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学难致用?大学落伍专业与市场脱节

“读文科的,怎么一个工作岗位都没有?”“本科生月薪怎么还比不上保姆、钟点工?”……上周六,2013年上海春季人才交流洽谈会暨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挤满了会场,各用人单位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队,然而,热闹的场面却难以掩盖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阵阵寒意:前来招聘的制造业企业占了八九成,文科毕业生几乎连简历也投不出去;即便是名牌大学的理科生,也感觉用人单位条件苛刻,只有一个字来形容找工作——难。

大学里学的社会不需要

小陈是杉达学院日语系的毕业生,已经找了大半年工作了,还没有着落,对于大学生就业难,她深有感触:“其实,现在不少企业缺人,需要人,但要的是有本领的人。可惜,大学还没有培养出更多有本领的毕业生。”小陈举例说,有的企业很需要日语人才,比如说用日语进行商务谈判,用日语解决法律纠纷等等,都是实用型的,而大学日语系,只是教会了学生一门语言,至于应用能力,甚至还不如社会上的日语培训班,这样的毕业生,怎能与就业市场接轨呢?

郝萌是华东理工大学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她说,自己学校是一所以化工学科闻名的重点大学。往年,华理化工专业毕业生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今年则情况大不相同,尤其是自己所学的这门专业。郝萌说,所学的专业属于轻化工,而眼下随着化工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已经不需要这门专业学科的毕业生了。“既然产业升级了,我们的大学为什么还要设置这样的被淘汰专业呢?”郝萌对此大惑不解。

“如今,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企业需要,是基本脱节的”,必胜客一名人事经理对记者说,招聘会上打开同学们的简历,看一看专业,无非都是语言、管理、计算机等等,不同学校专业设置趋同,而且课堂上学的都是理论,学生没有一点动手能力。这位人事经理表示,作为一家国际知名的餐饮企业,必胜客很期待有专业特色的毕业生,比如“餐饮文化”、“餐饮策划”等等,遗憾的是,学校没有能力培养,如果换个思路,今后高校开设专业前,先了解企业需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量身定制,或许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文凭第一”观念须改变

在招聘会上,记者还遇到了上海海事大学硕士毕业生小刘,他学的就是人力资源。尽管此时小刘还在为自己的第一份职业奔波,但他对高校学科设置、社会人力资源配置有自己的思考:“上课学的,都是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的人事管理制度,跑到社会上一看,企业需要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两者完全不是一码事。只有让企业走进高校,与大学同办专业,才能让我们的人才培养不会走失方向。”

小刘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高考前,家长、考生都是“文凭第一”的观念;对应家长、考生的需要,高校本科设置越来越多,而国内高校的本科设置多为“闭门造车”,当本科生毕业时,发现完全不符合市场需求。当下,由企业参与,在本科生中推进职业教育已迫在眉睫。

中小企业期望实习留职

除了校园招聘会、宣讲会等传统招聘方式,越来越多企业青睐“实习留职”或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招聘合适的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013届毕业生春季大型联合招聘会日前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举行,460家单位携15000余岗位参会。7000余名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在会场外排起蜿蜒长龙等待入场。

本次招聘会是上海交通大学针对应届毕业生组织的最后一场大型招聘会,招聘专业涵盖通信、机械、材料、土木、化工、经济管理、教育、外语、医药等众多领域。和往年相比,参会单位数量基本持平,参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就业岗位总量虽然变化并不大,但结构却有了明显不同——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的招聘需求却较之往年显著升高。

交大科技园企业发展部主管王春辉表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人才竞争不占优势,学生往往看不见中小企业的优点。“我们有22家中小型科技企业组团来参会,其中有‘千人计划’专家领衔的企业,也有年收入达亿元的企业,但不少学生还是有些好高骛远。所以,我们的企业更希望通过平台打响知名度,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开展实习,并通过实习留职。”

“大三”开始培养人才

而一些大型国企也将人才培养环节提前至学生毕业前,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校园招聘专员李萍透露,集团正与上海交大酝酿联合培养项目,5月将开始招募电气、机械、热能等对口专业的大三学生,暑期开始企业认知、专业授课等原本进入企业第一年的人才培养内容,希望提前招揽和培养优秀人才。

在今年的招聘会上,上海交大学生就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在每个单位的摊位前放置了一把椅子,希望学生能够“坐下来”,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专员聊一聊,增加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招聘会是近距离了解行业、用人单位的机会。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一家企业,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上海交大学生就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仁伟说。通过招聘专员的提问和回答,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这家单位的人才需求、用人状况,感受企业的风格、文化,从而判断是否适合自己。(本报记者 张炯强 易蓉)

(来源:新民晚报)

“读文科的,怎么一个工作岗位都没有?”“本科生月薪怎么还比不上保姆、钟点工?”……上周六,2013年上海春季人才交流洽谈会暨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挤满了会场,各用人单位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队,然而,热闹的场面却难以掩盖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阵阵寒意:前来招聘的制造业企业占了八九成,文科毕业生几乎连简历也投不出去;即便是名牌大学的理科生,也感觉用人单位条件苛刻,只有一个字来形容找工作——难。

大学里学的社会不需要

小陈是杉达学院日语系的毕业生,已经找了大半年工作了,还没有着落,对于大学生就业难,她深有感触:“其实,现在不少企业缺人,需要人,但要的是有本领的人。可惜,大学还没有培养出更多有本领的毕业生。”小陈举例说,有的企业很需要日语人才,比如说用日语进行商务谈判,用日语解决法律纠纷等等,都是实用型的,而大学日语系,只是教会了学生一门语言,至于应用能力,甚至还不如社会上的日语培训班,这样的毕业生,怎能与就业市场接轨呢?

郝萌是华东理工大学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她说,自己学校是一所以化工学科闻名的重点大学。往年,华理化工专业毕业生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今年则情况大不相同,尤其是自己所学的这门专业。郝萌说,所学的专业属于轻化工,而眼下随着化工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已经不需要这门专业学科的毕业生了。“既然产业升级了,我们的大学为什么还要设置这样的被淘汰专业呢?”郝萌对此大惑不解。

“如今,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企业需要,是基本脱节的”,必胜客一名人事经理对记者说,招聘会上打开同学们的简历,看一看专业,无非都是语言、管理、计算机等等,不同学校专业设置趋同,而且课堂上学的都是理论,学生没有一点动手能力。这位人事经理表示,作为一家国际知名的餐饮企业,必胜客很期待有专业特色的毕业生,比如“餐饮文化”、“餐饮策划”等等,遗憾的是,学校没有能力培养,如果换个思路,今后高校开设专业前,先了解企业需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量身定制,或许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文凭第一”观念须改变

在招聘会上,记者还遇到了上海海事大学硕士毕业生小刘,他学的就是人力资源。尽管此时小刘还在为自己的第一份职业奔波,但他对高校学科设置、社会人力资源配置有自己的思考:“上课学的,都是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的人事管理制度,跑到社会上一看,企业需要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两者完全不是一码事。只有让企业走进高校,与大学同办专业,才能让我们的人才培养不会走失方向。”

小刘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高考前,家长、考生都是“文凭第一”的观念;对应家长、考生的需要,高校本科设置越来越多,而国内高校的本科设置多为“闭门造车”,当本科生毕业时,发现完全不符合市场需求。当下,由企业参与,在本科生中推进职业教育已迫在眉睫。

中小企业期望实习留职

除了校园招聘会、宣讲会等传统招聘方式,越来越多企业青睐“实习留职”或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招聘合适的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013届毕业生春季大型联合招聘会日前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举行,460家单位携15000余岗位参会。7000余名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在会场外排起蜿蜒长龙等待入场。

本次招聘会是上海交通大学针对应届毕业生组织的最后一场大型招聘会,招聘专业涵盖通信、机械、材料、土木、化工、经济管理、教育、外语、医药等众多领域。和往年相比,参会单位数量基本持平,参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就业岗位总量虽然变化并不大,但结构却有了明显不同——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的招聘需求却较之往年显著升高。

交大科技园企业发展部主管王春辉表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人才竞争不占优势,学生往往看不见中小企业的优点。“我们有22家中小型科技企业组团来参会,其中有‘千人计划’专家领衔的企业,也有年收入达亿元的企业,但不少学生还是有些好高骛远。所以,我们的企业更希望通过平台打响知名度,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开展实习,并通过实习留职。”

“大三”开始培养人才

而一些大型国企也将人才培养环节提前至学生毕业前,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校园招聘专员李萍透露,集团正与上海交大酝酿联合培养项目,5月将开始招募电气、机械、热能等对口专业的大三学生,暑期开始企业认知、专业授课等原本进入企业第一年的人才培养内容,希望提前招揽和培养优秀人才。

在今年的招聘会上,上海交大学生就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在每个单位的摊位前放置了一把椅子,希望学生能够“坐下来”,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专员聊一聊,增加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招聘会是近距离了解行业、用人单位的机会。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一家企业,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上海交大学生就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仁伟说。通过招聘专员的提问和回答,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这家单位的人才需求、用人状况,感受企业的风格、文化,从而判断是否适合自己。(本报记者 张炯强 易蓉)

(来源:新民晚报)


相关内容

  • 浅析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提高对策
  • [摘 要]面对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分析,指出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就业难问题存在多方面原因,既有社会性因素和经济性因素,也 ...

  • 透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 www.XINHUANET.com 2013年05月31日 15:16:31 来源: 新华网 收看帮助 播放器下载 [字号:大 中 小][背景色 ][评论] 3 进入5月,毕业生求职高峰时段已过大半,多地高校毕业生还在为"饭碗"苦苦寻觅. 根据近日召开的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会 ...

  • 在校大学生职业教育服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项目概述 1.1项目简介 麦维智训是专注于新经济领域的职业教育服务项目,它以大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面向就业及职业技能提升的需求,从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行业知识等方面,通过实训与网训等方式,多维度培养以网络为核心的新经济领域所需的多层次人才,同时以培训为核心,采用网络等新媒体技术,构建行业人才数据服务 ...

  • 实习自我鉴定范例
  • 实习鉴定表自我鉴定 标准的实习鉴定表是怎样的,作为阶段总结的你都需要在这份鉴定表上写下你的哪些成果呢?以下的实习鉴定表自我鉴定资料仅供参考. 我是一名五年制本科学生,按照课程安排第五年是参加实习工作的,所以在各方努力下我到××事业单位参加实习.很快实习时间到了,在这一年实习的时间里,我从理论到实践, ...

  •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报告范文(共6篇)
  • 精选范文: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报告范文(共6篇) 实习酒店:长乐豪生长山湖国际酒店是 福建省县级市里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将致力于打造长乐市酒店业第一品牌.长山湖国际酒店 是一家按五星级标准建造的旅游饭店,位于长乐市郑和路与广场路交叉口东南侧.酒店占地 面积三十亩,总建筑为三万五千平方米; 主楼21层,另有 ...

  • 技能在职教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 技能在职教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给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清新活力, 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 加强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必要.中职计算机教学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所以仅仅以理论教学为主是完全不够的, ...

  •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 中国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57万大学生待业在家 时间:2012-11-01 09:55:58 星期四 来源:人民网 编辑:周琼琼 上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原以为人生可以这样按部就班地过下去.可谁知,既定轨迹才刚行进到第二步,就意外地卡了壳.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屡屡碰壁,"没 ...

  • 职业规划促进服装设计教学的发展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到了市场经济体制,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服装行业也是转变和发展最彻底的一个行业,可服装设计教学作为教育行业的一部分,因为体制或种种原因,服装设计教学随着随着市场改变的步伐稍微会有些滞后,甚至和服装市场脱节,而教学目标却是培养学生 ...

  • 90后心理调查问卷
  • 一.选择题 1.你的性别是? ( ) A. 男 B. 女 2. 你所在的年级是? ( )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3.你所学的专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觉得自信吗? ( ) A. 非常自信 B. 自信 C. 有时不太自信 D. 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