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息居饮食谱

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

标签:

霍乱

海昌

医案

方子

王孟英

上海

分类: 【古代医生】

本博主注:之前的省略了

在公元1849年到1852年期间,也就是王孟英四十几岁的时候,他的朋友们帮助他刊印了《回春录》、《仁术志》、《温热经纬》等书。  在公元1851年的时候,王孟英的老母亲去世了。母亲的去世给王孟英的打击很大,母亲在临终的时候让他把自己葬在皋亭山,说这是回海昌老家的便道,方便以后孩子们来祭拜她。  这是那年的夏天。江南天气湿热。王孟英跪在母亲的坟墓前。突然,他感觉自己开始思念家乡了,那里,是安葬着他祖辈的地方。其实,王孟英也思念故乡很久了,此时太平天国的队伍已经要打过来,杭州城内的物价飞涨,像王孟英这样的贫困人家已经开始感到无力支撑。  但是,老家海昌祖上留下的几间房子已经被族人给分了,自己回去没地方住啊,怎么办呢?  这时候,一位叫谢再华的朋友出现了。这位谢再华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他是住在杭州城的保佑坊那里的,不知道怎么就和王孟英认识了,有一天王孟英就对谢再华说,你住的这个地方会有火灾,希望你赶快搬家,这位谢再华也特听话,回家收拾收拾打个包就搬走了,等到了秋天,果然保佑坊那里发生了火灾(反对中医的人一定认为是王孟英放的火,否则不会这么灵),谢再华侥幸躲过了,从此对王孟英感谢异常。在他听说王孟英想要搬回海昌老家,却没有房子住以后,就开始东奔西跑,为王孟英打探消息,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没多久,他领来了一位叫管芝山的朋友,介绍给王孟英,说:这位管芝山就住在海昌,他们家在海昌北乡的渟溪,那里风景非常的漂亮,民风也淳朴,如果您愿意回去,他可以带您去,你们可以做邻居。  王孟英大喜,有人带路,当然大大的好,也没客气,就立刻跟着管芝山,乘船来到了故乡海昌,一看,果然是世外桃源,于是,就租了一个姓朱的人家的房子,然后,立刻行动,就把家人(此时只有老婆和几个女儿,根据文献分析,可能还有几个侄儿)带来定居了。其实,王孟英此时返回故乡,是很凄凉的,因为他的家里基本上是一贫如洗,什么都没有,值钱的家当也就是个砚台,我估计他搬家肯定特简单,也甭什么搬家公司了,自个儿包了几件破衣服,手里端着个宝贝砚台,就算搬家了,他说他在父亲去世以后,“即携一砚以泛于江,浮于海,荏苒三十余年,仅载一砚归籍”,所以后面出版的一本医案集的名字他就给起成了《归砚录》。  这一年,王孟英五十一岁。 一个五十一岁的人,在江湖上混了几乎一辈子,最后家当却只有一个砚台,从我们现在以金钱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角度看,他活得太失败,几乎可以做为成功学励志讲座的反面典型了。  但是,他却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彩的中医著作,却救治了那么多的濒于死亡的患者,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成功的。  至少,他实现了对父亲的承诺:做个对世界有用的人。 从此,王孟英开始了在海昌的行医生涯,但是,由于杭州等地的人都知道他治病治得好,所以还常请他过去,于是我们再看这个时期王孟英的医案,经常可以见到他“游”这儿、“游”那儿的,其实什么游啊,您以为王孟英穷得只剩个砚台了还旅游呢?就是去看病,古代人特文雅,喜欢用个体面的词儿。  汇报一下这个时期王孟英的诊疗工作吧。  有位姓吕的女士病了二十多天了,请王孟英来诊病,王孟英来到患者的家里,一进屋,吓了一跳,原来这位女士光着身子躺在床上呢(裸衣而卧),虽然神智不清,但还知道来了人,自己拉个被盖在了胸口。  有的朋友问古代诊病如果患者是妇女,是不是就不能诊脉,隔着帘儿,还需要拉根丝线啊?从这则医案来看,似乎民间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这还有一光着的呢。  王孟英于是就诊了脉,脉象是细而无神,再看这位患者,最突出的症状就是浑身大汗,似乎是热的,但是身体的肌肤很凉,咽喉痛,不能喝下水,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了,还心烦。  王孟英分析,这是外假热,内真寒啊,是肾阳极亏,虚阳外越,所以才在外面表现得像是热证似的,其实不是啊。于是开了熟地一两、肉桂、附子各一钱,菊花三钱,药熬好后,等到晾凉了再给患者服用下去,一付药以后,患者的症状就消失了(诸病如失),当天就可以喝粥。  继续服用药物十天后,就痊愈了。  各位,我为什么要从众多的医案中拿出这个来呢?因为这个医案王孟英使用的是傅青主的治疗方法,熟地一两、桂附一钱,这是傅青主开方的典型特征,对于需要补的,加大份量集中火力,有的时候傅青主熟地开到三两(如我经常使用的傅青主引火汤),对于引火下行的桂附等药,经常是一钱就可以了,这种方子对证后,常在一二付间大效。  王孟英是带头不承认《傅青主女科》是傅青主写的,他认为该书文笔不好,玷污了傅青主的名声,但他认可陈士铎,认为陈士铎的方子好,可为什么陈要假托神仙呢?王孟英说他也不懂,其实他哪里知道清朝初年微妙的政治形势啊?再汇报一位,这次是王孟英去梅泾的时候,王孟英的朋友吕慎庵请他去诊的病,患者是沈则甫的夫人,这位妇女两年前患了带下病,从那以后,就开始总是泻肚子,这一年夏天尤其严重,症状是每天早晨泻的严重(注意,这样的患者现在也很多),肠鸣,胸闷,有时呕,夜里睡眠不好,形色消瘦,月经渐少。  王孟英诊脉后,认为是脾胃虚,肝木来侮,生化无权(中医术语,意思是脾胃虚,吸收的营养不够,人体就没有生长的物质基础了),气血将要枯竭啊。  于是开了寒热并调,攻补兼施的方子:党参、山药、赤石脂、禹余粮、茯苓、白芍、煨诃子、橘皮、牡蛎、乌梅肉炭、酒炒黄柏、熟附子、炙甘草,米汤煎药,细细呷服。  开完了方子,王孟英就回海昌了,后来在曹霭山茂才处听说,患者喝了四付药,病就好了。  再后来,患者家属还以诗什、芽茶为赠。其实,现在这种慢性腹泻的人也特别的多,西医对这个病基本是没有办法,我在肛肠医院的朋友经常抱怨,说很棘手,而王孟英的这个方子是张仲景乌梅丸的思路,按照这个乌梅丸方的思路来调治,效果非常的好,我曾经治疗了许多这样的患者,很快就痊愈了。  就在王孟英给各处的患者看病的时候,洪秀全可就打过来了,公元1860年,杭州失守,王孟英的弟弟是在半夜从城墙搥根绳子跑出来的,最后也跑回了海昌。  我不知道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运动最终是如何评价,似乎他们的政治纲领里也有给老百姓分田地这一说,按说应该还是不错的,可是我从王孟英医案里看到的却是,从此物价飞涨,饥荒遍地,老百姓在逃亡中死去无数。  这个时候,海昌也数次预警,王孟英就带着家眷跑到了濮院的朋友那里居住,濮院这个地方在嘉兴、桐乡之间。从此,王孟英开始了他的长期的动荡的生活,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将不在有家的概念,他将到处流浪,随处安家,他给自己的书斋起名叫“随息居”,其实哪里还有书斋啊,就是睡觉的地方,“随息”的意思就是随处休息。从今以后,王孟英的生活状态是十分悲惨的,在动荡的生活中,一面要考虑妻子孩子的生活,一面要给人看病,但是,看病的患者也都是贫苦的老百姓,哪里还有多少诊费收呢?  所以王孟英是经常饿着肚子从患者家里出来的。此时物价已经涨到了一石米要八千钱,一斤咸菜要四十钱,王孟英在书中写到:“茫茫浩劫,呼吁无门!”以王孟英家里一贫如洗的状态,哪里买得起米呢?  当他饿着肚子给患者诊病的时候,难道就不知道为自己发愁吗!这是怎样的一种医生呢?难道他们的心中,除了生存之外,还有其他东西吗?  记得我在读博士二年级的时候,回到家里,有一天饭后,我坐在母亲的对面,问我的母亲,我的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是怎样行医的呢?在以前,我从来没有问过此类问题,在我的心里,一直认为他是乡村老中医,所受的教育不多,医学知识绝对赶不上我们。在我到了这么大的年龄的时候,才突然很想知道他的细节,我让母亲告诉我她能回忆起来的细节。  于是母亲就开始给我讲。她说外祖父那时治病,要翻山越岭,到患者的家里,那时候人都很穷,有时候给患者治完了病,看到患者家里一贫如洗,就不收钱,也不吃饭,收起针灸的包,就往回走。  母亲说,有一次外祖父走在山梁上,实在饿得不能支持了,就饿昏了过去,在那里不知道昏迷了多久,等到太阳慢慢地升高,照到他的身上,暖了过来,就又醒了,然后爬起来再往回走,回到家时,饿得几乎要虚脱了。  “这种情况,为什么还要去治呢?”“因为人家有病,而你是医生啊。”  那天,就在那天的傍晚,在吃完饭的饭桌旁边,我流着眼泪听着一件件外祖父的故事,心中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医道,医道,是一种境界,一种悲天悯人、一心赴救的境界,一种即使你的生命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你却仍然毫不顾忌地去拯救别人的境界。  王孟英此时已经没有粮食吃了,他吃的是什么呢?文献中为我们留下了记载,他吃的是麸子。麸子,就是米剥下来的那个壳,也叫糠,我们通常用来做枕头的填充物。有的时候,粮食剥得不干净,会在里面剩下些碎米屑。王孟英就是用这种东西来充饥,同时还给别人看着病。  在看病的同时,晚上却“闭户忍饥”,还写着书,他说晚上“悠悠长夜,枵腹无聊”于是就写了一本书。  什么书呢?就是中医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本食疗的书籍,叫《随息居饮食谱》。书中参考各种古代文献,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列举了三百三十多种食物在养生中能够起到的作用,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养生食疗书籍。  比如在果食类中,他就论述了梅、杏、桃、李、栗、枣、梨、木瓜、石榴、橘、金橘、橙皮、柑、柚、佛手柑、枇杷、山楂、杨梅、樱桃、银杏、胡桃、榛、梧桐子、桑椹、荔枝、橄榄、龙眼、槟榔、无花果、蒲桃、西瓜、甜瓜、藕、芡实、百合、甘蔗等五十四种食物的食疗养生作用。  我以前,一直以为这样的书是在面前摆满山珍海味的情况下写的,当我看到原来王孟英是在吃着糠,饿着肚子写的这本书的时候,心中真得非常不是滋味。  王孟英自己说自己是:“画饼思梅,篡成此稿”。  这本书,他显然不是写给自己的。  而是写给后世,能够吃到各种山珍海味的,我们。这个时候,王孟英已经无法负担家里人的吃饭问题了,于是就把三女儿、四女儿嫁了出去,而四女儿嫁给的姚家,是在嘉兴边上比较僻静的地方,当年的四月份,太平军打到了王孟英居住的梅泾,“阖镇皆逃”,就是说老百姓都跑没了(太平军不是人民的队伍吗),于是王孟英没办法,就带着老婆,和剩下的五、六两个女儿,一起跑到了嘉兴的亲家姚氏家里,住了下来。  这时,上海那边的朋友多次请他去看病,于是王孟英把老婆孩子托付给了姚姓亲家,来到了上海。  公元1862年,在阴历五月初三那天,五十多岁的王孟英一人来到了上海,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繁华都市,他在自己的书里记载到:“不但沧海渐变桑田,中原宛如外国”,“帆樯林立,踵接肩摩,弹丸小邑,居然成一大都会矣”。刚到上海,王孟英先是住在一个叫周采山的朋友开的“德泰纸号”内,这个周采山的四弟曾经患病,想请王孟英来上海诊病,但是当时王孟英没能来,等到现在来了,这个患者已经去世了。  但是王孟英本着走到哪里,诊病到哪里的精神,在周家还是诊了大量的患者,当然,其中也包括周采山和他剩下的兄弟姐妹。周采山这个人喜欢喝酒,总觉得心下(胃那个部位)有块地方坚硬得像有个盘子,吃饭很少,这两天忽然大泻,不想吃饭,王孟英诊脉后,开了补气涤痰、通阳化湿的方子,几付药就痊愈了。  王孟英治疗周采山弟弟妹妹的病案我就不给大家举例了,也都是药到病除,所以周家兄弟都特佩服王孟英。  这里,有一个人要说一下,这个人叫陈春泉,这位陈同志的小女儿才三岁,患了病,症状是身上忽冷忽热,肚子胀,泻肚子,医生给治疗了很多天,小孩子的脖子都已经软了,四肢开始抽搐,涕泪全无,大家这个时候开始害怕了,有医生试着给服用了温补的药物,结果变得神智都不清了,这帮医生心里也没谱,又怀疑是邪气内闭,于是又用了犀角等药试试,结果病还是一天天严重,家里人已经急得要疯了,这么试着治病哪成啊?东试验一下,西试验一下,您当我们家孩子是实验室的小白鼠啊?您几位都回去吧。但是送走了医生,陈同志却仍然束手无策。  这时,有人说王孟英来上海了,于是陈同志就找到了周采山,求他让王孟英来给看看,于是王孟英来到了陈家,一诊断,就很轻松地说:这个孩子是饮食不节,脾胃不和罢了。  啊?这么简单?不可能吧,看这个病情可是严重得要死掉啦。  王孟英告诉陈同志,怎么不可能,你仔细想想,她病前是不是吃什么过量了?  陈同志仔细回忆,噢,对啊,那时候“因失恃无乳,常啖龙眼、枣脯等物以滋补也”。  这就对了,就是这个原因!于是王孟英就开了一些消食导滞、清热利湿的药物。  只喝了一付,就见到了效果,几付药以后,就痊愈了。天哪,这可真是高手啊!我们的陈同志佩服得简直是五体投地,眼泪都流出来了,前面的那些医生和眼前的这位怎么比啊?感激之余,陈同志真够意思,立刻提出,自己在黄歇浦西(估计就是现在的浦西,房价特高)有三间房子,王先生您要是不嫌弃,您就在那里住下吧。  就这样,王孟英在上海解决了住房问题,没多久,他就把妻子和两个女儿给接来了。这三间房子开始热闹了起来,患者不断登门,各类朋友纷至沓来,好多人都是原来看过王孟英的书,这回原版真人来到了这里,于是一时间“虚室生白,人皆羡之”。    在上海,王孟英遇到了西方医学。  其实王孟英很早就遇到了西医,到了上海以后,则可以更加近距离地感受西医了,那么王孟英对西方的医学是什么看法呢?历来大家认为中西医是两门不同的学说,两者格格不入,不大好互相交流。但是,我们从清末民初的中医学人的态度来看,大多数中医对西医是非常的包容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的。从文献中看,王孟英就曾经很详细地研究过西医的解剖学,他认为西医的解剖做得非常的好,比如传统中医认为思考问题的地方主要在心,而王孟英在《重庆堂随笔》中就论述了西医在这方面是对的,“脑为主宰觉悟动作之司”。  终其一生,王孟英都在和霍乱做斗争,但却只能做到拯救半数偏强的患者,如果他知道日后西医有补充体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手段,能够为治疗抢得时间、降低死亡率,他又怎么能够不接受呢?  在他的心里,只有救治患者是第一位的,并没有中西医的分别,只要是对救治有利的,就是他要学习的。  这就是个正确的态度。  霍乱,是王孟英在上海遇到的最大的敌人。  其实王孟英住在濮院的时候,霍乱就又开始流行了,等到他来到上海,“则沿门阖户,已成大疫”,“死者日以千人”。上海那时候也乱着呢,不像现在这么繁花似锦的,那时虽然也有很多洋人,但老百姓居住的地方还是一个字儿,“脏”。垃圾成堆,王孟英曾经评价上海“臭毒”最厉害,垃圾都酿成毒气了,您说这该脏到个什么程度吧。王孟英刚到上海,住在周采山家的时候,就开始挽起袖子治疗霍乱了,当时有家住了南浔的两个客人,都患了霍乱,一个姓韩的,“须臾而死”,没给王孟英匀出下手的机会;另外一个叫纪运翔,才十七岁,病情也特重,这位周采山也是个热心的人,就拉着王孟英去给诊治。  王孟英一看这位患者,此时是手和脸都黑了,眼睛也陷下去了,四肢冷,嗓子哑,尿也没有了,脉也摸不着了,大汗淋漓,舌紫苔腻,完全处于病危状态。  那也得治啊,王孟英判断,此时还没有到芒种,“暑湿之令未行”,不是暑湿的病证(各位注意,这就是中医的时间辨证,根据节气和当时的天气状况来判断病因),这是个伏邪晚发的病例(伏邪,是温病理论中的特殊概念,认为有些外邪可以潜藏在人体内部,等到机会适合,会自里向外而发,这个理论在现代治疗肝病、肾病等方面都有特殊的意义),于是就急忙在患者的曲池、委中两个穴位刺血,出来的血都是黑色的。然后开方:黄芩、栀子、豆豉、黄连、竹茹、薏苡仁、半夏、蚕矢、芦根、丝瓜络、吴茱萸,熬好冷服,等到药服下去了,患者就不吐了。  第二天的时候患者的脉象稍微明显了一些,又喝了两剂后,身上的黑色淡了些,但是开始烦躁了,眼睛也红了,王孟英认为,这是伏邪从里面发到外面了,就于前方去调吴茱萸、蚕矢,加上连翘、益母草、滑石,服下以后,患者就开始全身发斑(这也是伏邪外发的表现),但是四肢开始温暖了,小便也通畅。  然后王孟英又开了些清热化毒的药物,患者就痊愈了。  这个病例的确是从死亡的边缘把患者给抢了回来,周采山同志看了以后很高兴,反正自己是开“纸号”的,纸有的是,就拿来把王孟英的这个治疗方法印了好多,当传单给发了,不知道效果如何。  从治疗了这个纪运翔患者以后,王孟英的名声就开始传开了,于是有很多人,患了霍乱,立刻就跑到这里来请王孟英出诊。    王孟英说一开始效果还不错,可是到了夏至以后,天气也热了,内外合邪,这病情可就一个比一个重了,“非比往年之霍乱”。这使得王孟英必须小心谨慎地随证而变,“甚费经营”,最后治疗好了很多重症患者。  但是,在王孟英的书里,也列举了很多最后功败垂成的失败病例。  比如王孟英的亲家褚子耘茂才家里的使女,患了霍乱,王孟英去诊病的时候身体已经开始发硬了,王孟英赶快用夺命丹给灌入口中,然后开了解毒活血的药物,几付药以后就活过来了。  但是,后来,王孟英听说她仍然是“淹缠不健而亡”,可见治疗并未成功。  这个时候,有位叫做金簠斋的同志找到了王孟英。  一见到王孟英就说:“我终于找到组织了!”原来,这位金簠斋同志是个心肠慈悲的人,看到上海霍乱流行,可是清政府却“罔知所措”,每天都要死亡那么多的人,就伤心不已,就到处收集王孟英三十多岁时在杭州写的那个《霍乱论》,但是当时的版都不好了,就没有找到个合适刊行的。现在,居然听说王孟英这个人的原版正身居然来到了上海,天啊,这种机会能够错过吗?于是就四处寻访,终于最后给他找到了。  就这样,他们两人促膝长谈,原来王孟英写的书这位金簠斋居然都读过,追星已久,现在居然能够相见,实在是缘分啊!两个志同道合的人,从此成为好友。金簠斋同志来见王孟英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请王孟英把《霍乱论》重新勘定,再出版一次,给各地的医生一个指导。但是,王孟英由于太忙,并没有立刻做这件事。  直到两个月后。两个月后的一天,是八月二十八日晚,这位热心帮助霍乱患者的金簠斋突然开始泻肚子,人也感觉精神疲惫,等到第二天天亮,把王孟英请来的时候,已经无药可救了,在二十九日当天去世。  金簠斋应该说是王孟英在上海的最好的朋友之一了,也是在抗击瘟疫中的重要战友,他的去世,让王孟英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悲愤。然而,上天仿佛是觉得这样的打击还不够,就又给王孟英一记惊雷。  在九月初,王孟英接到了老家来女婿来的信,信中告诉他,他的二女儿定宜,在八月二十九日那天患霍乱去世。就在那同一天,王孟英失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女儿,因为同样的霍乱。  王孟英的二女儿定宜嫁给了一户姓戴的人家,这个戴家是个家风非常好的医生之家,在八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定宜突然开始泻肚子,然后四肢冰冷,脉伏,请来个崔姓的医生,认为是寒证,用了附子理中汤加减,但是泄泻仍未停止,舌苔却变得干黑,嘴唇也焦了(这都是热证的表现),于是就开始用犀角、石斛等药,仍没有控制住,最后用的是温补的桂附八味汤,二十九日舌焦如炭去世。  在女儿去世前的最后时刻,她对丈夫说:“吾父在此,病不至是也。”  王孟英听到这个消息后,曾经哭得昏倒在地。  他甚至有些责怪亲家:你们也是医生,我写的医书你们家都有,怎么也不至于让我王孟英的女儿被温热药害死啊!  在凄凉的秋风中,这位老人写下了一副给女儿的挽联:  垂老别儿行,只因膳养无人,吾岂好游,说不尽忧勤惕厉地苦衷。指望异日归来,或藉汝曹娱暮景;  濒危思父疗,虽曰死生有命,尔如铸错,试遍了燥热寒凉诸谬药,回忆昔年鞠育,徒倾我泪洒秋风。  其满腔悲愤,尽露笔端。  擦干眼泪后,王孟英开始回到书房,整理纸笔。  别人都奇怪,这个时候整理纸笔要干什么?  王孟英:我要写书,我要重新写《霍乱论》!  至此,王孟英开始向霍乱全面宣战!  在经过了多少个不眠的日夜后,王孟英写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一书。  在书中,王孟英提出了许多与现代防疫概念相同的理论,比如他提出预防的重要性,认为水源、空气等的污染是导致霍乱流行的主要因素,他说上海“附郭之河,藏垢纳污,水皆恶浊不堪”,一定要“湖池广而水清,井泉多而甘洌”,应该“疏浚河道,毋使积污,或广凿井泉,毋使饮浊”,并提出了要在水里放置药物,进行消毒的概念。  他还提出了房屋要通风,改善居住条件等预先防疫的观念。  这些措施,绝对是防止霍乱的最重要的条件,当时的清政府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因此,王孟英等医生只能退而采取自己的诊疗手段,从死神的手中抢救生命。  在建国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霍乱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大爆发,曾于1961年和1963年两次逼近我国南方,但都没能进入,只因为新中国的政府的防疫措施得力。  但是那个时候,王孟英这样的医生是没有政府的支持的,他们只能凭着自己心中的信念,独自去救治一个个生命。  那个时候,医生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比如王孟英就记载了一个医生,叫余小坡,是个进士,擅长医药,当时也投入了救人的队伍,一天,在给人看病回来后,饿了,就随手吃了一小盅的莲子,吃完后,就开始感到不舒服,随即就吐泻转筋,马上让人来找王孟英,王孟英还没到呢,人就去世了。  其夺命之速如此。  王孟英对此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写完书后,就从此放开手脚,接诊更多的患者。  别人都问,王孟英怎么了?不要命了?  他的家人也很担忧,一旦你有个三长两短,剩下孤儿寡母该如何生活?  但是,王孟英已经无法想那么多了,他的眼里,只有如何让每天死亡的一千多人再少些,再少些。  这场同霍乱的战斗,与在战场上厮杀的死亡概率差不多,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很好的医生保护措施。  但是,如同一个真正的战士一样,王孟英义无反顾,挥剑而上,投入了短兵相接的战斗中。  从此以后,王孟英从文献记载中消失了。至今医史文献界还在争论,王孟英到底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怎么去世的?有的人说,是在六十一岁时与霍乱的战斗中自己也被感染,不治去世的,有的说,他活到了八十多岁。但是,两者都没有确切的文献证据。  从感情上讲,我宁愿相信后者,相信王孟英和妻子平安地白头偕老,享受了人生的快乐。  但是,从理智上来分析,我却更相信前者,因为以王孟英的创作速度,如果他活到八十多岁,那他还能写出十几本医案书来。“将军百战死”,我想,对于一个真正的战士来讲,最光荣的死法,就是死在战场上。  让我们凭借想像,来重现一下王孟英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吧。  那是个清晨,薄雾还没有散去。王孟英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穿上衣服,就要随着患者的家属出诊。  王孟英的妻子送他到了房门外,把他的蓝布大褂掖了掖。王孟英盯着妻子的面庞,凝神地看了一眼,仿佛在说:这辈子,辛苦你了! 然后毅然转过身去,向着薄雾中走去。在薄雾中,隐约显露的是无数的死神狰狞的面孔。王孟英无所畏惧,消瘦的身躯挺得笔直,大步而去……  王士雄,字孟英,他从小体弱,家境贫寒,但是,他凭借自己心中的信念,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最终成为一代温病大家,为中医理论的最终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救人无数,但是自己却一贫如洗,人们在看到医案书中他谈笑风生、雷霆霹雳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了解他在背后却是忍饥挨饿、吃糠度日。在瘟疫来临的时候,他凭一己之力,向着世界上最凶恶的病魔——霍乱宣战,从病魔的手下抢救出了无数的生命。做医生若此,实在是一生无憾!  后记    北京,樱花东街。  老广酒楼。  那天,我的一些朋友来找我,我们在这里吃饭。  朋友们叫了一桌子的菜。  然后挨个问我,他们的身体适合吃哪个,哪个对他们养生最好。  这是这两年大家找我的最主要的话题。  似乎大家突然关心起食疗来了。  于是我就开始介绍:这个茼蒿,是可以清心养胃的,可以利腑化痰,肥胖的人可以多吃点儿,那个竹笋,是可以升清降浊的,可以开膈消痰,但是中医认为是发物,如果有手术后或者大病后的患者是不适合吃的……  介绍介绍着,一瞬间,我突然感觉有点恍惚了。  我似乎觉得,眼前的景物都开始模糊。  代之以另一幅画面:清冷的月光下,一个消瘦的老人,他的旁边,放着刚刚吃过一半的麸皮。  他用羡慕的目光,望着丰衣足食的我们。  然后,继续低下头,用毛笔写着一个食物又一个食物的食疗功用。  我的介绍,似乎都是在朗读着他所写的内容。  念着念着,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我的眼泪,缓缓地流了出来……

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

标签:

霍乱

海昌

医案

方子

王孟英

上海

分类: 【古代医生】

本博主注:之前的省略了

在公元1849年到1852年期间,也就是王孟英四十几岁的时候,他的朋友们帮助他刊印了《回春录》、《仁术志》、《温热经纬》等书。  在公元1851年的时候,王孟英的老母亲去世了。母亲的去世给王孟英的打击很大,母亲在临终的时候让他把自己葬在皋亭山,说这是回海昌老家的便道,方便以后孩子们来祭拜她。  这是那年的夏天。江南天气湿热。王孟英跪在母亲的坟墓前。突然,他感觉自己开始思念家乡了,那里,是安葬着他祖辈的地方。其实,王孟英也思念故乡很久了,此时太平天国的队伍已经要打过来,杭州城内的物价飞涨,像王孟英这样的贫困人家已经开始感到无力支撑。  但是,老家海昌祖上留下的几间房子已经被族人给分了,自己回去没地方住啊,怎么办呢?  这时候,一位叫谢再华的朋友出现了。这位谢再华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他是住在杭州城的保佑坊那里的,不知道怎么就和王孟英认识了,有一天王孟英就对谢再华说,你住的这个地方会有火灾,希望你赶快搬家,这位谢再华也特听话,回家收拾收拾打个包就搬走了,等到了秋天,果然保佑坊那里发生了火灾(反对中医的人一定认为是王孟英放的火,否则不会这么灵),谢再华侥幸躲过了,从此对王孟英感谢异常。在他听说王孟英想要搬回海昌老家,却没有房子住以后,就开始东奔西跑,为王孟英打探消息,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没多久,他领来了一位叫管芝山的朋友,介绍给王孟英,说:这位管芝山就住在海昌,他们家在海昌北乡的渟溪,那里风景非常的漂亮,民风也淳朴,如果您愿意回去,他可以带您去,你们可以做邻居。  王孟英大喜,有人带路,当然大大的好,也没客气,就立刻跟着管芝山,乘船来到了故乡海昌,一看,果然是世外桃源,于是,就租了一个姓朱的人家的房子,然后,立刻行动,就把家人(此时只有老婆和几个女儿,根据文献分析,可能还有几个侄儿)带来定居了。其实,王孟英此时返回故乡,是很凄凉的,因为他的家里基本上是一贫如洗,什么都没有,值钱的家当也就是个砚台,我估计他搬家肯定特简单,也甭什么搬家公司了,自个儿包了几件破衣服,手里端着个宝贝砚台,就算搬家了,他说他在父亲去世以后,“即携一砚以泛于江,浮于海,荏苒三十余年,仅载一砚归籍”,所以后面出版的一本医案集的名字他就给起成了《归砚录》。  这一年,王孟英五十一岁。 一个五十一岁的人,在江湖上混了几乎一辈子,最后家当却只有一个砚台,从我们现在以金钱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角度看,他活得太失败,几乎可以做为成功学励志讲座的反面典型了。  但是,他却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彩的中医著作,却救治了那么多的濒于死亡的患者,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成功的。  至少,他实现了对父亲的承诺:做个对世界有用的人。 从此,王孟英开始了在海昌的行医生涯,但是,由于杭州等地的人都知道他治病治得好,所以还常请他过去,于是我们再看这个时期王孟英的医案,经常可以见到他“游”这儿、“游”那儿的,其实什么游啊,您以为王孟英穷得只剩个砚台了还旅游呢?就是去看病,古代人特文雅,喜欢用个体面的词儿。  汇报一下这个时期王孟英的诊疗工作吧。  有位姓吕的女士病了二十多天了,请王孟英来诊病,王孟英来到患者的家里,一进屋,吓了一跳,原来这位女士光着身子躺在床上呢(裸衣而卧),虽然神智不清,但还知道来了人,自己拉个被盖在了胸口。  有的朋友问古代诊病如果患者是妇女,是不是就不能诊脉,隔着帘儿,还需要拉根丝线啊?从这则医案来看,似乎民间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这还有一光着的呢。  王孟英于是就诊了脉,脉象是细而无神,再看这位患者,最突出的症状就是浑身大汗,似乎是热的,但是身体的肌肤很凉,咽喉痛,不能喝下水,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了,还心烦。  王孟英分析,这是外假热,内真寒啊,是肾阳极亏,虚阳外越,所以才在外面表现得像是热证似的,其实不是啊。于是开了熟地一两、肉桂、附子各一钱,菊花三钱,药熬好后,等到晾凉了再给患者服用下去,一付药以后,患者的症状就消失了(诸病如失),当天就可以喝粥。  继续服用药物十天后,就痊愈了。  各位,我为什么要从众多的医案中拿出这个来呢?因为这个医案王孟英使用的是傅青主的治疗方法,熟地一两、桂附一钱,这是傅青主开方的典型特征,对于需要补的,加大份量集中火力,有的时候傅青主熟地开到三两(如我经常使用的傅青主引火汤),对于引火下行的桂附等药,经常是一钱就可以了,这种方子对证后,常在一二付间大效。  王孟英是带头不承认《傅青主女科》是傅青主写的,他认为该书文笔不好,玷污了傅青主的名声,但他认可陈士铎,认为陈士铎的方子好,可为什么陈要假托神仙呢?王孟英说他也不懂,其实他哪里知道清朝初年微妙的政治形势啊?再汇报一位,这次是王孟英去梅泾的时候,王孟英的朋友吕慎庵请他去诊的病,患者是沈则甫的夫人,这位妇女两年前患了带下病,从那以后,就开始总是泻肚子,这一年夏天尤其严重,症状是每天早晨泻的严重(注意,这样的患者现在也很多),肠鸣,胸闷,有时呕,夜里睡眠不好,形色消瘦,月经渐少。  王孟英诊脉后,认为是脾胃虚,肝木来侮,生化无权(中医术语,意思是脾胃虚,吸收的营养不够,人体就没有生长的物质基础了),气血将要枯竭啊。  于是开了寒热并调,攻补兼施的方子:党参、山药、赤石脂、禹余粮、茯苓、白芍、煨诃子、橘皮、牡蛎、乌梅肉炭、酒炒黄柏、熟附子、炙甘草,米汤煎药,细细呷服。  开完了方子,王孟英就回海昌了,后来在曹霭山茂才处听说,患者喝了四付药,病就好了。  再后来,患者家属还以诗什、芽茶为赠。其实,现在这种慢性腹泻的人也特别的多,西医对这个病基本是没有办法,我在肛肠医院的朋友经常抱怨,说很棘手,而王孟英的这个方子是张仲景乌梅丸的思路,按照这个乌梅丸方的思路来调治,效果非常的好,我曾经治疗了许多这样的患者,很快就痊愈了。  就在王孟英给各处的患者看病的时候,洪秀全可就打过来了,公元1860年,杭州失守,王孟英的弟弟是在半夜从城墙搥根绳子跑出来的,最后也跑回了海昌。  我不知道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运动最终是如何评价,似乎他们的政治纲领里也有给老百姓分田地这一说,按说应该还是不错的,可是我从王孟英医案里看到的却是,从此物价飞涨,饥荒遍地,老百姓在逃亡中死去无数。  这个时候,海昌也数次预警,王孟英就带着家眷跑到了濮院的朋友那里居住,濮院这个地方在嘉兴、桐乡之间。从此,王孟英开始了他的长期的动荡的生活,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将不在有家的概念,他将到处流浪,随处安家,他给自己的书斋起名叫“随息居”,其实哪里还有书斋啊,就是睡觉的地方,“随息”的意思就是随处休息。从今以后,王孟英的生活状态是十分悲惨的,在动荡的生活中,一面要考虑妻子孩子的生活,一面要给人看病,但是,看病的患者也都是贫苦的老百姓,哪里还有多少诊费收呢?  所以王孟英是经常饿着肚子从患者家里出来的。此时物价已经涨到了一石米要八千钱,一斤咸菜要四十钱,王孟英在书中写到:“茫茫浩劫,呼吁无门!”以王孟英家里一贫如洗的状态,哪里买得起米呢?  当他饿着肚子给患者诊病的时候,难道就不知道为自己发愁吗!这是怎样的一种医生呢?难道他们的心中,除了生存之外,还有其他东西吗?  记得我在读博士二年级的时候,回到家里,有一天饭后,我坐在母亲的对面,问我的母亲,我的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是怎样行医的呢?在以前,我从来没有问过此类问题,在我的心里,一直认为他是乡村老中医,所受的教育不多,医学知识绝对赶不上我们。在我到了这么大的年龄的时候,才突然很想知道他的细节,我让母亲告诉我她能回忆起来的细节。  于是母亲就开始给我讲。她说外祖父那时治病,要翻山越岭,到患者的家里,那时候人都很穷,有时候给患者治完了病,看到患者家里一贫如洗,就不收钱,也不吃饭,收起针灸的包,就往回走。  母亲说,有一次外祖父走在山梁上,实在饿得不能支持了,就饿昏了过去,在那里不知道昏迷了多久,等到太阳慢慢地升高,照到他的身上,暖了过来,就又醒了,然后爬起来再往回走,回到家时,饿得几乎要虚脱了。  “这种情况,为什么还要去治呢?”“因为人家有病,而你是医生啊。”  那天,就在那天的傍晚,在吃完饭的饭桌旁边,我流着眼泪听着一件件外祖父的故事,心中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医道,医道,是一种境界,一种悲天悯人、一心赴救的境界,一种即使你的生命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你却仍然毫不顾忌地去拯救别人的境界。  王孟英此时已经没有粮食吃了,他吃的是什么呢?文献中为我们留下了记载,他吃的是麸子。麸子,就是米剥下来的那个壳,也叫糠,我们通常用来做枕头的填充物。有的时候,粮食剥得不干净,会在里面剩下些碎米屑。王孟英就是用这种东西来充饥,同时还给别人看着病。  在看病的同时,晚上却“闭户忍饥”,还写着书,他说晚上“悠悠长夜,枵腹无聊”于是就写了一本书。  什么书呢?就是中医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本食疗的书籍,叫《随息居饮食谱》。书中参考各种古代文献,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列举了三百三十多种食物在养生中能够起到的作用,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养生食疗书籍。  比如在果食类中,他就论述了梅、杏、桃、李、栗、枣、梨、木瓜、石榴、橘、金橘、橙皮、柑、柚、佛手柑、枇杷、山楂、杨梅、樱桃、银杏、胡桃、榛、梧桐子、桑椹、荔枝、橄榄、龙眼、槟榔、无花果、蒲桃、西瓜、甜瓜、藕、芡实、百合、甘蔗等五十四种食物的食疗养生作用。  我以前,一直以为这样的书是在面前摆满山珍海味的情况下写的,当我看到原来王孟英是在吃着糠,饿着肚子写的这本书的时候,心中真得非常不是滋味。  王孟英自己说自己是:“画饼思梅,篡成此稿”。  这本书,他显然不是写给自己的。  而是写给后世,能够吃到各种山珍海味的,我们。这个时候,王孟英已经无法负担家里人的吃饭问题了,于是就把三女儿、四女儿嫁了出去,而四女儿嫁给的姚家,是在嘉兴边上比较僻静的地方,当年的四月份,太平军打到了王孟英居住的梅泾,“阖镇皆逃”,就是说老百姓都跑没了(太平军不是人民的队伍吗),于是王孟英没办法,就带着老婆,和剩下的五、六两个女儿,一起跑到了嘉兴的亲家姚氏家里,住了下来。  这时,上海那边的朋友多次请他去看病,于是王孟英把老婆孩子托付给了姚姓亲家,来到了上海。  公元1862年,在阴历五月初三那天,五十多岁的王孟英一人来到了上海,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繁华都市,他在自己的书里记载到:“不但沧海渐变桑田,中原宛如外国”,“帆樯林立,踵接肩摩,弹丸小邑,居然成一大都会矣”。刚到上海,王孟英先是住在一个叫周采山的朋友开的“德泰纸号”内,这个周采山的四弟曾经患病,想请王孟英来上海诊病,但是当时王孟英没能来,等到现在来了,这个患者已经去世了。  但是王孟英本着走到哪里,诊病到哪里的精神,在周家还是诊了大量的患者,当然,其中也包括周采山和他剩下的兄弟姐妹。周采山这个人喜欢喝酒,总觉得心下(胃那个部位)有块地方坚硬得像有个盘子,吃饭很少,这两天忽然大泻,不想吃饭,王孟英诊脉后,开了补气涤痰、通阳化湿的方子,几付药就痊愈了。  王孟英治疗周采山弟弟妹妹的病案我就不给大家举例了,也都是药到病除,所以周家兄弟都特佩服王孟英。  这里,有一个人要说一下,这个人叫陈春泉,这位陈同志的小女儿才三岁,患了病,症状是身上忽冷忽热,肚子胀,泻肚子,医生给治疗了很多天,小孩子的脖子都已经软了,四肢开始抽搐,涕泪全无,大家这个时候开始害怕了,有医生试着给服用了温补的药物,结果变得神智都不清了,这帮医生心里也没谱,又怀疑是邪气内闭,于是又用了犀角等药试试,结果病还是一天天严重,家里人已经急得要疯了,这么试着治病哪成啊?东试验一下,西试验一下,您当我们家孩子是实验室的小白鼠啊?您几位都回去吧。但是送走了医生,陈同志却仍然束手无策。  这时,有人说王孟英来上海了,于是陈同志就找到了周采山,求他让王孟英来给看看,于是王孟英来到了陈家,一诊断,就很轻松地说:这个孩子是饮食不节,脾胃不和罢了。  啊?这么简单?不可能吧,看这个病情可是严重得要死掉啦。  王孟英告诉陈同志,怎么不可能,你仔细想想,她病前是不是吃什么过量了?  陈同志仔细回忆,噢,对啊,那时候“因失恃无乳,常啖龙眼、枣脯等物以滋补也”。  这就对了,就是这个原因!于是王孟英就开了一些消食导滞、清热利湿的药物。  只喝了一付,就见到了效果,几付药以后,就痊愈了。天哪,这可真是高手啊!我们的陈同志佩服得简直是五体投地,眼泪都流出来了,前面的那些医生和眼前的这位怎么比啊?感激之余,陈同志真够意思,立刻提出,自己在黄歇浦西(估计就是现在的浦西,房价特高)有三间房子,王先生您要是不嫌弃,您就在那里住下吧。  就这样,王孟英在上海解决了住房问题,没多久,他就把妻子和两个女儿给接来了。这三间房子开始热闹了起来,患者不断登门,各类朋友纷至沓来,好多人都是原来看过王孟英的书,这回原版真人来到了这里,于是一时间“虚室生白,人皆羡之”。    在上海,王孟英遇到了西方医学。  其实王孟英很早就遇到了西医,到了上海以后,则可以更加近距离地感受西医了,那么王孟英对西方的医学是什么看法呢?历来大家认为中西医是两门不同的学说,两者格格不入,不大好互相交流。但是,我们从清末民初的中医学人的态度来看,大多数中医对西医是非常的包容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的。从文献中看,王孟英就曾经很详细地研究过西医的解剖学,他认为西医的解剖做得非常的好,比如传统中医认为思考问题的地方主要在心,而王孟英在《重庆堂随笔》中就论述了西医在这方面是对的,“脑为主宰觉悟动作之司”。  终其一生,王孟英都在和霍乱做斗争,但却只能做到拯救半数偏强的患者,如果他知道日后西医有补充体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手段,能够为治疗抢得时间、降低死亡率,他又怎么能够不接受呢?  在他的心里,只有救治患者是第一位的,并没有中西医的分别,只要是对救治有利的,就是他要学习的。  这就是个正确的态度。  霍乱,是王孟英在上海遇到的最大的敌人。  其实王孟英住在濮院的时候,霍乱就又开始流行了,等到他来到上海,“则沿门阖户,已成大疫”,“死者日以千人”。上海那时候也乱着呢,不像现在这么繁花似锦的,那时虽然也有很多洋人,但老百姓居住的地方还是一个字儿,“脏”。垃圾成堆,王孟英曾经评价上海“臭毒”最厉害,垃圾都酿成毒气了,您说这该脏到个什么程度吧。王孟英刚到上海,住在周采山家的时候,就开始挽起袖子治疗霍乱了,当时有家住了南浔的两个客人,都患了霍乱,一个姓韩的,“须臾而死”,没给王孟英匀出下手的机会;另外一个叫纪运翔,才十七岁,病情也特重,这位周采山也是个热心的人,就拉着王孟英去给诊治。  王孟英一看这位患者,此时是手和脸都黑了,眼睛也陷下去了,四肢冷,嗓子哑,尿也没有了,脉也摸不着了,大汗淋漓,舌紫苔腻,完全处于病危状态。  那也得治啊,王孟英判断,此时还没有到芒种,“暑湿之令未行”,不是暑湿的病证(各位注意,这就是中医的时间辨证,根据节气和当时的天气状况来判断病因),这是个伏邪晚发的病例(伏邪,是温病理论中的特殊概念,认为有些外邪可以潜藏在人体内部,等到机会适合,会自里向外而发,这个理论在现代治疗肝病、肾病等方面都有特殊的意义),于是就急忙在患者的曲池、委中两个穴位刺血,出来的血都是黑色的。然后开方:黄芩、栀子、豆豉、黄连、竹茹、薏苡仁、半夏、蚕矢、芦根、丝瓜络、吴茱萸,熬好冷服,等到药服下去了,患者就不吐了。  第二天的时候患者的脉象稍微明显了一些,又喝了两剂后,身上的黑色淡了些,但是开始烦躁了,眼睛也红了,王孟英认为,这是伏邪从里面发到外面了,就于前方去调吴茱萸、蚕矢,加上连翘、益母草、滑石,服下以后,患者就开始全身发斑(这也是伏邪外发的表现),但是四肢开始温暖了,小便也通畅。  然后王孟英又开了些清热化毒的药物,患者就痊愈了。  这个病例的确是从死亡的边缘把患者给抢了回来,周采山同志看了以后很高兴,反正自己是开“纸号”的,纸有的是,就拿来把王孟英的这个治疗方法印了好多,当传单给发了,不知道效果如何。  从治疗了这个纪运翔患者以后,王孟英的名声就开始传开了,于是有很多人,患了霍乱,立刻就跑到这里来请王孟英出诊。    王孟英说一开始效果还不错,可是到了夏至以后,天气也热了,内外合邪,这病情可就一个比一个重了,“非比往年之霍乱”。这使得王孟英必须小心谨慎地随证而变,“甚费经营”,最后治疗好了很多重症患者。  但是,在王孟英的书里,也列举了很多最后功败垂成的失败病例。  比如王孟英的亲家褚子耘茂才家里的使女,患了霍乱,王孟英去诊病的时候身体已经开始发硬了,王孟英赶快用夺命丹给灌入口中,然后开了解毒活血的药物,几付药以后就活过来了。  但是,后来,王孟英听说她仍然是“淹缠不健而亡”,可见治疗并未成功。  这个时候,有位叫做金簠斋的同志找到了王孟英。  一见到王孟英就说:“我终于找到组织了!”原来,这位金簠斋同志是个心肠慈悲的人,看到上海霍乱流行,可是清政府却“罔知所措”,每天都要死亡那么多的人,就伤心不已,就到处收集王孟英三十多岁时在杭州写的那个《霍乱论》,但是当时的版都不好了,就没有找到个合适刊行的。现在,居然听说王孟英这个人的原版正身居然来到了上海,天啊,这种机会能够错过吗?于是就四处寻访,终于最后给他找到了。  就这样,他们两人促膝长谈,原来王孟英写的书这位金簠斋居然都读过,追星已久,现在居然能够相见,实在是缘分啊!两个志同道合的人,从此成为好友。金簠斋同志来见王孟英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请王孟英把《霍乱论》重新勘定,再出版一次,给各地的医生一个指导。但是,王孟英由于太忙,并没有立刻做这件事。  直到两个月后。两个月后的一天,是八月二十八日晚,这位热心帮助霍乱患者的金簠斋突然开始泻肚子,人也感觉精神疲惫,等到第二天天亮,把王孟英请来的时候,已经无药可救了,在二十九日当天去世。  金簠斋应该说是王孟英在上海的最好的朋友之一了,也是在抗击瘟疫中的重要战友,他的去世,让王孟英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悲愤。然而,上天仿佛是觉得这样的打击还不够,就又给王孟英一记惊雷。  在九月初,王孟英接到了老家来女婿来的信,信中告诉他,他的二女儿定宜,在八月二十九日那天患霍乱去世。就在那同一天,王孟英失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女儿,因为同样的霍乱。  王孟英的二女儿定宜嫁给了一户姓戴的人家,这个戴家是个家风非常好的医生之家,在八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定宜突然开始泻肚子,然后四肢冰冷,脉伏,请来个崔姓的医生,认为是寒证,用了附子理中汤加减,但是泄泻仍未停止,舌苔却变得干黑,嘴唇也焦了(这都是热证的表现),于是就开始用犀角、石斛等药,仍没有控制住,最后用的是温补的桂附八味汤,二十九日舌焦如炭去世。  在女儿去世前的最后时刻,她对丈夫说:“吾父在此,病不至是也。”  王孟英听到这个消息后,曾经哭得昏倒在地。  他甚至有些责怪亲家:你们也是医生,我写的医书你们家都有,怎么也不至于让我王孟英的女儿被温热药害死啊!  在凄凉的秋风中,这位老人写下了一副给女儿的挽联:  垂老别儿行,只因膳养无人,吾岂好游,说不尽忧勤惕厉地苦衷。指望异日归来,或藉汝曹娱暮景;  濒危思父疗,虽曰死生有命,尔如铸错,试遍了燥热寒凉诸谬药,回忆昔年鞠育,徒倾我泪洒秋风。  其满腔悲愤,尽露笔端。  擦干眼泪后,王孟英开始回到书房,整理纸笔。  别人都奇怪,这个时候整理纸笔要干什么?  王孟英:我要写书,我要重新写《霍乱论》!  至此,王孟英开始向霍乱全面宣战!  在经过了多少个不眠的日夜后,王孟英写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一书。  在书中,王孟英提出了许多与现代防疫概念相同的理论,比如他提出预防的重要性,认为水源、空气等的污染是导致霍乱流行的主要因素,他说上海“附郭之河,藏垢纳污,水皆恶浊不堪”,一定要“湖池广而水清,井泉多而甘洌”,应该“疏浚河道,毋使积污,或广凿井泉,毋使饮浊”,并提出了要在水里放置药物,进行消毒的概念。  他还提出了房屋要通风,改善居住条件等预先防疫的观念。  这些措施,绝对是防止霍乱的最重要的条件,当时的清政府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因此,王孟英等医生只能退而采取自己的诊疗手段,从死神的手中抢救生命。  在建国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霍乱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大爆发,曾于1961年和1963年两次逼近我国南方,但都没能进入,只因为新中国的政府的防疫措施得力。  但是那个时候,王孟英这样的医生是没有政府的支持的,他们只能凭着自己心中的信念,独自去救治一个个生命。  那个时候,医生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比如王孟英就记载了一个医生,叫余小坡,是个进士,擅长医药,当时也投入了救人的队伍,一天,在给人看病回来后,饿了,就随手吃了一小盅的莲子,吃完后,就开始感到不舒服,随即就吐泻转筋,马上让人来找王孟英,王孟英还没到呢,人就去世了。  其夺命之速如此。  王孟英对此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写完书后,就从此放开手脚,接诊更多的患者。  别人都问,王孟英怎么了?不要命了?  他的家人也很担忧,一旦你有个三长两短,剩下孤儿寡母该如何生活?  但是,王孟英已经无法想那么多了,他的眼里,只有如何让每天死亡的一千多人再少些,再少些。  这场同霍乱的战斗,与在战场上厮杀的死亡概率差不多,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很好的医生保护措施。  但是,如同一个真正的战士一样,王孟英义无反顾,挥剑而上,投入了短兵相接的战斗中。  从此以后,王孟英从文献记载中消失了。至今医史文献界还在争论,王孟英到底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怎么去世的?有的人说,是在六十一岁时与霍乱的战斗中自己也被感染,不治去世的,有的说,他活到了八十多岁。但是,两者都没有确切的文献证据。  从感情上讲,我宁愿相信后者,相信王孟英和妻子平安地白头偕老,享受了人生的快乐。  但是,从理智上来分析,我却更相信前者,因为以王孟英的创作速度,如果他活到八十多岁,那他还能写出十几本医案书来。“将军百战死”,我想,对于一个真正的战士来讲,最光荣的死法,就是死在战场上。  让我们凭借想像,来重现一下王孟英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吧。  那是个清晨,薄雾还没有散去。王孟英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穿上衣服,就要随着患者的家属出诊。  王孟英的妻子送他到了房门外,把他的蓝布大褂掖了掖。王孟英盯着妻子的面庞,凝神地看了一眼,仿佛在说:这辈子,辛苦你了! 然后毅然转过身去,向着薄雾中走去。在薄雾中,隐约显露的是无数的死神狰狞的面孔。王孟英无所畏惧,消瘦的身躯挺得笔直,大步而去……  王士雄,字孟英,他从小体弱,家境贫寒,但是,他凭借自己心中的信念,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最终成为一代温病大家,为中医理论的最终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救人无数,但是自己却一贫如洗,人们在看到医案书中他谈笑风生、雷霆霹雳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了解他在背后却是忍饥挨饿、吃糠度日。在瘟疫来临的时候,他凭一己之力,向着世界上最凶恶的病魔——霍乱宣战,从病魔的手下抢救出了无数的生命。做医生若此,实在是一生无憾!  后记    北京,樱花东街。  老广酒楼。  那天,我的一些朋友来找我,我们在这里吃饭。  朋友们叫了一桌子的菜。  然后挨个问我,他们的身体适合吃哪个,哪个对他们养生最好。  这是这两年大家找我的最主要的话题。  似乎大家突然关心起食疗来了。  于是我就开始介绍:这个茼蒿,是可以清心养胃的,可以利腑化痰,肥胖的人可以多吃点儿,那个竹笋,是可以升清降浊的,可以开膈消痰,但是中医认为是发物,如果有手术后或者大病后的患者是不适合吃的……  介绍介绍着,一瞬间,我突然感觉有点恍惚了。  我似乎觉得,眼前的景物都开始模糊。  代之以另一幅画面:清冷的月光下,一个消瘦的老人,他的旁边,放着刚刚吃过一半的麸皮。  他用羡慕的目光,望着丰衣足食的我们。  然后,继续低下头,用毛笔写着一个食物又一个食物的食疗功用。  我的介绍,似乎都是在朗读着他所写的内容。  念着念着,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我的眼泪,缓缓地流了出来……


相关内容

  • 二十一世纪中国饮食文化史研究的新发展_姚伟钧
  • 二十一世纪中国饮食文化史 研究的新发展 姚伟钧 罗秋雨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历来以饮食史和饮食民俗为主要视角,进入2仍延1世纪, 提要: 续这一传统,但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研究深度方面均有所突破.文化人类学介入中国饮食的是从二十世纪后半期开始的.近2中国饮食人类学研究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和研究 ...

  • 饮食与营养
  • 第十四章 饮食与营养 一.选择题 1.低盐饮食每日限用食盐量不超过 A.2g B.4g C.6g D.8g E.10g 2.医院普通饮食的原则是 A.饮食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 B.饮食以软烂为主 C.饮食以少量多餐为主 D.膳食纤维含量少 E.只能短期使用 3.下列哪种疾病不宜给高热量饮食 A.甲亢 ...

  • 全球最佳饮食排行榜
  • 什么才是世界上最好的饮食呢?它应该容易操作.营养丰富.利于减肥.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脏病.以此作为评选标准,"美国新闻网"在1月7日公布了由22位健康专家联合推出的全球最佳饮食排行榜. 第一名:降压饮食这种饮食方式被称为DASH饮食,提倡多吃全谷食物和蔬菜.因为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 ...

  •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
  •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 学时数:144 课程类型:必修课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中国饮食文化>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饮食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群体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 ...

  • 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问题研究
  • 2014年7月第33卷第7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Jul.2014Vol.33No.7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4.07.085 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问题研究 常雅芬 (抚顺市第一中等职 ...

  • 居民医学基本常识
  • 基本资料 居民医学基本常识 作者: 青岛市"益民书屋"适用图书系列读本编委会编 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0 页数: 定价: CNY15.0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分医学常识.中医中药.营养保健.健康自助四大篇,包括婴幼儿医学.孕产妇医学.中老年医学.中药基本 ...

  • 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 从饮食文化来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系别: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既是一次国际文化盛会,也是一次美食盛宴,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观念.内容.烹调方法以及方式等方面.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也 ...

  • 绍兴县教育局
  • 绍 兴 县 教 育 局 绍兴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绍兴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绍县教普[2008]19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饮食教育的意见 各高中.镇(街)教管办.初中.小学: 根据绍兴市教育局.绍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绍兴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饮食 ...

  • 蒙古族饮食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11卷第9期 蒙古族饮食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策略探讨 □谢 楠 [摘 要]本文立足于内蒙古饮食文化的现状,系统论述了蒙古族饮食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并通过建立饮食文化生态旅 游开发纵向结构层次图与完善各层次内容两个方面提出了开发对策. [关键词]旅游经济:饮食文化:旅游开发[ ...

  • 人间有味是清欢:饮食卷--李代广(电脑藏书)
  • <中华文明历史长卷:人间有味是清欢(饮食卷)>对我国的饮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编撰整理,内容包括中华饮食文化探源.中华注明饮食思想.中华饮食的艺术倾向.中华饮食器具.中华酒文化.中华茶文化.中华民族麦文化.中华文化菽文化.中华传统节日食俗.中华人生礼仪食俗.中华饮食礼仪.中国各地各民族饮食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