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第 三 单元 第 二 节 集备组:高一地理组 知识 与 技能 1、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过程 与 教 学 目 标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 在的观点。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 想教育。 方法 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执笔: 时 间:
1. 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2.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点 难点
1、洋流的形成 2、表层洋流的分布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给出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总结和归纳 洋流的分布规律。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冬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涉及洋流的分布规 律和原因方面的问题。但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有矛盾的地方,教学需要重组顺 序。
教学 思路 要点 教 学 策 略
课时 教法
2 课时 读图分析归纳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为落实教学目标将着重做好以下练习:对图通过填空、材料、表格、选择、读图等
学法
进行训练
教学 用具
多媒体平台、自制课件、学案
地理必修 1 第 1 页 共 11 页
教学过程:
教学 要点 一、 导 教 学 内 容 教和学反馈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人类在不断向太空探 索的同时,也在加大向海洋进军的速度。海洋内部资源丰富,表面看 入 新 是文静, 其实它在不停的运动着。 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这一面目。
课
二、 讲 授 新 课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全球性的大洋环流 【导学与自主探究】 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 P61 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一)洋流的定义是什么? (二)洋流的分类 1.洋流按性质分为哪些类型,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2.洋流按形成原因有哪些类型? 归纳总结: (课件展示) (一)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 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地理必修 1 第 2 页 共 11 页
(二)洋流的分类 1.性质分类: 暖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洋流,寒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洋流。 2.成因分类: 风海流
:在盛行风等的作用下形成的洋流; 密度流:由于海水性质、温度等不同而引起的密度差异形成的洋流; 补偿流:海水流出后,周围的海水给以补偿形成的洋流。 二、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互动讨论】 结合刚才看到的课件内容与教材内容,探讨世界各海域表层海水的运动规 律。 【总结分析】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 在赤道附近,向西流的海水到达大陆西岸时,受陆地阻挡,一股返回,所 以有一条从西向东流的海水;①②分别位于赤道南北,洋流的性质又是暖流, 所以人们把赤道以北的洋流①称为北赤道暖流,把赤道以南的洋流②称为南赤 道暖流;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 道逆流;洋流⑧⑩不仅是因②④洋流将水流走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地转 偏向力的原因;同时在图中全球洋流形成了几个中心。 (二)太平洋与大西洋洋流分布规律:
地理必修 1 第 3 页 共 11 页
(三)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分布规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洋流分布具有什么规律, 大家结合教材洋流分 布图认真复习记忆,并尝试动手绘画大西洋洋流模式。 【课后活动】 地球各自然环境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作为地球水体的主体部分海水它也不例外,海水的运动必然对周围环境产生重 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请同学们通过网络、 图书馆等途径搜集相关事例。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一课时 一、全球性的大洋环流 (一)定义 (二)洋流的分类 1.按性质分类:暖流 寒流 2.按成因分类:风海流 密度流补偿流 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与分布模式
地理必修 1 第 4 页 共 11 页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 (二)太平洋与大西洋洋流分布规律 (三)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分布规律
【教学反思】
地理必修 1 第 5 页 共 11 页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 上帝的漂流瓶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 上帝在一次微服人间的时候, 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东海 不小心遗失了一些有魔力的漂流瓶到大海上,一个、两个、三个、„一共十一 个。这些漂流瓶带着幸运者的梦想,如果谁拾到了上帝就同意帮助谁实现一个 梦想。结果就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以西的一个小岛--自由岛附近一位女士幸运 的拾到了一个漂流瓶,她对着漂流瓶说我的梦想就是用我微弱能力照亮人类的 自由。你知道她为什么能成为上帝的幸运者之一吗?(导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复习回顾】
一、洋流的分类 二、不同纬度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有
哪些? 三、在下图中填绘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洋流分布情况及名称。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必修 1 第 6 页 共 11 页
【导学与自主探究】 (一)全球大洋环流的总体地理意义 认真阅读教材 P62-64 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全球大洋环流的总体 地理意义是什么?(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总结归纳: 总体意义表现:全球大洋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 全球热量平衡。 【导学与自主探究】 (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二)对气候的影响:
地理必修 1 第 7 页 共 11 页
问题设置: 观察并分析澳大利亚东西两岸自然景观为何出现如此大的差别? 归纳总结: 洋流经过的地区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例: ①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②南北半球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寒流 的关系。③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终年不冻; 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 43°N 附近, 却有长达近半年的结冰 期,这主要是分别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所致。④秘鲁寒流与南 美大陆西岸气候的形成等。 【导学与自主探究】 (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三)影响海洋生物: 问题设置: 各大海洋的鱼类为何热衷于这些地方?
地理必修 1 第 8 页 共 11 页
总结归纳: 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营养盐类物质上泛,促进浮游生物生长,鱼类饵 料丰富,形成众多的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 等。 【导学与自主探究】 (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四)影响航海: 问题设置:
总结归纳: 顺流快,逆流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如日本 偷袭珍珠港取得成功等。 【导学与自主探究】 (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五)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地理必修 1 第 9 页 共 11 页
问题设置: 2011 年 3 月日本地震,核泄漏了,美国为何惊慌了?
总结归纳: 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污染范围扩大。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洋流分布对周围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注意 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渔场形成的影响。加强对相关地理语言的规范描述。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二课时 一、洋流的分类 二、不同纬度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有哪些? 三、绘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运动模式示意图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总体地理意义 (二)对气候的影响 (三)影响海洋生物 (四)影响航海
地理必修 1 第 10 页 共 11 页
(五)对海洋
污染物的影响
教学反思:
地理必修 1 第 11 页 共 11 页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第 三 单元 第 二 节 集备组:高一地理组 知识 与 技能 1、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过程 与 教 学 目 标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 在的观点。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 想教育。 方法 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执笔: 时 间:
1. 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2.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点 难点
1、洋流的形成 2、表层洋流的分布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给出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总结和归纳 洋流的分布规律。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冬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涉及洋流的分布规 律和原因方面的问题。但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有矛盾的地方,教学需要重组顺 序。
教学 思路 要点 教 学 策 略
课时 教法
2 课时 读图分析归纳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为落实教学目标将着重做好以下练习:对图通过填空、材料、表格、选择、读图等
学法
进行训练
教学 用具
多媒体平台、自制课件、学案
地理必修 1 第 1 页 共 11 页
教学过程:
教学 要点 一、 导 教 学 内 容 教和学反馈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人类在不断向太空探 索的同时,也在加大向海洋进军的速度。海洋内部资源丰富,表面看 入 新 是文静, 其实它在不停的运动着。 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这一面目。
课
二、 讲 授 新 课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全球性的大洋环流 【导学与自主探究】 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 P61 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一)洋流的定义是什么? (二)洋流的分类 1.洋流按性质分为哪些类型,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2.洋流按形成原因有哪些类型? 归纳总结: (课件展示) (一)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 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地理必修 1 第 2 页 共 11 页
(二)洋流的分类 1.性质分类: 暖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洋流,寒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洋流。 2.成因分类: 风海流
:在盛行风等的作用下形成的洋流; 密度流:由于海水性质、温度等不同而引起的密度差异形成的洋流; 补偿流:海水流出后,周围的海水给以补偿形成的洋流。 二、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互动讨论】 结合刚才看到的课件内容与教材内容,探讨世界各海域表层海水的运动规 律。 【总结分析】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 在赤道附近,向西流的海水到达大陆西岸时,受陆地阻挡,一股返回,所 以有一条从西向东流的海水;①②分别位于赤道南北,洋流的性质又是暖流, 所以人们把赤道以北的洋流①称为北赤道暖流,把赤道以南的洋流②称为南赤 道暖流;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 道逆流;洋流⑧⑩不仅是因②④洋流将水流走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地转 偏向力的原因;同时在图中全球洋流形成了几个中心。 (二)太平洋与大西洋洋流分布规律:
地理必修 1 第 3 页 共 11 页
(三)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分布规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洋流分布具有什么规律, 大家结合教材洋流分 布图认真复习记忆,并尝试动手绘画大西洋洋流模式。 【课后活动】 地球各自然环境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作为地球水体的主体部分海水它也不例外,海水的运动必然对周围环境产生重 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请同学们通过网络、 图书馆等途径搜集相关事例。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一课时 一、全球性的大洋环流 (一)定义 (二)洋流的分类 1.按性质分类:暖流 寒流 2.按成因分类:风海流 密度流补偿流 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与分布模式
地理必修 1 第 4 页 共 11 页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 (二)太平洋与大西洋洋流分布规律 (三)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分布规律
【教学反思】
地理必修 1 第 5 页 共 11 页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 上帝的漂流瓶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 上帝在一次微服人间的时候, 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东海 不小心遗失了一些有魔力的漂流瓶到大海上,一个、两个、三个、„一共十一 个。这些漂流瓶带着幸运者的梦想,如果谁拾到了上帝就同意帮助谁实现一个 梦想。结果就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以西的一个小岛--自由岛附近一位女士幸运 的拾到了一个漂流瓶,她对着漂流瓶说我的梦想就是用我微弱能力照亮人类的 自由。你知道她为什么能成为上帝的幸运者之一吗?(导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复习回顾】
一、洋流的分类 二、不同纬度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有
哪些? 三、在下图中填绘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洋流分布情况及名称。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必修 1 第 6 页 共 11 页
【导学与自主探究】 (一)全球大洋环流的总体地理意义 认真阅读教材 P62-64 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全球大洋环流的总体 地理意义是什么?(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总结归纳: 总体意义表现:全球大洋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 全球热量平衡。 【导学与自主探究】 (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二)对气候的影响:
地理必修 1 第 7 页 共 11 页
问题设置: 观察并分析澳大利亚东西两岸自然景观为何出现如此大的差别? 归纳总结: 洋流经过的地区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例: ①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②南北半球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寒流 的关系。③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终年不冻; 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 43°N 附近, 却有长达近半年的结冰 期,这主要是分别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所致。④秘鲁寒流与南 美大陆西岸气候的形成等。 【导学与自主探究】 (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三)影响海洋生物: 问题设置: 各大海洋的鱼类为何热衷于这些地方?
地理必修 1 第 8 页 共 11 页
总结归纳: 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营养盐类物质上泛,促进浮游生物生长,鱼类饵 料丰富,形成众多的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 等。 【导学与自主探究】 (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四)影响航海: 问题设置:
总结归纳: 顺流快,逆流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如日本 偷袭珍珠港取得成功等。 【导学与自主探究】 (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五)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地理必修 1 第 9 页 共 11 页
问题设置: 2011 年 3 月日本地震,核泄漏了,美国为何惊慌了?
总结归纳: 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污染范围扩大。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洋流分布对周围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注意 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渔场形成的影响。加强对相关地理语言的规范描述。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二课时 一、洋流的分类 二、不同纬度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有哪些? 三、绘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运动模式示意图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总体地理意义 (二)对气候的影响 (三)影响海洋生物 (四)影响航海
地理必修 1 第 10 页 共 11 页
(五)对海洋
污染物的影响
教学反思:
地理必修 1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