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3第一周教案

时间:第一周 星期一上午(2月25日) 指导者:陈冬妮

活动一:儿歌——做彩灯,闹元宵 活动目标:

1、学会清晰、准确地朗诵儿歌,理解儿歌的意义。

2、观赏民间艺术活动,感受节日气氛。

3、初步学会创编有关花灯的儿歌或顺口溜。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带幼儿于元宵期间参观灯展。

2、物质准备:花灯若干盏、多媒体课件。

3、环境创设:收集各种花灯,在活动室里布置灯展。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仔细观察和比较活动室里的各种花灯。

讨论:花灯美在哪里?你最喜欢哪一盏花灯?

二、出示PPT ,进一步观察灯展。

师:这里有一个热闹的灯展会,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你最喜欢哪一盏?

三、以形声并茂的朗诵介绍儿歌给幼儿,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 谈话:好姥姥的手儿巧,做了哪些什么灯?

2、 引出儿歌,幼儿学习几遍。

(1)、全体朗诵儿歌

(2)、女孩子朗诵儿歌

(3)、男孩子朗诵儿歌

四、学习创编儿歌

1、 提出仿编要求

(1)、仔细观察什么样的灯给谁?

(2)、按照原儿歌的格式和句型来编。

(3)、儿歌句子要顺口、好听、简洁。

2、 幼儿自由编儿歌,并念给旁边幼儿听,老师巡回辅导。

3、 请个别幼儿将仿编的儿歌朗诵出来。

活动延伸:

播放有关元宵的背景音乐,指导幼儿学做简易的花灯,如西瓜灯、小兔灯等,感受做花灯的乐趣。 活动二:区域活动:

活动内容:区域活动详见第一周区域计划

时间:第一周 星期一下午(2月25日) 指导者:陈美凤

活动三:泥工活动——一碗元宵丸

活动目标:

1、感受元宵节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

2、学习运用“平均分泥、压坑、捏薄边的技能。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橡皮泥、泥工板、各种泥工工具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赏花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节日会举办灯展啊?人们除了观赏灯展还会做些什么事情啊?那你们都吃过元宵圆吗?元宵圆用闽南话怎么说?你们知道泉州的元宵圆是怎么做的吗?

二、幼儿观看元宵丸和碗的制作方法的图片,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幼儿观看“元宵丸”制作方法的图片,并自由讲述探索制作方法。

(1)师:元宵丸的制作方法分成几个步骤啊?顺序分别是什么?

(2)教师小结制作方法:做元宵丸的泥要先搓长,再分成同样大小的许多块,先取一块泥团圆当馅,再取一块泥团圆压扁包在馅外,再轻轻团得光滑。

2、幼儿观看“碗”制作方法的图片,并自由讲述探索制作方法。

(1)师:那元宵丸做好了!要用什么东西来盛啊?要怎么制作?分成几部分?

(2)教师小结制作方法:先团圆,然后压坑,再把边缘捏爆,塑造时用力咬均匀,碗座不要太粗大。

三、提出要求,幼儿塑造“一碗元宵丸”。

1、活动要求:

(1)请小朋友捏的时候要先将橡皮泥分块。

(2)活动时,请小朋友要安静,不要喧哗。

(3)活动结束,收橡皮泥时,请把橡皮泥,全部团在一起放进盒子里。

2、幼儿塑造,教师观察指导。

四、作品欣赏与评价。

师:你觉得谁的“一碗元宵丸看起来最好吃?为什么?

活动四: 安全活动——注意安全

活动目标:

1、知道行走、沐浴等日常生活的基本安全常识。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教育挂图《走路的安全》,幼儿操作材料《谁对谁错?》等。

活动过程:

一、浴室里的安全。

1、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在浴室沐浴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师: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洗澡啊?是怎么洗的?那洗澡时要注意什么事情啊?为什么?

2、教师知道幼儿完成操作材料《谁对谁错?》。

(1) 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图片的内容?

(2) 请幼儿判断对错,并在正确的图旁花一朵小红花。

二、走路安全。

1、引导 幼儿观察教育挂图《走路的安全》,说出图片内容。

(1) 师:明明是怎样走路的?红红呢?

(2) 师:谁走路时注意安全?应该向谁学习?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走路时的注意事项。

(1)师:小朋友走路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小结:今后小朋友在沐浴时、走路时等做任何事情时,都要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在走廊、楼梯、拐角处等地方不横冲直撞,注意行走安全。

时间:第一周 星期二上午(2月26日) 指导者:陈美凤

活动一: 数学活动——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群数的点数方法,能正确数出7以内的数量。

2、能将数量在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或圆点表示物体的数量。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7的数卡和点卡若干,数量为1-7的各种玩具图卡若干、超市货架底版,“小小超市员”和“给动物搬新家”的分组操作材料。幼儿活动操作材料《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活动过程:

一、超市情境导入,学习目测群数的方法。

1、出示各种玩具图卡,引导幼儿学习目测群数的方法。

师:超市里有许多玩具,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玩具,每种玩具的数量有多少。你是怎么数的?

2、引导幼儿用目测群数的方法点数。

3、教师小结:先看图卡里集中在一起的的玩具有多少个,再数完剩下的玩具,这样就能得到图卡中玩具的总数量。

二、集体操作:整理货架。

1、出示超市货架底版,与幼儿共同讨论整理货架的规则:将数量相同的玩具放在同一层。

2、请一名幼儿示范,教师与其他幼儿共同检查。

3、出示1-7的数卡,请幼儿分别将这些数卡摆放到相应的货架旁:货架上的玩具数量是几,就在该层货架旁摆上数字几的数卡。

三、幼儿分组操作。

1、教师介绍2种操作材料,讲解示范的操作方法。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第一组:小小超市员。提供超市货架底版,每层货架上摆5张数量为7以内的各种食品图卡,其中只有一张图卡上的食品数量与其他4张不同。请幼儿当小小超市员,检查食品在货架上的摆放情况,找出每层货架上放错的食品图卡,并将其放在正确的货架上,是每层货架上的食品数量都相同,最后在每层货架旁摆放对应的数卡或点卡。

(2)第二组:给动物搬新家。提供7座房屋底版,以及数量为1-7的各种动物的图卡若干。请幼儿给动物搬新家,数量相同的动物住在同一座房子里,最后再根据房屋里住的每种动物的数量,在该房屋的屋顶上贴上对应的数卡或点卡。

3、师生集体共同检查操作成果。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活动二:体育活动——帮助朋友

活动目标:

1、会在场地内四散追逐跑。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在宽阔的操场上。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导幼儿寻找身体能动的部位,做热身运动。

1、师:我们都是好朋友,互相寻找身体有哪些能动的部位?

2、教师引导幼儿边找边做相应的动作,如摇头、耸肩、伸臂、抬腿、转角裸等。

二、幼儿游戏“帮助朋友”。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个有趣的游戏,名字就叫做“帮助朋友”,那这个游戏要怎么玩呢?那请小朋友们可得认真听了!

1、介绍玩法:我会选一名小朋友来当追逐者,其他小朋友在场地内四散跑。当逃者快被捉住时,可以迅速寻找一个朋友拉起手,或者其他小朋友可以跑过去与其拉手,这时追逐者便不能再追,二只能去追没有拉手的小朋友。被追逐者抓到的小朋友,要与其互换角色,然后继续游戏。

2、交代规则:小朋友拉手的时间不能太长。

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玩法进行游戏。

四、放松活动。

引导幼儿边和好朋友一起跳邀请舞。

时间:第一周 星期二下午(2月26日) 指导者:陈冬妮 活动三:角色游戏

————详见创造性角色游戏第一段第一次指导

时间:第一周 星期三上午(2月27日) 指导者:陈冬妮

活动一:故事——恐龙妈妈藏蛋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大胆猜测并初步地讲述恐龙妈妈藏蛋后发生的事情。

2、体验编讲图片内容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育挂图《语言·恐龙妈妈藏蛋》,一只恐龙玩具。

活动过程:

一、以玩藏蛋的游戏。体验藏的方法,知道怎样藏不被人发现。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东西。你们看看是什么?我们一块来玩藏蛋的游戏,一些小朋友来找蛋,你们要看那些地方藏蛋,不容易被发现?

师提问:“你把蛋藏哪了?你为什么要这样藏?”

二、出示教育挂图①②,引导幼儿围绕恐龙妈妈怎样藏蛋进行看图讲述。并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恐龙妈妈藏蛋的办法。

1、师提问:恐龙妈妈要去找东西吃。可她又怕蛋打碎,你们猜猜恐龙妈妈会想什么办法? 教师出示图一问图上画着谁?是什么地方?他在干什么?“请小朋友来帮助恐龙妈妈找一找图上哪些地方可以藏恐龙蛋?

2、师提问:恐龙妈妈最后会把蛋藏在那?你觉得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

三、鼓励幼儿展开想象,大胆猜测恐龙妈妈藏蛋后发生的事情。

师提问:恐龙妈妈把蛋藏好后,就离开了。那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

四、出示教育挂图③④,引导幼儿观察和讲述。

师提问: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熊在干什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小熊到沙滩上运了些鹅卵石回家盖房子,他把恐龙蛋当做鹅卵石砌在了墙里。 师提问:这下放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小熊在怎么想,怎么做?

小结:有天晚上,小熊醒来惊奇地发现砌在墙上的鹅卵石不见了,而自己床铺上却睡着一只小恐龙。

五、启发幼儿想象,帮助小熊想办法。

提问:这下,小熊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小熊想想办法。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域活动中可请幼儿幼儿与同伴相互将图片内容完整地讲述出来。

活动二:歌曲——十个小矮人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并能按规则愉快地参与游戏。

2、初步能根据音区、乐句的变化快速做出反应。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十个小矮人》、多媒体视频、小矮人图片,1~10数卡。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游戏,大家多开心呀!现在请大家听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

二、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一同欣赏和学习,初步感知歌曲中音区的变化。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倾听。

2、教师结合教具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十个小矮人是从1开始顺数到10. 师:歌曲里面的节奏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喜欢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学唱歌曲。

三、介绍游戏玩法,鼓励家长和幼儿一同随乐游戏。

游戏一:听到高音区音乐时,请幼儿手牵手踮起跟学高人走路,听到低音区音乐时,请幼儿手牵手踮起跟学矮人走路,注意按音乐的节奏走。

游戏二:幼儿站在里圈按顺时针方向走。老师站在外圈按逆时针方向走。幼儿扮演小矮人,老师扮演高人。再交换角色游戏。

四、提要求

1、认真听音乐,按音乐的节奏走。

2、要学高人走、矮人走路。

五、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

1、鼓励幼儿随乐边唱边游戏。

2、逐步增加游戏难度,如:当唱到每个乐句的“人”时就做拍手动作。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整合《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故事讲述。

时间:第一周 星期三下午(2月27日) 指导者:陈美凤 活动三:结构游戏

————详见创造性结构游戏第一阶段第一次指导

时间:第一周 星期四上午(2月28日) 指导者:陈美凤

活动一:美术活动——愉快的春节

活动目标:

1、能回忆过春节的情景,画出过年喜庆、热闹的场景。

2、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有关春节的图片、挂历和照片,勾线笔、画册、水彩笔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回忆、交流“愉快的春节”,丰富表象和经验。

师: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穿着什么样的服装?表情怎么样? 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2、幼儿交流、讨论,及教师小结。

二、教师讲解示范。

1、启发构思。

师: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过春节时什么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和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

2、示范构图。

(1)教师边参与幼儿谈论边示范,画出主要人物和场景,也可以请能力较强的幼儿上前示范。

3、启发添画。

(1)引导幼儿根据绘画的主题,添画细节和背景,选择鲜艳、喜庆的颜色,表现新年热闹、喜庆的场景。

三、组织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出要求。

(1))要先构思,想想你要画什么,要怎么合理布置画面才会漂亮。

(2)可以先画出大的、主要的东西,再惊醒添画细节和背景。

(3)在画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吵闹。

2、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观察指导,给幼儿适当、必要的帮助。

四、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1、师:你觉得谁的画最漂亮?为什么? 或哪里漂亮? 2、结合作品,引导幼儿说说新年愿望。

活动二:区域活动:

活动内容:区域活动详见第一周区域计划

时间:第一周 星期四下午(2月28日) 指导者:陈冬妮

活动三: 社会活动——我能专心

活动目标:

1、知道专心学习才有收获。

2、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做好眼前的事。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师事先拍摄好的幼儿不专心的视频片段,“小小哨兵”游戏图。 活动过程: 一、倾听小故事,体验“专心才有收获”。

1、讲述故事《小猫钓鱼》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

师提问:为什么小猫一条小鱼也钓不到?后来小猫钓到鱼了吗?它是在怎么做的? 小结:要专心才有收获。

二、观看视频片段,讨论应该怎样做才能专心。

1、引入生活情境片段,讨论:她们的行为好不好?会带来什么后果?

小结:专心学习才能学到知识,掌握本领。

2、讨论:怎样做才能专心?

小结:一次只做一件事,眼睛注意看,耳朵注意听,脑子跟着想,精神要集中。

三、游戏体验。

游戏“小小哨兵”。

规则:在一张印满了孩子图像的彩纸上,躲藏着一些“敌人”,请幼儿当小小哨兵,一行行地仔细辨别,把每个人“敌人”都找出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比一比谁更专心,进行评比活动,及时对幼儿自我控制行为进行点评。

活动四:智力游戏——找家

活动目标:

1、尝试开动小动脑筋。

2、熟悉自己家庭的地址、父母的姓名和职业。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警察帽子一顶,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音乐《我爱我的家》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心和照顾,请问你知道爸爸、妈妈的姓名?你家住在哪里?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吗?

二、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1、玩法:教师扮民警,一个幼儿扮迷路的孩子,要求民警送他回家。迷路的幼儿可对民

警说:“阿姨,我找不到家了,请您送我回家吧!”民警可问:“你家住在哪里?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工作的?”幼儿讲对了,民警就领着他绕活动室走一圈,送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再换一个幼儿扮迷路孩子,游戏重新开始。

2、幼儿熟悉玩法后,可变换角色,请能力强的幼儿当民警,反复游戏。也可布置家,汽车站、超市等地方,送迷路孩子回家,可以步行,也可以乘汽车。

3、规则:说对了民警才能把他送回家。

三、幼儿分成小组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四、组织班级幼儿一起游戏。游戏可循环开始。

五、活动结束。

时间:第一周 星期五上午(3月1日) 指导者:陈冬妮

活动一:主题——与众不同的我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知道每个人都是与众不用、独一无二的。

2、观察比较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3、学习改编简单的儿歌。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镜子人手一个。双胞胎图片。“与众不同的我”调查表、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仔细看看,老师长什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见过一位长得和老师一模一样的人吗?

二、出事双胞胎图片,寻找双胞胎的不同。

师:图上的这两个人一模一样吗?找一找她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从外貌上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双胞胎也有细微的不同之处。

二、画一画、说一说与众不同的我。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特点,用简单的图示完成与众不同的我”调查表。

2、组织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调查表。

师:除了外貌,你觉得自己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请你和周围的小伙伴说一说。 小结:不仅是外貌,我们每个人的性格、爱好等也都是不相同的。

四、教师结合动作,富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1、启发幼儿两人一组,根据自己的同伴的特点改变儿歌。

2、根基幼儿改编情况进行小结,并邀请改编有特色的幼儿上台表演。

师:我和你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一个小朋友编了一首儿歌《不一样的我和你》,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活动中,投放画纸和油画棒,引导幼儿画自己。

时间:第一周

活动二:区域活动: 活动内容:区域活动详见第一周区域计划 星期五下午(3月1日) 指导者:陈美凤 活动三:表演游戏 ————详见创造性表演游戏第一阶段第一次指导

时间:第一周 星期一上午(2月25日) 指导者:陈冬妮

活动一:儿歌——做彩灯,闹元宵 活动目标:

1、学会清晰、准确地朗诵儿歌,理解儿歌的意义。

2、观赏民间艺术活动,感受节日气氛。

3、初步学会创编有关花灯的儿歌或顺口溜。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带幼儿于元宵期间参观灯展。

2、物质准备:花灯若干盏、多媒体课件。

3、环境创设:收集各种花灯,在活动室里布置灯展。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仔细观察和比较活动室里的各种花灯。

讨论:花灯美在哪里?你最喜欢哪一盏花灯?

二、出示PPT ,进一步观察灯展。

师:这里有一个热闹的灯展会,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你最喜欢哪一盏?

三、以形声并茂的朗诵介绍儿歌给幼儿,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 谈话:好姥姥的手儿巧,做了哪些什么灯?

2、 引出儿歌,幼儿学习几遍。

(1)、全体朗诵儿歌

(2)、女孩子朗诵儿歌

(3)、男孩子朗诵儿歌

四、学习创编儿歌

1、 提出仿编要求

(1)、仔细观察什么样的灯给谁?

(2)、按照原儿歌的格式和句型来编。

(3)、儿歌句子要顺口、好听、简洁。

2、 幼儿自由编儿歌,并念给旁边幼儿听,老师巡回辅导。

3、 请个别幼儿将仿编的儿歌朗诵出来。

活动延伸:

播放有关元宵的背景音乐,指导幼儿学做简易的花灯,如西瓜灯、小兔灯等,感受做花灯的乐趣。 活动二:区域活动:

活动内容:区域活动详见第一周区域计划

时间:第一周 星期一下午(2月25日) 指导者:陈美凤

活动三:泥工活动——一碗元宵丸

活动目标:

1、感受元宵节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

2、学习运用“平均分泥、压坑、捏薄边的技能。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橡皮泥、泥工板、各种泥工工具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赏花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节日会举办灯展啊?人们除了观赏灯展还会做些什么事情啊?那你们都吃过元宵圆吗?元宵圆用闽南话怎么说?你们知道泉州的元宵圆是怎么做的吗?

二、幼儿观看元宵丸和碗的制作方法的图片,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幼儿观看“元宵丸”制作方法的图片,并自由讲述探索制作方法。

(1)师:元宵丸的制作方法分成几个步骤啊?顺序分别是什么?

(2)教师小结制作方法:做元宵丸的泥要先搓长,再分成同样大小的许多块,先取一块泥团圆当馅,再取一块泥团圆压扁包在馅外,再轻轻团得光滑。

2、幼儿观看“碗”制作方法的图片,并自由讲述探索制作方法。

(1)师:那元宵丸做好了!要用什么东西来盛啊?要怎么制作?分成几部分?

(2)教师小结制作方法:先团圆,然后压坑,再把边缘捏爆,塑造时用力咬均匀,碗座不要太粗大。

三、提出要求,幼儿塑造“一碗元宵丸”。

1、活动要求:

(1)请小朋友捏的时候要先将橡皮泥分块。

(2)活动时,请小朋友要安静,不要喧哗。

(3)活动结束,收橡皮泥时,请把橡皮泥,全部团在一起放进盒子里。

2、幼儿塑造,教师观察指导。

四、作品欣赏与评价。

师:你觉得谁的“一碗元宵丸看起来最好吃?为什么?

活动四: 安全活动——注意安全

活动目标:

1、知道行走、沐浴等日常生活的基本安全常识。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教育挂图《走路的安全》,幼儿操作材料《谁对谁错?》等。

活动过程:

一、浴室里的安全。

1、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在浴室沐浴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师: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洗澡啊?是怎么洗的?那洗澡时要注意什么事情啊?为什么?

2、教师知道幼儿完成操作材料《谁对谁错?》。

(1) 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图片的内容?

(2) 请幼儿判断对错,并在正确的图旁花一朵小红花。

二、走路安全。

1、引导 幼儿观察教育挂图《走路的安全》,说出图片内容。

(1) 师:明明是怎样走路的?红红呢?

(2) 师:谁走路时注意安全?应该向谁学习?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走路时的注意事项。

(1)师:小朋友走路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小结:今后小朋友在沐浴时、走路时等做任何事情时,都要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在走廊、楼梯、拐角处等地方不横冲直撞,注意行走安全。

时间:第一周 星期二上午(2月26日) 指导者:陈美凤

活动一: 数学活动——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群数的点数方法,能正确数出7以内的数量。

2、能将数量在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或圆点表示物体的数量。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7的数卡和点卡若干,数量为1-7的各种玩具图卡若干、超市货架底版,“小小超市员”和“给动物搬新家”的分组操作材料。幼儿活动操作材料《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活动过程:

一、超市情境导入,学习目测群数的方法。

1、出示各种玩具图卡,引导幼儿学习目测群数的方法。

师:超市里有许多玩具,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玩具,每种玩具的数量有多少。你是怎么数的?

2、引导幼儿用目测群数的方法点数。

3、教师小结:先看图卡里集中在一起的的玩具有多少个,再数完剩下的玩具,这样就能得到图卡中玩具的总数量。

二、集体操作:整理货架。

1、出示超市货架底版,与幼儿共同讨论整理货架的规则:将数量相同的玩具放在同一层。

2、请一名幼儿示范,教师与其他幼儿共同检查。

3、出示1-7的数卡,请幼儿分别将这些数卡摆放到相应的货架旁:货架上的玩具数量是几,就在该层货架旁摆上数字几的数卡。

三、幼儿分组操作。

1、教师介绍2种操作材料,讲解示范的操作方法。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第一组:小小超市员。提供超市货架底版,每层货架上摆5张数量为7以内的各种食品图卡,其中只有一张图卡上的食品数量与其他4张不同。请幼儿当小小超市员,检查食品在货架上的摆放情况,找出每层货架上放错的食品图卡,并将其放在正确的货架上,是每层货架上的食品数量都相同,最后在每层货架旁摆放对应的数卡或点卡。

(2)第二组:给动物搬新家。提供7座房屋底版,以及数量为1-7的各种动物的图卡若干。请幼儿给动物搬新家,数量相同的动物住在同一座房子里,最后再根据房屋里住的每种动物的数量,在该房屋的屋顶上贴上对应的数卡或点卡。

3、师生集体共同检查操作成果。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活动二:体育活动——帮助朋友

活动目标:

1、会在场地内四散追逐跑。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在宽阔的操场上。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导幼儿寻找身体能动的部位,做热身运动。

1、师:我们都是好朋友,互相寻找身体有哪些能动的部位?

2、教师引导幼儿边找边做相应的动作,如摇头、耸肩、伸臂、抬腿、转角裸等。

二、幼儿游戏“帮助朋友”。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个有趣的游戏,名字就叫做“帮助朋友”,那这个游戏要怎么玩呢?那请小朋友们可得认真听了!

1、介绍玩法:我会选一名小朋友来当追逐者,其他小朋友在场地内四散跑。当逃者快被捉住时,可以迅速寻找一个朋友拉起手,或者其他小朋友可以跑过去与其拉手,这时追逐者便不能再追,二只能去追没有拉手的小朋友。被追逐者抓到的小朋友,要与其互换角色,然后继续游戏。

2、交代规则:小朋友拉手的时间不能太长。

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玩法进行游戏。

四、放松活动。

引导幼儿边和好朋友一起跳邀请舞。

时间:第一周 星期二下午(2月26日) 指导者:陈冬妮 活动三:角色游戏

————详见创造性角色游戏第一段第一次指导

时间:第一周 星期三上午(2月27日) 指导者:陈冬妮

活动一:故事——恐龙妈妈藏蛋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大胆猜测并初步地讲述恐龙妈妈藏蛋后发生的事情。

2、体验编讲图片内容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育挂图《语言·恐龙妈妈藏蛋》,一只恐龙玩具。

活动过程:

一、以玩藏蛋的游戏。体验藏的方法,知道怎样藏不被人发现。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东西。你们看看是什么?我们一块来玩藏蛋的游戏,一些小朋友来找蛋,你们要看那些地方藏蛋,不容易被发现?

师提问:“你把蛋藏哪了?你为什么要这样藏?”

二、出示教育挂图①②,引导幼儿围绕恐龙妈妈怎样藏蛋进行看图讲述。并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恐龙妈妈藏蛋的办法。

1、师提问:恐龙妈妈要去找东西吃。可她又怕蛋打碎,你们猜猜恐龙妈妈会想什么办法? 教师出示图一问图上画着谁?是什么地方?他在干什么?“请小朋友来帮助恐龙妈妈找一找图上哪些地方可以藏恐龙蛋?

2、师提问:恐龙妈妈最后会把蛋藏在那?你觉得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

三、鼓励幼儿展开想象,大胆猜测恐龙妈妈藏蛋后发生的事情。

师提问:恐龙妈妈把蛋藏好后,就离开了。那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

四、出示教育挂图③④,引导幼儿观察和讲述。

师提问: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熊在干什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小熊到沙滩上运了些鹅卵石回家盖房子,他把恐龙蛋当做鹅卵石砌在了墙里。 师提问:这下放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小熊在怎么想,怎么做?

小结:有天晚上,小熊醒来惊奇地发现砌在墙上的鹅卵石不见了,而自己床铺上却睡着一只小恐龙。

五、启发幼儿想象,帮助小熊想办法。

提问:这下,小熊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小熊想想办法。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域活动中可请幼儿幼儿与同伴相互将图片内容完整地讲述出来。

活动二:歌曲——十个小矮人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并能按规则愉快地参与游戏。

2、初步能根据音区、乐句的变化快速做出反应。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十个小矮人》、多媒体视频、小矮人图片,1~10数卡。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游戏,大家多开心呀!现在请大家听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

二、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一同欣赏和学习,初步感知歌曲中音区的变化。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倾听。

2、教师结合教具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十个小矮人是从1开始顺数到10. 师:歌曲里面的节奏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喜欢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学唱歌曲。

三、介绍游戏玩法,鼓励家长和幼儿一同随乐游戏。

游戏一:听到高音区音乐时,请幼儿手牵手踮起跟学高人走路,听到低音区音乐时,请幼儿手牵手踮起跟学矮人走路,注意按音乐的节奏走。

游戏二:幼儿站在里圈按顺时针方向走。老师站在外圈按逆时针方向走。幼儿扮演小矮人,老师扮演高人。再交换角色游戏。

四、提要求

1、认真听音乐,按音乐的节奏走。

2、要学高人走、矮人走路。

五、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

1、鼓励幼儿随乐边唱边游戏。

2、逐步增加游戏难度,如:当唱到每个乐句的“人”时就做拍手动作。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整合《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故事讲述。

时间:第一周 星期三下午(2月27日) 指导者:陈美凤 活动三:结构游戏

————详见创造性结构游戏第一阶段第一次指导

时间:第一周 星期四上午(2月28日) 指导者:陈美凤

活动一:美术活动——愉快的春节

活动目标:

1、能回忆过春节的情景,画出过年喜庆、热闹的场景。

2、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有关春节的图片、挂历和照片,勾线笔、画册、水彩笔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回忆、交流“愉快的春节”,丰富表象和经验。

师: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穿着什么样的服装?表情怎么样? 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2、幼儿交流、讨论,及教师小结。

二、教师讲解示范。

1、启发构思。

师: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过春节时什么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和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

2、示范构图。

(1)教师边参与幼儿谈论边示范,画出主要人物和场景,也可以请能力较强的幼儿上前示范。

3、启发添画。

(1)引导幼儿根据绘画的主题,添画细节和背景,选择鲜艳、喜庆的颜色,表现新年热闹、喜庆的场景。

三、组织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出要求。

(1))要先构思,想想你要画什么,要怎么合理布置画面才会漂亮。

(2)可以先画出大的、主要的东西,再惊醒添画细节和背景。

(3)在画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吵闹。

2、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观察指导,给幼儿适当、必要的帮助。

四、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1、师:你觉得谁的画最漂亮?为什么? 或哪里漂亮? 2、结合作品,引导幼儿说说新年愿望。

活动二:区域活动:

活动内容:区域活动详见第一周区域计划

时间:第一周 星期四下午(2月28日) 指导者:陈冬妮

活动三: 社会活动——我能专心

活动目标:

1、知道专心学习才有收获。

2、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做好眼前的事。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师事先拍摄好的幼儿不专心的视频片段,“小小哨兵”游戏图。 活动过程: 一、倾听小故事,体验“专心才有收获”。

1、讲述故事《小猫钓鱼》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

师提问:为什么小猫一条小鱼也钓不到?后来小猫钓到鱼了吗?它是在怎么做的? 小结:要专心才有收获。

二、观看视频片段,讨论应该怎样做才能专心。

1、引入生活情境片段,讨论:她们的行为好不好?会带来什么后果?

小结:专心学习才能学到知识,掌握本领。

2、讨论:怎样做才能专心?

小结:一次只做一件事,眼睛注意看,耳朵注意听,脑子跟着想,精神要集中。

三、游戏体验。

游戏“小小哨兵”。

规则:在一张印满了孩子图像的彩纸上,躲藏着一些“敌人”,请幼儿当小小哨兵,一行行地仔细辨别,把每个人“敌人”都找出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比一比谁更专心,进行评比活动,及时对幼儿自我控制行为进行点评。

活动四:智力游戏——找家

活动目标:

1、尝试开动小动脑筋。

2、熟悉自己家庭的地址、父母的姓名和职业。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警察帽子一顶,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音乐《我爱我的家》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心和照顾,请问你知道爸爸、妈妈的姓名?你家住在哪里?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吗?

二、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1、玩法:教师扮民警,一个幼儿扮迷路的孩子,要求民警送他回家。迷路的幼儿可对民

警说:“阿姨,我找不到家了,请您送我回家吧!”民警可问:“你家住在哪里?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工作的?”幼儿讲对了,民警就领着他绕活动室走一圈,送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再换一个幼儿扮迷路孩子,游戏重新开始。

2、幼儿熟悉玩法后,可变换角色,请能力强的幼儿当民警,反复游戏。也可布置家,汽车站、超市等地方,送迷路孩子回家,可以步行,也可以乘汽车。

3、规则:说对了民警才能把他送回家。

三、幼儿分成小组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四、组织班级幼儿一起游戏。游戏可循环开始。

五、活动结束。

时间:第一周 星期五上午(3月1日) 指导者:陈冬妮

活动一:主题——与众不同的我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知道每个人都是与众不用、独一无二的。

2、观察比较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3、学习改编简单的儿歌。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镜子人手一个。双胞胎图片。“与众不同的我”调查表、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仔细看看,老师长什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见过一位长得和老师一模一样的人吗?

二、出事双胞胎图片,寻找双胞胎的不同。

师:图上的这两个人一模一样吗?找一找她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从外貌上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双胞胎也有细微的不同之处。

二、画一画、说一说与众不同的我。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特点,用简单的图示完成与众不同的我”调查表。

2、组织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调查表。

师:除了外貌,你觉得自己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请你和周围的小伙伴说一说。 小结:不仅是外貌,我们每个人的性格、爱好等也都是不相同的。

四、教师结合动作,富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1、启发幼儿两人一组,根据自己的同伴的特点改变儿歌。

2、根基幼儿改编情况进行小结,并邀请改编有特色的幼儿上台表演。

师:我和你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一个小朋友编了一首儿歌《不一样的我和你》,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活动中,投放画纸和油画棒,引导幼儿画自己。

时间:第一周

活动二:区域活动: 活动内容:区域活动详见第一周区域计划 星期五下午(3月1日) 指导者:陈美凤 活动三:表演游戏 ————详见创造性表演游戏第一阶段第一次指导


相关内容

  • 二 上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精品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单元目标 识字1 more>> ·识字1-精彩教案好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实验教材分析 ·<识字1>课文内容 识字2 more>> ·识字2-经典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2-课文内容精彩推荐 识字3 ...

  • 跳绳的应用_初中体育教案
  • 跳绳的应用_初中体育教案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MSNQQ收藏淘江湖百度贴吧谷歌Buzz更多...百度分享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中 ...

  • 浅析高中地理的教案设计
  • 摘要:教案设计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教师只有提前做好教案设计,凸显出教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够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归纳,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案设计:设计策略 教案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之前,对教材内容的一种有效的整合和归纳,是对教学思路 ...

  • 幼师生教案写作教学反思
  • 幼师生教案写作教学反思 幼师生教案写作>教学反思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系 周 燕 [摘要]会写教案,会进行教学设计是每位学前教育师范生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文章在对目前教案教学模式进行新尝试和对学生关于教案写作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教案教学方式.教案语言的组织.教学设计的困难.利用模拟课堂 ...

  • 教案书写要求
  • 前村小学教案书写规范与检查的规定 教师备课并进行教学设计是本职工作的职责之一,认真书写教案是认真备课的体现,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为了更好更充分地发挥教案在教学中的作用,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对教案书写规范做如下规定: 1.课堂教学设计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是教案书写的必要前提. ...

  • 14[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电子教案
  •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教 案 学年度 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授课教师: 课程所属专业组: 汽车制造与维修 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授课教案 < ...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语文学科网址大全
  • 语文学科网址大全 1. - 大学语文基本能力训练. 2.- 中小学生作文辅导专业网站. 3.- 初中语文教学网,含作文.日记.咨询.教学等. 4.- 含语文论文.教案.课件资源等. 5.百分网 - 提供教案下载,课件.试卷等资源. 6. - 含教研动态,科研课题,中考辅导等. 7. - 高考语文教案 ...

  • 教案编写规范及要求
  • 职业学院教案编写规范及要求 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为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要求教师上课(所有的理论课和实验.实训等实践课)必须有教案,并且为了确保教案的编写质量,特制定本规范和要求. 一.教案的内涵 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 ...

  • [视频课件]初中各学科教案课件大全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