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戏剧化了的顾鼎臣

明代弘治年间的状元顾鼎臣,因为小时候出过天花,脸上留下了18点麻子,被人们称为“顾大麻子”,根据他而写的戏曲名目繁多,光绪丙申(1896年)上海文艺书店出版了《绘图秘本弹词顾鼎臣》,地方戏有越剧、婺剧的《合连杯》,滩簧、常锡文戏有《顾鼎臣》,由著名评弹艺术家张鉴庭创作加工的长篇弹词《顾鼎臣》更是名闻江浙,解放后,关于顾鼎臣的戏与书,在越剧、沪剧、评弹的舞台上,作为保留节目,更是经久不衰。

为什么顾鼎臣的故事如此受人欢迎呢?因为他的成长经历有着太多在人们看来具有戏剧性的效果,用今天的话来说,顾鼎臣的成长故事,到今天,绝对可以拍成一个“狗血”的电视连续剧。

虽然顾氏在江南一带是大户人家,但是,顾鼎臣并非出自豪门,他的父亲顾恂只是一个买卖针线的小商人,虽非大富大贵,但也是小康有余。

不过,这位顾先生最让街坊四邻熟悉的是,他有一个很凶悍、爱吃醋的老婆,而这顾恂本人是一个典型的“妻管严”,平时被管得服服帖帖。他们家有个长得很秀气的丫头,平时,这顾某的老婆对这个丫头“严防死守”,顾恂对她都不敢正眼看一眼。

不过,压迫的时间长了,总会有反抗,有一次,丫头过来送饭,下起了大雨,回不去了,正好那天,“河东狮”不在,顾某就邀请丫头同宿,一来二去,连孩子都生下来了,这便是顾鼎臣了,而那个时候,他父亲已经是57岁了。顾恂的老婆知道了,当然就勃然大怒,多次想要弄死这孩子,顾恂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将孩子放在隔壁的磨房里,想让拉磨的驴子踏死,所幸的是,被磨房的主人及时救了下来,并收养了。不然的话,就没有后来的顾鼎臣了。

养父家里的条件也并不好,也常常要挨饿,相传顾鼎臣曾读书于山寺。一天,他与一群乞儿盗得邻家一只狗,剥了皮,却找不到柴薪烧狗肉吃。于是顾鼎臣便带着大家来到一座佛殿之内,向罗汉作揖道:“不得已,麻烦大师一下。”于是用斧子劈了两尊木头罗汉当柴,将狗肉烧熟与群儿围在一起,大吃特吃了一顿。

顾鼎臣十分聪慧好学,但顾氏夫妻始终不认其为子,始终将顾鼎臣的生母当奴婢一样对待,使其受尽凌辱与欺负。直到顾鼎臣中状元,养父才讲出真情,他才到顾家与亲娘相认。但顾妻仍不准顾鼎臣认母,顾鼎臣遂在亲友的帮助之下进到房内,长立庭下,坚持要见生母。顾妻更加愤怒,但顾鼎臣主意不改,说:“即一见,死不恨。”亲朋好友也从旁规劝。无奈顾妻只得令其生母从灶间出来见自己的亲生儿子,顾鼎臣看到自己的生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母子二人,忍不住抱头痛哭,亲友们也都为之泣下。

虽然顾鼎臣中了状元,但是他的官职却一直是不上不下的,而他的机遇的到来,是因为嘉靖皇帝的就位,嘉靖皇帝不象堂兄武宗那么好色,他感兴趣的是道教宣扬的长生不老之术。他坐天下的第二年,便在乾清宫设坛祈祷。斋醮祈祷时需用词文,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故名“青词”。奉命作词的几个大臣水平一般,世宗很不满意。

顾鼎臣瞅准这是讨皇上欢心的大好时机,遂作了七章高水平的“青词”献上,并上疏条陈斋坛上应如此这般,才合乎斋祷仪式。

嘉靖皇帝御览了他的“青词”和奏疏,龙颜大悦。

至此以后,顾鼎臣官运亨通,极受世宗皇帝器重。他是嘉靖朝第一个以“青词”而受宠的臣子。

顾鼎臣不久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参政,寻加太子太傅,进武英殿。

虽然有人认为顾鼎臣“不能有所作为,仅充位而已”,但是,他在任上时,还是做了点事情的,顾鼎臣为侍从时,怜悯东南赋役失均,曾上奏皇上,屡陈其弊;昆山旧时无城,顾鼎臣倡议筑城,使昆山免受倭寇之害,因此,家乡人还为他立祠纪念。

只不过,人们历来都对这些“狗血”的剧情记忆犹深,八卦才能飞短流长,历经这么多代,真实的早已经是不存在了,在人们口中留下的,都是些戏言而已。

顾氏家族在江南是有有名的名门望族,自魏晋时代起就出了不少名人大儒,与陆、周、张三大家族一起,撑起了江南的大半壁江山,而到了大明朝,顾氏又出了一位名人,顾鼎臣。不过,顾鼎臣的出身可不是什么有钱有势的人家,他的出身成长颇有点现在那些“狗血”的电视连续剧的味道,于是,他也就成了历代最具有舞台艺术形象的状元。

明代弘治年间的状元顾鼎臣,因为小时候出过天花,脸上留下了18点麻子,被人们称为“顾大麻子”,根据他而写的戏曲名目繁多,光绪丙申(1896年)上海文艺书店出版了《绘图秘本弹词顾鼎臣》,地方戏有越剧、婺剧的《合连杯》,滩簧、常锡文戏有《顾鼎臣》,由著名评弹艺术家张鉴庭创作加工的长篇弹词《顾鼎臣》更是名闻江浙,解放后,关于顾鼎臣的戏与书,在越剧、沪剧、评弹的舞台上,作为保留节目,更是经久不衰。

为什么顾鼎臣的故事如此受人欢迎呢?因为他的成长经历有着太多在人们看来具有戏剧性的效果,用今天的话来说,顾鼎臣的成长故事,到今天,绝对可以拍成一个“狗血”的电视连续剧。

虽然顾氏在江南一带是大户人家,但是,顾鼎臣并非出自豪门,他的父亲顾恂只是一个买卖针线的小商人,虽非大富大贵,但也是小康有余。

不过,这位顾先生最让街坊四邻熟悉的是,他有一个很凶悍、爱吃醋的老婆,而这顾恂本人是一个典型的“妻管严”,平时被管得服服帖帖。他们家有个长得很秀气的丫头,平时,这顾某的老婆对这个丫头“严防死守”,顾恂对她都不敢正眼看一眼。

不过,压迫的时间长了,总会有反抗,有一次,丫头过来送饭,下起了大雨,回不去了,正好那天,“河东狮”不在,顾某就邀请丫头同宿,一来二去,连孩子都生下来了,这便是顾鼎臣了,而那个时候,他父亲已经是57岁了。顾恂的老婆知道了,当然就勃然大怒,多次想要弄死这孩子,顾恂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将孩子放在隔壁的磨房里,想让拉磨的驴子踏死,所幸的是,被磨房的主人及时救了下来,并收养了。不然的话,就没有后来的顾鼎臣了。

养父家里的条件也并不好,也常常要挨饿,相传顾鼎臣曾读书于山寺。一天,他与一群乞儿盗得邻家一只狗,剥了皮,却找不到柴薪烧狗肉吃。于是顾鼎臣便带着大家来到一座佛殿之内,向罗汉作揖道:“不得已,麻烦大师一下。”于是用斧子劈了两尊木头罗汉当柴,将狗肉烧熟与群儿围在一起,大吃特吃了一顿。

顾鼎臣十分聪慧好学,但顾氏夫妻始终不认其为子,始终将顾鼎臣的生母当奴婢一样对待,使其受尽凌辱与欺负。直到顾鼎臣中状元,养父才讲出真情,他才到顾家与亲娘相认。但顾妻仍不准顾鼎臣认母,顾鼎臣遂在亲友的帮助之下进到房内,长立庭下,坚持要见生母。顾妻更加愤怒,但顾鼎臣主意不改,说:“即一见,死不恨。”亲朋好友也从旁规劝。无奈顾妻只得令其生母从灶间出来见自己的亲生儿子,顾鼎臣看到自己的生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母子二人,忍不住抱头痛哭,亲友们也都为之泣下。

虽然顾鼎臣中了状元,但是他的官职却一直是不上不下的,而他的机遇的到来,是因为嘉靖皇帝的就位,嘉靖皇帝不象堂兄武宗那么好色,他感兴趣的是道教宣扬的长生不老之术。他坐天下的第二年,便在乾清宫设坛祈祷。斋醮祈祷时需用词文,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故名“青词”。奉命作词的几个大臣水平一般,世宗很不满意。

顾鼎臣瞅准这是讨皇上欢心的大好时机,遂作了七章高水平的“青词”献上,并上疏条陈斋坛上应如此这般,才合乎斋祷仪式。

嘉靖皇帝御览了他的“青词”和奏疏,龙颜大悦。

至此以后,顾鼎臣官运亨通,极受世宗皇帝器重。他是嘉靖朝第一个以“青词”而受宠的臣子。

顾鼎臣不久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参政,寻加太子太傅,进武英殿。

虽然有人认为顾鼎臣“不能有所作为,仅充位而已”,但是,他在任上时,还是做了点事情的,顾鼎臣为侍从时,怜悯东南赋役失均,曾上奏皇上,屡陈其弊;昆山旧时无城,顾鼎臣倡议筑城,使昆山免受倭寇之害,因此,家乡人还为他立祠纪念。

只不过,人们历来都对这些“狗血”的剧情记忆犹深,八卦才能飞短流长,历经这么多代,真实的早已经是不存在了,在人们口中留下的,都是些戏言而已。

顾氏家族在江南是有有名的名门望族,自魏晋时代起就出了不少名人大儒,与陆、周、张三大家族一起,撑起了江南的大半壁江山,而到了大明朝,顾氏又出了一位名人,顾鼎臣。不过,顾鼎臣的出身可不是什么有钱有势的人家,他的出身成长颇有点现在那些“狗血”的电视连续剧的味道,于是,他也就成了历代最具有舞台艺术形象的状元。


相关内容

  • 徐铉,字鼎臣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徐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仕吴为校书郎,又仕南唐李昪父子,试知制诰,与宰相宋齐丘不协.时有得军中书檄者,铉及弟锴评其援引不当.檄乃汤悦所作,悦与齐丘诬铉.锴泄机事,铉坐贬泰州司户掾,锴贬为乌江尉,俄复旧官. 时景命内臣车延规.傅宏营屯田 ...

  • [明史顾鼎臣传]的全文翻译
  • 夏言,字公谨,贵溪(今江西贵溪市)人.他的父亲夏鼎,曾任临清知州.夏言是正德(明武宗年号)十二年的进士,担任授行人司行人,提拔为兵科给事中.他生性机灵聪敏,善写文章.他做了言官之后,说话正直,非常自负.明世宗即位,他上疏说:"正德年间以来,弊端已经太多了.现在陛下只有维新改革,请您每天上朝 ...

  • 全国2010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史自考试题
  •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3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梅尧臣诗的艺术风格是( ) A.超迈横绝 C.典雅 ...

  • 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 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组织筹划方为了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特别将一件中国古代的珍贵名画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制作成世博版多媒体版本供大家欣赏与收藏,以更好的展现和发扬博大的中国文化.这件名画就是<清明上河图> ...

  • 昆山历史名人列表
  • 昆山历史名人列表 news.ks.js.cn 2011-03-29 13:04 点击: 217 昆山新闻中心 春申君(? -前238)战国时楚国贵族,门下食客三千,昆山属于他的封地. 陆 机(261-303)西晋文学家,他写的<文赋>是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 陆 云(262-303)西晋文 ...

  • 一朵花凋谢了一个王朝
  • 摩梭人杨二车娜姆以一朵耀眼的大红花云鬓斜簪,引来许多异样的目光,说明现代人对于戴花之好,已经疏离得不那么容易接受了.但在中国古代,尤其在宋朝,戴花是无论达官显贵还是下里巴人.女人,抑或男人都特别热衷的事情,风靡一时. 宋代无名氏<鹧鸪天·上元词>云:"日暮迎祥对御回,宫花载路锦 ...

  • 趣味诗词欣赏 趣味对联故事集锦(12)
  • 趣味对联故事集锦(12) 李时珍自幼善对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明代医学家.他好读医书,因为发现历来本草有很多错误,就立志重修.于是翻山越岭,穷搜博采,历时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三易其稿写成<本草纲目>一书,为我国药物学史上一大巨著,李时珍也被称为"中国药圣 ...

  • 从_世说新语_德行_首篇看东汉末年士风变化
  • 46 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第1期(总第80期)2009年2月出版JournalofNanchangCollegeNo.1(Sum80)Feb.2009 从<世说新语·德行>首篇看东汉末年士风变化 祁凌军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流. 关键词:陈蕃:陈寔:党锢道:清议中图分类号:I206 ...

  • 桐城派与江苏
  • 作者:赵杏根 文教资料 1999年01期 姚鼐在<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中引程晋芳.周永年语云:"维盛清治迈前古千百,独士能为古文者未广.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他巧妙地借程.周这一戏语,赞颂刘大櫆,同时有意识地树起桐城派的大旗.方苞.刘大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