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完成实践活动的教学之我见

  【摘要】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好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创新

  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主动创新的自由天地。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有一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习惯的束缚,对实践活动在认识上存在偏差,以为实践活动就是游戏和竞赛。同时有些教师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疲于为活动准备材料,对实践活动望而生畏,不愿意开展;有些教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愿意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去开展活动,担心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缺乏足够的信心放手让学生开展活动,担心驾驭不了课堂,只好利用课件带着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走,以至于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教学有效地完成呢?

  首先,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主动创新。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几何图形”之后,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容易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还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其效果是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

  其次,创设情境要与生活密切联系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抽象,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能吸引学生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我在上一年级的“分类与整理”时,首先,我通过猜谜语引出书包,并通过谈话交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引出“整理书包”,这一实践活动课题,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愉快的大课堂。让学生感觉走进了生活的课堂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活动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告诉学生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什么时候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明确怎样去做,从同学们汇报的结果知道。同学们有的按语、数分;有的按书和本子分;有的按大小分;有的把书和本子放在一格,文具和彩笔放在一格……,这节课中学生的合作交流体现得较为充分,在第一次整理书后让学生交流整理的方法,在合理交流后小组进一步交流分类方法并重新整理书包,并比较自己与组内其他成员分类的异同,在一次次的合作交流中体验了分类的多样性,懂得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最后还安排了一个“给教室里的人进行分类”的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课堂上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学生还穿梭于教室中进行调查。每一组的分类都里五花八门,有按男女、高矮、胖瘦分类的;有按师生、班干部与非班干部、组长与组员分类的……下课铃响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好习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借助整理书包,让学生建立分类的概念,学会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所以,在课堂上我放手让学生各自整理自己的书包,并重点放在让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整理方法上,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组教材

  由于各个学校的环境不同,学生的条件和水平不同,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不一定适合每个学校的学生,有些活动受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因此,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中的活动内容有所取舍;要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设计适合学生自己的,具有一定综合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例如:我在教学“求平均数”三年级下册 “统计与可能性”第一个课题“奖牌给哪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在这一课时的后半部分,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个这样的空白统计表

  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内容去填写,可以下位自由讨论,调查并求出他们的平均数,余数忽略不计。(题目要求出示后,课堂顿时热闹非凡,学生纷纷下位或找合作伙伴讨论,或调查数据,有一个同学还看着小手表测量同伴的脉搏)。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后,全班进行交流,学生的回答令我为之一震,大为叹服。

  李大超:我调查了几位同学每周用的零花钱,算出平均是8元,吕涂星比平均数还多14元,以后他应该节约一点。邹艳家里很困难,每周只有2元零花钱,他还要省着买文具,我们以后应该多帮助他。

  王芳:我调查了我们这组同学的体重,平均体重是33千克,曾行有49千克,是个小胖子,要减肥才行。

  王晨曦:我爸爸是医生,他告诉过我怎么测心跳,所以我测了几个同学一分钟心跳的次数,我们平均心跳次数是一分钟77下,罗志翔比平均心跳多了10下。

  于俊峰:我调查 几个同学的身高,算出平均身高是131厘米,何明烘最矮,要多吃蔬菜,多做运动才能长高。

  ……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自由的发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里原来安排了一个调查身高求平均数的实践活动,这堂课我打破了教材的局限,出示一个空白统计表,让学生自己选择内容填,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广阔性,学生可以放飞自己的思维,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创造;学生下位自由讨论,测量调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民主和谐,互想尊重,互相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其教学效果是超乎想象。

  总之,学生通过调查同伴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并求出平均数,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求出平均数后,在交流的过程中学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如:要加强体育锻炼,要节约零花钱等,这里对学生思想品德是一种教育并适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产生情趣,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新型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创新的自由天地。

  【摘要】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好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创新

  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主动创新的自由天地。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有一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习惯的束缚,对实践活动在认识上存在偏差,以为实践活动就是游戏和竞赛。同时有些教师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疲于为活动准备材料,对实践活动望而生畏,不愿意开展;有些教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愿意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去开展活动,担心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缺乏足够的信心放手让学生开展活动,担心驾驭不了课堂,只好利用课件带着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走,以至于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教学有效地完成呢?

  首先,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主动创新。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几何图形”之后,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容易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还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其效果是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

  其次,创设情境要与生活密切联系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抽象,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能吸引学生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我在上一年级的“分类与整理”时,首先,我通过猜谜语引出书包,并通过谈话交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引出“整理书包”,这一实践活动课题,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愉快的大课堂。让学生感觉走进了生活的课堂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活动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告诉学生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什么时候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明确怎样去做,从同学们汇报的结果知道。同学们有的按语、数分;有的按书和本子分;有的按大小分;有的把书和本子放在一格,文具和彩笔放在一格……,这节课中学生的合作交流体现得较为充分,在第一次整理书后让学生交流整理的方法,在合理交流后小组进一步交流分类方法并重新整理书包,并比较自己与组内其他成员分类的异同,在一次次的合作交流中体验了分类的多样性,懂得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最后还安排了一个“给教室里的人进行分类”的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课堂上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学生还穿梭于教室中进行调查。每一组的分类都里五花八门,有按男女、高矮、胖瘦分类的;有按师生、班干部与非班干部、组长与组员分类的……下课铃响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好习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借助整理书包,让学生建立分类的概念,学会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所以,在课堂上我放手让学生各自整理自己的书包,并重点放在让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整理方法上,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组教材

  由于各个学校的环境不同,学生的条件和水平不同,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不一定适合每个学校的学生,有些活动受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因此,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中的活动内容有所取舍;要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设计适合学生自己的,具有一定综合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例如:我在教学“求平均数”三年级下册 “统计与可能性”第一个课题“奖牌给哪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在这一课时的后半部分,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个这样的空白统计表

  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内容去填写,可以下位自由讨论,调查并求出他们的平均数,余数忽略不计。(题目要求出示后,课堂顿时热闹非凡,学生纷纷下位或找合作伙伴讨论,或调查数据,有一个同学还看着小手表测量同伴的脉搏)。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后,全班进行交流,学生的回答令我为之一震,大为叹服。

  李大超:我调查了几位同学每周用的零花钱,算出平均是8元,吕涂星比平均数还多14元,以后他应该节约一点。邹艳家里很困难,每周只有2元零花钱,他还要省着买文具,我们以后应该多帮助他。

  王芳:我调查了我们这组同学的体重,平均体重是33千克,曾行有49千克,是个小胖子,要减肥才行。

  王晨曦:我爸爸是医生,他告诉过我怎么测心跳,所以我测了几个同学一分钟心跳的次数,我们平均心跳次数是一分钟77下,罗志翔比平均心跳多了10下。

  于俊峰:我调查 几个同学的身高,算出平均身高是131厘米,何明烘最矮,要多吃蔬菜,多做运动才能长高。

  ……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自由的发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里原来安排了一个调查身高求平均数的实践活动,这堂课我打破了教材的局限,出示一个空白统计表,让学生自己选择内容填,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广阔性,学生可以放飞自己的思维,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创造;学生下位自由讨论,测量调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民主和谐,互想尊重,互相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其教学效果是超乎想象。

  总之,学生通过调查同伴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并求出平均数,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求出平均数后,在交流的过程中学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如:要加强体育锻炼,要节约零花钱等,这里对学生思想品德是一种教育并适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产生情趣,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新型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创新的自由天地。


相关内容

  • 初中生物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的研究
  •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社会的急剧变革,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生物科学的发展了也与时俱进,已经到来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生物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生物科技队伍,就成为当 ...

  • 小学语文学科校本研修
  • 南严小学基础教育研修 课 题 类 别 课 题 名 称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学 科 分 类 小学语文 课题行政负责人 课题业务负责人 高晓红 负责人所在单位 华西镇南严小学 时 间 2010-----2011 南严小学语文学科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校语文教师之 ...

  •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关注身体健康的发展,因此在青少年阶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受益一生的事情.所以针对此种情况,初高中的体育课堂所承载的内容越来越多,对体育课堂的有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通过我当体育老师的经验结合科学的教育理念,在本文中我将要 ...

  • 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
  • <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大连第71中学 符玲 我校<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是大连市西岗区"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一.课题的提出 1. 背景与意义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时代,它为教育的发 ...

  •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结题报告
  • 篇一: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结题报告 编号: ln0384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结 题 报 告 申请人姓名 朱占强 申请人所在单位名称 辽宁省大洼县田庄台学校<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结题报告 辽宁省大洼县田庄台学校课题组 负责人:何永 ...

  •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课题小结
  •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课题小结 (2011-06-27 21:16:59) 转载▼ 标签: 分类: 方案总结 杂谈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课题小结 本学期我申报了<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的课题,现将一学期来的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研究目标: 1. 探索并形成小学语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 ...

  •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共7篇)
  • 篇一: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建构反思 这次听专家幸兴所做报告受益匪浅,帮我们解决了很多教学上的困惑.对于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有了规划思路.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无论 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 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 ...

  • 小学创新教学设计提纲
  • <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学习提纲(小学) 导言 ﹡"教学行为是由内在的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和教师的实践智慧转化而来的活动状态." ﹡按照性质分: 1. 程序性教学行为.(备课.编写教案.板书等) 2. 生成性教学行为. 3. 策略性教学行为. ﹡按照课堂教学分:教学前 ...

  • 国培计划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
  •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 杨源晶 一. 问题的提出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以学生‚能做某事‛为描述方式设定各级教学目标和要求,强调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在做事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