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流行病学考试要点

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以及其决定因素的科学。

流行病学干预:一种感染可阻止另一种感染。尽管第二种感染在围群落中是常见的,这是因为第一种感染占据了该小生境,其他的病原体不能再填充进去。

地方流行:其一是说明某地区动物群体中的某病以通常的、相对稳定的频率发生;其二是表示该地区动物群体中该病的发生在畜群间,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

流行:是指一种传染病或非传染病发生到超过预料的异常水平。

散发流行:是指无规律和偶然发生某病,通常局限于部分地区,可以指该地区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疾病或偶尔出现的单个病例或一组病例。

大流行:是指散布范围广,群体中受害动物比例大的流行,可涉及几个国家甚至几个大洲。

动态率:指一定时间内群体内新发生某种事件的频率。

静态率:表示群体中在一定时间内存在某事件的频率的比例。

疾病消除:是指临床疾病或感染的流行率减少到低于控制所能达到的程度,但尚未完全消灭病原体。

防制对策:是指为防制疾病采取主动行动的策略。

暴发:是指在一短时间内一个畜禽饲养单位或一定地区某病的病例数出乎意料的突然升高。

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畜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累计发病率:是指观察期开始时无病的个体在观察期内变为有病个体的比例。

患病率:又称现患率,为某个时间内某病的病例数与同期群体的平均数之比。

短期趋向:由突发事件造成宿主与寄生物或其他致病因子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在一定范围的动物群体中短时间内发病突然增多,迅速超过平时的发病率,经过一定时间后又平息下去。

周期趋向:是指发病水平发生规则的周期性波动,它与易感宿主密度和传染性病原体密度的变化有联系。

增值流行:畜群中原发病例排除传染性病原体,因此直接或间接感染周围的易感宿主,产生继发病例。

景观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其所处生态系统的关系的学科。

增幅宿主:因群体动力学发生时间联系的变化,突然增加了该群体的大小,使传染性病原体的数量也突然在增加的动物。

贮存宿主:病原体在其中正常生活和增殖的宿主,常是感染其他动物的共同来源。

疾病监测:是指对某种或某些具体疾病进行系统、完整、连续和定期观察,调查其分布动态和影响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防制对策。

发育性传播:是病原体在媒介中经历繁殖的必须阶段而引起的传播。

增殖性传播:病原体在媒介中增殖而引起的传播。

疾病控制: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降低以出现与畜群中疾病的发病数和死

亡数,并把疾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

疾病消灭:表示一种传染性病原体的消灭,或其地区性消灭。定义为某传染病的现患率在特定的地区以减少到不发生传染的水平或很低的水平。

疾病预防:是指采取一切措施将某疾病排出于未受害的畜群之外。

靶群体:是指从中抽取样本的群体,亦称研究群体。

目标群体:在一个研究中,需要获得与某整个群体有关的资料。

抽样框架:在抽样之前,应将研究群体中的成员随机编码。

抽样分数:一个样本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与总体所包括的抽样单位数的比数。

A 类疾病:是指危害严重、传播迅速和具有穿越国界能力的,有产生严重社会、经济或公共卫生后果的,并在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传染病。

现况调查:是指研究一个畜群中的疾病或与疾病和健康有关的其他事

件在某一个时点或短期内的分布情况,即一个过程在某一时点上的剖面。

RR :相对危险性:是暴露组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值。

OR :比数比,比数是表示某事件发生机会大小的一种指标,比数比又称比值比,是测量联系强度的另一种方法。

AR :特异危险性:由某因素引起的净危险性称为特异危险性,用暴露组与未暴露组发病率之差来表示。

混杂因素:是与所研究的疾病和假设病因因素两者发生正相关或负相关的任何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主要用于检验病因假设,为制定疾病的研究策略和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以现在确认的患有特定疾病的动物个体组成病例组,以不患该病,具有可比性的动物个体组成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检查或复查病史查明两组中动物曾否暴露于某因素及暴露程度。经统计分析确定疾病与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借助生物学推断方法确定疾病和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完成病因假设的检验。本研究方法是由疾病探索可能的病因,即从果推因,又称回顾性研究。

队列研究:又称定群研究,为了研究某因素与某病是否有联系,根据是否暴露于某假设因素选择两群动物,追踪观察并记录每一群动物疾病发生和发展情况,比较其发病率,确定假设因素对疾病的危险性程度。

Cmt :是对数平均滴度的反对数。

邵氏图:在平均值给出之前,分别选择一个可以接受的参考值和一个不能接受的参考值作为两个约定界限,并将这两个判定标准在图中用水平线画出,如果在数据记录中发现一个变数穿越不可接受界限,则应立即采取相应的解救措施进行调整。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 收集有关资料

2. 定性调查研究 包括确定疾病的自然史和病因假设的形成及其定性检

3. 定量调查研究 包括调查,监测,研究等

4. 建模

5. 疾病防制

疾病时间分布的类型有哪些:

1 短期趋向

2 周期趋向

3 长期趋向

造成疾病年龄分布的原因:

内在因素:1 不同年龄阶段的动物,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对疾病的敏感性不同

2 很多遗传病都有特定的年龄分布

3 有些疾病虽然各种年龄的动物都易感,但临床表现和发病严重程度不同

外在因素:1 免疫因素是影响动物疾病年龄分布最重要因素 2 疾病流行的久暂也通过免疫水平影响年龄分布

3致病因子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机理影响年龄分布

4 有些疾病的特殊年龄分布是致病因子、环境和宿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了解疾病年龄分布的用途:

1分析造成不同年龄分布的原因,一边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 2 根据年龄分布的动态变化

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以及其决定因素的科学。

流行病学干预:一种感染可阻止另一种感染。尽管第二种感染在围群落中是常见的,这是因为第一种感染占据了该小生境,其他的病原体不能再填充进去。

地方流行:其一是说明某地区动物群体中的某病以通常的、相对稳定的频率发生;其二是表示该地区动物群体中该病的发生在畜群间,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

流行:是指一种传染病或非传染病发生到超过预料的异常水平。

散发流行:是指无规律和偶然发生某病,通常局限于部分地区,可以指该地区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疾病或偶尔出现的单个病例或一组病例。

大流行:是指散布范围广,群体中受害动物比例大的流行,可涉及几个国家甚至几个大洲。

动态率:指一定时间内群体内新发生某种事件的频率。

静态率:表示群体中在一定时间内存在某事件的频率的比例。

疾病消除:是指临床疾病或感染的流行率减少到低于控制所能达到的程度,但尚未完全消灭病原体。

防制对策:是指为防制疾病采取主动行动的策略。

暴发:是指在一短时间内一个畜禽饲养单位或一定地区某病的病例数出乎意料的突然升高。

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畜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累计发病率:是指观察期开始时无病的个体在观察期内变为有病个体的比例。

患病率:又称现患率,为某个时间内某病的病例数与同期群体的平均数之比。

短期趋向:由突发事件造成宿主与寄生物或其他致病因子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在一定范围的动物群体中短时间内发病突然增多,迅速超过平时的发病率,经过一定时间后又平息下去。

周期趋向:是指发病水平发生规则的周期性波动,它与易感宿主密度和传染性病原体密度的变化有联系。

增值流行:畜群中原发病例排除传染性病原体,因此直接或间接感染周围的易感宿主,产生继发病例。

景观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其所处生态系统的关系的学科。

增幅宿主:因群体动力学发生时间联系的变化,突然增加了该群体的大小,使传染性病原体的数量也突然在增加的动物。

贮存宿主:病原体在其中正常生活和增殖的宿主,常是感染其他动物的共同来源。

疾病监测:是指对某种或某些具体疾病进行系统、完整、连续和定期观察,调查其分布动态和影响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防制对策。

发育性传播:是病原体在媒介中经历繁殖的必须阶段而引起的传播。

增殖性传播:病原体在媒介中增殖而引起的传播。

疾病控制: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降低以出现与畜群中疾病的发病数和死

亡数,并把疾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

疾病消灭:表示一种传染性病原体的消灭,或其地区性消灭。定义为某传染病的现患率在特定的地区以减少到不发生传染的水平或很低的水平。

疾病预防:是指采取一切措施将某疾病排出于未受害的畜群之外。

靶群体:是指从中抽取样本的群体,亦称研究群体。

目标群体:在一个研究中,需要获得与某整个群体有关的资料。

抽样框架:在抽样之前,应将研究群体中的成员随机编码。

抽样分数:一个样本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与总体所包括的抽样单位数的比数。

A 类疾病:是指危害严重、传播迅速和具有穿越国界能力的,有产生严重社会、经济或公共卫生后果的,并在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传染病。

现况调查:是指研究一个畜群中的疾病或与疾病和健康有关的其他事

件在某一个时点或短期内的分布情况,即一个过程在某一时点上的剖面。

RR :相对危险性:是暴露组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值。

OR :比数比,比数是表示某事件发生机会大小的一种指标,比数比又称比值比,是测量联系强度的另一种方法。

AR :特异危险性:由某因素引起的净危险性称为特异危险性,用暴露组与未暴露组发病率之差来表示。

混杂因素:是与所研究的疾病和假设病因因素两者发生正相关或负相关的任何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主要用于检验病因假设,为制定疾病的研究策略和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以现在确认的患有特定疾病的动物个体组成病例组,以不患该病,具有可比性的动物个体组成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检查或复查病史查明两组中动物曾否暴露于某因素及暴露程度。经统计分析确定疾病与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借助生物学推断方法确定疾病和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完成病因假设的检验。本研究方法是由疾病探索可能的病因,即从果推因,又称回顾性研究。

队列研究:又称定群研究,为了研究某因素与某病是否有联系,根据是否暴露于某假设因素选择两群动物,追踪观察并记录每一群动物疾病发生和发展情况,比较其发病率,确定假设因素对疾病的危险性程度。

Cmt :是对数平均滴度的反对数。

邵氏图:在平均值给出之前,分别选择一个可以接受的参考值和一个不能接受的参考值作为两个约定界限,并将这两个判定标准在图中用水平线画出,如果在数据记录中发现一个变数穿越不可接受界限,则应立即采取相应的解救措施进行调整。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 收集有关资料

2. 定性调查研究 包括确定疾病的自然史和病因假设的形成及其定性检

3. 定量调查研究 包括调查,监测,研究等

4. 建模

5. 疾病防制

疾病时间分布的类型有哪些:

1 短期趋向

2 周期趋向

3 长期趋向

造成疾病年龄分布的原因:

内在因素:1 不同年龄阶段的动物,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对疾病的敏感性不同

2 很多遗传病都有特定的年龄分布

3 有些疾病虽然各种年龄的动物都易感,但临床表现和发病严重程度不同

外在因素:1 免疫因素是影响动物疾病年龄分布最重要因素 2 疾病流行的久暂也通过免疫水平影响年龄分布

3致病因子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机理影响年龄分布

4 有些疾病的特殊年龄分布是致病因子、环境和宿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了解疾病年龄分布的用途:

1分析造成不同年龄分布的原因,一边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 2 根据年龄分布的动态变化


相关内容

  • [动物疫病]课程标准
  • <动物疫病>课程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 学时:72学时. 二.制订依据 1. 教育部教高[2012]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

  • 2013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
  • 2013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 1.基础科目 2013动物病理学考试大纲-兽医全科类大纲 2013动物解剖学.组织学及胚胎学考试大纲-兽医全科类大纲 2013年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兽医全科类大纲 2013兽医药理学考试大纲-兽医全科类大纲 2013兽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考试大纲-兽医全科类大纲 2. ...

  • 春节期间冬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要点
  • 春节期间冬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要点 发表日期:2013年2月8日 [编辑录入:hshadmin] 一. 流行性感冒 1.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主要是指人群中,由普通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传染性强,传染迅速,会导致每年的流行,并且历史上每隔几十年会造成流感大流 ...

  • 职业兽医师
  •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第4号 2010年5月28日 --------------------------------------------------------------------------------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 (第4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 ...

  •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习题库
  •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习题库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审核条件?A A.具有兽医相关专业中专学历,连续从事兽医工作满2年的 B.具有兽医师以上技术职称 C.取得动物疫病防治员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后,并连续从事兽医工作5年以上 2.兽药房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q ...

  • 2010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题库2
  •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审核条件?A A.具有兽医相关专业中专学历,连续从事兽医工作满2年的 B.具有兽医师以上技术职称 C.取得动物疫病防治员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后,并连续从事兽医工作5年以上 2.兽药房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下列选项哪项不是所 ...

  • 兽医卫生监督所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
  •   xx年,我市兽医卫生监督工作坚持以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xxx动物防疫条例》为主线,以防检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提高“两员”素质为保证,以强化监督管理为手段,规范防疫检疫行为,塑造兽医执法队伍新形象,狠抓检疫执法,努力提高检疫质量,彻底净化畜牧业生产环境,保护养殖户利益,确保了人民身体健康,有力 ...

  • 2013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题库
  • 2012执业兽医查分入口 2013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题库>根据2013年最新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编写,适用于执业兽医考试(兽医全科类)考试.名师专家编写,内部权威资料.软件根据考试大纲收录动物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兽医临 ...

  • 2013执业兽医师考试题库(1)
  • 2013年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模拟题库 1吸收功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机体的生命活动,下列哪项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A. 小肠 B.大肠 C.食管 D.胃 2.吸收是机体实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重要环节,主要吸收水分与盐类的部位是() A.小肠 B.大肠 C.食管 D.胃 3.主要作用是调节血钙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