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茶非常道茶能生善之中国第一位女茶师

平常茶非常道茶能生善之中国第一位女茶师

在西安的时候,我很想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大雁塔,一个是法门寺。

大雁塔在慈恩寺内,是玄奖法师译经的地方,传说玄奖为担忧经文梵筐遇到火难而散佚,乃请高宗皇帝采西域之制,建大雁塔,安置梵筐。

大雁塔的来源还有两个传说,都非常动人。

一是在一位菩萨舍身的纪念日,慈恩寺的法师聚集在一起诵经,这时,一群雁子呈人字飞过天空,有一位僧人起了一念:“我们生活艰苦,一直不能饱腹.菩萨也应该知道吧!尤其今天是他舍身的日子。” 他的念头才闪过,空中雁群里有一只雁子突然笔直坠落,当场触地而死,为这纪念这只舍身供僧的雁子,在它触地的地方盖成一座雁形的宝塔。

二是曾有猎人在慈,恩寺外射雁,一只大雁被射中了,它的伴侣悲啼数声,飞上高空,然后急速地撞地而亡,为了纪念这对雁子的情深义重,慈恩寺的僧人遂盖大雁塔以为见证。 不管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每一个都令人十分动容。

法门寺则是收藏佛骨舍利的地方。唐朝皇帝经常迎佛骨舍利入宫供养,使得韩愈看不过去,写了《谏迎佛骨表》给宪宗皇帝.

我想去法门寺,不只是为了瞻礼佛骨,而是十年前因法门寺的宝塔崩塌,发现了“地宫”,这地下宫殿里保留了非常重要的茶文化,还是首次被发现。

可惜行程的安排太紧,使我没有时间到大雁塔和法门寺,幸好,在书店里找了许多书籍资料,对法门寺发现的茶文化有了更新的认识。

在陆羽的《茶经》里虽然对茶作过非常完整的记述,但陆羽到底是一个平民,对于唐朝宫廷的饮茶方式是无法记载的。

此外,陆羽对茶具虽有细致的描写,可惜因年代久远,找不到当时的茶具.无法呈现出茶道在唐朝的原貌。

法门寺在一九八八年发现的茶具,制成于咸通九年到十二年,为傅宗皇帝御用的真品,保留得非常完整,这套唐朝宫廷用的茶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善、最精致的茶具文物。

法门寺地宫的茶具包括:

一、烘焙器:金银丝结条笼子、婆金飞鸿球路纹笼子。

这两件都是供烤团茶所用的,通体剔透,工艺精巧,可见早在唐代,金丝编织工艺已达到极高的水谁。

二、碾罗器:IA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婆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茶罗子。

因唐代用团茶,煮茶之前,要将团茶烘烤,用茶碾子碾碎,再用茶罗子筛茶。当时的人品茶,多是自碾自罗,是品茶者酝酿品茶情趣的重要过程。

陆羽在《茶经》中主张碾罗器要用竹木制成,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显然豪华得多,也可见帝王饮茶的享受比一般人讲究得多。

三、贮茶器、贮盆、椒器:婆金银龟盒、婆金人物画坛子、婆金摩揭纹蓄纽三足架银盐台。 唐人吃茶,以茶粉末放入爆发中烹煮,加入椒、盐等佐料,调成糊状,一起吃下。

四、烹煮器:婆金飞鸿纹银匙、鎏金飞鸿纹银则。 银则是投茶时的匕状最具,形如勺,茶匙是煮茶时用来击沸汤一面,使茶末融于汤中。

五、饮茶器:婆金伎乐纹银调达子、素面淡黄色琉璃茶盏、茶托。一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茶碗。

水晶空间:www.shuijing0.com

可见以琉璃制成的茶具.早在唐代就已起用,色茶碗更可看出茶一具在唐朝已经在造型、釉彩、纹色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了!

法门寺地宫得以保存如此完整的茶具是非常偶然的。原来,晚唐的皇帝经常到法门寺拜祭沸骨舍利,祈愿“圣寿万春,圣枝万叶,一八荒来服,四海无波”。这套文思院特别为僖宗打造的茶具.不知是僖宗拜祭时供养佛陀所用?或者是随行喝茶所用?它就存放在法门寺一的地窖里,上面又盖了宝塔,才能经历千年还毫发无损,完美如新。

这套茶具使我们知道茶道在唐朝不只是成熟的文化现象,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还是精美的艺术形式,成为生活的完美实践。

宫廷,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层,也是社会意识的源头。既是时尚与文明的典范,又是文化思想传播的中心。当皇帝讲究饮茶之道,御用茶具金碧辉煌、华美富丽到了极致,社会饮茶的风靡也就可想而

知了。

如果我们将饮茶分为不同的层次民间茶道是为了联结友情、品味人生;寺院茶道是为了超脱世俗、宁静致远。宫廷茶道是为了拣精择极、豪华享受。这样,我们才能对茶道有全面的了解。

在研读法门寺茶具的历史资料时.念外地发现唐德宗皇帝有一个宠妃李冶,竟是中国第一位女茶师,而且是茶圣陆羽的红粉知己,她的身世坎坷离奇,令人感慨万千。

安史之乱后,陆羽离开竟陵,沿长江而下,经过鄂州、黄州、彭泽等地,最后抵达湖州。湖州的风景秀丽、地灵人杰,邻近地区的茶泉都非常好,加上结识了方外至交皎然,陆羽便在湖州定居下来。

经山皎然的引荐,陆羽认识了一个色艺双绝的女道士李冶。

李冶原是吴兴一带的名妓,在诗歌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后来看破红尘,出家修道。由干她长得美丽非凡,写一手好诗,又能谈禅论道,附近的名士都乐于结识她。

陆羽就是在这种惜才的情况下认识李冶的。初次见面,李冶向陆羽敬了一杯香茶,没想到陆羽只向杯中看了一眼就说:“久闻李道姑以诗才著称,没想到尚未摆脱庸俗之气。” 李冶吃了一惊:“我们尚未开口交谈,陆处士何以断定我未脱庸俗之气?”

陆羽说:“从这杯茶就可以断定了!”

李冶不解地问:“这茶里有什么事可以断定?”

“你所居的吴兴,啄木岭茶名扬天下!;,顾诸山的紫笋茶是历代的贡品,但你泡的茶和俗人一样,辱没了好茶。”

李冶更为惊奇:“茶,还有道俗之分吗?”

陆羽说:“茶,乃养生之精,可以解热渴、驱凝闷、缓脑痛、明眼目、息烦恼、舒关节、荡昏寐,长期饮用可以有力悦志、增益思考……这些还在其次,善茶之人必有五美,味之美、器之美、火之美、饮之美、境之美,茶的境界与诗情道心并无分别,境界高的人才能饱出天人合一的滋味呀!”

李冶听了心中大为叹服,日中依然不服,说:“你还没有喝这杯茶,怎么说我未脱俗气呢?”

陆羽说:“茶水煮开时,小滚为鱼目,大滚为蟹眼,唯有鱼目与蟹眼,茶叶才能显味,你川尚未开透之水泡茶请我,以致茶叶浮水、茶香未出,显露出你泡茶的时候心不从容、意不平宁、志不专一,这

不是和俗人一样吗?”

李冶听了若有所悟,当场拜陆羽为师,学习茶艺。陆羽当晚即留宿观中,住了半个多月,这段时间除了与李冶谈诗论艺,就是传授烹茶品茗之道,李冶很快领略其中的要诀。后来,陆羽常来与她煮茶论道,使她的茶艺走向了新境界。不久之后,李冶不仅色艺知名于天下, 水晶空间:www.shuijing0.com

烹茶煮茗的声名也震动八方。

唐建中四年(公元七八三年),德宗皇帝闻知李冶的诗名茶名,特别卜诏召她上京晋见。德宗一见李冶惊为天人,当时李冶已经四十多岁了,但姿色脱俗,气质更是非凡。德宗惊喜之余,把她强留在宫中.少仁召幸了李冶。

第二年,大将朱泚发动政变,唐德宗仓皇逃走,后宫佳丽都被弃在宫中。朱泚入宫后找到李冶,被她清雅不凡的风韵所倾倒,把她占为己有,李冶迫于无奈,只好随在朱泚身边。 这场叛乱很快被平息了,唐德宗再度回京,恼恨李冶对他不忠,下诏将李冶处斩。

中国第一位女茶师,诗艺与茶道都达到高峰的女茶师,就在男性无知与霸权的心态下不明不白地死了,死在那些心不从容、意不平宁、志不专一的俗人手里!

李冶的形体如茶香飘散了,但她从陆羽学来的茶道艺术却流传下来,至今吴兴一带用的还是她的烹茶方法,湖州一带著名的“擂茶”听说是她传下来的绝技。

就在李冶被召进宫中的前几年,陆羽在湖州的青塘门外,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经》,时在公元七八零年。

谈完李冶的故事使我掩卷叹息,再想到法门寺地宫里那些皇室的茶具,更是怅惘无限。想到李冶当年也是用这种茶具煮茶来侍奉庸俗的皇帝,不像她的老师陆羽,听到皇帝召见,连夜逃出皇宫,浪迹天涯。她的心也是这样怅惘的吧!如同用未开透的水饱出的茶叶,半干半涅、半绿半黄地浮在水面,水是水,茶是茶,人已非人。

即使是·片茶叶的香气,也是在天地间寻找知味的人呀!

这样想来,慈恩寺大雁塔舍身的那只大雁,在万古长空中员只有小小的身影,在一朝风月里,却又冀长万里,覆盖了整个蓝天。在人间的俗人,可能在一生里偶得凤月,以权势和粗鲁服人,却只是历史里的一点烟尘煤灰,一提到他们就仿佛污染了我们洁白的衣裳呀!

转载请注明中国茶叶网(http://www.28tea.com)

水晶空间:www.shuijing0.com

平常茶非常道茶能生善之中国第一位女茶师

在西安的时候,我很想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大雁塔,一个是法门寺。

大雁塔在慈恩寺内,是玄奖法师译经的地方,传说玄奖为担忧经文梵筐遇到火难而散佚,乃请高宗皇帝采西域之制,建大雁塔,安置梵筐。

大雁塔的来源还有两个传说,都非常动人。

一是在一位菩萨舍身的纪念日,慈恩寺的法师聚集在一起诵经,这时,一群雁子呈人字飞过天空,有一位僧人起了一念:“我们生活艰苦,一直不能饱腹.菩萨也应该知道吧!尤其今天是他舍身的日子。” 他的念头才闪过,空中雁群里有一只雁子突然笔直坠落,当场触地而死,为这纪念这只舍身供僧的雁子,在它触地的地方盖成一座雁形的宝塔。

二是曾有猎人在慈,恩寺外射雁,一只大雁被射中了,它的伴侣悲啼数声,飞上高空,然后急速地撞地而亡,为了纪念这对雁子的情深义重,慈恩寺的僧人遂盖大雁塔以为见证。 不管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每一个都令人十分动容。

法门寺则是收藏佛骨舍利的地方。唐朝皇帝经常迎佛骨舍利入宫供养,使得韩愈看不过去,写了《谏迎佛骨表》给宪宗皇帝.

我想去法门寺,不只是为了瞻礼佛骨,而是十年前因法门寺的宝塔崩塌,发现了“地宫”,这地下宫殿里保留了非常重要的茶文化,还是首次被发现。

可惜行程的安排太紧,使我没有时间到大雁塔和法门寺,幸好,在书店里找了许多书籍资料,对法门寺发现的茶文化有了更新的认识。

在陆羽的《茶经》里虽然对茶作过非常完整的记述,但陆羽到底是一个平民,对于唐朝宫廷的饮茶方式是无法记载的。

此外,陆羽对茶具虽有细致的描写,可惜因年代久远,找不到当时的茶具.无法呈现出茶道在唐朝的原貌。

法门寺在一九八八年发现的茶具,制成于咸通九年到十二年,为傅宗皇帝御用的真品,保留得非常完整,这套唐朝宫廷用的茶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善、最精致的茶具文物。

法门寺地宫的茶具包括:

一、烘焙器:金银丝结条笼子、婆金飞鸿球路纹笼子。

这两件都是供烤团茶所用的,通体剔透,工艺精巧,可见早在唐代,金丝编织工艺已达到极高的水谁。

二、碾罗器:IA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婆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茶罗子。

因唐代用团茶,煮茶之前,要将团茶烘烤,用茶碾子碾碎,再用茶罗子筛茶。当时的人品茶,多是自碾自罗,是品茶者酝酿品茶情趣的重要过程。

陆羽在《茶经》中主张碾罗器要用竹木制成,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显然豪华得多,也可见帝王饮茶的享受比一般人讲究得多。

三、贮茶器、贮盆、椒器:婆金银龟盒、婆金人物画坛子、婆金摩揭纹蓄纽三足架银盐台。 唐人吃茶,以茶粉末放入爆发中烹煮,加入椒、盐等佐料,调成糊状,一起吃下。

四、烹煮器:婆金飞鸿纹银匙、鎏金飞鸿纹银则。 银则是投茶时的匕状最具,形如勺,茶匙是煮茶时用来击沸汤一面,使茶末融于汤中。

五、饮茶器:婆金伎乐纹银调达子、素面淡黄色琉璃茶盏、茶托。一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茶碗。

水晶空间:www.shuijing0.com

可见以琉璃制成的茶具.早在唐代就已起用,色茶碗更可看出茶一具在唐朝已经在造型、釉彩、纹色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了!

法门寺地宫得以保存如此完整的茶具是非常偶然的。原来,晚唐的皇帝经常到法门寺拜祭沸骨舍利,祈愿“圣寿万春,圣枝万叶,一八荒来服,四海无波”。这套文思院特别为僖宗打造的茶具.不知是僖宗拜祭时供养佛陀所用?或者是随行喝茶所用?它就存放在法门寺一的地窖里,上面又盖了宝塔,才能经历千年还毫发无损,完美如新。

这套茶具使我们知道茶道在唐朝不只是成熟的文化现象,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还是精美的艺术形式,成为生活的完美实践。

宫廷,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层,也是社会意识的源头。既是时尚与文明的典范,又是文化思想传播的中心。当皇帝讲究饮茶之道,御用茶具金碧辉煌、华美富丽到了极致,社会饮茶的风靡也就可想而

知了。

如果我们将饮茶分为不同的层次民间茶道是为了联结友情、品味人生;寺院茶道是为了超脱世俗、宁静致远。宫廷茶道是为了拣精择极、豪华享受。这样,我们才能对茶道有全面的了解。

在研读法门寺茶具的历史资料时.念外地发现唐德宗皇帝有一个宠妃李冶,竟是中国第一位女茶师,而且是茶圣陆羽的红粉知己,她的身世坎坷离奇,令人感慨万千。

安史之乱后,陆羽离开竟陵,沿长江而下,经过鄂州、黄州、彭泽等地,最后抵达湖州。湖州的风景秀丽、地灵人杰,邻近地区的茶泉都非常好,加上结识了方外至交皎然,陆羽便在湖州定居下来。

经山皎然的引荐,陆羽认识了一个色艺双绝的女道士李冶。

李冶原是吴兴一带的名妓,在诗歌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后来看破红尘,出家修道。由干她长得美丽非凡,写一手好诗,又能谈禅论道,附近的名士都乐于结识她。

陆羽就是在这种惜才的情况下认识李冶的。初次见面,李冶向陆羽敬了一杯香茶,没想到陆羽只向杯中看了一眼就说:“久闻李道姑以诗才著称,没想到尚未摆脱庸俗之气。” 李冶吃了一惊:“我们尚未开口交谈,陆处士何以断定我未脱庸俗之气?”

陆羽说:“从这杯茶就可以断定了!”

李冶不解地问:“这茶里有什么事可以断定?”

“你所居的吴兴,啄木岭茶名扬天下!;,顾诸山的紫笋茶是历代的贡品,但你泡的茶和俗人一样,辱没了好茶。”

李冶更为惊奇:“茶,还有道俗之分吗?”

陆羽说:“茶,乃养生之精,可以解热渴、驱凝闷、缓脑痛、明眼目、息烦恼、舒关节、荡昏寐,长期饮用可以有力悦志、增益思考……这些还在其次,善茶之人必有五美,味之美、器之美、火之美、饮之美、境之美,茶的境界与诗情道心并无分别,境界高的人才能饱出天人合一的滋味呀!”

李冶听了心中大为叹服,日中依然不服,说:“你还没有喝这杯茶,怎么说我未脱俗气呢?”

陆羽说:“茶水煮开时,小滚为鱼目,大滚为蟹眼,唯有鱼目与蟹眼,茶叶才能显味,你川尚未开透之水泡茶请我,以致茶叶浮水、茶香未出,显露出你泡茶的时候心不从容、意不平宁、志不专一,这

不是和俗人一样吗?”

李冶听了若有所悟,当场拜陆羽为师,学习茶艺。陆羽当晚即留宿观中,住了半个多月,这段时间除了与李冶谈诗论艺,就是传授烹茶品茗之道,李冶很快领略其中的要诀。后来,陆羽常来与她煮茶论道,使她的茶艺走向了新境界。不久之后,李冶不仅色艺知名于天下, 水晶空间:www.shuijing0.com

烹茶煮茗的声名也震动八方。

唐建中四年(公元七八三年),德宗皇帝闻知李冶的诗名茶名,特别卜诏召她上京晋见。德宗一见李冶惊为天人,当时李冶已经四十多岁了,但姿色脱俗,气质更是非凡。德宗惊喜之余,把她强留在宫中.少仁召幸了李冶。

第二年,大将朱泚发动政变,唐德宗仓皇逃走,后宫佳丽都被弃在宫中。朱泚入宫后找到李冶,被她清雅不凡的风韵所倾倒,把她占为己有,李冶迫于无奈,只好随在朱泚身边。 这场叛乱很快被平息了,唐德宗再度回京,恼恨李冶对他不忠,下诏将李冶处斩。

中国第一位女茶师,诗艺与茶道都达到高峰的女茶师,就在男性无知与霸权的心态下不明不白地死了,死在那些心不从容、意不平宁、志不专一的俗人手里!

李冶的形体如茶香飘散了,但她从陆羽学来的茶道艺术却流传下来,至今吴兴一带用的还是她的烹茶方法,湖州一带著名的“擂茶”听说是她传下来的绝技。

就在李冶被召进宫中的前几年,陆羽在湖州的青塘门外,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经》,时在公元七八零年。

谈完李冶的故事使我掩卷叹息,再想到法门寺地宫里那些皇室的茶具,更是怅惘无限。想到李冶当年也是用这种茶具煮茶来侍奉庸俗的皇帝,不像她的老师陆羽,听到皇帝召见,连夜逃出皇宫,浪迹天涯。她的心也是这样怅惘的吧!如同用未开透的水饱出的茶叶,半干半涅、半绿半黄地浮在水面,水是水,茶是茶,人已非人。

即使是·片茶叶的香气,也是在天地间寻找知味的人呀!

这样想来,慈恩寺大雁塔舍身的那只大雁,在万古长空中员只有小小的身影,在一朝风月里,却又冀长万里,覆盖了整个蓝天。在人间的俗人,可能在一生里偶得凤月,以权势和粗鲁服人,却只是历史里的一点烟尘煤灰,一提到他们就仿佛污染了我们洁白的衣裳呀!

转载请注明中国茶叶网(http://www.28tea.com)

水晶空间:www.shuijing0.com


相关内容

  • 中国哲学智慧学习心得
  • 中国哲学智慧学习心得 -浅谈道家庄子的生死观 班级:草业科学(绿)10级 姓名:李红君 学号:20100658 经过半学期中国哲学智慧课程的学习,在潘老师精彩的讲述下,对中国古代儒.道.墨.法.阴阳.纵横等九家的基本情况及主张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道家"自然逍遥,清静无欲,崇尚自然,反 ...

  • 临死业的果报与临死时的重要性(临终关怀)
  • 该篇章摘自摩诃甘达勇长老<佛陀放大光明的关键>书里的章节内容.全书下载:http://free.yes81.net/alh/view-12545.html [临死业(asannakama)的果报] 我们来想象一下因为得到某种疾病而将死亡,假设只剩下几秒钟的时间就要死了,当我们临命终时,跟 ...

  • 让生活带着我们写作文-浅谈小学作文生活话题的开发
  • 口写作 技巧 口 让生活带着我们 写作文 浅谈 小 学作 文 生 活话 题 的 开 发 江 苏省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 江 平 < 语文课程 标准 >里提 出 习作教 学 " 应贴近 学 生实际 ,让学 生 易于 动 笔 ,乐于 表达 " , " 要为学 生提供 ...

  • 一帆风顺花儿开
  • 年前,老公从朋友处要得几盆花回来,都是些绿叶.绿球.绿枝的花,知道我不善养花,告我好养,于是置于阳台.唯有一盆文竹,栽在一个青花瓷的花盆里,在素雅的蓝色山水的映衬下,纤细的文竹很像那江南的女子清秀雅致,亭亭玉立.看着喜欢,就把它放于客厅,精心呵护起来,时常剪枝浇水,生怕有什么闪失,养花于我要像司机与 ...

  • 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分析
  • ・248・ '跨世纪2008年7月第16卷第7期Crosscentury,June2008,Voll6,No.7 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分析 方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专业(05级),北京,?) [摘要] "多余人"形象是俄围文学史上的一大重要问题,最早始于普希 ...

  • 女人胸前和背部的痣所代表的吉凶含义
  • 一.胸前痣 ★"咽喉痣" 女人咽喉痣是其实是长在脖子咽喉/喉结的附近,离咽喉越近,贵人运越强,做事不但有贵人的协助并且还容易得到提携,事半功倍的效率成就事业:而离肩膀越近的地方则特别不好,容易出意外事故,出外必须特别小心. ★"宽宏大量痣" 长在锁骨上左右两侧 ...

  • 嘲笑别人的话
  • 篇一:嘲笑别人的话 因为那是浪费氧气 1.就算你在我面前被车撞了我也不会送你去医院,因为那是浪费氧气! 3.别让我再看见你, 要是见着了你,我一定要把你灭了! 篇二:永远不要嘲笑别人的梦想 永远 不要嘲笑别人的梦想 一天,一个盲人带 着他的导盲犬过街时,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当场被撞死, ...

  • 陈瑞献:心灵革命是根本革命
  • 介绍陈瑞献,实在是件困难的事.他的创作门类如此广泛: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评论.翻译.作歌,油画.水墨.雕塑.篆刻.版画.书法,还精于饮食文化.园林艺术和服装设计:他获得的奖项和荣誉亦难以历数:1987年入选世界最古老的权威艺术学术机构--法兰西艺术研究院,时年44岁,成为该研究院300年来最年轻 ...

  • 中国经济强国梦战略思想解析满分试卷答案
  • 试卷称: 考名试人:员提交日 :期考试得 分 答对试:题数 :单选题: 断判题:1 中 经国强国济梦战略思解想析 景邹 宏zo[jungiong]h 216-00-32410 00. 20共 0 题,正1确10 题共5 题 ,正确5 题 考用时试: 分钟4 04秒 未评 分题试 : 0正确: 率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