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教案1

南昌理工学院实验(训)课程教案

实验班级:大学本科

年度第

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学期2节课实验指导教师:教材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教学方法

实验设备

实验材料

实验教学过程:1:观察牛顿环

2:测量21环到30环的直径

(1)粗调仪器,移动牛顿环装置,使十字准线的交点与牛顿环中心重合。

(2)放松目镜紧固螺丝(该螺丝应始终对准槽口),转动目镜使十字准线中的一条线与标尺平行,即与镜筒移动方向平行。

(3)转动读数显微镜读数鼓轮,镜筒将沿着标尺平行移动,检查十字准线中竖线与干涉环的切点是否与十字准线交点重合,若不重合,按步骤(1)、(2)再仔细调节(检查左右两侧测量区域)。

(4)把十字准线移到测量区域中央(25环左右),仔细调节目镜及镜筒的焦距,使十字准线像与牛顿环像无视差。

(5)转动读数鼓轮,观察十字准线从中央缓慢向左(或向右)移至37环,然后反方向自37环向右移动,当十字准线竖线与30环外侧相切时,记录读数显微镜上的位置读数x 30然后继续转动鼓轮,使竖线依次与29、28、27、26、25、24、23、22、21环外侧相切,并记录读数。过了21环后继续转动鼓轮,并注意读出环的顺序,直到十字准线回到牛顿环中心,核对该中心是否是k =0。

(6)继续按原方向转动读数鼓轮,越过干涉圆环中心,记录十字准线与右边第21、22、23、24、25、26、27、28、29、30环内外切时的读数,注意从37环移到另一侧30环的过程中鼓轮不能倒转。然后再反向转动鼓轮,并读出反向移动时各暗环次序,并核对十字准线回到牛顿环中心时k 是否是0。

(7)按上述步骤重复测量3次,将牛顿暗环位置的读数填入自拟表中。

3:写好实验报告实验用时等厚干涉现象的研究1.观察牛顿环产生的等厚干涉条纹,加深对等厚干涉现象的认识。2.掌握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方法。牛顿环的研究及其测量讲授式、指导式、讨论式JXD —B 型读数显微镜,牛顿环仪,钠光灯。

南昌理工学院实验(训)课程教案

实验班级:大学本科

年度第

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学期2节课实验指导教师:教材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教学方法

实验设备

实验材料

实验教学过程:1:观察牛顿环

2:测量21环到30环的直径

(1)粗调仪器,移动牛顿环装置,使十字准线的交点与牛顿环中心重合。

(2)放松目镜紧固螺丝(该螺丝应始终对准槽口),转动目镜使十字准线中的一条线与标尺平行,即与镜筒移动方向平行。

(3)转动读数显微镜读数鼓轮,镜筒将沿着标尺平行移动,检查十字准线中竖线与干涉环的切点是否与十字准线交点重合,若不重合,按步骤(1)、(2)再仔细调节(检查左右两侧测量区域)。

(4)把十字准线移到测量区域中央(25环左右),仔细调节目镜及镜筒的焦距,使十字准线像与牛顿环像无视差。

(5)转动读数鼓轮,观察十字准线从中央缓慢向左(或向右)移至37环,然后反方向自37环向右移动,当十字准线竖线与30环外侧相切时,记录读数显微镜上的位置读数x 30然后继续转动鼓轮,使竖线依次与29、28、27、26、25、24、23、22、21环外侧相切,并记录读数。过了21环后继续转动鼓轮,并注意读出环的顺序,直到十字准线回到牛顿环中心,核对该中心是否是k =0。

(6)继续按原方向转动读数鼓轮,越过干涉圆环中心,记录十字准线与右边第21、22、23、24、25、26、27、28、29、30环内外切时的读数,注意从37环移到另一侧30环的过程中鼓轮不能倒转。然后再反向转动鼓轮,并读出反向移动时各暗环次序,并核对十字准线回到牛顿环中心时k 是否是0。

(7)按上述步骤重复测量3次,将牛顿暗环位置的读数填入自拟表中。

3:写好实验报告实验用时等厚干涉现象的研究1.观察牛顿环产生的等厚干涉条纹,加深对等厚干涉现象的认识。2.掌握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方法。牛顿环的研究及其测量讲授式、指导式、讨论式JXD —B 型读数显微镜,牛顿环仪,钠光灯。


相关内容

  •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
  • 高中物理 实验 教案 第1 页 高中物理 实验 教案 第2 页 高中物理 实验 教案 第3 页 高中物理 实验 教案 第4 页 高中物理 实验 教案 第5 页 高中物理 实验 教案 第6 页 高中物理 实验 教案 第7 页 高中物理 实验 教案 第8 页 高中物理 实验 教案 第9 页 高中物理 实 ...

  • 关于召开小学数学新课程与实验教材研讨会的通知
  • 关于评选2013年度(第五届)西南师大版课标教材优秀论文.优 秀课件.优秀教案的通知 各实验区: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帮助各实验区在教材(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语文>.中小学<音乐>)实验过程中更好地总结经验,交流教学实验成果,调动广大教研人员的教改热 ...

  • 科学之旅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 课题:引言  科学之旅-<探索物理> 课时:1课时 目的:(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通过观察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 (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更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 (4)用STS的观点理解物理学的巨大作用: (5)初步掌握一点学习物理的方法. 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 ...

  • 化学试讲教案[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
  • 化学试讲教案|<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 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 ...

  • 高中物理教案
  • 高中物理必修1<第3章第4节力的合成>教案 合作组成员 王文祥 赵西耕 张坤 韩峰 [主题]第3章 第4节力的合成(1课时)  高一第一学期物理必修1 [课程标准]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内容及学情分析 ...

  •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蒸发教案
  • <蒸发>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与液化>中的重要内容,在本节内容中,编者将汽化放置在液化内容之前,沸腾放置在蒸发之前,这样既考虑了学科的逻辑顺序,又考虑了学生的心里特点.作为学生学习热学知识的第二课,本节知识 ...

  • 物理测平均速度教案
  • <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江苏丰县初级中学 刘庆贺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会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

  • 14.三.大气压强教案
  • <大气压强>教案(2012.11.20) 教学设计理念: 1.立足于"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本节内容与生活现象密切相关,贴近学生生活.课堂开始用实验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探究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感受物理就在身边.再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身边的现象,服务于 ...

  •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案案例
  •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上课开始,我准备了三个能敲出声音的物体,木盒.老师喝水的茶杯和一个小鼓.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细棍棒敲击其中任意一个,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情绪高昂,在觉得物理课好玩的同时,也小看这样的游戏!实践证明,学生的判别能力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