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江苏理工学院2014—2015-2学期

形势与政策论文

学院 班别 学号 姓名 前言: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2013年10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雅加达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新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同域外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合作,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亚洲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亚投行、发展、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迫切需要秉持开放的精神,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推动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共建“一带一路”以及亚投行,是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共谋发展提出的战略构想,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一、“一带一路”对中国的影响

1、中国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开拓海外空间。

从内部需求说,丝绸之路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部分。开放是中国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重要动力,在早期主要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无论是引进技术也好,出口中国商品也好,对促进中国的经济都起到了巨大作用。现在中国国内经济增长缺乏动力,需要新形式的开放。

2、“一带一路”也着力于推动西北、西南以及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开放。

亚太和欧美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手,然而正在谈判中的TPP和TTIP协议终将会影响到我国在这些地区外贸的增长空间。从我国沿海地区及亚洲诸国的经验来看,推动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技术积累推动产业转型乃是实现高速发展的一条坦途。因此站在开发西北、西南以及东北地区经济的角度上,“一带一路”的规划几乎是一种必然。

3、人民币国际化

使用本币进行国际投资一方面向国外输出了本币信用,一方面也减少了汇率波动的风险,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也是国家在当前时点上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原因。同时“一带一路”将大幅刺激相关国家对人民币流通、清算以至于储备的需求,反过来又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

4、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将率先直接受益于亚欧交通运输大通道的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将加快推进公路、铁路、民航、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吞吐量将明显提升。中国也将全力打造与我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国的港口有用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经验,铁路建设“走出去”给其他基础设施类公司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样板。尤其是在铁路建设方面,突破国家界限的“欧亚铁路网计划”,也会刺激铁路建设的发展。而且中国依靠压倒性技术和成本优势,将成为铁路建设的最大受益方。

5、通信行业

对中国通信行业来说,“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深度互通会对信息基建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中国通信行业的通信基础设施提供商来说,构成重大利好。一方面,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趋势意味着“一带一路”国家存在持续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长空间;另一方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融资机构必然会积极对海外信息基础设施进行融资,这可以更加直接地关联到对中国设备的需求。

6、“一带一路”将推动我国从“债务国”向“债权国”的阶段转变,同时也有助于我国更高效地利用外汇储备,增加国家资产配置的多样性。根据债务周期理论,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资源和人力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少,国内资本便会流出至边际收益的海外地区,国家也从“债务国”向“债权国”的阶段转变。此外,我国仍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然而大量外储被用来投资外国国债,收益率较低,“一带一路”也有助于国家更高效地利用外汇储备,增加国家资产配置的多样性。

二、亚投行对中国的影响

1、与“一带一路”战略配套,承启内外。

要将这两个战略实施,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交通运输、通信等沟通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设施沟通各国,“一带一路”战略就会犹如空中楼阁,不太容易实现或实现太慢,不利于国家战略。要加快建设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资金和领袖国家推动是不行的,自然发展的效率太低。而且,很多国家由于资金、建设能力问题,一时半会根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如何加快实施中国的这“一带一路”战略呢?诸如上合组织开发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在中国倡议和主导下出现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这些机构将担负起为新兴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发展资金的责任。

2、提高中国的资本、工业输出力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今天的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中国拥有4万亿美元的外汇,中国的GDP已接近美国,中国有大量资本可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加快对外投资,通过对外投资提高中国的资本输出能力,进而提高中国对世界资源的控制能力。那么,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就能将中国的资本输送到这些新兴国家,提高中国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经济竞争力。

3、提高中国在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能力,提升中国的经济话语权。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行区域的加速整合,未来世界经济将不再是个体的竞争,而是区域集团化的竞争。未来,谁拥有的合作集团越多,谁的影响力就越大,当然竞争能力也就越强。在这种大趋势背景下,中国有必要加速主导区域经济整合,提升自己的区域经济影响能力。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对这些区域的经济话语权越大,中国在未来国际经济游戏规则重组中话语权也就越大。话语权越大,也就在未来新的经济游戏规则中能够制定更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规则,中国就将处在世界经济金字塔的最上游的阶层了。

4、抢世界银行的“生意”,分美国人的权力。

中国陆续成立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正在筹建的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其实都是抢世界银行的“生意”。当然,这也不仅仅是抢“生意”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地给西方出了难题,未来世界银行相比这些开发银行将不再有竞争力。如此下去,美国为首的西方在世界经济中的权力,将会被实际削弱。

5、统合国际社会经济战线,争取国际资本与中国的合作,提高中国资本号召力。 未来世界,哪个国家争取到更多资本,哪个国家能掌控更多的资本,哪个国家就是世界的王者。如今,全世界都在争取国际资本,美国制造加息预期,准备明年加息是为什么?目的就是吸引国际资本进入美国投资,制造美国的经济繁荣。中国为何进行更大幅度的市场化

改革、开放更多领域给资本投资、创立混合所有制经济新模式?目的还是吸引国内国际资本继续投资。中国一直在向世界宣布中国的市场潜力,也是为了促进国际资本进入中国投资。

三、总结:

“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是相辅相成的。“一带一路”是纲,举一纲而万目张,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投资、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该战略实施首先需要考虑构建互联互通的物质基础;而亚投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多边机构,主要集中于亚洲基建,它不仅是对地区和世界多边开发体系的有益补充,也是实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由途径。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的有机融合将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二者也将拉开中国对外投资的新时代。

但是,目前中国的经济虽然处在世界的前端,但是很多都是靠制造业来带动的,中 国缺少很多高科技专利技术。难以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与技术,这会制约中国经济的进步。“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需要经济、资金的支持,还需要各种技术科技的支持,而中国缺乏高科技人才,缺乏具有很好管理能力的尖端人才,这将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挑战。

参考文献:

[1]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贲圣林.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机遇和挑战[EB/OL]

[3]林伟贤.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机遇与挑战[EB/OL]

[4]剧锦文.“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机遇与挑战[N].经济日报,2015-4-2

“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江苏理工学院2014—2015-2学期

形势与政策论文

学院 班别 学号 姓名 前言: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2013年10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雅加达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新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同域外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合作,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亚洲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亚投行、发展、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迫切需要秉持开放的精神,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推动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共建“一带一路”以及亚投行,是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共谋发展提出的战略构想,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一、“一带一路”对中国的影响

1、中国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开拓海外空间。

从内部需求说,丝绸之路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部分。开放是中国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重要动力,在早期主要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无论是引进技术也好,出口中国商品也好,对促进中国的经济都起到了巨大作用。现在中国国内经济增长缺乏动力,需要新形式的开放。

2、“一带一路”也着力于推动西北、西南以及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开放。

亚太和欧美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手,然而正在谈判中的TPP和TTIP协议终将会影响到我国在这些地区外贸的增长空间。从我国沿海地区及亚洲诸国的经验来看,推动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技术积累推动产业转型乃是实现高速发展的一条坦途。因此站在开发西北、西南以及东北地区经济的角度上,“一带一路”的规划几乎是一种必然。

3、人民币国际化

使用本币进行国际投资一方面向国外输出了本币信用,一方面也减少了汇率波动的风险,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也是国家在当前时点上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原因。同时“一带一路”将大幅刺激相关国家对人民币流通、清算以至于储备的需求,反过来又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

4、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将率先直接受益于亚欧交通运输大通道的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将加快推进公路、铁路、民航、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吞吐量将明显提升。中国也将全力打造与我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国的港口有用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经验,铁路建设“走出去”给其他基础设施类公司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样板。尤其是在铁路建设方面,突破国家界限的“欧亚铁路网计划”,也会刺激铁路建设的发展。而且中国依靠压倒性技术和成本优势,将成为铁路建设的最大受益方。

5、通信行业

对中国通信行业来说,“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深度互通会对信息基建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中国通信行业的通信基础设施提供商来说,构成重大利好。一方面,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趋势意味着“一带一路”国家存在持续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长空间;另一方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融资机构必然会积极对海外信息基础设施进行融资,这可以更加直接地关联到对中国设备的需求。

6、“一带一路”将推动我国从“债务国”向“债权国”的阶段转变,同时也有助于我国更高效地利用外汇储备,增加国家资产配置的多样性。根据债务周期理论,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资源和人力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少,国内资本便会流出至边际收益的海外地区,国家也从“债务国”向“债权国”的阶段转变。此外,我国仍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然而大量外储被用来投资外国国债,收益率较低,“一带一路”也有助于国家更高效地利用外汇储备,增加国家资产配置的多样性。

二、亚投行对中国的影响

1、与“一带一路”战略配套,承启内外。

要将这两个战略实施,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交通运输、通信等沟通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设施沟通各国,“一带一路”战略就会犹如空中楼阁,不太容易实现或实现太慢,不利于国家战略。要加快建设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资金和领袖国家推动是不行的,自然发展的效率太低。而且,很多国家由于资金、建设能力问题,一时半会根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如何加快实施中国的这“一带一路”战略呢?诸如上合组织开发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在中国倡议和主导下出现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这些机构将担负起为新兴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发展资金的责任。

2、提高中国的资本、工业输出力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今天的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中国拥有4万亿美元的外汇,中国的GDP已接近美国,中国有大量资本可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加快对外投资,通过对外投资提高中国的资本输出能力,进而提高中国对世界资源的控制能力。那么,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就能将中国的资本输送到这些新兴国家,提高中国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经济竞争力。

3、提高中国在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能力,提升中国的经济话语权。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行区域的加速整合,未来世界经济将不再是个体的竞争,而是区域集团化的竞争。未来,谁拥有的合作集团越多,谁的影响力就越大,当然竞争能力也就越强。在这种大趋势背景下,中国有必要加速主导区域经济整合,提升自己的区域经济影响能力。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对这些区域的经济话语权越大,中国在未来国际经济游戏规则重组中话语权也就越大。话语权越大,也就在未来新的经济游戏规则中能够制定更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规则,中国就将处在世界经济金字塔的最上游的阶层了。

4、抢世界银行的“生意”,分美国人的权力。

中国陆续成立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正在筹建的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其实都是抢世界银行的“生意”。当然,这也不仅仅是抢“生意”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地给西方出了难题,未来世界银行相比这些开发银行将不再有竞争力。如此下去,美国为首的西方在世界经济中的权力,将会被实际削弱。

5、统合国际社会经济战线,争取国际资本与中国的合作,提高中国资本号召力。 未来世界,哪个国家争取到更多资本,哪个国家能掌控更多的资本,哪个国家就是世界的王者。如今,全世界都在争取国际资本,美国制造加息预期,准备明年加息是为什么?目的就是吸引国际资本进入美国投资,制造美国的经济繁荣。中国为何进行更大幅度的市场化

改革、开放更多领域给资本投资、创立混合所有制经济新模式?目的还是吸引国内国际资本继续投资。中国一直在向世界宣布中国的市场潜力,也是为了促进国际资本进入中国投资。

三、总结:

“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是相辅相成的。“一带一路”是纲,举一纲而万目张,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投资、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该战略实施首先需要考虑构建互联互通的物质基础;而亚投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多边机构,主要集中于亚洲基建,它不仅是对地区和世界多边开发体系的有益补充,也是实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由途径。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的有机融合将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二者也将拉开中国对外投资的新时代。

但是,目前中国的经济虽然处在世界的前端,但是很多都是靠制造业来带动的,中 国缺少很多高科技专利技术。难以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与技术,这会制约中国经济的进步。“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需要经济、资金的支持,还需要各种技术科技的支持,而中国缺乏高科技人才,缺乏具有很好管理能力的尖端人才,这将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挑战。

参考文献:

[1]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贲圣林.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机遇和挑战[EB/OL]

[3]林伟贤.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机遇与挑战[EB/OL]

[4]剧锦文.“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机遇与挑战[N].经济日报,2015-4-2


相关内容

  • 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误读及中国的对策
  • 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误读及中国的对策 作者:陈邦瑜 来源:<领导科学论坛>2015年第05期 [摘 要]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后,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不少学者对此持正面态度,而国外部分舆论和学者却对"一带一路 ...

  • _一带一路_对中国的影响_孙东阳
  • 公共管理 管理视窗 "一带一路"对中国的影响 孙东阳 摘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得到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支持.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将会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不 ."一带一路"会推动中国和其他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会给中国带来很多的机 ...

  •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带一路"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延伸国内18个省,覆盖沿线60多个国家,穿越亚洲文明.伊斯兰文明.欧洲文明,沿线国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甚至相互敌对,不同文明之间也存在着碰撞 ...

  • _一带一路_国家主要特点及发展前景展望_马岩
  • BilateralandMultilateral-Cooperation "一带一路"国家主要特点及发展前景展望 马 岩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区域,西入欧洲经济区域.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 ...

  • "一带一路"连通"中国梦"与"世界梦"
  • 作者简介:周小琴(1990-),女,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区域经济学硕士,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方向:长江经济带研究与规划. 摘要:2015年3月30日闭幕的博鳌论坛将"一带一路"提至全局性高度,这一战略构想正稳步推进,成为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 ...

  • 一路一带国际战略布局
  • "一带一路"国际战略布局 "一带一路"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情况下,根据全球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中长期持久推动力量的战略支撑,是集"稳增长.转 ...

  • "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 作者:金玲 国际问题研究 2015年04期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2 8832(2015)1期0088-1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明晰和相应举措的出台,国内外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战后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的 ...

  • 一带一路与丝绸文化
  • "一带一路"下的 文化传承与创新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顺应大势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 ...

  •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能让多少人受益
  • 中国应对国际环境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最终实现一个全新的全球化模式,如果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项目落实后,世界人口的约70%-80%将直接或间接受益. 近年来,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世界财富分配问题的争论日趋激烈,全球化呈现出一种新趋势,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