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雷军最新内部演讲谈小米与互联网思维!
2014-10-09官方发布
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交流,聊之前我一直在想谈什么话题,我想来想去,要不我先来介绍一下小米,很多领导对小米不一样有那么了解。我在介绍小米的过程中再谈我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因为我自己创业25年,原来是做金山软件,4年前干了小米。怎么说,其实我们最最痛苦的也是转型问题。因为在互联网开始的时候,金山已经经营了十多年,我们是88年创办的,腾讯是98年底,百度是99年,阿里是99年,也就是说,在他们创办的时候,我们已经创办了十年以上,所以当这个浪潮过来的时候,其实我们自己也是饱受冲击,所以我等会要谈一些我自己对转型的看法,就是怎么能转过来。
当然我觉得转型不是一样很容易的事情。小米的创办在4年前,第一天,我们到了十来个人,七八条枪,大家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开始闹革命,这锅粥还是我们一个同事的父亲早晨5点钟起来熬了四五个小时。喝了这碗粥之后,我们就直接开始组建团队。大概组建了八个人为主的创业团队,这个团队很有特点,实际上是4家公司的组合,包括有微软、谷歌,摩托罗拉,还有金山软件。主要是要顺应未来的一种发展潮流,是什么呢?就是软件+硬件+互联网,铁人三项式的竞争,所以我们公司在创办的时候就按这个方向走。我是觉得一个硬件的公司把软件做好真的很不容易,软件公司把硬件做好也非常不容易。我为什么这么讲?大家老是抱怨说,三星软件做得不好、博胜软件做得不好,不怕他们难过,他们真的永远做不好。
为什么呢?我自己也花了很长时间想这个问题。他们公司的高管,10个中可能有9个是做硬件的,一个是做软件的。比如一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他是去微软还是去摩托,他肯定去微软。这样他进来的人才不是一流的,上升的通道也不是多,他自然感觉他的DNA是硬件DNA,其实很难把软件做好。我自己做了20年的软件公司,我是说软件不是说硬件,比如说微软,做个Surface,一个平板,他们去年二季度歪到了9亿美金,三季度歪到了15
亿美金;前段时间亚马逊
刚刚发布的FirePhone,这个季度直接歪到,现在一台机器是九毛九,0.99美元在卖,全部歪到了。所以跨行业做很难,怎么跨行业呢?
肯定有人说,苹果是硬件公司。NO,苹果不是硬件公司,苹果从零的开始就是软件在起作用,从它第一天就是同时做软件的。如果大家了解苹果的历史,(就知道)它是从第一天开始就同时做软件的。这样的公司不一样,它的DNA就是混合的DNA。所以在办小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能让这个公司同时具备三种DNA,所以最后的方法是把微软、Google、摩托合并了。在4年前我就这样想。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就定向开始去找,我怎么能挖到最优秀的人?我找了当时谷歌研究院的副院长林斌,他在微软干了11年,在Google干了5年。我找了第二个人,周光平博士,他是1995年在美国加州摩托开始做数字手机,99年回国后他牵头做了摩托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在中国卖得最好的摩托手机“云系列”是周博士做的,所以他做硬件蛮强的。另外,我们找KK(黄江吉),香港人,他在winphone team做工程总监,他在微软也干了十多年,普度本科毕业以后就在西雅图,后来回国总共干了15年;洪峰也是从美国Google回来的,他是做的3D街景,另外,黎万强是跟我在金山干了十几年,差不多我们就是这样一个结构。
就是从零开始就是3种基因的组合。就是国内、国外相结合、三种文化相结合,总之就是跨文化的融合。所以小米在创办之初最难的问题就是融合。怎么能把完全不能基因的人有效组合在一起,这是最难的一点。那么,这个团队还有一点不一样的是,它的平均年龄是43岁,平均有20年的产业经验。很多人觉得小米一夜之间起来,为什么这么厉害,其实大家都干过20年了。我觉得这个行业没有经验的积累是很难做好的。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还请了Hugo Barra,他是安卓的产品副总裁,Google的全球副总裁,他在安卓算是第二号人物,AndyRubin的大将,以前每次安卓发布都是Andy Rubin来发布,这次都是Hugo Barra发布的,后来AndyRubin去做机器人之后,他和另外一个研发的VP 负责安卓。我们为了做全球市场,从我们创办的时候,我们就邀请Hugo年后,去年10月份他正式加入了小米。他加入小米。在全球财经媒体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所以我们是不惜一切代价在找全球最优秀的人。 我简答讲下我们四年创业的结果。14年上半年做了330亿,同比增长了149%,我们的产品是3天前发布,12年做了100多亿,去年做了316亿,预计今年全年在800-850亿左右,所以应该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创业公司。今年上半年的销售了2611万台,预计全年大概在6500万只到7000万只。现在告的时候,已经到了690万只/月(销售)。但你们都是行家,在国内,今年有可能三星第一,有可能我第一,这个量在全球大概排在第四。去年我们干了1800万只,今年7000万只上线。我估计今年第三可能是华为,华为在全球的目标是8000万只,但是营业额,我们比华为高,因为我们的产品均价比华为高。他们今年的营业额目标大概是700亿吧。
我给大家一些参考数字。
这是友盟的数字。在互联网上,上网的手机里,谁的比例最高呢?第一名是小米,第二名是三星,第三名三星,第四名三星,第五名红米,第六名三星,第七名小米3,大概前十名小米占了5款,整体活跃度9.79。最近腾讯也公布了他们的活跃数字,腾讯公布的是第一名小米,第二名三星,第三名三星,第四名小米,第五名小米,基本你在任何一个互联网的后台,你能看到的数字都是小米和三星在前十款、二十款机型里面平分,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活跃度指标。那么,今年初,我们获得FastCompany,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公司,Google排第一,我们排第三,苹果排第十四。全球的职业商业背景给小米的创新以巨大的肯定。
小米的模式厉害在什么地方呢?很多人说我们不就是个手机公司卖得便宜吗?我觉得他讲得没错,我们是做手机的,但是我们同时做操作系统,做MIUI,在今天是非常领先的。还跟着我们做互联网,做电商,因为我们2/3以上的手机是在网上零售的,就是我们自己卖掉的,不到1/3是请各位运营商伙伴销售的。我们2/3以上是通过互联网全是小米零售的。从这个指标上讲,我们在电子商务公司里面目前已经排名第三,阿里第一,京东第二。
好,我们先讲一下软件,我们的软件好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最厉害的是做了一个MIUI,现在全球有7000万的用户,二十几个国家的版本,十几个国家都有粉丝站,几乎除了内核以外,全部是MIUI,全部重做的。它有很多很优秀的功能,比如一个电话过来,除了个人电话以外,它知道这个是骗子,这个是中介,这个是哪个单位的电话,能够一清二楚,而且非常准确。包括它发动大家一起标注谁是骗子,还有比如说你去咖啡厅,如果那里有免费wifi,你点一键就能自动接入,不用输账号不用输密码,有极其易用。你拍的照片能全部备份到网上,其次比iPhone的 app store做的还要细致很多。电话体验,陌生电话可以标志,能够提供免费wifi,打语音电话,比如中移动的语音电话,屏幕上能够自动弹起一个菜单,按1是什么,按2是什么,全部优化,不用听录音电话,就直接给答案。不仅仅中移动,他们最长的一个服务电话的语音录音我们自动做成服务菜单,避免听半天找不到你要的选项。我们中移动服务非常好,语音电话听完需要70s。我们掐表算了一下,你要集中注意力去听,你要找到一个功能的时候,因为服务项非常多,如果改成菜单,一眼就看出来了,一滑就知道你要什么。很简单的事情,只要你打10086,就给你弹出一个菜单。你打麦当劳,我还能把麦当劳的菜单弹出来。到底是哪种,汉堡包,多少钱,一点就买了,都简化。所以小米在MIUI的创新可能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我们做了大量优化,我们还直接把充手机卡、医院挂号、查快递单全部整合到手机里,叫超级黄页——小米黄页,直接全部整合,这个小米黄页里面link应该有六七千万个服务电话,全部整合到手机上。然后我们建立了一整套自己的生态系统。日下载3500万个应用,上半年分给开发者1.74亿人民币。
这是软件部分。如果大家用过小米,我刚给沙总汇报的时候,我跟他说了3个数字,第一个数字iPhone做得很好,国外的一家调查公司在年初发表报告的时候说,小米的用户使用小米的时长是iPhone的107%。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喜欢玩手机的年轻人买不起iPhone,都是买小米,他们用小米的时长超过iPhone,目前我们排第一,iPhone第二,三星第三。第二个数字是流量,iPhone每月500M,小米每月350M,排第二,用小米手机的流量,消耗在第二;第三个数字是品牌忠诚度,我在网上看了,我们之前已经公布了一个品牌忠诚度,就是你用这款手机的人换的下一款手机是什么?然后他们算出来,苹果第一,就是苹果用户换完还是苹果,小米第二,三星第三。所以这三个指标反过来证明我们在软硬件上的优势其实是很明显的。
我们再讲硬件,硬件我是怎么做的呢?我做硬件跟国内其他同行最大的不同是苹果怎么干我怎么干,三星怎么干我怎么干,买元器件找合作伙伴,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全是最好。以前我们国产手机说,我们便宜,为啥便宜?因为我们偷工减料。我把话说透了,你这里偷20%,那里偷20%,加起来你的产品品质永远比不过国外的公司。所以我在做小米的时候,我们只选交换供应商,苹果用不用,三星用不用,有人说三星用户,我说三星的旗舰手机用不用,三星的8G手机就别扯了,三星的旗舰手机用不用,这就是我选择供应商的条款。
我说,你看,很简单,我们处理器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机长式高通全球首发,最新平台,也是最贵的手机平台,我们卖的。小米屏幕Gdi,Touch我们用Wintec,相机索尼,连电池我们都只选索尼的电芯。其次,每一件都贵很多,组装我们只选两家,到今天为止,我们只有两家工厂,一个是富士康,一个是英华达。英业达是全球第五的工厂,主要做惠普,富士康大家都了解,苹果是他们第一大客户,我是他们第二大客户。英业达呢,惠普是他们第一大客户,我是他们第二大客户。我只有这两家工厂。这两个工厂其实都是世界前几大,比国内的工厂应该贵一倍左右。那么为什么贵呢?它品质是真的好。我们赢在什么地方?品质。我们排第一后,我们个别的同行老在诋毁我们,我都懒得辟谣,有一次跟华为公司的余承东交交流,我说品质好,我理解为四个环节,第一个自有,第二个供应商,第三个组装厂,第四个质量标准。我说我们的硬件全部拿去摩托,周光平博士做了一辈子的手机,今年58岁;供应商,我说你的供应商的品质离我整整差了一个数量级;第三个组装,组装我全世界最好;质量标准,我们直接用的是摩托的质量标准。我们做的大量手机可以1米2摔,一点问题没有。这样做出来的产品不可能不好,大家理解我的意思了吧。质量是这么做出来的,今天我们的返修率跟国产机相比,要好很多。三星的摔坏率也比我们高很多,主要是设计领域。我觉得他们在设计上,他们要求得不是那么高,我拆过很多部三星的手机,我知道它在设计中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因为有时候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你怎么能不摔坏,你是怎么设计的。
大家可能潜意识觉得,你们一定做不过苹果,我觉得我们离苹果的品质、设计还的确有差距,但是我们认为,国内这几家公司越来越接近苹果的实力,不仅我们一家,我觉得大家都在进步之中。他们说,小米到底好在什么地方?我说很简单,我的黑的手机是全黑的,比苹果黑,大家有苹果手机可以跟我的比一下,一比就清楚了。第二,白的我比苹果白,你眼睛看过去我就去比它白。我再说个更简单的,苹果手机周围都有一个塑料边,仔细看很难看,我们现在都直接把边省掉,非常精致。每个细节我们都在追求卓越品质。大家有iPhone的,我们可以比一下。(现场比较)其实现在大家做手机就是在比细节,我觉得我们的相机做得也很好。
近几年,国产手机的进步幅度非常大。三星为什么今年的情况在下跌,相信大家都很了解,我是觉得三星进步的幅度,没有国内的手机行业进步得快。不仅仅是我们的手机,我觉得我们同行的手机都在迅猛地提升之中。我直接支持遥控器,还有我们做了红米Note,也支持移动4G,5.5寸大屏,799;2G内存卡是999,也都卖得非常好。红米用的是国内的,小米用的是全球最好,反正同样的产品,国内的至少便宜一半。而且我们基本也选用国内最好的。我们也做小米盒子、小米电视,这个电视也是铝合金的外框,49寸4K*2K的屏加9个喇叭的音响,3999。还有路由器、小米平板,最近出的小米手环火得一塌糊涂。小米手环火在什么地方呢?能够待机50天,而且能够支持洗澡和游泳,防水。还支持屏幕解锁,它其实比iPhone的指纹解锁更酷,你只要带着手环解锁,一打就开,不用输密码,79块钱。
电子商务很火,服务我们基本做到零售店的水平。在服务上,小米是极度重视的,我们服务的指标:自己干了18家,188家旗舰店,450个服务网点,物流、还有客服现在是2500多席,这是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我们公司的客服是最多的,同行中大概两三百,我们差不多比他们多10倍以上。我们是极度重视服务的。我们仓储是巨大规模,任何一个服务链都是这样的品质,里面有体验间,舒适度非常舒服。
介绍完三个维度之后,我还要介绍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什么叫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是幕后的参与者。从零开始,我们就要求用户给我们提意见,跟我们一起做,我们收集了用户的
1.5亿条意见,而且我们各个产品都邀请网友跟我们一起做。我们自己做的30个里面,25个里面是网友做的。我们448款机器,178款是网友做的。我们还举办各种网友的聚会,我们举办了19场,网友自己举办了500场。他们举办了54场公益活动。
好,我讲到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有一点像我党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就是相信群众、依赖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年前小米从一开始的时候,发布MIUI,只有100个用户,这100个用户天天泡在一起,帮我修改,帮我提意见,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就越滚越大。在3年前发布小米手机的时候,我们已经有50
万用户了,并且在全球的各个论坛里都很出名。大家都不知道小米要做什么,我们先做系统。在发布手机之前我觉得很有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你提出一条意见被我采纳了,你会不会特别有成就?你会不会跟你的同学讲、朋友讲、同事讲,到处帮我们推销小米,就是我们成功地把人拉成跟我们一伙的,在我们卖手机之前全球就有5万人跟我们是一伙的。所以我们去每一个国家卖手机的时候都非常顺利。我们用这种方法把消费者变成我们一伙的,然后我们有很多很多的fans。 这个是一本台历。去年1月4号,一个贵阳的米粉,坐飞机来北京,在我们楼下等了三四个小时,送我们一本台历。我一打开是我在互联网上去年一年的照片,做成一本台历。他就说,他特别崇拜我们,他是米粉。就是我们把大家调动起来,可能从来没有一个手机公司重视过任何一个意见,给过用户这种感受。我之前就是一个手机发烧友,虽然我是做软件的,我特别喜欢玩手机。我就是觉得以前用的手机,不管是诺基亚,还是摩托的,都是一堆问题。以我的角色,集团CEO,我是有机会见到他们老大的。我跟他们讲,这里有问题,那你应该怎么改,我讲得头头是道,他们也拼命地点头。可是提了半天,没用。你就觉得特别沮丧。我现在讲,我能不能把这个公司让100万喜欢手机的人能参与,不管这种参与是深还是浅,你能参与进来。所以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公司。
你可能帮小米干了点这个,干了点那个,全是义务劳动,可能就是论坛里给了你一个勋章。你到小米这里签了个到。比如我们去成都开了个小米之家,开门的时候,门口处的花篮都把整个公司铺满。所有的米粉给我们送花,开业典礼的时候几千人,大家就觉得我们能去成都,成都的米粉就特高兴。我上次去成都小米之家的时候,还有很多是义务劳动者。义工,周末带着孩子,来我们小米之家玩,帮我们服务用户,帮我们用户解答问题,特热情。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周末没什么事情干,他孩子在这里玩,他就帮我们干活,特热情。我们最大地限度把大家全动员起来,我们知道大家渴望被尊重,渴望参与,但是我们这个社会没有给他们太多可以参与的东西。苹果一直保密,一直保密,保密到最后,说这个东西这样,爱怎样怎样。小米不是。小米是敞开心扉,让你提意见,让你参与,所以我其实就是用的群众路线。我们几乎不打广告,也不去推销产品。很多人说,雷军我帮你卖个10万台。我说,求你了,不要帮我卖,我现在就是没货。我真的就是没货。
我一个小学同学,他说你真厉害,你把好好的市场经济变成了计划经济,还要批条子。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一个月出产六七百万只还是不够,网上还是骂得要死。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有一撮人,他们觉得我们尊重他的意见,他们把我们当自己人,他们也投入。后来大家把我们说成是粉丝经济,我也没仔细想,我其实没想过,我都不知道什么叫粉丝经济。我在做小米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像我这样的发烧友,能参与进来,能提意见能改。就这么一条。比如这个手机有个功能是我提的,我追求这样的成就感。就是我原来从诺基亚、摩托得不到的成就感。我今天能让几十万人得到这样的成就感,我觉得这是小米的精髓。什么供不应求、粉丝经济都不是我们想出来的,所以大家能看
到,粉丝跟我们的关系是很深的。就是我们刚出第一代手机的时候,一个粉丝全用小米粒粘出来手机模型,粘了一个多星期,在网上还搞了一个视频,他是怎么粘的。
介绍完小米之后,这是我真正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PPT)。小米是怎么做的呢?其实互联网的核心是以口碑为核心,不是以广告为核心。因为社交媒体很发达,这个产品用户说好,通过社交媒体,就能扩散到足够多的人,所以大家看看,口碑。口碑有个核心词是把用户当朋友,邀请用户来参与,形成正向口碑,接着通过社交媒体放大,接着是你不需要做任何广告,你的公司特别有名。
好,前面的几个词叫“互联网七字诀”。这个七字诀是指导怎么做产品和做业务,就是要求你专注、极致和快。什么叫专注呢?我们认为,只有少做事情才能做得好,就是尽量少做事情,才有机会把事情做好。小米在发布小米4之前,总共只出过5部手机,就是小米一代、二代、三代、红米、红米Note,卖得最差的是小米一代,790万台。任何单款都是天文数字。我们就干了两年多,不到三年时间,每一款手机都是海量的。我们专注在极少的型号上,这一点跟中华互联非常不同,我们一年只出一两款手机,每一款手机都是卖千万台的。
第二个是“极致”。极致就是做到你能力的极限。有一次,我跟我同事讲,我同事说什么叫极致呢?极致就是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死。就是仅仅做得好是没有口碑的,只有比用户想象得好,还要好才有口碑。谈到极致和口碑,我举个小例子。我觉得海底捞给了我很大启发。以前网上有个段子讲海底捞的。说在海底捞吃完饭,服务员上了个果盘,果盘没吃完,顾客说把果盘打包带走,服务员说不行,结果他们去结账的时候,服务员给了一个整个的西瓜说,切开的西瓜不卫生,结果把顾客感动得热泪盈眶。以至于我以后去海底捞老是想试一下,但是没好意思试。海底捞就有很多这样的段子。我们有时候做服务,老把用户当贼防着,人家怎么会觉得你好呢?其实用户要的东西不多,那海底捞不就是你进去门口放着一点很便宜的饮料吗?有个花生瓜子、有个指甲刀,有几副扑克牌,但是大家就觉得海底捞特别好。其实用户要的东西不多。怎么让用户觉得很温馨、很舒服,这就是我讲的极致。还有一条,就是反应要快。有问题不要紧,就是改得要快。我们有时候做业务的时候,大家老担心我想得不清楚,会捅娄子,其实在互联网时代不用这么想,干错了不要紧,反应要快。先想什么事情,有啥问题再改。所以反应速度要快。
所以前面这四个词,七个字,我们叫“互联网七字诀”, 指导你怎么做业务,就是你尽量少干一点事情,你要干就把这个事情干到极致,反应速度要足够快。我还可以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就是我们以往办发布会,就是请领导讲话,搞个乐队,拉拉小提琴,搞个沙画,再搞几个美女走秀,再请很多客人,很累。结果我们的PPT(自己讲话)20分钟,提前一天不怎么睡觉,就整个PPT,讲20分钟就结束了,我们把很多精力都花在跟讲话无关的事情上。苹果成功以后,我们就想我们用没有勇气说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的发布会一个人就讲产品,讲得大家听得下去,我们每次差不多要
花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准备,有四五十个人参与。就把每一张的PPT都做成海报级,我们只攻一条,只攻把PPT写好,讲好,让你不会半路退场,这个难度还是挺高的。不请领导剪裁,不找美女走秀,不搞艺术家表演,这样我们有足够的精力把PPT讲好。其实你请领导讲话,领导也累你也累,请了这个领导不请那个领导,或者几个领导来了以后谁先讲谁后讲,总而言之搞完以后一定搞得大家都不舒服。现在我们都不请了,反而效果更好。所以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让大家专注,你到底想干嘛,怎么能把事情做到极致,这样的话就容易形成口碑,比如小米4发布会一完,百度搜索就400多万,400多万的百度搜索是一个巨大的影响效果,所以那一天微博、微信全部被我刷屏,我觉得小米4的影响力更iphone6正式发布会的影响力其实是一样的,从互联网指数来看,都是三四百万数量级的。就是说那天有三四百万人通过百度搜索你的产品质量。那你还比什么广告呢?每人都知道小米了,都知道小米4发布了。就是干这么一件事情,把PPT讲好,把PPT准备好,每个地方讲清楚,反正我们在国内率先这样干,国内同行也开始这么学习了。就是你很专注、很极致地把事情做好,我觉得就够了。我觉得有时候我们想的事情太多,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互联网七字诀”和“参与感”。把用户当朋友。我觉得小米的秘诀就全部在这里。
我再把小米的模式给大家简化一下,小米是怎么干的呢?做一款手机,硬件尽量接近苹果、三星的标准,软件呢,因为我是做软件的,其实我比三星做得好很多,我相信用过小米手机的和三星一比较就知道我们手机做得好很多。通过电商模式卖,把中间渠道全干掉,成本价,通过大规模成产来赚钱。为什么我能卖2000呢?不是我成本低,我成本搞不好比苹果和三星还要贵,那我们是怎么做便宜的呢?卖1000万只,卖2000万只,巨大的量。所以我们为什么通过电商这种渠道呢?实际上是走的直销,就是厂商直销,直接成本价。每个季度再降降价,然后得利润。这套模式起来以后,我们去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都占了各地市场的10%以上。那些市场很小嘛,我们今年准备抢入印度,现在我们每个星期在印度都是4到5万台。所以我估计一年之内我们会在印度排在第一位。这个几乎挡不住,因为我比同行的机器都便宜一半以上。我们已经做了这样的规模,我们的品质、易用性都摆在那里。后来我就总结了一张图,说多了没用个,怎么把业务干出来,少干几件事情,要么不干,要干就要比所有人干得都要好。然后怎么能形成口碑,怎么反应快,怎么能把用户拉进来一起参与,然后怎么有效地运用社会化媒体,这张图就是小米过去四年来所做的一个总结(PPT)。我觉得有这个就足够了。
我也没想到我们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有了这样的规模。明后年我觉得可能还会继续高速地成长,那么这背后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们跟传统厂商想的不一样。
终端行业是竞争极为激烈的行业。大家说,大家都不怎么挣钱,你们为啥能挣点钱?因为他们型号太多了,每做一个型号都要开模、都要研发费,最后搞完,卖30万台,二三十万台,有啥意义呢?
我把研发费直接提高10倍以上,做完之后,我卖的量都是1000万台,2000万台,我的单款机器研发成本一定比我们同行高10倍,但是,我的销量是你的100倍。这我不就省钱了吗?并且这30万台卖出去还有维修,废料,一堆问题,比如说人,我们现在有7500人,把服务岗位拿掉,我们大概还有2500人。但是别的公司可能成规模,一两万人,不算服务岗位,就是我们的人也很少,基本上都是最优秀的人,让每一个人很专心地去做,这就是我干小米的一点经验。
我们1999年开始考虑小米转型互联网。花了10年时间代价,直到2010年觉得明白了干了小米,其实就是想明白了这张图。我听沙总讲,我们中移动现在推进移动互联网转型,我觉得转型的根本的东西是“口碑至上”。怎么将口碑通过社会化媒体传播,通过什么东西能做出口碑?我觉得这是关键。我琢磨了很长时间,当我把这套悟透以后,因为07年金山上市以后,我退了几年,所以那段时间的精力都在做投资,我就是因为不投资这个东西,这套东西帮助了不少创业者,现在有好几家都上市了,而且规模还很大。我觉得核心思想还是怎么样把这东西做到有口碑?怎么能让口碑自己传播,让产品自己说话?我觉得会轻松很多。
有时候大家觉得终端越做越好,其实我真在卖的时候没几个机器,我今天卖的只有3个机器,就是小米4、红米和红米Note,因为小米2、小米3都停产了。3G的现在都换成4G了,只有3款挣钱,一个月六七百万只。我们要搞100款机器,也未必能卖到我这么大的量。HTC的高管来跟我诉苦,说他们每年做五六十款机器,说每年精简精简,还是五六十款。我现在仍旧舍不得放弃,如果我们舍得放弃这些东西,可能会得到更多。就是你要舍得,有舍才有得。其实苹果也是这样,苹果只做最高端,也干到了美国40%的市场份额,中国也接近10%,手机卖得都很贵,我们的观点是我能不能少要几个市场,把这几个大市场我自己真的做好就行。我们主要就是2000块钱和799,把这两个价位做好,你买一千块钱的手机再加几倍块钱,这个小米4很好。如果你想买签约机,我这799已经很强大了。红米出来以后,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2000万只了。从去年8月份开始,一年多时间,卖了2000多万台,口碑非常好。主要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只做一款机器,巨大的生产量,然后通过互联网直销,所以整个成本结构很优化,而且机器型号单一以后,维修成本也低,服务成本、研发成本也低,什么成本都低。你做2000万台,一年多的时间,不可能做差,每个月有点小问题我都可以改,我可以把手机做得更好,我手机越好,口碑越好,卖得时间越长,就形成正循环。所以有时候我跟同行沟通的时候,他们经常去小米参观的时候,给他们介绍小米模式,我说我原来不懂手机,我现在也不懂你们为什么这么干,这是个想一想都很蠢的方法,一年干50款,100款,每天都在做手机,每部手机三四个月做出来,小米的每部手机都是12—18个月做出来。我们的投入是在大家10倍以上,周期是在3—4倍。每一款都是一版一版干出来的。我说同行你一款手机3k到4k,出现了多少问题没改,就稀里糊涂地上,只要能过测试。况且测试和使用体验不是一个
标准。过了测试并不表示这个手机好,因为我们是做手机的,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跟他们说,我们每一代手机要做6个版本供采集,每一个版本都是一个月到一个半月,这个手机好不好,每一个版本都做500台,正式上市已经做了三四千台。要做好就是要下工夫。所以我的结论就是这套东西。如果大家考虑业务转型的时候,用我这张表去试一试,可能能事半功倍。我一直主张少干事情,选最重要的事情,不惜天文数字的代价,把它做到让你震惊为止。然后剩下的事情就是用户去传播,自己去运转。有问题我们改得快,大概就是这一套思想。
我就介绍到这里了,下面看大家有什么问题,这样可能会有针对性,关于小米的,关于互联网转型,关于行业的也行。
【干货】雷军最新内部演讲谈小米与互联网思维!
2014-10-09官方发布
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交流,聊之前我一直在想谈什么话题,我想来想去,要不我先来介绍一下小米,很多领导对小米不一样有那么了解。我在介绍小米的过程中再谈我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因为我自己创业25年,原来是做金山软件,4年前干了小米。怎么说,其实我们最最痛苦的也是转型问题。因为在互联网开始的时候,金山已经经营了十多年,我们是88年创办的,腾讯是98年底,百度是99年,阿里是99年,也就是说,在他们创办的时候,我们已经创办了十年以上,所以当这个浪潮过来的时候,其实我们自己也是饱受冲击,所以我等会要谈一些我自己对转型的看法,就是怎么能转过来。
当然我觉得转型不是一样很容易的事情。小米的创办在4年前,第一天,我们到了十来个人,七八条枪,大家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开始闹革命,这锅粥还是我们一个同事的父亲早晨5点钟起来熬了四五个小时。喝了这碗粥之后,我们就直接开始组建团队。大概组建了八个人为主的创业团队,这个团队很有特点,实际上是4家公司的组合,包括有微软、谷歌,摩托罗拉,还有金山软件。主要是要顺应未来的一种发展潮流,是什么呢?就是软件+硬件+互联网,铁人三项式的竞争,所以我们公司在创办的时候就按这个方向走。我是觉得一个硬件的公司把软件做好真的很不容易,软件公司把硬件做好也非常不容易。我为什么这么讲?大家老是抱怨说,三星软件做得不好、博胜软件做得不好,不怕他们难过,他们真的永远做不好。
为什么呢?我自己也花了很长时间想这个问题。他们公司的高管,10个中可能有9个是做硬件的,一个是做软件的。比如一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他是去微软还是去摩托,他肯定去微软。这样他进来的人才不是一流的,上升的通道也不是多,他自然感觉他的DNA是硬件DNA,其实很难把软件做好。我自己做了20年的软件公司,我是说软件不是说硬件,比如说微软,做个Surface,一个平板,他们去年二季度歪到了9亿美金,三季度歪到了15
亿美金;前段时间亚马逊
刚刚发布的FirePhone,这个季度直接歪到,现在一台机器是九毛九,0.99美元在卖,全部歪到了。所以跨行业做很难,怎么跨行业呢?
肯定有人说,苹果是硬件公司。NO,苹果不是硬件公司,苹果从零的开始就是软件在起作用,从它第一天就是同时做软件的。如果大家了解苹果的历史,(就知道)它是从第一天开始就同时做软件的。这样的公司不一样,它的DNA就是混合的DNA。所以在办小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能让这个公司同时具备三种DNA,所以最后的方法是把微软、Google、摩托合并了。在4年前我就这样想。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就定向开始去找,我怎么能挖到最优秀的人?我找了当时谷歌研究院的副院长林斌,他在微软干了11年,在Google干了5年。我找了第二个人,周光平博士,他是1995年在美国加州摩托开始做数字手机,99年回国后他牵头做了摩托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在中国卖得最好的摩托手机“云系列”是周博士做的,所以他做硬件蛮强的。另外,我们找KK(黄江吉),香港人,他在winphone team做工程总监,他在微软也干了十多年,普度本科毕业以后就在西雅图,后来回国总共干了15年;洪峰也是从美国Google回来的,他是做的3D街景,另外,黎万强是跟我在金山干了十几年,差不多我们就是这样一个结构。
就是从零开始就是3种基因的组合。就是国内、国外相结合、三种文化相结合,总之就是跨文化的融合。所以小米在创办之初最难的问题就是融合。怎么能把完全不能基因的人有效组合在一起,这是最难的一点。那么,这个团队还有一点不一样的是,它的平均年龄是43岁,平均有20年的产业经验。很多人觉得小米一夜之间起来,为什么这么厉害,其实大家都干过20年了。我觉得这个行业没有经验的积累是很难做好的。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还请了Hugo Barra,他是安卓的产品副总裁,Google的全球副总裁,他在安卓算是第二号人物,AndyRubin的大将,以前每次安卓发布都是Andy Rubin来发布,这次都是Hugo Barra发布的,后来AndyRubin去做机器人之后,他和另外一个研发的VP 负责安卓。我们为了做全球市场,从我们创办的时候,我们就邀请Hugo年后,去年10月份他正式加入了小米。他加入小米。在全球财经媒体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所以我们是不惜一切代价在找全球最优秀的人。 我简答讲下我们四年创业的结果。14年上半年做了330亿,同比增长了149%,我们的产品是3天前发布,12年做了100多亿,去年做了316亿,预计今年全年在800-850亿左右,所以应该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创业公司。今年上半年的销售了2611万台,预计全年大概在6500万只到7000万只。现在告的时候,已经到了690万只/月(销售)。但你们都是行家,在国内,今年有可能三星第一,有可能我第一,这个量在全球大概排在第四。去年我们干了1800万只,今年7000万只上线。我估计今年第三可能是华为,华为在全球的目标是8000万只,但是营业额,我们比华为高,因为我们的产品均价比华为高。他们今年的营业额目标大概是700亿吧。
我给大家一些参考数字。
这是友盟的数字。在互联网上,上网的手机里,谁的比例最高呢?第一名是小米,第二名是三星,第三名三星,第四名三星,第五名红米,第六名三星,第七名小米3,大概前十名小米占了5款,整体活跃度9.79。最近腾讯也公布了他们的活跃数字,腾讯公布的是第一名小米,第二名三星,第三名三星,第四名小米,第五名小米,基本你在任何一个互联网的后台,你能看到的数字都是小米和三星在前十款、二十款机型里面平分,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活跃度指标。那么,今年初,我们获得FastCompany,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公司,Google排第一,我们排第三,苹果排第十四。全球的职业商业背景给小米的创新以巨大的肯定。
小米的模式厉害在什么地方呢?很多人说我们不就是个手机公司卖得便宜吗?我觉得他讲得没错,我们是做手机的,但是我们同时做操作系统,做MIUI,在今天是非常领先的。还跟着我们做互联网,做电商,因为我们2/3以上的手机是在网上零售的,就是我们自己卖掉的,不到1/3是请各位运营商伙伴销售的。我们2/3以上是通过互联网全是小米零售的。从这个指标上讲,我们在电子商务公司里面目前已经排名第三,阿里第一,京东第二。
好,我们先讲一下软件,我们的软件好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最厉害的是做了一个MIUI,现在全球有7000万的用户,二十几个国家的版本,十几个国家都有粉丝站,几乎除了内核以外,全部是MIUI,全部重做的。它有很多很优秀的功能,比如一个电话过来,除了个人电话以外,它知道这个是骗子,这个是中介,这个是哪个单位的电话,能够一清二楚,而且非常准确。包括它发动大家一起标注谁是骗子,还有比如说你去咖啡厅,如果那里有免费wifi,你点一键就能自动接入,不用输账号不用输密码,有极其易用。你拍的照片能全部备份到网上,其次比iPhone的 app store做的还要细致很多。电话体验,陌生电话可以标志,能够提供免费wifi,打语音电话,比如中移动的语音电话,屏幕上能够自动弹起一个菜单,按1是什么,按2是什么,全部优化,不用听录音电话,就直接给答案。不仅仅中移动,他们最长的一个服务电话的语音录音我们自动做成服务菜单,避免听半天找不到你要的选项。我们中移动服务非常好,语音电话听完需要70s。我们掐表算了一下,你要集中注意力去听,你要找到一个功能的时候,因为服务项非常多,如果改成菜单,一眼就看出来了,一滑就知道你要什么。很简单的事情,只要你打10086,就给你弹出一个菜单。你打麦当劳,我还能把麦当劳的菜单弹出来。到底是哪种,汉堡包,多少钱,一点就买了,都简化。所以小米在MIUI的创新可能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我们做了大量优化,我们还直接把充手机卡、医院挂号、查快递单全部整合到手机里,叫超级黄页——小米黄页,直接全部整合,这个小米黄页里面link应该有六七千万个服务电话,全部整合到手机上。然后我们建立了一整套自己的生态系统。日下载3500万个应用,上半年分给开发者1.74亿人民币。
这是软件部分。如果大家用过小米,我刚给沙总汇报的时候,我跟他说了3个数字,第一个数字iPhone做得很好,国外的一家调查公司在年初发表报告的时候说,小米的用户使用小米的时长是iPhone的107%。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喜欢玩手机的年轻人买不起iPhone,都是买小米,他们用小米的时长超过iPhone,目前我们排第一,iPhone第二,三星第三。第二个数字是流量,iPhone每月500M,小米每月350M,排第二,用小米手机的流量,消耗在第二;第三个数字是品牌忠诚度,我在网上看了,我们之前已经公布了一个品牌忠诚度,就是你用这款手机的人换的下一款手机是什么?然后他们算出来,苹果第一,就是苹果用户换完还是苹果,小米第二,三星第三。所以这三个指标反过来证明我们在软硬件上的优势其实是很明显的。
我们再讲硬件,硬件我是怎么做的呢?我做硬件跟国内其他同行最大的不同是苹果怎么干我怎么干,三星怎么干我怎么干,买元器件找合作伙伴,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全是最好。以前我们国产手机说,我们便宜,为啥便宜?因为我们偷工减料。我把话说透了,你这里偷20%,那里偷20%,加起来你的产品品质永远比不过国外的公司。所以我在做小米的时候,我们只选交换供应商,苹果用不用,三星用不用,有人说三星用户,我说三星的旗舰手机用不用,三星的8G手机就别扯了,三星的旗舰手机用不用,这就是我选择供应商的条款。
我说,你看,很简单,我们处理器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机长式高通全球首发,最新平台,也是最贵的手机平台,我们卖的。小米屏幕Gdi,Touch我们用Wintec,相机索尼,连电池我们都只选索尼的电芯。其次,每一件都贵很多,组装我们只选两家,到今天为止,我们只有两家工厂,一个是富士康,一个是英华达。英业达是全球第五的工厂,主要做惠普,富士康大家都了解,苹果是他们第一大客户,我是他们第二大客户。英业达呢,惠普是他们第一大客户,我是他们第二大客户。我只有这两家工厂。这两个工厂其实都是世界前几大,比国内的工厂应该贵一倍左右。那么为什么贵呢?它品质是真的好。我们赢在什么地方?品质。我们排第一后,我们个别的同行老在诋毁我们,我都懒得辟谣,有一次跟华为公司的余承东交交流,我说品质好,我理解为四个环节,第一个自有,第二个供应商,第三个组装厂,第四个质量标准。我说我们的硬件全部拿去摩托,周光平博士做了一辈子的手机,今年58岁;供应商,我说你的供应商的品质离我整整差了一个数量级;第三个组装,组装我全世界最好;质量标准,我们直接用的是摩托的质量标准。我们做的大量手机可以1米2摔,一点问题没有。这样做出来的产品不可能不好,大家理解我的意思了吧。质量是这么做出来的,今天我们的返修率跟国产机相比,要好很多。三星的摔坏率也比我们高很多,主要是设计领域。我觉得他们在设计上,他们要求得不是那么高,我拆过很多部三星的手机,我知道它在设计中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因为有时候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你怎么能不摔坏,你是怎么设计的。
大家可能潜意识觉得,你们一定做不过苹果,我觉得我们离苹果的品质、设计还的确有差距,但是我们认为,国内这几家公司越来越接近苹果的实力,不仅我们一家,我觉得大家都在进步之中。他们说,小米到底好在什么地方?我说很简单,我的黑的手机是全黑的,比苹果黑,大家有苹果手机可以跟我的比一下,一比就清楚了。第二,白的我比苹果白,你眼睛看过去我就去比它白。我再说个更简单的,苹果手机周围都有一个塑料边,仔细看很难看,我们现在都直接把边省掉,非常精致。每个细节我们都在追求卓越品质。大家有iPhone的,我们可以比一下。(现场比较)其实现在大家做手机就是在比细节,我觉得我们的相机做得也很好。
近几年,国产手机的进步幅度非常大。三星为什么今年的情况在下跌,相信大家都很了解,我是觉得三星进步的幅度,没有国内的手机行业进步得快。不仅仅是我们的手机,我觉得我们同行的手机都在迅猛地提升之中。我直接支持遥控器,还有我们做了红米Note,也支持移动4G,5.5寸大屏,799;2G内存卡是999,也都卖得非常好。红米用的是国内的,小米用的是全球最好,反正同样的产品,国内的至少便宜一半。而且我们基本也选用国内最好的。我们也做小米盒子、小米电视,这个电视也是铝合金的外框,49寸4K*2K的屏加9个喇叭的音响,3999。还有路由器、小米平板,最近出的小米手环火得一塌糊涂。小米手环火在什么地方呢?能够待机50天,而且能够支持洗澡和游泳,防水。还支持屏幕解锁,它其实比iPhone的指纹解锁更酷,你只要带着手环解锁,一打就开,不用输密码,79块钱。
电子商务很火,服务我们基本做到零售店的水平。在服务上,小米是极度重视的,我们服务的指标:自己干了18家,188家旗舰店,450个服务网点,物流、还有客服现在是2500多席,这是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我们公司的客服是最多的,同行中大概两三百,我们差不多比他们多10倍以上。我们是极度重视服务的。我们仓储是巨大规模,任何一个服务链都是这样的品质,里面有体验间,舒适度非常舒服。
介绍完三个维度之后,我还要介绍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什么叫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是幕后的参与者。从零开始,我们就要求用户给我们提意见,跟我们一起做,我们收集了用户的
1.5亿条意见,而且我们各个产品都邀请网友跟我们一起做。我们自己做的30个里面,25个里面是网友做的。我们448款机器,178款是网友做的。我们还举办各种网友的聚会,我们举办了19场,网友自己举办了500场。他们举办了54场公益活动。
好,我讲到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有一点像我党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就是相信群众、依赖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年前小米从一开始的时候,发布MIUI,只有100个用户,这100个用户天天泡在一起,帮我修改,帮我提意见,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就越滚越大。在3年前发布小米手机的时候,我们已经有50
万用户了,并且在全球的各个论坛里都很出名。大家都不知道小米要做什么,我们先做系统。在发布手机之前我觉得很有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你提出一条意见被我采纳了,你会不会特别有成就?你会不会跟你的同学讲、朋友讲、同事讲,到处帮我们推销小米,就是我们成功地把人拉成跟我们一伙的,在我们卖手机之前全球就有5万人跟我们是一伙的。所以我们去每一个国家卖手机的时候都非常顺利。我们用这种方法把消费者变成我们一伙的,然后我们有很多很多的fans。 这个是一本台历。去年1月4号,一个贵阳的米粉,坐飞机来北京,在我们楼下等了三四个小时,送我们一本台历。我一打开是我在互联网上去年一年的照片,做成一本台历。他就说,他特别崇拜我们,他是米粉。就是我们把大家调动起来,可能从来没有一个手机公司重视过任何一个意见,给过用户这种感受。我之前就是一个手机发烧友,虽然我是做软件的,我特别喜欢玩手机。我就是觉得以前用的手机,不管是诺基亚,还是摩托的,都是一堆问题。以我的角色,集团CEO,我是有机会见到他们老大的。我跟他们讲,这里有问题,那你应该怎么改,我讲得头头是道,他们也拼命地点头。可是提了半天,没用。你就觉得特别沮丧。我现在讲,我能不能把这个公司让100万喜欢手机的人能参与,不管这种参与是深还是浅,你能参与进来。所以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公司。
你可能帮小米干了点这个,干了点那个,全是义务劳动,可能就是论坛里给了你一个勋章。你到小米这里签了个到。比如我们去成都开了个小米之家,开门的时候,门口处的花篮都把整个公司铺满。所有的米粉给我们送花,开业典礼的时候几千人,大家就觉得我们能去成都,成都的米粉就特高兴。我上次去成都小米之家的时候,还有很多是义务劳动者。义工,周末带着孩子,来我们小米之家玩,帮我们服务用户,帮我们用户解答问题,特热情。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周末没什么事情干,他孩子在这里玩,他就帮我们干活,特热情。我们最大地限度把大家全动员起来,我们知道大家渴望被尊重,渴望参与,但是我们这个社会没有给他们太多可以参与的东西。苹果一直保密,一直保密,保密到最后,说这个东西这样,爱怎样怎样。小米不是。小米是敞开心扉,让你提意见,让你参与,所以我其实就是用的群众路线。我们几乎不打广告,也不去推销产品。很多人说,雷军我帮你卖个10万台。我说,求你了,不要帮我卖,我现在就是没货。我真的就是没货。
我一个小学同学,他说你真厉害,你把好好的市场经济变成了计划经济,还要批条子。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一个月出产六七百万只还是不够,网上还是骂得要死。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有一撮人,他们觉得我们尊重他的意见,他们把我们当自己人,他们也投入。后来大家把我们说成是粉丝经济,我也没仔细想,我其实没想过,我都不知道什么叫粉丝经济。我在做小米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像我这样的发烧友,能参与进来,能提意见能改。就这么一条。比如这个手机有个功能是我提的,我追求这样的成就感。就是我原来从诺基亚、摩托得不到的成就感。我今天能让几十万人得到这样的成就感,我觉得这是小米的精髓。什么供不应求、粉丝经济都不是我们想出来的,所以大家能看
到,粉丝跟我们的关系是很深的。就是我们刚出第一代手机的时候,一个粉丝全用小米粒粘出来手机模型,粘了一个多星期,在网上还搞了一个视频,他是怎么粘的。
介绍完小米之后,这是我真正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PPT)。小米是怎么做的呢?其实互联网的核心是以口碑为核心,不是以广告为核心。因为社交媒体很发达,这个产品用户说好,通过社交媒体,就能扩散到足够多的人,所以大家看看,口碑。口碑有个核心词是把用户当朋友,邀请用户来参与,形成正向口碑,接着通过社交媒体放大,接着是你不需要做任何广告,你的公司特别有名。
好,前面的几个词叫“互联网七字诀”。这个七字诀是指导怎么做产品和做业务,就是要求你专注、极致和快。什么叫专注呢?我们认为,只有少做事情才能做得好,就是尽量少做事情,才有机会把事情做好。小米在发布小米4之前,总共只出过5部手机,就是小米一代、二代、三代、红米、红米Note,卖得最差的是小米一代,790万台。任何单款都是天文数字。我们就干了两年多,不到三年时间,每一款手机都是海量的。我们专注在极少的型号上,这一点跟中华互联非常不同,我们一年只出一两款手机,每一款手机都是卖千万台的。
第二个是“极致”。极致就是做到你能力的极限。有一次,我跟我同事讲,我同事说什么叫极致呢?极致就是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死。就是仅仅做得好是没有口碑的,只有比用户想象得好,还要好才有口碑。谈到极致和口碑,我举个小例子。我觉得海底捞给了我很大启发。以前网上有个段子讲海底捞的。说在海底捞吃完饭,服务员上了个果盘,果盘没吃完,顾客说把果盘打包带走,服务员说不行,结果他们去结账的时候,服务员给了一个整个的西瓜说,切开的西瓜不卫生,结果把顾客感动得热泪盈眶。以至于我以后去海底捞老是想试一下,但是没好意思试。海底捞就有很多这样的段子。我们有时候做服务,老把用户当贼防着,人家怎么会觉得你好呢?其实用户要的东西不多,那海底捞不就是你进去门口放着一点很便宜的饮料吗?有个花生瓜子、有个指甲刀,有几副扑克牌,但是大家就觉得海底捞特别好。其实用户要的东西不多。怎么让用户觉得很温馨、很舒服,这就是我讲的极致。还有一条,就是反应要快。有问题不要紧,就是改得要快。我们有时候做业务的时候,大家老担心我想得不清楚,会捅娄子,其实在互联网时代不用这么想,干错了不要紧,反应要快。先想什么事情,有啥问题再改。所以反应速度要快。
所以前面这四个词,七个字,我们叫“互联网七字诀”, 指导你怎么做业务,就是你尽量少干一点事情,你要干就把这个事情干到极致,反应速度要足够快。我还可以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就是我们以往办发布会,就是请领导讲话,搞个乐队,拉拉小提琴,搞个沙画,再搞几个美女走秀,再请很多客人,很累。结果我们的PPT(自己讲话)20分钟,提前一天不怎么睡觉,就整个PPT,讲20分钟就结束了,我们把很多精力都花在跟讲话无关的事情上。苹果成功以后,我们就想我们用没有勇气说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的发布会一个人就讲产品,讲得大家听得下去,我们每次差不多要
花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准备,有四五十个人参与。就把每一张的PPT都做成海报级,我们只攻一条,只攻把PPT写好,讲好,让你不会半路退场,这个难度还是挺高的。不请领导剪裁,不找美女走秀,不搞艺术家表演,这样我们有足够的精力把PPT讲好。其实你请领导讲话,领导也累你也累,请了这个领导不请那个领导,或者几个领导来了以后谁先讲谁后讲,总而言之搞完以后一定搞得大家都不舒服。现在我们都不请了,反而效果更好。所以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让大家专注,你到底想干嘛,怎么能把事情做到极致,这样的话就容易形成口碑,比如小米4发布会一完,百度搜索就400多万,400多万的百度搜索是一个巨大的影响效果,所以那一天微博、微信全部被我刷屏,我觉得小米4的影响力更iphone6正式发布会的影响力其实是一样的,从互联网指数来看,都是三四百万数量级的。就是说那天有三四百万人通过百度搜索你的产品质量。那你还比什么广告呢?每人都知道小米了,都知道小米4发布了。就是干这么一件事情,把PPT讲好,把PPT准备好,每个地方讲清楚,反正我们在国内率先这样干,国内同行也开始这么学习了。就是你很专注、很极致地把事情做好,我觉得就够了。我觉得有时候我们想的事情太多,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互联网七字诀”和“参与感”。把用户当朋友。我觉得小米的秘诀就全部在这里。
我再把小米的模式给大家简化一下,小米是怎么干的呢?做一款手机,硬件尽量接近苹果、三星的标准,软件呢,因为我是做软件的,其实我比三星做得好很多,我相信用过小米手机的和三星一比较就知道我们手机做得好很多。通过电商模式卖,把中间渠道全干掉,成本价,通过大规模成产来赚钱。为什么我能卖2000呢?不是我成本低,我成本搞不好比苹果和三星还要贵,那我们是怎么做便宜的呢?卖1000万只,卖2000万只,巨大的量。所以我们为什么通过电商这种渠道呢?实际上是走的直销,就是厂商直销,直接成本价。每个季度再降降价,然后得利润。这套模式起来以后,我们去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都占了各地市场的10%以上。那些市场很小嘛,我们今年准备抢入印度,现在我们每个星期在印度都是4到5万台。所以我估计一年之内我们会在印度排在第一位。这个几乎挡不住,因为我比同行的机器都便宜一半以上。我们已经做了这样的规模,我们的品质、易用性都摆在那里。后来我就总结了一张图,说多了没用个,怎么把业务干出来,少干几件事情,要么不干,要干就要比所有人干得都要好。然后怎么能形成口碑,怎么反应快,怎么能把用户拉进来一起参与,然后怎么有效地运用社会化媒体,这张图就是小米过去四年来所做的一个总结(PPT)。我觉得有这个就足够了。
我也没想到我们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有了这样的规模。明后年我觉得可能还会继续高速地成长,那么这背后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们跟传统厂商想的不一样。
终端行业是竞争极为激烈的行业。大家说,大家都不怎么挣钱,你们为啥能挣点钱?因为他们型号太多了,每做一个型号都要开模、都要研发费,最后搞完,卖30万台,二三十万台,有啥意义呢?
我把研发费直接提高10倍以上,做完之后,我卖的量都是1000万台,2000万台,我的单款机器研发成本一定比我们同行高10倍,但是,我的销量是你的100倍。这我不就省钱了吗?并且这30万台卖出去还有维修,废料,一堆问题,比如说人,我们现在有7500人,把服务岗位拿掉,我们大概还有2500人。但是别的公司可能成规模,一两万人,不算服务岗位,就是我们的人也很少,基本上都是最优秀的人,让每一个人很专心地去做,这就是我干小米的一点经验。
我们1999年开始考虑小米转型互联网。花了10年时间代价,直到2010年觉得明白了干了小米,其实就是想明白了这张图。我听沙总讲,我们中移动现在推进移动互联网转型,我觉得转型的根本的东西是“口碑至上”。怎么将口碑通过社会化媒体传播,通过什么东西能做出口碑?我觉得这是关键。我琢磨了很长时间,当我把这套悟透以后,因为07年金山上市以后,我退了几年,所以那段时间的精力都在做投资,我就是因为不投资这个东西,这套东西帮助了不少创业者,现在有好几家都上市了,而且规模还很大。我觉得核心思想还是怎么样把这东西做到有口碑?怎么能让口碑自己传播,让产品自己说话?我觉得会轻松很多。
有时候大家觉得终端越做越好,其实我真在卖的时候没几个机器,我今天卖的只有3个机器,就是小米4、红米和红米Note,因为小米2、小米3都停产了。3G的现在都换成4G了,只有3款挣钱,一个月六七百万只。我们要搞100款机器,也未必能卖到我这么大的量。HTC的高管来跟我诉苦,说他们每年做五六十款机器,说每年精简精简,还是五六十款。我现在仍旧舍不得放弃,如果我们舍得放弃这些东西,可能会得到更多。就是你要舍得,有舍才有得。其实苹果也是这样,苹果只做最高端,也干到了美国40%的市场份额,中国也接近10%,手机卖得都很贵,我们的观点是我能不能少要几个市场,把这几个大市场我自己真的做好就行。我们主要就是2000块钱和799,把这两个价位做好,你买一千块钱的手机再加几倍块钱,这个小米4很好。如果你想买签约机,我这799已经很强大了。红米出来以后,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2000万只了。从去年8月份开始,一年多时间,卖了2000多万台,口碑非常好。主要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只做一款机器,巨大的生产量,然后通过互联网直销,所以整个成本结构很优化,而且机器型号单一以后,维修成本也低,服务成本、研发成本也低,什么成本都低。你做2000万台,一年多的时间,不可能做差,每个月有点小问题我都可以改,我可以把手机做得更好,我手机越好,口碑越好,卖得时间越长,就形成正循环。所以有时候我跟同行沟通的时候,他们经常去小米参观的时候,给他们介绍小米模式,我说我原来不懂手机,我现在也不懂你们为什么这么干,这是个想一想都很蠢的方法,一年干50款,100款,每天都在做手机,每部手机三四个月做出来,小米的每部手机都是12—18个月做出来。我们的投入是在大家10倍以上,周期是在3—4倍。每一款都是一版一版干出来的。我说同行你一款手机3k到4k,出现了多少问题没改,就稀里糊涂地上,只要能过测试。况且测试和使用体验不是一个
标准。过了测试并不表示这个手机好,因为我们是做手机的,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跟他们说,我们每一代手机要做6个版本供采集,每一个版本都是一个月到一个半月,这个手机好不好,每一个版本都做500台,正式上市已经做了三四千台。要做好就是要下工夫。所以我的结论就是这套东西。如果大家考虑业务转型的时候,用我这张表去试一试,可能能事半功倍。我一直主张少干事情,选最重要的事情,不惜天文数字的代价,把它做到让你震惊为止。然后剩下的事情就是用户去传播,自己去运转。有问题我们改得快,大概就是这一套思想。
我就介绍到这里了,下面看大家有什么问题,这样可能会有针对性,关于小米的,关于互联网转型,关于行业的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