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44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学生充分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难点:正确描述生活中事件的可能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生:好!

师:我今天带了一枚硬币(举起双拳),它就在我的一只手里,会在哪只手里呢?(学生有的说在左手,有的说在右手),看来大家

的意见不一致,那我来帮帮你们吧!(慢慢张开空着的右手,再重新握紧拳头)

生:一定在左手里。

师:为什么你们那么肯定硬币在左手里?原来为什么不能肯定呢?(点名学生回答)

师:恩,大家说的很好,(打开双手,左手里躺着一枚硬币)像现在这样,生活中也有些事件我们不能肯定它发生的结果,有些事件可以肯定它发生的结果,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并初步感受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讨论交流,探究新知

(多媒体出示教材44页第一幅情境图)国庆节前夕,为了庆祝祖国的生日,东风小学的很多班级举行了联欢会,五(三)班的老师为了增加联欢会的趣味性,决定通过现场抽签决定大家表演什么节目。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来抽签的,同学们先来猜一猜,第一名抽签的同学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

学生会对抽签结果进行猜测: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板书:可能)

师:老师也准备了三张内容跟他们一样的卡片,下面我们请一名同学来抽一张,看看他能抽到什么。(任指一名同学抽签)

师:生1抽到的是什么节目?

生1:跳舞(或其他)。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生1要表演跳舞。但是,在没有抽签之前你能肯定他会表演跳舞吗?

生:不能。

师:还剩下了两张签。接下来再请一名同学来抽签,大家再猜一猜他可能会抽到什么呢?

生:唱歌和朗诵都有可能。

师: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能确定到底是朗诵还是唱歌吗? 生:不能。

师:但有一点我们这时候已经可以确定了,那就是,还可能抽到“跳舞(或其他)”吗?(板书:不可能)

师:我们再请一名同学来抽一张,(任指另一名学生抽签)你抽到了什么?

生2:朗诵(或其他)。

师:生2也抽完了,他抽到了朗诵(或其他),最后只剩一张了,最后抽签的同学会抽到什么?你确定吗?为什么?(板书:一定)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刚刚节目抽签的过程。节目的种类是固定的,开始时我们不能确定会抽到哪个节目,随着节目签一张张被翻开,虽然我们还是不能确定会抽到哪个节目,但猜测的范围在一步一步缩小,到最后只剩一张时,我们就可以完全确定会抽到的节目了,我们还学会了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肯定”等词语来描述节目

抽签的情况。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可确定的,可确定的包含一定发生和不可能发生的现象;不可确定的则只包含可能出现的现象。(板书:确定、不确定)

(设计意图:可能性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完全空白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具有一些简单随机现象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这里用学生熟悉的“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教学,让学生在猜测中感受,在生活中明晰,以形成对“可能性”的初步认识,同时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三、灵活运用,巩固新知

师:学习了《可能性》之后(多媒体展示“做一做”情境图)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准备做一个“摸棋子”的实验,来进一步研究“可能性”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他们准备了1号、2号两个盒子,1号盒中放入了八个红色棋子,2号盒中放入红、黄、蓝、绿棋子各2个,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接着来请同学们猜一猜:1号盒中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2号盒中又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然后,同桌之间讨论交流以下问题(课件依次显示问题):

(1)哪个盒子肯定能摸出红棋子?

(2)哪个盒子不可能摸出绿棋子?

(3)哪个盒子可能摸出绿棋子?

(4)2号盒子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

师:通过观察并交流讨论,我发现大家基本能用“可能”、“不可能”、“肯定”来描述一些事件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放松一下,游戏的名字叫做“我会做”,要求同学们按照要求起立并拍手,需要大家一起配合哦。(多媒体逐条出示要求,请学生集体完成)

1、起立并拍手的一定是女生。

2、起立并拍手的不可能是女生。

3、起立并拍手的可能是女生也可能是男生。

4、 起立并拍手的一定是五三班的同学。

(游戏结束,教师点评)

师:通过游戏我发现同学们对本节知识掌握的很好,那接下来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3题(学生做题,我负责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做一做和游戏,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

师:恩,同学们说的很好,在今天的学习中,可能你的表现不是最出色的,但只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动脑、勤思考,你就不可能没有进步,继续努力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五、布置作业,体验反思

作业超市:

1、练习十一第2题

2、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都有哪些现象是可以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 来描述的,写下来,下节课跟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可能性 可能——不确定 不可能 确定 肯定

第四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44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学生充分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难点:正确描述生活中事件的可能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生:好!

师:我今天带了一枚硬币(举起双拳),它就在我的一只手里,会在哪只手里呢?(学生有的说在左手,有的说在右手),看来大家

的意见不一致,那我来帮帮你们吧!(慢慢张开空着的右手,再重新握紧拳头)

生:一定在左手里。

师:为什么你们那么肯定硬币在左手里?原来为什么不能肯定呢?(点名学生回答)

师:恩,大家说的很好,(打开双手,左手里躺着一枚硬币)像现在这样,生活中也有些事件我们不能肯定它发生的结果,有些事件可以肯定它发生的结果,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并初步感受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讨论交流,探究新知

(多媒体出示教材44页第一幅情境图)国庆节前夕,为了庆祝祖国的生日,东风小学的很多班级举行了联欢会,五(三)班的老师为了增加联欢会的趣味性,决定通过现场抽签决定大家表演什么节目。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来抽签的,同学们先来猜一猜,第一名抽签的同学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

学生会对抽签结果进行猜测: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板书:可能)

师:老师也准备了三张内容跟他们一样的卡片,下面我们请一名同学来抽一张,看看他能抽到什么。(任指一名同学抽签)

师:生1抽到的是什么节目?

生1:跳舞(或其他)。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生1要表演跳舞。但是,在没有抽签之前你能肯定他会表演跳舞吗?

生:不能。

师:还剩下了两张签。接下来再请一名同学来抽签,大家再猜一猜他可能会抽到什么呢?

生:唱歌和朗诵都有可能。

师: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能确定到底是朗诵还是唱歌吗? 生:不能。

师:但有一点我们这时候已经可以确定了,那就是,还可能抽到“跳舞(或其他)”吗?(板书:不可能)

师:我们再请一名同学来抽一张,(任指另一名学生抽签)你抽到了什么?

生2:朗诵(或其他)。

师:生2也抽完了,他抽到了朗诵(或其他),最后只剩一张了,最后抽签的同学会抽到什么?你确定吗?为什么?(板书:一定)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刚刚节目抽签的过程。节目的种类是固定的,开始时我们不能确定会抽到哪个节目,随着节目签一张张被翻开,虽然我们还是不能确定会抽到哪个节目,但猜测的范围在一步一步缩小,到最后只剩一张时,我们就可以完全确定会抽到的节目了,我们还学会了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肯定”等词语来描述节目

抽签的情况。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可确定的,可确定的包含一定发生和不可能发生的现象;不可确定的则只包含可能出现的现象。(板书:确定、不确定)

(设计意图:可能性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完全空白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具有一些简单随机现象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这里用学生熟悉的“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教学,让学生在猜测中感受,在生活中明晰,以形成对“可能性”的初步认识,同时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三、灵活运用,巩固新知

师:学习了《可能性》之后(多媒体展示“做一做”情境图)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准备做一个“摸棋子”的实验,来进一步研究“可能性”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他们准备了1号、2号两个盒子,1号盒中放入了八个红色棋子,2号盒中放入红、黄、蓝、绿棋子各2个,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接着来请同学们猜一猜:1号盒中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2号盒中又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然后,同桌之间讨论交流以下问题(课件依次显示问题):

(1)哪个盒子肯定能摸出红棋子?

(2)哪个盒子不可能摸出绿棋子?

(3)哪个盒子可能摸出绿棋子?

(4)2号盒子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

师:通过观察并交流讨论,我发现大家基本能用“可能”、“不可能”、“肯定”来描述一些事件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放松一下,游戏的名字叫做“我会做”,要求同学们按照要求起立并拍手,需要大家一起配合哦。(多媒体逐条出示要求,请学生集体完成)

1、起立并拍手的一定是女生。

2、起立并拍手的不可能是女生。

3、起立并拍手的可能是女生也可能是男生。

4、 起立并拍手的一定是五三班的同学。

(游戏结束,教师点评)

师:通过游戏我发现同学们对本节知识掌握的很好,那接下来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3题(学生做题,我负责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做一做和游戏,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

师:恩,同学们说的很好,在今天的学习中,可能你的表现不是最出色的,但只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动脑、勤思考,你就不可能没有进步,继续努力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五、布置作业,体验反思

作业超市:

1、练习十一第2题

2、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都有哪些现象是可以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 来描述的,写下来,下节课跟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可能性 可能——不确定 不可能 确定 肯定


相关内容

  • 最新小学数学,语文英语电子课本汇编
  • 昨天唤不回,明天不确实,你把握的就是今天. (请按各专辑上的停止键`口'关停不听专辑) 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 --李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小学数学电子课本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 ...

  • 小学各版本数学电子课本
  • 一年级数学电子课本 人教版 人教版上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后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我们的校园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钟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1-20各数的认识 人教版下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末页 人教版一年 ...

  • 小学数学三个版本教材内容结构的对比分析
  • 1 机会比较少,缺乏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是他们认识较大数时往往有困难的主要原因,"因而增加"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认数循环.这样安排虽延长了认数教学的时间,但"缩小认数范围扩展的跨度"和"降低教学的难度".这是他们"仔细研究 ...

  • 人教版初中语文_数学教学视频
  • .. 人教版初中语文, 数学教学视频集 七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七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八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九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

  • 初中课程教学视频辅导
  • 初一课程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初一生物上册实验教程(苏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辅导教程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讲座 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教程 初一语文新课标教程 七年级历史学习方法辅导 七年级英语学习方法视频教程 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视频 人教版七 ...

  • 全套讲课教学视频_附人教版全套小学PDF电子课本[高清视频与电子书] 
  • 家里有小朋友的,一定要保存了! 现在没有小朋友的,也建议保存下来, 说不定哪天意外就发生了! 主要包含资源为: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2.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2.人教 ...

  • 小学语文电子课本
  • 首页 小升初 课程信息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超常儿童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学数学网 互动:小升初论坛 竞赛考级 作文投稿 e度访谈 杯赛:华杯赛 迎春杯 学而思杯 走美杯 希望杯 重点中学:人大附中 北京四中 实验中学 更多 新闻资讯 名校资讯 占坑 简历 专家 面试 ...

  • (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对比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 2. 比较 3. 加减法(一) 4. 整理与复习(一) 5. 大家来锻炼 6. 分类 7. 位置与顺序 8. 认识物体 9. 加减法(二)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认识钟表 12. 统计 13. 迎新年 14.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
  • × 答案 菜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一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二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三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第17页整理和复习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四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五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六答案 人教版 ...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
  • 1. 2. 原来有22人看戏,来了13人,又走了6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面包房做了54个面包,第一组买了22个,第二组买了8个,还剩多少个?(两 种方法) 3.男生有22人,女生有21人,其中有16人参加比赛,还有多少人没参加? 4.三个小组一共收集了94个矿泉水瓶,第一组收集了34个,第二组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