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凡卡》导学案
学习内容:15 《凡卡》
学习目标:
1、会准确读写本课生字词语,找准多音字,重点词语能理解运用。
2、敢大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凡卡生活的“苦”和信中回忆的“乐”,感受到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
4、认识“插叙”,掌握插叙的表达方法;学习“对比、反衬”的写作方法,并能从文中找到例子,学习“暗示”这一新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1、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2、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
知识链接:
《凡卡》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小说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那段最黑暗的时代。当时,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通过凡卡给爷爷的信,写出了学徒工的悲惨遭遇,对沙俄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控诉,从一个侧面揭露了沙皇制度的黑暗和当时社会的罪恶。“凡卡”正是千千万万俄国儿童的缩影。
学习时数: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1.《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在父亲的杂货店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凡卡就是这些可怜的小学徒中的一员。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走进凡卡的学徒生活,看看那个时代的农村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
2. 板题,读题。
3、交流课外查阅的有关资料。
二、自学体验:
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3、教师重在对学生读书习惯的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如:
“蘸 摩 撇 噎 搓 伊 ”的写法和读音。
2、各小组代表把自己最不认识的生字和最不理解的词语写1-2个在黑板上。
3、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
4、学生相互教读生字,组词,相互做自己出的预习题。
5、教师重在对学生自主识字和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指导。
四、归纳提升:
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生字带入句中,句子带入文中,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3、教师采取范读、提学生读、学生自主读、整体朗读等形式,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并采取学生评学生的办法进行评价(根据时间的长短,可读1个部分、2个部分,或全篇)。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的指导。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就学生汇报的生字进行再次的认读巩固;
2、对生字的书写进行重点指导,教师先找学生上黑板展写“蘸 摩 撇 噎 搓 伊 ”,若不正确,师生订正后,再让学生写在写字本上。
3、让学生对写字情况进行评价。
4、找出文中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做上记号。
5、能正确读写“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毒打、撇嘴、欺负、抽噎、匣子、冻僵、逗笑、窜过、孤儿、打搅、甜蜜、黑糊糊、笑眯眯”等词语。
6、我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国作家( )。我还知道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原因:
( )
六、反思总结:X K b 1.Co m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凡卡的学徒生活,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学体验: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部分来写的?
2、把凡卡信中的内容找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再说一说凡卡的学徒生活是怎样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苦”——阅读凡卡的信,围绕“苦”,体会凡卡的痛苦生活和急切的心情。
例:我的发现:凡卡的命运非常悲惨,主要体现在:
(2)“乐”——认识插叙,了解插叙内容对表达凡卡生活的作用。
例:他想起了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多么快乐的日子呀!我的体会是:
3、本课在表达上有那些特点?
4、文中哪一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学生就上面自学体验的问题,与小组学生进行交流。
2、在全班交流展示,并让学生相互评价,交流完善。
四、归纳提升:
1、学生自主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
2、学生自主交流所感悟的内容,并相互评价、补充、完善。
3、朗读课文,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词语填空我最行。
希望 期望 指望 巴望 盼望 渴望
(1)过了一个钟头,凡卡怀着甜蜜的( )睡熟了。
(2)凡卡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 )了,连狗都不如。
(3)凡卡疲惫极了,多么( )能好好地睡一觉 。
2、课文理解我最棒!
(1)“凡卡把他写的信塞进了邮筒,回来后,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对“甜蜜的希望”你是怎样理解的?
(2)你同情凡卡吗?相比之下,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怎样?请谈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练笔。(任选一个话题来写)
续写一: 凡卡的信终于寄走了,同时寄走了他满心的希望,他就是怀着这样的希望睡熟了,按着凡卡的想法,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续写二:再读凡卡的信,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信的后面写上一段自己想说的话。
15 《凡卡》导学案
学习内容:15 《凡卡》
学习目标:
1、会准确读写本课生字词语,找准多音字,重点词语能理解运用。
2、敢大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凡卡生活的“苦”和信中回忆的“乐”,感受到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
4、认识“插叙”,掌握插叙的表达方法;学习“对比、反衬”的写作方法,并能从文中找到例子,学习“暗示”这一新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1、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2、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
知识链接:
《凡卡》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小说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那段最黑暗的时代。当时,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通过凡卡给爷爷的信,写出了学徒工的悲惨遭遇,对沙俄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控诉,从一个侧面揭露了沙皇制度的黑暗和当时社会的罪恶。“凡卡”正是千千万万俄国儿童的缩影。
学习时数: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1.《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在父亲的杂货店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凡卡就是这些可怜的小学徒中的一员。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走进凡卡的学徒生活,看看那个时代的农村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
2. 板题,读题。
3、交流课外查阅的有关资料。
二、自学体验:
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3、教师重在对学生读书习惯的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如:
“蘸 摩 撇 噎 搓 伊 ”的写法和读音。
2、各小组代表把自己最不认识的生字和最不理解的词语写1-2个在黑板上。
3、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
4、学生相互教读生字,组词,相互做自己出的预习题。
5、教师重在对学生自主识字和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指导。
四、归纳提升:
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生字带入句中,句子带入文中,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3、教师采取范读、提学生读、学生自主读、整体朗读等形式,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并采取学生评学生的办法进行评价(根据时间的长短,可读1个部分、2个部分,或全篇)。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的指导。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就学生汇报的生字进行再次的认读巩固;
2、对生字的书写进行重点指导,教师先找学生上黑板展写“蘸 摩 撇 噎 搓 伊 ”,若不正确,师生订正后,再让学生写在写字本上。
3、让学生对写字情况进行评价。
4、找出文中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做上记号。
5、能正确读写“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毒打、撇嘴、欺负、抽噎、匣子、冻僵、逗笑、窜过、孤儿、打搅、甜蜜、黑糊糊、笑眯眯”等词语。
6、我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国作家( )。我还知道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原因:
( )
六、反思总结:X K b 1.Co m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凡卡的学徒生活,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学体验: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部分来写的?
2、把凡卡信中的内容找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再说一说凡卡的学徒生活是怎样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苦”——阅读凡卡的信,围绕“苦”,体会凡卡的痛苦生活和急切的心情。
例:我的发现:凡卡的命运非常悲惨,主要体现在:
(2)“乐”——认识插叙,了解插叙内容对表达凡卡生活的作用。
例:他想起了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多么快乐的日子呀!我的体会是:
3、本课在表达上有那些特点?
4、文中哪一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学生就上面自学体验的问题,与小组学生进行交流。
2、在全班交流展示,并让学生相互评价,交流完善。
四、归纳提升:
1、学生自主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
2、学生自主交流所感悟的内容,并相互评价、补充、完善。
3、朗读课文,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词语填空我最行。
希望 期望 指望 巴望 盼望 渴望
(1)过了一个钟头,凡卡怀着甜蜜的( )睡熟了。
(2)凡卡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 )了,连狗都不如。
(3)凡卡疲惫极了,多么( )能好好地睡一觉 。
2、课文理解我最棒!
(1)“凡卡把他写的信塞进了邮筒,回来后,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对“甜蜜的希望”你是怎样理解的?
(2)你同情凡卡吗?相比之下,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怎样?请谈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练笔。(任选一个话题来写)
续写一: 凡卡的信终于寄走了,同时寄走了他满心的希望,他就是怀着这样的希望睡熟了,按着凡卡的想法,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续写二:再读凡卡的信,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信的后面写上一段自己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