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学案
一、课前预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
2、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3、理解功率概念和计算公式。
【重点难点】:
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理解功率概念和计算公式。
二、学生熟读课本完成知识结构网络图。
功
功
和功机
率 械
效
率
功
率
三、自我检测
(一)功
1、下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
2、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
匀速移动了5m,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N,则( )
A、重力做的功是500J B、拉力大小为100N
C、拉力大小为120N D、拉力做的功为100J
(二)机械效率 1、用桶从井里打水,提水做的功是 ,提桶做的功是 ;木桶掉进井里打捞时桶里带上些水,把桶提上来做的功是 ,把桶中的水提上来做的功是 。
2、将重物从长4m、高1m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顶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是3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则推力所做的总功是______ J,推力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 J,物体的重力是______N。
3、如图,物体G重16N,手拉绳的力为10N。当物体被匀速拉动提高1m时,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若想增大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可采用的方法
是 。(答一种即可)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重 N。
(三)功率
1、关于机器的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B、机器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C、机器的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低 D、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有用功越多
2、登楼梯比赛时,李明同学从一楼登上五楼,共用了12s,他登楼时的功率最接近于( )
A、500W B、100W C、50W D、10W
第二部分课内探究学案
一、预习总结,展示问题
二、实验探究,重点突破
例1: 班级里组织登楼比赛,比一比谁登楼的功率最大。为此,在活动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 、 、 。假如你是这一比赛的组织者,你需要准备的测量工具有: 、 、 。画出设计表格,并简要说明实验过程。
三、精讲点拨
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已知物重400N,动滑轮重50N(绳重及摩擦不计),若将重物匀速提升2m,则:
(1)拉力F为多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2) 若提升的重物增加100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3)比较(1)、(2)两次的机械效率,你有什么发现?
2、有一斜面长L=8米,高h=2米,把质量m=200千克的物体沿斜面拉到顶端。若受到阻力是物重的0.1倍,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四、小结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
五、达标检测
1、某同学把一本初中物理课本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则该同学对物理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2J B.2J C.20J D.200J
2.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分别提升同样的重物, 在不计摩擦阻力和绳子重力的情况下,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 )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D.都一样
3、如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摩擦不计)
(1)由图可知,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对细绳的拉力为多大?
(2)若钩码3s内上升0.1m,则弹簧测力计拉力做功的功率
为多大?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3)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变化?
第三部分 课后提升学案
1、.机械效率越高,表示( )
A.做的功越多 B.做功的本领越大
C.越省力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2、引体向上是体能测试项目之一,引体向上时双臂的拉力使身体上升,并对身体做功。请根据你自身的体验或观察他人做引体向上的过程,找出所需的物理量并给出合理的数值,写出引体向上时人做功的功率的表达式,并计算出具体数据.(g取10N/kg)
3、跳绳是体育考试的项目之一。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每跳起一次的平均高度为5cm,每分钟跳150次,他平均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J,他跳绳的功率为 W。(g取10N/kg)
4、一辆汽车不慎陷入泥坑,司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汽车拖出。已知整个过程中,
水平拉力F是1×104N,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4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
(1)拉力F做的总功;
(2)滑轮组对汽车做的功;
(3)汽车所受的阻力。
1、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为250N,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若用此滑轮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拉力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多少?(不计绳重和摩擦)
小明的解题过程
解:W有=Gh=400N×2M=800J
W总=FS=250N×2m×2=1000J
η=W有/W总=800J/1000J=0.8=80﹪
W/
有=G/h=900N×2m=1800J
W/
总=W/有/η=1800J/80﹪=2250J
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拉力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2250J。
上述解答是否有错误?如错误,指出错误原因。
第十五章《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学案
一、课前预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
2、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3、理解功率概念和计算公式。
【重点难点】:
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理解功率概念和计算公式。
二、学生熟读课本完成知识结构网络图。
功
功
和功机
率 械
效
率
功
率
三、自我检测
(一)功
1、下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
2、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
匀速移动了5m,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N,则( )
A、重力做的功是500J B、拉力大小为100N
C、拉力大小为120N D、拉力做的功为100J
(二)机械效率 1、用桶从井里打水,提水做的功是 ,提桶做的功是 ;木桶掉进井里打捞时桶里带上些水,把桶提上来做的功是 ,把桶中的水提上来做的功是 。
2、将重物从长4m、高1m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顶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是3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则推力所做的总功是______ J,推力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 J,物体的重力是______N。
3、如图,物体G重16N,手拉绳的力为10N。当物体被匀速拉动提高1m时,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若想增大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可采用的方法
是 。(答一种即可)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重 N。
(三)功率
1、关于机器的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B、机器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C、机器的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低 D、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有用功越多
2、登楼梯比赛时,李明同学从一楼登上五楼,共用了12s,他登楼时的功率最接近于( )
A、500W B、100W C、50W D、10W
第二部分课内探究学案
一、预习总结,展示问题
二、实验探究,重点突破
例1: 班级里组织登楼比赛,比一比谁登楼的功率最大。为此,在活动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 、 、 。假如你是这一比赛的组织者,你需要准备的测量工具有: 、 、 。画出设计表格,并简要说明实验过程。
三、精讲点拨
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已知物重400N,动滑轮重50N(绳重及摩擦不计),若将重物匀速提升2m,则:
(1)拉力F为多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2) 若提升的重物增加100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3)比较(1)、(2)两次的机械效率,你有什么发现?
2、有一斜面长L=8米,高h=2米,把质量m=200千克的物体沿斜面拉到顶端。若受到阻力是物重的0.1倍,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四、小结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
五、达标检测
1、某同学把一本初中物理课本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则该同学对物理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2J B.2J C.20J D.200J
2.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分别提升同样的重物, 在不计摩擦阻力和绳子重力的情况下,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 )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D.都一样
3、如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摩擦不计)
(1)由图可知,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对细绳的拉力为多大?
(2)若钩码3s内上升0.1m,则弹簧测力计拉力做功的功率
为多大?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3)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变化?
第三部分 课后提升学案
1、.机械效率越高,表示( )
A.做的功越多 B.做功的本领越大
C.越省力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2、引体向上是体能测试项目之一,引体向上时双臂的拉力使身体上升,并对身体做功。请根据你自身的体验或观察他人做引体向上的过程,找出所需的物理量并给出合理的数值,写出引体向上时人做功的功率的表达式,并计算出具体数据.(g取10N/kg)
3、跳绳是体育考试的项目之一。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每跳起一次的平均高度为5cm,每分钟跳150次,他平均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J,他跳绳的功率为 W。(g取10N/kg)
4、一辆汽车不慎陷入泥坑,司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汽车拖出。已知整个过程中,
水平拉力F是1×104N,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4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
(1)拉力F做的总功;
(2)滑轮组对汽车做的功;
(3)汽车所受的阻力。
1、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为250N,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若用此滑轮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拉力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多少?(不计绳重和摩擦)
小明的解题过程
解:W有=Gh=400N×2M=800J
W总=FS=250N×2m×2=1000J
η=W有/W总=800J/1000J=0.8=80﹪
W/
有=G/h=900N×2m=1800J
W/
总=W/有/η=1800J/80﹪=2250J
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拉力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2250J。
上述解答是否有错误?如错误,指出错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