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虚词系列之"于"

编者按:文言文中,“于”的主要词性是介词,“于”在甲骨文时期有无动词用法,介词“于”的来源等问题在学界存有争议。郭锡良、梅祖麟等认为介词“于”在甲骨文时期存在动词意义“去到,往”,且介词“于”来源于动词意义的“于”。时兵认为介词“于”可能是源于原始汉语的格语助。禤健聪等人认为没有充分的理据支持甲骨文中“于”用作动词的观点,“于”在甲骨文中不能肯定存在动词用法。编者倾向于郭、梅等人的看法。

古汉语虚词系列之“于”

一、“于”有无动词词性

罗国强在《“于”的动词用法探讨》(《古汉语研究》2007,(02):73-75.)一文中认为:“于”是否有动词用法,目前学界尚有争议。

前代学者或者依据毛传、郑笺等古训,或者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排比归纳推出“于”的动词意义。郭锡良通过考证甲骨文中“于”用作动词的情况认为介词“于”来源于“去到”义的动词“于”。梅祖麟肯定“于”在甲骨文里有动词用法,意思是“来往”的往,也就是《毛传》所说的“于,往也”。

时兵对介词“于”源于动词说提出质疑,他通过藏汉语言材料的比较及甲骨文“于”字功能分析,指出介词“于”可能是源于原始汉语的格语助。

禤健聪在《甲骨文“于”作动词献疑》(《古汉语研究》2009,(01):33-38. )一文中认为:没有充分的理据支持甲骨文中“于”用作动词的观点,“于”在甲骨文中不能肯定存在动词用法。

二、动词词头的“于”

在很多字辞书中,均有“于”的“动词词头”的说法。这种用法在《诗经》中大量存在。如:“黄鸟于飞。”《诗经·周南·葛覃》(选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陈年高在《“于V ”之“于”非词头说》(《古汉语研究》2009,(01):27-32. )一文中认为:《诗经》“于V 式”的“于”相当于“往”,确有词汇意义,并非词头。同时认为有强烈动作性的自主动词最有可能进入“来∕去+V或V+来∕去”的格式,而动作性弱的、以感受义和状态义为主的非自主动词,则不太可能进入上一框架。这也是《诗经》此类动词前面不出现“于(往)”的内部依据。例:

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翻译:丈夫去当兵,不知还有几年期。)

2.桓桓于征,狄彼东南。(《诗经·鲁颂·泮水》)(翻译:三军威武去出征,治服东南除灾祸。)

3.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翻译:秦王(要)去发兵,咱们赶快修理戈和矛,一道对敌。)

三、“于”与“於”的关系

董秀芳在《古汉语中动名之间“于∕於”的功能再认识》(《古汉语研究》2006,(02):2-8.)一文中认为:

清代王筠认为“于”即“吁”的本字,假借为动词“往”义,并由此引申出动词“到达”、“在”和“比”义,进而虚化出一系列介词用法。“於”字的本义是乌鸦,用作动词和介词,是借为“于”字。用作动词,有“在”、“比”和“对于”义。“对于”义为“于”字所无,它是较晚出现的义项,大约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其来源大约是动词“往”义和“在”义。“于”和“於”在上古汉语中的动词用法不很常见“在”义的使用频率较高一些,最常见的是介词用法。

段玉裁说“于”和“於”是古今字。

王力先生认为“于”和“於”是骈词(指词义相同而词形不同的两个语言符号,是由于一个词的旧形式和新形式同时存在而造成的)。

甲骨文里只有“于”字,没有“於”字。到了周代的金文里,才出现“於”字。从文献上看,这两个字用作介词时基本上是可以互换的。

蒲立本认为,“于”和“於”作为介词本来是有区别的。“于”的介词用法是由动词用法语法化而来的,“于”作为动词,义为“去,往”。“於”最初的动词义应为表静态的“在„„里”。但后来“于”和“於”作为介词的功能混同了。

备览文献:

[1]郭锡良. 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1997. (02):341-345.

[2]梅祖麟. 介词”于”在甲骨文和汉藏语里的起源[J].中国语文.2004. (04):323-384.

[3]时兵. 也论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 中国语文.2003. (04):343-347.

1

编者按:文言文中,“于”的主要词性是介词,“于”在甲骨文时期有无动词用法,介词“于”的来源等问题在学界存有争议。郭锡良、梅祖麟等认为介词“于”在甲骨文时期存在动词意义“去到,往”,且介词“于”来源于动词意义的“于”。时兵认为介词“于”可能是源于原始汉语的格语助。禤健聪等人认为没有充分的理据支持甲骨文中“于”用作动词的观点,“于”在甲骨文中不能肯定存在动词用法。编者倾向于郭、梅等人的看法。

古汉语虚词系列之“于”

一、“于”有无动词词性

罗国强在《“于”的动词用法探讨》(《古汉语研究》2007,(02):73-75.)一文中认为:“于”是否有动词用法,目前学界尚有争议。

前代学者或者依据毛传、郑笺等古训,或者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排比归纳推出“于”的动词意义。郭锡良通过考证甲骨文中“于”用作动词的情况认为介词“于”来源于“去到”义的动词“于”。梅祖麟肯定“于”在甲骨文里有动词用法,意思是“来往”的往,也就是《毛传》所说的“于,往也”。

时兵对介词“于”源于动词说提出质疑,他通过藏汉语言材料的比较及甲骨文“于”字功能分析,指出介词“于”可能是源于原始汉语的格语助。

禤健聪在《甲骨文“于”作动词献疑》(《古汉语研究》2009,(01):33-38. )一文中认为:没有充分的理据支持甲骨文中“于”用作动词的观点,“于”在甲骨文中不能肯定存在动词用法。

二、动词词头的“于”

在很多字辞书中,均有“于”的“动词词头”的说法。这种用法在《诗经》中大量存在。如:“黄鸟于飞。”《诗经·周南·葛覃》(选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陈年高在《“于V ”之“于”非词头说》(《古汉语研究》2009,(01):27-32. )一文中认为:《诗经》“于V 式”的“于”相当于“往”,确有词汇意义,并非词头。同时认为有强烈动作性的自主动词最有可能进入“来∕去+V或V+来∕去”的格式,而动作性弱的、以感受义和状态义为主的非自主动词,则不太可能进入上一框架。这也是《诗经》此类动词前面不出现“于(往)”的内部依据。例:

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翻译:丈夫去当兵,不知还有几年期。)

2.桓桓于征,狄彼东南。(《诗经·鲁颂·泮水》)(翻译:三军威武去出征,治服东南除灾祸。)

3.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翻译:秦王(要)去发兵,咱们赶快修理戈和矛,一道对敌。)

三、“于”与“於”的关系

董秀芳在《古汉语中动名之间“于∕於”的功能再认识》(《古汉语研究》2006,(02):2-8.)一文中认为:

清代王筠认为“于”即“吁”的本字,假借为动词“往”义,并由此引申出动词“到达”、“在”和“比”义,进而虚化出一系列介词用法。“於”字的本义是乌鸦,用作动词和介词,是借为“于”字。用作动词,有“在”、“比”和“对于”义。“对于”义为“于”字所无,它是较晚出现的义项,大约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其来源大约是动词“往”义和“在”义。“于”和“於”在上古汉语中的动词用法不很常见“在”义的使用频率较高一些,最常见的是介词用法。

段玉裁说“于”和“於”是古今字。

王力先生认为“于”和“於”是骈词(指词义相同而词形不同的两个语言符号,是由于一个词的旧形式和新形式同时存在而造成的)。

甲骨文里只有“于”字,没有“於”字。到了周代的金文里,才出现“於”字。从文献上看,这两个字用作介词时基本上是可以互换的。

蒲立本认为,“于”和“於”作为介词本来是有区别的。“于”的介词用法是由动词用法语法化而来的,“于”作为动词,义为“去,往”。“於”最初的动词义应为表静态的“在„„里”。但后来“于”和“於”作为介词的功能混同了。

备览文献:

[1]郭锡良. 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1997. (02):341-345.

[2]梅祖麟. 介词”于”在甲骨文和汉藏语里的起源[J].中国语文.2004. (04):323-384.

[3]时兵. 也论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 中国语文.2003. (04):343-347.

1


相关内容

  • 古汉语研究(1988-1998)
  • 一九八八年第一期(创刊号) 吕叔湘.朱德熙先生题 词(封二) 发刊词 裘锡圭 张玉金 邵荣芬 李维琪 虞万里 何九盈 江蓝生 王云路 郭锡良 何乐士 唐钰明 王 显 董志翘 周秉钧 林金保 (1) 说金文"引"字的虚词用法(1) 甲骨卜辞中"惠"和" ...

  •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汉语自古以来就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 ...

  • 文言词汇的特点
  • 古今汉语相比较,差别最大的恐怕就词汇了. (1).从词的结构形式上看,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词汇则以从音节词为主.了解了这一特点,就要昼避免把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节词当作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来理解.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的 ...

  •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
  •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新高考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 李亚军 于仪农(陕西中医学院中国语言文化教研室 咸阳712083) 摘要古汉语音节助词,是指没有实义.而以协调音节为主.兼表一定语气或起一定作用的虚词.在讲求韵律.注重以入微语气曲尽情意的古汉语中,它们有着不可或缺的助成作用.本 ...

  • 试论潮汕方言词语与古代汉语的历史渊源关系
  • 试论潮汕方言词语与古代汉语的历史渊源关系 陈英如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4级(4)班 [1**********]1 摘要 潮汕方言属于闽南语的支系,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汉语语词,是考释古词古义的重要依 据.本文通过结合古代文献中的例子和现今潮汕方言词汇的特点,说明了潮汕方言词语与古代汉语有着密切的联 ...

  • 2015年北师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 2015年北师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937 一. 含义或作用(10分) 之为言:谓:辞:如字:本亦作(10年好像考过,例子都是书上的) 二. 语音史现象:(10分) 材料是"冲子犹童子"'直如特'(两段材料,这是其一,第二段我忘了,但是我 推测也是古无舌上) 三. 构件在 ...

  • 古汉语假设连词_使_的来源及虚化过程
  • 第8卷第2期2008年6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 nal of N anjing Fo restry U 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 n) V ol. 8N o. 2Jun. 2008 古汉语假设连词 使! ...

  •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虚词
  • 古今汉语的差异,最明显地表现在虚词的使用上.古代汉语虚字不但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使用频繁,作用多样,意义复杂,常使初学者望而生畏,是初学古汉语的难点之一.因此,初学阶段,应把虚词的学习作为重点,下功夫突破这一关. 一.注意掌握各类虚词的语法作用 刚开始接触古汉语虚词时,首先感到困难的是一个虚 ...

  • 古代汉语(第三种)大纲
  •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002.010003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英文名称: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学分:7 总学时:119课时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年级(下).二年级(上) 一.课程概述 (一) 类课程.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