工业区,依托棉花产区、石油资源和便利的海洋交通,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工业中心;③位于南部的以班加罗尔为中心的工业区,是印度最主要的航空、电子、机械工业中心。
(讲述)南亚七国都量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主要家产品有黄麻、茶叶、花生、棉花。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 .21第一、二段落内容)
图片展示)印度的核工业、航天工业、软件产业等先进技术行业的图片,让学生比较直观感性地认识到印度虽为发展中国家,但在某些领域位于世界先进水平。
(板书)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1.经济以农业为主
2.先进技术行业:核技术、软件、航天技术。
板书设计
一、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
二、南亚的范围
三、三大地形区与两大河流
1.三山:北部——高大狭长的喜马拉雅山
中部——广阔的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南部——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
2.两河:恒河、印度河
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1.经济以农业为主
2.先进技术行业:核技术、软件、航天技术。
《南亚》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南亚的范围,能在地图上找出主要的国家;了解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祥地。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能在图上指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等地形的分布。
(2)通过阅读地形图、气候图、矿产资源分布图等分析得出地形与农业,资源与工业生产的关系。
3.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
印度国家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值得许多发展国家借鉴。
教学重点
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过程
(视频播放)《西游记》电视剧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片断。
(新课导入)同学们熟悉的中国神话主要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经过) 西天在哪里?(现在的南亚地区) 他们取了什么经? 为什么到那里去取经?(佛经, 因为那里是佛教的发源的之地)
板书:一、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
(提问)南亚除了是佛教的发源地外,也是哪个宗教的发祥地?南亚主要还有哪种宗教?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学生读书回答)P .21“民族、宗教与习俗”内容,然后回答。(略) (讲解)该地区宗教复杂。是印度教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孝的圣地在哪里?
(承转)南亚到底指哪里?有哪些国家呢?
(板书)二、南亚的范围
(读图)学生读P .18图7.30“南亚国家和地区图”和P .19图7.31“南
亚地形图”,说出南亚的范围和国家。
(提问)1.南亚大部分在什么纬度之间?(南亚大致位于北纬10到30度之间,绝大部分地区以热带气候为主)
2.南亚大体在什么山脉与什么大洋之间?(位于喜马拉雅山与印度洋之间——“背山面海”
(教师)我们有时将本区称作“南亚次大陆”,它与南亚有何区别与联系?你知道为什么这样称呼吗?(学生回答)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 .18“知识之窗”内容和P .19图7.31“南亚地形图”后回答。(“南亚次大陆”指南亚的大陆部分,包括六个国家,由于世界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在本区的北部,好像将本区从亚洲隔离开了)
(承转)南亚的北部是山脉,其他地区地形如何?引导学生读南亚地形图。 (提问)1、南亚地形可分为哪三个主要部分?
2.南亚的中部有何特点,是由哪两条大河冲积而成的?这两条大河的发源地和河口各在哪里?
(学生读图回答)教师补充讲解地形区的特征)
(板书)三、三大地形区与两大河流
1.三山:北部——高大狭长的喜马拉雅山
中部——广阔的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南部——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
2.两河:恒河、印度河
(承接)不同地形、气候和资源条件下人们生产生活有所不同。
(读图探究)请同学们读P .20图7.36“农产品与降水量分布图”,结合南亚地形图讨论完成P .19“活动”“地形对农业生产影响”读图完成P .20活
动2(1)表格“气候与农业生产”,探讨活动2(2)问题“资源条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承转)南亚的麻纺织工业和棉纺织工业基地的分布受农产品原料分布的影响,南亚的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读图探讨)读P .20图7.35“工业及矿产分布图”,找出印度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在哪里?这些工业区与矿产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讨论并尝试回答。
(教师总结)①东北部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工业区附近有依托煤铁资源建立的钢铁工业,又是重要的黄麻产区,因此主要以钢铁、机械和麻纺织工业为主;②位于西海岸中部的以孟买为中心的工业区,依托棉花产区、石油资源和便利的海洋交通,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工业中心;③位于南部的以班加罗尔为中心的工业区,是印度最主要的航空、电子、机械工业中心。
(讲述)南亚七国都量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主要家产品有黄麻、茶叶、花生、棉花。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 .21第一、二段落内容)
图片展示)印度的核工业、航天工业、软件产业等先进技术行业的图片,让学生比较直观感性地认识到印度虽为发展中国家,但在某些领域位于世界先进水平。
(板书)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1.经济以农业为主
2.先进技术行业:核技术、软件、航天技术。
板书设计
一、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
二、南亚的范围
三、三大地形区与两大河流
1.三山:北部——高大狭长的喜马拉雅山
中部——广阔的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南部——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
2.两河:恒河、印度河
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1.经济以农业为主
2.先进技术行业:核技术、软件、航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