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唐诗43无论生活多么不公平,请不要.不愿也不甘"低头在草莽"

熟读《唐诗三百首》,只是一个传说。

除非跟着楚子,

每天听一篇好听的故事,

不知不觉,成功了!

“醋溜唐诗”进度:卷二,七言古诗

明天是阴历2月15日,也叫“百花生日”、“花朝节”。因为这一天是春季的正中,所以还叫“中春”。

我们都知道中秋节,却很少有人知道中春节,这也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唐朝的诗人徐凝说过:“中秋未必胜中春。”可见这个节日十分美丽。

因为这个美丽的日子明天就要来临,所以无论我们经历着什么、忧郁着什么、烦恼着什么、忙碌着什么,都要让我们的心情好一点,有可能的话,拿一本唐诗,到户外走一走,好吗?

【楚子说诗】

昨天读了李颀的《古意》,知道李颀是一个写人物的顶级高手。今天,正好读一首他的赠别诗,体会一下这首以人物为主题的诗,是如何成为经典的。

这首诗的标题是《送陈章甫》。

陈章甫的故事很悲惨,他很有才学,不料应制科及第后,因没有登记户籍而不被录用。经上书力争,吏部才破例录用了他,这事还受到天下士子的赞美。然其仕途并不通达,因此他无意官事,经常住在寺院郊外,活动于洛阳一带。

这首诗大约作于陈章甫罢官后登程返乡之际,李颀送他到渡口,以诗赠别。可见双方同为天涯沦落人,情意是很密切的。

楚子将这首诗分为三段。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四月的一天,诗人骑马出门与友人饯别。这是一个令人容易思乡的天气:南风微醺,田里大麦已黄,枣花星星点点地开放,满树的桐叶常常地垂向地面。这几句十分流畅,节奏轻快,仿佛如歌的行板。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正面的人物形象描写,这是李颀的独门兵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有声音、有脾气、有境界,就是无外貌,都习惯用写意的修辞手法。这种情况到了李颀这里,被颠覆了。

据说明清时期的文人看重李颀,是因为明清小说开始盛行,而文人们却发现小说描写人物的很多手法,原来在李颀的诗中早已十分成熟,信手拈来便是高超的笔墨技巧。

这一段前两句先是外貌后是境界,后两句既说嗜酒又说酒外之意。详略之中活脱脱画出了一个粗犷、豪迈、孤傲、好酒的汉子形象。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说了人物,说际遇。借归乡之路的莫测,喻人生之路的艰难。行者和送者、罢官者和留官者、陈章甫和诗人,都在渡口等候,都没有着落。一个“未及家”,一个“空叹息”,都有一种惆怅。最后一句,收回遐思回到送别的主题和现实上来。

读这一段,有没有想起王维送别落第举子綦毋潜的诗?同样面对一个失意者,王维想到的是避世,李颀想到的是不服,李颀是霸气侧漏啊。

李颀才高志大,然只做到县尉,他以自赏缓解不为世用的痛苦,以奇崛之物象表达对社会的抗议。他由己及彼,对独立特行、奇操异节的人物非常欣赏,在与他们亲密交往时,李颀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深刻理解他们的不幸。在与他们的寄赠酬答诗中,激情纵跃,兴会淋漓,既颂赞其卓行,又同情其遭遇,有时甚至有一种同病相怜的认同感。李颀在写这些人物的时候,融进了自己的喜好与感情,他笔下的这些人物是自身情志的折射。

所以,李颀的笔底人物,是各色大唐志士的一个映像、是大唐文人们傲气傲骨的一个留存,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让我们仔细读一读。

【今日读诗】

《唐诗三百首》卷二

送陈章甫

唐·李颀

【字词注释】

虬须:卷曲的胡子

颡(sǎng):前额

我曹:即我辈

津吏:管渡口的官员

故林:故乡

【白话译文】

四月的一天,诗人骑马出门与友人饯别,这是一个容易令人思乡的天气。

陈侯心胸坦荡性格豪放,前额宽广仪表堂堂,满腹经纶博览古今,怎肯屈身沦落草野。

他从东门买来佳酿,与我们同饮共醉;心绪飘扬,人世间万事万物如同鸿毛。

他有时醉卧不知白天黑夜,有时将内心的清高,寄托于碧空中的孤云。

长河风急浪高,天昏地暗一片,往来的船只已停止摆渡。

郑国的游子我还未返家,洛阳的行客你却望空叹息。

你故乡亲朋好友众多,罢官回去,他们对你不会另眼相待吧。

【楚子歪说】

这首诗最打动楚子的,是那句“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楚子已经说过,李颀才名满天下,但是仕途上面只做过县尉,差不多算是科级干部吧,因此他十分苦闷,也常常流露出归隐之心,他和李白、王维等人一样,一生不停地崇佛求道,拜访过很多方外之人。

但是,你只要读李颀的诗,就能发现,他虽然苦闷,但是满腔的豪情,从来没有熄灭过。他笔下的人物,都是狂士,都不满于现状,都爱喝酒,都喜欢仰天长啸,从没有消沉和逃避,这一点就和李白、王维不一样。

其实,这些狂士,包括李颀在内,尽管仕途黯淡,但是内心的傲气从来没有熄灭,从来不肯熄灭。什么叫“低头在草莽”?就是甘于平庸、臣服于世俗。但是无论现实怎么折磨人,无论生活多么不公平,李颀们绝不肯臣服,绝不肯低头。

而不甘于平庸的底气,来自于“腹中贮书一万卷”,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啊。韦应物是读书改变人生的、陈子昂是读书改变人生的、李颀同样也是读书改变人生的。读书,不一定改变他们的政治地位或经济地位,但是真真切切地改变了他们人生的境界。

【李颀的送别诗】

这首诗为送别之作,但绝无儿女沾巾之态,不为失意作苦语,写得豪放,十分感人。李颀的送别诗很多,为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多为怀里琅玕而不得施展之狂士:

手持莲花经,目送飞鸟馀。(《送綦毋三谒房给事》)

西林独鹤引闲步,南涧飞泉清角巾。

前年上书不得意,归卧东窗兀然醉。(《送刘十》)

放情白云外,爽气连虬须。(《送裴腾》)

童颜且白皙,佩德如瑶琼。

……有才不偶谁之过,肯即藏锋事高卧。(《送刘方平》)

中国科学院文研所编《中国文学史》,在分析了李颀人物诗的特点和成就后,指出:在“我国小说发达以前,这样的人物素描诗,的确是颇富特色而有意义的。”

李颀善于抓住富于人物特征的行为,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刻画。他最擅长捕捉反映人物心灵的行为举止,摹状写态,活灵活现的刻画人物。如昨天读的《古意》,以“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写出战士凶猛剽悍的侠客秉性,然正是这样一位久戍边疆的粗犷战士,听到一曲《出塞》羌笛却“泪如雨”,其恋土眷乡的离愁别怨是那样的真实,两组行为,对照鲜明,刚柔相济,把战士的生活、思想表现得异常生动,战士的形象也立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次,李颀善于抓住人物最突出的外貌特征,通过勾画人物的肖貌神态,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笔底的陈章甫是“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虬须虎眉,面有大颡,貌有异形,心有大志,读书万卷,立身坦荡的志士形象鲜活地凸现出来。

李颀以诗歌语言塑造人物,扩大了诗歌体裁的表现范围,拓宽了诗境,其贡献是巨大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只是一个传说。

除非跟着楚子,

每天听一篇好听的故事,

不知不觉,成功了!

“醋溜唐诗”进度:卷二,七言古诗

明天是阴历2月15日,也叫“百花生日”、“花朝节”。因为这一天是春季的正中,所以还叫“中春”。

我们都知道中秋节,却很少有人知道中春节,这也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唐朝的诗人徐凝说过:“中秋未必胜中春。”可见这个节日十分美丽。

因为这个美丽的日子明天就要来临,所以无论我们经历着什么、忧郁着什么、烦恼着什么、忙碌着什么,都要让我们的心情好一点,有可能的话,拿一本唐诗,到户外走一走,好吗?

【楚子说诗】

昨天读了李颀的《古意》,知道李颀是一个写人物的顶级高手。今天,正好读一首他的赠别诗,体会一下这首以人物为主题的诗,是如何成为经典的。

这首诗的标题是《送陈章甫》。

陈章甫的故事很悲惨,他很有才学,不料应制科及第后,因没有登记户籍而不被录用。经上书力争,吏部才破例录用了他,这事还受到天下士子的赞美。然其仕途并不通达,因此他无意官事,经常住在寺院郊外,活动于洛阳一带。

这首诗大约作于陈章甫罢官后登程返乡之际,李颀送他到渡口,以诗赠别。可见双方同为天涯沦落人,情意是很密切的。

楚子将这首诗分为三段。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四月的一天,诗人骑马出门与友人饯别。这是一个令人容易思乡的天气:南风微醺,田里大麦已黄,枣花星星点点地开放,满树的桐叶常常地垂向地面。这几句十分流畅,节奏轻快,仿佛如歌的行板。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正面的人物形象描写,这是李颀的独门兵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有声音、有脾气、有境界,就是无外貌,都习惯用写意的修辞手法。这种情况到了李颀这里,被颠覆了。

据说明清时期的文人看重李颀,是因为明清小说开始盛行,而文人们却发现小说描写人物的很多手法,原来在李颀的诗中早已十分成熟,信手拈来便是高超的笔墨技巧。

这一段前两句先是外貌后是境界,后两句既说嗜酒又说酒外之意。详略之中活脱脱画出了一个粗犷、豪迈、孤傲、好酒的汉子形象。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说了人物,说际遇。借归乡之路的莫测,喻人生之路的艰难。行者和送者、罢官者和留官者、陈章甫和诗人,都在渡口等候,都没有着落。一个“未及家”,一个“空叹息”,都有一种惆怅。最后一句,收回遐思回到送别的主题和现实上来。

读这一段,有没有想起王维送别落第举子綦毋潜的诗?同样面对一个失意者,王维想到的是避世,李颀想到的是不服,李颀是霸气侧漏啊。

李颀才高志大,然只做到县尉,他以自赏缓解不为世用的痛苦,以奇崛之物象表达对社会的抗议。他由己及彼,对独立特行、奇操异节的人物非常欣赏,在与他们亲密交往时,李颀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深刻理解他们的不幸。在与他们的寄赠酬答诗中,激情纵跃,兴会淋漓,既颂赞其卓行,又同情其遭遇,有时甚至有一种同病相怜的认同感。李颀在写这些人物的时候,融进了自己的喜好与感情,他笔下的这些人物是自身情志的折射。

所以,李颀的笔底人物,是各色大唐志士的一个映像、是大唐文人们傲气傲骨的一个留存,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让我们仔细读一读。

【今日读诗】

《唐诗三百首》卷二

送陈章甫

唐·李颀

【字词注释】

虬须:卷曲的胡子

颡(sǎng):前额

我曹:即我辈

津吏:管渡口的官员

故林:故乡

【白话译文】

四月的一天,诗人骑马出门与友人饯别,这是一个容易令人思乡的天气。

陈侯心胸坦荡性格豪放,前额宽广仪表堂堂,满腹经纶博览古今,怎肯屈身沦落草野。

他从东门买来佳酿,与我们同饮共醉;心绪飘扬,人世间万事万物如同鸿毛。

他有时醉卧不知白天黑夜,有时将内心的清高,寄托于碧空中的孤云。

长河风急浪高,天昏地暗一片,往来的船只已停止摆渡。

郑国的游子我还未返家,洛阳的行客你却望空叹息。

你故乡亲朋好友众多,罢官回去,他们对你不会另眼相待吧。

【楚子歪说】

这首诗最打动楚子的,是那句“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楚子已经说过,李颀才名满天下,但是仕途上面只做过县尉,差不多算是科级干部吧,因此他十分苦闷,也常常流露出归隐之心,他和李白、王维等人一样,一生不停地崇佛求道,拜访过很多方外之人。

但是,你只要读李颀的诗,就能发现,他虽然苦闷,但是满腔的豪情,从来没有熄灭过。他笔下的人物,都是狂士,都不满于现状,都爱喝酒,都喜欢仰天长啸,从没有消沉和逃避,这一点就和李白、王维不一样。

其实,这些狂士,包括李颀在内,尽管仕途黯淡,但是内心的傲气从来没有熄灭,从来不肯熄灭。什么叫“低头在草莽”?就是甘于平庸、臣服于世俗。但是无论现实怎么折磨人,无论生活多么不公平,李颀们绝不肯臣服,绝不肯低头。

而不甘于平庸的底气,来自于“腹中贮书一万卷”,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啊。韦应物是读书改变人生的、陈子昂是读书改变人生的、李颀同样也是读书改变人生的。读书,不一定改变他们的政治地位或经济地位,但是真真切切地改变了他们人生的境界。

【李颀的送别诗】

这首诗为送别之作,但绝无儿女沾巾之态,不为失意作苦语,写得豪放,十分感人。李颀的送别诗很多,为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多为怀里琅玕而不得施展之狂士:

手持莲花经,目送飞鸟馀。(《送綦毋三谒房给事》)

西林独鹤引闲步,南涧飞泉清角巾。

前年上书不得意,归卧东窗兀然醉。(《送刘十》)

放情白云外,爽气连虬须。(《送裴腾》)

童颜且白皙,佩德如瑶琼。

……有才不偶谁之过,肯即藏锋事高卧。(《送刘方平》)

中国科学院文研所编《中国文学史》,在分析了李颀人物诗的特点和成就后,指出:在“我国小说发达以前,这样的人物素描诗,的确是颇富特色而有意义的。”

李颀善于抓住富于人物特征的行为,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刻画。他最擅长捕捉反映人物心灵的行为举止,摹状写态,活灵活现的刻画人物。如昨天读的《古意》,以“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写出战士凶猛剽悍的侠客秉性,然正是这样一位久戍边疆的粗犷战士,听到一曲《出塞》羌笛却“泪如雨”,其恋土眷乡的离愁别怨是那样的真实,两组行为,对照鲜明,刚柔相济,把战士的生活、思想表现得异常生动,战士的形象也立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次,李颀善于抓住人物最突出的外貌特征,通过勾画人物的肖貌神态,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笔底的陈章甫是“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虬须虎眉,面有大颡,貌有异形,心有大志,读书万卷,立身坦荡的志士形象鲜活地凸现出来。

李颀以诗歌语言塑造人物,扩大了诗歌体裁的表现范围,拓宽了诗境,其贡献是巨大的。


相关内容

  • 国学日课 |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 国学日课 唐诗 作 者 简 介 李颀(690-751)颍阳(今河南登封西)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曾任新乡(今河南新乡)县尉,后弃官隐居东川别业.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都有诗什往还,为盛唐重要诗人之一.他众体皆擅,尤以七言歌行及律诗最为后世推崇.他的边塞诗气势豪迈而悲凉沉郁,赠友人诗刻画人 ...

  • 李颀[送陈章甫]
  • 送陈章甫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 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 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①立身何坦荡, 虬须虎眉仍大颡②. 腹中贮书一万卷, 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 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 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 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 洛阳行子空 ...

  • 唐诗伴我成长
  • 唐诗伴我成长 单位:焦作市实验小学 姓名:张闫亮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内涵丰富,朗朗上口,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和传诵.她是一位良师益友,传授给我们许多丰富的知识.教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从小就与唐诗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爱的熏陶.正是在唐诗的引导下我从一个沉浸在稚 ...

  • 浅谈[简·爱]中简·爱的形象[1]
  • 浅谈<简·爱>中简爱的形象 12函授本科怀广班 李晓燕 [1**********] 摘要:在文学史上,有很多经典的名著将要永垂不朽,但是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的进入人们的灵魂,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说,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 ...

  • 美丽的刘禹锡公园作文650字
  • 美丽的刘禹锡公园作文650字 黄叶飘飘的金秋时节,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为纪念刘禹锡而建的公园--禹锡园 一进入禹锡园,我第一眼就看到了高高的刘禹锡雕像.他一手抚摸着胡子,一手握着笔,眼睛凝视着远方,那样子像是刚刚写完一首豪诗正在细细的品味呢!刘禹锡身后的古典建筑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建筑典雅雄伟,非常好看 ...

  • 满分作文3
  • 2009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踮起脚尖(七篇) 一. 踮起脚尖(记叙文) 湖南考生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穷,却仍是不愿低头.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我没有钱去上优秀的高中.但我有自己 ...

  • [稻草人]续写作文
  • <稻草人>续写作文(1) 稻草人的哭声传到了过路青蛙的耳朵里.青蛙闻声赶来,见稻草人在哭,便问他:"稻草人兄弟,你为什么哭啊?"稻草人呜咽着回答:"我是为我主人哭的,我的主人是一位孤独的老奶奶,他已经八九年没笑了.八年前,她丈夫死了,她和她儿子用了三年才把她 ...

  • 如果没有苦难,就不会造就伟大的史诗
  • 我是含着泪水的看完这部电视剧的.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也曾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尾曲.作为一个贫瘠厚重的黄土原的后生,我可以想象除了小说中那群苦难的人,也有人经历过同样的苦难,续写过同样的苦难,他们曾挥汗如雨,被动地生活,如履薄冰地生活着. 这是一部直击我内心.贴近我生活的作品,它的焦点不仅是黄土原深 ...

  • 2016年全国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
  • 2016年全国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引起你什么感悟或思考?围绕材料按照要求拟写作文. 从前有个书生,精通佛道.在夏天的一个夜晚,刚要睡觉,谁知耳边传来蚊子的响声:正想拿起蒲扇打蚊子,突然心中想起佛道:切勿杀生.阿弥托福,书生放下了蒲扇,在一片骚扰中睡去.第二天,只见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