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的四个阶段

1人分享此文

作者:沃伦•伯杰 发表于:2010-08-30

通过研究成功设计师解决问题、开展创新的方法,商界人士能学到些什么?最起码,他们可以学会提问、关注、建立联系和交付——成功的设计师要想实现重大突破,做到这四点是最为重要的。

过去几年里,我在为一本书做调查的过程中,研究过100多位各行各业的顶级设计师,发现他们表现出的一些共同行为几乎已成为许多设计师的第二天性。设计师能够将自己的新颖创意化为成功的创新产品奉献给这个世界,这些根深蒂固的习惯与这种能力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我们应该对此加以更详细的分析。

提问。如果你曾有机会与设计师相处,你就会很快发现,他们总是提出大量的问题。这通常是设计流程的起点,它对所有的后续工作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研究过的许多设计师,包括布鲁斯•茂(Bruce Mau)、理查德•索尔•沃尔曼(Richard Saul Wurman)以及薛博兰(Paula Scher)等等,都谈到过提“愚蠢问题”的重要性——这些问题对某个行业或部门的既有现实和假设发出质疑。设计师的这种固执行为从他们拿自己开涮的玩笑中可见一斑。换一个灯泡需要动用几位设计师?回答:非得是灯泡不可吗?

在商业环境中,提出最基本的“为什么”问题可能会让提问者显得天真幼稚,同时让其他人忍不住为自己辩解(比如说,“你问‘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意思?我们已经做了22年了!”)。但是,通过鼓励大家退一步重新思考老问题或根深蒂固的做法,设计师就可以重新界定当前的挑战——然后将思维引向全新的方向。在当今波动不定的市场上,企业必须有能力质疑并重新思考一些基本问题(我们究竟处于什么行业?当今的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希望从我们这里得到的又是什么?),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关注。公司常说自己关注客户需求。但要与客户产生真正的共鸣,你就必须像许多最优秀的设计师那样,主动从公司的幻境中走出去,把自己真正融入目标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中。IDEO公司的简•富尔顿•苏里(Jane Fulton Suri)等设计研究人员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他们真正致力于观察和密切关注他人——因为要挖掘他们心底没有表达出来的深层需求,这通常是最好的办法。焦点小组和问卷调查在这里是行不通的;设计师们知道,你必须付出足够的关注,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建立联系。我发现,设计师都善于综合——利用现有元素或创意,以全新的方式将它们融合在一起。这可以成为通往创新之路的一条宝贵捷径,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从零开始进行发明创造。通过设计“聪明的重组”(借用设计师约翰•萨卡拉发明的一个术语),苹果公司(Apple)生产出一些最成功的混合产品;而耐克(Nike)则巧妙地将跑鞋和iPod播放器结合起来,生产出具有突破性意义的Nike Plus系列产品(使用户可以自己制定跑步计划)。创造这些伟大的组合产品并非易事。设计师们知道,你必须“横向思考”,即四处寻找创意和影响力,还必须主动尝试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创意联系在一起。除了设计师之外,其他人也可以采用这种思维方式。

交付。构想出新颖创意是一回事。但设计师能迅速让这些创意脱离幻想的空间,为它们赋予真实的形式。无论是在餐巾纸上随手勾勒的草图、用泡沫橡胶制造的原型产品,还是数字样机,设计师们不断创造出的速成粗糙模型都构成了创新的一项关键要素——因为当你为创意赋予形式时,你就已经开始将其化为现实。

但是,如果你过早地将一个创意化为现实,即在它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时就把它呈献给世界,那么你的确可能在短期内就会遭遇失败。不过同我们大多数人相比,设计师往往更容易接受这种风险。他们知道,创新常常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一路走来难免遇到诸多艰难曲折——而这些小失败实际上是有好处的,因为它们能告诉设计师哪些方法奏效,哪些尚有待完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设计师这种“提前失败”的能力是一项尤为宝贵的素质。如今,许多公司发现自己是在一个通过测试进行学习的商业环境中经营,需要迅速制造出原型产品。我们之所以要对一直以这种方式开展工作的人予以关注,这仅仅是原因之一。

作者简介:沃伦•伯杰(Warren Berger),著有GLIMMER:How design can transform business,your life,and maybe even the world(企鹅出版社)一书。他是在线杂志GlimmerSite.com的编辑。

翻译:陈媛熙

1人分享此文

作者:沃伦•伯杰 发表于:2010-08-30

通过研究成功设计师解决问题、开展创新的方法,商界人士能学到些什么?最起码,他们可以学会提问、关注、建立联系和交付——成功的设计师要想实现重大突破,做到这四点是最为重要的。

过去几年里,我在为一本书做调查的过程中,研究过100多位各行各业的顶级设计师,发现他们表现出的一些共同行为几乎已成为许多设计师的第二天性。设计师能够将自己的新颖创意化为成功的创新产品奉献给这个世界,这些根深蒂固的习惯与这种能力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我们应该对此加以更详细的分析。

提问。如果你曾有机会与设计师相处,你就会很快发现,他们总是提出大量的问题。这通常是设计流程的起点,它对所有的后续工作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研究过的许多设计师,包括布鲁斯•茂(Bruce Mau)、理查德•索尔•沃尔曼(Richard Saul Wurman)以及薛博兰(Paula Scher)等等,都谈到过提“愚蠢问题”的重要性——这些问题对某个行业或部门的既有现实和假设发出质疑。设计师的这种固执行为从他们拿自己开涮的玩笑中可见一斑。换一个灯泡需要动用几位设计师?回答:非得是灯泡不可吗?

在商业环境中,提出最基本的“为什么”问题可能会让提问者显得天真幼稚,同时让其他人忍不住为自己辩解(比如说,“你问‘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意思?我们已经做了22年了!”)。但是,通过鼓励大家退一步重新思考老问题或根深蒂固的做法,设计师就可以重新界定当前的挑战——然后将思维引向全新的方向。在当今波动不定的市场上,企业必须有能力质疑并重新思考一些基本问题(我们究竟处于什么行业?当今的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希望从我们这里得到的又是什么?),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关注。公司常说自己关注客户需求。但要与客户产生真正的共鸣,你就必须像许多最优秀的设计师那样,主动从公司的幻境中走出去,把自己真正融入目标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中。IDEO公司的简•富尔顿•苏里(Jane Fulton Suri)等设计研究人员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他们真正致力于观察和密切关注他人——因为要挖掘他们心底没有表达出来的深层需求,这通常是最好的办法。焦点小组和问卷调查在这里是行不通的;设计师们知道,你必须付出足够的关注,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建立联系。我发现,设计师都善于综合——利用现有元素或创意,以全新的方式将它们融合在一起。这可以成为通往创新之路的一条宝贵捷径,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从零开始进行发明创造。通过设计“聪明的重组”(借用设计师约翰•萨卡拉发明的一个术语),苹果公司(Apple)生产出一些最成功的混合产品;而耐克(Nike)则巧妙地将跑鞋和iPod播放器结合起来,生产出具有突破性意义的Nike Plus系列产品(使用户可以自己制定跑步计划)。创造这些伟大的组合产品并非易事。设计师们知道,你必须“横向思考”,即四处寻找创意和影响力,还必须主动尝试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创意联系在一起。除了设计师之外,其他人也可以采用这种思维方式。

交付。构想出新颖创意是一回事。但设计师能迅速让这些创意脱离幻想的空间,为它们赋予真实的形式。无论是在餐巾纸上随手勾勒的草图、用泡沫橡胶制造的原型产品,还是数字样机,设计师们不断创造出的速成粗糙模型都构成了创新的一项关键要素——因为当你为创意赋予形式时,你就已经开始将其化为现实。

但是,如果你过早地将一个创意化为现实,即在它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时就把它呈献给世界,那么你的确可能在短期内就会遭遇失败。不过同我们大多数人相比,设计师往往更容易接受这种风险。他们知道,创新常常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一路走来难免遇到诸多艰难曲折——而这些小失败实际上是有好处的,因为它们能告诉设计师哪些方法奏效,哪些尚有待完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设计师这种“提前失败”的能力是一项尤为宝贵的素质。如今,许多公司发现自己是在一个通过测试进行学习的商业环境中经营,需要迅速制造出原型产品。我们之所以要对一直以这种方式开展工作的人予以关注,这仅仅是原因之一。

作者简介:沃伦•伯杰(Warren Berger),著有GLIMMER:How design can transform business,your life,and maybe even the world(企鹅出版社)一书。他是在线杂志GlimmerSite.com的编辑。

翻译:陈媛熙


相关内容

  • 2012年[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整理篇
  • 2012年<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整理篇 2012-2-18 8:49:00 2012<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科研的( )阶段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阶段? 确立科研课题 获取科技事实 提出假说设计 ...

  • 民用住宅暖通设计新思维
  • 摘要 :暖通设计的优劣与人们追求"舒适居住环境和高品质生活"的目标密不可分.本文首先简述了暖通设计的基本方法及相关事宜,随后重点结合笔者的工作领悟,对如何实现暖通设计的创新及创新重点放在哪里,做一简要论述期望对同行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设计  思维  创新 引言 暖通设计进入日 ...

  • 小学自然实验报告
  •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意在从宏观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各要素之间的内部关系:"活动程序"意在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 自然学科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它与人的认识 ...

  • 发展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林崇德版) 第一章 绪论 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广义.狭义) (1)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2) 狭义: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3)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 ...

  • 十五年一贯制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规划
  • 作者:陈鹏代建军胡仁东 中国教育学刊 2014年12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4)08-0012-06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十多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在多个领域皆取得重要突破,形成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探索实践了综合课 ...

  • 现代产品设计技术及其发展
  • ・技术纵横・孙林夫现代产品设计技术及其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1高三物理总复习安排
  • 高三物理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物理总复习,把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把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练习,时间上约从高三上学期到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前,即头 ...

  • 东方之星幼儿思维游戏课程
  • 东方之星幼儿思维游戏课程 东方之星学前教育机构成立于1995年, 一直致力于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和实践,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学前课程的创新者和领导者. 东方之星致力于实现先进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高效转化,以持续创新,严谨专注的探索精神,提供前瞻性的学前课程及相关服务.东方之星在幼儿教育.幼儿思维教育的行业不 ...

  •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课题
  •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二.课题概念: 探究式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进而增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研究的意义及创新 ...

  • 技术管理者的多维度能力及成长路径
  • 在多年的'技术管理'工作中不断地遇到很多已经或者即将转型为'技术管理者'的同事,他们都表达了一些类似的困惑:如何成功转型?我不想丢掉技术,如何在不丢掉技术的同时还能提升管理能力!以下是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经历困惑和挣扎后的一些个人想法,分享给大家: 一.什么是'技术思维' ? 技术思维的'成长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