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十八大;社区;基层党建;发展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调查民意、掌握民心、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11月8日开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要认真抓好创新基层党建这一工作。   一、社区基层党建是党战斗堡垒巩固的关键   党章中说到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社区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城市中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的重要力量,当前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社区工作的开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阻碍,城市作为人口相对集中、经济也相对集中的区域,其管理的复杂性也是可以想象的,因此对其进行建设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后,单位制逐步解体,单位所承担的党员管理职能逐步弱化,有的单位甚至根本就没有党团组织机构,根本就没有党员管理职能,单位内的党员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即便有党组织,党组织的规模、级别具有很大差异,往往还处于条块分割状态,隶属于不同的部门。为了把它们有效地组织起来,增强党在社区建设中政治辐射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在社区内形成强大的政治组织优势,有必要通过加强社区党建,形成社区党组织的网络,以保证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   其次,搞好社区党建工作是新时期落实党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指出党若脱离群众会将自己陷入很危险的地步,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每个党员有义务和群众时刻保持紧密的联系,搞好社区党建,可以促进党员在社区将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起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就可以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最后,搞好社区党建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街道和社区处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前线,依靠社区单位党组织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内党、政、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党员居民等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变一个积极性为多个积极性,就能更好更快地解决好基层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二、目前社区基层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城市社区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居委会关系不顺。社区党组织职能范围太广, 覆盖面太大, 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 而该管的却没有管好。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涉及了文明创建、安全综治、工会、妇联、计划生育、政务公开、社会保障、科普宣传教育、健康、卫生、司法、民政、优抚和劳动保障等方面。党支部不是忙于党建工作和党务公开等工作, 而是什么都做。与社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性质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的性质也相冲突, 不能很好的指导、支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性工作。   2、社区党员数量剧增且构成复杂,教育管理难度大。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大, 流动党员多。各类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频繁, 其中不乏是党员。这些党员有相当一部分游离于党组织的管理、教育和监督之外, 有的长期不接转组织关系,不愿公开党员身份, 成为党组织管不着,就业单位管不了,周围群众不知道的无名党员。加强对社区党员的管理,尤其是对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的管理,是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新形势下社区基层党建发展的关键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科学阐述了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1、要着眼于在继承中发展,不墨守成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各项工作实际,在工作思路上、工作内容上、工作方法上、活动载体上不断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要着眼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充分表明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决心。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增强党性、提升境界、纯洁思想上下功夫,基层党建创新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在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时,首先从基层的实际出发,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基层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工作状况,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千方百计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困难,不断提升服务基层的水平,使党群、干群之间更融洽、和谐,更好的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3、要着眼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结合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任务,增强服务观念,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许许多多基层党组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证明,只有为民做好事实在事、解决难事烦心事,提升为民服务质量,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党的基层组织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4、要着眼于创新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要根据党员队伍的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党员流动性大等新问题,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新机制,丰富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形成新形势下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结合新型城市化不断推进的新形势,注意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推动城乡、区域基层党建工作协调发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积极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透明度。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OL].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html,2012-11-08.   [2]中国共产党党章[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杜德印.社区党建工作创新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十八大;社区;基层党建;发展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调查民意、掌握民心、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11月8日开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要认真抓好创新基层党建这一工作。   一、社区基层党建是党战斗堡垒巩固的关键   党章中说到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社区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城市中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的重要力量,当前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社区工作的开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阻碍,城市作为人口相对集中、经济也相对集中的区域,其管理的复杂性也是可以想象的,因此对其进行建设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后,单位制逐步解体,单位所承担的党员管理职能逐步弱化,有的单位甚至根本就没有党团组织机构,根本就没有党员管理职能,单位内的党员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即便有党组织,党组织的规模、级别具有很大差异,往往还处于条块分割状态,隶属于不同的部门。为了把它们有效地组织起来,增强党在社区建设中政治辐射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在社区内形成强大的政治组织优势,有必要通过加强社区党建,形成社区党组织的网络,以保证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   其次,搞好社区党建工作是新时期落实党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指出党若脱离群众会将自己陷入很危险的地步,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每个党员有义务和群众时刻保持紧密的联系,搞好社区党建,可以促进党员在社区将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起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就可以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最后,搞好社区党建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街道和社区处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前线,依靠社区单位党组织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内党、政、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党员居民等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变一个积极性为多个积极性,就能更好更快地解决好基层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二、目前社区基层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城市社区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居委会关系不顺。社区党组织职能范围太广, 覆盖面太大, 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 而该管的却没有管好。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涉及了文明创建、安全综治、工会、妇联、计划生育、政务公开、社会保障、科普宣传教育、健康、卫生、司法、民政、优抚和劳动保障等方面。党支部不是忙于党建工作和党务公开等工作, 而是什么都做。与社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性质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的性质也相冲突, 不能很好的指导、支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性工作。   2、社区党员数量剧增且构成复杂,教育管理难度大。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大, 流动党员多。各类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频繁, 其中不乏是党员。这些党员有相当一部分游离于党组织的管理、教育和监督之外, 有的长期不接转组织关系,不愿公开党员身份, 成为党组织管不着,就业单位管不了,周围群众不知道的无名党员。加强对社区党员的管理,尤其是对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的管理,是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新形势下社区基层党建发展的关键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科学阐述了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1、要着眼于在继承中发展,不墨守成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各项工作实际,在工作思路上、工作内容上、工作方法上、活动载体上不断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要着眼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充分表明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决心。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增强党性、提升境界、纯洁思想上下功夫,基层党建创新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在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时,首先从基层的实际出发,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基层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工作状况,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千方百计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困难,不断提升服务基层的水平,使党群、干群之间更融洽、和谐,更好的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3、要着眼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结合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任务,增强服务观念,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许许多多基层党组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证明,只有为民做好事实在事、解决难事烦心事,提升为民服务质量,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党的基层组织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4、要着眼于创新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要根据党员队伍的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党员流动性大等新问题,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新机制,丰富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形成新形势下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结合新型城市化不断推进的新形势,注意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推动城乡、区域基层党建工作协调发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积极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透明度。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OL].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html,2012-11-08.   [2]中国共产党党章[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杜德印.社区党建工作创新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相关内容

  •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选题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库 1. 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个案分析 2. 论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公共导向 3. 全球化语境中的公共物品概念解释 4. 公共物品中的技术构成分析 5. 论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技术理念 6. 城市环境管理政策的实证研究 7. 电子政务规划设计的实证分析 8. 基层电子政 ...

  • 城市社区党建:问题与对策
  • 城市社区党建:问题与对策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课题组 2013-1-24 17:11:09 来源:<理论探索>(太原)2011年5期第55-58页 [内容提要] 当前城市社区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党建管理体制.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党建经费投入与党建工作新形势不相适应.内源性矛盾的影响,阶层结 ...

  •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初稿3)
  • 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江苏开放大学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题目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 姓 名 汤 晨 学 号 [1**********]80 指导教师 沈 芸 年 级 13春行政管理 职 称 教 学 点 江苏开放大学昆山学院 目录 内容摘要 一.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及现 ...

  • 自考公安管理论文题目总汇
  • 一.公安管理方向 1. 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效能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 2. 公安机关大接访工作效果分析 3. 公安派出所警务管理机制研究 4. 试论基层公安机关走出经费保障困境的长效机制 5. 试论公安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与模式 6. 跨地区.多警种的警务协作模式研究 7. 基层公安机关机构改革的设想 8. ...

  • 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
  • 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研究 [内容摘要]社区建设不仅是当前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之重要一环.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社区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政府的社会性职能.企业的社会性职能均向社会转移,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趋集中在城市社会的基层--社区 ...

  • 公安管理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2010修订版)[1]
  • 公安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2010年修订版) 一.公安管理方向 1. 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效能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 2. 公安机关大接访工作效果分析 3. 公安派出所警务管理机制研究 4. 试论基层公安机关走出经费保障困境的长效机制 5. 试论公安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与模式 6. 跨地区. 多警种的警务 ...

  • 社会实践活动参考主题
  • 附件1:社会实践活动参考主题 <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调查方向性参考选题 (一)社会生活篇: 1.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 2.当前物价水平与百姓生活承受情况分析 3.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分析 4.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及心态调查 5.城镇拆迁居民对拆迁补偿满意度调查 6.城镇居民住房保 ...

  • 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社区成为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域,其职能和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从以韶关市社区治理的实际出发,探求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社区建设: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一.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韶关市两区社区通过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不断夯实基层建设,取得了一定 ...

  • 以建设法治社区为切入点建设法治社会
  • 摘 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目标.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基础则在于建设法治社区.文章从分析我国当前法治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推进我国法治社区建设的若干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法治社会:法治社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