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法治研究smT哪眦雌c哪T¨眦“
论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及侦防对策
口孟凡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摘要:随着汽车租赁业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以签订租赁合同的方式来骗取汽车的案件呈现高发态势。这类案件往往涉案金额大、追赃难,给被害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公安经侦部门应认真分析研判发案的原因、规律、特点,采取各种侦查措施,开展打击该类犯罪的专项斗争,同时指导租赁公司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从源头上降低发案率。
关键词:汽车租赁;汽车租赁合同诈骗;侦查与防范对策
AutomobileLeaseContractFraudCasesandthe
Counterlneagu嘲ofInvestigationandPrevention
MENGFan-Ju
(ChinesePeople’S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Beijing100038,P.R.China)
Abstract:WiththearisinganddevelopmentofautomobileleaseinChina,theeasesbysigningleasecontracttogetautomobilebyfrautJinrecentyearsareintheperiedofhighin‘・idence.7Fhekindsof('a.NeSoftenareinVOIVP(1inmuchmoneyanditishardtolOSSforthevictimsanddirectlyaffecte(Ithehealthyandorderlvdevelopmentof
thewholeindustry.Theeconomiccriminalinvestigationdepartmentshouldseriouslyanalyzestudyandjedgethecauses,lawsandchara(・tcristi(・softheocculTen(・Pofcase,syntheticallytakedifierentcounterme&suresofinvestigation,carrvoutthespecialcombat
recover
themoney.whichcausedgreateconomic
withthekindofcrime.antl
at
thesametime.instructthe
Ieasecompany
to
take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toreducethein【・idence
ofcriminal(・asPsfromtheorigins.
KeyWords:automobilelease;automobilelease
contract
fraud;countermeasuresofinvestigationandprevention
f中图分类号:D9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95(2011)01一0064—041
一、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的现状
自美国人雅叮布1918年在芝加哥成立了第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以来,汽车租赁业在全球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史。作为“黄金产业”的汽车租赁业,目前的全球年营业额已超过iooofL美元。占租
赁业营业总额的115以上。我国的汽车租赁业相对
1000家,租赁汽车保有量超过5万辆,年营业额超
过3晚元人民币。111
但是,在汽车租赁业繁荣发展的背后却潜藏着致命的危机,汽车租赁合同诈骗的发案率始终居高不下,不仅严重影响了汽车租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甚至作为涉众型经济犯罪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2005年重庆警方破获李小华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涉及32家汽车租赁公司116辆汽车,涉案金额高达1000万元,其
起步较晚,1989年为满足北京亚运会期间外国记者采访用车的需求,成立了国内首家汽车租赁公司。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全国汽车租赁企业超过
收稿日期:2010—10—20
作者简介:孟凡具(1985一).男.山东枣庄人.中mA-民公安大学2009级侦查学硕士研究生。
万方数据
中受害最严重的一家公司被骗走了16辆车。【212007年福建漳州警方成功侦破的郭伟杰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骗租汽车多达480辆,涉案金额高达2599万元,成为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汽车租赁业合同诈骗案。1312009年吉林省长春市警方破获纪耀威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涉及到16家公司112辆车,涉案金
额高达1215万元。141这仅仅是诸多此类案件中较为典型的3例。汽车租赁合同诈骗已成为悬在汽车租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口『能降临到汽车
租赁业主头上。为此,公安部在2007年和2009年先
后两次发布关于汽车租赁诈骗案件的预警,提醒汽
车租赁业主提高警惕,防范被骗。
二、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发生的原因
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之所以屡屡发生,犯罪分子之所以屡屡得逞,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签订合同时审核把关不严
1.从汽车租赁业主而言,缺乏对承租人提供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真伪的识别能力,特别是随
着制假技术的不断翻新,更是显得力不从心。而行
业经营行为,在时间上又不允许他们把相关证件逐个请求相关部门予以审核。因而在审核证件时。只
要照片与本人相一致和印章清晰即与承租人签订租
赁合同。整个过程只需不到半小时即可完成。特别是在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租车人是上
帝,为了留住租车人,汽车租赁业主往往会迁就租
车人,在明知不符合规定的条件下,仍冒险抱着侥幸心理将车交给租车人,这就大大增加了该类案件
诈骗发生的可能性。
2.从社会信用体系而言,我国尚未建立像美国那样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即便租车人提供了真实的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汽车租赁业主也无从对租车人的经济状况、信誉状况、租车用途进行审
查。致使犯罪分子可以大模大样地租车后再以转
卖、抵押、质押等方式套现。同于行业间壁垒和法律法规的滞后性.汽车租赁业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与银行、保险业信用资料的共享,租赁公司对租车人信用审查难的局面在短期内仍很难改观。
(二)车辆租出后监控机制缺失
一辆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车。在租车人
签订租赁合同并且交付几千元定金后就可开走.而一旦车开走了,就脱离了汽车租赁经营者的控制,
万方数据
…………・夤州■■职业掌院掌报………・・
JOU聪^LOFOUIZHOUrOLICEOfFICE¨OCATIO_^LCOLLEGE
至于车究竟用来干什么了公司无从知晓。在租赁期内,公司又往往不主动与租车人保持联系。直至租
赁期满租车人仍然没有还车时才意识到坏事,而此时犯罪分子早已利j嘲这段时问将车套现并消失得无影无
踪。
(三)发现被骗后救济措施不足
1.当汽车租赁业主发现被骗后,有时心存侥幸.为了不开罪租车人,不及时报案,自己采取措施设法追回车子。贻误侦查战机。
2.行业间激烈的竞争使得经营者把自己的客户
视为商业秘密,不愿让其他经营者知晓。相互间彼此防备,缺少沟通和交流,给犯罪分子连续作案提
供了机会.使本该避免的损失发生了。
3.典当、寄售行业鱼龙混杂,为犯罪分子骗车
后的销赃提供了去处。有的典当、寄售经营者贪图
小利,明知车辆来路不明仍然予以抵押收购,再以
更高价格转让给第三人,赚取差价。
三、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的特点
汽车租赁合同诈骗作为合同诈骗的一种,既有
合同诈骗中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的一般特点,又体现皿
以汽车作为犯罪对象的自身特点。
(一)犯罪手段的多样性.
在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的初发阶段,由于没有身份证识别仪,犯罪分子为更好地隐蔽自己,多采用虚假的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租车,由于伪
造的逼真程度高,故往往都能瞒天过海。在汽车租
赁业普遍使用了身份证识别仪后,再继续使用假证便很容易被发现.犯罪分子干脆铤而走险.明目张胆地使用真实身份证租车,并且反复多次在不同的公司连续作案。
(二)犯罪主体的属地性
由于汽车的标的额较大,故汽车租赁业主在租
出车子时也较为谨慎,对本地人和外地人租车设定了不同标准:本地人只需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
及适当押金即可;外地人除上述条件外,还必须有一名本地人做担保。在熟人熟客租车时。甚至不
要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只需交纳适当押金即可,故而本地人更容易租车,本地人骗租的可能性
也最大。
(三)系列案件的高发性151
犯罪分子一旦发现这样一条“发财致富”的捷
公安法治研究STU|YONPUILICIECUIIITYAN|LAII
径,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为满足自己的不法需求,不断采用相同手段到汽车租赁公司骗车,再把骗来的车伪造相关证件后以H{卖、抵押、质押等方式套现,待套现来的钱挥霍完后再骗车。并且他们也只有继续作案,用后面骗来的钱弥补前面的租金才能维持整个诈骗链条的继续,整个谎言才能继续下去,一旦停止诈骗,整个诈骗链条就会断裂。越是往后接连诈骗,前面欠下的租金也越多,越是需(二)询问被害人、知情人
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的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有过一段时间的直接正面接触,对犯罪嫌疑人留有较深的印象。通过询问被害
人,可以了解签订汽车租赁合同的时间、地点、协
商经过、在场人员的情况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
征、口音,可以了解被骗车辆的类型、车架号、发
动机号、车牌号,可以发现犯罪嫌疑人在与被害人要不停地进行诈骗,如此—来,便陷入了“租车—套现—挥霍—再相车”的恶性循环的怪圈,直至案发。
(四)源头犯罪的诱发性
从衍生汽车租赁合同诈骗犯罪的源头犯罪来说,涉案人员多为社会无业人员或闲散人员并且多有赌博或吸毒恶习,由于没有正当职业的收入来偿还赌债或购买毒品,只好走上这条“短、平、快”的来钱路。在大量已侦破的此类案件中对犯罪分子身份职业的记载也印证了这一点。
四、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的侦查
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发生后,由于涉案金额
较大,往往给被害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大多数
被害人都不堪其负,有的被害人因此陷入经营困难啊甚至破产,成为制约汽车租赁业发展壮大的头等障碍。在犯罪分子自己成立租赁公司诈骗挂靠私家车的情况下,影响更为恶劣,受害的私家车主为追回自己的汽车,不断到上级党委政府上访,不仅增加了公安机关的破案压力,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公安经侦部门应当集中全力,综合运用各种侦查措施,尽快破案,将犯罪分子抓捕归案,设法追回赃款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被害人损失。
(一)开展初查,准确定性
在犯罪嫌疑人使用伪造的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租车的情况下,基本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立案侦查,不存在定性的难题。但是在犯罪嫌疑人使用真实的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租车逾期不还或拖欠租金的情况下既不能轻率认定为合同诈骗,也不能轻率认定为合同纠纷,需要结合合同签订、履行
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表现加以定性。如果犯罪嫌疑
人不具备履约的诚意和能力,合同期满后无正当理由既不还车也不续交租金.或者关闭通讯丁具玩起“躲猫猫”,则可以认定为犯罪嫌疑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合同诈骗罪立案侦查。
万方数据
(三)审查相关物证、书证
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签订汽车租赁合同将车开(四)控制销赃
犯罪嫌疑人骗车不是目的,最终将车出手套现(五)强化并案侦查
根据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系列高发性的特(六)采取有针对性的查缉措施
在犯罪事实已经清楚,犯罪嫌疑人已经明确的
交谈中无意暴漏出来的个人身份信息,从而详尽地刻佃巧巳罪嫌疑人。在有保证人存在的情况下,通过
询问保证人,可以更进一步地刻画犯罪嫌疑人,甚
至直接确定犯罪嫌疑人。
走,必然留有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的复印件,这些复印件是记录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的最佳载体。从犯罪嫌疑人留下的名片、合同书上的签名等都可能发现蛛丝马迹,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16J
才是目的。由于各种原因,被害人总是在犯罪嫌疑人作案既遂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被骗,而犯罪嫌疑人
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差从容地将车出手,给追赃带来
一定困难。在被害人报案后应立即向典当、寄售行业布置力量,力图在犯罪嫌疑人出手时将其抓获或者在典当、寄售行再转手时将被骗车辆控制住。
点,犯罪嫌疑人往往反复多次作案,经侦部门应将一段时间内未破的该类案件汇集起来,分析研判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行为方式、作案手段,在具备并案条件的基础上果断实施并案侦查,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在更广的空间范嗣内,获取更多的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为迅速侦破该系列案件奠定扎实基础,力争收到打掉一个犯罪嫌疑人,破掉一串
案件的良好效果。【7l
情况下,剩下的工作也是最关键的丁作就是将犯罪嫌疑人缉捕归案,使其接受法律制裁。对负案逃跑的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视案情大小在
全市、全省、全国范同内发布通缉令,动员广大群
众提供线索;对逃往异地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通报
当地公安机关。请求协助抓捕;可以对犯罪嫌疑人本人及家属的通讯T具上技侦技术,从通话内容上
发现藏匿地点;可以将犯罪嫌疑人列为网上逃犯,
实施网上追逃。总之,多管齐下,力求尽快尽早将
其缉捕。
(七)讯问犯罪嫌疑人
讯问犯罪嫌疑人在所有侦查措施咀具有不可替
代的地位,通过讯问。可以查清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单位、住址、有无违法犯罪前科.可以查清有
无同案犯及团伙成员的情况.可以了解犯罪嫌疑人
实施汽车租赁合同诈骗的动机和目的,查找被骗汽
车的去向,收缴余下的赃款,与公安机关已经收集
的证据进行比对,深挖余罪,发现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犯罪事实。在讯问前。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自身特点.量身制定讯问方案,巧妙运用讯问策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汽车租赁合同诈骗犯罪的防范
通过研究该类案件的发案规律、特点、作案手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压
缩犯罪嫌疑人作案的空间,让犯罪嫌疑人无机
可乘。实现发案率的大幅下降,较之发案后再打
击.堪为上策。
(一)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公安经侦部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形式向汽车租赁业主宣传犯罪
分子从事诈骗活动惯用的手段伎俩,让其做到心中
有数。防患未然。定期对汽车租赁业主进行教育培训:通报最新诈骗手段,印制防范诈骗的小册子,
发放到每一个从业人员手中,让每个从业人员都能熟悉常见的诈骗手段。
(二)严格信用审核制度
汽车租赁行业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租赁
程序。对任何租车人都・鹱持按章办事,不得为了迁就一些所谓大客户将车租给证件不全或证件存疑者。通过对17作人员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提升对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真伪的识别技能。对价值较大的好车名车.要让租车人提供财产抵押或保证人,这样即便租车人跑了。也可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万方数据
…………・膏州■青职业掌院掌报………・・
JOU¨札OFeU幢HOUPOUCEOfFIC聃VOC盯IOMALCOLLEGE
(三)加强对租出车辆的跟踪管理
租出车辆虽然开出了租赁公司的视线,但不能开出公司的控制。尤其是月租等长时间的租车,公
司更有必要知道车辆的去向。公司可以与租车人在
汽车租赁合同中约定租车后的定期定时反馈制度,由租车人定期定时向公司报告车辆的去向和位置。公司也可以在车上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对车辆
的去向时时进行监控。【51
(四)堵塞销赃渠道
犯罪分子骗车后利用伪造的相关证件极易向典当、寄售行业出手,而这砦行业为贪图小利在相关
证件存疑或明知车辆来路不明时仍然予以接受。成为刺激犯罪分子不断作案的原动力。因此。规范典当、寄售行业经营秩序,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严肃查处,彻底断绝犯罪分子销赃的渠道.可以从客观上迫使犯罪分子放弃犯罪。
(五)建立汽车租赁业行业协会,实现租车人
资料共享
汽车租赁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但由.于各个租赁公司往往把自己的客户群视为商业秘密_而与其他公司缺少沟通,各自为政。给犯罪分子在多家公司连续诈骗以可乘之机。因此.建立汽车租赁业行业协会,将一个区域内所有租车人的资料共享,将有租车不还历史的人在内部通报.对在多家公司连租多辆车的人及时预警。这可最大限度减少该系列案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1赵山儿.我国汽车租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U1.湖南大
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21冉发军。郭立.汽车租赁市场漏洞知多少【N】.中国改革
报.2005-12—06(4).
[31E-英.汽车租赁诈骗2599万元『r川.厦门晚报.2007-05—11.【4】王险峰.杨昆.16家公司112辆轿车被骗案敲响汽车租赁行业
JI脚INl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jm—04—21(4).
【51宗边文.警惕当前汽车租赁市场合同诈骗犯罪[NI.人民公
安报.2007一()6—15(2).
[61寿I小白.经济犯罪侦查学l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
版社.2008:210.
【7t罗秉森。莫关耀.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教程【M1.警官教育出
版社。2(J(x):203.
责任编辑:杨蔚
公安法治研究smT哪眦雌c哪T¨眦“
论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及侦防对策
口孟凡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摘要:随着汽车租赁业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以签订租赁合同的方式来骗取汽车的案件呈现高发态势。这类案件往往涉案金额大、追赃难,给被害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公安经侦部门应认真分析研判发案的原因、规律、特点,采取各种侦查措施,开展打击该类犯罪的专项斗争,同时指导租赁公司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从源头上降低发案率。
关键词:汽车租赁;汽车租赁合同诈骗;侦查与防范对策
AutomobileLeaseContractFraudCasesandthe
Counterlneagu嘲ofInvestigationandPrevention
MENGFan-Ju
(ChinesePeople’S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Beijing100038,P.R.China)
Abstract:WiththearisinganddevelopmentofautomobileleaseinChina,theeasesbysigningleasecontracttogetautomobilebyfrautJinrecentyearsareintheperiedofhighin‘・idence.7Fhekindsof('a.NeSoftenareinVOIVP(1inmuchmoneyanditishardtolOSSforthevictimsanddirectlyaffecte(Ithehealthyandorderlvdevelopmentof
thewholeindustry.Theeconomiccriminalinvestigationdepartmentshouldseriouslyanalyzestudyandjedgethecauses,lawsandchara(・tcristi(・softheocculTen(・Pofcase,syntheticallytakedifierentcounterme&suresofinvestigation,carrvoutthespecialcombat
recover
themoney.whichcausedgreateconomic
withthekindofcrime.antl
at
thesametime.instructthe
Ieasecompany
to
take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toreducethein【・idence
ofcriminal(・asPsfromtheorigins.
KeyWords:automobilelease;automobilelease
contract
fraud;countermeasuresofinvestigationandprevention
f中图分类号:D9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95(2011)01一0064—041
一、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的现状
自美国人雅叮布1918年在芝加哥成立了第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以来,汽车租赁业在全球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史。作为“黄金产业”的汽车租赁业,目前的全球年营业额已超过iooofL美元。占租
赁业营业总额的115以上。我国的汽车租赁业相对
1000家,租赁汽车保有量超过5万辆,年营业额超
过3晚元人民币。111
但是,在汽车租赁业繁荣发展的背后却潜藏着致命的危机,汽车租赁合同诈骗的发案率始终居高不下,不仅严重影响了汽车租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甚至作为涉众型经济犯罪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2005年重庆警方破获李小华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涉及32家汽车租赁公司116辆汽车,涉案金额高达1000万元,其
起步较晚,1989年为满足北京亚运会期间外国记者采访用车的需求,成立了国内首家汽车租赁公司。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全国汽车租赁企业超过
收稿日期:2010—10—20
作者简介:孟凡具(1985一).男.山东枣庄人.中mA-民公安大学2009级侦查学硕士研究生。
万方数据
中受害最严重的一家公司被骗走了16辆车。【212007年福建漳州警方成功侦破的郭伟杰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骗租汽车多达480辆,涉案金额高达2599万元,成为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汽车租赁业合同诈骗案。1312009年吉林省长春市警方破获纪耀威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涉及到16家公司112辆车,涉案金
额高达1215万元。141这仅仅是诸多此类案件中较为典型的3例。汽车租赁合同诈骗已成为悬在汽车租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口『能降临到汽车
租赁业主头上。为此,公安部在2007年和2009年先
后两次发布关于汽车租赁诈骗案件的预警,提醒汽
车租赁业主提高警惕,防范被骗。
二、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发生的原因
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之所以屡屡发生,犯罪分子之所以屡屡得逞,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签订合同时审核把关不严
1.从汽车租赁业主而言,缺乏对承租人提供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真伪的识别能力,特别是随
着制假技术的不断翻新,更是显得力不从心。而行
业经营行为,在时间上又不允许他们把相关证件逐个请求相关部门予以审核。因而在审核证件时。只
要照片与本人相一致和印章清晰即与承租人签订租
赁合同。整个过程只需不到半小时即可完成。特别是在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租车人是上
帝,为了留住租车人,汽车租赁业主往往会迁就租
车人,在明知不符合规定的条件下,仍冒险抱着侥幸心理将车交给租车人,这就大大增加了该类案件
诈骗发生的可能性。
2.从社会信用体系而言,我国尚未建立像美国那样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即便租车人提供了真实的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汽车租赁业主也无从对租车人的经济状况、信誉状况、租车用途进行审
查。致使犯罪分子可以大模大样地租车后再以转
卖、抵押、质押等方式套现。同于行业间壁垒和法律法规的滞后性.汽车租赁业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与银行、保险业信用资料的共享,租赁公司对租车人信用审查难的局面在短期内仍很难改观。
(二)车辆租出后监控机制缺失
一辆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车。在租车人
签订租赁合同并且交付几千元定金后就可开走.而一旦车开走了,就脱离了汽车租赁经营者的控制,
万方数据
…………・夤州■■职业掌院掌报………・・
JOU聪^LOFOUIZHOUrOLICEOfFICE¨OCATIO_^LCOLLEGE
至于车究竟用来干什么了公司无从知晓。在租赁期内,公司又往往不主动与租车人保持联系。直至租
赁期满租车人仍然没有还车时才意识到坏事,而此时犯罪分子早已利j嘲这段时问将车套现并消失得无影无
踪。
(三)发现被骗后救济措施不足
1.当汽车租赁业主发现被骗后,有时心存侥幸.为了不开罪租车人,不及时报案,自己采取措施设法追回车子。贻误侦查战机。
2.行业间激烈的竞争使得经营者把自己的客户
视为商业秘密,不愿让其他经营者知晓。相互间彼此防备,缺少沟通和交流,给犯罪分子连续作案提
供了机会.使本该避免的损失发生了。
3.典当、寄售行业鱼龙混杂,为犯罪分子骗车
后的销赃提供了去处。有的典当、寄售经营者贪图
小利,明知车辆来路不明仍然予以抵押收购,再以
更高价格转让给第三人,赚取差价。
三、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的特点
汽车租赁合同诈骗作为合同诈骗的一种,既有
合同诈骗中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的一般特点,又体现皿
以汽车作为犯罪对象的自身特点。
(一)犯罪手段的多样性.
在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的初发阶段,由于没有身份证识别仪,犯罪分子为更好地隐蔽自己,多采用虚假的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租车,由于伪
造的逼真程度高,故往往都能瞒天过海。在汽车租
赁业普遍使用了身份证识别仪后,再继续使用假证便很容易被发现.犯罪分子干脆铤而走险.明目张胆地使用真实身份证租车,并且反复多次在不同的公司连续作案。
(二)犯罪主体的属地性
由于汽车的标的额较大,故汽车租赁业主在租
出车子时也较为谨慎,对本地人和外地人租车设定了不同标准:本地人只需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
及适当押金即可;外地人除上述条件外,还必须有一名本地人做担保。在熟人熟客租车时。甚至不
要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只需交纳适当押金即可,故而本地人更容易租车,本地人骗租的可能性
也最大。
(三)系列案件的高发性151
犯罪分子一旦发现这样一条“发财致富”的捷
公安法治研究STU|YONPUILICIECUIIITYAN|LAII
径,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为满足自己的不法需求,不断采用相同手段到汽车租赁公司骗车,再把骗来的车伪造相关证件后以H{卖、抵押、质押等方式套现,待套现来的钱挥霍完后再骗车。并且他们也只有继续作案,用后面骗来的钱弥补前面的租金才能维持整个诈骗链条的继续,整个谎言才能继续下去,一旦停止诈骗,整个诈骗链条就会断裂。越是往后接连诈骗,前面欠下的租金也越多,越是需(二)询问被害人、知情人
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的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有过一段时间的直接正面接触,对犯罪嫌疑人留有较深的印象。通过询问被害
人,可以了解签订汽车租赁合同的时间、地点、协
商经过、在场人员的情况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
征、口音,可以了解被骗车辆的类型、车架号、发
动机号、车牌号,可以发现犯罪嫌疑人在与被害人要不停地进行诈骗,如此—来,便陷入了“租车—套现—挥霍—再相车”的恶性循环的怪圈,直至案发。
(四)源头犯罪的诱发性
从衍生汽车租赁合同诈骗犯罪的源头犯罪来说,涉案人员多为社会无业人员或闲散人员并且多有赌博或吸毒恶习,由于没有正当职业的收入来偿还赌债或购买毒品,只好走上这条“短、平、快”的来钱路。在大量已侦破的此类案件中对犯罪分子身份职业的记载也印证了这一点。
四、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的侦查
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发生后,由于涉案金额
较大,往往给被害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大多数
被害人都不堪其负,有的被害人因此陷入经营困难啊甚至破产,成为制约汽车租赁业发展壮大的头等障碍。在犯罪分子自己成立租赁公司诈骗挂靠私家车的情况下,影响更为恶劣,受害的私家车主为追回自己的汽车,不断到上级党委政府上访,不仅增加了公安机关的破案压力,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公安经侦部门应当集中全力,综合运用各种侦查措施,尽快破案,将犯罪分子抓捕归案,设法追回赃款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被害人损失。
(一)开展初查,准确定性
在犯罪嫌疑人使用伪造的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租车的情况下,基本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立案侦查,不存在定性的难题。但是在犯罪嫌疑人使用真实的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租车逾期不还或拖欠租金的情况下既不能轻率认定为合同诈骗,也不能轻率认定为合同纠纷,需要结合合同签订、履行
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表现加以定性。如果犯罪嫌疑
人不具备履约的诚意和能力,合同期满后无正当理由既不还车也不续交租金.或者关闭通讯丁具玩起“躲猫猫”,则可以认定为犯罪嫌疑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合同诈骗罪立案侦查。
万方数据
(三)审查相关物证、书证
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签订汽车租赁合同将车开(四)控制销赃
犯罪嫌疑人骗车不是目的,最终将车出手套现(五)强化并案侦查
根据汽车租赁合同诈骗案件系列高发性的特(六)采取有针对性的查缉措施
在犯罪事实已经清楚,犯罪嫌疑人已经明确的
交谈中无意暴漏出来的个人身份信息,从而详尽地刻佃巧巳罪嫌疑人。在有保证人存在的情况下,通过
询问保证人,可以更进一步地刻画犯罪嫌疑人,甚
至直接确定犯罪嫌疑人。
走,必然留有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的复印件,这些复印件是记录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的最佳载体。从犯罪嫌疑人留下的名片、合同书上的签名等都可能发现蛛丝马迹,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16J
才是目的。由于各种原因,被害人总是在犯罪嫌疑人作案既遂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被骗,而犯罪嫌疑人
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差从容地将车出手,给追赃带来
一定困难。在被害人报案后应立即向典当、寄售行业布置力量,力图在犯罪嫌疑人出手时将其抓获或者在典当、寄售行再转手时将被骗车辆控制住。
点,犯罪嫌疑人往往反复多次作案,经侦部门应将一段时间内未破的该类案件汇集起来,分析研判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行为方式、作案手段,在具备并案条件的基础上果断实施并案侦查,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在更广的空间范嗣内,获取更多的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为迅速侦破该系列案件奠定扎实基础,力争收到打掉一个犯罪嫌疑人,破掉一串
案件的良好效果。【7l
情况下,剩下的工作也是最关键的丁作就是将犯罪嫌疑人缉捕归案,使其接受法律制裁。对负案逃跑的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视案情大小在
全市、全省、全国范同内发布通缉令,动员广大群
众提供线索;对逃往异地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通报
当地公安机关。请求协助抓捕;可以对犯罪嫌疑人本人及家属的通讯T具上技侦技术,从通话内容上
发现藏匿地点;可以将犯罪嫌疑人列为网上逃犯,
实施网上追逃。总之,多管齐下,力求尽快尽早将
其缉捕。
(七)讯问犯罪嫌疑人
讯问犯罪嫌疑人在所有侦查措施咀具有不可替
代的地位,通过讯问。可以查清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单位、住址、有无违法犯罪前科.可以查清有
无同案犯及团伙成员的情况.可以了解犯罪嫌疑人
实施汽车租赁合同诈骗的动机和目的,查找被骗汽
车的去向,收缴余下的赃款,与公安机关已经收集
的证据进行比对,深挖余罪,发现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犯罪事实。在讯问前。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自身特点.量身制定讯问方案,巧妙运用讯问策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汽车租赁合同诈骗犯罪的防范
通过研究该类案件的发案规律、特点、作案手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压
缩犯罪嫌疑人作案的空间,让犯罪嫌疑人无机
可乘。实现发案率的大幅下降,较之发案后再打
击.堪为上策。
(一)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公安经侦部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形式向汽车租赁业主宣传犯罪
分子从事诈骗活动惯用的手段伎俩,让其做到心中
有数。防患未然。定期对汽车租赁业主进行教育培训:通报最新诈骗手段,印制防范诈骗的小册子,
发放到每一个从业人员手中,让每个从业人员都能熟悉常见的诈骗手段。
(二)严格信用审核制度
汽车租赁行业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租赁
程序。对任何租车人都・鹱持按章办事,不得为了迁就一些所谓大客户将车租给证件不全或证件存疑者。通过对17作人员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提升对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真伪的识别技能。对价值较大的好车名车.要让租车人提供财产抵押或保证人,这样即便租车人跑了。也可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万方数据
…………・膏州■青职业掌院掌报………・・
JOU¨札OFeU幢HOUPOUCEOfFIC聃VOC盯IOMALCOLLEGE
(三)加强对租出车辆的跟踪管理
租出车辆虽然开出了租赁公司的视线,但不能开出公司的控制。尤其是月租等长时间的租车,公
司更有必要知道车辆的去向。公司可以与租车人在
汽车租赁合同中约定租车后的定期定时反馈制度,由租车人定期定时向公司报告车辆的去向和位置。公司也可以在车上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对车辆
的去向时时进行监控。【51
(四)堵塞销赃渠道
犯罪分子骗车后利用伪造的相关证件极易向典当、寄售行业出手,而这砦行业为贪图小利在相关
证件存疑或明知车辆来路不明时仍然予以接受。成为刺激犯罪分子不断作案的原动力。因此。规范典当、寄售行业经营秩序,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严肃查处,彻底断绝犯罪分子销赃的渠道.可以从客观上迫使犯罪分子放弃犯罪。
(五)建立汽车租赁业行业协会,实现租车人
资料共享
汽车租赁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但由.于各个租赁公司往往把自己的客户群视为商业秘密_而与其他公司缺少沟通,各自为政。给犯罪分子在多家公司连续诈骗以可乘之机。因此.建立汽车租赁业行业协会,将一个区域内所有租车人的资料共享,将有租车不还历史的人在内部通报.对在多家公司连租多辆车的人及时预警。这可最大限度减少该系列案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1赵山儿.我国汽车租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U1.湖南大
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21冉发军。郭立.汽车租赁市场漏洞知多少【N】.中国改革
报.2005-12—06(4).
[31E-英.汽车租赁诈骗2599万元『r川.厦门晚报.2007-05—11.【4】王险峰.杨昆.16家公司112辆轿车被骗案敲响汽车租赁行业
JI脚INl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jm—04—21(4).
【51宗边文.警惕当前汽车租赁市场合同诈骗犯罪[NI.人民公
安报.2007一()6—15(2).
[61寿I小白.经济犯罪侦查学l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
版社.2008:210.
【7t罗秉森。莫关耀.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教程【M1.警官教育出
版社。2(J(x):203.
责任编辑:杨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