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预习学案
本单元的主题是
5、古诗词三首
一、预习导航:
《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我们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舟过安仁》这首诗浅白如画,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聪明。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思维的敏捷。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1、我能多读几遍课文,结合拼音把诗词读正确,读流利,能完成以下练习。 ⑴在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快乐(lâ yuâ) 清平乐(lâ yuâ) 剥落(bō bāo) 剥莲蓬(bō bāo) 亡羊补牢(wáng wú) 亡赖(wáng wú) 草铺(pù pū) 铺开(pù pū) ⑵我能正确书写本课字词,而且写得美观漂亮。 牧童、蓑衣、遮住、醉酒、媚好、锄豆、剥开
本课的生字我觉得比较难记的是 ,
我采用的识记方法是 。 比较难写的字是 ,我再组两个词,增加记忆 。 2、我能通过( )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弄、蓑衣、蒿、棹、怪生、茅檐、相媚好、亡赖
3、通过反复朗读,我发现 ,诗人描述的儿童生活给我的印象
是 ,表达诗人 的思想感情。
4、学贵有疑:我在预习时遇到了关于( )方面的问题,提出来与同
学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挑战自我
读了三首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诗词旁边做批注。
二、拓展阅读:
我们学了《牧童》,看到了一个可爱、调皮,自由自在的牧童,请大家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所 见 牧童
清 袁枚 唐 刘驾
牧童骑黄牛, 牧童见客拜,
歌声振林樾。 山果怀中落。
意欲捕鸣蝉, 昼日驱牛归,
突然闭口立。 前溪风雨恶。
你觉得《所见》中写的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刘驾的诗中又写了怎样的牧童?与课文中的牧童比较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相关链接
吕岩,(713~741)字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1]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有《诚斋集》。请欣赏他写的另外两首儿童生活的诗:
1 、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2、《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3、《与小女》【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4、《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5 、 《桑茶坑道中 》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6、《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7、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6、冬阳.童年.骆驼队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本课语言纯朴,作者的感情多融在这纯朴的语言中。同学们在读文时,要把自己当做文中的主角,全身心投入,入情
入境地读,对于重点词句要认真品味,才能体会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回头再领悟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就水到渠成了。 1
基础达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毡帽(zhān zhàn)卸煤(xiâ yù)咀嚼(jiáo juã)慢慢地嚼(jiáo juã)
⑵“卸”是左右结构的字,第六笔是( )。“袄、袍”部首都是( ),与它们部首相同的字有( )、( )、( )、( )。“嚼”字共( )画,第十七笔是( )。 ⑶一字组多词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⑴“倭”字很容易读错,不要秀才识字认半边,不读wěi,而是读( ),组词( )。 ⑵“蚌”字是( )结构,部首是( ),组词( )。
⑶与“瓢”字形相近的字有( )、( )、( )等,写“瓢”字时,“瓜”千万不要写成“爪”。 ⑷“嗡”“啃”都是形声字,我能再写几个这样的形声字。 ⑸仿写:金灿灿 ( )、( )、( )
(我的识字方法很多,本课的生字我采取了( ) 毡( )( )( )袄( )( )( ) 卸( )( )( )漠( )( )( ) ⑷我能把生字写好。
2、我能通过( )方法理解课文中的新词语。
3、通过读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时这样几件事: 4、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后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挑战自我 我能背诵课文 二、合作探究
阅读提示:读、画、思、写、背、练是阅读最好的方法,快试一试!
1、文中的场景描写得很细,如“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之所以写这么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把你的体会批注在书上。
3、骆驼为什么系铃铛,“我”想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我”的想法中你能体会到 4、读最后一自然段,你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看似写的事很多,但都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写的。 6、如果能把内心的感受读出来,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那多好啊!
7﹡祖父的园子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祖父的园子”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这自由让作者的童年充满了无尽的快乐!
建议同学们阅读本文时要善于运用以前在讲读课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读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哪些情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我”在园子里心情怎样?在此基础上认真朗读课文,并积累语言。 基础达标:
1、我首先读了阅读提示,提示我在读课文时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识记的。)
3、通过读文,我知道课文主要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读课文后,我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后疑惑:在读文过程中,我也在思考,有些问题想与同学交流: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阅读 三、相关链接
萧红( 1911 年 6 月 1 日─ 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原名
张乃莹,“萧红”是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
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 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 。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鲁迅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在萧红不到1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萧红作品 《 呼兰河传》简介
《呼兰河传》继《生死场》之后,1938年萧红在重庆开笔创作她的自传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由于颠沛流离,直到1940年底才在她寓居的香港最后完稿成书。这个时刻,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离家乡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在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陀螺
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做“冰嘎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冰嘎儿的前身是木头,柳木、榆木、松木、枣木、梨木,几乎都可以制作。抽打冰嘎儿,当然是在冬季的冰天雪地里,
2
最好的场所是在冰面上。此外,好的冰嘎儿要在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便能增加许多妩媚。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4、作者给我的初步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枚铁钉,否则转不了几圈,就会头重齿豁,不堪造就了。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听从你的鞭打,在冰面旋转舞蹈,憨态可掬。
抽冰嘎儿的小伙伴们,都爱比个高低上下,彼此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嘎儿,然后让它们互相朝对方撞去。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带着搏斗的勇敢,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于是重整旗鼓再战──直到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这赛陀螺的事,每次都以体重个大的一方取胜告终。因此,有小陀螺的只能在自家院子里玩儿,从不拿到马路上去挑衅。况且小陀螺更有个难听的绰号“角锥”,即小且细。抽打“角锥”的,大多是拖鼻涕穿开裆裤的,他们的兴趣,在于鞭子本身,陀螺的质量倒往往不注意。
我是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金兵见到岳家军:指宋朝末年金朝军队被南宋岳飞的军队打败的情景。,一战即败。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制得心应手的“冰嘎儿”,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我的叔叔,一位很有童心的年轻民警,答应在我生日的那天送我一只陀螺。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神情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俊的风姿„
8、童年的发现
一、预习导航: 课前导读:
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在童年时代的我们,有时一个胡思乱想,也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发现或是解开了一个世界未解之谜。俄国著名作家费奥多罗夫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在九岁时就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是他大胆想象、善于思考的结果。读罢此文,一定会引起你深深的思考。
阅读提示:边读边批注,不仅能记下读文时的瞬间感悟,还能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试试看!
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很多,如:“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你能说说句子意思吗?画出其他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把你的理解批注在书上。 基础达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完成以下练习。
⑴我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厘米、绞尽脑汁” ⑵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情不自禁(jīn jìn) 禁(jīn jìn)止
折(zhē zhã shã)合 折(zhē zhã shã)腾 折(zhē zhã shã)本 ⑶辨字组词
梢( ) 妨( ) 构( )迷( ) 某( ) 胞( ) 稍( ) 防( ) 沟( )谜( ) 谋( ) 抱( ) 2、我能通过( )等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澄澈、随心所欲、天赋、绞尽脑汁、困窘、眉目、进化 3
、
通
过
读
文
,
我
知
道
课
文
主
要
写
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课文先写________,然后写 __________ 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学贵有疑:初读课文后,我有个( )方面的疑问需要与同学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挑战自我
我能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发明 发现 发生
(1)我为自己( )了胚胎发育的规律而兴奋不已。 (2)电灯的(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二、拓展阅读
我一直认定乡村老家六岁的女孩子毛豆是一位诗人。
我记得是在秋天,毛豆妈妈在簸稻谷,妈妈簸啊簸啊,毛豆就在一边看,在掀动的簸箕里,好稻谷与秕稻谷立马分得一清二楚,好稻谷沉甸甸地往后聚集,秕谷则轻飘飘地从簸箕口跌落了下来,在那里形成一个秕稻谷的瀑布。毛豆凑得很近地看着,突然对她妈说:“妈,你簸一簸人吧,这样就能分得清好人和坏人了。”
又一次,毛豆和我女儿陶舒天在外面疯玩了一整天,晚上我罚舒天在家做作业,毛豆在一边看,她没有做作业的概念,看着舒天姐姐痛苦的样子她也非常着急,盼望这个漫长的夜晚快快过去,见她妈妈在一边缝衣服,她这样说:“白天那么短,肯定是妈妈用剪刀剪的;晚上又那么长,是我妈妈把好几个晚上用针线缝在一块儿了。”
毛豆发表这样的口头诗歌是经常的随意的。春天的午后,我们来到池塘畔,看到树上的桑葚红艳如血珠,毛豆悄悄告诉陶舒天:桑葚一颗颗滴进池塘里,它要将塘鲤鱼喂成一个穿红兜肚的孩子;青桃子开始长毛,它也要变成一个男孩子的脑袋;小蝌蚪是拼音字母,让青蛙日夜背诵。你看看,只要分行排列,这不就是和顾城差不多的童话诗吗?
昨天我刚刚起床,毛豆就和陶舒天在开满繁花的桃树下跳起了花房子,这是我童年最常玩的一种乡间游戏。她
们用木块在地上划起了大方格子,乡下女孩子灵巧的脚就这样带着小木块在画满花朵的方格里跳跃。女儿在城市里从来没有玩过这种游戏,她就在一旁看毛豆熟练地安排,毛豆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一格里画上桃花,一格里画上雪花,我们两个人,就用木块跳花房;你把木片踢到雪花上,我把木片踢到桃花上,你一脚跳出了冬天,我一脚跳进了春天。
我就站在窗口听着,感受到纯净的诗意像春风捎着桃花吹进来,一直吹上我心头。
1、认真读文,短文主要讲了 是按 ( ) 顺序来写的,表示这一顺序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毛豆说的话,从这些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能体会出“我就站在窗口听着,感受到纯净的诗意像春风捎着桃花吹进来,一直吹上我心头。”这句话的意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童年的发现》让你认识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 的孩子,这篇短文又让你结识了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三、相关链接 草履虫
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体圆筒形,前端较圆,中后部较宽,后端较尖;从背上看,形状像倒置的草鞋底。全身布满大致同长同细的纤毛,纵行排列,用以行动。身体的一侧有一条自前端斜向腰部的凹入小沟,称“口沟”。口沟底有口,口沟内有较为长密的纤毛,可鼓起水涡而摄取水中的细菌和其他有机物作为食料
9﹡儿童诗两首
3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童年就是一首首优美的诗,同学们品读着贴近自己生活,琅琅上口的儿童诗,一定会引起你无限的遐想,产生作诗的欲望。
本首诗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现代气息,或静静地读书,或呼朋唤友去钓鱼、游泳,时时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同学们读诗时要充分注意课文的体裁特点,要整体把握诗的内容,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感悟童年生活的幸福。 基础达标
红领巾在胸前燃烧。 请看明天
我们将举起山,挑起河, 捧起现代化的祖国, 飞向金色的目标„„
1、今天我们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明天我们将______ ______ 2、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快说说:
1、阅读提示我们“童年是诗、歌、梦”这三个句子写得很美,我要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 2、我能正确流利地读诗,完成以下练习。 ⑴同胞姐妹细分辨
缕( )级( )蓬( )膝( )絮( ) 楼( )汲( )篷( )漆( )紧( ) ⑵字典乐园
“喧”字是( )结构,部首是( ),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梳”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云”不要少写一点成“亡”。 ⑶我能理解诗中这几个词语: 3、初读课文后,我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 学贵有疑:我有个感兴趣的问题要与同学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战自我
1、《我想》这首诗中的孩子有哪些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的水墨画何止是街头、溪边、江上的,只要你留心身边的一切,校园、花丛、郊外、集市、村头的大杨树等,都可能是一幅独特的水墨画,你能仿照《童年的水墨画》也来写几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阅读
今天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明天心比天还要高, 今天我们是涓涓小溪, 明天将变成大河,汹涌咆哮 今天我们是出巢的小鹰, 明天将飞得很高很高。 今天我们是含苞的小花,
明天将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我们就是我们,
三、相关链接 高洪波 笔名向川,1951年生,内蒙古开鲁人。有儿童诗集《鹅鹅鹅》《大象法官》《飞龙与神鸽》《喊泉的秘密》《少女和泡泡糖》《吃石头的鳄鱼》《种葡萄的狐狸》《我喜欢你,狐狸》。散文集《波斯猫》《文坛走笔》《人生趣谈》《司马台的砖》《高洪波散文选》《高洪波军旅散文选》。评论集《说给缪斯的情话》。诗歌《我想》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散文集《悄悄话》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学后收获
我的疑问
4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质量检测题 姓名 年级 一、看拼音写汉字。(10分)
jǔ juã fáng ài pēi tāi tiān fù jiǎo jìn nǎo zhī 3、把你积累的优美句子写两个:(2分)
4、默写古诗《牧童》(2分)
,
( )( )( ) ( ) ( ) huî huàn chī mí suō yī cán kuì yùn zhuǎn zì rú ( ) ( ) ( ) ( )( )
二、辨字组词。(4分)
篙( ) 漠( ) 瞻( ) 患( ) 蒿( ) 寞( ) 檐( ) 串( ) 三、请你把“的 地 得”准确填在括号里。(5)
1、我站在骆驼( )面前,看它们咀嚼( )样子:那样丑陋( )脸,那样长( )牙,那样安静( )态度。
2、看它从不着急,慢慢( )走,总会到的;慢慢( )嚼,总会吃饱(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 )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 )响。 四、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4分)
1、他摘下毡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 ) 2、骆驼真沉得住气。( )
3、我能让狂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
4、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 五、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 1、《舟过安仁》的作者是杨万里。( )
2、《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是林海音。( ) 3、《祖父的园子》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 4、清平乐是词牌名。( ) 六、语言积累(3+6+2+2+3分)
1、第二单元是一组有关于童年的作品,读了这组课文让我们仿佛看到小英子在 经历的往事,看到祖父园子里的 、 、 、 ;与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一起发现了的规律。真是其乐无穷,妙趣横生。(3分) 2、课内积累:(6分)
怪生无雨都张伞, 。 最喜小儿亡赖, 。
“天行健, 。 ”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名著《 》; “ ,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 写的《 》; “不积 , ,不积小流, 。” 从荀子的这句话中你读懂了:
, 5、你对童年有哪些感受?请仿写句子。(3分)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
童年是 , 。 童年是 , 。 童年是 , 。 七、阅读:(27分)
短文一(14分):
麻雀唧唧喳喳,遇事爱发表评论,有什么法儿?它历来如此。
这天,麻雀看见地面冒出了一个嫩绿的小点儿,把附近的泥土都拱了起来,便好奇地飞近问道:“你是什么?”“竹笋。”一个细弱的声音应道:“我想冒出来„„”“冒出来?唧喳喳。”麻雀笑得前仰后合,“你有多大能耐?我屙一兜屎就可以盖上你。识趣点,乖乖儿地躺着吧!”麻雀飞到一株桃树枝丫上,见一只蜜蜂“嗡嗡”地在花间飞动,还从花蕊里钻进钻出。“咦,这是干什么?”“我想采集花蜜,和大伙酿成一缸子蜜糖„„”“喳喳,唧!小鸭子想生大鹅蛋哩!”麻雀边叫边笑,“这肯定是灯草搭桥白费劲儿,有眼前烂漫的春光,你何不趁机逛一逛,乐一乐,而去干这等蠢事儿?”
它评论一番以后,又快快活活地飞走了。飞着飞着,快靠近屋檐边的时候,猛地见一个灰团儿从鸽子笼边掉了下去。 “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麻雀扑下去急问。“我想飞上蓝天,”一只羽毛没长满的小鸽子回答,“哎,没想到„„”“唧,喳喳,唧唧唧!”麻雀的喉咙里顿时滚出了一阵大笑:“傻小子,慢慢地走着玩好了,喳喳,想飞上蓝天,幸亏没有把屁股摔成两半儿,快死了这条心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一天,麻雀又经过这一带。它见到了什么?──
“唧喳喳,这难道是事实?”麻雀睁着圆溜溜的小眼睛嚷道:“你们莫不是在玩什么魔术,用来戏弄我这老实巴交的麻雀吧?”
1. 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个题目。(2分)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戏弄:
3 .文中的“麻雀的喉咙里顿时滚出了一阵大笑”中“滚”字用得恰到好处。你怎么看?写出理由。 (2分)
4.能正确概括文中的麻雀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遇事爱发表议论,喜欢指责别人。 B.老实巴交,经常受人欺负。
C.自认为了不起,看不起任何人,只会讥笑别人。
5.根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补写出文中空缺部分的内容。(50字左右)(5分)它见到了什么──
5
八、快乐习作。(30分)
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一只昆虫,一个玩具,一次发现,一场争执„„都包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现在给你一个机会,把童年生活中这些难以忘怀的事写出来,和同学分享,你一定高兴吧!一定要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自己拟一个合适的题目。 延伸阅读 三、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想到,为了一篇表扬稿,我竟和班长生起气来。
前几天,我班教室的一个破窗户不知是谁修好,还换上了一块新玻璃。我就根据这件事写了一遍表扬稿,交给了班长李明,他是广播室的播音员。李明接过表扬稿,看了看,媚头一皱,便向广播室走去。
中午的广播结束了,没有广播我写的那篇表扬稿。班长从广播室出来 我就上前问他 李明 为什么不播我写的表扬稿 今天稿件太多 你那篇下次再广播吧 班长微笑着摆了摆手 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是的 开展 文明礼貌月 活动以来 学校好人好事太多了 他把表扬的机会让给了别的班 我理解班长的心情
可是第二天,还是没有广播我那篇稿子,我又去问李明。“今天的稿太多,你那篇下次广播吧!”说完,他脸红了红。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那篇表扬稿仍然没有广播。也许班长把这件事忘记了,也许是把那篇稿弄丢了,我生气了。班长过去并不是这样的。上学期,班上出现的每一件好人好事,都逃不过他的眼晴,他都写了表扬稿。我记得一次王明拾到一笔钱,归还了失主,班长知道了,马上用午休时间写了一篇表扬稿,及时表扬了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你看他工作多么(仔细 精细)!可是现在,他对工作却这样不负责任,对班级出现这样一件好事,漫不经心!不行,我一定要弄清楚,为什么不广播我那篇表扬稿。
可是第二天,班长生病了,播音员由副班长担任,我那篇稿子广播了。我高兴地迎住从广播室走出来的副班长,伸出大拇指(夸耀 夸奖)地说:“副班长,你对工作真是认真负责啊!”接着,我把班长(放置 搁置)我那篇表扬稿的经过告诉了他。谁知,副班长听了哈哈大笑说:“谁做的好事你还不知道啊?”“噢?是班长!”我这才晃然大悟。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1) 满不在乎: (2) 恍然大悟: 3.用“Ⅱ”把短文分为四段,并写出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4.认真读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各反映班长怎样的内心活动:
第一处,班长想: 第二处,班长想:
5、文中有五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 )( )( )( ) 6.请在第三小节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7、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
8、请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相关链接:
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后生可畏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他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 放炮 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 想请人作序 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 都—一谦虚地谢绝了 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 少年气盛 一口答应 结果他写出的 滕王阁序 名垂千古 爸爸 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 )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 )的微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爽朗( )浮现( )会意( )慈爱( )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疾言厉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气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垂千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4、在文中用“_____”划出文中具体体现“爸爸在我家是权威”的句子。 5、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6、短文的题目是“后生可畏”,“后生” 一般我们指( ),在文中指( ) ,爸爸说:“真是后生可畏啊!”是因为爸爸原来认为 ( ) ,我提出不同意见,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 ) ,二是( )
6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预习学案
本单元的主题是
5、古诗词三首
一、预习导航:
《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我们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舟过安仁》这首诗浅白如画,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聪明。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思维的敏捷。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1、我能多读几遍课文,结合拼音把诗词读正确,读流利,能完成以下练习。 ⑴在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快乐(lâ yuâ) 清平乐(lâ yuâ) 剥落(bō bāo) 剥莲蓬(bō bāo) 亡羊补牢(wáng wú) 亡赖(wáng wú) 草铺(pù pū) 铺开(pù pū) ⑵我能正确书写本课字词,而且写得美观漂亮。 牧童、蓑衣、遮住、醉酒、媚好、锄豆、剥开
本课的生字我觉得比较难记的是 ,
我采用的识记方法是 。 比较难写的字是 ,我再组两个词,增加记忆 。 2、我能通过( )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弄、蓑衣、蒿、棹、怪生、茅檐、相媚好、亡赖
3、通过反复朗读,我发现 ,诗人描述的儿童生活给我的印象
是 ,表达诗人 的思想感情。
4、学贵有疑:我在预习时遇到了关于( )方面的问题,提出来与同
学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挑战自我
读了三首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诗词旁边做批注。
二、拓展阅读:
我们学了《牧童》,看到了一个可爱、调皮,自由自在的牧童,请大家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所 见 牧童
清 袁枚 唐 刘驾
牧童骑黄牛, 牧童见客拜,
歌声振林樾。 山果怀中落。
意欲捕鸣蝉, 昼日驱牛归,
突然闭口立。 前溪风雨恶。
你觉得《所见》中写的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刘驾的诗中又写了怎样的牧童?与课文中的牧童比较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相关链接
吕岩,(713~741)字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1]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有《诚斋集》。请欣赏他写的另外两首儿童生活的诗:
1 、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2、《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3、《与小女》【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4、《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5 、 《桑茶坑道中 》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6、《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7、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6、冬阳.童年.骆驼队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本课语言纯朴,作者的感情多融在这纯朴的语言中。同学们在读文时,要把自己当做文中的主角,全身心投入,入情
入境地读,对于重点词句要认真品味,才能体会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回头再领悟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就水到渠成了。 1
基础达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毡帽(zhān zhàn)卸煤(xiâ yù)咀嚼(jiáo juã)慢慢地嚼(jiáo juã)
⑵“卸”是左右结构的字,第六笔是( )。“袄、袍”部首都是( ),与它们部首相同的字有( )、( )、( )、( )。“嚼”字共( )画,第十七笔是( )。 ⑶一字组多词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⑴“倭”字很容易读错,不要秀才识字认半边,不读wěi,而是读( ),组词( )。 ⑵“蚌”字是( )结构,部首是( ),组词( )。
⑶与“瓢”字形相近的字有( )、( )、( )等,写“瓢”字时,“瓜”千万不要写成“爪”。 ⑷“嗡”“啃”都是形声字,我能再写几个这样的形声字。 ⑸仿写:金灿灿 ( )、( )、( )
(我的识字方法很多,本课的生字我采取了( ) 毡( )( )( )袄( )( )( ) 卸( )( )( )漠( )( )( ) ⑷我能把生字写好。
2、我能通过( )方法理解课文中的新词语。
3、通过读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时这样几件事: 4、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后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挑战自我 我能背诵课文 二、合作探究
阅读提示:读、画、思、写、背、练是阅读最好的方法,快试一试!
1、文中的场景描写得很细,如“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之所以写这么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把你的体会批注在书上。
3、骆驼为什么系铃铛,“我”想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我”的想法中你能体会到 4、读最后一自然段,你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看似写的事很多,但都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写的。 6、如果能把内心的感受读出来,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那多好啊!
7﹡祖父的园子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祖父的园子”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这自由让作者的童年充满了无尽的快乐!
建议同学们阅读本文时要善于运用以前在讲读课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读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哪些情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我”在园子里心情怎样?在此基础上认真朗读课文,并积累语言。 基础达标:
1、我首先读了阅读提示,提示我在读课文时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识记的。)
3、通过读文,我知道课文主要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读课文后,我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后疑惑:在读文过程中,我也在思考,有些问题想与同学交流: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阅读 三、相关链接
萧红( 1911 年 6 月 1 日─ 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原名
张乃莹,“萧红”是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
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 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 。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鲁迅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在萧红不到1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萧红作品 《 呼兰河传》简介
《呼兰河传》继《生死场》之后,1938年萧红在重庆开笔创作她的自传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由于颠沛流离,直到1940年底才在她寓居的香港最后完稿成书。这个时刻,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离家乡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在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陀螺
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做“冰嘎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冰嘎儿的前身是木头,柳木、榆木、松木、枣木、梨木,几乎都可以制作。抽打冰嘎儿,当然是在冬季的冰天雪地里,
2
最好的场所是在冰面上。此外,好的冰嘎儿要在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便能增加许多妩媚。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4、作者给我的初步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枚铁钉,否则转不了几圈,就会头重齿豁,不堪造就了。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听从你的鞭打,在冰面旋转舞蹈,憨态可掬。
抽冰嘎儿的小伙伴们,都爱比个高低上下,彼此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嘎儿,然后让它们互相朝对方撞去。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带着搏斗的勇敢,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于是重整旗鼓再战──直到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这赛陀螺的事,每次都以体重个大的一方取胜告终。因此,有小陀螺的只能在自家院子里玩儿,从不拿到马路上去挑衅。况且小陀螺更有个难听的绰号“角锥”,即小且细。抽打“角锥”的,大多是拖鼻涕穿开裆裤的,他们的兴趣,在于鞭子本身,陀螺的质量倒往往不注意。
我是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金兵见到岳家军:指宋朝末年金朝军队被南宋岳飞的军队打败的情景。,一战即败。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制得心应手的“冰嘎儿”,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我的叔叔,一位很有童心的年轻民警,答应在我生日的那天送我一只陀螺。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神情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俊的风姿„
8、童年的发现
一、预习导航: 课前导读:
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在童年时代的我们,有时一个胡思乱想,也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发现或是解开了一个世界未解之谜。俄国著名作家费奥多罗夫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在九岁时就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是他大胆想象、善于思考的结果。读罢此文,一定会引起你深深的思考。
阅读提示:边读边批注,不仅能记下读文时的瞬间感悟,还能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试试看!
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很多,如:“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你能说说句子意思吗?画出其他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把你的理解批注在书上。 基础达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完成以下练习。
⑴我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厘米、绞尽脑汁” ⑵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情不自禁(jīn jìn) 禁(jīn jìn)止
折(zhē zhã shã)合 折(zhē zhã shã)腾 折(zhē zhã shã)本 ⑶辨字组词
梢( ) 妨( ) 构( )迷( ) 某( ) 胞( ) 稍( ) 防( ) 沟( )谜( ) 谋( ) 抱( ) 2、我能通过( )等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澄澈、随心所欲、天赋、绞尽脑汁、困窘、眉目、进化 3
、
通
过
读
文
,
我
知
道
课
文
主
要
写
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课文先写________,然后写 __________ 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学贵有疑:初读课文后,我有个( )方面的疑问需要与同学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挑战自我
我能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发明 发现 发生
(1)我为自己( )了胚胎发育的规律而兴奋不已。 (2)电灯的(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二、拓展阅读
我一直认定乡村老家六岁的女孩子毛豆是一位诗人。
我记得是在秋天,毛豆妈妈在簸稻谷,妈妈簸啊簸啊,毛豆就在一边看,在掀动的簸箕里,好稻谷与秕稻谷立马分得一清二楚,好稻谷沉甸甸地往后聚集,秕谷则轻飘飘地从簸箕口跌落了下来,在那里形成一个秕稻谷的瀑布。毛豆凑得很近地看着,突然对她妈说:“妈,你簸一簸人吧,这样就能分得清好人和坏人了。”
又一次,毛豆和我女儿陶舒天在外面疯玩了一整天,晚上我罚舒天在家做作业,毛豆在一边看,她没有做作业的概念,看着舒天姐姐痛苦的样子她也非常着急,盼望这个漫长的夜晚快快过去,见她妈妈在一边缝衣服,她这样说:“白天那么短,肯定是妈妈用剪刀剪的;晚上又那么长,是我妈妈把好几个晚上用针线缝在一块儿了。”
毛豆发表这样的口头诗歌是经常的随意的。春天的午后,我们来到池塘畔,看到树上的桑葚红艳如血珠,毛豆悄悄告诉陶舒天:桑葚一颗颗滴进池塘里,它要将塘鲤鱼喂成一个穿红兜肚的孩子;青桃子开始长毛,它也要变成一个男孩子的脑袋;小蝌蚪是拼音字母,让青蛙日夜背诵。你看看,只要分行排列,这不就是和顾城差不多的童话诗吗?
昨天我刚刚起床,毛豆就和陶舒天在开满繁花的桃树下跳起了花房子,这是我童年最常玩的一种乡间游戏。她
们用木块在地上划起了大方格子,乡下女孩子灵巧的脚就这样带着小木块在画满花朵的方格里跳跃。女儿在城市里从来没有玩过这种游戏,她就在一旁看毛豆熟练地安排,毛豆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一格里画上桃花,一格里画上雪花,我们两个人,就用木块跳花房;你把木片踢到雪花上,我把木片踢到桃花上,你一脚跳出了冬天,我一脚跳进了春天。
我就站在窗口听着,感受到纯净的诗意像春风捎着桃花吹进来,一直吹上我心头。
1、认真读文,短文主要讲了 是按 ( ) 顺序来写的,表示这一顺序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毛豆说的话,从这些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能体会出“我就站在窗口听着,感受到纯净的诗意像春风捎着桃花吹进来,一直吹上我心头。”这句话的意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童年的发现》让你认识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 的孩子,这篇短文又让你结识了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三、相关链接 草履虫
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体圆筒形,前端较圆,中后部较宽,后端较尖;从背上看,形状像倒置的草鞋底。全身布满大致同长同细的纤毛,纵行排列,用以行动。身体的一侧有一条自前端斜向腰部的凹入小沟,称“口沟”。口沟底有口,口沟内有较为长密的纤毛,可鼓起水涡而摄取水中的细菌和其他有机物作为食料
9﹡儿童诗两首
3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童年就是一首首优美的诗,同学们品读着贴近自己生活,琅琅上口的儿童诗,一定会引起你无限的遐想,产生作诗的欲望。
本首诗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现代气息,或静静地读书,或呼朋唤友去钓鱼、游泳,时时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同学们读诗时要充分注意课文的体裁特点,要整体把握诗的内容,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感悟童年生活的幸福。 基础达标
红领巾在胸前燃烧。 请看明天
我们将举起山,挑起河, 捧起现代化的祖国, 飞向金色的目标„„
1、今天我们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明天我们将______ ______ 2、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快说说:
1、阅读提示我们“童年是诗、歌、梦”这三个句子写得很美,我要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 2、我能正确流利地读诗,完成以下练习。 ⑴同胞姐妹细分辨
缕( )级( )蓬( )膝( )絮( ) 楼( )汲( )篷( )漆( )紧( ) ⑵字典乐园
“喧”字是( )结构,部首是( ),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梳”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云”不要少写一点成“亡”。 ⑶我能理解诗中这几个词语: 3、初读课文后,我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 学贵有疑:我有个感兴趣的问题要与同学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战自我
1、《我想》这首诗中的孩子有哪些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的水墨画何止是街头、溪边、江上的,只要你留心身边的一切,校园、花丛、郊外、集市、村头的大杨树等,都可能是一幅独特的水墨画,你能仿照《童年的水墨画》也来写几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阅读
今天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明天心比天还要高, 今天我们是涓涓小溪, 明天将变成大河,汹涌咆哮 今天我们是出巢的小鹰, 明天将飞得很高很高。 今天我们是含苞的小花,
明天将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我们就是我们,
三、相关链接 高洪波 笔名向川,1951年生,内蒙古开鲁人。有儿童诗集《鹅鹅鹅》《大象法官》《飞龙与神鸽》《喊泉的秘密》《少女和泡泡糖》《吃石头的鳄鱼》《种葡萄的狐狸》《我喜欢你,狐狸》。散文集《波斯猫》《文坛走笔》《人生趣谈》《司马台的砖》《高洪波散文选》《高洪波军旅散文选》。评论集《说给缪斯的情话》。诗歌《我想》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散文集《悄悄话》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学后收获
我的疑问
4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质量检测题 姓名 年级 一、看拼音写汉字。(10分)
jǔ juã fáng ài pēi tāi tiān fù jiǎo jìn nǎo zhī 3、把你积累的优美句子写两个:(2分)
4、默写古诗《牧童》(2分)
,
( )( )( ) ( ) ( ) huî huàn chī mí suō yī cán kuì yùn zhuǎn zì rú ( ) ( ) ( ) ( )( )
二、辨字组词。(4分)
篙( ) 漠( ) 瞻( ) 患( ) 蒿( ) 寞( ) 檐( ) 串( ) 三、请你把“的 地 得”准确填在括号里。(5)
1、我站在骆驼( )面前,看它们咀嚼( )样子:那样丑陋( )脸,那样长( )牙,那样安静( )态度。
2、看它从不着急,慢慢( )走,总会到的;慢慢( )嚼,总会吃饱(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 )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 )响。 四、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4分)
1、他摘下毡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 ) 2、骆驼真沉得住气。( )
3、我能让狂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
4、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 五、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 1、《舟过安仁》的作者是杨万里。( )
2、《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是林海音。( ) 3、《祖父的园子》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 4、清平乐是词牌名。( ) 六、语言积累(3+6+2+2+3分)
1、第二单元是一组有关于童年的作品,读了这组课文让我们仿佛看到小英子在 经历的往事,看到祖父园子里的 、 、 、 ;与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一起发现了的规律。真是其乐无穷,妙趣横生。(3分) 2、课内积累:(6分)
怪生无雨都张伞, 。 最喜小儿亡赖, 。
“天行健, 。 ”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名著《 》; “ ,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 写的《 》; “不积 , ,不积小流, 。” 从荀子的这句话中你读懂了:
, 5、你对童年有哪些感受?请仿写句子。(3分)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
童年是 , 。 童年是 , 。 童年是 , 。 七、阅读:(27分)
短文一(14分):
麻雀唧唧喳喳,遇事爱发表评论,有什么法儿?它历来如此。
这天,麻雀看见地面冒出了一个嫩绿的小点儿,把附近的泥土都拱了起来,便好奇地飞近问道:“你是什么?”“竹笋。”一个细弱的声音应道:“我想冒出来„„”“冒出来?唧喳喳。”麻雀笑得前仰后合,“你有多大能耐?我屙一兜屎就可以盖上你。识趣点,乖乖儿地躺着吧!”麻雀飞到一株桃树枝丫上,见一只蜜蜂“嗡嗡”地在花间飞动,还从花蕊里钻进钻出。“咦,这是干什么?”“我想采集花蜜,和大伙酿成一缸子蜜糖„„”“喳喳,唧!小鸭子想生大鹅蛋哩!”麻雀边叫边笑,“这肯定是灯草搭桥白费劲儿,有眼前烂漫的春光,你何不趁机逛一逛,乐一乐,而去干这等蠢事儿?”
它评论一番以后,又快快活活地飞走了。飞着飞着,快靠近屋檐边的时候,猛地见一个灰团儿从鸽子笼边掉了下去。 “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麻雀扑下去急问。“我想飞上蓝天,”一只羽毛没长满的小鸽子回答,“哎,没想到„„”“唧,喳喳,唧唧唧!”麻雀的喉咙里顿时滚出了一阵大笑:“傻小子,慢慢地走着玩好了,喳喳,想飞上蓝天,幸亏没有把屁股摔成两半儿,快死了这条心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一天,麻雀又经过这一带。它见到了什么?──
“唧喳喳,这难道是事实?”麻雀睁着圆溜溜的小眼睛嚷道:“你们莫不是在玩什么魔术,用来戏弄我这老实巴交的麻雀吧?”
1. 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个题目。(2分)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戏弄:
3 .文中的“麻雀的喉咙里顿时滚出了一阵大笑”中“滚”字用得恰到好处。你怎么看?写出理由。 (2分)
4.能正确概括文中的麻雀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遇事爱发表议论,喜欢指责别人。 B.老实巴交,经常受人欺负。
C.自认为了不起,看不起任何人,只会讥笑别人。
5.根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补写出文中空缺部分的内容。(50字左右)(5分)它见到了什么──
5
八、快乐习作。(30分)
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一只昆虫,一个玩具,一次发现,一场争执„„都包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现在给你一个机会,把童年生活中这些难以忘怀的事写出来,和同学分享,你一定高兴吧!一定要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自己拟一个合适的题目。 延伸阅读 三、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想到,为了一篇表扬稿,我竟和班长生起气来。
前几天,我班教室的一个破窗户不知是谁修好,还换上了一块新玻璃。我就根据这件事写了一遍表扬稿,交给了班长李明,他是广播室的播音员。李明接过表扬稿,看了看,媚头一皱,便向广播室走去。
中午的广播结束了,没有广播我写的那篇表扬稿。班长从广播室出来 我就上前问他 李明 为什么不播我写的表扬稿 今天稿件太多 你那篇下次再广播吧 班长微笑着摆了摆手 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是的 开展 文明礼貌月 活动以来 学校好人好事太多了 他把表扬的机会让给了别的班 我理解班长的心情
可是第二天,还是没有广播我那篇稿子,我又去问李明。“今天的稿太多,你那篇下次广播吧!”说完,他脸红了红。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那篇表扬稿仍然没有广播。也许班长把这件事忘记了,也许是把那篇稿弄丢了,我生气了。班长过去并不是这样的。上学期,班上出现的每一件好人好事,都逃不过他的眼晴,他都写了表扬稿。我记得一次王明拾到一笔钱,归还了失主,班长知道了,马上用午休时间写了一篇表扬稿,及时表扬了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你看他工作多么(仔细 精细)!可是现在,他对工作却这样不负责任,对班级出现这样一件好事,漫不经心!不行,我一定要弄清楚,为什么不广播我那篇表扬稿。
可是第二天,班长生病了,播音员由副班长担任,我那篇稿子广播了。我高兴地迎住从广播室走出来的副班长,伸出大拇指(夸耀 夸奖)地说:“副班长,你对工作真是认真负责啊!”接着,我把班长(放置 搁置)我那篇表扬稿的经过告诉了他。谁知,副班长听了哈哈大笑说:“谁做的好事你还不知道啊?”“噢?是班长!”我这才晃然大悟。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1) 满不在乎: (2) 恍然大悟: 3.用“Ⅱ”把短文分为四段,并写出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4.认真读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各反映班长怎样的内心活动:
第一处,班长想: 第二处,班长想:
5、文中有五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 )( )( )( ) 6.请在第三小节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7、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
8、请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相关链接:
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后生可畏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他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 放炮 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 想请人作序 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 都—一谦虚地谢绝了 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 少年气盛 一口答应 结果他写出的 滕王阁序 名垂千古 爸爸 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 )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 )的微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爽朗( )浮现( )会意( )慈爱( )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疾言厉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气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垂千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4、在文中用“_____”划出文中具体体现“爸爸在我家是权威”的句子。 5、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6、短文的题目是“后生可畏”,“后生” 一般我们指( ),在文中指( ) ,爸爸说:“真是后生可畏啊!”是因为爸爸原来认为 ( ) ,我提出不同意见,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 ) ,二是(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