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教学设计1

第十五章《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学案

一、课前预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

2、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3、理解功率概念和计算公式。

【重点难点】:

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理解功率概念和计算公式。

二、学生熟读课本完成知识结构网络图。

和功机

率 械

三、自我检测

(一)功

1、下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

2、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

匀速移动了5m,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N,则( )

A、重力做的功是500J B、拉力大小为100N

C、拉力大小为120N D、拉力做的功为100J

(二)机械效率 1、用桶从井里打水,提水做的功是 ,提桶做的功是 ;木桶掉进井里打捞时桶里带上些水,把桶提上来做的功是 ,把桶中的水提上来做的功是 。

2、将重物从长4m、高1m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顶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是3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则推力所做的总功是______ J,推力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 J,物体的重力是______N。

3、如图,物体G重16N,手拉绳的力为10N。当物体被匀速拉动提高1m时,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若想增大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可采用的方法

是 。(答一种即可)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重 N。

(三)功率

1、关于机器的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B、机器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C、机器的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低 D、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有用功越多

2、登楼梯比赛时,李明同学从一楼登上五楼,共用了12s,他登楼时的功率最接近于( )

A、500W B、100W C、50W D、10W

第二部分课内探究学案

一、预习总结,展示问题

二、实验探究,重点突破

例1: 班级里组织登楼比赛,比一比谁登楼的功率最大。为此,在活动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 、 、 。假如你是这一比赛的组织者,你需要准备的测量工具有: 、 、 。画出设计表格,并简要说明实验过程。

三、精讲点拨

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已知物重400N,动滑轮重50N(绳重及摩擦不计),若将重物匀速提升2m,则:

(1)拉力F为多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2) 若提升的重物增加100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3)比较(1)、(2)两次的机械效率,你有什么发现?

2、有一斜面长L=8米,高h=2米,把质量m=200千克的物体沿斜面拉到顶端。若受到阻力是物重的0.1倍,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四、小结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

五、达标检测

1、某同学把一本初中物理课本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则该同学对物理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2J B.2J C.20J D.200J

2.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分别提升同样的重物, 在不计摩擦阻力和绳子重力的情况下,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 )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D.都一样

3、如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摩擦不计)

(1)由图可知,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对细绳的拉力为多大?

(2)若钩码3s内上升0.1m,则弹簧测力计拉力做功的功率

为多大?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3)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变化?

第三部分 课后提升学案

1、.机械效率越高,表示( )

A.做的功越多 B.做功的本领越大

C.越省力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2、引体向上是体能测试项目之一,引体向上时双臂的拉力使身体上升,并对身体做功。请根据你自身的体验或观察他人做引体向上的过程,找出所需的物理量并给出合理的数值,写出引体向上时人做功的功率的表达式,并计算出具体数据.(g取10N/kg)

3、跳绳是体育考试的项目之一。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每跳起一次的平均高度为5cm,每分钟跳150次,他平均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J,他跳绳的功率为 W。(g取10N/kg)

4、一辆汽车不慎陷入泥坑,司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汽车拖出。已知整个过程中,

水平拉力F是1×104N,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4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

(1)拉力F做的总功;

(2)滑轮组对汽车做的功;

(3)汽车所受的阻力。

1、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为250N,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若用此滑轮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拉力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多少?(不计绳重和摩擦)

小明的解题过程

解:W有=Gh=400N×2M=800J

W总=FS=250N×2m×2=1000J

η=W有/W总=800J/1000J=0.8=80﹪

W/

有=G/h=900N×2m=1800J

W/

总=W/有/η=1800J/80﹪=2250J

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拉力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2250J。

上述解答是否有错误?如错误,指出错误原因。

第十五章《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学案

一、课前预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

2、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3、理解功率概念和计算公式。

【重点难点】:

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理解功率概念和计算公式。

二、学生熟读课本完成知识结构网络图。

和功机

率 械

三、自我检测

(一)功

1、下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

2、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

匀速移动了5m,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N,则( )

A、重力做的功是500J B、拉力大小为100N

C、拉力大小为120N D、拉力做的功为100J

(二)机械效率 1、用桶从井里打水,提水做的功是 ,提桶做的功是 ;木桶掉进井里打捞时桶里带上些水,把桶提上来做的功是 ,把桶中的水提上来做的功是 。

2、将重物从长4m、高1m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顶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是3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则推力所做的总功是______ J,推力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 J,物体的重力是______N。

3、如图,物体G重16N,手拉绳的力为10N。当物体被匀速拉动提高1m时,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若想增大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可采用的方法

是 。(答一种即可)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重 N。

(三)功率

1、关于机器的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B、机器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C、机器的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低 D、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有用功越多

2、登楼梯比赛时,李明同学从一楼登上五楼,共用了12s,他登楼时的功率最接近于( )

A、500W B、100W C、50W D、10W

第二部分课内探究学案

一、预习总结,展示问题

二、实验探究,重点突破

例1: 班级里组织登楼比赛,比一比谁登楼的功率最大。为此,在活动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 、 、 。假如你是这一比赛的组织者,你需要准备的测量工具有: 、 、 。画出设计表格,并简要说明实验过程。

三、精讲点拨

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已知物重400N,动滑轮重50N(绳重及摩擦不计),若将重物匀速提升2m,则:

(1)拉力F为多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2) 若提升的重物增加100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3)比较(1)、(2)两次的机械效率,你有什么发现?

2、有一斜面长L=8米,高h=2米,把质量m=200千克的物体沿斜面拉到顶端。若受到阻力是物重的0.1倍,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四、小结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

五、达标检测

1、某同学把一本初中物理课本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则该同学对物理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2J B.2J C.20J D.200J

2.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分别提升同样的重物, 在不计摩擦阻力和绳子重力的情况下,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 )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D.都一样

3、如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摩擦不计)

(1)由图可知,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对细绳的拉力为多大?

(2)若钩码3s内上升0.1m,则弹簧测力计拉力做功的功率

为多大?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3)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变化?

第三部分 课后提升学案

1、.机械效率越高,表示( )

A.做的功越多 B.做功的本领越大

C.越省力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2、引体向上是体能测试项目之一,引体向上时双臂的拉力使身体上升,并对身体做功。请根据你自身的体验或观察他人做引体向上的过程,找出所需的物理量并给出合理的数值,写出引体向上时人做功的功率的表达式,并计算出具体数据.(g取10N/kg)

3、跳绳是体育考试的项目之一。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每跳起一次的平均高度为5cm,每分钟跳150次,他平均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J,他跳绳的功率为 W。(g取10N/kg)

4、一辆汽车不慎陷入泥坑,司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汽车拖出。已知整个过程中,

水平拉力F是1×104N,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4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

(1)拉力F做的总功;

(2)滑轮组对汽车做的功;

(3)汽车所受的阻力。

1、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为250N,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若用此滑轮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拉力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多少?(不计绳重和摩擦)

小明的解题过程

解:W有=Gh=400N×2M=800J

W总=FS=250N×2m×2=1000J

η=W有/W总=800J/1000J=0.8=80﹪

W/

有=G/h=900N×2m=1800J

W/

总=W/有/η=1800J/80﹪=2250J

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拉力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2250J。

上述解答是否有错误?如错误,指出错误原因。


相关内容

  • 杠杆.滑轮.机械效率复习
  • 简单机械和功(一) [设计意图] 在新课学习中,部分学生对杠杆概念理解不透,尤其是力臂的概念认识不到位,从而造成作图困难和不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等问题,故本节课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加强对杠杆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众多工具中认识到"能围绕某固定点转动"这一本质,进而加强对杠杆 ...

  •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 五大连池市第一中学 物理备课组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重 难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点 点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 课 时 1 主备人:王春艳 第 1 课时 知道什么是功.功率的计算方法.动能及势能及其相互转化 感受动能和势能的互相转化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功和功率的计算 ...

  • 电工基础教案11
  • 课 题 11 - 1 变压器的构造 11 - 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新课 课型 授课时数 3 授课班级 1.掌握变压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熟练掌握变压器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的规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的规律. 阻抗变换规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学 ...

  • 高频电子电路教案
  • 高频电子线路教案 说明: 1. 教学要求按重要性分为3个层次,分别以"掌握★.熟悉◆.了解▲"表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其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目标. 2. 作业习题选自教材: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 3. 以图表方式突出授课思路,串接各章节知识点,便于 ...

  • 沪科版版初二物理下册教案
  •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第一节 质 量 教学目的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重点与难点 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常用单位间的相互换算. 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铁锤1把,大铁钉1个, ...

  • 杠杆概念复习
  • 初三物理知识点巩固复习 一.杠杆 1.一根硬棒,在 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 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2.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 ;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 做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 :从支点到阻力使用线的距离,叫做 .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公式写作: . 4.杠 ...

  • 步步为营步步赢
  • 摘要:初中科学复习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形成知识网络和"板块".但复习课最难上,因为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已是学生所熟悉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复习过程不再像探究新知那样充满挑战的乐趣,冷饭 ...

  • 供配电专业考试复习方法
  • "冷静,沉着,谦虚,谨慎"我觉得无论什么考试这几点都是最重要的. 2012年过的基础,2013年过的专业,我是从4月初开始看书的,以后基本上维持每天都抽时间看一会书,第一轮是看指导书和做习题集,每周一章,把要考试的基本轮廓有点大致了解,大范围的知识点有个基本了解,不懂的就和人讨论 ...

  • 专题复习 初中物理计算题复习
  • 电学 (纯电学问题,考察综合思维.额定功率.电能.识图.功率)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V,且保持不变,R1=10欧,R2是最大阻值为60欧的滑动变阻器,L 是标有 "6V0.72W "字样的灯炮,灯泡灯丝电阻不变.1)当R2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时,要使灯泡L 正常发光,S1.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