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区域差异思想在"世界海陆分布"教学中的渗透(朱克西)

例析区域差异思想在“世界海陆分布”教学中的渗透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朱克西(100073)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李梦舒(100071)

内容提要:区域差异思想是中学地理学科思想之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的教学核心问题,是在地理学习中帮助学生明确地理事物的分布是指什么?用什么方法掌握其分布特点?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它是学习和掌握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特点描述的基础,也是高三地理教学中需要培养的地理能力之

一。“世界的海陆分布”是全球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促使笔者将区域差异思想渗透在初中学段的教学理念进行到底。通过引课突出区域差异思想,通过不同角度的比较,归纳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世界海陆分布、审视地理工具的使用、审视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陆地上不同尺度区域差异以及区域内部的差异提供思路,真正使初中区域地理学习成为高中地理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主题词:区域差异思想

正文:世界海陆分布描述分布特点的方法

区域差异思想是“根据其空间的差别性,将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来理解地表”,①它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学科思想之一。“世界的海陆分布”的相关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要求学生利用地图和数据,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以上分布特点。课程标准并没有针对该内容明确提出渗透地理学科思想的要求。从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看,在八年级之前有对某区域“地形”、“气候”等各种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后,直到高三地理学习中才关注对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特别是

近几年频繁出现的高考地理试题,如描述某区域“聚落分布特点”、“交通线路分布特点”、“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等,说明归纳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方法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促使笔者将区域差异思想渗透在初中学段的教学理念进行到底。思忖再三,不外有如下几个理由:其一,初中地理课程的区域性特点,应使本课的落脚点放在全球尺度的区域差异,即世界的海陆分布上,它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其二,世界“海陆分布特点”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在地理学习中帮助学生明确地理事物的分布是指什么?用什么方法掌握其分布特点?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等等。其三,根据课标要求,本节课教学应强调地理方法的学习与渗透:即用哪些地图、哪些数据?为什么选这些地图、用这些数据,其依据是什么?如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方法解读这些图和数据,其地理意义是什么?

1.全球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

“世界的海陆分布”实际上是地球上所有区域差异的基础,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予以说明。

1.1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世界海陆分布

在学生掌握了地球、地图的知识,并能运用地球仪和地图,获得地理表象后,又对较小尺度区域地理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我们总喜欢在一开课时让学生观看: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面貌的视频,然后问学生:“地球为什么被称为“蓝色星球”?待学生把上述问题作答后,却很少有教师思考这些问题的内在联系。试想,学生早就在历史课上了解了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甚至通过小学的学习,早就知道“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广大,是个蓝色的星球了。”上述问题似乎缺少了对学生地理思维品质提升的关注。实际上,教师要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因为只有渗透了区域差异的思想,才能打好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1.2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及意义

在研究地理事物分布时,我们往往向学生发问:如何描述某区域的气候特征?教学实践表明,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以某某气候类型为主、气温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等方面的描述方法等越来越成为教学的关注点,这是好现象,但如果教学活动就此打住,学生的收获也就仅此而已。若能再追问:你怎么知道就从上述几个方面描述呢?恐怕教师的站位更高,学生的收获更大。

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即差异性。地域性之所以成为地理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因为区域的这种差异。而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海陆分布的特征,认识海陆分布的意义,为进一步认识陆地上不同尺度区域差异以及区域内部的差异提供方法性指导,从而理解区域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应该根据区域的自然及人文条件的优势发展经济。

在分析空间分布差异时,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就是教方法。区域空间的差异是绝对的,但区域分析研究的方法大同小异。学生得以灵活的运用学习方法,关键是教学过程中区域间差异性的比较与分析,在比较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区域比较分析的一般方法,通过对方法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空间分析能力。如本节课对于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的描述,首先应定位,其次看形状;如果运用数据,教师还可以尝试让学生探究如何证实:“无论怎么划分半球,世界的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这一推论。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海陆分布不仅是会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地理事物的这种分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3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地理工具的使用

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往往看不到地球的全貌。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地球的面貌充满了想象。因此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宇航员从太空中看地球的面貌,借助地球仪和从地图上看地球面貌,思考“你感觉地球表面最突出的特点或地球表面最明显的差异性(最不均匀的特征)是什么”来引入正题是

切实可行的。在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认为此内容很简单没什么可讲的,但是如果能利用好地理工具,通过视频、地球仪、地图建构地理表象,并在理性的梳理和想象的结合下,重新整合,让学生明确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有的教师还设计了“数珠子”的活动,即用红、蓝色小珠子分别代表陆地与海洋,将其粘在地球仪的陆地与海洋部分,把学生分组,各组对不同半球(如水陆半球、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珠子计数并列表统计所占比重,计算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得出“七分海三分陆”的结论。

通过上述三个角度对海陆分布与区域差异思想关系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世界海陆分布是我们向学生渗透区域差异思想的极好素材。让学生从认识世界海陆分布这一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开始,到回顾对大洲、大洋的认识,再到对国家、地区等的地域性特征的认识,这种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渐变过程,恰好反映出差异是绝对的,一个地区内部也存在差异。当我们把某一级区域又划分为更小的区域时,则可以讨论区域间的差异。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尤其是关于“区域联系的重要环境基础是由区际差异产生的”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案例

案例1初步感受“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

教材中直接用两个半球示意图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世界的海陆分布情况,并没有强调其间蕴含的空间尺度和区域差异的思想。为了突破原有的设计,并从学生的认知角度考虑,将引课与区域差异思想的渗透结合起来,首师大附丽泽中学的李梦舒老师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1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往往看不到地球的全貌。正如宋代诗人苏轼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见宋•苏轼《题西林壁》)我们怎样才能看到地球的全貌呢?(分别出示:不同视角看地球的三幅图片。)

问题2当我们像宇航员一样远眺地球——从太空中看地球,你感觉地球表面最最明显的差异性是什么?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利用地图和数据,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陆分布的

特点。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异是大尺度的区域差异,这个尺度的差异学生不易在生活中直接体验,要让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借助地球仪、地图、视频并结合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并归纳,还要结合学生认知,从三张不同尺度的景观图片出发。问题1是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设计,分别给出“我们生活的周边景观图片”、“从飞机上看到的海岸线图片”、“从太空中拍的地球图片”,顺理成章地让学生建立起不同尺度看地球的空间表象,引导学生由小尺度到大尺度、从周边世界到太空远眺,并借助古诗的诠释,理解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的全貌,实现问题2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即从不同尺度看到的景观虽不同,但都存在差异,从而渗透区域差异的思想。

实际上,地图难以展示地球表面的实况,因此学生观察地球仪能更方便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状况。在案例1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讨论如下的问题。

案例2归纳从不同角度描述海陆分布的方法

从不同半球认识海陆分布,其核心是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海陆分布,怎样描述和用什么方法描述。目的是从特殊到一般,学会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各种地理工具的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问题3:请观察地球仪,并阅读数据描述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总结描述分布特点的方法。

问题4:用问题3总结的方法,完成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特点的相关学案。

问题5:有没有一个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的面积?请大家在地球仪上寻找。问题6:填绘海陆轮廓简图,完成相关试题。

地理学家认为地理区域的内部复杂性和差异性是由尺度决定的。“空间尺度”思想的内容是指地理空间尺度有大有小,并有一定的等级,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要对尺度大小进行选择。大小尺度间是相互依存的,要深入了解地理过程和现象,就要在大小空间尺度之间作相互转换。这种相互转换或者由小尺度转向大尺度,或者由大尺度转为小尺度。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数值按如下步骤完成:首先,从全球视角知觉海陆分布:通过地球仪和中图版教材中的“世

界的海陆分布图”,明确世界上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的特点,即不均匀,70%是水体,30%是陆地;其次,从半球尺度视角认识海陆分布:无论在哪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就海洋而言,南半球比北半球多、西半球比东半球多;就陆地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多、东半球比西半球多,从而理解海洋和陆地的不均匀分布;第三,从世界海陆空间分布格局认识:全球海洋是相连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最后,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海陆分布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其中总结出描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可以从均衡性,以及面积的大小去归纳;再用此方法迁移运用到描述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上去,学会从不同半球角度进行分析。通过挑战性问题5,了解水、陆半球,引导学生得出: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通过问题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例举全球海水相连的实例。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举出漂流瓶的例子、大黄鸭的来历等等,几位学生的上乘表现,不仅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敬佩,还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原本教师准备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实例也由学生们完成了。通过生生交流,拓展了视野,课下就有学生主动查阅相关的资料,更深入的了解与“海陆分布”有关的内容。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提炼概括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任意半球,海多陆少,海水相连,陆散其中”。

案例3海陆分布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的基础

按教材的编排,本节到此就进一步学习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划分了。但世界的海陆分布是地球表面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它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在课堂环节设计上教师有意识地补充了关于海陆分布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的逻辑联系,进一步渗透空间观和区域差异的思想。

问题7:你能跟据一些实例说明了解世界海陆的分布对学习地理有什么意义吗?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了解了陆地深受海洋影响,比如曾经学习过的西北地区与我国东部季风区相比,由于前者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导致其自然环境特征与东部季风区的明显的差异,同时影响了两区域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差异;又因为海水相连通,海洋运输成为联系世界的重要方式,使某些地区具有海上交通运输的优势,如马六甲海峡;还有的大陆孤立于海洋中,生物种类长期独立发展演化,形成了独特的动植物等等,总之这些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均与海陆分布这一全球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杨澜采访刘洋的一段视频中所说:地球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的星球”,最后教师总结提升:“生于陆地,有赖海洋,地球母亲,人类家园。”

3.对初中学段渗透区域差异思想必要性的思考

区域地理知识是作为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而存在于初高中阶段的地理教育当中的,既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那么二者间就必然地既存在着明确的分工,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现行的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关于区域地理教学的目标中已有充分的印证。因此,最成功的区域地理衔接教育应该达成这样一个目的,即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区域地理课程学习,能够顺利地过渡到高中阶段的学习中,真正使初中区域地理学习成为高中区域地理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使高中的区域地理学习成为初中区域地理学习的延展和深化。③

然而,在初中学段的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很难从“具体的区域”中走出来,过于囿于某个区域的细节。从一般情况看,随着尺度增大,空间异质性将会降低,因为其间的很多细节将会被忽略。也就是说,在大尺度上我们比较多地关注于空间的整体特性,这就是初中学段地理学习要解决的问题。但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从不同尺度区域、不同区域问题的角度来确定区域地理教学的价值追求;很少从整体的角度把握教学,常使学生在低认知水平上重复,不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处理,缺少逻辑和层次;所教内容难以升华为学科能力,并在高中教学中继续恶性循环。正如时下高三复习,为了提高描述地理事物分布能力,降低学习困难,教师采用演绎的方法,让学生关注某区域地理事物空间分

布的“方位、集中区、变化趋势、变化差异、转折点”等等,给出例题,让学生直接进入不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描述的解题,这就自然让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是让高考生“临时抱佛脚”,书到用时再通过地理事物“点、线、面的分布问题”去感受“区域差异”,还是从初中开始,面对现实的情境给予适时的渗透?显然,后者的教学取向为笔者所采纳。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认识,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将学科思想渗透其中,从而提高学科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案例1与案例2的教学设计,完全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对“海陆分布”特点所表现出的浓烈兴趣,使笔者对初中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天性深信不疑;使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有了深度和广度。就区域差异思想而言,案例3又适时地渗透书本上所没提及的地理学科思想方法,阐明地理学习的意义,使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有了宽度。回顾过去课程改革的十多年,“素质教育”观念渐入人心,但“应试教育”的魔咒却始终无法完全摆脱,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让我们冲破“应试”的羁绊,在保护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量力性探究提供必要的空间方面,都能有所作为,那将是功德无量的好事。①袁孝亭.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0卷第7期.2010年7月

②朱雪梅王建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案例式解读(初中地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167

③于瑶.人教版初高中区域地理内容衔接策略研究.[D]中知网,东北师范大学.2012

例析区域差异思想在“世界海陆分布”教学中的渗透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朱克西(100073)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李梦舒(100071)

内容提要:区域差异思想是中学地理学科思想之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的教学核心问题,是在地理学习中帮助学生明确地理事物的分布是指什么?用什么方法掌握其分布特点?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它是学习和掌握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特点描述的基础,也是高三地理教学中需要培养的地理能力之

一。“世界的海陆分布”是全球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促使笔者将区域差异思想渗透在初中学段的教学理念进行到底。通过引课突出区域差异思想,通过不同角度的比较,归纳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世界海陆分布、审视地理工具的使用、审视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陆地上不同尺度区域差异以及区域内部的差异提供思路,真正使初中区域地理学习成为高中地理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主题词:区域差异思想

正文:世界海陆分布描述分布特点的方法

区域差异思想是“根据其空间的差别性,将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来理解地表”,①它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学科思想之一。“世界的海陆分布”的相关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要求学生利用地图和数据,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以上分布特点。课程标准并没有针对该内容明确提出渗透地理学科思想的要求。从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看,在八年级之前有对某区域“地形”、“气候”等各种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后,直到高三地理学习中才关注对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特别是

近几年频繁出现的高考地理试题,如描述某区域“聚落分布特点”、“交通线路分布特点”、“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等,说明归纳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方法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促使笔者将区域差异思想渗透在初中学段的教学理念进行到底。思忖再三,不外有如下几个理由:其一,初中地理课程的区域性特点,应使本课的落脚点放在全球尺度的区域差异,即世界的海陆分布上,它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其二,世界“海陆分布特点”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在地理学习中帮助学生明确地理事物的分布是指什么?用什么方法掌握其分布特点?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等等。其三,根据课标要求,本节课教学应强调地理方法的学习与渗透:即用哪些地图、哪些数据?为什么选这些地图、用这些数据,其依据是什么?如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方法解读这些图和数据,其地理意义是什么?

1.全球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

“世界的海陆分布”实际上是地球上所有区域差异的基础,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予以说明。

1.1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世界海陆分布

在学生掌握了地球、地图的知识,并能运用地球仪和地图,获得地理表象后,又对较小尺度区域地理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我们总喜欢在一开课时让学生观看: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面貌的视频,然后问学生:“地球为什么被称为“蓝色星球”?待学生把上述问题作答后,却很少有教师思考这些问题的内在联系。试想,学生早就在历史课上了解了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甚至通过小学的学习,早就知道“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广大,是个蓝色的星球了。”上述问题似乎缺少了对学生地理思维品质提升的关注。实际上,教师要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因为只有渗透了区域差异的思想,才能打好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1.2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及意义

在研究地理事物分布时,我们往往向学生发问:如何描述某区域的气候特征?教学实践表明,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以某某气候类型为主、气温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等方面的描述方法等越来越成为教学的关注点,这是好现象,但如果教学活动就此打住,学生的收获也就仅此而已。若能再追问:你怎么知道就从上述几个方面描述呢?恐怕教师的站位更高,学生的收获更大。

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即差异性。地域性之所以成为地理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因为区域的这种差异。而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海陆分布的特征,认识海陆分布的意义,为进一步认识陆地上不同尺度区域差异以及区域内部的差异提供方法性指导,从而理解区域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应该根据区域的自然及人文条件的优势发展经济。

在分析空间分布差异时,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就是教方法。区域空间的差异是绝对的,但区域分析研究的方法大同小异。学生得以灵活的运用学习方法,关键是教学过程中区域间差异性的比较与分析,在比较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区域比较分析的一般方法,通过对方法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空间分析能力。如本节课对于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的描述,首先应定位,其次看形状;如果运用数据,教师还可以尝试让学生探究如何证实:“无论怎么划分半球,世界的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这一推论。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海陆分布不仅是会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地理事物的这种分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3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地理工具的使用

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往往看不到地球的全貌。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地球的面貌充满了想象。因此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宇航员从太空中看地球的面貌,借助地球仪和从地图上看地球面貌,思考“你感觉地球表面最突出的特点或地球表面最明显的差异性(最不均匀的特征)是什么”来引入正题是

切实可行的。在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认为此内容很简单没什么可讲的,但是如果能利用好地理工具,通过视频、地球仪、地图建构地理表象,并在理性的梳理和想象的结合下,重新整合,让学生明确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有的教师还设计了“数珠子”的活动,即用红、蓝色小珠子分别代表陆地与海洋,将其粘在地球仪的陆地与海洋部分,把学生分组,各组对不同半球(如水陆半球、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珠子计数并列表统计所占比重,计算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得出“七分海三分陆”的结论。

通过上述三个角度对海陆分布与区域差异思想关系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世界海陆分布是我们向学生渗透区域差异思想的极好素材。让学生从认识世界海陆分布这一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开始,到回顾对大洲、大洋的认识,再到对国家、地区等的地域性特征的认识,这种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渐变过程,恰好反映出差异是绝对的,一个地区内部也存在差异。当我们把某一级区域又划分为更小的区域时,则可以讨论区域间的差异。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尤其是关于“区域联系的重要环境基础是由区际差异产生的”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案例

案例1初步感受“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

教材中直接用两个半球示意图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世界的海陆分布情况,并没有强调其间蕴含的空间尺度和区域差异的思想。为了突破原有的设计,并从学生的认知角度考虑,将引课与区域差异思想的渗透结合起来,首师大附丽泽中学的李梦舒老师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1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往往看不到地球的全貌。正如宋代诗人苏轼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见宋•苏轼《题西林壁》)我们怎样才能看到地球的全貌呢?(分别出示:不同视角看地球的三幅图片。)

问题2当我们像宇航员一样远眺地球——从太空中看地球,你感觉地球表面最最明显的差异性是什么?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利用地图和数据,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陆分布的

特点。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异是大尺度的区域差异,这个尺度的差异学生不易在生活中直接体验,要让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借助地球仪、地图、视频并结合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并归纳,还要结合学生认知,从三张不同尺度的景观图片出发。问题1是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设计,分别给出“我们生活的周边景观图片”、“从飞机上看到的海岸线图片”、“从太空中拍的地球图片”,顺理成章地让学生建立起不同尺度看地球的空间表象,引导学生由小尺度到大尺度、从周边世界到太空远眺,并借助古诗的诠释,理解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的全貌,实现问题2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即从不同尺度看到的景观虽不同,但都存在差异,从而渗透区域差异的思想。

实际上,地图难以展示地球表面的实况,因此学生观察地球仪能更方便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状况。在案例1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讨论如下的问题。

案例2归纳从不同角度描述海陆分布的方法

从不同半球认识海陆分布,其核心是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海陆分布,怎样描述和用什么方法描述。目的是从特殊到一般,学会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各种地理工具的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问题3:请观察地球仪,并阅读数据描述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总结描述分布特点的方法。

问题4:用问题3总结的方法,完成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特点的相关学案。

问题5:有没有一个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的面积?请大家在地球仪上寻找。问题6:填绘海陆轮廓简图,完成相关试题。

地理学家认为地理区域的内部复杂性和差异性是由尺度决定的。“空间尺度”思想的内容是指地理空间尺度有大有小,并有一定的等级,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要对尺度大小进行选择。大小尺度间是相互依存的,要深入了解地理过程和现象,就要在大小空间尺度之间作相互转换。这种相互转换或者由小尺度转向大尺度,或者由大尺度转为小尺度。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数值按如下步骤完成:首先,从全球视角知觉海陆分布:通过地球仪和中图版教材中的“世

界的海陆分布图”,明确世界上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的特点,即不均匀,70%是水体,30%是陆地;其次,从半球尺度视角认识海陆分布:无论在哪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就海洋而言,南半球比北半球多、西半球比东半球多;就陆地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多、东半球比西半球多,从而理解海洋和陆地的不均匀分布;第三,从世界海陆空间分布格局认识:全球海洋是相连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最后,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海陆分布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其中总结出描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可以从均衡性,以及面积的大小去归纳;再用此方法迁移运用到描述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上去,学会从不同半球角度进行分析。通过挑战性问题5,了解水、陆半球,引导学生得出: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通过问题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例举全球海水相连的实例。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举出漂流瓶的例子、大黄鸭的来历等等,几位学生的上乘表现,不仅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敬佩,还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原本教师准备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实例也由学生们完成了。通过生生交流,拓展了视野,课下就有学生主动查阅相关的资料,更深入的了解与“海陆分布”有关的内容。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提炼概括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任意半球,海多陆少,海水相连,陆散其中”。

案例3海陆分布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的基础

按教材的编排,本节到此就进一步学习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划分了。但世界的海陆分布是地球表面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它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在课堂环节设计上教师有意识地补充了关于海陆分布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的逻辑联系,进一步渗透空间观和区域差异的思想。

问题7:你能跟据一些实例说明了解世界海陆的分布对学习地理有什么意义吗?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了解了陆地深受海洋影响,比如曾经学习过的西北地区与我国东部季风区相比,由于前者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导致其自然环境特征与东部季风区的明显的差异,同时影响了两区域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差异;又因为海水相连通,海洋运输成为联系世界的重要方式,使某些地区具有海上交通运输的优势,如马六甲海峡;还有的大陆孤立于海洋中,生物种类长期独立发展演化,形成了独特的动植物等等,总之这些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均与海陆分布这一全球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杨澜采访刘洋的一段视频中所说:地球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的星球”,最后教师总结提升:“生于陆地,有赖海洋,地球母亲,人类家园。”

3.对初中学段渗透区域差异思想必要性的思考

区域地理知识是作为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而存在于初高中阶段的地理教育当中的,既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那么二者间就必然地既存在着明确的分工,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现行的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关于区域地理教学的目标中已有充分的印证。因此,最成功的区域地理衔接教育应该达成这样一个目的,即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区域地理课程学习,能够顺利地过渡到高中阶段的学习中,真正使初中区域地理学习成为高中区域地理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使高中的区域地理学习成为初中区域地理学习的延展和深化。③

然而,在初中学段的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很难从“具体的区域”中走出来,过于囿于某个区域的细节。从一般情况看,随着尺度增大,空间异质性将会降低,因为其间的很多细节将会被忽略。也就是说,在大尺度上我们比较多地关注于空间的整体特性,这就是初中学段地理学习要解决的问题。但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从不同尺度区域、不同区域问题的角度来确定区域地理教学的价值追求;很少从整体的角度把握教学,常使学生在低认知水平上重复,不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处理,缺少逻辑和层次;所教内容难以升华为学科能力,并在高中教学中继续恶性循环。正如时下高三复习,为了提高描述地理事物分布能力,降低学习困难,教师采用演绎的方法,让学生关注某区域地理事物空间分

布的“方位、集中区、变化趋势、变化差异、转折点”等等,给出例题,让学生直接进入不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描述的解题,这就自然让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是让高考生“临时抱佛脚”,书到用时再通过地理事物“点、线、面的分布问题”去感受“区域差异”,还是从初中开始,面对现实的情境给予适时的渗透?显然,后者的教学取向为笔者所采纳。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认识,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将学科思想渗透其中,从而提高学科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案例1与案例2的教学设计,完全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对“海陆分布”特点所表现出的浓烈兴趣,使笔者对初中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天性深信不疑;使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有了深度和广度。就区域差异思想而言,案例3又适时地渗透书本上所没提及的地理学科思想方法,阐明地理学习的意义,使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有了宽度。回顾过去课程改革的十多年,“素质教育”观念渐入人心,但“应试教育”的魔咒却始终无法完全摆脱,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让我们冲破“应试”的羁绊,在保护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量力性探究提供必要的空间方面,都能有所作为,那将是功德无量的好事。①袁孝亭.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0卷第7期.2010年7月

②朱雪梅王建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案例式解读(初中地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167

③于瑶.人教版初高中区域地理内容衔接策略研究.[D]中知网,东北师范大学.2012


相关内容

  • 试论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试论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朱海森 潘燕 0引言 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区域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的核心内容,并已 为广大地理学家尤其是区域自然地理学家认可.然而,有意识地自觉地把它作为研究区域的指导思想,用以揭示不同区域.即使是对于以洲为单位的区域的总体特征来说,目前还显不足.本 ...

  • 区域地理教学一般思路
  • 区域地理教学一般思路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内容大体分成三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区域地理实际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理论在区域中的实际运用.我认为区域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如下: 一. 把握区域特征: 主要是教会学生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一个区域特征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部分.我复习时一般这样分析 ...

  • 必修三考纲解读(区域地理)
  • 必 修 三 考 纲 解 读 --区域地理复习策略研究 研究背景 1.从13年开始考纲中关于区域地理部分作了删除处理. 2.区域地理是高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区域地理的教学仍遵循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率大大降低. 研究依据 1.高中地理课标中没有区域地理部分的阐述. 2.考纲中作了删除处理. 3.因 ...

  • 世界的海陆分布--海陆变迁法制渗透教案
  • 第二章 第四节(第二课时法制渗透教学教案) 海陆变迁----板块的运动 教师 王庆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示意图和进行演示.模拟等,初步了解海底地形及其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2.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板 ...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说稿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说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研说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内容包括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 一. 说课标包括课程总目标和内容目标. 二. 说教材包括教材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和立体式整合. 三. 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 自然地理环境的
  • 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五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三维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过程与方 ...

  • 信息化教学设计地理
  • 信息化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 目 录 前言„„„„„„„„„„„„„„„„„„„„„„„„„„„„ 3 一. 教学内容分析:„„„„„„„„„„„„„„„„„„„„„ 3 1.地位与作用 „„„„„„„„„„„„„„„„„„„„„ 3 2.学时 „„„„„„„„„„„„„„„„„„„„„„„„ 3 3 ...

  • 2014初一地理(上)教学工作计划
  • 2014初一地理(上)教学计划 (9月6日)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 ...

  •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 第一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海陆分布 一.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 一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 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