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师范教育部五年制专科 学时数:72学时 开设学期:一个学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文课是高职高专学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既要使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使学生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概括起来,主要有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样定位语文课程的功能,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我们要很好地领会语文应是综合的、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在教学过程中重在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获得汉语言听说读写的基础知识及人文知识 ②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知识

③掌握职业需要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知识

2、能力目标:

①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②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素质目标: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成学生文化人格的塑造; ②学会团队合作,实现学生爱岗敬业精神的培育; ③学会自学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通用能力为核心 ,体现职业性。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任务相结合,理论指导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拓展与职业能力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职业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1245”课程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即: 一个目标: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两个一体化:教学与实训一体化;实践与研究一体化。 四种实践:校内实训、实地调研、社会服务、技能竞赛。

五种教学组织:任务化的学习内容、项目化的实训指导、多元化的学习资源

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过程化的学习评价。

3、教学内容设计:本课程以培养语文职业能力为基点,序化重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体例模块化、内容专题化、实践项目化”来构架教学内容,以“ 多读与善感 ”“筛选与运思 ”“主旨的提炼 ”“文学览胜 ”“欣赏与感悟”五大相互独立的模块构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内容丰富,把高职语文所要教授给学生的关键内涵作了细致的安排。

在选文方面的总体原则是:力求与我院各专业文化相结合,力求体现文化精髓,力求反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力求体现高尚理想、人格力量及积极进取的精神内容和时代风貌,力求涵盖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力求体现各种不同的写作风格,力求不与高中语文教科书的选文相同。

四、课程实施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灵活运用以行为导向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课堂观摩法、启发引导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学习兴趣,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1、项目教学法。我们在五个模块教学中设计多个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情境模拟法。如在自我推荐与模拟应聘部分的课堂教学中,设置求职情境,让学生按照要求扮演公司企业面试主管和求职人进行现场模拟训练,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中,熟悉求职环节的要点、注意事项,掌握求职应聘的技巧。

3、角色扮演法。在“演讲”、“主持”等教学环节, 让学生扮演各种职业角色进行沟通交际和礼仪演练,锻炼沟通交际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讨论式教学法。在阅读欣赏部分,讲授大学生加强人文艺术修养、职业美德等内容时,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调查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专题研讨,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撰写小论文和发言提纲,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演示完毕后,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学生进行答辩,展开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研讨,最后由教师结合研讨的情况进行总结。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案例分析法。根据本课程内容和教学需要,我们选取了多个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面对活生生的案例,开动脑筋,触动灵魂,各抒己见,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理论上的归纳并得出正确结论。例如在阅读欣赏教学部分,运用案例教学法,选用文学历史故事、生活哲学故事、现时代热点问题等引导学生培养个性气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6、课堂观摩法。在教学中,我们抽出时间在课堂上选择相关视频材料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观看生动感人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寓教于乐,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陶冶,受到生动的教育。

7、实践教学法的运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单一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把课堂向社会延伸,以社会为大课堂,实行开放、体验式教学,设计一系列校内外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等。

五、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前期语文基础为初中语文,后期为应用文写作

六、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情境结构与学时分配表

第二学期

七、教学实施建议

(一)推荐教材 校本教材

(二)教学参考资料 校本

(三)教师素质要求

所需要的教学团队为:教授、副教授、讲师。 (四)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多媒体教室或一体化教室

(五)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

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平时成绩40% = 出勤10% + 作业作文10% + 口语训练20%;

过程考评与知识考评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考评占整个考评的40%,其次为知识考评,采用期末考试(卷面分数100分)形式。知识考核评价中的考试成绩按照理论教学中知识的预期成果要求用笔试方式进行考核,其成绩占总成绩的60%。过程考核评价是通过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反映出的能力水平与职业态度进行考核,其成绩占总成绩的40%。 (七)课程情境教学设计 课程情境教学设计见表2。

课程情境教学设计

八、其他

系/部:基础教育部

教研室:文科教研室 编 制:常雷 校 对:马子涵、关欣审 核:辛丽丽

《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师范教育部五年制专科 学时数:72学时 开设学期:一个学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文课是高职高专学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既要使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使学生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概括起来,主要有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样定位语文课程的功能,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我们要很好地领会语文应是综合的、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在教学过程中重在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获得汉语言听说读写的基础知识及人文知识 ②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知识

③掌握职业需要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知识

2、能力目标:

①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②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素质目标: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成学生文化人格的塑造; ②学会团队合作,实现学生爱岗敬业精神的培育; ③学会自学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通用能力为核心 ,体现职业性。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任务相结合,理论指导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拓展与职业能力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职业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1245”课程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即: 一个目标: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两个一体化:教学与实训一体化;实践与研究一体化。 四种实践:校内实训、实地调研、社会服务、技能竞赛。

五种教学组织:任务化的学习内容、项目化的实训指导、多元化的学习资源

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过程化的学习评价。

3、教学内容设计:本课程以培养语文职业能力为基点,序化重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体例模块化、内容专题化、实践项目化”来构架教学内容,以“ 多读与善感 ”“筛选与运思 ”“主旨的提炼 ”“文学览胜 ”“欣赏与感悟”五大相互独立的模块构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内容丰富,把高职语文所要教授给学生的关键内涵作了细致的安排。

在选文方面的总体原则是:力求与我院各专业文化相结合,力求体现文化精髓,力求反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力求体现高尚理想、人格力量及积极进取的精神内容和时代风貌,力求涵盖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力求体现各种不同的写作风格,力求不与高中语文教科书的选文相同。

四、课程实施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灵活运用以行为导向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课堂观摩法、启发引导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学习兴趣,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1、项目教学法。我们在五个模块教学中设计多个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情境模拟法。如在自我推荐与模拟应聘部分的课堂教学中,设置求职情境,让学生按照要求扮演公司企业面试主管和求职人进行现场模拟训练,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中,熟悉求职环节的要点、注意事项,掌握求职应聘的技巧。

3、角色扮演法。在“演讲”、“主持”等教学环节, 让学生扮演各种职业角色进行沟通交际和礼仪演练,锻炼沟通交际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讨论式教学法。在阅读欣赏部分,讲授大学生加强人文艺术修养、职业美德等内容时,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调查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专题研讨,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撰写小论文和发言提纲,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演示完毕后,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学生进行答辩,展开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研讨,最后由教师结合研讨的情况进行总结。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案例分析法。根据本课程内容和教学需要,我们选取了多个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面对活生生的案例,开动脑筋,触动灵魂,各抒己见,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理论上的归纳并得出正确结论。例如在阅读欣赏教学部分,运用案例教学法,选用文学历史故事、生活哲学故事、现时代热点问题等引导学生培养个性气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6、课堂观摩法。在教学中,我们抽出时间在课堂上选择相关视频材料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观看生动感人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寓教于乐,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陶冶,受到生动的教育。

7、实践教学法的运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单一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把课堂向社会延伸,以社会为大课堂,实行开放、体验式教学,设计一系列校内外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等。

五、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前期语文基础为初中语文,后期为应用文写作

六、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情境结构与学时分配表

第二学期

七、教学实施建议

(一)推荐教材 校本教材

(二)教学参考资料 校本

(三)教师素质要求

所需要的教学团队为:教授、副教授、讲师。 (四)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多媒体教室或一体化教室

(五)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

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平时成绩40% = 出勤10% + 作业作文10% + 口语训练20%;

过程考评与知识考评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考评占整个考评的40%,其次为知识考评,采用期末考试(卷面分数100分)形式。知识考核评价中的考试成绩按照理论教学中知识的预期成果要求用笔试方式进行考核,其成绩占总成绩的60%。过程考核评价是通过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反映出的能力水平与职业态度进行考核,其成绩占总成绩的40%。 (七)课程情境教学设计 课程情境教学设计见表2。

课程情境教学设计

八、其他

系/部:基础教育部

教研室:文科教研室 编 制:常雷 校 对:马子涵、关欣审 核:辛丽丽


相关内容

  • 权威发布||河南2015级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敲定,范围.时间都在这儿
  • 11月3日,省教育厅公布了河南省2015级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10个学科的考试将分两期进行.一起来了解具体内容! 按照规定 我省凡具有普通高中学籍的2015级在校学生 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个学科考试安排在2017年1月6日~8日: ...

  • 2015 陕西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
  • 2015 陕西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 1 5 2015 年陕西省语文中考说明 Ⅰ. . 命题依据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为语文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 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的目的是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 达到的水平,考试的结果是衡量初中学生语文课程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 ...

  • 苏教版2014-2015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九年级语文个人2014-2015年上学期工作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在籍学生 34 人,近年来,我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采用新课程理念,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业绩.经过七年级和八年级的新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听说读 ...

  • 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
  •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的语文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语文新课 ...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2015.9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把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结合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特拟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中的有关内容为切入点,以" ...

  • 2015上学期一年级语文备课组计划
  • 2014--2015学年下学期 光谷四小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一年级语文备课组以<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为指导,落实教学计划和课堂常规工作,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学校"生态教育" ...

  • 2015年教学计划模板
  • 本文目录 1教学计划模板 2学期教学计划模板 3教学计划范文模板 第1篇:教学计划模板 学期教学目的和任务 1.力争学期检测全部达合格以上标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

  • 2015年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课时:129课时 设计者: 海鸥 王梦然 李艺冰 闫丽 李晴 王雯雯 张书霞 李祯 肖亚楠 背景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有拼音.童话.散文.诗歌.故事.科 ...

  • 2012年"十二五"继续教育工作计划
  • 2012年"十二五"(2011-2015年)继续教育工作计划 青龙农中:唐景学 根据<青龙农中"十二五"(2011-2015年)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计划>和自身拟定的<"十二五"(2011-2015年)继续教育工作计划&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