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汪曾祺_预习工作纸

预习日期: / / - / /

《胡同文化》 汪曾祺 预习重点

一.认识说明的顺序:总分顺序

二.认识说明的方法:举例说明﹑分类说明﹑分项说明 三.字词辨识 四.语文基础知识 1. 部首:广部 2. 标点符号:破折号 3. 口语和书面语

五. 品德情意/文化/预习感想

第一部份 检查预习题,自我预计完成指数 圈出最接近你的表现指数: 预计完成指数

预计答对指数

第二部份

一、列几点:

 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说明,例如要说明一个对象的装置方法或制作过

程,便可用时间顺序。

 空间顺序:按对象所在的位置顺序说明,次序可以从上到下﹑由内到外

﹑从远到近﹑从中间到两边或四周,或者由左至右均可。

 因果顺序:按事物的因果关系说明,如要说明较抽象的事理,可用因果顺序。

 主次顺序:先说明主要内容,再说明次要内容。

 总分顺序:先总体综合说明,然后再逐一作详细说明。

1. 《胡同文化》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呢?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总分顺序

(提示:一般说明文,每段的第一句都是重心句,然后是阐释句﹑例子﹑小结句等。在决定《胡同文化》的说明顺序之前,先把每段的重心句(通常是第一句)摘录出来,抄录在下面:

一.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1. 胡同的取名: (1)有的是计数的

(2) (3) (4) (5)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 (6)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 2. 胡同的大小: (1)有的很宽阔

(2) 3.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二.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1)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2) (3) (4)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三.胡同的衰败,没落。

做完后,你现在应该可以知道《胡同的文化》是采用什么说明顺序了吧!

你的表现指数是:

二、

 举例说明:列举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 分类说明:依据一定的原则分类,然后逐类加以说明的方法。  分项说明:遂项说明的方法。

1. 《胡同文化》第一至第四段用的是哪一项说明方法呢?

A 举例说明 B 分类说明 C 分项说明 (提示:根据课文内容,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横在线:

胡同的总体介绍: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

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例子一: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

例子二: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

1. 胡同的取名:

(1) (2)有的原是皇家储存对象的地方,例子: (3)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例子:无量大人胡同﹑石

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 (4)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例子: (5)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例子: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 (6)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例子: 2. 胡同的大小:

(1)有的很宽阔,例子: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 (2)有些胡同很小,例子:如耳朵眼胡同。 做完后,你现在应该可以知道《胡同的文化》是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了吧! 2. 《胡同文化》第六至第十段用的是哪一项说明方法呢? A 举例说明

B 分类说明 C 分项说明

(提示:参考下面的段落大纲关键词作答 #6 安土重迁 #7 易于满足

#8 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9-10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你的表现指数是:

三、

(1)把正确的答案圈出来,有须要的话可以查阅课文。

(2)把你希望预习的词语写下来,建立个人词语库,以备日后所用。 你的答对指数是: (3)造句:

A 车水马龙:

B 冷眼旁观:

C 安分守己:

D 逆来顺受:

E 满目荒凉:

你的表现指数是:

四、语文基础知识

1.

部首:广部﹙音染﹚

“广

”的字形像一所房屋的侧视外形,有房屋的意思。

配对︰请翻查字典,把下列

“广”部字词的正确配上正确的解释。

1﹒ 庐 a. 小庙 ﹙ 6 ﹚ 2﹒ 庙 b. 供祖先和神像的地方 ﹙ 2 ﹚ 3﹒ 厕 c. 屋舍 ﹙ 1 ﹚ 4﹒ 库 d. 工人聚集工作的处所 ﹙ 8 ﹚ 5﹒ 店 6﹒ 庵 7﹒ 廊 8﹒ 厂 9﹒ 庞 10﹒府

e. f. g. h. i. j.

有顶盖的通道 高大的房屋 卖东西的铺子 大小便的地方 官署,地方行政的地方 储藏室

﹙ ﹙ ﹙ ﹙ ﹙

7 9 5 3 10 4

﹚ ﹚ ﹚ ﹚ ﹚ ﹚

你的答对指数是:

2. 标点符号:破折号的符号“—”,主要作用是︰

 表示注释︰破折号后面的文字是破折号前面文字的解释。  表示文意的转折:  表示语音的延长︰

辨别:把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辨别出来。把正确答案圈出来。

A︰表示注释;B︰表示文意的转折;C表示语音的延长

(1)中国古代的文化遗迹—B、C ) (2)“好醇的酒—听到甚么动静吗?”李宝四周张望着问。( AC ) (3)他听歌,一遍,两遍—不用多久他竟已会唱了。( AC ) (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A、B

(5)—就连那林荫里的一座座新瓦屋,都

映得绿茵茵的。( AC ) 你的答对指数是:

3. 词汇:口语和书面语

 口语即口头交际﹙谈话﹚时使用的语言。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

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 书面语是书面交际时使用的语言形式,是有了文字以后,在口头的基

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口语比书面语简短灵活,但往往省略了不少内容,而书面语则较口语

完整、严谨、精密和规范。

 由于受到地域因素影响,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言,所以口语中往往

有许多方言词。 细阅下面的句子与对话,把带口语和方言词的句子用书面语改写。﹙须写完整句子。﹚

1.警察︰“你最好乖乖哋同我哋供哂班估滑仔啲名出嚟!”

疑犯︰“要我咁无义气笃我班兄弟出嚟,咁我宁愿拣“入册”好过。”

2.小玲︰“哩条数点计架!咁鬼难,真系谂极都吾明。”

小颖︰“你问我等如无问过。我上数学堂唔系钓鱼就系搵周公架啦!”

3.经理︰“喂!你系唔系想唔劳,咁晏先返。”

下属︰“我都无计架,鬼叫条路一边抄车,一边又塞车咩!”

你的答对指数是:

配对︰把下列“口语”的字词配上正确的书面语。 1. 好鬼整齐 2. 唔知点解 3. 舍不得 4. 一世人 5. 八挂

a b c d e f g h I j

一辈子 偶尔

(4) (10) (8) (7) (9) (3) (6) (2) (1) (5)

别起急 挺着 门儿

6. 关我鬼事 7. 撑着 8. 唔使急 9. 门路 10. 时不时

第三部份 讨论

舍不得 置身事外 何所取义 挺整齐 爱管闲事

品德情意/文化/预习感想

4-6人一个小组,讨论下面的题目:

1. 假如你是北京的市民:

(1)你认为当局应否把那些旧的建筑物﹙胡同﹚拆卸?为甚么?

2. 你认为有甚么东西可以代表香港不同类别的文化?试从衣、食、住、行找出一样事物代表本港这方面的文化。 (1) 香港的时装潮流; (2) 香港的食物文化; (3) 香港的居住环境; (4) 香港的交通工具。 你的答对指数是:

预习日期: / / - / /

《胡同文化》 汪曾祺 预习重点

一.认识说明的顺序:总分顺序

二.认识说明的方法:举例说明﹑分类说明﹑分项说明 三.字词辨识 四.语文基础知识 1. 部首:广部 2. 标点符号:破折号 3. 口语和书面语

五. 品德情意/文化/预习感想

第一部份 检查预习题,自我预计完成指数 圈出最接近你的表现指数: 预计完成指数

预计答对指数

第二部份

一、列几点:

 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说明,例如要说明一个对象的装置方法或制作过

程,便可用时间顺序。

 空间顺序:按对象所在的位置顺序说明,次序可以从上到下﹑由内到外

﹑从远到近﹑从中间到两边或四周,或者由左至右均可。

 因果顺序:按事物的因果关系说明,如要说明较抽象的事理,可用因果顺序。

 主次顺序:先说明主要内容,再说明次要内容。

 总分顺序:先总体综合说明,然后再逐一作详细说明。

1. 《胡同文化》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呢?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总分顺序

(提示:一般说明文,每段的第一句都是重心句,然后是阐释句﹑例子﹑小结句等。在决定《胡同文化》的说明顺序之前,先把每段的重心句(通常是第一句)摘录出来,抄录在下面:

一.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1. 胡同的取名: (1)有的是计数的

(2) (3) (4) (5)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 (6)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 2. 胡同的大小: (1)有的很宽阔

(2) 3.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二.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1)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2) (3) (4)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三.胡同的衰败,没落。

做完后,你现在应该可以知道《胡同的文化》是采用什么说明顺序了吧!

你的表现指数是:

二、

 举例说明:列举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 分类说明:依据一定的原则分类,然后逐类加以说明的方法。  分项说明:遂项说明的方法。

1. 《胡同文化》第一至第四段用的是哪一项说明方法呢?

A 举例说明 B 分类说明 C 分项说明 (提示:根据课文内容,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横在线:

胡同的总体介绍: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

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例子一: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

例子二: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

1. 胡同的取名:

(1) (2)有的原是皇家储存对象的地方,例子: (3)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例子:无量大人胡同﹑石

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 (4)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例子: (5)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例子: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 (6)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例子: 2. 胡同的大小:

(1)有的很宽阔,例子: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 (2)有些胡同很小,例子:如耳朵眼胡同。 做完后,你现在应该可以知道《胡同的文化》是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了吧! 2. 《胡同文化》第六至第十段用的是哪一项说明方法呢? A 举例说明

B 分类说明 C 分项说明

(提示:参考下面的段落大纲关键词作答 #6 安土重迁 #7 易于满足

#8 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9-10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你的表现指数是:

三、

(1)把正确的答案圈出来,有须要的话可以查阅课文。

(2)把你希望预习的词语写下来,建立个人词语库,以备日后所用。 你的答对指数是: (3)造句:

A 车水马龙:

B 冷眼旁观:

C 安分守己:

D 逆来顺受:

E 满目荒凉:

你的表现指数是:

四、语文基础知识

1.

部首:广部﹙音染﹚

“广

”的字形像一所房屋的侧视外形,有房屋的意思。

配对︰请翻查字典,把下列

“广”部字词的正确配上正确的解释。

1﹒ 庐 a. 小庙 ﹙ 6 ﹚ 2﹒ 庙 b. 供祖先和神像的地方 ﹙ 2 ﹚ 3﹒ 厕 c. 屋舍 ﹙ 1 ﹚ 4﹒ 库 d. 工人聚集工作的处所 ﹙ 8 ﹚ 5﹒ 店 6﹒ 庵 7﹒ 廊 8﹒ 厂 9﹒ 庞 10﹒府

e. f. g. h. i. j.

有顶盖的通道 高大的房屋 卖东西的铺子 大小便的地方 官署,地方行政的地方 储藏室

﹙ ﹙ ﹙ ﹙ ﹙

7 9 5 3 10 4

﹚ ﹚ ﹚ ﹚ ﹚ ﹚

你的答对指数是:

2. 标点符号:破折号的符号“—”,主要作用是︰

 表示注释︰破折号后面的文字是破折号前面文字的解释。  表示文意的转折:  表示语音的延长︰

辨别:把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辨别出来。把正确答案圈出来。

A︰表示注释;B︰表示文意的转折;C表示语音的延长

(1)中国古代的文化遗迹—B、C ) (2)“好醇的酒—听到甚么动静吗?”李宝四周张望着问。( AC ) (3)他听歌,一遍,两遍—不用多久他竟已会唱了。( AC ) (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A、B

(5)—就连那林荫里的一座座新瓦屋,都

映得绿茵茵的。( AC ) 你的答对指数是:

3. 词汇:口语和书面语

 口语即口头交际﹙谈话﹚时使用的语言。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

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 书面语是书面交际时使用的语言形式,是有了文字以后,在口头的基

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口语比书面语简短灵活,但往往省略了不少内容,而书面语则较口语

完整、严谨、精密和规范。

 由于受到地域因素影响,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言,所以口语中往往

有许多方言词。 细阅下面的句子与对话,把带口语和方言词的句子用书面语改写。﹙须写完整句子。﹚

1.警察︰“你最好乖乖哋同我哋供哂班估滑仔啲名出嚟!”

疑犯︰“要我咁无义气笃我班兄弟出嚟,咁我宁愿拣“入册”好过。”

2.小玲︰“哩条数点计架!咁鬼难,真系谂极都吾明。”

小颖︰“你问我等如无问过。我上数学堂唔系钓鱼就系搵周公架啦!”

3.经理︰“喂!你系唔系想唔劳,咁晏先返。”

下属︰“我都无计架,鬼叫条路一边抄车,一边又塞车咩!”

你的答对指数是:

配对︰把下列“口语”的字词配上正确的书面语。 1. 好鬼整齐 2. 唔知点解 3. 舍不得 4. 一世人 5. 八挂

a b c d e f g h I j

一辈子 偶尔

(4) (10) (8) (7) (9) (3) (6) (2) (1) (5)

别起急 挺着 门儿

6. 关我鬼事 7. 撑着 8. 唔使急 9. 门路 10. 时不时

第三部份 讨论

舍不得 置身事外 何所取义 挺整齐 爱管闲事

品德情意/文化/预习感想

4-6人一个小组,讨论下面的题目:

1. 假如你是北京的市民:

(1)你认为当局应否把那些旧的建筑物﹙胡同﹚拆卸?为甚么?

2. 你认为有甚么东西可以代表香港不同类别的文化?试从衣、食、住、行找出一样事物代表本港这方面的文化。 (1) 香港的时装潮流; (2) 香港的食物文化; (3) 香港的居住环境; (4) 香港的交通工具。 你的答对指数是:


相关内容

  • [胡同文化]阅读语段
  • <胡同文化>阅读语段 一.阅读第13-15段,回答问题. 1.解释"挺着"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2.根据划线句子"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作者为什么说"无可奈何"?(用原文语句回答) 3.作者说"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

  • 幸好,我找回了生命的呼吸
  • 肖培东 走上讲台的最初几年,我是很少读书的. 那并不意味着我缺乏勤奋,相反,我一直是全校教学工作最勤苦的教师之一.天蒙蒙亮,空气里涌动着蓬勃的气息,我就站在教室的门口,我的学生则是一路颠颠地跑上水泥走廊,然后矮着头钻入教室高调子地读书.很快,晨光就会清澈地洒上我们的肩,闪烁在操场上,我开始指挥他们排 ...

  • 胡同文化阅读答案
  • 阅读<胡同文化>,完成第后面小题.(共15分) 胡同文化 汪曾祺 ①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的方位走向大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 ...

  • 上海高二语文下册现代文的简单介绍
  • 上海高二语文下册现代文的简单介绍 第一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感悟自然",旨在让学生感悟和认识自然,领略生命的丰富与深远,并启示他们联想到人类社会,追求和谐境界. 大自然是人类永远离不开的母亲,是生命的起点,是人性的家园,她广袤.美妙而永恒.把大自然当作一本不朽的书来读吧,她会让你 ...

  • 汪曾祺阅读答案
  •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别的卖果 ...

  • 高中语文课文主要内容
  • 高中语文课文主要内容-那些没有好好听过课的孩子们-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 主题:作者告诉小妹读书的方法:1.读书万万不能狭窄.2.不要忘了精读,反复读,才能常读常新.3.对大家,要知其长,晓其短,师精神而弃皮毛. 写作特点:1.内涵深厚,境界高远,意味深长.2.先叙后议,行文迂曲.3 ...

  •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案
  •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 刘 梅 高 柳 初 中 17.<端午的鸭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能力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情感目标 ...

  • 上海初中语文+数学教材目录
  • 上海教材目录 沪教版二期课改初中语文教材目录("五四"学制,六至九年级带*者为略读篇目) 六年级语文上册(试用版) 第一单元 有家真好 1.祖父和我(萧红) 2.凡卡(契诃夫) 3.*<父与子>漫画选(奥.卜劳恩) 4.散步(莫怀戚) 5.*妈妈的帐单(埃德温) 6. ...

  • 骆宾基[幼年]中的风俗民情
  • [摘 要] 骆宾基<幼年>中存在大量有别于他处的风俗民情描写,从物质民俗.岁时习俗到精神民俗处处洋溢着"北国风情".读其作品,感受东北大地特有的风土民情,感受浓郁的黑土地文化. [关键词] 骆宾基:幼年:风俗:民情 "风俗不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包含一定的人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