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的职场升官学

《三國》人物的職場升官學

「浪花淘盡英雄」的三國時代,超過三百個歷史人物,除了留下無數風流事蹟後人緬懷外,他們如何料敵機先、大展身手的智慧,在兩千年後的今天,仍值得現代人借鏡。

掌握跳糟時機的賈詡:

棄強取弱換更大發展空間

曹操養了一大批聰明之士,在這群謀士中,有個人的來歷最特別:他一直換主子,名聲其實很差,但肚子裡的計謀卻似乎取之不盡,在戰陣上屢幫曹操出奇制勝,最後還只用兩句話就幫曹操決定了接班人選,還享高位壽終正寢,這個特別人物就是賈詡。

賈詡原先是在董卓殘部李傕旗下,董卓在當時人心中是個暴虐無道的屠夫,賈詡跟過這樣的主子,其名聲可想而知。

董卓被王允、呂布殺掉之後,李傕心生恐懼,想私底下落跑,當時身為李傕參謀的賈詡勸阻說:「你一丟開大軍逃跑,小小一個亭長就能把你抓起來,不如沿路收兵反攻,去為董卓報仇,成功了就可奪得大權;萬一失敗,再散伙落跑也不遲。」李傕照辦後,果然成功打跑呂布、殺了王允。

李傕事後雖封給賈詡一個小官做,但卻開始怕賈詡會用智謀來害自己,賈詡知道李傕不是可以長久事奉的主人,就跑到了同鄉人段煨底下當官。

賈詡的智謀當時已名聞遐邇,段煨怕自己被賈詡架空,賈詡也擔心總有一天會被段煨所害。正好在南陽有個叫張繡的將軍正缺謀士,想挖賈詡過來,這正中賈詡下懷。

當時有人勸賈詡說,段煨對你很好,不應該拋棄他。賈詡卻回答:「段煨生性多疑,怕我搶了他地盤,如果我離開他,他反而會鬆一口氣。而現在張繡又缺謀士,我去

他那邊正適得其所。」後來賈詡投靠張繡,張繡也對他言聽計從。

當時北方兩大勢力曹操、袁紹正在對抗,他們不約而同都找上張繡,張繡認為袁紹強曹操弱,就想向袁紹投降,賈詡反而建議他投靠曹操。理由是:「現在袁強曹弱,我們一個小勢力去投靠袁紹,他底下人才濟濟,一定不稀罕我們;但是去投靠曹操,曹操現在比較弱,正想收羅人才,我們去一定會被重視。」張繡心想不錯,就投降曹操。

賈詡換了三個老闆,終於換到曹操底下,此後就一直在曹營服務,而賈詡在戰陣上各種狡詐奇謀,屢屢幫曹操建功,也真的讓人不敢輕視他的智慧。

曹操有次討伐關中軍閥馬超、韓遂,問賈詡的計策,賈詡說:「只有一個訣竅:讓他們自相殘殺。」曹操按他的建議,寫信給韓遂(曹操和韓遂是舊識),卻故意在信中某些關鍵文字處塗抹刪改,馬超知道曹操有信來,向韓遂要來看,卻發現信上一堆塗改痕跡,就質問韓遂。

韓遂說:「原信就是這樣,可能是曹操誤把信的草稿送來了。」馬超卻說:「曹操是聰明人,怎麼會犯這種粗心錯?應該是你怕我知道信裡面有什麼秘密,所以先塗掉不讓我知道吧?」於是馬超開始懷疑韓遂暗中和曹操勾結,雙方互信破裂,終於自己窩裡反大打出手,曹操再順勢出兵打垮兩人,一舉平定關中。

賈詡的智謀不僅屢在戰場上建功,他更只用短短兩句話就幫曹操決定了接班人選。曹操晚年要立繼承人,雖然按理應是年長的曹丕接班,但曹操卻比較喜歡較小的兒子、「才高八斗」的曹植。

有一次,曹操問賈詡:「我要選誰當接班人?」賈詡不答,曹操說你為什麼不回答,賈詡說:「我在想事情,所以不回答。」曹操問你在想什麼,賈詡回答:「我在想袁紹、劉表父子!」 袁紹、劉表父子都是因「廢長立幼」導致國內大亂,最後被曹操利用他們兄弟間的矛盾而一舉消滅,曹操對這兩對父子的事情了然於胸,聽完賈詡的話,曹操大笑,決定立曹丕當接班人。後來曹丕當上皇帝,知道賈詡有過此建議,還立賈詡當上三公之一的太尉。

賈詡雖然以智謀見長,但始終保持低調,閉門不交結權貴,連兒子和女兒的結婚對象,都不選豪門,因此一直到死,都備受曹操及曹丕父子禮遇。這也是「只重人才不問德性」的曹魏陣營特有的現象。

現代啟示錄:

中國大陸著名三國評論家陳華勝在《三國奇談》一書所說:錦上添花不易受人重視,雪中送炭才會讓人感激。這句話在轉換工作跳槽時,也值得參考。許多人跳槽時,常把當時最紅的公司當做第一志願,但最紅的公司往往已人才濟濟,就算自己加入也未必能脫穎而出;如果對自己的才能很有自信,投靠不是那麼紅、但未來發展潛

力雄厚的公司,不但「邊際效益」較大,自己也能得到更大的發揮空間。

深諳敵人學的陸遜:

養敵自重更勝趕盡殺絕

劉備和關羽一世英雄,不過,卻慘敗在一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最後憂憤而死,這匹一鳴驚人以小勝大的黑馬,就是東吳的陸遜。

陸遜可以說是「名人殺手」:關羽當時威震中原,連曹操都被關羽的北伐大軍嚇得想遷都,但最後關羽卻是中了陸遜的計,而兵敗身死;在戰陣上打滾數十年的劉備,一開始東征孫權如秋風掃落葉,無往不利,但碰到陸遜後,卻丟盔卸甲,最後落荒而逃。

陸遜之所以能夠屢屢擊敗這些當時縱橫天下的梟雄,除了過人的智慧外,他忍辱負重以柔克剛的工夫也是重要原因。

在呂蒙還是東吳大都督時,一心想奪回被關羽盤據的荊州,但卻苦無良策,當時還未有威名的陸遜親自去見呂蒙,獻上了讓關羽「驕兵必敗」之計。後來呂蒙病重辭職,就是依陸遜的方法,推薦年幼無名的陸遜接手東吳和荊州邊境的相關防務,以鬆弛關羽心防。

陸遜接手後,先寫信給關羽,自稱才能不足,希望關羽手下留情,雙方當好鄰居等等,讓關羽以為自己是個軟腳蝦。關羽認為陸遜不足為患,因而專心北伐曹操,把原本防衛東吳的兵,都抽調到北方戰場。

陸遜探知消息,立刻寫信通知孫權和呂蒙,於是孫權派呂蒙和陸遜為前鋒,乘機策反關羽的大後方,並派兵一舉攻克荊州。關羽這時正和曹操打得如火如荼,聽到後方有變,雖然率軍回救,但終因兩面受敵,最後還是兵敗身死,這招計殺關羽可說是陸遜初試啼聲之作。

關羽死訊傳至蜀漢,劉備認為是被東吳害死的,因此在稱帝後第一件事就是進攻東吳。開戰後蜀漢大軍節節勝利,而當時東吳著名智將周瑜、魯肅、呂蒙等早已病亡,正是內外危急之時,孫權任命陸遜當大都督率兵抵抗。

當時東吳各部將對陸遜避免和蜀漢決戰、只會堅守的策略不服,因此不聽陸遜的調度,質問他為何畏戰,陸遜回答:「劉備節節勝利,銳氣正盛,我方出戰只是空損兵折將,只有讓對方求戰不得,消磨對方銳氣,然後再用計消滅。」但是眾將認為這都是推託之辭,陸遜召集諸將厲聲說:「主上認為我能忍辱負重,才把這工作交給我,以後誰不聽令,軍法從事!」

陸遜忍辱負重的避戰策略確實有效,蜀漢大軍遠道而來,拖了六個月還無法和東吳主力決戰,而劉備想故意示弱誘出東吳大軍以速戰速決,也被陸遜識破。蜀漢求戰不得,戰士開始有了倦怠感。

陸遜見時機成熟,命將士人手一隻火把,衝進蜀軍陣營放火,蜀漢沒料到東吳竟然主動出擊,又被火攻個手忙腳亂,潰不成軍,屍首塞滿江面,劉備勉強突圍才逃入白帝城,事後慨嘆:「我竟然被陸遜所辱,難道是天意?」

當時劉備的水陸軍物資全都喪盡,東吳諸將紛紛建議趁勝追擊,一舉活捉劉備,陸遜卻認為,要留劉備一條活路。因為當時北方曹丕正大集軍馬,如果在進攻劉備時,曹丕突然入侵,變成兩面受敵,不如留著劉備,以牽制曹丕,分擔東吳的壓力。 蜀漢當時因伐吳慘敗而元氣大傷,但卻因陸遜之計而得以保全,事後證明陸遜留下蜀漢是正確選擇:因為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姜維等主導蜀漢的外交政策,都是「東和孫權,北伐曹魏」,蜀漢之後不斷北伐中原,形成曹魏十多年來心腹大患。曹魏也為了應付諸葛亮不斷入侵,把各精銳將領都抽調到西線去防備蜀軍,東吳的壓力因此大減,這都多虧陸遜這段「保全蜀漢」的建議所致。

陸遜因為打敗了劉備而聲名大譟,劉備經此慘敗沒多久就去世,後來陸遜更被孫權拔擢為丞相。清朝文學家毛綸、毛宗崗父子認為陸遜受命於危難之際,最後讓國家轉危為安,比周瑜當時國家正處顛峰、順勢打敗曹操的難度更高,因此陸遜的評價應在周瑜之上。

《三國志》作者陳壽也對陸遜的謀略拍案驚奇。陸遜這個曾經備受輕視的書生,靠著過人的智慧與忍辱負重的工夫,在三國歷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

現代啟示錄:

對敵人是否一定得趕盡殺絕?未必,有時利用它去牽制另一個更強大的敵人,自己再從中取利,反而是更好的選擇。

清末袁世凱不認真打垮革命黨,史家唐德剛認為這是袁要留著它和清廷作對,從中獲取自己的政治資本。這和陸遜不消滅劉備,留著他來牽制曹魏,東吳再來漁翁得利亦類似。有時「留下敵人」要比「消滅敵人」的好處更大。

甘於等舞台的趙雲:

關鍵時刻立功更能脫穎而出

趙雲是《三國演義》大肆渲染的蜀漢人物之一。但真實的趙雲既不像關羽、張飛一樣和劉備情同兄弟,也一直不算是什麼大官。

劉備打下益州和漢中地盤,自稱漢中王時,拜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為前後左右四將軍(三品),但趙雲只封了個翊軍將軍(五品),用現在話來說就是雜牌將軍,等到劉備稱帝時,關、黃已死,張飛升為車騎將軍,馬超升為驃騎將軍,趙雲呢?仍是翊軍將軍。後來劉備稱帝,上表勸進的甚至沒有趙雲的名字。

趙雲雖然不是個大官,但是,他在關鍵時刻往往能夠立下功勞,加上又十分「識大體」,提出的建議多是為整個國家著想,因此職位雖然不高,仍然得到劉備的肯定。

趙雲早期追隨劉備時,比較像是君王身邊的侍衛長或禁軍的隊長,有時還身兼貼身保鏢,這種職位是要由君王極其信任的人才能擔任的。

有件事可以說明劉備對趙雲的信任程度:當曹操追剿劉備時,劉備的雜牌軍在當陽長阪潰敗,妻離子散,有人跑來向劉備打小報告說趙雲投靠曹操去了,劉備順手拿起身邊手戟丟向那個人說:「子龍(趙雲的字)不可能背叛我!」沒多久果然見到趙雲抱著劉備的兒子阿斗回來。

正因為趙雲深得劉備信任,因此許多重要家事都會委託趙雲來處理,例如劉備娶了孫權的妹妹,而她帶了許多東吳的將吏過來,仗著夫人的勢頭縱橫不法。劉備認為趙雲

個性威嚴穩重,必能管理好這些人。

後來孫權聽說劉備西征四川,想先把妹妹接回來,然後準備和劉備翻臉,孫夫人帶著劉備的兒子劉禪想回東吳當人質,幸虧中途被趙雲截獲,如果沒有趙雲,劉備的老婆兒子都在別人手上,其困境可想而知。

趙雲除了把劉備的家事管得好外,他在關鍵時做出的決定多從大局著眼,也讓人對他識大體的見識刮目相看。

在劉備剛奪下益州(四川)根據地時,當時跟著劉備

打天下的將領都想著要海撈一票,於是建議劉備把成都的名田美宅都分配給眾將領做為犒賞。身為平定益州有功將領之一的趙雲,也是這個建議下的既得利益者。

但是,他卻勸阻劉備:「要犒賞有功將領,還是等到平定天下,將士們各返回家鄉後,再來論功行賞。而且益州人民近來遭遇戰亂,最好還是把田宅還給他們,讓他們安居樂業後,再來向他們徵稅,如此以充實國庫,最好不要把他們的財產都搶來,只為滿足自己的私慾。」劉備覺得有理,就聽從趙雲的建議。

在關羽中了東吳之計而被殺後,劉備為了報仇,稱帝後第一件事就是伐吳,當時諸葛亮勸劉備不可攻吳,趙雲也和諸葛站在同一邊。後來,諸葛亮北伐曹魏,卻因部將馬謖不聽調度,導致街亭慘敗,當時蜀漢大軍幾乎分崩離析,唯有趙雲的軍隊還保持完整。

諸葛亮在事後問了趙雲旗下的部將鄧芝:「其他部隊都潰不成軍,為什麼你們沒有?」 鄧芝回答:「因為趙雲親自斷後,軍需物資都沒什麼損失。」

諸葛亮想獎勵趙雲的功勞,於是把這些軍需物資都賞賜給他,趙雲推辭:「國家打了敗仗,我卻獲得賞賜,於理不合。還是把這些物資先存放在倉庫裡,等冬天將士有需要時再分發給他們。」諸葛亮盛讚趙雲識大體。

趙雲的官位雖不顯赫,處理的又多是劉備所託付的家事,但他不把這當做低賤的工作,屢屢在關鍵時刻立功,而他做出的建議也從大局出發,讓人對他識大體的胸襟印象深刻。最後在正史中,趙雲還是和關羽、張飛等大人物並列作傳。

現代啟示錄:

有些人被交代一些低層次的工作時,會覺得這些工作太簡單不願意做,或怕做了有失身分,因此意興闌珊。事實上,「舞台要靠自己創造」,雖然被分配到做小事,只要能在關鍵時刻立功,努力去完成也能做出大成績來。

陳華勝在《三國奇談》一書中認為趙雲職位太低,「我為子龍鳴不平!」但趙雲以一個位卑人輕的角色,卻救過小皇帝(劉禪)兩次,最後在歷史上能和當時大人物並列,說明了要闖出成績未必要靠著高官名位加持。

《三國》人物的職場升官學

「浪花淘盡英雄」的三國時代,超過三百個歷史人物,除了留下無數風流事蹟後人緬懷外,他們如何料敵機先、大展身手的智慧,在兩千年後的今天,仍值得現代人借鏡。

掌握跳糟時機的賈詡:

棄強取弱換更大發展空間

曹操養了一大批聰明之士,在這群謀士中,有個人的來歷最特別:他一直換主子,名聲其實很差,但肚子裡的計謀卻似乎取之不盡,在戰陣上屢幫曹操出奇制勝,最後還只用兩句話就幫曹操決定了接班人選,還享高位壽終正寢,這個特別人物就是賈詡。

賈詡原先是在董卓殘部李傕旗下,董卓在當時人心中是個暴虐無道的屠夫,賈詡跟過這樣的主子,其名聲可想而知。

董卓被王允、呂布殺掉之後,李傕心生恐懼,想私底下落跑,當時身為李傕參謀的賈詡勸阻說:「你一丟開大軍逃跑,小小一個亭長就能把你抓起來,不如沿路收兵反攻,去為董卓報仇,成功了就可奪得大權;萬一失敗,再散伙落跑也不遲。」李傕照辦後,果然成功打跑呂布、殺了王允。

李傕事後雖封給賈詡一個小官做,但卻開始怕賈詡會用智謀來害自己,賈詡知道李傕不是可以長久事奉的主人,就跑到了同鄉人段煨底下當官。

賈詡的智謀當時已名聞遐邇,段煨怕自己被賈詡架空,賈詡也擔心總有一天會被段煨所害。正好在南陽有個叫張繡的將軍正缺謀士,想挖賈詡過來,這正中賈詡下懷。

當時有人勸賈詡說,段煨對你很好,不應該拋棄他。賈詡卻回答:「段煨生性多疑,怕我搶了他地盤,如果我離開他,他反而會鬆一口氣。而現在張繡又缺謀士,我去

他那邊正適得其所。」後來賈詡投靠張繡,張繡也對他言聽計從。

當時北方兩大勢力曹操、袁紹正在對抗,他們不約而同都找上張繡,張繡認為袁紹強曹操弱,就想向袁紹投降,賈詡反而建議他投靠曹操。理由是:「現在袁強曹弱,我們一個小勢力去投靠袁紹,他底下人才濟濟,一定不稀罕我們;但是去投靠曹操,曹操現在比較弱,正想收羅人才,我們去一定會被重視。」張繡心想不錯,就投降曹操。

賈詡換了三個老闆,終於換到曹操底下,此後就一直在曹營服務,而賈詡在戰陣上各種狡詐奇謀,屢屢幫曹操建功,也真的讓人不敢輕視他的智慧。

曹操有次討伐關中軍閥馬超、韓遂,問賈詡的計策,賈詡說:「只有一個訣竅:讓他們自相殘殺。」曹操按他的建議,寫信給韓遂(曹操和韓遂是舊識),卻故意在信中某些關鍵文字處塗抹刪改,馬超知道曹操有信來,向韓遂要來看,卻發現信上一堆塗改痕跡,就質問韓遂。

韓遂說:「原信就是這樣,可能是曹操誤把信的草稿送來了。」馬超卻說:「曹操是聰明人,怎麼會犯這種粗心錯?應該是你怕我知道信裡面有什麼秘密,所以先塗掉不讓我知道吧?」於是馬超開始懷疑韓遂暗中和曹操勾結,雙方互信破裂,終於自己窩裡反大打出手,曹操再順勢出兵打垮兩人,一舉平定關中。

賈詡的智謀不僅屢在戰場上建功,他更只用短短兩句話就幫曹操決定了接班人選。曹操晚年要立繼承人,雖然按理應是年長的曹丕接班,但曹操卻比較喜歡較小的兒子、「才高八斗」的曹植。

有一次,曹操問賈詡:「我要選誰當接班人?」賈詡不答,曹操說你為什麼不回答,賈詡說:「我在想事情,所以不回答。」曹操問你在想什麼,賈詡回答:「我在想袁紹、劉表父子!」 袁紹、劉表父子都是因「廢長立幼」導致國內大亂,最後被曹操利用他們兄弟間的矛盾而一舉消滅,曹操對這兩對父子的事情了然於胸,聽完賈詡的話,曹操大笑,決定立曹丕當接班人。後來曹丕當上皇帝,知道賈詡有過此建議,還立賈詡當上三公之一的太尉。

賈詡雖然以智謀見長,但始終保持低調,閉門不交結權貴,連兒子和女兒的結婚對象,都不選豪門,因此一直到死,都備受曹操及曹丕父子禮遇。這也是「只重人才不問德性」的曹魏陣營特有的現象。

現代啟示錄:

中國大陸著名三國評論家陳華勝在《三國奇談》一書所說:錦上添花不易受人重視,雪中送炭才會讓人感激。這句話在轉換工作跳槽時,也值得參考。許多人跳槽時,常把當時最紅的公司當做第一志願,但最紅的公司往往已人才濟濟,就算自己加入也未必能脫穎而出;如果對自己的才能很有自信,投靠不是那麼紅、但未來發展潛

力雄厚的公司,不但「邊際效益」較大,自己也能得到更大的發揮空間。

深諳敵人學的陸遜:

養敵自重更勝趕盡殺絕

劉備和關羽一世英雄,不過,卻慘敗在一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最後憂憤而死,這匹一鳴驚人以小勝大的黑馬,就是東吳的陸遜。

陸遜可以說是「名人殺手」:關羽當時威震中原,連曹操都被關羽的北伐大軍嚇得想遷都,但最後關羽卻是中了陸遜的計,而兵敗身死;在戰陣上打滾數十年的劉備,一開始東征孫權如秋風掃落葉,無往不利,但碰到陸遜後,卻丟盔卸甲,最後落荒而逃。

陸遜之所以能夠屢屢擊敗這些當時縱橫天下的梟雄,除了過人的智慧外,他忍辱負重以柔克剛的工夫也是重要原因。

在呂蒙還是東吳大都督時,一心想奪回被關羽盤據的荊州,但卻苦無良策,當時還未有威名的陸遜親自去見呂蒙,獻上了讓關羽「驕兵必敗」之計。後來呂蒙病重辭職,就是依陸遜的方法,推薦年幼無名的陸遜接手東吳和荊州邊境的相關防務,以鬆弛關羽心防。

陸遜接手後,先寫信給關羽,自稱才能不足,希望關羽手下留情,雙方當好鄰居等等,讓關羽以為自己是個軟腳蝦。關羽認為陸遜不足為患,因而專心北伐曹操,把原本防衛東吳的兵,都抽調到北方戰場。

陸遜探知消息,立刻寫信通知孫權和呂蒙,於是孫權派呂蒙和陸遜為前鋒,乘機策反關羽的大後方,並派兵一舉攻克荊州。關羽這時正和曹操打得如火如荼,聽到後方有變,雖然率軍回救,但終因兩面受敵,最後還是兵敗身死,這招計殺關羽可說是陸遜初試啼聲之作。

關羽死訊傳至蜀漢,劉備認為是被東吳害死的,因此在稱帝後第一件事就是進攻東吳。開戰後蜀漢大軍節節勝利,而當時東吳著名智將周瑜、魯肅、呂蒙等早已病亡,正是內外危急之時,孫權任命陸遜當大都督率兵抵抗。

當時東吳各部將對陸遜避免和蜀漢決戰、只會堅守的策略不服,因此不聽陸遜的調度,質問他為何畏戰,陸遜回答:「劉備節節勝利,銳氣正盛,我方出戰只是空損兵折將,只有讓對方求戰不得,消磨對方銳氣,然後再用計消滅。」但是眾將認為這都是推託之辭,陸遜召集諸將厲聲說:「主上認為我能忍辱負重,才把這工作交給我,以後誰不聽令,軍法從事!」

陸遜忍辱負重的避戰策略確實有效,蜀漢大軍遠道而來,拖了六個月還無法和東吳主力決戰,而劉備想故意示弱誘出東吳大軍以速戰速決,也被陸遜識破。蜀漢求戰不得,戰士開始有了倦怠感。

陸遜見時機成熟,命將士人手一隻火把,衝進蜀軍陣營放火,蜀漢沒料到東吳竟然主動出擊,又被火攻個手忙腳亂,潰不成軍,屍首塞滿江面,劉備勉強突圍才逃入白帝城,事後慨嘆:「我竟然被陸遜所辱,難道是天意?」

當時劉備的水陸軍物資全都喪盡,東吳諸將紛紛建議趁勝追擊,一舉活捉劉備,陸遜卻認為,要留劉備一條活路。因為當時北方曹丕正大集軍馬,如果在進攻劉備時,曹丕突然入侵,變成兩面受敵,不如留著劉備,以牽制曹丕,分擔東吳的壓力。 蜀漢當時因伐吳慘敗而元氣大傷,但卻因陸遜之計而得以保全,事後證明陸遜留下蜀漢是正確選擇:因為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姜維等主導蜀漢的外交政策,都是「東和孫權,北伐曹魏」,蜀漢之後不斷北伐中原,形成曹魏十多年來心腹大患。曹魏也為了應付諸葛亮不斷入侵,把各精銳將領都抽調到西線去防備蜀軍,東吳的壓力因此大減,這都多虧陸遜這段「保全蜀漢」的建議所致。

陸遜因為打敗了劉備而聲名大譟,劉備經此慘敗沒多久就去世,後來陸遜更被孫權拔擢為丞相。清朝文學家毛綸、毛宗崗父子認為陸遜受命於危難之際,最後讓國家轉危為安,比周瑜當時國家正處顛峰、順勢打敗曹操的難度更高,因此陸遜的評價應在周瑜之上。

《三國志》作者陳壽也對陸遜的謀略拍案驚奇。陸遜這個曾經備受輕視的書生,靠著過人的智慧與忍辱負重的工夫,在三國歷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

現代啟示錄:

對敵人是否一定得趕盡殺絕?未必,有時利用它去牽制另一個更強大的敵人,自己再從中取利,反而是更好的選擇。

清末袁世凱不認真打垮革命黨,史家唐德剛認為這是袁要留著它和清廷作對,從中獲取自己的政治資本。這和陸遜不消滅劉備,留著他來牽制曹魏,東吳再來漁翁得利亦類似。有時「留下敵人」要比「消滅敵人」的好處更大。

甘於等舞台的趙雲:

關鍵時刻立功更能脫穎而出

趙雲是《三國演義》大肆渲染的蜀漢人物之一。但真實的趙雲既不像關羽、張飛一樣和劉備情同兄弟,也一直不算是什麼大官。

劉備打下益州和漢中地盤,自稱漢中王時,拜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為前後左右四將軍(三品),但趙雲只封了個翊軍將軍(五品),用現在話來說就是雜牌將軍,等到劉備稱帝時,關、黃已死,張飛升為車騎將軍,馬超升為驃騎將軍,趙雲呢?仍是翊軍將軍。後來劉備稱帝,上表勸進的甚至沒有趙雲的名字。

趙雲雖然不是個大官,但是,他在關鍵時刻往往能夠立下功勞,加上又十分「識大體」,提出的建議多是為整個國家著想,因此職位雖然不高,仍然得到劉備的肯定。

趙雲早期追隨劉備時,比較像是君王身邊的侍衛長或禁軍的隊長,有時還身兼貼身保鏢,這種職位是要由君王極其信任的人才能擔任的。

有件事可以說明劉備對趙雲的信任程度:當曹操追剿劉備時,劉備的雜牌軍在當陽長阪潰敗,妻離子散,有人跑來向劉備打小報告說趙雲投靠曹操去了,劉備順手拿起身邊手戟丟向那個人說:「子龍(趙雲的字)不可能背叛我!」沒多久果然見到趙雲抱著劉備的兒子阿斗回來。

正因為趙雲深得劉備信任,因此許多重要家事都會委託趙雲來處理,例如劉備娶了孫權的妹妹,而她帶了許多東吳的將吏過來,仗著夫人的勢頭縱橫不法。劉備認為趙雲

個性威嚴穩重,必能管理好這些人。

後來孫權聽說劉備西征四川,想先把妹妹接回來,然後準備和劉備翻臉,孫夫人帶著劉備的兒子劉禪想回東吳當人質,幸虧中途被趙雲截獲,如果沒有趙雲,劉備的老婆兒子都在別人手上,其困境可想而知。

趙雲除了把劉備的家事管得好外,他在關鍵時做出的決定多從大局著眼,也讓人對他識大體的見識刮目相看。

在劉備剛奪下益州(四川)根據地時,當時跟著劉備

打天下的將領都想著要海撈一票,於是建議劉備把成都的名田美宅都分配給眾將領做為犒賞。身為平定益州有功將領之一的趙雲,也是這個建議下的既得利益者。

但是,他卻勸阻劉備:「要犒賞有功將領,還是等到平定天下,將士們各返回家鄉後,再來論功行賞。而且益州人民近來遭遇戰亂,最好還是把田宅還給他們,讓他們安居樂業後,再來向他們徵稅,如此以充實國庫,最好不要把他們的財產都搶來,只為滿足自己的私慾。」劉備覺得有理,就聽從趙雲的建議。

在關羽中了東吳之計而被殺後,劉備為了報仇,稱帝後第一件事就是伐吳,當時諸葛亮勸劉備不可攻吳,趙雲也和諸葛站在同一邊。後來,諸葛亮北伐曹魏,卻因部將馬謖不聽調度,導致街亭慘敗,當時蜀漢大軍幾乎分崩離析,唯有趙雲的軍隊還保持完整。

諸葛亮在事後問了趙雲旗下的部將鄧芝:「其他部隊都潰不成軍,為什麼你們沒有?」 鄧芝回答:「因為趙雲親自斷後,軍需物資都沒什麼損失。」

諸葛亮想獎勵趙雲的功勞,於是把這些軍需物資都賞賜給他,趙雲推辭:「國家打了敗仗,我卻獲得賞賜,於理不合。還是把這些物資先存放在倉庫裡,等冬天將士有需要時再分發給他們。」諸葛亮盛讚趙雲識大體。

趙雲的官位雖不顯赫,處理的又多是劉備所託付的家事,但他不把這當做低賤的工作,屢屢在關鍵時刻立功,而他做出的建議也從大局出發,讓人對他識大體的胸襟印象深刻。最後在正史中,趙雲還是和關羽、張飛等大人物並列作傳。

現代啟示錄:

有些人被交代一些低層次的工作時,會覺得這些工作太簡單不願意做,或怕做了有失身分,因此意興闌珊。事實上,「舞台要靠自己創造」,雖然被分配到做小事,只要能在關鍵時刻立功,努力去完成也能做出大成績來。

陳華勝在《三國奇談》一書中認為趙雲職位太低,「我為子龍鳴不平!」但趙雲以一個位卑人輕的角色,卻救過小皇帝(劉禪)兩次,最後在歷史上能和當時大人物並列,說明了要闖出成績未必要靠著高官名位加持。


相关内容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
  •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战乱频繁的时代,但同时又是一个学术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人口的大流动和民族关系的大变动带来了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交流.玄学.佛学.道教.儒学以至法家.名家既相互争胜又相互吸收.此时,由于封建王朝的不断更迭,官学教育呈现出时兴时废之状,难以担当起传递和发展文化的使命. ...

  • 论三国人物性格的现代职场意义
  • 2013年1月第30卷第1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Jan.2013Vol.30 No. 1 论三国人物性格的现代职场意义 王 军,齐雨婷,尹玉坤,赵 莹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抚顺113001) 摘 & ...

  • 高二模块考试
  • 高二模块考试 语 文 试 题(2016.11)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2.1-6题.12-13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

  • 刘黎平:三国名将马超是被吓死的?
  • 三国名将马超是被吓死的? 从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沦落到另一家公司当员工,虽然还是厕身于管理层行列,但原来那份独一无二的权威没有了,而且新公司不会对你再委以重任,你待在新公司不是为了施展身手,只是保持生存和安全而已,不再意气风发,而是战战兢兢,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放在三国这个职场上,或可称为" ...

  •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 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 ...

  • 周公与孔子的历史地位演变初探
  • 摘要: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对"周孔之辨"这一问题提出了系统的观点,指出后人尊孔子弃周公并非自古而有,隋唐以前以周公为尊.本文着重梳理周公和孔子在我国古代史上的地位演变,并对其中某些变化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先圣:先师:周公:孔子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 ...

  • 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及特点
  • 2.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及特点 (总说) (1)题材紧密结合时代需要和气氛 (2)形式上的探索 (3)著名诗人与作品 (分说) (1)题材紧密结合时代需要和气氛 ① 五四前后的呐喊与呻吟 闻一多 <死水> 徐志摩 <再别康桥> (闻.徐是新月派的代表) 郭沫若 <女神> ...

  • 热点大国关系:中美中日中俄关系史梳理
  • 热点大国关系:中美中日中俄关系史梳理 P 新130页,热点题大国关系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 的行列.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以攫取侵华特权.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土台湾. (2)"门户开放" ...

  • 生活十讲 "台北风流人物"蒋勋作品,媲美[孤独六讲]
  • 生活十讲 "台北风流人物"蒋勋作品,媲美<孤独六讲> 作 者: 蒋勋 出 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 价: 26元 ISBN: [1**********]23 出版日期: 2010-05 版 次: 标 签: 蒋勋 散文 文化 文艺 所属分类: 散文 文化 想读(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