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和小鱼评课稿

《北风和小鱼》评课稿

今天我有幸听了曹老师所执教的《北风和小鱼》一课,下面我就从曹老师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给我印象最深,启发最大的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对这一堂课教学设计粗浅的看法。

《北风和小鱼》是国标苏教版第一册里面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北风吹来,大自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青草枯黄,梧桐落叶,鸟儿躲藏,河水结冰,勇敢的小鱼在这个寒冷的季节了,躲在水底捉迷藏,快乐地生活着。故事生动有趣,文字简洁明了,是一篇小学生喜欢而且文化色彩很浓的课文。

教学中,老师注重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个维度”,三个维度是指 :知识与能力 ,它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 ,它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是语文学习的动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教师在课前5分钟设计了表示冬天特点的成语和诗词,积累了孩子的词汇量,在教学中也能及时教给学生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增加孩子的识字量,力求在玩中学,玩中巩固,寓教于乐。但这里老师要注意,对于才上学的孩子,教给学生的知识不能过高要求,越过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教给学生《青松》一诗,这里只要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熟读就可以了,老师可以适当引导,读了2遍,就让学生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松树,刚上小学的孩子根本不会借助古诗内容来理解,所以孩子也就云里雾里,不知如何回答了。还有复习生字词这一环节,内容也过难,第一次读可以借助拼音来读,然后对于二类字和四会字可以去掉拼音读,今天出示的词语中有好几个字是学生不需要掌握的,如“窝”、“猛”既不是四会字,也不是二类字,那么可以给它们加注拼音,降低学生读准字音的难度(读准字音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使学生能比较容易地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中,首先,教师注重了以读为本,读为主线,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曹老师注重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如:激疑促读、个别检查读、教师领读、看图读文、男女赛读、表演朗读等,力求调动学生读书兴趣,使学生意识到自己酿的蜜最甜,力求作用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感素养的形成。老师在教学中,不是一味让学生读,而是巧妙设计,营造入境悟情氛围,

凭借朗读,于不经意中通过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使学生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视其物、如临其境的阅读心理状态,构成一种心理图像,加强了语言感受力。教师放北风呼呼吹的录音,学生听后再读这句话,顿时狂风大作,寒冷刺骨,青草低头,树叶飘舞,鸟窝摇曳,读出了语言所表达的意境,意在不言中。

其次在教学中老师充分挖掘了教材的语言价值,着重于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老师设计了多处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如:让学生听了北风的声音后,让学生说说他们都听到了什么,以及听了这些声音有什么感受;再如:让学生观察北风向梧桐树、草地、鸟儿吹一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情景,通过看图不仅训练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再此进行拓展: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物也怕北风?又如:“北风气极了,它怎么想,学着北风的口吻来说一说”等等,像这样的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训练,曹老师课上还有多处。可以看出,整堂课教师设计的语言训练点很多,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原因和认知水平,孩子的回答还是有些不尽人意,没有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即使是阅读教学,也应该把识字写字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低年级的课文大都短小易懂,无需教师在课堂上再去挖掘什么“微言大义”,重要的是:把课文读通读顺,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快乐,再把识字写字的任务完成好,“十分钟的写字时间”是尤为重要的,今天的课堂上对于生字教学老师做得还不太够,孩子学习写字的时间太少了。

另外谈点不成熟的看法,在听教师教学时,总觉得教师如此把北风和小鱼对立起来不是那么一回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抓住了文中“北风得意地说:‘哈哈,大家都怕我。’这句话”,在教学时,把北风和小鱼对立了起来,学生痛恨北风而喜欢小鱼,在学完课文后又问“北风和小鱼,你喜欢谁?”使课堂中充满了对北风的讨伐之声以及对小鱼的溢美之词。其实,北风只是一种自然现象:白茫茫的雪覆盖在大地上,屋顶白了,树白了,麦苗在厚厚的雪下美美地睡了„„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色啊。这美好的一切都是北风给我们带来的,(教师配上一副精美的冬天雪景图,通过讲述告诉学生正确看待北风)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事物的两面性。

说了这么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北风和小鱼》评课稿

今天我有幸听了曹老师所执教的《北风和小鱼》一课,下面我就从曹老师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给我印象最深,启发最大的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对这一堂课教学设计粗浅的看法。

《北风和小鱼》是国标苏教版第一册里面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北风吹来,大自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青草枯黄,梧桐落叶,鸟儿躲藏,河水结冰,勇敢的小鱼在这个寒冷的季节了,躲在水底捉迷藏,快乐地生活着。故事生动有趣,文字简洁明了,是一篇小学生喜欢而且文化色彩很浓的课文。

教学中,老师注重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个维度”,三个维度是指 :知识与能力 ,它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 ,它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是语文学习的动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教师在课前5分钟设计了表示冬天特点的成语和诗词,积累了孩子的词汇量,在教学中也能及时教给学生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增加孩子的识字量,力求在玩中学,玩中巩固,寓教于乐。但这里老师要注意,对于才上学的孩子,教给学生的知识不能过高要求,越过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教给学生《青松》一诗,这里只要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熟读就可以了,老师可以适当引导,读了2遍,就让学生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松树,刚上小学的孩子根本不会借助古诗内容来理解,所以孩子也就云里雾里,不知如何回答了。还有复习生字词这一环节,内容也过难,第一次读可以借助拼音来读,然后对于二类字和四会字可以去掉拼音读,今天出示的词语中有好几个字是学生不需要掌握的,如“窝”、“猛”既不是四会字,也不是二类字,那么可以给它们加注拼音,降低学生读准字音的难度(读准字音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使学生能比较容易地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中,首先,教师注重了以读为本,读为主线,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曹老师注重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如:激疑促读、个别检查读、教师领读、看图读文、男女赛读、表演朗读等,力求调动学生读书兴趣,使学生意识到自己酿的蜜最甜,力求作用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感素养的形成。老师在教学中,不是一味让学生读,而是巧妙设计,营造入境悟情氛围,

凭借朗读,于不经意中通过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使学生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视其物、如临其境的阅读心理状态,构成一种心理图像,加强了语言感受力。教师放北风呼呼吹的录音,学生听后再读这句话,顿时狂风大作,寒冷刺骨,青草低头,树叶飘舞,鸟窝摇曳,读出了语言所表达的意境,意在不言中。

其次在教学中老师充分挖掘了教材的语言价值,着重于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老师设计了多处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如:让学生听了北风的声音后,让学生说说他们都听到了什么,以及听了这些声音有什么感受;再如:让学生观察北风向梧桐树、草地、鸟儿吹一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情景,通过看图不仅训练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再此进行拓展: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物也怕北风?又如:“北风气极了,它怎么想,学着北风的口吻来说一说”等等,像这样的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训练,曹老师课上还有多处。可以看出,整堂课教师设计的语言训练点很多,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原因和认知水平,孩子的回答还是有些不尽人意,没有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即使是阅读教学,也应该把识字写字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低年级的课文大都短小易懂,无需教师在课堂上再去挖掘什么“微言大义”,重要的是:把课文读通读顺,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快乐,再把识字写字的任务完成好,“十分钟的写字时间”是尤为重要的,今天的课堂上对于生字教学老师做得还不太够,孩子学习写字的时间太少了。

另外谈点不成熟的看法,在听教师教学时,总觉得教师如此把北风和小鱼对立起来不是那么一回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抓住了文中“北风得意地说:‘哈哈,大家都怕我。’这句话”,在教学时,把北风和小鱼对立了起来,学生痛恨北风而喜欢小鱼,在学完课文后又问“北风和小鱼,你喜欢谁?”使课堂中充满了对北风的讨伐之声以及对小鱼的溢美之词。其实,北风只是一种自然现象:白茫茫的雪覆盖在大地上,屋顶白了,树白了,麦苗在厚厚的雪下美美地睡了„„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色啊。这美好的一切都是北风给我们带来的,(教师配上一副精美的冬天雪景图,通过讲述告诉学生正确看待北风)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事物的两面性。

说了这么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内容

  • 北风和小鱼教案
  • 北风和小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一定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3. 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要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 教学重点: 针对新大纲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多种形式的读,让学 ...

  • 11.北风和小鱼
  • 11.北风和小鱼 备课时间 :2004 年 12 月 1 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 7 个生字,两条绿 线内的 8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要有自知 之明,不可妄自尊大. 教学重点: 朗读 ...

  • [北风和小鱼]教学设计2
  • <北风和小鱼>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生字 3.学习"口.毛.气.出" 重点: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写字 对策:随课文识字,寓识于读.加强写字指导,确保写字时间. 难点:读通 ...

  • 北风和小鱼说课稿
  • <北风和小鱼>说课稿 一二年级语文组 陶金芝 一.说教材: <北风和小鱼>是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十一课.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北风吹来,青草枯黄,梧桐落叶,鸟儿躲藏,北风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大,不把小鱼放在眼里.课文讽刺了北风缺乏自知之明.狂妄自大的行为.课文配有插图,形 ...

  • 苏教版北风和小鱼教案
  • <北风和小鱼>教案设计 [学情分析]这样一篇童话对于入学不久.识字不多.刚刚学会使用汉语拼音的学生来说,要想读好课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基于对教材及学生的认识,根据新课标三维度的要求,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主要 ...

  • 北风和小鱼教学设计
  • <北风和小鱼>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能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并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和""树". 3.能用"和"练习说话. 学习重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在田字格中规范书 ...

  • 一年级[北风和小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一年级<北风和小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年级<北风和小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

  • [北风和小鱼]教学案例
  • 师:小朋友,读完了<北风和小鱼>这篇寓言故事,面对北风和小鱼,你愿意和谁交朋友 为什么 生1:我喜欢和小鱼交朋友,因为它们不怕北风. 生2:我也喜欢和小鱼交朋友,因为它们很勇敢. 生3:我喜欢小鱼,因为它们不怕冷,很坚强. ...... (他们的回答合情合理,也合我意,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认 ...

  • [北风和小鱼]说课稿
  • 一.说教材 本文是一则寓言童话,讲的是北风吹来,青草枯黄,梧桐落叶,鸟儿躲藏,小鱼却不害怕.让我们看到了北风缺乏自知之明.狂妄自大以及小鱼面对强者毫不畏惧.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北风.青草.梧桐.小鸟和小鱼的样子,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说学情分析 本课由它自身的寓言童话体裁决定了,是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