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皮亚杰在从事智力测验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所有儿童对世界的了解都遵从同一个发展顺序,在认知过程中犯同类的错误,得出同样的结论。年幼儿童不仅比年长儿童或成人“笨”,而且他们是以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思维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思维,他放弃了标准化测验的研究方法,开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智力的先河。通过细致的观察、严密的研究,皮亚杰得出了关于认知发展的几个重要结论。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皮亚杰认为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它是指有组织的思考或行动的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轻松地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否则就会感到失衡。心理状态的失衡驱使个体采取行动调整或改变现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新的平衡。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体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第一阶段为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这一阶段又再分为6个小阶段:①从出生到1个月。此时,婴儿尚不能觉察周围的东西,甚至不能觉察自己的存在,分不清物与我,缺乏自我意识。②1~4个月。这时,婴儿的动作变得较协调了,但还不能摆弄外物。③4~10个月。此时,婴儿视觉与抓握动作协调起来。开始会摆弄身旁的东西。9~10个月的婴儿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仍然存在。④10~12个月。此时,行为已有目的,开始能预料行为的效果。⑤12~18个月。婴儿对不同的物体,会作略为不同的动作,看会出现什么结果。⑥18~24个月。婴儿在行动之前,能在头脑中思考动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约2~7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前运算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①前概念期,约2~4岁。此期以出现符号功能和模仿为特点。②直觉思维期,约4~7岁。幼儿主要对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出反映,只会从一特殊情况推到另一特殊情况,并将无关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

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皮亚杰起初认

为形式运算的智力发展约在15岁完成。后来,1972年修正了原来的看法,认为正常的人不迟于15~20岁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皮亚杰在进行上述年龄阶段的划分时,提出下列重要原理:(1)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2)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3)发展阶段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因此,阶段的上升不代表个体的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而是表现在认知方式或思维过程品质上的改变。

小学生正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对于具体的事物或情境能够按照逻辑法则进行推理。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守恒是指物体某方面的特征(如重量或体积),不因其另一方面的特征(如形状)改变而改变。皮亚杰设计了一系列守恒实验,其中最著名的是液体守恒实验。当着儿童的面向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杯A和B中注入相同高度的水,并问儿童两个杯子中的水是否一样多,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由实验者或儿童将A杯的水倒入另一个较矮且粗的杯子C中,问儿童,A杯和C杯中的水是否一样多。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往往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能达到守恒,他们有集中化倾向,即考虑问题只将注意集中在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顾此失彼,造成对问题的错误的解释。如儿童会认为A杯中的水多,因为它高。另一种表现是接近守恒但尚未成功,儿童注意到不同的维度,但不能同时考虑,在心理上感到困惑。如儿童一会儿说A杯中水多,因为它高;一会儿又说C杯中水多,因为它宽。

儿童大概到七岁,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时,能够掌握液体的守恒。他们运用三种形式的论断达到守恒。第一,同一性论断。儿童认为既没增加水,又没拿走水,因此它们是相等的。第二,互补性论断。儿童认为宽度的增加补偿了高度的下降。第三,可逆性论断。儿童认为可将C杯中的水倒回原来的B杯中,因此是相同的。

所谓运算是一种心理动作,儿童在心理进行可逆或补偿的动作,并不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皮亚杰认为守恒并不是教育的结果,而是儿童自然而然掌握的,当儿童对事物的不同方面开始注意并在心理上产生冲突时,是将达到守恒的关键期。

2.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

小学儿童掌握了一类物体与其子类的关系。如给学前儿童呈现一束由4朵红花和2朵白花的花束,问儿童红花多还是白花多,儿童一般都能正确回答红花多。但是当问红花多还是花多时,学前儿童就不能正确回答。但是小学儿童,由于具备了类包含的能力,对此类问题大多能正确回答。

3.能够完成序列化的问题

序列化指能以物体的某种属性为标准对其进行排序,从而进行比较。如小学生可以按高矮、大小、长短等标准对物体进行排序。与序列化有关的另一个概念是传递性(transitivity),是指对一序列中各元素的关系进行推理的能力。如对于“小红比小明高,小明比小兰高,三人中谁最高”这样的问题,小学儿童已可以解答,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这种传递推理能力仅限于具体的事物,他们还无法应付抽象的问题。如对于“A比B高,A比C矮,三人中谁最高”这样的问题,小学儿童往往不能正确解答。

4.思维的去自我中心性

所谓自我中心是指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区分开来,但这与自私自利无关。例如两个男孩要给妈妈选生日礼物,三岁半的小男孩选了一辆玩具车送给妈妈,这并不表明他自私,只是说明他还不明白妈妈的兴趣可能与他不一样。而七岁的男孩会给妈妈选一件首饰,说明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了。

5.掌握了群集的概念

小学生已经明白两个子集可以组成一个新的集合,如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学生总数。他们也可以逆推,如男生人数=学生总数-女生人数。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主动探索和操纵环境的结果,学习是儿童进行发明与发现的过程。他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这意味着我们在教育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相反,要设法向儿童呈现一些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并允许儿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与成人是有别的。因此要了解并根据儿童的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如果忽视儿童的成长状态,一味按照成人的想法,只会给儿童带来压力和挫折,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痛苦而不是有趣的事,扼杀了儿童学习的欲望与好奇心。

皮亚杰对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个体认知方式而非年龄为标准的,个体认知发展的速率是不同的,有快有慢,并不是同样年龄的儿童其认知水平就是相同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皮亚杰很重视社会交往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他认为与同伴一起学习,相互讨论,使儿童有机会了解别人的想法,特别是当他人的想法与自己不同时,会激发儿童进行思考,因为同伴间地位平等,儿童不会简单地接受对方的想法,而试图通过比较、权衡进而自己得出结论,这对儿童的去自我中心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常扮演权威的角色,儿童会养成被动接受“正确”答案的习惯,丧失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而不是给予,同时应多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皮亚杰在从事智力测验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所有儿童对世界的了解都遵从同一个发展顺序,在认知过程中犯同类的错误,得出同样的结论。年幼儿童不仅比年长儿童或成人“笨”,而且他们是以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思维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思维,他放弃了标准化测验的研究方法,开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智力的先河。通过细致的观察、严密的研究,皮亚杰得出了关于认知发展的几个重要结论。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皮亚杰认为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它是指有组织的思考或行动的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轻松地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否则就会感到失衡。心理状态的失衡驱使个体采取行动调整或改变现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新的平衡。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体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第一阶段为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这一阶段又再分为6个小阶段:①从出生到1个月。此时,婴儿尚不能觉察周围的东西,甚至不能觉察自己的存在,分不清物与我,缺乏自我意识。②1~4个月。这时,婴儿的动作变得较协调了,但还不能摆弄外物。③4~10个月。此时,婴儿视觉与抓握动作协调起来。开始会摆弄身旁的东西。9~10个月的婴儿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仍然存在。④10~12个月。此时,行为已有目的,开始能预料行为的效果。⑤12~18个月。婴儿对不同的物体,会作略为不同的动作,看会出现什么结果。⑥18~24个月。婴儿在行动之前,能在头脑中思考动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约2~7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前运算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①前概念期,约2~4岁。此期以出现符号功能和模仿为特点。②直觉思维期,约4~7岁。幼儿主要对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出反映,只会从一特殊情况推到另一特殊情况,并将无关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

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皮亚杰起初认

为形式运算的智力发展约在15岁完成。后来,1972年修正了原来的看法,认为正常的人不迟于15~20岁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皮亚杰在进行上述年龄阶段的划分时,提出下列重要原理:(1)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2)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3)发展阶段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因此,阶段的上升不代表个体的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而是表现在认知方式或思维过程品质上的改变。

小学生正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对于具体的事物或情境能够按照逻辑法则进行推理。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守恒是指物体某方面的特征(如重量或体积),不因其另一方面的特征(如形状)改变而改变。皮亚杰设计了一系列守恒实验,其中最著名的是液体守恒实验。当着儿童的面向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杯A和B中注入相同高度的水,并问儿童两个杯子中的水是否一样多,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由实验者或儿童将A杯的水倒入另一个较矮且粗的杯子C中,问儿童,A杯和C杯中的水是否一样多。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往往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能达到守恒,他们有集中化倾向,即考虑问题只将注意集中在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顾此失彼,造成对问题的错误的解释。如儿童会认为A杯中的水多,因为它高。另一种表现是接近守恒但尚未成功,儿童注意到不同的维度,但不能同时考虑,在心理上感到困惑。如儿童一会儿说A杯中水多,因为它高;一会儿又说C杯中水多,因为它宽。

儿童大概到七岁,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时,能够掌握液体的守恒。他们运用三种形式的论断达到守恒。第一,同一性论断。儿童认为既没增加水,又没拿走水,因此它们是相等的。第二,互补性论断。儿童认为宽度的增加补偿了高度的下降。第三,可逆性论断。儿童认为可将C杯中的水倒回原来的B杯中,因此是相同的。

所谓运算是一种心理动作,儿童在心理进行可逆或补偿的动作,并不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皮亚杰认为守恒并不是教育的结果,而是儿童自然而然掌握的,当儿童对事物的不同方面开始注意并在心理上产生冲突时,是将达到守恒的关键期。

2.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

小学儿童掌握了一类物体与其子类的关系。如给学前儿童呈现一束由4朵红花和2朵白花的花束,问儿童红花多还是白花多,儿童一般都能正确回答红花多。但是当问红花多还是花多时,学前儿童就不能正确回答。但是小学儿童,由于具备了类包含的能力,对此类问题大多能正确回答。

3.能够完成序列化的问题

序列化指能以物体的某种属性为标准对其进行排序,从而进行比较。如小学生可以按高矮、大小、长短等标准对物体进行排序。与序列化有关的另一个概念是传递性(transitivity),是指对一序列中各元素的关系进行推理的能力。如对于“小红比小明高,小明比小兰高,三人中谁最高”这样的问题,小学儿童已可以解答,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这种传递推理能力仅限于具体的事物,他们还无法应付抽象的问题。如对于“A比B高,A比C矮,三人中谁最高”这样的问题,小学儿童往往不能正确解答。

4.思维的去自我中心性

所谓自我中心是指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区分开来,但这与自私自利无关。例如两个男孩要给妈妈选生日礼物,三岁半的小男孩选了一辆玩具车送给妈妈,这并不表明他自私,只是说明他还不明白妈妈的兴趣可能与他不一样。而七岁的男孩会给妈妈选一件首饰,说明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了。

5.掌握了群集的概念

小学生已经明白两个子集可以组成一个新的集合,如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学生总数。他们也可以逆推,如男生人数=学生总数-女生人数。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主动探索和操纵环境的结果,学习是儿童进行发明与发现的过程。他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这意味着我们在教育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相反,要设法向儿童呈现一些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并允许儿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与成人是有别的。因此要了解并根据儿童的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如果忽视儿童的成长状态,一味按照成人的想法,只会给儿童带来压力和挫折,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痛苦而不是有趣的事,扼杀了儿童学习的欲望与好奇心。

皮亚杰对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个体认知方式而非年龄为标准的,个体认知发展的速率是不同的,有快有慢,并不是同样年龄的儿童其认知水平就是相同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皮亚杰很重视社会交往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他认为与同伴一起学习,相互讨论,使儿童有机会了解别人的想法,特别是当他人的想法与自己不同时,会激发儿童进行思考,因为同伴间地位平等,儿童不会简单地接受对方的想法,而试图通过比较、权衡进而自己得出结论,这对儿童的去自我中心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常扮演权威的角色,儿童会养成被动接受“正确”答案的习惯,丧失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而不是给予,同时应多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


相关内容

  • 发展小理论
  • 孕期出生和新生儿的发展 摩罗反射,巴比斯基反射,手掌抓握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神经系统正常的指标. 出生的前两年是发展最快的时候. 生理自我,大脑身体和运动技能的发展 母亲怀孕的最后三个月和前两年被称作大脑发展的加速期. 早期经验在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居于主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大脑的具体结 ...

  • 心理学课程教案
  • <心理学>课程教案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自学,录相示教 教学目的: 本章对现代心理学及其研究和发展进行一个整体性的介绍,为随后各章建立一个总体框架,并为随后各章中所共同涉及到的一般性专业知识和术语预先做出交待: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通 ...

  •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道德认知发展论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德育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ance Kohlberg,1927-1987).他继承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经过30多年的研究,创立了较完美的理论体系,引起巨大反响,被誉 ...

  • 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与流派
  •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与流派 第一节 心理发展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过程) (一)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1.对心理发展过程的两种观点 • 发展只有数量的增减:偏向连续性,多是强调发展由外部环境决定的理 论, 如行为主义 • 发展是不断从量变到质变:偏向阶段性,强调发展 ...

  • 具身认知理论及其对教学设计与技术的应用启示
  • [摘要]具身认知主张身体的知觉是行为产生的基础,认知是具体的个体在实时的环境中产生的.在关于世界.心智.知识和认知等多个方面,具身认知与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在范式上都呈现出很大不同.由于抓住了具身性这一核心特性,具身认知发现了一条与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关于现实的极端观点之间的中间道路,对以往的理论具 ...

  • 教育心理学试题
  •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它与学校教育是什么关系? 教育学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学校教育关系紧密,因为它既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又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和教学效能的评估等,所有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教 ...

  • 教育心理学期末重点
  •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陈琦新版) 第一章 绪论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学科性质:是教育和心理学相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 20世纪初,教育心理学又从心理科学中独立出来,主要应归功于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桑代克提出了系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和第一个完整的学 ...

  •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学科的知识结构. 布鲁纳把认知发展作为教学论问题讨论的基础.他指出:"一个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手段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理论."布鲁纳将其称为"成长科学",即认知科学或智力发展科学.他认 ...

  • 教育学主要人物及特点一览表
  • 教育学主要人物及特点一览表 第一部分 教育学 一.身心发展因素论人物: 单因素:英国的高尔顿.美国的霍尔--遗传决定论. 行为主义学派--环境决定论. 爱尔维修--教育决定论. 二因素论:皮亚杰等--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相互作用. 二层次三因素论:叶澜--(略) 内发论:孟子.格赛尔--强调身心成 ...