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诗词

唐代诗人李商隐 《代赠》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唐诗人陆龟蒙作有《丁香》

江上悠悠人不问,

十年云外醉中身。

殷勤解却丁香结

纵放繁枝散诞春。

(唐)陆龟蒙

陆龟蒙《白莲》[7]

素花多蒙别艳欺,

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2]译文

人们都喜爱艳丽的红荷,而很少有人欣赏素雅的白莲。其实这冰清玉洁的白莲花,真应该生长在西王母的仙境瑶池之中。

即使很少人赏识它,任她自开自落,然而白莲其实是很美的,她那纯洁之色,她那婷婷之态,只要有晓月清风作伴,又何损于她的美丽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白莲的诗,内容似有寄托。它描写白莲花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和排挤,只能默默无闻地被埋没掉。这也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遏的心理。不过这首诗为读者所欣赏,主要在最后两句。最后两句有的本子作“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晚风清欲堕时”。白莲好像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既适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莲的性格的特点,而且又很有情致和余味的。因为有诗的感觉和想象的诗人写诗,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间的事情),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然后才可能写出可以打动人的真正的诗来。

和袭美春夕酒醒 陆龟蒙

几年无事傍江湖, 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 满身花影倩人扶。

这是一首闲适诗。“闲适诗”的特点,向例是以自然闲散的笔调写出人们无牵无挂的悠然心情,写意清淡,但也反映了生活的一个方面。同时,有些佳作,在艺术上不乏可资借鉴之处。“袭美”,是诗人皮日休的表字。陆龟蒙和皮日休是好友,两人常相唱和。此诗是写诗人酒醉月下花丛的闲适之情。 起句“几年无事傍江湖”,无所事事,浪迹江湖,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反映了“泛若不系之舟”(《庄子〃列御寇》)的无限自在。第二句中的“黄公旧酒垆”,典出《世说新语〃伤逝》,原指西晋时竹林七贤饮酒的地方,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放达纵饮的生活态度,从而标榜襟怀的高远。

“觉后不知明月上”,是承前启后的转接,即前承“醉倒”,后启归去倩人搀扶的醉态。此处所云“不知”,情态十分洒脱;下句“满身花影倩人扶”是全篇中传神妙笔,写出了月光皎洁、花影错落的迷人景色。一个“满”字,自有无限情趣在其中。融“花”、融“月”、融“影”、融“醉人”于浑然一体,化合成了春意、美景、诗情、高士的翩翩韵致。 这首诗着意写醉酒之乐,写得潇洒自如,情趣盎然。诗人极力以自然闲散的笔调抒写自己无牵无挂、悠然自得的心情。然而,以诗人冠绝一时的才华,而终身沉沦,只得“无事傍江湖”,象阮籍、嵇康那样“醉倒黄公旧酒垆”,字里行间似仍不免透露出一点内心深处的忧愤之情。

离别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丁香花的绝对子

氷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

唐代诗人李商隐 《代赠》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唐诗人陆龟蒙作有《丁香》

江上悠悠人不问,

十年云外醉中身。

殷勤解却丁香结

纵放繁枝散诞春。

(唐)陆龟蒙

陆龟蒙《白莲》[7]

素花多蒙别艳欺,

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2]译文

人们都喜爱艳丽的红荷,而很少有人欣赏素雅的白莲。其实这冰清玉洁的白莲花,真应该生长在西王母的仙境瑶池之中。

即使很少人赏识它,任她自开自落,然而白莲其实是很美的,她那纯洁之色,她那婷婷之态,只要有晓月清风作伴,又何损于她的美丽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白莲的诗,内容似有寄托。它描写白莲花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和排挤,只能默默无闻地被埋没掉。这也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遏的心理。不过这首诗为读者所欣赏,主要在最后两句。最后两句有的本子作“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晚风清欲堕时”。白莲好像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既适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莲的性格的特点,而且又很有情致和余味的。因为有诗的感觉和想象的诗人写诗,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间的事情),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然后才可能写出可以打动人的真正的诗来。

和袭美春夕酒醒 陆龟蒙

几年无事傍江湖, 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 满身花影倩人扶。

这是一首闲适诗。“闲适诗”的特点,向例是以自然闲散的笔调写出人们无牵无挂的悠然心情,写意清淡,但也反映了生活的一个方面。同时,有些佳作,在艺术上不乏可资借鉴之处。“袭美”,是诗人皮日休的表字。陆龟蒙和皮日休是好友,两人常相唱和。此诗是写诗人酒醉月下花丛的闲适之情。 起句“几年无事傍江湖”,无所事事,浪迹江湖,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反映了“泛若不系之舟”(《庄子〃列御寇》)的无限自在。第二句中的“黄公旧酒垆”,典出《世说新语〃伤逝》,原指西晋时竹林七贤饮酒的地方,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放达纵饮的生活态度,从而标榜襟怀的高远。

“觉后不知明月上”,是承前启后的转接,即前承“醉倒”,后启归去倩人搀扶的醉态。此处所云“不知”,情态十分洒脱;下句“满身花影倩人扶”是全篇中传神妙笔,写出了月光皎洁、花影错落的迷人景色。一个“满”字,自有无限情趣在其中。融“花”、融“月”、融“影”、融“醉人”于浑然一体,化合成了春意、美景、诗情、高士的翩翩韵致。 这首诗着意写醉酒之乐,写得潇洒自如,情趣盎然。诗人极力以自然闲散的笔调抒写自己无牵无挂、悠然自得的心情。然而,以诗人冠绝一时的才华,而终身沉沦,只得“无事傍江湖”,象阮籍、嵇康那样“醉倒黄公旧酒垆”,字里行间似仍不免透露出一点内心深处的忧愤之情。

离别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丁香花的绝对子

氷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


相关内容

  • 戴望舒_雨巷_的意象美新论_张建锋
  • 第6期No . 6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 rnal of Xihua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 ) 2005年12月Dec . 2005 戴望舒<雨巷>的意象美新论 张建锋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四川成都 61 ...

  • 浅论[雨巷]的意境美和象征美
  • 凄婉而迷茫的意境美和幽微而精妙的象征美 --读戴望舒的<雨巷>有感 杨志稳 [摘要] 该文分析了<雨巷>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表现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蕴涵有时代特征的悲剧主题,论述了诗人运用象征主义 的方法抒情,接受了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 ...

  • 苟雨喜欢的诗词
  • 苟雨喜欢的诗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 ...

  • 人教新课标必修一[雨巷]教学实录
  • <雨巷>教学实录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大家可以感受到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催人上进,有一种博大雄浑的美感.文学作品中的美所显现出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那哀婉.凄美.伤感.惆怅同时也能让我们的内心为之一颤,那同样也是美的力 ...

  • 赏析现代诗歌[雨巷]的象征手法
  • 摘要: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现代诗歌以其手法之多样,表现力之丰富意境之高远而似乎更难教学.这也成了很多的教师颇为棘手的难题.我个人认为,教师应当把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作为现代诗歌赏析的重点.因为诗歌大多包含强烈的感情,而感情的抒发通常通过一定的表现手法.比如艾青<我爱这土地>,舒 ...

  • 清代第一女词人:得罪流氓文人身陷"绯闻",忍辱偷生能否澄清?
  •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任艳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跨越近千年的时光流转,至今仍让我们欣羡,不仅为她超凡的才情,也为她与赵明诚的伉俪情深而动容.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女子,同样的才华横溢,同样与夫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她就是"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 一.显赫出身 顾太清从小聪颖无比,先由 ...

  • 雨巷导学案教师
  • <雨巷>之导学案 [明确目标] 1.赏析这首诗的意象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2.通过朗读与鉴赏体味诗歌所具有的音韵美及画面美: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并背诵全诗. [掌握方法]朗诵法.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助读小帮手] 1.作者简历: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又称"雨 ...

  • 有关告白的诗词
  • 表白诗 我心漂泊南国来, 爱无定所独徘徊. 丽人邂逅心潮湃, 君若有意必无待. 一世姻缘五十载, 生死与共不分开. 一身功名与心外, 世道岁月风华改.篇二:世界上最美的告白诗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中国)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 ...

  • 美丽中国 || 从经典诗词看春天里的20种花,绝美
  • [海棠]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桃花]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牡丹]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丁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