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浒传》中恐怖主义的特征及成因
【摘要】撇开文学,用现在的法治眼光来看,梁山泊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恐怖集团,108将及其成员干尽了杀人、放火、劫掠的勾当。因此,本文围绕“恐怖主义”这一核心,从两个方面分析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一、恐怖主义的特征,只有抓住特征才能同其它犯罪现象区分开来。二、不和谐的社会现实是恐怖主义形成的社会根源,经济上的差距,造成了贫富悬殊,导致了人类社会政治地位的实际不平等。当然,这只是客观的因素,至于主观的个人因素有待下一步研究。
【关键词】恐怖;特征;成因
研究背景
《水浒传》描绘了北宋末年宋江等人聚众造反的发生、发展乃至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全书的主题是什么?从明朝至今,许多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明清时期的学者囿于封建传统观念,提出了“忠义”、“为英雄豪杰立传”、“愤书”、“诲盗”及“游戏”等说法,近代的多数学者居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把宋江等人的造反视为“农民革命的史诗”,也有人认为《水浒传》所写的并非是农民起义,而是市民斗争和市民起义。文革时期,“四人帮”一伙将学术问题政治化,在全国范围开展了“评《水浒传》”的运动,毛泽东主席对此书作了梁山起义的投降主义路线和宋江是投降派人物的论断,现在海外学者的观点
是强盗写给强盗看的书,自学教程认为该小说反映了“绿林豪杰事业和绿林文化精神”。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上述的各种观点代表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对小说主题的探索结果。这些结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今天,恐怖主义是世界一大公害,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秩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如果我们从法制社会的角度来分析,不难看出宋江等人的行为直接侵犯了人权,破坏了法制,《水浒传》一书实际上描写的就是宋江等人杀人放火的恐怖活动。所以,我将从恐怖主义的特征及成因两个方面阐述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
1恐怖主义的特征
1.1弱者对强者的暴力抗争。
108将及其梁山军事集团都是弱者。无论是像武松一样善良的青年勇士,还是家富万贯的皇族后裔柴进,乃至整个梁山军事集团,在当朝统治者面前,他们始终处于弱势,无法与统治者及当权权贵进行公平的对话和斗争。处于弱势的他们对社会的不满、不平、不公,不是采取消极的手段抵抗或不抵抗,不是走常规化、合法化的法律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寻求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道路被斩断的时候,他们凭一腔热血,面对不平的冤屈、黑暗和腐败进行火辣辣地反叛,义气相投,侠义救助。
梁山军事集团虽然多次痛快淋漓的“打败”朝廷的军队,但自始自
终龟缩在梁山水域活动;虽然攻城占县,却没有能力把占领的地盘建成自己的根据地,最终失败在政治的阴谋中。在没有幻想的的地方不抱幻想,以暴力反抗暴力是梁山好汉的斗争特点。这一特点是建立在弱者以暴力对抗强者的基础上。
1.2破坏社会稳定。
108位好汉的所作所为直接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易见性的,另一种是潜在性的。而后者的危害远远大于前者。易见性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无知莽撞型的,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事实,殃及一个又一个无辜的鲜活生命。108位好汉中李逵是最凶残的代表,江州劫法场,见人就砍,连小孩也不放过,杀黄文炳便是割一块,炙一块,来下酒,最后取出心肝与众头领做醒酒汤。李逵就是这样一个粗暴变态凶残的杀人恶魔,让梁山事业渐渐走向背离“替天行道”的正义感方向,却没有受到太多的谴责。
如论功夫,没法同鲁智深、武松相比,李逵恐怕连一介武夫都称不上,论智力他简直是个智商低下的低能儿。杀的虽然人再多,数量也有限,手段虽极其残忍,也造不成多大的影响,充其量也就是宋江的一个忠实的打手。二是借靠官俯势力独霸一方。为一已之利,官匪勾结,欺行霸市,鱼肉百姓,甚至不惜动用国家机器保驾护航,让老百姓生活在黑暗中,有冤无处申。孟州城管营的儿子施恩用其父职务的便利经营快活林,成了黑吃黑的典型的事例。
第二方面也有两种表现,一是像宋江这样入仕而欲盗,为盗而欲仕能驾驭于“黑”“白”两道间的投机分子。这些人出生在基层,生活在基层,深知民间疾苦,应与下层民众心声相应,维护人民利益,却成了混在司法队伍中的败类,在关键的时候出卖国家机密,平时仰其权位和江湖朋友称兄道弟,结成一股凌驾于黑白两道的恶势力,共同危害国家和人民。
二是打着合法的旗子盘踞于“和平”社会里干罪恶勾当的人。十字坡酒店是张青和孙二娘开的一家黑店,这家黑店不分青红皂白、无差别的杀人,并将人肉做成人肉包子继续赚最后一笔黑心钱。对这样的黑店,政府好像听之任之,没给予什么打击。他们混在“和平”的社会里最难区分,又有复杂的关系网,能及时掌握江湖上的最新动态,甚至直接威胁地方政府对地方事务的管理,有的地方长官还不得不仰人鼻息。
1.3动摇国家基础。
“替天行道”是梁山聚义堂前树起的一面很有影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大旗。这四个字隐含着“天道不行”,也就是指朝廷黑暗、社会不公、官吏腐败,于是受压迫、受冤屈的人要起来反抗,并且汇聚成巨大的力量,要重新为社会主持公道。其中就有了打天下、改朝换代的政治目标在内。有了这面大旗,梁山好汉们不再以受冤屈者自居,不再以草寇自卑,而以反抗者的姿态出现,对于所谓正道社会不再采取消极的抗拒、破坏、打家劫舍的做法,而是积极地去争夺,向攫取
重大的社会资源的方向发展了。“替天行道”的旗帜树立之后,梁山好汉就超脱了“原始型”的被动、退缩、自保的“我群意识”的江湖义气,而公然以梁山泊号召天下江湖好汉。因为他们感到有天意、神明和抗争精神在给自己撑腰,所以能气壮如牛,豪杰纷纷云集于此,形成一个能以朝廷抗衡的强大军事集团。
1.4干扰经济建设。
恐怖活动破坏社会稳定,也必然影响经济建设。宋代出现了繁荣的经济城市和都市社会,以及相应的文化建设。宋江等人的活动却破坏了这个比较稳定的经济秩序,干扰了正常的经济建设。因为,这场由一群市民凭一时的意气恐怖活动是干出一系列杀人放火的事,没有产生新价值观念;没有更换掉这个朝代,让百姓过上幸福的“新生活”。这场小范围小规模的恐怖活动只危及到梁山附近及京城一带商旅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们攻城打县,让正常的商业活动无法进行;拦路抢劫,使商品无法流通,破坏了本地同外地经济的发展联系;收商业保护费,增加了商人的资本投资,有时甚至生命不保。所以这场恐怖活动不但破坏了本地区的经济秩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它地方的经济发展。破坏了地区平稳的生活秩序,扰乱人们宁静的日常生活。
1.5危害人类发展。
如果不是宋江等人有目的实施了杀人放火的恐怖活动,有许多个
人和社会团体是可以按照他们原有的发展轨迹模式进行良性的发展。卢俊义如果不是被骗入伙,凭他的名望、地位可民在大名府当大员外,当大财主,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不至于落得家破人亡。祝家庄是一个典型的世外桃源,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这儿的农民以租祝家的地过日子纽带,形成了一个以祝家为核心的农民群体,过着稳定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梁山的入侵,白杨树园成了杀敌的战场,祝家老小先后战死,亲家扈太公一家也被李逵杀得一个不留,媳妇扈三娘强嫁王矮虎,要不是钟离老人有指路之恩于梁山,祝家村坊要被洗劫。为了梁山的私利,一时兴起斩断了人类发展的链条。
2不和谐社会的现实是恐惧主义形成的社会根源
2.1统治阶级内部固有的利害得失滋生了腐败的繁衍,根不除,祸不断。最高统治者要培植亲信,需要能取悦于自己的人,因此忽略了才能和品质的考察,昏庸无能的皇帝尤其这样。皇帝对他们的歹作歹为,有时是被他们蒙蔽,有时则听之任之。高俅靠踢球拍马,取悦皇帝,成为亲信,当上高官,却成为成千上万百姓的祸根。清朝的乾隆把国家的人事权、财权、军权、文化教育大权、民族事务及外交大权都直接交给和珅,和珅却贪下了相当于清王朝二十年国家财政收入的白银9亿两,有名的康乾盛世也从此走上没落之路。所以,统治者与统治者之间的利害得失,决定了他们官官相护,狼狈为奸,祸害百姓的本性难移,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愿改变现实也无法改变现实。
2.2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人心变得扭曲,企业集团老大变成黑
社会老大。西门庆靠贩卖药材起家,随着财富积累增多,成了富甲阳谷县的大财主,也织成了一张上下结为一体的关系网,为他欺男霸女、为非作歹的护身,而无视法律的存在,做出凌驾法律之上的事,直把衙门当成了自己家。
2.3黑山头是恐怖主义存在的温床。黑山头长期存在对地方治安造成极大危害,这些山贼一旦拉人入伙就形成了势力,为了生存,不分是非,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强抢民女,无视政府存在。他们的存在及做法不仅影响那个时代的生产生活,也会影响正在成长的下一代。
2.4地主闲置人员的存在是恶势力的毒瘤,他们的居所是恐怖主义的温床,为恐怖事件添砖加瓦。纨绔子弟之家具备相当雄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且很多人在当地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组织力和号召力的人,自身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思维过人,能言善辩,身体强壮,勇武鲁莽,但大多不务正业,野心勃勃,吃喝玩乐,寻花问柳,无所事事,广结天下强人朋友,把强人养成门客,培养为知己,共商恐怖大业,公然为害人民,对抗政府。以家财壮胆,在他们眼里天下没有他们不敢干的事,没有他们干不出的事。
结束语:把《水浒传》的主题定性为恐怖事件,我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里面有我非常崇拜的武松、林冲和鲁智深等人,也有我非常憎恨的宋江。他们(宋江等除外)的遭遇让人同情,他们的义举又让人痛快淋漓(虽然他们做法有待商榷)。
可是世界上没有亘古不变的文学主题,随着中学语文教学由一元向多元方向发展,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本人写作目的在于抛砖引玉,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加到文学主题的讨论活动中来,能对同一作品能有自己合理的见解主张;让灌输式课堂走向开放式课堂;让学生能明辨是非,探出一条能适合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之路;让中国人民永远生活在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之梦中。
【参考文献】
[1]王北固《的组织谋略》,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8月。
[2]周先慎《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3]吴兴人《作者对我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4]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徐江《中的女性人物》,百家讲坛,黔南电影综合频道。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的作者》,出处同上。
[6]中国社会科学院石昌渝《的思想倾向》,出处同上。
[7]《2006年中国十大“拍案惊奇”》,出处同上。
浅析《水浒传》中恐怖主义的特征及成因
【摘要】撇开文学,用现在的法治眼光来看,梁山泊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恐怖集团,108将及其成员干尽了杀人、放火、劫掠的勾当。因此,本文围绕“恐怖主义”这一核心,从两个方面分析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一、恐怖主义的特征,只有抓住特征才能同其它犯罪现象区分开来。二、不和谐的社会现实是恐怖主义形成的社会根源,经济上的差距,造成了贫富悬殊,导致了人类社会政治地位的实际不平等。当然,这只是客观的因素,至于主观的个人因素有待下一步研究。
【关键词】恐怖;特征;成因
研究背景
《水浒传》描绘了北宋末年宋江等人聚众造反的发生、发展乃至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全书的主题是什么?从明朝至今,许多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明清时期的学者囿于封建传统观念,提出了“忠义”、“为英雄豪杰立传”、“愤书”、“诲盗”及“游戏”等说法,近代的多数学者居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把宋江等人的造反视为“农民革命的史诗”,也有人认为《水浒传》所写的并非是农民起义,而是市民斗争和市民起义。文革时期,“四人帮”一伙将学术问题政治化,在全国范围开展了“评《水浒传》”的运动,毛泽东主席对此书作了梁山起义的投降主义路线和宋江是投降派人物的论断,现在海外学者的观点
是强盗写给强盗看的书,自学教程认为该小说反映了“绿林豪杰事业和绿林文化精神”。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上述的各种观点代表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对小说主题的探索结果。这些结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今天,恐怖主义是世界一大公害,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秩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如果我们从法制社会的角度来分析,不难看出宋江等人的行为直接侵犯了人权,破坏了法制,《水浒传》一书实际上描写的就是宋江等人杀人放火的恐怖活动。所以,我将从恐怖主义的特征及成因两个方面阐述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
1恐怖主义的特征
1.1弱者对强者的暴力抗争。
108将及其梁山军事集团都是弱者。无论是像武松一样善良的青年勇士,还是家富万贯的皇族后裔柴进,乃至整个梁山军事集团,在当朝统治者面前,他们始终处于弱势,无法与统治者及当权权贵进行公平的对话和斗争。处于弱势的他们对社会的不满、不平、不公,不是采取消极的手段抵抗或不抵抗,不是走常规化、合法化的法律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寻求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道路被斩断的时候,他们凭一腔热血,面对不平的冤屈、黑暗和腐败进行火辣辣地反叛,义气相投,侠义救助。
梁山军事集团虽然多次痛快淋漓的“打败”朝廷的军队,但自始自
终龟缩在梁山水域活动;虽然攻城占县,却没有能力把占领的地盘建成自己的根据地,最终失败在政治的阴谋中。在没有幻想的的地方不抱幻想,以暴力反抗暴力是梁山好汉的斗争特点。这一特点是建立在弱者以暴力对抗强者的基础上。
1.2破坏社会稳定。
108位好汉的所作所为直接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易见性的,另一种是潜在性的。而后者的危害远远大于前者。易见性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无知莽撞型的,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事实,殃及一个又一个无辜的鲜活生命。108位好汉中李逵是最凶残的代表,江州劫法场,见人就砍,连小孩也不放过,杀黄文炳便是割一块,炙一块,来下酒,最后取出心肝与众头领做醒酒汤。李逵就是这样一个粗暴变态凶残的杀人恶魔,让梁山事业渐渐走向背离“替天行道”的正义感方向,却没有受到太多的谴责。
如论功夫,没法同鲁智深、武松相比,李逵恐怕连一介武夫都称不上,论智力他简直是个智商低下的低能儿。杀的虽然人再多,数量也有限,手段虽极其残忍,也造不成多大的影响,充其量也就是宋江的一个忠实的打手。二是借靠官俯势力独霸一方。为一已之利,官匪勾结,欺行霸市,鱼肉百姓,甚至不惜动用国家机器保驾护航,让老百姓生活在黑暗中,有冤无处申。孟州城管营的儿子施恩用其父职务的便利经营快活林,成了黑吃黑的典型的事例。
第二方面也有两种表现,一是像宋江这样入仕而欲盗,为盗而欲仕能驾驭于“黑”“白”两道间的投机分子。这些人出生在基层,生活在基层,深知民间疾苦,应与下层民众心声相应,维护人民利益,却成了混在司法队伍中的败类,在关键的时候出卖国家机密,平时仰其权位和江湖朋友称兄道弟,结成一股凌驾于黑白两道的恶势力,共同危害国家和人民。
二是打着合法的旗子盘踞于“和平”社会里干罪恶勾当的人。十字坡酒店是张青和孙二娘开的一家黑店,这家黑店不分青红皂白、无差别的杀人,并将人肉做成人肉包子继续赚最后一笔黑心钱。对这样的黑店,政府好像听之任之,没给予什么打击。他们混在“和平”的社会里最难区分,又有复杂的关系网,能及时掌握江湖上的最新动态,甚至直接威胁地方政府对地方事务的管理,有的地方长官还不得不仰人鼻息。
1.3动摇国家基础。
“替天行道”是梁山聚义堂前树起的一面很有影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大旗。这四个字隐含着“天道不行”,也就是指朝廷黑暗、社会不公、官吏腐败,于是受压迫、受冤屈的人要起来反抗,并且汇聚成巨大的力量,要重新为社会主持公道。其中就有了打天下、改朝换代的政治目标在内。有了这面大旗,梁山好汉们不再以受冤屈者自居,不再以草寇自卑,而以反抗者的姿态出现,对于所谓正道社会不再采取消极的抗拒、破坏、打家劫舍的做法,而是积极地去争夺,向攫取
重大的社会资源的方向发展了。“替天行道”的旗帜树立之后,梁山好汉就超脱了“原始型”的被动、退缩、自保的“我群意识”的江湖义气,而公然以梁山泊号召天下江湖好汉。因为他们感到有天意、神明和抗争精神在给自己撑腰,所以能气壮如牛,豪杰纷纷云集于此,形成一个能以朝廷抗衡的强大军事集团。
1.4干扰经济建设。
恐怖活动破坏社会稳定,也必然影响经济建设。宋代出现了繁荣的经济城市和都市社会,以及相应的文化建设。宋江等人的活动却破坏了这个比较稳定的经济秩序,干扰了正常的经济建设。因为,这场由一群市民凭一时的意气恐怖活动是干出一系列杀人放火的事,没有产生新价值观念;没有更换掉这个朝代,让百姓过上幸福的“新生活”。这场小范围小规模的恐怖活动只危及到梁山附近及京城一带商旅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们攻城打县,让正常的商业活动无法进行;拦路抢劫,使商品无法流通,破坏了本地同外地经济的发展联系;收商业保护费,增加了商人的资本投资,有时甚至生命不保。所以这场恐怖活动不但破坏了本地区的经济秩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它地方的经济发展。破坏了地区平稳的生活秩序,扰乱人们宁静的日常生活。
1.5危害人类发展。
如果不是宋江等人有目的实施了杀人放火的恐怖活动,有许多个
人和社会团体是可以按照他们原有的发展轨迹模式进行良性的发展。卢俊义如果不是被骗入伙,凭他的名望、地位可民在大名府当大员外,当大财主,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不至于落得家破人亡。祝家庄是一个典型的世外桃源,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这儿的农民以租祝家的地过日子纽带,形成了一个以祝家为核心的农民群体,过着稳定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梁山的入侵,白杨树园成了杀敌的战场,祝家老小先后战死,亲家扈太公一家也被李逵杀得一个不留,媳妇扈三娘强嫁王矮虎,要不是钟离老人有指路之恩于梁山,祝家村坊要被洗劫。为了梁山的私利,一时兴起斩断了人类发展的链条。
2不和谐社会的现实是恐惧主义形成的社会根源
2.1统治阶级内部固有的利害得失滋生了腐败的繁衍,根不除,祸不断。最高统治者要培植亲信,需要能取悦于自己的人,因此忽略了才能和品质的考察,昏庸无能的皇帝尤其这样。皇帝对他们的歹作歹为,有时是被他们蒙蔽,有时则听之任之。高俅靠踢球拍马,取悦皇帝,成为亲信,当上高官,却成为成千上万百姓的祸根。清朝的乾隆把国家的人事权、财权、军权、文化教育大权、民族事务及外交大权都直接交给和珅,和珅却贪下了相当于清王朝二十年国家财政收入的白银9亿两,有名的康乾盛世也从此走上没落之路。所以,统治者与统治者之间的利害得失,决定了他们官官相护,狼狈为奸,祸害百姓的本性难移,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愿改变现实也无法改变现实。
2.2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人心变得扭曲,企业集团老大变成黑
社会老大。西门庆靠贩卖药材起家,随着财富积累增多,成了富甲阳谷县的大财主,也织成了一张上下结为一体的关系网,为他欺男霸女、为非作歹的护身,而无视法律的存在,做出凌驾法律之上的事,直把衙门当成了自己家。
2.3黑山头是恐怖主义存在的温床。黑山头长期存在对地方治安造成极大危害,这些山贼一旦拉人入伙就形成了势力,为了生存,不分是非,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强抢民女,无视政府存在。他们的存在及做法不仅影响那个时代的生产生活,也会影响正在成长的下一代。
2.4地主闲置人员的存在是恶势力的毒瘤,他们的居所是恐怖主义的温床,为恐怖事件添砖加瓦。纨绔子弟之家具备相当雄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且很多人在当地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组织力和号召力的人,自身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思维过人,能言善辩,身体强壮,勇武鲁莽,但大多不务正业,野心勃勃,吃喝玩乐,寻花问柳,无所事事,广结天下强人朋友,把强人养成门客,培养为知己,共商恐怖大业,公然为害人民,对抗政府。以家财壮胆,在他们眼里天下没有他们不敢干的事,没有他们干不出的事。
结束语:把《水浒传》的主题定性为恐怖事件,我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里面有我非常崇拜的武松、林冲和鲁智深等人,也有我非常憎恨的宋江。他们(宋江等除外)的遭遇让人同情,他们的义举又让人痛快淋漓(虽然他们做法有待商榷)。
可是世界上没有亘古不变的文学主题,随着中学语文教学由一元向多元方向发展,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本人写作目的在于抛砖引玉,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加到文学主题的讨论活动中来,能对同一作品能有自己合理的见解主张;让灌输式课堂走向开放式课堂;让学生能明辨是非,探出一条能适合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之路;让中国人民永远生活在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之梦中。
【参考文献】
[1]王北固《的组织谋略》,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8月。
[2]周先慎《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3]吴兴人《作者对我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4]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徐江《中的女性人物》,百家讲坛,黔南电影综合频道。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的作者》,出处同上。
[6]中国社会科学院石昌渝《的思想倾向》,出处同上。
[7]《2006年中国十大“拍案惊奇”》,出处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