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一、有两组数据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一组是调查数据:有80.4%的人对食品感觉没有“安全感”;一组是检测数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我国食品检测合格率超过90%。
问:一是你对“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句话如何理解?二是请你根据提供的两组数据对食品安全现状作简要评价;三、请你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多发易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一是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深刻道出了食品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食以安为先,就是食品安全第一,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能否保障食品安全,让人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
二是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到底怎么看?事实上,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数据,恰恰反映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总体稳定向好,问题不可忽视。
总体上讲,对食品安全现状要全面、辩证地分析。既要看到问题不少,也要看到总体稳定可控;既要对问题零容忍,也要对举措有信心。稳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标本兼治、统筹推进。
三是许多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时期,也处于从保障食品供应转向保障食品安全的进程中。这个阶段,总体上食品是安全的,大家是放心食品,但有的问题往往多发易发,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食品产业小、散、乱突出。我国是食品生产消费大国,食品生产经营者有1000多万户。但产业素质总体较低,80%以上是10人以下的作坊式小企业,
还有2亿多农产品种植养殖户。如生猪养殖,美国养猪户数为7万,而我国有6700万。生产经营者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不仅自身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较弱,也给监管带来很大困难。二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与其他行业相比,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据统计,我国从事农产品生产的3.4亿人中,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约占40%;食品工业和餐饮行业1600万从业人员中,85%以上是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进城务工人员。从业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加大了违法违规的概率。三是违法犯罪成本过低。“法不足畏”,往往使一些人逐利而往、知法犯法。如对不法企业的经济处罚,2011年以前上限为“货值金额十倍以下”或“十万元以下”罚款。2010年查处一起案件时,违法企业总经理叫嚣:“最多判我三年就出来了。”同年另一起“窝案”中,有超过20%的涉案人员属于再犯。四是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与食品安全严峻形势相比,监管执法存在“短板”。如多头管理体制,容易产生“人人都管事、事事无人管”的监管盲区。监管人手不够,执法装备匮乏,“眼观目测”难以发现安全隐患。安全标准、检验检测、风险监测等技术体系还不完善,很难实现事前防范、科学管理。五、有的执法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30多年时间解决了人民吃得饱的问题,我们也一定能够解决人民吃得好、吃得安全的问题。随着各项法律政策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从田间到餐桌,从牧场到厨房,食品“进口”安全之路会越走越顺畅。从而,构建和谐社会,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
人际关系题
二、你刚参加工作,就出了较多差错,领导、同事和服务对象都不满意,对此,你怎么办?
总的讲:我要面对现实、分析原因、坚定信心、改善关系、树立形象、做出成绩。
具体讲:一是要充分认识搞好与领导、同事和群众的关系事关重大,没有他们的支持,则一事无成。二是要自我反思认真分析当地自己差错较多,领导、同事和群众都不满意的原因,是自己主观上高高在上不接受当地领导,自己不会做群众工作引起,是自己粗心大意、工作不认真,还是客观上“水土不适”,不适应当地的环境,不了解当地人情事故等。三要采取措施改变现状:
1、听取意见、2、努力学习、3、认真工作、4、处好关系、5、主动与领导和同事沟通,讲明改正不足的决心,6、自己要马上行动。以实干的精神和实效的成绩来使领导和同事满意。
总之,我坚信只要做到了以上几点,以实干的精神和实效的成绩就能使领导、同事和群众满意;就能感化他们、打动他们,改变他们,使他们由过去不配合、不支持变为积极配合和支持。这样,大家人心齐,就一定能取得工作成绩,为建设和谐社会、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在的贡献。
求职动机题
三、你考进新单位后,如何扬长避短,才能尽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
答题要点——一是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是什么;二是怎样才能尽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总的是 扬长避短; 一是加强学习,处好关系;二是爱岗敬业、克服困难;三是依法办事、廉洁奉公;做出成绩,回报组织;分述如何扬长避、如何学习(真学、苦学、勤学、坚持不懈地学)、如何处好关系(处好与领导、与同事和与服务对象的关系)等。总之,只有扬长避短, 坚持学习,不断改善关系,始终爱岗敬业,不怕困难,就能怎样尽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取得成绩。
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一、有两组数据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一组是调查数据:有80.4%的人对食品感觉没有“安全感”;一组是检测数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我国食品检测合格率超过90%。
问:一是你对“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句话如何理解?二是请你根据提供的两组数据对食品安全现状作简要评价;三、请你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多发易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一是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深刻道出了食品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食以安为先,就是食品安全第一,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能否保障食品安全,让人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
二是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到底怎么看?事实上,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数据,恰恰反映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总体稳定向好,问题不可忽视。
总体上讲,对食品安全现状要全面、辩证地分析。既要看到问题不少,也要看到总体稳定可控;既要对问题零容忍,也要对举措有信心。稳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标本兼治、统筹推进。
三是许多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时期,也处于从保障食品供应转向保障食品安全的进程中。这个阶段,总体上食品是安全的,大家是放心食品,但有的问题往往多发易发,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食品产业小、散、乱突出。我国是食品生产消费大国,食品生产经营者有1000多万户。但产业素质总体较低,80%以上是10人以下的作坊式小企业,
还有2亿多农产品种植养殖户。如生猪养殖,美国养猪户数为7万,而我国有6700万。生产经营者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不仅自身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较弱,也给监管带来很大困难。二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与其他行业相比,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据统计,我国从事农产品生产的3.4亿人中,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约占40%;食品工业和餐饮行业1600万从业人员中,85%以上是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进城务工人员。从业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加大了违法违规的概率。三是违法犯罪成本过低。“法不足畏”,往往使一些人逐利而往、知法犯法。如对不法企业的经济处罚,2011年以前上限为“货值金额十倍以下”或“十万元以下”罚款。2010年查处一起案件时,违法企业总经理叫嚣:“最多判我三年就出来了。”同年另一起“窝案”中,有超过20%的涉案人员属于再犯。四是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与食品安全严峻形势相比,监管执法存在“短板”。如多头管理体制,容易产生“人人都管事、事事无人管”的监管盲区。监管人手不够,执法装备匮乏,“眼观目测”难以发现安全隐患。安全标准、检验检测、风险监测等技术体系还不完善,很难实现事前防范、科学管理。五、有的执法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30多年时间解决了人民吃得饱的问题,我们也一定能够解决人民吃得好、吃得安全的问题。随着各项法律政策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从田间到餐桌,从牧场到厨房,食品“进口”安全之路会越走越顺畅。从而,构建和谐社会,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
人际关系题
二、你刚参加工作,就出了较多差错,领导、同事和服务对象都不满意,对此,你怎么办?
总的讲:我要面对现实、分析原因、坚定信心、改善关系、树立形象、做出成绩。
具体讲:一是要充分认识搞好与领导、同事和群众的关系事关重大,没有他们的支持,则一事无成。二是要自我反思认真分析当地自己差错较多,领导、同事和群众都不满意的原因,是自己主观上高高在上不接受当地领导,自己不会做群众工作引起,是自己粗心大意、工作不认真,还是客观上“水土不适”,不适应当地的环境,不了解当地人情事故等。三要采取措施改变现状:
1、听取意见、2、努力学习、3、认真工作、4、处好关系、5、主动与领导和同事沟通,讲明改正不足的决心,6、自己要马上行动。以实干的精神和实效的成绩来使领导和同事满意。
总之,我坚信只要做到了以上几点,以实干的精神和实效的成绩就能使领导、同事和群众满意;就能感化他们、打动他们,改变他们,使他们由过去不配合、不支持变为积极配合和支持。这样,大家人心齐,就一定能取得工作成绩,为建设和谐社会、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在的贡献。
求职动机题
三、你考进新单位后,如何扬长避短,才能尽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
答题要点——一是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是什么;二是怎样才能尽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总的是 扬长避短; 一是加强学习,处好关系;二是爱岗敬业、克服困难;三是依法办事、廉洁奉公;做出成绩,回报组织;分述如何扬长避、如何学习(真学、苦学、勤学、坚持不懈地学)、如何处好关系(处好与领导、与同事和与服务对象的关系)等。总之,只有扬长避短, 坚持学习,不断改善关系,始终爱岗敬业,不怕困难,就能怎样尽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取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