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印记]第二十二讲:老课本 新阅读

《辛亥印记》第二十二讲:

老课本 新阅读

2011年10月06日 来源:中广网

中广网北京10月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辛亥革命不仅建立了新兴的政权,也为国人带来了新式的教育。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用白话文编写的新式教材对唤醒民众、推动文化、提高教育产生了重要作用。今天推出接力讲坛《辛亥印记》第二十二讲——-《老课本 新阅读》。

1905年,11岁的叶圣陶参加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这位在私塾接受启蒙教育的少年此时并不知道,自己日后将变身为新式教育的推动者。他也没想到自己用白话文编写的国语教材会影响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孩童。一套七十多年前编写的国语课本又为何至今广受追捧?当年涤荡革新的国语新教材又如何取代人们对四书五经教育的一惯推崇,中华民俗专家马未都为您讲述。

马未都:辛亥革命以后的新式教科书,它跟旧式教科书是不一样的,旧式私塾的教科书都是现成的。启蒙读物一定是《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我们今天很难想象一个小学毕业的孩子能够熟读《四书》、《五经》。可那个时候能够真正读下《四书》、《五经》的人,在整个社会中的比重是微乎其微的。

到了辛亥革命以后,需要编一些统一的教材,我们今天能够

看到最早的辛亥革命之后编写的课本是1914年编写的《中华女子小学国文教科书》。当时因为为女子教育而编,所以很多篇章照顾了女子的特点,比如家庭教育、教子、结婚、烹饪。这样的课本跟我们今天的课本差距非常大。但那时候对于孩子来说,他走向社会,尤其一个女子,她要有她的一技之长。

辛亥革命后,新的教育还在探索当中。从1920年开始,小学国语课本已经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全部换成了白话文,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白话文的作品,可供编选的内容十分有限,在开明书店同仁的支持下,叶圣陶开始着手实现自己埋藏已久的理想,他要用最干净纯粹的白话文编一套真正适合孩子的课本。这就是开明国语课本。

马未都:《开明国学》课本是由叶圣陶先生编写的,丰子恺先生插图,他的绘画是非常有童趣的。你看开明课本的前边几课都是先生早、北风吹、春风来、种下几棵树、爸爸种菜、妈妈裁衣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把它归纳为课文,尤其归纳成幼儿能接受的课文,这实际上是一个功力。

这种课文的编排实际上是就遵从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循序渐进,一开始提的非常的低,从儿童四周围开始,摘取他生活最熟悉的,然后逐渐逐渐扩张到社会、自然、艺术,让他一点一滴的去进步。辛亥革命以后编的这些教科书,他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际上它是开了一条新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走到今天的时候才发现,我们过去有很多好的东西,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

好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我们国学的精髓,不好的东西是我们的营养过于单一。我们今天的教育,除了我们的国学教育以外,还有很多科学的学科,美学的学科以及体能的教育,这些教育才能使一个人走向社会,而是适应这个社会。

《辛亥印记》第二十二讲:

老课本 新阅读

2011年10月06日 来源:中广网

中广网北京10月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辛亥革命不仅建立了新兴的政权,也为国人带来了新式的教育。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用白话文编写的新式教材对唤醒民众、推动文化、提高教育产生了重要作用。今天推出接力讲坛《辛亥印记》第二十二讲——-《老课本 新阅读》。

1905年,11岁的叶圣陶参加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这位在私塾接受启蒙教育的少年此时并不知道,自己日后将变身为新式教育的推动者。他也没想到自己用白话文编写的国语教材会影响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孩童。一套七十多年前编写的国语课本又为何至今广受追捧?当年涤荡革新的国语新教材又如何取代人们对四书五经教育的一惯推崇,中华民俗专家马未都为您讲述。

马未都:辛亥革命以后的新式教科书,它跟旧式教科书是不一样的,旧式私塾的教科书都是现成的。启蒙读物一定是《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我们今天很难想象一个小学毕业的孩子能够熟读《四书》、《五经》。可那个时候能够真正读下《四书》、《五经》的人,在整个社会中的比重是微乎其微的。

到了辛亥革命以后,需要编一些统一的教材,我们今天能够

看到最早的辛亥革命之后编写的课本是1914年编写的《中华女子小学国文教科书》。当时因为为女子教育而编,所以很多篇章照顾了女子的特点,比如家庭教育、教子、结婚、烹饪。这样的课本跟我们今天的课本差距非常大。但那时候对于孩子来说,他走向社会,尤其一个女子,她要有她的一技之长。

辛亥革命后,新的教育还在探索当中。从1920年开始,小学国语课本已经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全部换成了白话文,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白话文的作品,可供编选的内容十分有限,在开明书店同仁的支持下,叶圣陶开始着手实现自己埋藏已久的理想,他要用最干净纯粹的白话文编一套真正适合孩子的课本。这就是开明国语课本。

马未都:《开明国学》课本是由叶圣陶先生编写的,丰子恺先生插图,他的绘画是非常有童趣的。你看开明课本的前边几课都是先生早、北风吹、春风来、种下几棵树、爸爸种菜、妈妈裁衣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把它归纳为课文,尤其归纳成幼儿能接受的课文,这实际上是一个功力。

这种课文的编排实际上是就遵从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循序渐进,一开始提的非常的低,从儿童四周围开始,摘取他生活最熟悉的,然后逐渐逐渐扩张到社会、自然、艺术,让他一点一滴的去进步。辛亥革命以后编的这些教科书,他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际上它是开了一条新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走到今天的时候才发现,我们过去有很多好的东西,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

好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我们国学的精髓,不好的东西是我们的营养过于单一。我们今天的教育,除了我们的国学教育以外,还有很多科学的学科,美学的学科以及体能的教育,这些教育才能使一个人走向社会,而是适应这个社会。


相关内容

  • 人民版必修一辛亥革命说课
  • <辛亥革命>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辛亥革命>,现在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此次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首先,我将进行第一个环节:说教材.这一环节我从五点内容来完成. ㈠教材的地位: <辛亥革命>是人民版必修Ⅰ ...

  •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 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 年 月 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专题四 ‚亚洲觉醒‛的先驱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进入高二下学期,文科班的历史课时增加,目标更加明确:一切为了高考.但 ...

  • 第八课 辛亥革命
  • 第八课 辛亥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 2 认识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两目内容:第一目:孙中山创建革命党.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早期革命活动: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第二目:武昌起义.介绍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意义. 学情分析 初二 ...

  • 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 第8课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 ...

  • 新文化运动说课稿张洪山
  •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我是来自11级历史学2班的张洪山.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文化运动>. 我的说课分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与教学过程四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部分我将从教材的内容与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从教材的内容与地位来看 ...

  • 2.8辛亥革命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 第8课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维新变法时期,社会上有哪些人赞成?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 ...

  • 戊戌变法(教案)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康有为.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代表,他们想要改变落后的政治体制,但是戊戌变法由于受到强大封建势力的阻碍,维新变法最终失败.第二副图片是为变法牺牲的"戊戌六君子". 二.知识讲解 考点1.公车上书 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 2.主要人物:康 ...

  • 2013年秋季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一课
  • 第一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 ...

  • 八年级历史上册1-14课复习资料
  • 八年级历史上册1----14课复习提纲 第一课 中英鸦片战争 1.19世纪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是英国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3.主张严禁鸦片的民族英雄(全球禁毒第一人或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是林则徐,1840年6月3日领导了虎门销烟. 4.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