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额拨款体育场馆转型经营研究

  1 研究背景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然而,举国体制的体育竞赛培养模式在我国已经运行了几十载,许多设施优良的体育训练场地依靠国家全额补款运营并为运动员提供训练。在未实现盈利的同时,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运营,与体育产业化的大趋势格格不入。   2 全额拨款体育场馆转型经营的必要性   2.1 全额拨款制体育场馆的特点   全额拨款的体育场馆,就是所有的费用,包括场馆建设、后续维护、人员工资都是由财政拨款的。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公共体育场馆为都是全额拨款单位,所需经费全部来源于财政拨款。经过20多年的改革,多数公共体育场馆按照“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经营创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共体育场馆经费不足的问题,减轻了其对政府财政拨款的依赖,多数公共体育场馆经费来源方式由全额拨款改为差额拨款,部分适应市场能力较强的公共体育场馆已不需要政府的财政拨款,甚至还可以上缴部分利润。但是至今为止仍然有很大部分场馆,特别是于体育教育相关的体育场馆仍然在政府全额拨款的范围内。   2.2 全额拨款制体育场馆的运营困境   1.重视成绩,忽视财经。现有的全额拨款体育场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训练获取成绩和名次,对于教练员、运动员的取得的金牌数量和荣誉层次要远远高于对场馆经营状况的关注。对体育场馆运营的重要性理解不深刻,甚至常常忽视。本来应该有财务管理等部门进行的监督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难以发挥,运营体制经常过于刻板,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式。   2.缺乏合理的预算体系。全额拨款的体育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对自身已经拥有的各项资源缺少合理的评估,对于未来的发展没有足够的规划。又由于预算编制时的不足导致在预算执行时,导致执行计划于实际脱节。又因为缺少统一健全的监督考核体系,导致预算考核难以全面科学的进行。   3.拥有大量优秀的资源,却缺乏利用。现有的不少体育场馆确实拥有大量与其成绩相符合的优秀体育场馆资源。竞赛级别的场馆和器材实际价格高昂,且需要不菲的维护运营成本,但是实际的利用率却十分低下,缺少行之有效的市场手段参与运营,导致在资产的管理上有极大的浪费。   4.缺乏专业经济人才的参与介入。体育场馆的运行涉及金融、营销、会计、审计、管理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对从业人员的基础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的财务工作人员将其他行业的工作方式生搬硬套将很难融入到体育场馆的运营之中。而社会上的体育场馆运营相关专业的人才又相对匮乏。   5.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奖励机制。很多全额拨款的场馆非常重视管理制度的建立,但是因为其专业人才的缺乏和各种相关能力因素的制约,很难形成行之有效的财务控制和日常监督体制,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审核监督功能流于形式。   3 全额拨款制体育场馆转型经营的可行性   3.1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的新特点   大型体育场馆是开展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全民健身、服务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地相继建设了一批包括大型体育场馆在内的体育设施,较好地缓解了体育需求快速增长与公共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但大型体育场馆在赛后运营方面,仍面临着体制机制不适应、运营效能不佳、服务能力不强、利用水平不高、配套政策不健全、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3.2 国内外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及启示   3.2.1 谢菲尔德体育设施管理集团运营分析   谢菲尔德国际场馆管理集团(Sheffield International Venue)是欧洲最大的体育、休闲和娱乐场馆管理公司之一,管理着谢菲尔德市14所大型体育、休闲及娱乐设施,资产总和已经超过2.5亿英镑(约合37.5亿元人民币),拥有超过700名运功。谢菲尔德国际场馆管理集团在一个只有50万人口的中等欧洲城市,每年要接待超过400万名消费者,年营业额2000万英镑,其成就令人瞩目。   1.谢菲尔德市体育场馆的基本情况:体育场群基本分为两类:一类为综合训练馆群(类似中国的训练基地);一类为比赛场馆。主要功能有三种:一是租借给专业运动队训练(主要为国家队);二是向社区开放,为市民服务(包括举办各类培训班);三是租借给国家级运动协会办公。   场馆建造师突出重点项目(如合适国家级专业队训练的项目),兼顾综合性(其他运动项目如拳击、市民健身项目、羽毛球、健身房、培训以及会议、宴会等),设备一流(国际大赛标准场地及配套设施,如游泳馆的池底整体依靠水压可以由水面0米降至水面下2米),服务周全(包括餐饮、医疗,所有设施残疾人都可使用)。场馆主要体现功能性,并不豪华。   2.谢菲尔德市体育场馆的运营情况:在谢菲尔德市体育场馆运作模式方面,场馆属于英国国家体育组织所有,日常运作委托谢菲尔德国际场馆管理集团运营。谢菲尔德市的比赛场馆每周均有赛事或者其他活动,例如会议、婚庆、宴会、培训等;体育馆每年举行冰球赛30场,其他赛事20场,演唱会200多场;冰球馆的训练馆每周有1000人前来训练,其中女性占70%,培训班分9个组别,全年不少于20万人次训练和培训,每天开放17小时以上。   3.谢菲尔德市体育场馆的经费情况(以体育中心为例):场馆建造由英国政府拨款。维修经费由英国国家体育组织、约克郡体育组织、谢菲尔德城市基金会三方共同筹集,三方各占三分之一,近三年共拨款45万英镑。日常运营收入包括场馆自设商店销售收入、表演收入、比赛收入和市场开发(出售商铺、租借场地、举办会议会展、承接宴会等)收入。其中文艺演出(主要是演唱会)收入比重最大,其次是体育比赛。   4.谢菲尔德市体育场馆的经营目标:吸引更多客户;挖掘个人潜力;最大化经济影响力;提高城市形象;承办各种主要的商业活动,包括国际和国内的体育、音乐等赛事以及社团活动(每年超过2000次)。谢菲尔德市的体育场馆在经营运行的同时,也将体育场馆设备用于谢菲尔德市市民的休闲和社会福利,以增强市民的体质水平,同时也将资金用于鼓励艺术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3.2.2 深圳市公共体育场馆改制的个案研究   2006年7月5日,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深圳市市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深办(2006)34号〕,文件将深圳市网球中心、深圳体育场、深圳体育馆、深圳游泳跳水馆等纳人第一批124家转企的市属事业单位名单,按照�D管事不管人的原则,将产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文件规定,改制后体育场馆全部资产纳人市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并委托深圳市体育局管理三年,原体育场馆的事业编制取消,组建国有资产有限公司经营。体育场馆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2006年度原财政拨款预算维持不变,2007年和2008年,市财政分别按2006年年度预算的50%、25%比例予以补贴,2009年后取消现行的政府财政补贴,转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扶植。   其中,深圳体育馆是深圳市政府于1985年投资兴建的,总投资为5000多万元,建筑面积为21200平方米。深圳体育馆是一个多用途的现代化场馆,除了可以进行多种体育比赛外,还可以进行文艺演出、大型集会等。体育馆除了主馆比赛大厅以外,还附设有球类、体操练习场,可供运动员赛前热身或训练用。主场馆长44米,宽27米,观众看台有6000个固定座位,附属配套设施完善。附属建筑经营业务还包括停车场经营、物业出租、餐饮业、商场等。深圳体育馆在编人员32人,临时聘用人员35人,每年支出约1100万元,收入一部分来自财政拨款,如2006年财政拨款为430万元,其余收入来自场馆租赁、广告经营等,目前收支基本持平。   4 案例分析:成都市全额拨款体育场馆运营现状及对策   4.1 成都市全额拨款体育场馆分布及现状   成都市的大部分体育场馆经济成分为国有经济,大部分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维持,都需要依靠政府部门投入,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参与力量较小,全额拨款的体育场馆的基数依然庞大。在全国来看,四川省拥有体育场地共44633个,占地面积78741平方米,拥有场地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省和山东省。但资金投入却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   4.2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太平寺校区简介   学院主要职能是培养和训练高水平竞技体育比赛的运动员,代表四川参加国家级的竞技体育比赛和向国家队输送优秀运动员参加重大国际比赛。学院共设田径系、体操系、游泳系、乒乓球羽毛球等,含盖15个奥运大项。拥有国家级教练9人、高级教练59人、一级教练94人。几十年来,先后培养出了8名奥运冠军、80多个世界冠军、150多个亚洲冠军、700多名全国冠军。   4.3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太平寺校区设施状况介绍   学院现在成都市有华西坝、太平寺和犀浦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600亩,各种配备有先进训练器材和设备的训练场馆、办公及教学用房、运动员公寓、康复疗伤诊所等用房逾10万平米。建成太平寺校区耗资约2亿,资金全额国家拨款,以“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名义报批,动用体育彩票资金建设,2002年开始动工扩建,2004年完工。   太平寺校区内有建成时亚洲最大的综合训练馆,使用面积达3万平方米,空调、灯光等设施齐全。除综合训练馆以外,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拥有的体育场馆几乎包含了所有常见项目。在场馆内训练的运动员来自各线队伍,都来自于四川省各地的比赛选拔。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训练3个小时,节假日一般少休或不休,一共有2000多名运动员在太平寺校区接受训练。   4.4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太平寺校区现经营状况   作为一个依靠政府全额拨款来维持的运动训练学校,因为其几乎完全不对外界公众进行开放运营,几乎没有任何营业收入,完全依靠政府拨款来维持学校高额的运营成本。校内的柔道等武术相关项目及乒乓球场馆利用率较高,较高的利用率也随之产生相应的高额维护费用。而校内的羽毛球馆暂时较为闲置,公用48块场地,每片地胶需要6万元,主要供国家羽毛球队训练使用。每年训练使用约2~3个月,平时供校内职工使用。同时校内还有大量闲置的网球室内外场地。   4.5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太平寺校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资金构成单一,社会资金参与缺失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属于国家全额拨款的远动员培养场所,其所拥有的场馆都是由国家财政出资进行建设的。学院内大量现金优秀的场馆资源需要巨额的投资做基础支持,且学校几乎不对外开放,投资资金的回收周期极其漫长,甚至还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补贴。一般社会上的资本不愿意参与此类体育场馆的经营运作。   2.地理位置不佳,经营存在局限性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主要场馆位于成都市三环以外,这样的选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造时所需要的基础投资额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内拥堵的交通和紧张的城市布局。但是其不利于经营的一面也因此凸显出来,体育场馆的盈利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日常的开放和群众性活动的举办。而有调查显示,大部分消费者都倾向于选择在20分钟内可以到达的体育场馆,若场馆较为偏远周围居民的消费意识以及消费习惯都会影响到体育场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3.场馆运营成本高昂,场馆利用率低下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的主要体育场馆设施都依照竞赛标准进行建设,设备维护成本高昂、场馆本身规模巨大。从经济效益来进行考量,如果以较低价格向社会大众开放,则场馆本身难以为继,效率低下,很难实现经营。如果定以较高价位,则很难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也不利于其走上自主经营的道路。   4.营销意识不足,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的体育场馆经营市场方兴未艾,很多场馆的拥有者仍然被陈旧的行政管理思想和方法所束缚,缺少大胆创新的精神。墨守成规,缺乏营销意识,缺乏大胆开拓市场、主动对外宣传的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场馆的对外运营效果。当然,这与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具有高素质高学历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不足有关联。现有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由退休教练、运动员、专业军人等构成,人员结构不够立体、专业知识相对单一、社会经验又比较匮乏,对体育场馆的经营创新和实际营销能力有直接影响。   5.缺乏政策利好,场馆经营负担较重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建设初衷在于培养训练体育竞赛人才,是由举国体制催生而来,从其初始建立资源来源来看,它又附属于社会福利事业。长期以来依靠政府拨款来进行维持,在社会体育场馆大转型的背景下,要走上独立经营的道路。不同于国外很多国家对于体育场馆的经营有减税甚至免税等优惠政策,我国体育场馆必须面对经营时所需要缴纳的营业税、房产税、教育费加费等一系列的相关税费,为体育场馆的经营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4.6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太平寺校区转型经营策略   1.学习成功经验,注重管理创新   在全额拨款的体育场馆转型过程中,除了承包、租赁等传统的经营模式之外,应当学习借鉴国内外各种大型体育场馆的优秀经营经验,如委托经营管理模式,此种模式是在体育场馆的产权以及功能定位不会产生改变的前提之下,体育场馆的产权拥有者将体育场馆委托给社会上的团体、专业体育经营企业等来进行经营管理的方式。这样的委托管理模式,能够很好的发挥场馆本身所应该发挥的各种效能,又解决了体育场馆的设施综合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或者建立体育场馆涉及相关行政部门出面,代替投资人行使各种权益,成立专门的法人公司来对体育场馆进行开发管理。在招商引资以及设立公司制度的时候,体育场馆可以以一个平等的法人身份参与其中。在体育场馆相关的上级部门对该场馆形成监管的同时,确保场馆的日常维持费用可以得到满足,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实现场馆所应该具有的经济价值。   2.适应周边市场,选择合适的经营项目   全额拨款体育场馆在转变为开放的市场经营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选择和确定一个符合场馆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的经营项目或者若干的项目组合,借此来保证能够充分结合体育场馆自身优势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进行开放经营初期需要先对周边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对周边城区的人口、经济、基础设施、体育运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在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在此基础之上,经营管理者需要进一步考虑经营项目的投入产出问题。   3.重视体育产业营销,把握相关人才   全额拨款体育场馆的经营者需要对于体育场馆经营的产业化、商业化的发展趋势要有充分的认识,要加大与自身特点相符合的经营项目的开发力度,准确的把握市场走向,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适时的,符合市场动向的开发符合市场潮流的新兴运动,从事特色经营,以若干特色项目,充分带动整体经营。充分引入并发挥市场营销的相关人才,引入俱乐部机制、体育培训业务,并充分利用合理的价格策略。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1.全额拨款体育场馆的市场化经营是可行且必要的   随着政府相关文件的发布,以及社会主义市场化的转型期的到来,附属于第三产业的体育场馆的市场化经营迎来了相对合适的外界条件。而在这样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全额拨款的体育场馆走上对外经营的道路是整体经济形势的大势所趋。全额拨款的体育场馆需要在发掘自身所拥有的优秀资源的基础之上结合消费者对体育运动场所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市场化、产业化的经营和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结合自身特点、依靠高素质的体育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根据所处区域体育产业相关消费者的爱好和其体育运动项目需求,结合运动训练、大型群众活动等展开经营,借鉴体育场馆运营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利用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   2.全额拨款体育场馆的市场化经营与其他商业活动之间存在一定区别   全额拨款的体育场馆其建设初衷,即服务于体育竞赛人才的培养,依然是市场化经营以后的主要目的。因此,全额拨款的体育场馆其开放经营成功,不能以衡量一般商业活动的相关指标来进行评价。用纯粹的经济利益指标对全额拨款的体育场馆进行业绩评估是有失偏颇的。且大多数场馆的转型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且相对缓慢的转型期,与其他商业投资立竿见影的投资回报周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3.实现全额拨款体育场馆开放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全额拨款体育场馆的开放经营尤其特殊性,是一种特殊的经营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经营管理活动,促使其经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难度。重视管理在经营过程中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实现场馆所能够发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实现场馆开放经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林中.浅析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的意义[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 师灿斌.普通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经营管理初探[J].惠州学院学报。2005,(8).   [3] 王菁,吕树庭,刘江南.深圳市公共体育场馆的现状及其多功能开发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论文.2000.   [4] 深圳市体育馆.关于深圳市经营性体育事业单位转制的调研报告[R].2007.   [5] 雷厉.体育场馆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综述)[J].山东体育科技,2000,(4):81―85.   [6] 赵云宏,袁建国.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的初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20―21.

  1 研究背景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然而,举国体制的体育竞赛培养模式在我国已经运行了几十载,许多设施优良的体育训练场地依靠国家全额补款运营并为运动员提供训练。在未实现盈利的同时,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运营,与体育产业化的大趋势格格不入。   2 全额拨款体育场馆转型经营的必要性   2.1 全额拨款制体育场馆的特点   全额拨款的体育场馆,就是所有的费用,包括场馆建设、后续维护、人员工资都是由财政拨款的。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公共体育场馆为都是全额拨款单位,所需经费全部来源于财政拨款。经过20多年的改革,多数公共体育场馆按照“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经营创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共体育场馆经费不足的问题,减轻了其对政府财政拨款的依赖,多数公共体育场馆经费来源方式由全额拨款改为差额拨款,部分适应市场能力较强的公共体育场馆已不需要政府的财政拨款,甚至还可以上缴部分利润。但是至今为止仍然有很大部分场馆,特别是于体育教育相关的体育场馆仍然在政府全额拨款的范围内。   2.2 全额拨款制体育场馆的运营困境   1.重视成绩,忽视财经。现有的全额拨款体育场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训练获取成绩和名次,对于教练员、运动员的取得的金牌数量和荣誉层次要远远高于对场馆经营状况的关注。对体育场馆运营的重要性理解不深刻,甚至常常忽视。本来应该有财务管理等部门进行的监督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难以发挥,运营体制经常过于刻板,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式。   2.缺乏合理的预算体系。全额拨款的体育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对自身已经拥有的各项资源缺少合理的评估,对于未来的发展没有足够的规划。又由于预算编制时的不足导致在预算执行时,导致执行计划于实际脱节。又因为缺少统一健全的监督考核体系,导致预算考核难以全面科学的进行。   3.拥有大量优秀的资源,却缺乏利用。现有的不少体育场馆确实拥有大量与其成绩相符合的优秀体育场馆资源。竞赛级别的场馆和器材实际价格高昂,且需要不菲的维护运营成本,但是实际的利用率却十分低下,缺少行之有效的市场手段参与运营,导致在资产的管理上有极大的浪费。   4.缺乏专业经济人才的参与介入。体育场馆的运行涉及金融、营销、会计、审计、管理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对从业人员的基础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的财务工作人员将其他行业的工作方式生搬硬套将很难融入到体育场馆的运营之中。而社会上的体育场馆运营相关专业的人才又相对匮乏。   5.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奖励机制。很多全额拨款的场馆非常重视管理制度的建立,但是因为其专业人才的缺乏和各种相关能力因素的制约,很难形成行之有效的财务控制和日常监督体制,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审核监督功能流于形式。   3 全额拨款制体育场馆转型经营的可行性   3.1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的新特点   大型体育场馆是开展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全民健身、服务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地相继建设了一批包括大型体育场馆在内的体育设施,较好地缓解了体育需求快速增长与公共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但大型体育场馆在赛后运营方面,仍面临着体制机制不适应、运营效能不佳、服务能力不强、利用水平不高、配套政策不健全、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3.2 国内外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及启示   3.2.1 谢菲尔德体育设施管理集团运营分析   谢菲尔德国际场馆管理集团(Sheffield International Venue)是欧洲最大的体育、休闲和娱乐场馆管理公司之一,管理着谢菲尔德市14所大型体育、休闲及娱乐设施,资产总和已经超过2.5亿英镑(约合37.5亿元人民币),拥有超过700名运功。谢菲尔德国际场馆管理集团在一个只有50万人口的中等欧洲城市,每年要接待超过400万名消费者,年营业额2000万英镑,其成就令人瞩目。   1.谢菲尔德市体育场馆的基本情况:体育场群基本分为两类:一类为综合训练馆群(类似中国的训练基地);一类为比赛场馆。主要功能有三种:一是租借给专业运动队训练(主要为国家队);二是向社区开放,为市民服务(包括举办各类培训班);三是租借给国家级运动协会办公。   场馆建造师突出重点项目(如合适国家级专业队训练的项目),兼顾综合性(其他运动项目如拳击、市民健身项目、羽毛球、健身房、培训以及会议、宴会等),设备一流(国际大赛标准场地及配套设施,如游泳馆的池底整体依靠水压可以由水面0米降至水面下2米),服务周全(包括餐饮、医疗,所有设施残疾人都可使用)。场馆主要体现功能性,并不豪华。   2.谢菲尔德市体育场馆的运营情况:在谢菲尔德市体育场馆运作模式方面,场馆属于英国国家体育组织所有,日常运作委托谢菲尔德国际场馆管理集团运营。谢菲尔德市的比赛场馆每周均有赛事或者其他活动,例如会议、婚庆、宴会、培训等;体育馆每年举行冰球赛30场,其他赛事20场,演唱会200多场;冰球馆的训练馆每周有1000人前来训练,其中女性占70%,培训班分9个组别,全年不少于20万人次训练和培训,每天开放17小时以上。   3.谢菲尔德市体育场馆的经费情况(以体育中心为例):场馆建造由英国政府拨款。维修经费由英国国家体育组织、约克郡体育组织、谢菲尔德城市基金会三方共同筹集,三方各占三分之一,近三年共拨款45万英镑。日常运营收入包括场馆自设商店销售收入、表演收入、比赛收入和市场开发(出售商铺、租借场地、举办会议会展、承接宴会等)收入。其中文艺演出(主要是演唱会)收入比重最大,其次是体育比赛。   4.谢菲尔德市体育场馆的经营目标:吸引更多客户;挖掘个人潜力;最大化经济影响力;提高城市形象;承办各种主要的商业活动,包括国际和国内的体育、音乐等赛事以及社团活动(每年超过2000次)。谢菲尔德市的体育场馆在经营运行的同时,也将体育场馆设备用于谢菲尔德市市民的休闲和社会福利,以增强市民的体质水平,同时也将资金用于鼓励艺术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3.2.2 深圳市公共体育场馆改制的个案研究   2006年7月5日,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深圳市市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深办(2006)34号〕,文件将深圳市网球中心、深圳体育场、深圳体育馆、深圳游泳跳水馆等纳人第一批124家转企的市属事业单位名单,按照�D管事不管人的原则,将产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文件规定,改制后体育场馆全部资产纳人市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并委托深圳市体育局管理三年,原体育场馆的事业编制取消,组建国有资产有限公司经营。体育场馆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2006年度原财政拨款预算维持不变,2007年和2008年,市财政分别按2006年年度预算的50%、25%比例予以补贴,2009年后取消现行的政府财政补贴,转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扶植。   其中,深圳体育馆是深圳市政府于1985年投资兴建的,总投资为5000多万元,建筑面积为21200平方米。深圳体育馆是一个多用途的现代化场馆,除了可以进行多种体育比赛外,还可以进行文艺演出、大型集会等。体育馆除了主馆比赛大厅以外,还附设有球类、体操练习场,可供运动员赛前热身或训练用。主场馆长44米,宽27米,观众看台有6000个固定座位,附属配套设施完善。附属建筑经营业务还包括停车场经营、物业出租、餐饮业、商场等。深圳体育馆在编人员32人,临时聘用人员35人,每年支出约1100万元,收入一部分来自财政拨款,如2006年财政拨款为430万元,其余收入来自场馆租赁、广告经营等,目前收支基本持平。   4 案例分析:成都市全额拨款体育场馆运营现状及对策   4.1 成都市全额拨款体育场馆分布及现状   成都市的大部分体育场馆经济成分为国有经济,大部分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维持,都需要依靠政府部门投入,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参与力量较小,全额拨款的体育场馆的基数依然庞大。在全国来看,四川省拥有体育场地共44633个,占地面积78741平方米,拥有场地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省和山东省。但资金投入却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   4.2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太平寺校区简介   学院主要职能是培养和训练高水平竞技体育比赛的运动员,代表四川参加国家级的竞技体育比赛和向国家队输送优秀运动员参加重大国际比赛。学院共设田径系、体操系、游泳系、乒乓球羽毛球等,含盖15个奥运大项。拥有国家级教练9人、高级教练59人、一级教练94人。几十年来,先后培养出了8名奥运冠军、80多个世界冠军、150多个亚洲冠军、700多名全国冠军。   4.3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太平寺校区设施状况介绍   学院现在成都市有华西坝、太平寺和犀浦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600亩,各种配备有先进训练器材和设备的训练场馆、办公及教学用房、运动员公寓、康复疗伤诊所等用房逾10万平米。建成太平寺校区耗资约2亿,资金全额国家拨款,以“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名义报批,动用体育彩票资金建设,2002年开始动工扩建,2004年完工。   太平寺校区内有建成时亚洲最大的综合训练馆,使用面积达3万平方米,空调、灯光等设施齐全。除综合训练馆以外,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拥有的体育场馆几乎包含了所有常见项目。在场馆内训练的运动员来自各线队伍,都来自于四川省各地的比赛选拔。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训练3个小时,节假日一般少休或不休,一共有2000多名运动员在太平寺校区接受训练。   4.4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太平寺校区现经营状况   作为一个依靠政府全额拨款来维持的运动训练学校,因为其几乎完全不对外界公众进行开放运营,几乎没有任何营业收入,完全依靠政府拨款来维持学校高额的运营成本。校内的柔道等武术相关项目及乒乓球场馆利用率较高,较高的利用率也随之产生相应的高额维护费用。而校内的羽毛球馆暂时较为闲置,公用48块场地,每片地胶需要6万元,主要供国家羽毛球队训练使用。每年训练使用约2~3个月,平时供校内职工使用。同时校内还有大量闲置的网球室内外场地。   4.5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太平寺校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资金构成单一,社会资金参与缺失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属于国家全额拨款的远动员培养场所,其所拥有的场馆都是由国家财政出资进行建设的。学院内大量现金优秀的场馆资源需要巨额的投资做基础支持,且学校几乎不对外开放,投资资金的回收周期极其漫长,甚至还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补贴。一般社会上的资本不愿意参与此类体育场馆的经营运作。   2.地理位置不佳,经营存在局限性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主要场馆位于成都市三环以外,这样的选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造时所需要的基础投资额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内拥堵的交通和紧张的城市布局。但是其不利于经营的一面也因此凸显出来,体育场馆的盈利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日常的开放和群众性活动的举办。而有调查显示,大部分消费者都倾向于选择在20分钟内可以到达的体育场馆,若场馆较为偏远周围居民的消费意识以及消费习惯都会影响到体育场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3.场馆运营成本高昂,场馆利用率低下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的主要体育场馆设施都依照竞赛标准进行建设,设备维护成本高昂、场馆本身规模巨大。从经济效益来进行考量,如果以较低价格向社会大众开放,则场馆本身难以为继,效率低下,很难实现经营。如果定以较高价位,则很难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也不利于其走上自主经营的道路。   4.营销意识不足,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的体育场馆经营市场方兴未艾,很多场馆的拥有者仍然被陈旧的行政管理思想和方法所束缚,缺少大胆创新的精神。墨守成规,缺乏营销意识,缺乏大胆开拓市场、主动对外宣传的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场馆的对外运营效果。当然,这与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具有高素质高学历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不足有关联。现有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由退休教练、运动员、专业军人等构成,人员结构不够立体、专业知识相对单一、社会经验又比较匮乏,对体育场馆的经营创新和实际营销能力有直接影响。   5.缺乏政策利好,场馆经营负担较重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建设初衷在于培养训练体育竞赛人才,是由举国体制催生而来,从其初始建立资源来源来看,它又附属于社会福利事业。长期以来依靠政府拨款来进行维持,在社会体育场馆大转型的背景下,要走上独立经营的道路。不同于国外很多国家对于体育场馆的经营有减税甚至免税等优惠政策,我国体育场馆必须面对经营时所需要缴纳的营业税、房产税、教育费加费等一系列的相关税费,为体育场馆的经营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4.6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太平寺校区转型经营策略   1.学习成功经验,注重管理创新   在全额拨款的体育场馆转型过程中,除了承包、租赁等传统的经营模式之外,应当学习借鉴国内外各种大型体育场馆的优秀经营经验,如委托经营管理模式,此种模式是在体育场馆的产权以及功能定位不会产生改变的前提之下,体育场馆的产权拥有者将体育场馆委托给社会上的团体、专业体育经营企业等来进行经营管理的方式。这样的委托管理模式,能够很好的发挥场馆本身所应该发挥的各种效能,又解决了体育场馆的设施综合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或者建立体育场馆涉及相关行政部门出面,代替投资人行使各种权益,成立专门的法人公司来对体育场馆进行开发管理。在招商引资以及设立公司制度的时候,体育场馆可以以一个平等的法人身份参与其中。在体育场馆相关的上级部门对该场馆形成监管的同时,确保场馆的日常维持费用可以得到满足,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实现场馆所应该具有的经济价值。   2.适应周边市场,选择合适的经营项目   全额拨款体育场馆在转变为开放的市场经营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选择和确定一个符合场馆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的经营项目或者若干的项目组合,借此来保证能够充分结合体育场馆自身优势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进行开放经营初期需要先对周边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对周边城区的人口、经济、基础设施、体育运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在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在此基础之上,经营管理者需要进一步考虑经营项目的投入产出问题。   3.重视体育产业营销,把握相关人才   全额拨款体育场馆的经营者需要对于体育场馆经营的产业化、商业化的发展趋势要有充分的认识,要加大与自身特点相符合的经营项目的开发力度,准确的把握市场走向,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适时的,符合市场动向的开发符合市场潮流的新兴运动,从事特色经营,以若干特色项目,充分带动整体经营。充分引入并发挥市场营销的相关人才,引入俱乐部机制、体育培训业务,并充分利用合理的价格策略。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1.全额拨款体育场馆的市场化经营是可行且必要的   随着政府相关文件的发布,以及社会主义市场化的转型期的到来,附属于第三产业的体育场馆的市场化经营迎来了相对合适的外界条件。而在这样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全额拨款的体育场馆走上对外经营的道路是整体经济形势的大势所趋。全额拨款的体育场馆需要在发掘自身所拥有的优秀资源的基础之上结合消费者对体育运动场所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市场化、产业化的经营和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结合自身特点、依靠高素质的体育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根据所处区域体育产业相关消费者的爱好和其体育运动项目需求,结合运动训练、大型群众活动等展开经营,借鉴体育场馆运营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利用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   2.全额拨款体育场馆的市场化经营与其他商业活动之间存在一定区别   全额拨款的体育场馆其建设初衷,即服务于体育竞赛人才的培养,依然是市场化经营以后的主要目的。因此,全额拨款的体育场馆其开放经营成功,不能以衡量一般商业活动的相关指标来进行评价。用纯粹的经济利益指标对全额拨款的体育场馆进行业绩评估是有失偏颇的。且大多数场馆的转型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且相对缓慢的转型期,与其他商业投资立竿见影的投资回报周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3.实现全额拨款体育场馆开放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全额拨款体育场馆的开放经营尤其特殊性,是一种特殊的经营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经营管理活动,促使其经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难度。重视管理在经营过程中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实现场馆所能够发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实现场馆开放经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林中.浅析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的意义[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 师灿斌.普通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经营管理初探[J].惠州学院学报。2005,(8).   [3] 王菁,吕树庭,刘江南.深圳市公共体育场馆的现状及其多功能开发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论文.2000.   [4] 深圳市体育馆.关于深圳市经营性体育事业单位转制的调研报告[R].2007.   [5] 雷厉.体育场馆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综述)[J].山东体育科技,2000,(4):81―85.   [6] 赵云宏,袁建国.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的初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20―21.


相关内容

  • 事业单位制度
  • 第一节 事业单位的涵义及其性质 一.事业单位的内涵 国际上通常把类似于我国事业单位的机构称之为社会公益性组织或公共机构,主要指学校.医院.协会.孤儿院等部门. 1955年彳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中,从经费使用的角度首次使用了事业单位的概念 ...

  •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今年,我州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即将启动,为搞好我县的机构改革,近几个月来,我们对全县各乡镇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乡镇事 ...

  • 关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情况及改革基本思路"的调研报告
  • 关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情况及改革基本思路”的调研报告 按照重庆市农业局的安排,我局就县、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情况及改革思路进行了较为祥实的调研,共抽取了单位样本11份,个人样本24份,其中县级单位3份,个人12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8份,个人12份,同时还查阅了县人事部门的 ...

  • 劳动合同聘用合同
  • 聘用合同是事业单位与职工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政策,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的关于履行有关工作职责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了解和认识聘用合同的特征,作为管理人员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聘用合同这一形式,推进我国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作为事业单位和其受聘人员,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一形式维护其自身的合 ...

  • 肥东县投融资管理中心 2014 年部门预算情况
  • 肥东县投融资管理中心2014年部门预算情况 一.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关于政府投融资和国有资产管理方针.政策,参与投融资政策制定工作:根据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我县年度政府投融资计划. 2.按照批准的政府融资计划,统筹管理政府项目的投融资业务:根据政府批准的融资方案选择金融 ...

  • 对新型监狱体制下监狱企业发展加快转型的思考
  • 潘玉明 摘要监狱体制改革已在全国全面开展,为监狱进一步强化劳动改造职能创造了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也对监狱企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到底为什么要发展监狱企业?向什么方向发展监狱企业?怎样发展监狱企业?"这已成为监狱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监狱工作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本文 ...

  • 劳动合同与聘用合同
  • 聘用合同是事业单位与职工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政策,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的关于履行有关工作职责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了解和认识聘用合同的特征,作为管理人员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聘用合同这一形式,推进我国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作为事业单位和其受聘人员,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一形式维护其自身的合 ...

  • 公务员编制与事业单位编制的区别
  • 公务员编制与事业单位编制的区别及优劣比较 一.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区别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国家机关中除了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都是公务员身份,都属于公务员编制,包括国家机关.共产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检察院和法院等. 事业 ...

  • 中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