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血液透析室院感防控存在问题

2014年血液透析室院感防控存在问题 相关标准和规定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2010.3.12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2010.3.23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2005版)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05

《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YY0598-2006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基本情况

检查内容:

1、人员配备

2、建筑布局

3、水处理设备及配液间管理

4、复用管理

5、病人管理

6、环境空气、物表、血液透析机内部管路和表面消毒 7、相关监测(透析用水、透析液、软水硬度、游离氯、化学污染物、空气、物表、手)

8、医疗废物处臵

9、组织制度建设

(一)人员配备

1、医生:血透室只配1名执业医师。

2、护理人员:未达到配备要求;护士未经培训上岗。 3、技师:设备管理相关知识、监测知识欠缺。

(二)建筑布局、分区

1、医务人员通道与病人通道未区分或有交叉;

2、污物通道与医务人员通道共用;

3、清洁区存放污物;

(三)水处理设备管理

1、未半年对系统参数核对一次;

2、每天维护保养记录不完善或不切实际:如未每天记 录;无更换精密过滤器滤芯记录;记录每天消毒水处理系统和更换滤芯;反渗水产水量、各工作点压力范围未记录。

3、软水硬度和游离氯采样点错误(如在反渗水出水口),监测试剂过期。

4、水处理设备及输水管路消毒记录不完善。只打钩,无消毒剂名称、剂量、浓度、作用时间、冲洗时间、消毒剂残余量检测记录。

5、采用Renalin 消毒后残余量检测标准与批件不符。批件要求在1ppm 以下时方可应用于治疗。

水处理间的管理要求:

1、水处理设备资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建立档案,资质、说明书复印件)

2、半年对系统技术参数校对 ;

3、每台有独立工作档案,记录运行状态;包括反渗水产水量、水质电导度、各工作点的压力范围等;

4、滤砂、活性炭、树脂、反渗膜按厂家要求或水质检测结果更换;(更换记录)

5、每天维护保养有记录,确保安全范围,保证透析用水;

6、水处理系统、管路根据设备要求定期冲洗消毒;消毒后应当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

7、定期进行水质检测(PH 值、化学污染物、微生物、游离氯、软水硬度等);分析试剂在有效期内。

根据设备制定系统消毒冲洗流程 ,包括反渗透膜和管路消毒。 流程至少包括消毒方式、使用的消毒剂名称、剂量、作用浓度、循环时间、浸泡时间、冲洗时间/过程、消毒剂残余量检测方法、采样部位、

残余量限度及消毒频次等。

执行消毒冲洗程序后必须进行消毒剂残余量的监测并记录。操作者签名。

按批件说明使用消毒剂

(四)配液间管理

1、未每周对配制桶和浓缩液容器消毒并标记;配制桶脏未每日冲洗,容器盖污染;

2、配液记录不及时,无核对人签名。

3、滤芯未定期更换。

4、配液间有杂物、鞋、消毒剂等。

5、B 液未在24小时内使用。

6、成品浓缩物保存和使用不当:未避光保存;未一次用完,次日再用。 浓缩液配制及成品浓缩液管理

1、周围无污染源;环境清洁,每班紫外线消毒一次;

2、配制桶清洁,每日用透析用水冲洗,每周至少消毒1次,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消毒时桶外悬挂¡°消毒中¡±警示牌; 3、滤芯每周至少更换1次;

4、容器每周更换或消毒一次,并有标注;

5、浓缩液或干粉;产品生产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6、有配制记录,有专人核查登记;

7、B 液24h 内使用;

8、成品浓缩液:开封后一次用完,不得储存再用。储存避免阳光直晒,通风良好,不与有毒、有污染、有不良气味的物品混放。

配液间管理

上机期间桶未加盖。

桶的使用管理:

1、注意减少浓缩液的暴露。

2、下机后倒掉剩余,冲洗、干燥备用。

3、分区使用,标识清楚。

(五)病人管理

1、传染病人未分区治疗,梅毒病人在普通区;护理人员不固定,交叉护理。

2、床单位物品未一人一更换;

3、传染病相关筛查:初次透析未筛查;新入病人6个月内未每1-3个月检测一次;维持性透析未半年筛查一次;无登记结果;

(六)复用管理(共6家):

1、复用记录不完善:少破膜实验、容积测试、时间,无复用记录。 2、复用标签不完善:无具体时间,无年龄和门诊号和操作人员信息。 3、一次性使用透析器复用无相关记录。

4、复用登记次数不规范。

5、病历中透析治疗单与复用标签内容不一致。

6、未现用现配消毒剂。(1%瑞德林)

1、仅有复用日期,无时间。

2、复用次数记录错误。

血液透析器复用:对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经过冲洗、清洁、消毒等一系列处理过程并达到规范要求后再次应用于同一患者进行透析治疗的过程。

按说明书使用说明应现用现配

(七)消毒管理

1、透析机消毒记录不规范或消毒不到位:提前记录,未记录;非消毒操作人员在透析记录上签字。

2、环境物表消毒:保洁不到位,其中有明显血迹。

3、消毒方法不规范:遇到经血传播疾病的污染时消毒方法不正确(含氯消毒剂)。

4、空气消毒:设施与环境体积不匹配。

5、消毒剂无卫生相关证明。(柠檬酸、次氯酸钠)

6、透析机内部管路消毒流程欠缺。

消毒管理要求:

(八)监测

1、内毒素超标:反渗水超标;透析液超标;

细菌数超标:反渗水、透析液、臵换液超标。

2、检验单填写不完善:无透析机编号;透析液、反渗水概念混淆;内毒素监测报告结果不规范,如≤1EU/ml或pg/ml。

3、透析液监测频次不够。

4、无反渗水PH 值监测;

5、卫生手、空气和物表监测报告未按新标报告。

建议:制定采样计划,按计划采样,确保监测全覆盖。

微生物试验

1、应在按比例配制透析液装臵的入口处或在混合罐的入口处, 收集处理水的试样.

2、试样应在收集后30 min内进行化验, 或立即放在1℃~5℃下储存,并按常规程序在收集后24 h 内化验。应采用常规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倾注平板法) 获得细菌总数计数(标准培养皿计数) 。培养基应为胰蛋白酶大豆琼脂或等价物,计算菌落数目应在35℃~37℃下培养48 h后进行。48 h 后若呈阴性, 可于72 h后再检查. 这是标准的操作方法.

3、也可用另一种方法测定水生微生物, 即采用膜过滤技术滤除

500mL ~1000mL 水, 并在像R2A 这样的低营养琼脂培养基上, 可在28℃~32℃下培养5d 或更长时间.

4、应用鲎试剂法检查内毒素, 测定是否有致热原.

1、标准陈旧:出口液≤2000CFU/ml及入口液≤200CFU/ml ,出自《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2000版》,已废止。

致病菌监测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开展频次;

2、¡°反渗水2¡±细菌总数超标。

(处理水所含细菌总数, 应不得超过100CFU/mL。)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应符合YY 0572 要求;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九)其他

1、手卫生不到位共:无干手用品;手消毒剂开启后未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关注手套污染环境。

2、医疗废物盛装容器不正确:感染区用单层医疗废物袋。 几点要求:

一、完善制度,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1、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

2、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3、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

4、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5、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

6、患者登记和医疗文书管理制度

7、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8、人员培训制度(复用人员、技师、透析操作人员)

9、水处理间制度

几点要求:

10、库房制度

11、透析液配臵室制度

12、复用室制度

13、各种应急预案制度

14、医疗制度

15、护理制度

16、制定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相关工作流程:如水处理系统消毒、透析器复用操作、透析机内部管路消毒、配制桶和容器消毒流程、消毒剂残留量监测、反渗水、透析液和臵换液监测采样流程等。

几点要求:

二、加强人员配备及硬件建设。护理人员配备到位;布局、通道、手卫生设施、检验试剂、保洁工具等落实到位。

三、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完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 四、组织开展培训,增强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更新知识,实施规范化管理。

五、感染办深入科室检查、指导,制定落实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促进持续改进。

2014年血液透析室院感防控存在问题 相关标准和规定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2010.3.12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2010.3.23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2005版)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05

《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YY0598-2006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基本情况

检查内容:

1、人员配备

2、建筑布局

3、水处理设备及配液间管理

4、复用管理

5、病人管理

6、环境空气、物表、血液透析机内部管路和表面消毒 7、相关监测(透析用水、透析液、软水硬度、游离氯、化学污染物、空气、物表、手)

8、医疗废物处臵

9、组织制度建设

(一)人员配备

1、医生:血透室只配1名执业医师。

2、护理人员:未达到配备要求;护士未经培训上岗。 3、技师:设备管理相关知识、监测知识欠缺。

(二)建筑布局、分区

1、医务人员通道与病人通道未区分或有交叉;

2、污物通道与医务人员通道共用;

3、清洁区存放污物;

(三)水处理设备管理

1、未半年对系统参数核对一次;

2、每天维护保养记录不完善或不切实际:如未每天记 录;无更换精密过滤器滤芯记录;记录每天消毒水处理系统和更换滤芯;反渗水产水量、各工作点压力范围未记录。

3、软水硬度和游离氯采样点错误(如在反渗水出水口),监测试剂过期。

4、水处理设备及输水管路消毒记录不完善。只打钩,无消毒剂名称、剂量、浓度、作用时间、冲洗时间、消毒剂残余量检测记录。

5、采用Renalin 消毒后残余量检测标准与批件不符。批件要求在1ppm 以下时方可应用于治疗。

水处理间的管理要求:

1、水处理设备资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建立档案,资质、说明书复印件)

2、半年对系统技术参数校对 ;

3、每台有独立工作档案,记录运行状态;包括反渗水产水量、水质电导度、各工作点的压力范围等;

4、滤砂、活性炭、树脂、反渗膜按厂家要求或水质检测结果更换;(更换记录)

5、每天维护保养有记录,确保安全范围,保证透析用水;

6、水处理系统、管路根据设备要求定期冲洗消毒;消毒后应当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

7、定期进行水质检测(PH 值、化学污染物、微生物、游离氯、软水硬度等);分析试剂在有效期内。

根据设备制定系统消毒冲洗流程 ,包括反渗透膜和管路消毒。 流程至少包括消毒方式、使用的消毒剂名称、剂量、作用浓度、循环时间、浸泡时间、冲洗时间/过程、消毒剂残余量检测方法、采样部位、

残余量限度及消毒频次等。

执行消毒冲洗程序后必须进行消毒剂残余量的监测并记录。操作者签名。

按批件说明使用消毒剂

(四)配液间管理

1、未每周对配制桶和浓缩液容器消毒并标记;配制桶脏未每日冲洗,容器盖污染;

2、配液记录不及时,无核对人签名。

3、滤芯未定期更换。

4、配液间有杂物、鞋、消毒剂等。

5、B 液未在24小时内使用。

6、成品浓缩物保存和使用不当:未避光保存;未一次用完,次日再用。 浓缩液配制及成品浓缩液管理

1、周围无污染源;环境清洁,每班紫外线消毒一次;

2、配制桶清洁,每日用透析用水冲洗,每周至少消毒1次,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消毒时桶外悬挂¡°消毒中¡±警示牌; 3、滤芯每周至少更换1次;

4、容器每周更换或消毒一次,并有标注;

5、浓缩液或干粉;产品生产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6、有配制记录,有专人核查登记;

7、B 液24h 内使用;

8、成品浓缩液:开封后一次用完,不得储存再用。储存避免阳光直晒,通风良好,不与有毒、有污染、有不良气味的物品混放。

配液间管理

上机期间桶未加盖。

桶的使用管理:

1、注意减少浓缩液的暴露。

2、下机后倒掉剩余,冲洗、干燥备用。

3、分区使用,标识清楚。

(五)病人管理

1、传染病人未分区治疗,梅毒病人在普通区;护理人员不固定,交叉护理。

2、床单位物品未一人一更换;

3、传染病相关筛查:初次透析未筛查;新入病人6个月内未每1-3个月检测一次;维持性透析未半年筛查一次;无登记结果;

(六)复用管理(共6家):

1、复用记录不完善:少破膜实验、容积测试、时间,无复用记录。 2、复用标签不完善:无具体时间,无年龄和门诊号和操作人员信息。 3、一次性使用透析器复用无相关记录。

4、复用登记次数不规范。

5、病历中透析治疗单与复用标签内容不一致。

6、未现用现配消毒剂。(1%瑞德林)

1、仅有复用日期,无时间。

2、复用次数记录错误。

血液透析器复用:对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经过冲洗、清洁、消毒等一系列处理过程并达到规范要求后再次应用于同一患者进行透析治疗的过程。

按说明书使用说明应现用现配

(七)消毒管理

1、透析机消毒记录不规范或消毒不到位:提前记录,未记录;非消毒操作人员在透析记录上签字。

2、环境物表消毒:保洁不到位,其中有明显血迹。

3、消毒方法不规范:遇到经血传播疾病的污染时消毒方法不正确(含氯消毒剂)。

4、空气消毒:设施与环境体积不匹配。

5、消毒剂无卫生相关证明。(柠檬酸、次氯酸钠)

6、透析机内部管路消毒流程欠缺。

消毒管理要求:

(八)监测

1、内毒素超标:反渗水超标;透析液超标;

细菌数超标:反渗水、透析液、臵换液超标。

2、检验单填写不完善:无透析机编号;透析液、反渗水概念混淆;内毒素监测报告结果不规范,如≤1EU/ml或pg/ml。

3、透析液监测频次不够。

4、无反渗水PH 值监测;

5、卫生手、空气和物表监测报告未按新标报告。

建议:制定采样计划,按计划采样,确保监测全覆盖。

微生物试验

1、应在按比例配制透析液装臵的入口处或在混合罐的入口处, 收集处理水的试样.

2、试样应在收集后30 min内进行化验, 或立即放在1℃~5℃下储存,并按常规程序在收集后24 h 内化验。应采用常规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倾注平板法) 获得细菌总数计数(标准培养皿计数) 。培养基应为胰蛋白酶大豆琼脂或等价物,计算菌落数目应在35℃~37℃下培养48 h后进行。48 h 后若呈阴性, 可于72 h后再检查. 这是标准的操作方法.

3、也可用另一种方法测定水生微生物, 即采用膜过滤技术滤除

500mL ~1000mL 水, 并在像R2A 这样的低营养琼脂培养基上, 可在28℃~32℃下培养5d 或更长时间.

4、应用鲎试剂法检查内毒素, 测定是否有致热原.

1、标准陈旧:出口液≤2000CFU/ml及入口液≤200CFU/ml ,出自《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2000版》,已废止。

致病菌监测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开展频次;

2、¡°反渗水2¡±细菌总数超标。

(处理水所含细菌总数, 应不得超过100CFU/mL。)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应符合YY 0572 要求;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九)其他

1、手卫生不到位共:无干手用品;手消毒剂开启后未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关注手套污染环境。

2、医疗废物盛装容器不正确:感染区用单层医疗废物袋。 几点要求:

一、完善制度,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1、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

2、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3、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

4、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5、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

6、患者登记和医疗文书管理制度

7、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8、人员培训制度(复用人员、技师、透析操作人员)

9、水处理间制度

几点要求:

10、库房制度

11、透析液配臵室制度

12、复用室制度

13、各种应急预案制度

14、医疗制度

15、护理制度

16、制定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相关工作流程:如水处理系统消毒、透析器复用操作、透析机内部管路消毒、配制桶和容器消毒流程、消毒剂残留量监测、反渗水、透析液和臵换液监测采样流程等。

几点要求:

二、加强人员配备及硬件建设。护理人员配备到位;布局、通道、手卫生设施、检验试剂、保洁工具等落实到位。

三、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完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 四、组织开展培训,增强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更新知识,实施规范化管理。

五、感染办深入科室检查、指导,制定落实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促进持续改进。


相关内容

  • 非结核分枝杆菌防控措施
  • 非结核分枝杆菌防控措施 非结核分枝杆菌是指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原称为非典型分枝杆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存在于水.土壤和气溶胶中,可导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发生感染.近年来,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发生因手术器械.注射器具及医疗用水等灭菌不合格.使用不规范造成患者 ...

  • 2014年卫生监督所工作总结
  • 2014年,六盘水市卫生监督工作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年度目标工作任务,认真执行各项卫生法律法规,加大卫生监督力度,为确保我市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2014年工作情况和明年打算汇报如下: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

  • 热烈庆祝2014全省工作卫生工作会议隆重召开
  • --在2014年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张 健 (2014年2月28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全省卫生工作,部署2014年重点卫生工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徐守盛书记.杜家豪省长亲自提出.研究.确定为民办实事的卫生工作项目 ...

  • 埃博拉病毒传播的数学模型
  • 数 学 建 模 论 文 基于传染病模型的埃博拉疫情发展建模分析 院系名称: 地球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 环境科学 学生姓名:崔昊天.牛星智.朱家佑 学 号: 崔昊天:2013010176 指导教师: 孟得新 完成日期2015 年 4 月 29 日 论文的分工说明: 本篇数学建模论文,是在朱家佑.崔昊天 ...

  • 霍州市卫生监督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 霍州市卫生监督所上半年 工作总结 半年来,我所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结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卫生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为保障我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

  • 寨卡病毒防控方案
  • 金沙县人民医院 寨卡病毒疫情防控方案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第一版)的通知要求[国卫发明电[2016]4号],近期,巴西暴发寨卡病毒疫情.为做好院内可能出现的寨卡病毒病防控准备工作,经医院研究特制订此防控方案.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各项措施. (一)领导 ...

  • 春季常见流行性疾病.传染病防控知识
  • 2014年资阳市雁江区第三中学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 同学们: 随着春季的来临,传染病也如鱼得水地伴随而来,我们只要了解或掌握传染病的一些预防知识,就可以远离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传染病的一些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性疾病简称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 ...

  • 埃博拉病毒出血热常见问题
  • 埃博拉出血热常见问题(2014 年 8 月 7 日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4-08-09 1.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以下简称埃博拉)是一种严重且往往致 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达 90%.该病可侵犯人类和其它灵 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 1976 ...

  • 2014年医务科半年工作总结
  • xx年上半年医务科在院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以病人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以建立和医患关系为目标,严抓医疗规范化和核心制度的落实,从源头防控医疗隐患,创新思维、转变观念,使科室的各项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现将xx年医务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疗质量管理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是促进医院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